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知识点复习总结
模拟电路知识点总结

模拟电路知识点总结模拟电路是电子工程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基本电路原理、模拟信号处理和电子设备的设计与调试等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一些常见的模拟电路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基本电路原理1. 电压、电流和电阻:电压(Voltage)表示电路两点之间的电势差,电流(Current)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量,电阻(Resistance)是物质对电流流动的阻力。
2. 电路分析方法: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和电压分压定律等是电路分析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应用这些定律可以求解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3. 电容和电感:电容(Capacitance)是指电路中能够存储电荷的元件,电感(Inductance)是指电路中的线圈等能够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元件,它们对电路的频率有不同的响应。
二、放大电路1. 放大器类型:放大器按照输入和输出信号类型的特点可以分为电压放大器、电流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等。
2. 放大器参数和特性:增益(Gain)、频率响应、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是评价放大器性能的重要参数。
3. 放大器的工作点和偏置:为了使放大器能够正常工作,需要设置适当的工作点和偏置,可以通过直流耦合、交流耦合和电容耦合等方式实现。
三、滤波电路1. RC滤波器:由电阻和电容组成的RC滤波器能够实现对特定频率信号的滤波作用,常见的有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
2. LC滤波器: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LC滤波器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对信号进行滤波,常见的有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
3. 滤波器参数和设计:滤波器的截止频率、衰减率和相位延迟等参数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和信号要求进行设计和调整。
四、振荡电路1. 振荡器类型:振荡器可以按照输出波形分为正弦波振荡器、方波振荡器和脉冲波振荡器等,按照工作原理又可分为LC振荡器和RC振荡器等。
2. 反馈和稳定性:振荡器的稳定性和正反馈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合适的反馈回路可以使振荡器产生稳定的输出。
最强总结:27个模拟电路基础知识!

最强总结:27个模拟电路基础知识!01基尔霍夫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电路任一节点,流入、流出该节点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在电路中的任一闭合电路,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02戴维南定理一个含独立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二端电路,对其两个端子来说都可等效为一个理想电压源串联内阻的模型。
其理想电压源的数值为有源二端电路的两个端子的开路电压,串联的内阻为内部所有独立源等于零时两端子间的等效电阻。
03三极管曲线特性04反馈电路的概念及应用反馈,就是在电子系统中,把放大电路中的输出量(电流或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形式的反馈取样网络并以一定的方式作用到输入回路以影响放大电路输入量的过程。
反馈的类型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有四种影响:•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T℃,Vcc,器件老化等),放大倍数会变化,其相对变化量越小,则稳定性越高。
•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噪声。
•改变了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有效地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
电压负反馈的特点:电路的输出电压趋向于维持恒定。
电流负反馈的特点:电路的输出电流趋向于维持恒定。
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为:•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应引入直流负反馈;为了改善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应引入交流负反馈(在中频段的极性)。
•信号源内阻较小或要求提高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时,应引入串联负反馈;信号源内阻较大或要求降低输入电阻时,应引入并联系反馈。
•根据负载对放大电路输出电量或输出电阻的要求决定是引入电压还是电流负反馈,若负载要求提供稳定的信号电压或输出电阻要小,则应引入电压负反馈;若负载要求提供稳定的信号电流或输出电阻要大,则应引入电流负反馈。
•在需要进行信号变换时,应根据四种类型的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功能选择合适的组态。
例如,要求实现电流——电压信号的转换时,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等。
模拟电路期末重点总结

