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财务成长性指标的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高新技术企业自评具体计算方法

高新技术企业自评具体计算方法

附9:高新企业具体评价方法(算法)自主知识产权、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资产与销售额成长性的具体评价方法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成长性指标等四项指标,用于评价企业利用科技资源进行创新、经营创新和取得创新成果等方面的情况。

该四项指标采取加权记分方式,须达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

四项指标权重结构详见下表:(一)指标计算与赋值说明1.四项指标赋予不同的数值(简称“赋值”);企业不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赋值为零。

2.每项指标分数比例分为六个档次(A,B,C,D,E,F),分别是:0.80-1.0、0.60-0.79、0.40-0.59、0.20-0.39、0.01-0.19、0;3.各项指标实际得分=本指标赋值 分数比例;[例]某指标赋值20,指标评价档次为“B”,分数比例评为0.7,则:实际得分=20分×0.7=14分4.评价指标以申报之日前3个年度的数据为准。

如企业创办期不足3年,以实际经营年限为准。

5.各项指标的选择均为单选。

(二)各单项指标的测算依据1.核心自主知识产权(30)企业拥有的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不含商标)。

□A. 6项,或1项发明专利□B. 5项□C. 4项,□D. 3项□E. 1~2项□F. 0项2.科技成果转化能力(30)最近3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年平均数。

□A. 4项以上□B. 3~4项(不含3项)□C. 2~3项(不含2项)□D. 1~2项(不含1项)□E. 1项□F. 0项3.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20)(1)制定了研究开发项目立项报告;(2)建立了研发投入核算体系;(3)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的研发活动;(4)设有研发机构并具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5)建立了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奖励制度。

□A. 5项都符合要求□B. 4项符合要求□C. 3项符合要求□D. 2项符合要求□E .1项符合要求□F.均不符合要求4.总资产和销售额成长性指标(20)此项指标是对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总资产增长率和销售增长率的评价(各占10分),具体计算方法如下:总资产增长率=1/2⨯(第二年总资产额÷第一年总资产额+第三年总资产额÷第二年总资产额)-1。

高新企业成长性指标有哪些计算公式

高新企业成长性指标有哪些计算公式

高新企业成长性指标有哪些计算公式高新企业成长性指标有哪些计算公式?企业成长性是影响高新认定创新能力评分的指标之一,成长性评分由企业的净资产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两个部分组成,共计20分,由财务专家进行评价,两项得分相加即是企业成长性指标综合得分。

企业成长性怎么计算?其实是有相对应的计算公式的,那么公式又该怎么用?我们继续往下看吧!一、评分细则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企业的成长性评分细则如下:二、计算公式1、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1/2(第二年销售收入÷第一年销售收入+第三年销售收入÷第二年销售收入)-1销售收入为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之和,如其他业务收入为0,则销售收入即是主营业务收入数额。

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按照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口径计算。

2、净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1/2(第二年末净资产÷第一年末净资产+第三年末净资产÷第二年末净资产)-1净资产=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即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数额。

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应以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会计报表期末数为准。

三、计算注意事项1、如果因企业成立时间较短,仅有2年成长性数据,则计算时不需乘以1/2,计算公式如下:净资产增长率=(第三年末净资产÷第二年年末净资产)-1销售收入增长率=(第三年销售收入÷第二年销售收入)-1若某企业2021年成立,2023年申报高企认定。

认定为高企前,实际经营期不够3年,那么该企业销售收入/净资产增长率=2022年数据÷2021年数据-1,不需乘以1/2。

若该企业成立已经3年,则销售收入/净资产增长率=1/2*(2021年数据÷2020年数据+2022年数据÷2021年数据)-1。

2、代入数据计算时不带正负符号计算。

企业认定时第一年末净资产为负值的,按后两年计算,第二年末净资产为负值的按0分计算。

总资产和销售额成长性指标计算

总资产和销售额成长性指标计算

总资产和销售额成长性指标计算
一、总资产成长性指标计算
总资产增长率=1/2×(第二年总资产额÷第一年总资产额+第三年总资产额÷第二年总资产额)-1
=1/2×(xx÷xx+xx÷xx)-1
二、销售额成长性指标计算
销售增长率=1/2×(第二年销售额÷第一年销售额+第三年销售额÷第二年销售额)-1
=1/2×(yy÷yy+yy÷yy)-1
三、附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中相关要求:用计算所得的总资产率和销售增长率分别对照下表指标评价档次(ABCDE)评出分数比例,用分数比例乘以赋值计算出每项得分,两项得分相加计算出总资产和销售额成长性指标实际得分。

成长性
指标(20分)得分指标赋值
≥0.35 ≥0.25 ≥0.15 ≥0.05 <0.05
A B C D E
20分10
总资产增
长率赋值
(10分)
√10
销售增长
率赋值
(10分)
√。

高新企业认定指标计算方式

高新企业认定指标计算方式

高新企业认定指标计算方式
高新企业认定指标的计算方式通常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具体规定而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方式:
1. 研发投入比例:计算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通常需要提供企业的研发费用和销售收入的具体数值。

2. 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计算企业拥有的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

质量通常可以通过评估专利的有效性、商标的知名度等指标来衡量。

3. 知识产权申请数量增长率:计算企业知识产权申请数量的增长率。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知识产权申请数量,可以评估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情况。

4. 高技术产品销售比重:计算企业高技术产品销售占总销售的比重。

高技术产品通常具有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特点。

5. 高技术人才比例:计算企业高级职称、硕士及以上学历等高技术人才的比例。

高技术人才在企业中的比例越高,说明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实力。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对高新企业认定指标的要求和计算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具体申请高新企业认定时,需要参考当地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高企认定财务评分标准

