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期末模拟考题

合集下载

过程控制模拟考试题

过程控制模拟考试题

过程控制模拟考试题过程控制模拟试题(⼀)1、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 其基本分类⽅法有哪⼏种? (5分)2、什么是机理分析法建模? 该⽅法有何特点? (5分)3、何谓调节阀的流通能⼒?对数流量特性有何特点?(5分)4、何谓单回路系统?说明组成单回路系统各部分的作⽤。

(10分)5、选择调节器控制规律的依据是什么? 若已知过程的数学模型,怎样来选择PID控制规律? (10分)6、什么叫⽐值控制系统? 常⽤⽐值控制⽅案有哪些? 并⽐较其优缺点。

(10分)7、试推导单容过程数学模型(输⼊量为q1,被控量为h1)。

(15分)8、某⽣产过程中,冷物料通过加热炉对其进⾏加热。

热物料温度必须满⾜⽣产⼯艺要求,故设计下图所⽰温度控制系统流程图。

试画出其框图,并确定调节阀的⽓开、⽓关形式和调节器的正、反作⽤。

(20分)加热炉9、对于下图所⽰的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试画出系统的结构框图,并分析其⼯作过程。

与单回路系统相⽐,串级控制系统有哪些主要特点?(20分)过程控制模拟试题(⼀)答案1、答案过程控制是通过各种检测仪表、控制仪表和电⼦计算机等⾃动化技术⼯具,对整个⽣产过程进⾏⾃动检测、⾃动监督和⾃动控制。

⼀个过程控制系统是由被控过程和过程检测控制仪表两部分组成的。

按过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可进⾏如下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系统被控量的偏差进⾏⼯作的,偏差值是控制的依据,最后达到消除或减⼩偏差的⽬的。

2)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直接根据扰动量的⼤⼩进⾏⼯作,扰动是控制的依据。

由于它没有被控量的反馈,所以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3)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开环前馈控制的最主要的优点是能针对主要扰动及时迅速地克服其对被控参数的影响;对于其余次要扰动,则利⽤反馈控制予以克服,使控制系统在稳态时能准确地使被控量控制在给定值上。

按给定值信号的特点可进⾏如下分类:1)定值控制系统:就是系统被控量的给定值保持在规定值不变,或在⼩范围附近不变。

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

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

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请在每题后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写在答题纸上。

1. 过程控制的目标是()。

A. 使过程控制系统更稳定B. 提高生产效率C. 提高产品质量D. 所有选项都正确2. 下列哪项不是过程控制的主要步骤()。

A. 建立数学模型B. 采集过程数据C. 制定控制策略D. 评估控制效果3. 过程控制中的反馈控制是指()。

A. 控制器根据误差信号对过程进行调节B. 控制器根据过程输出信号进行调节C. 控制器通过传感器采集过程数据进行调节D. 控制器根据控制策略进行调节4. 在过程控制中,传感器的作用是()。

A. 实时监测过程变量B. 收集过程数据C. 发送控制信号D. 都是5. PID控制器中的D表示()。

A. 比例项B. 积分项C. 微分项D. 都不是6. 过程控制中的SOPC代表()。

A. Stock-Other-Production-ControlB. Structure-Operate-Produce-ControlC. Structured-Operated-Process-ControlD. Structure-Operate-Produce-Calculate7. 过程控制中,哪种控制策略常用于对连续变量进行控制()。

A. 分段控制B. 比例控制C. 二值控制D. 都可以8. 在过程控制中,哪种控制策略常用于对离散变量进行控制()。

A. 分段控制B. 比例控制C. 二值控制D. 都可以9. 控制系统稳定性是指系统()。

A. 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B. 对控制命令的响应速度C. 对过程参数的适应能力D. 传感器的精度和灵敏度10. 过程控制中的开环控制指的是()。

A. 控制器不考虑过程输出信号而进行调节B. 控制器根据过程输出信号进行调节C. 控制器根据误差信号对过程进行调节D. 控制器根据控制策略进行调节(以下题目略)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请简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将其写在答题纸上。

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期末试题

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期末试题

1过程控制通常是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和物性等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使其保持为定值或按一定规律变化。

2工业生产对过程控制的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有;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3在自动化仪表中,仪表的精度通常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由最大引用误差来度量。

