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备课)精选全文完整版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备课)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备课)一、单元名称:奇妙的世界二、学情分析:从整体看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一定的基础,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

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

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三、教材分析:本单元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火烧云》。

《我们奇妙的世界》这篇课文描写了天空和大地的美丽景色,在作者的眼中,每一片云彩、每一颗星星、每一粒种子、每一滴水都是神奇的。

《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描绘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海底宁静、黑暗,又有闪烁的光点和各种声音,还有动物、植物和矿物。

《火烧云》这篇课文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和各种巧妙的形态,勾勒出三幅动态的画面,展现了红霞飞舞、瞬息万变、令人目不暇接的奇妙景观,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学习本单元课文,我们要加强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并初步学习整合信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四、教学目标:1.认识“藏、呈、模、型”等27个生字,会写“秦、庄、稼”等3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三篇课文主要内容,把握单元主题“带着问号在天地间遨游”。

4.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5.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五、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

2.学会初步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

3.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让人更愿接受你的劝说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完整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完整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可爱的生灵二、教材解析(一)课文内容本单元围绕“可爱生灵”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古诗,有名家散文,有科学小品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多彩的春天。

(二)教学目标1.认识40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

掌握形声字的识记规律。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特点。

5.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现春天的美。

6.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7.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8.能够介绍清楚一种你喜爱的植物。

9.学会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10.要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具体。

11.写作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性。

12.品味本单元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做到边读边想象。

13..在朗读中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

14..学会按汉字偏旁识记生字,并根据偏旁初步认识生字的意思。

15..认识形声字的特点,何为形旁,何为声旁?各有什么作用。

16..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词语进行表达。

(三)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古诗三首》分别是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这三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自然美景。

郑振铎的《燕子》描写了百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叶圣陶的《荷花》描写了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1-8单元精编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1-8单元精编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1-8单元精编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人文主题,编排了《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三首古诗和《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三篇课文,多角度展现了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

《古诗三首》呈现的是古代诗人眼中美丽的春夏景象。

《燕子》一文简笔勾勒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展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

《荷花》一文细腻地描写了荷花的姿态,把一池荷花描绘成“一大幅活的画”。

《昆虫备忘录》则描写了有趣的小昆虫,将昆虫写得情趣盎然。

本单元的第一个阅读训练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二年级下册学过“读句子,想画面”,三年级上册有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或诗中描绘的景色的练习,都为本单元“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训练奠定了基础。

《古诗三首》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每首诗描绘的景象;《燕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荷花》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本单元的第二个阅读训练要素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是对三年级上册“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的提升,本单元进一步体会、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

《燕子》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荷花》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自己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并与同学交流;朗读并抄写;“交流平台”进一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关注优美生动的语句。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是“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引导学生借助记录卡写一种植物。

《荷花》的小练笔安排了仿写一种植物,为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做热身,降低了习作难度。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编排了四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

这四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形式有散文、诗歌。

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打开了一扇窗。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主讲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主讲

第二单元寓言故事一、对教材和丛书的分析1.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人文主题,编排了4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和《池子与河流》,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打开了一扇窗。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守株待兔》一文通过主人公愚蠢可笑的行为,揭示了故事的内涵;《陶罐和铁罐》一文通过对陶罐和铁罐的语言、神态的具体描写表现了其不同的性格特点,从而让读者读懂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鹿角和鹿腿》一文,作者对鹿的心情变化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在心情变化的转折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鹿的说法做出评价,深化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池子与河流》一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对寓言的基本特点进行总结梳理。

“快乐读书吧”栏目,在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的同时,还明确了阅读寓言故事的基本方法——“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要求学生学会按顺序观察图画,并根据图画展开想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2.丛书分析“范文阅读”部分,丛书中有两篇文章与教材中一篇课文相对应,教师可选择丛书中的任一篇(两篇)文章或其中一个段落,结合教材中的语文要素,进行语言的建构与应用。

“组文阅读”部分有4篇文章,内容均为寓言故事。

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单元语文要素“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开展训练,使学生的阅读策略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可以开展阅读实践活动,比如聚焦某一故事进行课本剧创编活动。

“自由阅读”部分的文章,也都呼应了本单元的主题“寓言故事”,教师可用“自由阅读、简单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读书。

不同的学生视自身能力,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读书,教师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帮助。

“整本书阅读”部分推荐了《克雷洛夫寓言》,阅读时可借助丛书中的“我伴你读”,让学生记录阅读的时间和明白的道理,也可以在读完故事后有选择地进行创编故事。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材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材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材分析承前启后有机整合——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编排特点与内容解析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共分为八个单元,其中六个是常规单元,一个是综合性研究单元,一个是作单元。

教材精心挑选各种主题、各种体裁的课文,以丰富的内涵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在课文的选择上,有的以榜样人物的言行为例,帮助学生树立优秀品质的生活态度;有的语言生动、鲜活、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有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儿童情趣。

通过这些课文,初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和审美修养,保护学生天真烂漫的童趣,使学生对阅读研究产生持续的兴趣。

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编排传统文化内容,提供充足的传统文化养分。

安排了两次古诗课文,以丰富学生对季节的感受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通过多种路径形成合力,提供传统文化的养分。

