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针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鬼针草的作用与功效

鬼针草的作用与功效鬼针草,学名鸡爪草,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草药,被广泛用于中药治疗和保健。
它的药用部分是鬼针草的地上部分,包括茎、叶和花。
鬼针草具有许多医学功效和保健价值。
首先,它具有抗菌和消炎的作用。
鸡爪草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挥发油、苦参碱和生物碱,可以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
因此,鬼针草可以治疗皮肤感染、湿疹、疥癣和口腔溃疡等疾病。
其次,鬼针草还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动性,从而加速伤口的愈合和淤血的消散。
此外,鸡爪草还可以溶解血栓,预防和治疗中风和心脑血管疾病。
鸡爪草还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中医认为,它有较强的解毒能力,可以祛除体内的热毒,清除毒素。
因此,鬼针草可以治疗热病、感冒、喉咙炎和痈肿等疾病。
此外,鸡爪草还有镇痛和止血的功效。
它可以缓解疼痛,舒缓肌肉和关节的不适,特别适用于关节炎和风湿性疼痛。
同时,鬼针草还具有收敛血管、止血的作用,可用于防治咯血、便血和盗汗等症状。
此外,鬼针草还有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它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轻细胞的氧化损伤。
此外,鸡爪草还含有多种抗肿瘤活性成分,可以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除了上述功效,鬼针草还可作为保健食品使用。
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可以增强免疫力,改善体质,抗衰老和延缓衰老进程。
鸡爪草还可以调节血糖、血脂和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总之,鬼针草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对许多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由于每个人体质和病情不同,使用鸡爪草时应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避免错误用药和副作用的发生。
鬼针草所用途

鬼针草所用途鬼针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的药材部分是由鬼针草植物的地下部分提取而来,主要包括根茎和根。
鬼针草含有许多有益的化学成分,包括醌类化合物、多糖、黄酮类化合物以及有机酸等,这些成分赋予了鬼针草多种药理活性和丰富的药用价值。
鬼针草在传统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
以下是鬼针草的一些主要用途:1. 抗菌消炎:鬼针草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抗菌作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口腔溃疡、痔疮、痈疮等疾病。
2. 清热解毒:鬼针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牙龈炎等症状。
3. 止血散瘀:鬼针草具有一定的止血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皮肤出血、咯血、便血等症状。
4. 利尿通淋:鬼针草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疾病。
5. 抗肿瘤:鬼针草中的醌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某些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6. 保肝护肝:鬼针草可以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对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7. 抗氧化:鬼针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除了上述主要用途外,鬼针草还有一些其他的药用价值。
比如,它可以降低血脂、降血压,有助于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它还具有一定的抗糖尿病、抗过敏、抗炎症、抗血栓等作用,对一些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潜力。
总结起来,鬼针草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中草药,具有广泛的药用途径和丰富的药理活性。
它可以用于治疗很多疾病和症状,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止血散瘀、利尿通淋、抗肿瘤、保肝护肝、抗氧化等作用。
在临床应用以及中药研究中,鬼针草的药用价值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
然而,作为一种中草药,鬼针草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同时,为了进一步挖掘和发挥鬼针草的药用价值,应加强对其有效成分的研究和深入探索其作用机制,以提高其临床应用水平和研发新的药物。
鬼针草的功效与作用

鬼针草的功效与作用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治疟疾,腹泻,痢疾,肝炎,急性肾炎,胃痛,噎膈,肠痈,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禁忌:孕妇忌服鬼针草其实是一种很神奇的野草,我国民间常用鬼针草治疗高血压,疗效显着。