模拟电路期末重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信号与信号描述的方式2. 模拟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3. 模拟电路中的基本元件:电阻、电容和电感4. 基本电路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5. 模拟电路的常见信号源:直流电源、交流电源、信号发生器等二、放大器及其应用1. 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放大器的频率响应:通频带、增益带宽积、截止频率3. 常见放大器电路:共基极放大器、共射极放大器、共集电极放大器4. 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及其衡量方法5. 放大器的稳定性分析与补偿方法6. 放大器的应用:功率放大、差分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等三、滤波器1. 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滤波器的频率响应:通频带、截止频率、衰减特性、相位特性3. 一阶滤波器: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4. 二阶及以上滤波器:巴特沃斯滤波器、切比雪夫滤波器、椭圆滤波器5. 滤波器的设计:选择频率响应、元件参数计算、频率响应曲线绘制等四、反馈与稳定性1. 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反馈电路的基本特性: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3. 反馈网络的分析方法:开环增益、闭环增益、反馈系数、传输函数4. 反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增益稳定、频率稳定、阻抗稳定5. 反馈的设计与应用:选择反馈类型、计算反馈网络参数、稳定性分析等五、振荡器与信号发生器1. 振荡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反馈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条件3. 原型振荡器电路:震荡频率计算、电路稳定性分析4. 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电路:正弦波发生器、方波发生器、脉冲发生器等5. 信号发生器的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六、功率放大器与运算放大器1. 功率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2. A类、B类、AB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3. 放大器的功率分配:效率和最大功率输出4.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和特性5. 运算放大器的基础电路:反相放大器、非反相放大器、加法器等6.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积分器、微分器、比较器、滤波器等七、混频器与调制解调器1. 混频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混频器的输入输出特性:转移函数、幅频特性、相频特性3. 调制解调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AM调制解调、FM调制解调、PM调制解调4. 调制解调器的电路实现:调幅电路、调频电路、解调电路等八、特殊用途电路1. 比较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 电压源的设计与应用3. 倍压电路和反相器:电压倍增电路、反相放大电路等4. 电流源和电流镜电路:恒流源、恒流电桥等5. 电流传感器的电路设计和应用在模拟电路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组成部分,了解模拟电路中的基本元件和基本电路定律。
模拟电路各章知识点总结

模拟电路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电路基础1.1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是由电气元件(例如电阻、电容、电感等)连接而成的网络。
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基本的参数,描述了其中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路按照其两个端点的特性可以分为单端口电路和双端口电路。
1.2 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以及其他电路定律描述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其中欧姆定律描述了电阻元件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而基尔霍夫定律描述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和流动规律。
1.3 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中电气元件可以通过等效电路进行简化处理。
例如将若干电阻串并联为一个等效电阻等。
第二章:基本电路元件2.1 电阻电阻是电路中最基本的元件之一,它的作用是阻碍电流的流动。
在电路中,电阻可以通过串联和并联的方式连接。
电阻的阻值与其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系。
2.2 电容电容是电路中用来存储电荷的元件,它在电路中具有很多重要的应用。
电容的存储能量与其带电电压和电容量有关。
2.3 电感电感是电路中具有电磁感应作用的元件,其具有对电流变化的响应。
电感的存储能量与其感抗和电流有关。
2.4 理想电源理想电源是电路中常用的元件,可以提供恒定的电压或电流。
其特点是内部阻抗为零或者无穷大。
第三章:基本电路分析方法3.1 直流电路分析直流电路是电路分析中最简单的一种情况。
在直流电路中,电源提供的是恒定电压或电流,不会发生周期性或者随时间改变的变化。
3.2 交流电路分析交流电路分析是在电路中考虑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常见的交流电路分析包括使用复数形式进行计算。
3.3 电路的参数测量方法电路中常用的参数测量方法有欧姆表、万用表等。
它们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电压的大小以及电流的大小等参数。
第四章:模拟电路设计4.1 放大器设计放大器是模拟电路中广泛应用的电路元件,可以放大电压或者电流的幅值。
常见的放大器有运放放大器、差分放大器等。
4.2 滤波器设计滤波器是可以去除特定频率成分的电路,可以用于信号处理、通信和音频等领域。
