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复习2)
复制、转录、翻译

复制、转录、翻译DNA 复制、基因控制蛋⽩质合成注:mRNA 即信使RNA 呈单链,是以DNA 的⼀条链为模板转录出来的,它是翻译的模板;tRNA 呈“三叶草”型,是翻译时转运氨基酸的⼯具;rRNA 也呈单链,它与蛋⽩质组成核糖体的成分。
【例1】关于DNA 和RNA 的组成及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细胞中都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B .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由5种碱基构成C .蓝藻的线粒体中含有DNA 和RNAD .DNA 彻底⽔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脱氧核糖⽽没有核糖解析:在⼈体成熟红细胞中不含DNA 、RNA ,因⽽其内不含碱基和核苷酸;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由4种碱基构成;蓝藻属原核⽣物,⽆线粒体。
答案:D【特别提醒】(1)若核酸中出现碱基T 或五碳糖为脱氧核糖,则⽐为DNA 。
(2)若核酸中出现碱基U 或五碳糖为核糖,则⽐为RNA 。
(3)若A ≠T 、C ≠G ,则为单链DNA ;若A=T 、C=G ,则⼀般认为是双链DNA 。
【例2】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般不可能发⽣的是(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细胞质中进⾏翻译过程C.R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解析:DNA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进⾏的,转录是以DNA的⼀条链为模板进⾏的;组成DNA、RNA、蛋⽩质的基本单位分别为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因此,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答案:C【特别提醒】(1)对细胞结构的⽣物⽽⾔,DNA复制发⽣于细胞分裂过程中,⽽转录和翻译则发⽣于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
(2)DNA中含有T⽽⽆U,⽽RNA中含有U⽽⽆T,因此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研究DNA 复制或转录过程。
DNA的复制、转录、翻译

遗传密码的性质
(1)密码的简并性:64种密码决定20种氨基酸,必然同 一个氨基酸有多个密码。这种由一种以上密码编码同一种 氨基酸的现象称为简并性。密码的简并性减少了突变对生 物的影响。一般说来,编码同一氨基酸的密码越多,该氨 基酸在蛋白质中出现的频率也越高。
(2)密码的通用性:遗传密码不论在体外还是在体内, 对绝大多数病毒、原核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都是适用 的。从病毒到高等动植物,几乎所有生物都共用一套遗传 密码的现象是生物彼此间有亲缘关系的一个有力证据。
●复制的条件:复制过程需要模板、原料、能量 和酶等基本条件。
DNA的复制
●复制的过程:
①解旋: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 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结 构的双链逐渐解开。
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段链为 模板,以细胞中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为原料在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 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 链。每条母链和新合成的子链形成 新的DNA分子。
X(2n -1)
对基因概念的理解
(1)与性状的关系:控制性状的遗传物 质的结构、功能单位(功能)。
(2)与DNA的关系: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断(成分)。
(3)与染色体的关系:染色体为主要载 体,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位 置)。
DNA与RNA的比较
结构 基本单位 五碳糖
嘌呤
嘧啶 无机盐
DNA
碱基配对原则 DNA RNA
A——U T——C C——G G——C
遗传信息与遗传密码
遗传信息:基因中控制遗传性状的 脱氧核苷酸顺序称为遗 传信息。
遗传密码: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 酸的三个相邻碱基,称 为遗传密码。
RNA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在细胞质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 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复制转录翻译

3´
结构式
半不连续复制 先导链 随后链 冈崎片断 引物 primer
复制叉 replication fork
DNA复制过程
DNA双螺旋的解除:DNA的解旋过程由DNA解旋酶催化解开后,单链DNA 结合蛋白(SSB )马上结合在分开的单链上,从而保持其伸展状态。随着解链的进行,在DNA 复制叉前就会形成一种张力而导致超螺旋的产生。现在发现这种张力主要是通过DNA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消除的。
起始:在一种特殊的RNA聚合酶-DNA引物酶的催化下,先合成一段长5—60个核苷酸的RNA引物,提供3'端自由-OH。然后,在DNA聚合酶Ⅲ的作用下进行DNA的合成。