高企认定财务评分标准

高企认定财务评分标准
高企认定财务评分标准通常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本金实缴比例:评估企业的资本金实缴比例,即已经实际缴纳的资本金占注册资本的比例,较高的比例能够反映企业的资本金实力,得分较高。

2. 资产负债率:评估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即总负债金额占总资产的比例。

较低的资产负债率能够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相对较低,得分较高。

3. 财务稳定性:评估企业近几年财务状况的稳定性,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和资产总额的变化情况。

较为稳定的财务状况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得分较高。

4. 经营现金流量比率:评估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对现金流的依赖程度。

较高的比率能够表明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较强,得分较高。

5. 盈利能力: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包括毛利率、净利率和营业利润率等指标。

较高的盈利能力能够表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得分较高。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高企认定财务评分标准,具体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认定机构的要求有所差异。

企业在进行高企认定时,通常需要提供相应的财务报表和资料进行评估。

高新认定财务指标

高新认定财务指标

高新认定财务指标1、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1.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2.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3.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2、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3、研发费核算要求、科目设置、归集内容、凭证要求核算要求: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发生的研发费支出,应与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本费用支出分别进行会计核算,并设立“管理费用——研发费(研发项目名称或登记编号)”专账进行明细核算;涉及多种研发形式的,应分别归集研发费支出。

科目设置及内容归集:“管理费用——研发费(研发项目名称或登记编号)”科目下设三级级到六级科目:根据研发形式设置三级子科目:1、自行开发;2、委托开发;3、合作开发;4、集中开发。

研发形式为自行开发和合作开发、集中开发的,应设置四到五级科目(见下表),企业可根据本企业实际需要设定六级科目。

研发费科目、归集内容对照表注:五级子科目中,带*的“其他”可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归集范围,但不得作为加计扣除研发费归集范围。

研发费账务处理应提供凭证企业应当提供证明费用实际已经发生的足够、适当的有效凭证。

研发费明细账要与有效凭证一一对应,确保研发费用的真实、准确归集:◆研发人员工资薪金等,以职能部门(研发或财务部门)按月单独编制的工资清单(或分配表),作为有效凭证;◆为研发项目直接耗用的原材料,以采购合同、发票、付款凭证、领料单(需注明领用的研发项目)作为有效凭证;◆燃料、动力等间接费用,以分配表作为有效凭证;◆仪器设备租赁费以租赁合同、发票及分配表作为有效凭证;◆折旧费等,以采购合同、发票、付款凭证、分配表作为有效凭证;◆无形资产摊销,以评估报告、发票、分配表作为有效凭证;◆其他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凭相关有效凭证进行归集。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财务指标讲解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财务指标讲解
相符,如差异较大,考虑其他辅证证明材料是否充分
注意:
× 总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 总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
以2013年销售收入金额为值域,确定企业的研发费用应达到的比例
1.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 2.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 比例不低于60%。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

累计发生额 科目 研发投入额
研发项目
●内部研究开发投入
●人员人工 ●直接投入 ●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
●设计费
●装备调试费 ●无形资产摊销 ●其他费用 内部研究开发各项目费用小计: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总计
A B C D E F G ···· n 各科目小计
委托外部研究开发项目
●委托外部研究开发投入额
合计
综合得分:70分以上
赋值 30 30 20
20 100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展研发活动,形成符合《重点领域》要求的产 品(服务)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其中:技术性收入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部分:
o 1. 技术转让收入:指企业技术创新成果通过技术贸易、技术转让 所获得的收入;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计量口径,应当按照高新技术企 业认定管理办法及指引
企业应对包括直接研究开发活动和可以计入的间接研 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
企业应设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用研究开发费用辅助 核算账目,提供相关凭证及明细表。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指标及知识产权分值计算公式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指标及知识产权分值计算公式
********公司(2019)事例
1
所述搞技术领域
2
第一年(****年度)
3
净资产
主营业务收入
440,592.00
55,366.00
4
第二年(****年度)
5
净资产
413,899.00
销售收入 55,752.00
6
净资产增长率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率
7
-0.060584396
0.006971788
8
第三年(****年度)预期增长目标
9
净资产增长率
预期总额
主营业务收入增 长率
预期总额
10
≥35%
728,704.12
≥35%
94,389.71
11
≥25%
645,924.32
≥25%
83,239.31
12
≥15%
563,144.52
≥15%
72,088.91
13
≥5%
480,364.72
≥5%
60,938.51
14
≥0
438,974.82
净资产
主营业务收入 两项合计得分
2019年实际经济指标
经济指标预计得分
2019年知识产权数量
12件
预计得分
分值
A等9-10分 B等7-8分 C等5-6分 D等3-4分 E等1-2分
F等0分 业成长性指标不得分

超过对应指标的 最低限才能得到
对应分数

≥0
55,363.31
15
0≥
43,897,548.21
0≥
与主营业务收入数有一项数据小于0时,企业成长性指标不得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财务成长性指标的计算方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财务成长性指标的计算方法
总资产和销售额成长性指标,每个指标满分10分
此项指标是对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总资产增长率和销售增长率的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总资产增长率=1/2*(第二年总资产额÷第一年总资产额+第三年总资产额÷第二年总资产额)-1。

销售增长率=1/2*(第二年销售额÷第一年销售额+第三年销售额÷第二年销售额)-1;
用计算所得的总资产增长率和销售增长率分别对照下表指标评价档次(ABCDE)评出分数比例,用分数比例乘以赋值计算出每项得分,两项得分相加计算出总资产和销售额成长性指标实际得分。

说明:
1.在计算会计年度内企业未产生销售收入或成长性指标为负的按0计算;第一年销售收入为0的,按两年计算;第二年销售收入为0的,都按0计算。

2.此项指标计算所依据的数据应以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财务报表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