大学模电知识点总结

大学模电知识点总结1. 电路基础电路是由电路元件和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导线组成的。
电路是由电路元件和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导线组成的。
电路的基本元件包括电源、电阻、电容和电感等。
电源可以提供电流,电阻可以阻碍电流的流动,电容可以储存电荷,电感可以储存能量。
电路中的元件之间通过电路连接线连接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闭合的电路。
2. 电路分析方法电路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和电容电感元件的动态特性分析等。
基尔霍夫定律是用来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的重要方法。
欧姆定律则是用来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的基本定律。
电容电感元件的动态特性分析包括对电容电感元件的充放电过程和动态特性的分析。
3. 有源电路分析有源电路分析是分析电路中带有能源的元件的分析方法。
有源电路中的电源可以提供电流和电压,分析有源电路需要考虑电源的作用和影响。
有源电路分析主要包括对电源的特性分析、对有源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分布的分析等内容。
4. 无源电路分析与有源电路不同,无源电路是指电路中不含电源的电路。
无源电路分析主要是对无源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分析。
无源电路中的元件都是 passively响应的,因此分析无源电路需要考虑元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电流、电压的分布。
5. 交流电路分析交流电路是指交流电源供电的电路,交流电路分析需要考虑交流电源的特性和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
分析交流电路需要考虑交流电源的频率和幅值对电路的影响,以及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的相位差等因素。
6. 数字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是指在数字逻辑门的基础上设计各种数字电路。
数字电路设计需要考虑逻辑门的特性和组合逻辑、时序逻辑的设计。
数字电路设计还需要考虑输入信号的采样和量化、数字信号的处理和输出等内容。
7. 模拟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是指在模拟元件的基础上设计各种模拟电路。
模拟电路设计需要考虑模拟元件的特性和模拟电路的放大、滤波、整定等功能。
模拟电路设计还需要考虑输入信号的采样和处理、模拟信号的处理和输出等内容。
模拟电路实验复习资料

模拟电路实验复习资料一、模拟电路实验基础知识模拟电路是处理连续变化的电信号的电路,它是电子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行模拟电路实验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1、电路元件电阻:用于限制电流和分压。
电阻的阻值决定了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容:能够储存电荷,具有通交流、隔直流的特性。
电感:储存磁场能量,对电流的变化有阻碍作用,具有通直流、阻交流的特点。
2、电路参数电压:衡量电场中两点之间电位差的物理量。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功率:表示电路中能量的传输或转换速率。
3、电路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阻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阻的电流之间的关系,即 U = IR。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在任何一个节点,流入的电流总和等于流出的电流总和)和电压定律(在任何一个闭合回路中,电压升的总和等于电压降的总和)。
二、常用仪器仪表1、示波器用途:用于观察电信号的波形、测量信号的频率、幅度等参数。
操作要点:正确设置触发方式、垂直和水平刻度、耦合方式等。
2、信号发生器功能:产生各种不同频率、幅度和波形的信号。
使用注意:根据实验需求设置合适的参数,确保输出信号稳定。
3、万用表测量类型:可以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
测量技巧:选择正确的量程,避免测量误差。
三、实验项目及原理1、共射极放大电路原理:通过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将输入的小信号放大。
实验内容:测量静态工作点、输入输出电阻、电压放大倍数等。
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加法运算电路:实现多个输入信号的相加。
减法运算电路:完成两个输入信号的相减。
积分与微分电路:对输入信号进行积分或微分运算。
3、反馈放大电路类型:正反馈和负反馈。
作用:改善电路的性能,如提高稳定性、改变输入输出电阻等。
四、实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信号失真原因: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输入信号过大等。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静态工作点,减小输入信号幅度。
2、测量误差较大可能原因:仪器仪表未校准、测量方法不正确。
应对措施:对仪器进行校准,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操作。
模拟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模拟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一、电路基本概念1. 电路电路是由电子元件(如电源、电阻、电容、电感等)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电子装置。
通过这些元件可以实现电能的输送、控制和转换,从而完成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功能。