鬼针草,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生于海拔50-3100肿草等无毒,效。
尤其可贵的是鬼针草具有显着的降压、祛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抗血栓形成等功效。
鬼针草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药源广泛,价格低廉,疗效确切,又无毒副作用,实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良药。
抗炎作用鬼针草中的聚乙炔类化合物能明显抑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耳廓肿胀及蛋清性足肿胀,降低大鼠棉球肉芽肿重量,还能显着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醋酸致炎大鼠的白细胞游走。
鬼针草中的黄酮结晶也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镇静、镇痛作用。
小花鬼针草注射液腹腔注射能显着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明显减少自主活动次数,并与氯丙嗪呈协同作用,与苯丙胺有拮抗作用。
扭体法及热板法实验表明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对消化系统作用。
鬼针草皮下注射能明显减少大鼠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pH值、游离酸浓度,抑制小鼠肠道对炭末的推进作用,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有保护作用,并能降低小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
、V93735例(并发其他症状者,临时配用对症药物),其中亚急性阑尾炎21例,痊愈16例,有效5例;慢性阑尾炎14例,痊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
服药最少1剂,最多40剂,半数以上l-3剂。
22例发热,半数以上l-3日退热,最长l 例12日后体温始降至正常;右下腹疼痛平均约5天左右减轻或消失,消失率为80%。
治程中未见副作用。
治疗小儿腹泻:取鲜鬼针草6-10棵(干的3-5棵)加水浸泡后煎成浓汁,连渣倒入盆内,用于熏洗患儿两脚。
腹泻轻者每天熏洗3-4次,较重者熏洗6次。
L-5岁洗脚心,5-15岁洗至脚面,腹泻严重者熏洗位置可适当提高。
民间有熏洗超过内踝将引起便秘之说,有待证实。
(二)鬼针草的功效、性味归经【性味】①《本草拾遗》:"味苦,平,无毒。
鬼针草的作用

鬼针草的作用鬼针草是一种常见于中国南方的野生植物,也被称为”凤眼草“。
它的学名为”Euphorbia helioscopia“,属于大戟科植物。
鬼针草生长在路旁、河岸、田间等湿润环境中,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鬼针草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方面。
首先,鬼针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据中医理论,鬼针草味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它可以调理人体内部的平衡,清除体内的毒素,对于治疗一些感染性的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比如,鬼针草可以用来治疗口腔溃疡、牙龈炎等口腔疾病,它的药性可以达到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效果。
此外,鬼针草还可以治疗一些皮肤感染疾病,如痈疽、湿疹等。
它可以清洗鬼毒,消炎止痛,加速疾病的康复过程。
其次,鬼针草还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由于它含有较多的生物碱和黄酮等成分,因此对人体的止痛效果较为明显。
比如,鬼针草可以用来治疗关节炎、腰痛等疾病。
它可以通过较强的抗炎作用,减轻关节的疼痛感,帮助患者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
此外,鬼针草还可以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和肌肉痛,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感,促进伤口的愈合。
再次,鬼针草还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通过临床实验,人们发现鬼针草提取物对多种细菌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
它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清除伤口的感染源,加速伤口的愈合过程。
因此,鬼针草可以用来治疗一些常见的皮肤感染疾病,如疖、痈疖等。
总的来说,鬼针草作为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它可以用来治疗口腔溃疡、牙龈炎、关节炎等疾病,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菌等多种功效。
然而,尽管鬼针草含有一些药用成分,但其毒性较高,一般不宜内服。
因此,在使用鬼针草时,应该遵循医嘱,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
同时,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对于鬼针草的使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鬼针草的食用方法

鬼针草的食用方法