4气动执行器分,气开,气关两种形式,他的选择应根据调节器输出信号为零C°或气源中断时,使生产处于安全状态的原则确定。

5在调节器的参数整定方法中,工程整定方法包括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曲线法和反应曲线法。

6前馈控制的特点有前馈控制是一种开环控制,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及时,前馈补偿器为专用调节器。

7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调节器放大系数的乘积越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就越强。

8变送器的二线制传输方式与四线制传输方式相比具有节省连接电缆,有利于安全防爆和抗干扰等优点。

9齐纳式安全栅存在两点不足,其一为固定的限流电阻其大小难以选择,其二为接地不合理。

10目前常用的调节阀中,有三种代表性的理想流量特性,即直线流量特性,对数流量特性和快开流量特性这三种流量特性完全取决于阀心的形状。

11变送器设计直流-交流-直流电路的目的是????????简答题1简述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的选择原则。

首先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及安全等原则确定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以确定Kv的正负;然后根据被控过程特性确定其属于正,反哪一种类型,以确定Ko的正负;最后根据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中各环节静态增益的乘积必须为正这一原则确定调节器Kc的正负,进而确定调节器的正反作用类型。

2.简述串级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①对进入副回路的干扰有很强的抑制能力②能改善控制系统通道的动态特性、提高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③对非线性情况下的负荷或操作条件的变化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3.简述引入前反馈的原则①当系统中存在变化频率高、幅值大、可测而不可控的干扰、反馈控制又难以克服其影响,工艺要求对被控参数要求又十分严格,为了改善和提高系统的控制品质,可以考虑引入前馈控制。

《过程控制及仪表》期末复习题(基础题目)

《过程控制及仪表》期末复习题(基础题目)

一、填空题二、自动调节系统方块图中,给定值R,测量值Z和偏差e三者之间的关系是e=R-Z。

一、过渡过程结束时,被控变量所达到的新的稳态值与原稳态值之差叫做余差二、串级调节系统中,主回路是一个定值调节系统。

1.电子电位差计是根据电压补偿原理工作的。

三、积分时间愈____长_____,积分作愈弱。

四、当一个调节器的输出信号同时送给两个调节阀,这两个调节阀工作在不同的信号区间,则构成的控制系统为___分程__控制系统。

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能够测量某物理量的大小并把它转化为一种特定信号的自动化装置是测量变送器。

1.过程控制仪表包括控制器、执行器、操作器以及可编程控制器等各种新型控制仪表及装置。

2.一台仪表性能的优劣通常可以用精确度、变差、灵敏度来评价。

3.基本控制规律包括双位控制、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积分控制、微分控制、比例微分控制、以及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4.二、选择题1.在自动化仪表中,显示仪表用于各种检测变量的显示、记录,按显示方式可分为三大类,下面哪项不属于显示方式。

( B )A 模拟式显示仪表B高端显示仪表 C 屏幕显示仪表 D 数字式显示仪表2.对于始点为0℃的电子电位差计,当输入端短路时,仪表指针应指在( C )。

A.始点B.终点C.室温D.原位置3. 下列( A )不是描述对象特性的参数。

A.过渡时间B.时间常数C.放大系数D.滞后时间4. 下面哪项不属于复杂控制系统。

( A )A. 自动控制系统与编程控制系统B. 比值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C 分程控制系统与选择性控制系统D 串级控制系统与前馈控制系统5. 串级控制系统中,副调节器一般采用(D )调节规律A.PIB.PIDC.PDD.P6. 下面哪项不属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CA过程自动检测系统 B 过程自动控制系统C过程自动显示系统D过程自动报警与联锁保护系统7. 如图为一个加热器控制系统,通过将进料与蒸汽进行换热达到对物料进行加热的目的,希望出料温度恒定。

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

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

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
在过程控制领域,期末考试是对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验,也是一个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总结。

以下是关于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的一些内容要点:
一、选择题部分
1. 下列关于过程控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过程控制是一种实时监测和调整生产过程的技术
B. PID控制器是过程控制中常用的控制器
C. PLC是过程控制中常用的控制设备
D. HMI是过程控制中常用的传感器
2. 在过程控制中,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
A. 开环控制
B. 闭环控制
C. 自适应控制
D. 全自动控制
3. 以下哪种控制模式不属于PID控制器的控制模式?
A. 比例控制
B. 积分控制
C. 比例积分控制
D. 微分控制
二、填空题部分
1. 过程控制中,PID控制器中的P代表。