2. 电流、电压和电阻电流是电子在导体中流动的载体,是电荷的移动速度,通常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电压是电源推动电荷流动的力量,通常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特(V)。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通常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3.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混联电路串联电路是将电子元件连接在同一电路中,依次排列,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可走。
并联电路是将电子元件连接在同一电路中,相互平行排列,电流可有多条通路走。
混联电路是将电子元件混合连接在同一电路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特点。
二、基本电路元件1. 电源电源为电路提供驱动力,可以是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根据需要分别选择。
2. 电阻电阻是电路中常用的元件,可以用来控制电流大小,限制电流大小,分压和分流等。
3. 电容电容是储存电荷的元件,可以用来实现一些信号处理和滤波的功能,在交流电路中有重要作用。
4. 电感电感是导体绕制的线圈,可以将电能转换为磁能,反之亦然,对交流信号传输有重要作用。
5. 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元件,可以将电流限制在一个方向上流动,常用于整流、开关和光电转换等应用。
6. 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元件,可以放大电流信号,控制电流开关等,是集成电路中最基本的元件之一。
三、基本电路分析1.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用来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分布情况的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2. 电压分压和电流分流电压分压和电流分流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常见的分析方法,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实现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控制。
3. 戴维南定理和戴维南等效电路戴维南定理是用来分析电路中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戴维南等效电路是用来替代一些复杂电路,简化分析过程的方法。
模电必考知识点总结

模电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基本电路理论1. 电路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的功率计算等基本电路定律是模拟电子技术学习的基础,了解和掌握这些定律对于学习模拟电子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2. 电路分析了解如何对电路进行简化、等效电路的转换、戴维南定理和诺依曼定理等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3. 电路稳定性掌握电路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如何对直流放大电路和交流放大电路进行稳定性分析。
4. 传输线理论了解传输线的基本特性,包括传输线的阻抗、反射系数、传输线的匹配等知识。
二、放大电路1. 二极管放大电路了解二极管的基本特性和放大电路的设计原理,包括共射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和共基放大电路等基本的二极管放大电路。
2. 晶体管放大电路了解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共射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和共基放大电路等基本的晶体管放大电路。
3.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包括截止频率、增益带宽积等相关知识。
4. 反馈电路掌握反馈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了解正反馈和负反馈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三、运算放大电路1.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性了解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性,包括输入输出阻抗、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等相关知识。
2.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应用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反馈电路、比较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方面的应用,掌握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方法。
四、滤波器电路1. RC滤波器和RL滤波器了解RC滤波器和RL滤波器的基本原理、特性和应用,包括一阶和二阶滤波器的设计和性能分析。
2. 增益电路和阻抗转换电路掌握增益电路和阻抗转换电路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了解它们在滤波电路中的应用。
3. 模拟滤波器设计了解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陷波)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特性,掌握模拟滤波器的设计技巧。
五、功率放大电路1. BJT功率放大电路了解晶体管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类A、类B、类AB和类C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常见的基本运算电路
• 反相比例运算 • 同相比例运算 • 电压跟随器 • 加法电路 • 减法电路 • 积分电路