延伸:只有一条DNA链的合成是连续的,而另一条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所以从整个DNA分子水平来看,DNA两条新链的合成方向是相反的,但是都是从5’端向3’方向延伸。现在一般把一直从5’向3’方向延伸的链称作前导链,它是连续合成的。而另一条先沿5’ —3’方向合成一些片段,然后再由连接酶将其连起来成为长链,称为后随链,其合成是不连续的。这种不连续合成是由冈崎等人首先发现的,所以现在将后随链上合成的DNA不连续单链小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b、校对作用:氨酰- tRNA合成酶的水解 部位可以水解错误活化的氨基酸。
原核生物多肽链的合成过程
1、肽链合成的起始
原核生物多肽链的合成分为三个阶段:肽链合成的起始、肽链的延伸、肽链合成的终止和释放。
肽链合成的终止及释放
肽链的延长
30S亚基• mRNA IF3- IF1复合物
30S• mRNA • GTP- fMet –tRNA- IF2- IF1复合物
复制子 replicon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一个复制起始点控制下复制的一段DNA
高中生物必修2比较复制转录翻译知识点整理

⾼中⽣物必修2⽐较复制转录翻译知识点整理 学习⾼中⽣物知识,以知识点为单位,分类复习更加容易记忆。
为了帮助⾼中⽣掌握必修2课本中复制、转录及翻译知识点,下⾯店铺给⼤家带来⾼中⽣物必修2⽐较复制转录翻译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物必修2⽐较复制转录翻译知识点 概念:时间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或减数第⼀次分裂间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定氨基酸顺序的蛋⽩质的过程。
场所:进⾏场所主要细胞核主要细胞核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以DNA的⼀条链为模板信使RNA 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合成蛋⽩质的20种氨基酸 条件:需要特定的酶和ATP需要特定的酶和ATP 过程在酶的作⽤下,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以解开的每段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T—A、G—C)合成与模板互补的⼦链;⼦链与对应的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在细胞核中,以DNA 解旋后的⼀条链为模板,按照A—U、G—C、T—A、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mRNA,mRNA从细胞核进⼊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在酶的作⽤下,在核糖体中,按照A—U、G—C、U—A、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密码⼦与反密码⼦配对,将转移RNA带来的氨基酸脱⽔缩合形成肽链。
产物两个双链的DNA分⼦⼀条单链的mRNA有⼀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质 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式复制(每个⼦代DNA含⼀条母链和⼀条⼦链)边解旋边转录;转录后DNA 仍保留原来的双链结构 遗传信息遗传信息的传递:亲代DNA传给⼦代DNA分⼦遗传信息的传递 由DNA传递到RNA遗传信息的表达:mRNA→蛋⽩质 ⾼中⽣物必修2必考知识点 1、基因是DNA的⽚段,但必须具有遗传效应,有的DNA⽚段属间隔区段,没有控制性状的作⽤,这样的DNA⽚段就不是基因。
每个DNA分⼦有很多个基因。
每个基因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基因不同是由于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分子生物学:第二章DNA复制复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DNA复制复习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1.中心法则2.半保留复制3.DNA聚合酶4.解旋酶5.拓扑异构酶6. 单链DNA结合蛋白7. DNA连接酶8. 引物酶及引发体9.复制叉10. 复制眼11. 前导链12. 冈崎片段13.半不连续复制14.切除修复15.重组修复16. 诱导修复和应急反应二、问答题1.试述Meselson和Stahl关于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明实验。
2.描述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在DNA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3.试述DNA复制过程,总结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4.DNA的损伤原因是什么?三、填空题1.Meselson-Stahl的DNA半保留复制证实试验中,区别不同DNA用_______方法。
分离不同DNA用_______方法,测定DNA含量用_______方法,2.DNA聚合酶I(E.coli)的生物功能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作用。
用蛋白水解酶作用DNA聚合酶I,可将其分为大、小两个片段,其中_______片段叫Klenow 片段,具有_______和_______作用,另外一个片段具有_______活性。
3.在E.coli中,使DNA链延长的主要聚合酶是_______,它由_______亚基组成。
DNA 聚合酶Ⅱ主要负责DNA的_______作用。
4.真核生物DNA聚合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在DNA复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和_______。
5.解旋酶的作用是_______,反应需要提供能量,结合在后随链模板上的解旋酶,移动方向_______,结合在前导链的rep蛋白,移动方向_______。
6.在DNA复制过程中,改变DNA螺旋程度的酶叫_______。