2. PLC全称为。

3. 在过程控制中,HMI的作用是。

三、简答题部分
1. 请简要说明过程控制的概念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请解释PID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其在工业控制中的作用。

3. 请简要描述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功能和优势。

以上就是关于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的一部分内容要点。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备考,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过控期末考试试卷)

过控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1空1分,共50分)1.典型的过程控制系统由检测元件、变送器、调节器、调节阀和被控过程等环节构成。

p62.按过程控制系统结构特点来分类可分为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p7 3.按过程控制系统给定值来分类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

p84.被控过程输入量与输出量的信号联系称为过程通道。

控制作用与被控量之间的信号通道联系称为控制通道。

p115.系统在自动控制作用下,从一个平衡状态进入另一个平衡状态之间的过程称为过渡过程。

6.研究建模过程的目的主要有设计过程控制系统和整定调节器参数、指导设计生产工艺设备、进行仿真试验研究、培训运行操作人员。

p117.量程调节的目的是使变送器的输出信号的上限值ymax(DC 20mA)与测量范围的上限值xmax相对应。

p42 8.正迁移是指测量起点由零迁至某一正值。

p43负迁移是指测量起点由零迁至某一负值。

9.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某一截面的物料数量,即瞬时流量。

p5010.差压变送器主要用于测量液体、气体或蒸汽的压力、差压、流量、液位等过程参量,并将其转换成标准统一信号DC 4~20mA电流输出,以便实现自动检测或控制。

p??11.执行器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阀)两部分组成。

p11212.在过程控制系统中,执行器接受调节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并转换成直线位移或角位移,来改变阀芯与阀座间的流通截面积以控制流入或流出被控过程的流体介质的流量,从而实现对过程参数的控制。

p112 13.根据使用能源不同,执行器可分为气动执行器、电动执行器、液动执行器。

p11214.扰动通道静态放大系数越大,则系统的稳态误差越大。

控制通道的静态放大系数越大,表示控制作用越灵敏,克服扰动能力越强。

p14515.根据被控过程特性来选择调节阀的工作流量特性,其目的是使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为定值。

p12216.静态放大倍数K0为正的被控过程,为正作用被控过程;静态放大倍数K0为负的被控过程,为负作用被控过程。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考试题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考试题

1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 其基本分类方法有哪几种答:过程控制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被控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粘度、湿度和PH等这样一些过程变量的系统。

按过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可进行如下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系统被控量的偏差进行工作的,偏差值是控制的依据,最后达到消除或减小偏差的目的。

2)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直接根据扰动量的大小进行工作,扰动是控制的依据。

由于它没有被控量的反馈,所以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3)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开环前馈控制的最主要的优点是能针对主要扰动及时迅速地克服其对被控参数的影响;对于其余次要扰动,则利用反馈控制予以克服,使控制系统在稳态时能准确地使被控量控制在给定值上。

按给定值信号的特点可进行如下分类: 1)定值控制系统:就是系统被控量的给定值保持在规定值不变,或在小范围附近不变。

2) 程序控制系统:它是被控量的给定值按预定的时间程序变化工作的。

控制的目的就是使系统被控量按工艺要求规定的程序自动变化。

3) 随动控制系统:它是一种被控量的给定值随时间任意变化的控制系统。

其主要作用是克服一切扰动,使被控量快速跟随给定值而变化。

2—51DDZ-III型调节器的输入回路主要起什么作用?采用偏差差动电平移动电路有什么好处?如果不采用偏差差动电平移动电路行不行?为什么?P74DDZ-III型的输入回路功能:输入电路的主要作用是获得与输入信号Ui和给定信号Us只差成比例的偏差信号。

采用偏差差动电平移动电路的好处是不仅保证输入回路的运算放大器以零伏为基准的输入信号DC1~5V输入信号作用下,能使其工作在规定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内,同时能保证该调节器的比例微分电路、比例积分电路等运算电路满足输入电压范围要求。