3.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3.2 PN结的形成及特性 3.3 半导体二极管 3.4 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3.5 特殊二极管
3.1.4 杂质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某些微量元素作为杂质, 可使半导体的导电性发生显著变化。掺入的杂质 主要是三价或五价元素。掺入杂质的本征半导体 称为杂质半导体。
N型半导体——掺入五价杂质元素(如磷)的 半导体。
P型半导体——掺入三价杂质元素(如硼)的半 导体。
3.2.1 载流子的漂移与扩散
漂移运动: 由电场作用引起的载流子的运动称为漂移运动。
3.3.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一、PN 结的伏安方程
iD = IS (euD /nVT 1)
反向饱和电流 10-8---10-14A
温度的 电压当量
玻尔兹曼常数 1.38*10-23J/K
VT
=
kT q
电子电量
当 T = 300(27C):
VT = 26 mV
二、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0 V Vth iD = 0
内电场阻止多子扩散
最后,多子的扩散和少子的漂移达到动态平衡。
3.2.3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PN结加正向电压时,呈现低电阻, 具有较大的正向扩散电流;
PN结加反向电压时,呈现高电阻, 具有很小的反向漂移电流。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PN结具有单向 导电性。
PN结V-I 特性表达式
iD = IS (evD /VT 1)
扩散运动: 由载流子浓度差引起的载流子的运动称为扩散运动。
3.2.2 PN结形成
在一块本征半导体两侧通过扩散不同的杂质,分 别形成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此时将在N型半 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结合面上形成如下物理过程:
因浓度差
多子的扩散运动 由杂质离子形成空间电荷区
空间电荷区形成内电场
内电场促使少子漂移
根据放大电路输入信号的条件和对输出信号的要求,放大器 可分为四种类型,所以有四种放大倍数的定义。
(1)电压放大倍数定义为: (2)电流放大倍数定义为: (3)互阻增益定义为: (4)互导增益定义为:
AU=UO/UI
AI=IO/II
Ar=UO/II Ag=IO/UI
2. 输入电阻Ri——从放大电路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 阻,决定了放大电路从信号源吸取信号幅值的大小。
f
通频带: fBW=fH–fL
第二章 运算放大器
主讲: 胡仕压放大倍数高(104-107); 输入电阻高(约几百KΩ); 输出电阻低(约几百Ω); 漂移小、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 。
电压传输特性 Vo=Avo(vp-vN)
+Uo(sat)
理想特性 实际特性
o
u+ - u-
-Uo(sat)
理想运算放大器
理想运放及其分析依据
1)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Auo→∞ 理想化条件: 2)差模输入电阻 rid→∞
3)开环输出电阻 ro→0 4)共模抑制比 KCMRR→∞
+
+
Vp
-
-
vN
+
-
+
Avo(vp-vN)
-
vo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性
理想运算放大器具有“虚短”和“虚断”的特性, 这两个特性对分析线性运用的运放电路十分有用。为 了保证线性运用,运放必须在闭环(负反馈)下工作。
RS ii
uS
ui
信号源 输入端
Ri
Au
输出端
输入电阻:
Ri=ui / ii
一般来说, Ri越大越好。 (1)Ri越大,ii就越小,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越小。 (2)当信号源有内阻时, Ri越大, ui就越接近uS。
3. 输出电阻Ro——从放大电路输出端看进 去的等效电阻。决定了放大电路带负载的能力。
(1)虚短
由于运放的电压放大倍数很大,而运放的输出电 压是有限的,一般在10 V~14 V。因此运放的差模输入 电压不足1 mV,两输入端近似等电位,相当于 “短 路”。开环电压放大倍数越大,两输入端的电位越接 近相等。
“虚短”是指在分析运算放大器处于线性状态时, 可把两输入端视为等电位,这一特性称为虚假短路,简 称虚短。显然不能将两输入端真正短路。
其中
IS ——反向饱和电流 VT ——温度的电压当量
且在常温下(T=300K)
VT
=
kT q
= 0.026V
= 26mV
PN结的伏安特性
3.2.4 PN结的反向击穿
当PN结的反向电压 增加到一定数值时,反 向电流突然快速增加, 此现象称为PN结的反向 击穿。
热击穿——不可逆
雪崩击穿 齐纳击穿
电击穿——可逆
输出端
uS ~
Au
Ro
输出端
u’o
输出电阻的定义:
.
Ro
=
U’o
.
I’o
RL =∞ ,
US =0
输出电阻是表明放大电路带负载的能力,Ro越小,放 大电路带负载的能力越强,反之则差。
4. 通频带 A
Am 0.7Am
放大倍数随频率 变化曲线——幅 频特性曲线
3dB带宽
fL 下限截 止频率
上限截 fH 止频率
(2)虚断
由于运放的差模输入电阻很大,一般都在1 M 以上。因此流入运放输入端的电流往往不足1 A, 远小于输入端外电路的电流。故通常可把运放的两 输入端视为开路,且输入电阻越大,两输入端越接 近开路。 “虚断”是指在分析运放处于线性状态时, 可以把两输入端视为等效开路,这一特性称为虚假 开路,简称虚断。显然不能将两输入端真正断路。
iD /mA
V (BR) IS
反 向
反向特性 O
正向特性 Vth uD /V
Vth = 0.5 V (硅管) 0.1 V (锗管)
V Vth
iD 急剧上升
击 穿
死区 电压
VD(on) = (0.6 0.8) V 硅管 0.7 V (0.2 0.4) V 锗管 0.3 V
︱V(BR) ︱> ︱V︱ > 0 iD = IS < 0.1 A(硅)几十 A (锗) ︱V︱> ︱U(BR) ︱ 反向电流急剧增大 (反向击穿)
第一章 绪 论
主讲: 胡仕刚
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1.2 放大电路基本知识
一、放大电路的表示方法
放大电路主要用于放大微弱的电信号,输出电压或电流 在幅度上得到了放大。放大电路为双口网络,即一个信号 输入口和一个信号输出口。
1.3 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性能指 标
1.放大倍数(增益)——表征放大器的放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