7.SSB的中文名称_______,功能特点是_______。
8.DNA连接酶只能催化_______链DNA中的缺口形成3’,5’- 磷酸二酯键,不能催化两条链间形成3’,5’- 磷酸二酯键,真核生物DNA连接酶以_______作为能源,大肠杆菌则以作为能源,DNA连接酶在DNA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起作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件知识点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子链(新链)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2、转录
(1)场所 :细胞核 (2)概念: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按照碱基 互补配对 原则,合成 RNA的过程。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3)过程 RNA聚合酶将基因解开螺旋 ,一条链为模 板 A-U T-A C-G G-C 配对,合成 RNA,酶脱落下来, 两条链重新螺旋
? .图中正在进行的过程是转录,进行该过程的主要部位是细胞核 ? B.从化学结构上看,图中的2和5相同 ? C.若已知 a链上形成e 链的功能段中碱基比例为 A∶T∶G∶C=
1∶2∶3∶4,则形成的e链的碱基比例是 U∶A∶C∶G=1∶2∶3∶4 ? D.通过该过程,遗传信息由a 传递到了e上,再由e传递到蛋白质上
酶: DNA解旋酶、 DNA聚合酶等
5、复制过程: 解旋→制 (2)半保留复制
7、复制的精确性: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8、复制的生物学意义:使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保持了连续性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解旋: 解旋酶催化 模板 同时进行
复制: 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配对 (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利用游 离的脱氧核苷酸进行) 复制后的DNA: 组成 母链(旧链)
解析:选B 该图表示以 DNA 的一条链作为模板,形成一条子链, 是转录过程,该过程进行的主要部位是细胞核。图中的2是 RNA中的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5是 DNA中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它们的化学 结构不相同。因为a链与e链上的碱基之间互补配对,若a链上相应功 能段中 A∶T∶G∶C=1∶2∶3∶4,则形成的e链的碱基比例是 U∶A∶C∶G=1∶2∶3∶4。通过转录,DNA 上的遗传信息传递到 RNA 上,再由 RNA 经翻译传递到蛋白质上。
DNA的复制、转录、翻译

3、某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在合成蛋白质的过 程中生成100分子的水,那么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至少 有多少脱氧核苷酸 A、612 B、306 C、204 D、606
核糖体
U U A G A U A U C
与核糖体结合. mRNA 与核糖体结合.
亮氨酸
A A U U U A G A U A U C
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tRNA 上的反密码子与 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
亮氨酸
天门冬 酰氨
A A U C U A U U A G A U A U C
mRNA上的 tRNA 将氨基酸转运到 mRNA上的 相应位 置.
DNA的复制 DNA的复制
●复制发生的时间:细胞分裂的间期 复制发生的时间:细胞分裂的间期
●复制的方式:半保留复制 复制的方式:
●复制的条件: 复制的条件: 复制过程需要模板 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模板、 等基本条件。 复制过程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关于DNA复制的计算 关于DNA复制的计算 DNA 1、DNA分子复制 次后,子代 、 分子复制n次后 分子数、 分子复制 次后,子代DNA分子数、 分子数 含亲代母链和不含亲代母链的DNA 分 含亲代母链和不含亲代母链的 子数分别是
2、如下是转录过程: DNA ……ATG…… RNA ……UCA…… 该图中有 6 种核苷酸,有 2 种核酸 , 有 5 种碱基,该过程是在 细胞核 中 进行的。
某基因中含有1200个碱基, 1200个碱基 3. 某基因中含有1200个碱基,则 由它控制合成的一条肽链的最多 含有肽键的个数是 ( B ) 198个 199个 A.198个 B.199个 200个 201个 C.200个 D.201个
习题-复制-转录-翻译

16. 关于真核RNA分子中“帽子”的叙述下列 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是rRNA的加工过程。 B. 存在于tRNA的3’末端。 C. 是由多聚A组成。
D. 仅存在于真核mRNA上 。
E. 是7-甲基鸟嘌呤核苷三磷酸。
17. 内含子是:
A. 不被转录的序列。 B. 不被翻译的序列。 C. 被转录的序列。 D. 编码序列 。 E. 被翻译的序列。
21.在转录延长中,RNA聚合酶与 DNA模板的结合是
A.全酶与模板结合 B.核心酶与模板特定位点结合 C.结合状态相对牢固稳定 D.结合状态松弛而有利于RNA聚合酶 向前移动 E.和转录起始时的结合状态没有区别
22. DNA上某段编码链碱基顺序为 5’ACTGTCCAG 3’,转录后mRNA上 相应的碱基顺序为
7 与mRNA中密码子ACG相应的反密码子是:
A CGU B CGA C UCG D UGC E GCU F UGU
8 人体内不同的细胞可合成不同的蛋白质, 是因为
A 各种细胞的基因不同 B 各种细胞的基因相同,但所表达的基因不同 C 各种细胞的蛋白酶活性不同 D 各种细胞的蛋白激酶活性不同 E 各种细胞的氨基酸不同
B CAA
C CAC
D CCA
E ACA
16 下列关于密码子的描述哪些项是正确的?