3-3简单归纳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答: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系统的方案设计、工程设计、工程安装和仪表调校、调节器参数整定等四个主要内容3-4通常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步骤应包括哪些?1)建立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2)选择控制方案3)控制设备选型4)实验(和仿真)3-5、什么叫单回路系统?控制方案设计包括哪些内容?怎样理解方案设计是系统设计的核心?只有一个闭环回路的简单控制系统叫单回路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系统的方案设计,工程设计,工程安装和仪表调校,调节器参数整定四个主要内容;控制方案是系统设计得核心,若控制方案不正确,则无论如何选用何种先进的过程控制仪表或计算机系统,无论其安装如何细心,都不可能是系统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发挥良好的控制作用,甚至系统不能运行前馈控制:①前馈控制器是基于扰动来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②扰动发生后,前馈控制器及时动作,对抑制被控量由于扰动引起的动、静态偏差比较有效;③前馈控制属于开环控制;④只适合用来克服可测而不可控的扰动,而对系统的其他扰动无抑制作用;⑤前馈控制器的控制规律,取决于被控对象的特性。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库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库

为(C)
A、1.0级
B、1.2级
C、1.5级
10压力表的测量使用范围一般为其量程的( A )处。
A、1/3~2/3
B、<2/3
量程的 1/3~2/3处,如果低于 1/3则( C )
A、因压力过低而仪表无指示
B、精度等级降低
C、相对误差增大
12现有两台压力变送器,精度等级都为 1级,第一台量程为 0-600KPa,第二台量程为 250
A、调节器的输出随测量值的增加而增加的作用为正作用
B、调节器的输出偏差值的增加而增加的为正作用
C、调节器的输出值随正偏差的增加而增加的为正作用
24调节阀的固有流量特性取决于( B )。
A、介质特性
B、阀芯形状
C、流通能力
25PI调节器需要整定的参数是(C)
A 比例带 B比例带、微分时间、积分时间 C比例带、积分时间
5、 DDZ-Ⅲ型调节仪表现场传输信号为 4~20mA 电流、1~5V电压的 ADC。
6、 DDZ和 QDZ分别表示 电动单元组合 仪表和气动单元组合仪表。
7、 常见的调节阀流量特性有 直线 流量特性、对数流量特性和快开特性。
8、 在串级调节系统中,应尽可能多地把 干扰 包括在副回路中。
9、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和疏忽误差中,其中 随机误差 可以通过统计计算、滤波的方
C、 热电偶电极材料不同,两端温度相同
4热电偶是利用热电偶的(B)测量温度的。
A、电阻值
B、热电效应
C、电磁感应
5在过程控制中,使用最多的是(A)。
A.气动执行器 B.电动执行器 C.热动执行器 D.手动执行器
6与热敏电阻相比,金属电阻的温度系数(B )。
A.大 B.小 C.相等 D.与外部条件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期末模拟考题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期末模拟考题一、判断题:1. 过程控制系统中,需要控制的工艺设备(塔、容器、贮糟等)、机器称为被控对象。

(√)2. 扰动量是作用于生产过程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随机因素。

(×)答案:扰动量是除操纵变量外作用于生产过程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随机因素。

3. 在一个定值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也即被控变量变化率等于零的状态,称为系统的动态。

(×)答案:在一个定值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也即被控变量变化率等于零的状态,称为系统的静态,静态是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4. 对一个系统总是希望能够做到余差小,最大偏差小,调节时间短,回复快。

(√)5. 时间常数越小,被控变量的变化越慢,达到新的稳态值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答案:时间常数越大,被控变量的变化越慢,达到新的稳态值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6. 时间常数指当对象受到阶跃输入作用后,被控变量达到新稳态值的 %所需要的时间。