鬼针草,又名金针草、莲子草,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草药,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它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作为食材,在一些地方被当做美食食用。
那么,鬼针草到底该怎么食用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鬼针草的食用方法。
首先,关于鬼针草的采摘。
鬼针草一般生长在田野、山坡、路旁等地,采摘时要选择外观完整、无虫害的鬼针草。
最佳的采摘时间是在清晨或傍晚,此时鬼针草的营养成分最丰富。
其次,鬼针草的清洗和处理。
采摘回来的鬼针草需要进行清洗和处理,首先将鬼针草放入清水中浸泡,然后用流动的清水反复冲洗,直至洗净泥土和杂质。
接着,将鬼针草放入沸水中焯水,焯水时间不宜过长,以保持鬼针草的脆嫩口感。
接下来,关于鬼针草的烹饪方法。
鬼针草可以用来炒、煮、炖等多种烹饪方式。
最常见的就是鬼针草炒肉丝,将焯水后的鬼针草和肉丝一起下锅翻炒,加入适量的调料,炒至七成熟即可出锅。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鬼针草煮汤,或者腌制成鬼针草凉拌等,口感清爽,营养丰富。
最后,关于鬼针草的食用禁忌。
鬼针草性寒凉,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但也有一些食用禁忌。
孕妇、体质虚寒者和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过多的鬼针草,以免影响健康。
另外,在采摘和食用鬼针草时,一定要注意辨别清楚,避免采摘误食有毒的植物。
总之,鬼针草是一种既可以入药又可以食用的植物,其食用方法简单易学。
但在食用时一定要注意采摘的新鲜和清洁,烹饪时也要注意火候和。
中药科普—鬼针草

中药科普—鬼针草鬼针草在大自然中微不足道,但很常见,这是一种较高的药用植物医学价值,它生长在大多数地区,如路边、荒地和山区, 人们收取他以后可以先用,也可以晒干后入药,对人类高血压和高血脂有明显预防和缓解作用,但鬼针草在服用时也有诸多禁忌,想具体了解可以和小编一起去看看。
《名称》盲肠草、婆婆针、家脱力草、一包针、索人衣、粘身草。
《生境分布》一年生草本。
高50-100厘米。
生于田边、路旁林园、荒野等处。
茎直立,四棱形,下端稍带淡紫色。
叶对生,上部叶有的互生,2回羽状深裂,裂片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两面疏披短毛茸。
叶面绿色,背面淡紫色。
秋季开黄色小花,头状花序。
瘦果长线形,长1.5厘米,直径约0.2厘米,成熟时黑褐色,顶端冠毛芒状,有小倒刺,能钩粘人衣服。
全草入药,秋季采取,鲜用或晒干。
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性味》苦,平。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主治》虫蛇咬伤,阑尾炎,偏头痛,细菌性痢疾,跌打损伤,腰痛乏力。
一、鬼针草具体的功效与作用1、抗炎增强人体抗炎能力是鬼针草最重要的功效,因为归真草中含有多种天然药用成分,能抑制炎症,在人体内滋生病能降低多种,细菌与病毒的活性能防止他们对人体细胞产生伤害,平时人们用它煮水喝,有利于提高人体的抗炎能力。
2、镇静止痛鬼针草还是一种能镇静止痛的中药材,它能作用于人类的中枢神经病能降低人体对疼痛的敏感度,人们在出现关节疼痛和皮肤红肿疼痛时都能使用鬼针草来治疗,它能让人体疼痛症状很快减轻。
3、促进消化鬼针草有利于提高人体消化系统功能,它不但能促进胃液分泌,还能调节胃酸浓度,并能防止胃酸对人类胃黏膜产生腐蚀,他对人类经常出现了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胃溃疡有明显预防作用,对维持人类肠胃健康有极大好处。
二、鬼针草的禁忌鬼针草的药用价值特别高,但服用时有一些禁忌,他对女性有一定刺激作用,女性食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民方1》一般毒蛇咬伤药方组成:鲜鬼针草150克,鲜紫花地丁60克。
鬼针草与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区别

鬼针草与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区别鬼针草与鱼腥草是常见的草本植物,它们在中草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鬼针草和鱼腥草在功效和作用上有一些区别,本文将详细介绍它们的功效与作用,并对比它们的不同之处。
一、鬼针草的功效与作用鬼针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产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具有抗炎、杀菌、解毒、止痒等功效。
下面详细介绍鬼针草的功效与作用。
1. 抗炎作用:鬼针草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临床上常用于外伤、湿疹、痈疽等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2. 杀菌作用:鬼针草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尤其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3. 解毒作用:鬼针草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对蛇咬伤、毒物中毒等有一定的疗效。
它可通过刺激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毒素的排出,减轻中毒症状。
4. 止痒作用:鬼针草中的一些活性成分能够刺激皮肤神经末梢,缓解瘙痒感,对湿疹、皮炎等瘙痒性皮肤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 抗氧化作用:鬼针草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