A 密码有种属特异性,所以不同生物合成不同蛋白质 B 密码阅读有方向性,是从5’端到3’端 C 一种氨基酸可以有一组以上的密码子 D 一组密码子只可以代表一种氨基酸 E 密码第三位碱基在决定所参入的氨基酸的特异性方
面作用较小
14. 关于真核mRNA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是由hnRNA生成。 B. 3’端有“帽子”结构。 C. 大部分mRNA的前体中有内含子。 D. 5’端有多聚A“尾巴”。 E. 含少量稀有碱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实验课程
实验1
实验2
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与训练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及重组子筛选 ;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重组质粒DNA的小量制备; 重组质粒DNA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与鉴定 ; 聚合酶链反应(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鉴定;
复习
隆技术、DNA测序技术、PCR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蛋 白质组研究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等;
(3)应用篇:在探讨分子诊断的基本策略与方法的基础上,
详细介绍了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单基因疾病的分子诊断、 多基因疾病的分子诊断、移植配型、法医学鉴定、单核苷酸多 肽型分析以及生物信息学在分子诊断中的应用。
G C盒(-90)
RNA聚合酶与模板DNA的结合需一系列转录因子 ( TF )的参与。
RNA聚合酶
D F
A
TATA
B
E
DNA
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
—— 和转录后加工密切相关
mRNA
核酸酶
3’
5’ AATAAA GTGTGTG
Poly (A)
5’
RNA-pol
3’
转录终止的修饰点
真核生物的转录后加工
内含子(intron)和外显子(exon)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 翻译
翻译(translation)
是指以新生的mRNA为模板,把核苷酸的三联体遗传密
码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合成多肽链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最 终目的。
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模板: mRNA
原料:20种编码氨基酸 氨基酸运载体:tRNA 场所:核蛋白体 酶:氨基酰-tRNA合成酶、 转肽酶
病毒双链DNA (cDNA第二链 用 表示)
反转录酶的作用
转录
(
transcription
)
生物体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转 录 DNA
RNA
转 录 的 条 件:
原料 : 4种NTP ( ATP, UTP, GTP, CTP )
模板 :
酶 :
单链DNA
RNA聚合酶
其他蛋白质因子
复制与转录的异同??
–同二聚体 (亚基22kD),是一种重要转录调节蛋白。 –两个结合位点 • DNA结合域 • cAMP(cyclic AMP)结合位点
2、
乳糖操纵子(lac operon)的调控方式
RNA聚合 酶 无诱 导物时
i基 因
P
O
Lac Z
Lac Y
lac A
阻遏物 蛋白亚基
阻遏 蛋白
i基 因
有诱导物时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基因表达调控
DNA复制
概念:
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前导链, 后随链),冈崎片段 DNA复制的酶学
DNA聚合酶(DDDP,多功能酶)
起始阶段---获得单链模板
解螺旋酶,拓扑异构酶,单链结合蛋白等
反转录 ( reverse transcription )
的过程,也称逆转录 。
乳糖操纵子
调 控 序 列
P:启动子 O:操纵基因
结 构 基 因
Z:β-半乳糖苷酶基因 Y:通透酶基因
A:乙酰基转移酶基因
半 乳 糖 苷 酶 ( 细 菌 中 少 量 存 在 )
细菌对乳糖的利用及其相关的酶: 乳糖 (在通透酶作用下进入细菌内)
β半乳糖苷酶
β
(细菌中少量存在)
异乳糖
β半乳糖苷酶
(细菌中少量存在)
反转录酶
以RNA为模板,合成与其互补的DNA
反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是依赖RNA的DNA聚合酶,它以RNA为模板, 4种dNTP为底物,催化合成DNA,此过程称为 反转录过程。反转录酶是多功能酶。
反转录酶的作用-合成cDNA:
① 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RDDP)。 ② 核糖核酸酶H活性(RNaseH)。 ③ DNA聚合酶活性(DDDP)。
抑制转录
结论:lac操纵子强的诱导作用既需要乳糖又需缺乏
葡萄糖
mRNA从5’ → 3’方向,从起始密码到终止密码的序
列,称为一个开放阅读框架。
• 遗传密码(genetic codon)