(√)7. 对干扰通道时间常数越小越好,这样干扰的影响和缓,控制就容易。

(×)答案:时间常数越大越好,这样干扰的影响和缓,控制就容易。

8. 放大倍数K 取决于稳态下的数值,是反映静态特性的参数。

(√)9. 对于控制通道来说希望τ越大越好,而对扰动通道来说希望τ适度小点好。

(×)答案:控制通道τ越小越好,而对扰动通道来说希望τ适度大点好10. 对象特性放大系数Κm是动特性,时间常数Tm和滞后时间τm是测量元件和变送器的静态特性。

(×)答案:对象特性放大系数Κm是静特性,时间常数Tm和滞后时间τm是测量元件和变送器的动特性。

11. 对纯滞后大的调节对象,为克服其影响,可引入微分调节作用来克服。

(×)答案:微分作用能起到超前调节的作用,但不能克服纯滞后。

答案:对象特性时间常数越长,则过程反应越慢,易引起较长的过渡时间。

12. 纯滞后时间长,将使系统超调量增加,干扰通道中纯滞后对调节品质没有影响。

(√)13. 测量滞后一般由测量元件特性引起,克服测量滞后的办法是在调节规律中增加积分环节。

(×)答案:微分作用能起到超前调节的作用,因此能克服纯滞后;积分作用能克服余差。

14. 目前国内生产调节阀主要有有线性、等百分比、快开 3 种流量特性。

(√)15. 积分作用可以消除余差,但要求用在对象时间常数较小,系统负荷变化较小的控制过程中。

(√)二、填空题:16. 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有(快开)、(等百分比)和(线性),流量特性的选择主要是与(广义对象特性)相匹配。

17.被调介质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 Q/Qmax)与阀门相对行程( l/L )之间的关系,称为调节阀的( 流量 )特性;若阀前后的压差保持不变时,上述关系称为( 理想 )特性;实际使用中,阀前后的压差总是变化的,此时上述关系为(工作)特性。

18.直通双座调节阀的不平衡力较直通单座调节阀(小),泄漏量(大)。

19.控制系统引入积分作用是为了(消除余差),但积分的引入会使系统(产生振荡现象),引入微分作用是为了(克服容量滞后)。

20.某调节系统采用比例积分作用调节器,先用纯比例调整到合适的调节输出,在加入积分作用的过程中,应(减小调节器的放大倍数)。

21.自动调节系统常用参数整定方法( 经验法 ),( 衰减曲线法),( 临界比例度法 ),(反应曲线法 )。

22.执行器按其能源型式可分为(气动),(电动),(液动)三大类。

23.气动执行器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两个部分组成。

24.选择控制方案时,总是力图使调节通道的放大倍数(增益)(增大),干扰通道的放大倍数(增益)(减小)。

25.简单控制系统由(变送器)、(被调对象)、(调节器)和(执行器)四个环节组成。

26. 由于微分调节规律有超前作用,因此调节器加入微分作用主要是用(克服容量滞后)。

27.选择控制方案时,总是力图使调节通道的放大倍数(增益)大于干扰28.某调节系统采用比例积分作用调节器,在加入微分作用的后,最大偏差A 减小余差C 不变调节时间ts 缩短稳定性n 提高。

29.简单均匀控制系统与液位定值控制系统的区别是①调节目的不同;②调节器参数整定不同;③工艺过程不同。

30、定值控制系统是按(偏差)进行控制的,而前馈控制是按(干扰)进行控制的;前者是(闭)环控制,后者是(开)环控制。

前馈控制一般应用于扰动(可测)和扰动(显着)与扰动(频繁)的场合。

三、选择题:31. ( A )在阀芯行程比较小时,流量就比较大,随着行程的增加,流量很快地达到最大。

A. 快开流量特性B. 线性流量特性C. 抛物线流量特性D. 等百分比流量特性32. 电动调节器控制信号为( A 或 B ),输出信号为( A )。

A. 4~20mA DCB. 1~5V DCC. 0~5VD. ~1V DC33. AI-808调节器 CF 系统功能选择,外部给定,反作用调节时设( C )。

A. CF=0B. CF=1C. CF=8D. CF=934. 双容对象特性与单容对象特性相比增加了( D )。

A. 纯滞后B. 传送滞后C. 测量滞后D.容量滞后35. PID 调节器变为纯比例作用,则( C )。

A. 积分时间置∞、微分时间置∞B. 积分时间置 0、微分时间置∞C. 积分时间置∞,微分时间置 0D. 积分时间置 0,微分时间置 036. 某控制系统采用比例积分作用调节器。

某人用先比例后加积分的凑试法来整定调节器的参数。

若比例带的数值已基本合适,再加入积分作用的过程中,则( B )A. 应适当减少比例带B. 适当增加比例带C. 无需改变比例带D. 与比例带无关37. 控制系统的反馈信号使得原来信号增强的叫作( B )。