6. 平喘作用:鬼针草能够扩张支气管、抑制平滑肌痉挛,对哮喘等气道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7. 促进伤口愈合:鬼针草中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伤口的修复,具有促进组织再生、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
综上所述,鬼针草具有抗炎、杀菌、解毒、止痒、抗氧化、平喘、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与作用。
它适用于外伤、感染性疾病、湿疹、皮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二、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鱼腥草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主要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具有解毒、清热、利湿等功效。
下面详细介绍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1. 清热解毒: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中暑、急性咽喉炎、肠炎等有一定的疗效。
2. 利湿作用:鱼腥草富含多种挥发油,具有利湿的功效,可用于湿气重、水肿等症状的缓解。
3. 抗菌作用:鱼腥草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抗菌作用,特别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鬼针草泡水喝的功效

鬼针草泡水喝的功效婆婆针为鬼针草、老君须的别名,为中国民间常用草药,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等。
据了解鬼针草有治疗高血压的功效,那么哪些人不可以吃呢?鬼针草泡水喝的功效1、长期用鬼针草泡水喝的副作用并不是很大的,只要及时的保养休息,适量饮用,但建议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鬼针草其实最早的时候,只是中国民间最常用的草药,它可以清热解毒、散瘀活血,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胃肠炎、风湿关节疼痛、疟疾,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因为它可以活血散瘀,所以对治疗高血压很有疗效,本身对降血压无多大帮助,主要是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至于其毒副作用暂无描述。
3、鬼针草性温,味苦,无毒,全草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等功效,在民间经常用它治疗肠炎、痢疾等病。
最近几年发现,该药对血压有良好的双相调节作用,患了高血压的病人服用鬼针草泡的水即可降低血压,而血压偏低的患者服用鬼针草泡的水则可使血压升至正常,所以在临床上则多用作降压。
用鬼针草降血压非常安全可靠,还能避免某些降压药性功能障碍的副作用。
4、鬼针草嫩草、干品都可以用作药用。
水煎服的话每次取药9克,水煎服;当茶饮者,每次取药3克放茶杯中,冲入开水泡15分钟,徐徐饮之。
一般用药后3个月见效。
鬼针草什么人不能吃:1.低血压患者慎重服用由于鬼针草本身有着降血压的作用,所以低血压患者要慎重服用。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高血压患者在服用了一段时间之后,血压恢复了正常,就要立即停止服用。
不然的话鬼针草的副作用就会表现出来,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和无力等等。
一旦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们大家一定要警惕。
2.不能长期大量服用,孕妇忌服用孕妇不能服用鬼针草,不然会出现胎动不安和流产等鬼针草的副作用。
还有就是长期大量服用本品有可能会造成中毒现象,一旦在体内残留的量比较多的话,我们的肠胃就会出现不适,甚至出现头痛和昏迷的现象,所以关于它的用法我们一定要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鬼针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鬼针草(学名:Bide ns pilosa L.),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钝四棱形。
茎下部叶较小,很少为具小叶的羽状复叶,两侧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
头状花序直径8-9 毫米。
总苞基部被短柔毛,条状匙形,上部稍宽。
无舌状花,盘花筒状,冠檐5 齿裂。
瘦果黑色,条形,略扁,具棱,上部具稀疏瘤状突起及刚毛,顶端芒刺3-4 枚,具倒刺毛。
鬼针草性温,味苦,无毒,全草均可入药,广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产于中国多省区。
生于村旁、路边及荒地中。
为中国民间常用草药,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胃肠炎、风湿关节疼痛、疟疾,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孕妇忌用。
(一)鬼针草的作用鬼针草性温,味苦,无毒,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等功效,民间常用它治疗肠炎、痢疾等疾病。
1、抗炎作用。
鬼针草中的聚乙炔类化合物能明显抑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耳廓肿胀及蛋清性足肿胀,降低大鼠棉球肉芽肿重量,还能显着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醋酸致炎大鼠的白细胞游走。
鬼针草中的黄酮结晶也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2、镇静、镇痛作用。