开放阅读框架内每3个碱基组成的三联体,决定一个氨 基酸,称为遗传密码。
• 遗传密码的特点
(一)遗传密码的连续性(commaless) (二)简并性(degeneracy) (三)摆动性(wobble) (四)通用性(universal) (五)偏爱性
可调节转录的DNA片段。
--非编码序列;包括启动子、增强子、终止子、沉默子等。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蛋白质 与顺式作用元件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能调节基因转 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包括转录因子,RNA聚合酶等。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
激活蛋白(activator protein)
蛋白质因子:起始因子(initiation factors, IF;eIF)
延长因子(elongation factors, EF) 释放因子(release factors, RF) 核蛋白体释放因子(ribosomal release factors, RRF)
一、mRNA是翻译的直接模板
• 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 ,ORF)
起始复合物:
RNApol - DNA - pppGpN- OH
DNA
5 3
RNA
RNA聚合酶
核糖体 原核生物转录过程中的现象
转录终止
------ RNA聚合酶在DNA模板上停止前进,
转录产物RNA链从转录复合物上脱落下来
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子(terminator)
1、 依赖ρ因子(Rho) 的转录终止 2、不依赖ρ因子的转录终止
促进转录;
阻遏蛋白(repressor protein)
抑制转录;
RNA聚合酶
直接识别并结合启动子,解开DNA双螺旋,催化合成 转录产物;
第二节 原核生物基因转录调节
原核基因转录调节特点
操纵子模型的普遍性
–操纵子—一个转录单位
RNA聚合酶对转录起始的调节
调节蛋白对转录起始的调节
操纵子(operon): 原核生物的一段DNA序列,由几个串联排列的功能相关的 结构基因,加上调控序列组成的一个完整的连续的功能单位。
RNA聚合酶
lacZ
lacY
lacA
转录
mRNA 翻译
阻遏蛋白
别乳糖
半乳糖苷酶 通透酶
乙酰转移酶
阻遏蛋白与别乳糖结合后构象发生了改变, 因而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使得结构 基因进行转录。
CAP的正调控(Positive
Control of CAP)
CAP(catabolite activator protein) —分解代谢基因激活蛋白
结合部位,影响启 动子复合物形成;
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
1 RNA聚合酶全酶 (2 ) 与模板结合 2 DNA双链解开,形成转录空泡 3 在RNA聚合酶作用下
发生第一次聚合反应 pppGpN pppG NTP OH
ppi
5’-pppG -OH + NTP
– 5’ -pppGpN – OH + ppi
3
RDDP RNase (核酸酶H活性) (反转录酶) 引物、4种dNTP 5 5 5 3
RNA (用 表示) RNA-DNA 杂化分子
3
5
3
DDDP (DNA聚合酶活性) 4种dNTP
5
3
5
3
5
3
与病毒RNA 互补的DNA (complementary DNA,cDNA ) (用 表示)
。
基因表达调控
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 通过转录及翻译产生蛋白质产物,或转录后 直接产生RNA产物的过程。 基因表达调控(control of gene expression) 基因表达的开启或关闭以及基因活性的增加或减 弱等,受着调节和控制。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 -特异DNA序列
5 3 3 5
茎环结构使转录终止:
5’pppG
1,使RNA聚合酶变构 2,使转录复合物趋于解离,RNA产物释放
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
也需要RNA聚合酶辨认、结合转录起点
,生成起始复合物。
RNA聚合酶II启动子
基 因
-GCGC---CAAT---TATA
转录起始 增强子(enhancer ) 增强转录效率 CAAT盒(-75) TATA盒(-30~-25)
UAA UAG
UGA
AUG
二、核蛋白体是肽链合成的场所
核蛋白体由大、小亚基组成,每个亚基含有不同的 蛋白质和rRN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又各有不同。
SD序列(Shine-Dalgarno)
原核生物特有的、位于mRNA上起始密码子上游的一段 富含嘌呤(AGGA)碱基的短序列,是mRNA与核糖体小亚基 结合位点,直接影响翻译效率,又称为核蛋白体结合位点 (ribosomal binding site,RBS)。
control of
无乳糖(no lactose): lac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 (repression)
乳糖代谢基因表达调控图解:(没有乳糖时)
调节基因 启动子 操纵基因 结构基因
I
转录 mRNA
P
O
lac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