A. 负反馈 B.正反馈 C.前馈 D.回馈38. 过渡过程品质指标中,余差表示( A )。

A.新稳态值与给定值之差B.测量值与给定值之差C.调节参数与被调参数之差D.超调量与给定值之差39. 一般认为,经过( B )时间后,动态过程便结束了。

A. 2TB. 3TC. 6TD. 10T40.引起被调参数偏离给定值的各种因素称( B )。

A. 调节B. 扰动C. 反馈D. 给定四、简答题:41、过程控制系统按其基本结构形式可分为几类?其中闭环系统中按设定值的不同形式又可分为几种?答:过程控制系统按其基本结构形式可分为闭环自动控制系统和开环自动控制系统。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按照设定值的不同形式又可分为: (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 (3)程序控制系统42、试述热电阻测温原理,常用热电阻的种类有哪些?0R 各为多少?答:热电阻温度计是利用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只要设法测出电阻值的变化,就可达到温度测量的目的。

工业上常用的热电阻有:铂电阻,铜电阻。

目前工业上使用的铂电阻有两种:一种是0R =10Ω;另外一种是0R =100Ω。

工业上使用的铜电阻也有两种:一种是0R =50Ω;另一种是0R =100Ω。

43、何为控制阀的理想流量特性和工作流量特性?常用的调节阀理想流量特性有哪些?答:阀前后压差保持不变时的流量特性称为理想流量特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阀前后的压差会随阀的开度的变化而变化,此时的流量特性称为工作流量特性。

常用的调节阀理想流量特性有:直线流量特性、等百分比(对数)流量特性、快开特性。

五计算题44、某化学反应器,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200±10℃,考虑安全因素,调节过程中温度规定值最大不得超过15℃。

现设计运行的温度定值调节系统,在最大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下图所示,试求:该系统的过渡过程品质指标(最大偏差、余差、衰减比、振荡周期和过渡时间),并问该调节系统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参考答案:最大偏差 A = 230-200 = 30℃余差C= 205-200 = 5℃衰减比n = y1: y3 = 25:5 = 5:1振荡周期 T = 20 – 5 = 15 (min)设被控变量进入稳态值的土2%,就认为过渡过程结束,则误差区域=205 ×(± 2%)=± 4.1℃在新稳态值(205℃)两侧以宽度为±4.1℃画一区域(阴影线)。

曲线进入时间点 Ts = 22min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200±10℃,考虑安全因素,调节过程中温度规定值最大不得超过15℃,而该调节系统A=30℃,不满足工艺要求。

最大偏差 A = 230-200 = 30℃余差 C= 205-200 = 5℃衰减比 n = y1: y3 = 25:5 = 5:145、如图所示,用差压变送器检测液位。

已知ρ1=1200kg/m3,ρ2=950kg/m3,h1=1.0m,h2=5.0m,液位变化的范围为 0~3.0m,如果当地重力加速度 g =9.8m/s,求差压变送器的量程和迁移量。

当液位在0~3.0m变化时,差压的变化量为ρ1gHmax= 1200××=35280 Pa根据差压变送器的量程系列,可选差变的量程为40kPa当H=0时,有Δp=-ρ2g(h2-h1)=-950××(-)=-37240 Pa所以,差压变送器需要进行负迁移,负迁移量为迁移后该差变的测量范围为-~若选用 DDZ-Ⅲ型仪表,则当变送器输出 I=4mA时,表示 H=0;当I=20mA时,H=40×/=3.4m,即实际可测液位范围为 0~3.4m。

如果要求H=3.0m时差变输出满刻度(20mA),则可在负迁移后再进行量程调整,使得当Δp=-+=-时,差变的输出达到20mA。

46、有一台电动差压变送器,表量程为25000Pa,对应的最大流量为50t/h,工艺要求40t/h时报警。

问:①不带开方器时,报警值设定在多少?②带开方器时,报警信号设定在多少?参考答案:①不带开方器时对应40t/h流量的差压ΔP1= 25000(40/50)2=16000Pa对应40t/h流量的输出I出1=(16000/25000)16+4=∴报警值S=②带开方器时, ∵ΔQ=KΔP对应40t/h流量的差压ΔP2= 25000(40/50)=20000Pa对应40t/h流量的输出I出2=(20000/25000)16+4=∴报警值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