小花鬼针草注射液腹腔注射能显着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明显减少自主活动次数,并与氯丙嗪呈协同作用,与苯丙胺有拮抗作用。
扭体法及热板法实验表明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3、对消化系统作用。
鬼针草皮下注射能明显减少大鼠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pH 值、游离酸浓度,抑制小鼠肠道对炭末的推进作用,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有保护作用,并能降低小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
4、抗癌作用。
鬼针草的多种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HL60、V937 白血病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聚乙炔类化合物作用最佳。
5、降血脂及抗血栓作用。
鬼针草和小花鬼针草混合水浸膏灌胃可明显降低雄性大鼠Ch和B脂蛋白,给大鼠静脉注射可明显抑制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
【临床应用】鬼针草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性稍寒、味微苦,归肝、肺、大肠经,可以主治由肝主管的解毒功能障碍疾病,如黄疸、疔疮肿毒等疾病;由肺主管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感冒、咽喉肿痛等疾病;由大肠主管的排泄功能障碍疾病,如泄泻、痢疾等;它还可以治疗毒蛇咬伤、铁打损伤等。
可见,鬼针草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当不小心感冒的你,当不小心打球崴脚的你,当不小心上火便秘的你,是不是可以考虑摘点大自然赐予的良药,鬼针草来泡泡水喝呢。
当然怀宝宝的你,特别要注意,此药孕妇忌用。
1)治疗阑尾炎:取鬼针草干品0.5-1两(鲜品1.5两)煎服,或加冰糖、蜂蜜、牛乳同服,每日I剂。
治疗35例(并发其他症状者,临时配用对症药物),其中亚急性阑尾炎21 例,痊愈16例,有效5例;慢性阑尾炎14 例,痊愈9 例,有效 3 例,无效2 例。
服药最少 1 剂,最多40 剂,半数以上I-3剂。
22例发热,半数以上1-3日退热,最长I例12日后体温始降至正常;右下腹疼痛平均约 5 天左右减轻或消失,消失率为80%。
治程中未见副作用。
2)治疗小儿腹泻:取鲜鬼针草6-10棵(干的3-5棵)加水浸泡后煎成浓汁,连渣倒入盆内,用于熏洗患儿两脚。
腹泻轻者每天熏洗3-4次,较重者熏洗6次。
L-5岁洗脚心,5-15岁洗至脚面,腹泻严重者熏洗位置可适当提高。
民间有熏洗超过内踝将引起便秘之说,有待证实。
3)治疗高血压:使用方法:每天用干鬼针草30 克,加水1 000毫升,水煎后代茶一日内服完,连服八九天见效或恢复正常,并且长期保持血压稳定。
该药的独特之处在于患高血压的病人服药后,血压能降至正常,血压偏低的人可以使血压回升,血压正常的人没有变化,它对防治高血压、脑血栓有一定疗效。
小贴士:该药的独特之处是在于患高血压的病人服药且血压降至正常,血压偏低的可以便血压回升,血压正常的人没有变化,它确实是防治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特效药物。
据文献资料记载,该药对三硝酸甘油脂、胆固醇、血液黏稠度均有明显降低作用,不失为祛病健身的中草药之宝。
鬼针草副作用:《本草拾遗》:无毒。
鬼针草无毒。
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
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 左右)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用药禁忌】《泉州本草》:"孕妇忌服。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鬼针草嫩草、干品均可药用。
水煎服者每次取药 1 5-30克,水煎服;当茶饮者,每次取药 3 克放茶杯中,冲入开水泡15 分钟,徐徐饮之。
一般用药后 3 个月见效。
如能坚持长期服用,还可起到降低血脂降血压的功效;或捣汁。
外用:适量,捣敷或取汁涂;或煎水熏洗。
鬼针草的功效与作用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治疟疾,腹泻,痢疾,肝炎,急性肾炎,胃痛,噎膈,肠痈,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禁忌:孕妇忌服鬼针草其实是一种很神奇的野草,我国民间常用鬼针草治疗高血压,疗效显着。
鬼针草,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生于海拔50-3100 米的路边荒地、山坡及田间。
国内外均有分布。
为我国民间常用草药,可在夏、秋季开花盛期收割地上部分,拣去杂草,鲜用或晒干,以全草入药。
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肿鬼针草,又名一把针、粘身草、刺针草、盲肠草等,现代药理证明,鬼针草含黄酮甙、皂甙、鞣质、多元酚、香豆素、苦味素、碘、胆碱、氨基酸、维生素等成份,对调节人体血压具有良好的功效。
同属植物在产地作鬼针草药用的尚有:①三叶鬼针草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四川;②小花鬼针草分布于东北、华北、山东、江苏、河南、四川。
鬼针草的功效与作用早在李时珍《本草纲目》就有记载,该药苦平、无毒,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作用。
目前,鬼针草多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慢性气管炎、胃肠炎等,能改善或消除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肢体麻木、心悸、疲惫等高血压症状,还能降低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改善异常的血流变作用。