本教材的第二单元安排了文言文课文《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是众所周知的,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积累文言文语感,初步了解研究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哲学思辨的深度。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中华传统文化”,选编了三篇课文:《纸的发明》、《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这些课文介绍了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建筑和艺术成就,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名片”,让他们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产生文化自豪感。

本册的语文园地中,有四类关于传统文化的材料。

第一类是古诗词,如《忆江南》、《滁州西涧》、《大林寺桃花》等,描绘了具有东方美学的别致景观,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第二类是中国古代先贤关于改过的名言,旨在给学生以传统美德的熏陶,培养学生修身律己的行为惯。

第三类是成语,包含寓言故事的成语和八字形式的成语,帮助学生积累源于古代汉语的常用语言形式,将文化积淀与语言运用相结合。

第四类是文化常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体现文人雅趣的事物,以及中医的基本知识。

教材力求通过多种路径,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统编)语文全册教材分析(完美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统编)语文全册教材分析(完美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统编)语文全册教材分析(完美版)分析:1.第一段有一处标点错误,应将“等正能量。

”改为“等正能量。

”2.第二段中,“听说读写”中的“读写”应该加上“识字”,并将“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改为“而不是单纯背诵课文的过程”。

3.第三段中,“最近发展区”应改为“最近发展阶段”。

4.第四段中,“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应改为“以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平台”。

5.第五段中,“新知识”应改为“新的知识和信息”。

6.第六段中,“研究方法”应改为“研究策略”。

改写:一、教材特点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在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教材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注重夯实基础。

本教材重视识字、写字、阅读、作和口语交际等多个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真正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单纯背诵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本教材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阶段,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研究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本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的知识和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研究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

5.关注大量阅读。

本教材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得的研究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

6.重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

本教材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策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研究策略,并将其应用到研究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二、教材单元分析本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研究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

最新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一、全册教材分析二、单元教材分析三、全册教学目标三、全册教学计划四、全册教学设计五、全册教学反思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一)择取内涵丰富的课文,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本册教材精心挑选各种主题、各种体裁的课文,力求通过内涵丰富的文本,全方位地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有的课文,以榜样人物的言行,给学生以优秀品质的示范。

比如,《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童年时代信守诺言的故事,帮助学生树立诚信重诺的生活态度;《蜜蜂》表现了科学家法布尔严谨求实的态度,能让学生深入感受格物致知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品质。

有的课文,语言生动、鲜活、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比如,《燕子》一文,语言充满诗意,把寻常的小动物描摹得美丽动人,并承载了作者深厚的情感;《昆虫备忘录》一文,思维跳跃,用闲谈式的语句,表现自由的乐趣;《肥皂泡》一文,语言唯美多变,情感细腻。

教材希望通过这些独具韵味的课文,初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和审美修养。

还有的课文,贴近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儿童情趣。

比如,《童年的水墨画》描述了儿童课外生活的自由与欢愉;《剃头大师》讲述了诙谐的儿童故事,其中的幽默之处,能让三年级学生产生共鸣。

编排这些课文,能保护学生天真烂漫的童趣,使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持续的兴趣。

(二)多种路径形成合力,提供传统文化的养分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编排传统文化内容,力图由此形成合力,提供充足的传统文化养分。

教材安排了两次古诗课文。

第一单元中的古诗课文,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鸳”等美丽的图景,有“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样细腻的感受,还有梅子黄时山林中的自然恬淡,总体格调是轻快明朗的,能够丰富学生对季节的感受。

第三单元中的古诗课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表现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礼俗、景象及与之相关的情感,能够帮助学生深人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第二单元安排了文言文课文《守株待兔》,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哲学思辨的深度。

小学语文_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火烧云》选自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本单元以“奇妙的世界”为主题,《火烧云》凭借细致的观察、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文字表现出火烧云这个自然现象的奇特美丽。

本文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描写了傍晚时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变化过程,重点写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极多极快,在短暂的时间里,天空中云彩的颜色和形状都急速变化着,以至于让人看得恍恍惚惚,而在“揉一揉眼睛”的瞬间,火烧云就下去了。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写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第二到六自然段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第三自然段集中写火烧云颜色变化多。

第四至六自然段写火烧云形状变化多而且快,文中连续出现“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一转眼”等词语反映了火烧云变化速度之快。

第七自然段写火烧云下去了,用了两个“一会儿”写出火烧云下去的速度也很快,让爱好它的人意犹未尽,充满留恋。

本文的语言平实但精妙。

首先,为表现火烧云的变化多而且快,作者选了短句,其次,文章运用了很多排比句。

第三,文章很多句子都以“了”结尾,有的时候会把几个以“了”结尾的句子排在一起。

第四,文章用词非常丰富,在颜色词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生字词,理解和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作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会照样子写“ABB”形式和用某种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词;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了解课文是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叙述的;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多”与“快”两个特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特点
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二、教材单元分析
2019春期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

一共选编了
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

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

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

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

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五单元为作文单元,集中学写想象作文。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3.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
的地方提出疑问。

5.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 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
1. 能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 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