对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动脉硬化、静脉血管栓塞、水肿也有较好疗效。
尤其可贵的是鬼针草具有显着的降压、祛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抗血栓形成等功效。
鬼针草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药源广泛,价格低廉,疗效确切,又无毒副作用,实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良药。
抗炎作用鬼针草中的聚乙炔类化合物能明显抑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耳廓肿胀及蛋清性足肿胀,降低大鼠棉球肉芽肿重量,还能显着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醋酸致炎大鼠的白细胞游走。
鬼针草中的黄酮结晶也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镇静、镇痛作用。
小花鬼针草注射液腹腔注射能显着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明显减少自主活动次数,并与氯丙嗪呈协同作用,与苯丙胺有拮抗作用。
扭体法及热板法实验表明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对消化系统作用。
鬼针草皮下注射能明显减少大鼠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pH 值、游离酸浓度,抑制小鼠肠道对炭末的推进作用,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有保护作用,并能降低小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
抗癌作用。
鬼针草的多种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HL60 、V937 白血病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聚乙炔类化合物作用最佳。
降血脂及抗血栓作用。
鬼针草和小花鬼针草混合水浸膏灌胃可明显降低雄性大鼠Ch和B脂蛋白,给大鼠静脉注射可明显抑制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
【临床应用】鬼针草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性稍寒、味微苦,归肝、肺、大肠经,可以主治由肝主管的解毒功能障碍疾病,如黄疸、疔疮肿毒等疾病;由肺主管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感冒、咽喉肿痛等疾病;由大肠主管的排泄功能障碍疾病,如泄泻、痢疾等;它还可以治疗毒蛇咬伤、铁打损伤等。
可见,鬼针草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当不小心感冒的你,当不小心打球崴脚的你,当不小心上火便秘的你,是不是可以考虑摘点大自然赐予的良药,鬼针草来泡泡水喝呢。
当然怀宝宝的你,特别要注意,此药孕妇忌用。
治疗阑尾炎:取鬼针草干品0.5-1 两(鲜品1.5 两)煎服,或加冰糖、蜂蜜、牛乳同服,每日l 剂。
治疗35 例(并发其他症状者,临时配用对症药物),其中亚急性阑尾炎21 例,痊愈16 例,有效5 例;慢性阑尾炎14 例,痊愈9 例,有效3 例,无效2 例。
服药最少1 剂,最多40 剂,半数以上l-3 剂。
22 例发热,半数以上l-3 日退热,最长l 例12 日后体温始降至正常;右下腹疼痛平均约5 天左右减轻或消失,消失率为80% 。
治程中未见副作用。
治疗小儿腹泻:取鲜鬼针草6-10 棵(干的3-5 棵)加水浸泡后煎成浓汁,连渣倒入盆内,用于熏洗患儿两脚。
腹泻轻者每天熏洗3-4 次,较重者熏洗6 次。
L-5 岁洗脚心,5-15 岁洗至脚面,腹泻严重者熏洗位置可适当提高。
民间有熏洗超过内踝将引起便秘之说,有待证实。
(二)鬼针草的功效、性味归经【性味】①《本草拾遗》:"味苦,平,无毒。
②《泉州本草》:"性温,味苦,无毒。
【归经】归肝、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治疟疾,腹泻,痢疾,肝炎,急性肾炎,胃痛,噎膈,肠痈,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①《本革拾遗》:"主蛇及蜘蛛咬,杵碎敷之,亦杵绞汁服。
"②《纲目》:"涂蝎虿伤。
"③《福建民间草药》:"散瘀活血,消痈解毒。
"④《江苏植药志》:"捣汁敷,止血。
"⑤《中国药植图鉴》:"煎服,治痢疾,咽喉仲痛,噎膈反胃,贲门痉挛及食道扩张等症。
有解毒,止泻,解热功效。
近用治盲肠炎。
"⑥《泉州本草》:"消瘀,镇痛,敛金疮。
治心腹结痛,产后瘀血,月经不通,金疮出血,肠出血,出血性下痢,尿血。
"⑦《闽东本草》:"治肠痈,淋浊,疟疾,黄疸,小便不利,跌打损伤。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 两(鲜者1——2两);或捣汁。
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鬼针草附方治疟疾:鲜鬼钎草八至十二两。
煎汤,加入鸡蛋一个煮汤服。
(《闽东本草》)治痢疾:鬼针草柔芽一把。
水煎汤,白痢配红糖,红痢配白糖,连服三次。
(《泉州本草》)治黄疸:鬼针草、柞木叶各五钱,青松针一两。
煎服。
(《浙江民间草药》)治肝炎:鬼针草、黄花棉各一两五钱至二两。
加水1000 毫升,煎至500 毫升。
一日多次服,服完为止。
(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治急性肾炎:鬼针草叶五钱(切细),煎汤,和鸡蛋一个,加适量麻油或茶油煮熟食之,日服一次。
(《福建中医药》)治偏头痛:鬼针草一两,大枣三枚。
水煎温服。
(《江西草药》)治胃气痛:鲜鬼针草一两五钱。
和猪肉四两同炖,调酒少许,饭前服。
(《泉州本草》)治大小便出血:鲜鬼针草叶五钱至一两。
煎汤服。
(《泉州本草》)治跌打损伤:鲜鬼针草全草一至二两(干的减半)。
水煎,另加黄酒一两,温服,日服一次,一般连服三次。
(《福建民间草药》)治四肢无力:脱力草-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