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易错成语题型
常考常错成语识记及题型分析

常考常错成语识记及题型分析一、经常被误用的成语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3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4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
5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6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7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8 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10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
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1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2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3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14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
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15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
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16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
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17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18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
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19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20 安之若素: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21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
22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
易误指吞吞吐吐。
23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二、高考易错成语辨析(破折号后的句子为误用用法)1虚与委蛇:虚,假意。
易错成语分类练习题

易错成语分类练习题
易错成语分类练习题
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它们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
然而,由于成语的
特殊性,有时候我们在使用成语时会遇到一些困惑和错误。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
地掌握和运用成语,下面将介绍一些易错成语,并进行分类练习。
第一类:形象类
1. 不可救药:指人或事情已经无法挽救,比喻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常用
于形容病情或堕落的人。
2.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弄巧成拙。
3. 亡羊补牢:比喻事情发生了损失或错误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4. 杯弓蛇影:比喻因为过分猜疑而产生的恐惧。
第二类:动作类
1. 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的不完善的意见或作品来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作品。
2. 刻舟求剑:比喻固守成规,不顾实际情况。
3. 拔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
4. 抱薪救火:比喻自作自受,以有害于自己的行为来解救自己。
第三类:比喻类
1. 画龙点睛:比喻在事物的关键地方做出精巧的补充或点缀。
2. 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眼界短浅。
3. 纸上谈兵:比喻只在纸面上空谈,没有实际行动。
4. 狐假虎威:比喻借助别人的势力来威胁欺压别人。
通过以上的分类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易错成语。
在使用成
语时,我们要注意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避免出现错误的情况。
同时,我们也要勇于运用成语,让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展现出我们的智慧和文化底蕴。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成语运用是近几年高考的必考题型之一,而排除错误选项是我们选出正确项的最常见、最有效方法;因此,明确成语误用的类型对我们做准成语题有重要意义。
现将成语使用中常见的误用情况归纳如下:一、望文生义成语属于固定短语,其意义很多时候不能从字面推敲得知;尤其不能断章取义,只能把它作为整体来理解。
作为检查学生成语储备的题型之一,有许多题目就是在这方面设置障碍,误导考生望文生义。
例1: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辨析: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
《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本谓王吉、贡禹两人友善,王吉做了官,贡禹也准备出仕,后以“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多用作贬义。
句中理解为“因高兴而庆贺”,显然不当。
例2:这篇文章见识浅陋,属于不刊之论,总编决定不予发表。
辨析:刊:削。
古代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用刀削去。
不刊之论,是指不能删简的言论。
句中却理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大错。
二、张冠李戴(用错对象)成语使用对象和范围一般时比较固定的,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和被陈述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造成无误用。
例1: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辨析:“各尽所能” 意思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
这里改变了使用对象,自然不正确。
例2: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辨析: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其使用对象是女子,该句却用来形容民族歌舞,显然用错了对象。
三、误用褒贬成语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色彩的,使用时如果不加以区别,就会导致无用。
不辨色彩主要表象在褒贬无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
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中考)

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中考)第一篇: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中考)语基茶话会(一):成语识别与运用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1.词义理解不准型这种错误是指对成语的意义理解不准确导致使用错误,这种情况或是因为对成语中的重要语素理解不准,或是由于望文生义造成的。
典型示例:a.别人都已经被感动了,小刚的心里面却无动于衷。
b.我要张华八点半到我家做客,他却九点才来,真是个不速之客。
示例详解:a.衷:内心。
无动于衷:心里面没有触动。
此句犯了语义重复的错误。
b.速:邀请。
不速之客:没有受到邀请自己而来的客人。
本类型常见成语:⑴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⑵不屑置辩:屑,值得;置辩,辩论,申辩。
不值得辩论。
⑶高屋建瓴: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
现意指某人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得非常透彻,对问题阐述清楚到位。
⑷骇人听闻:使听的人十分吃惊害怕,多指社会上产生的风气令人感到害怕。
⑸耸人听闻:耸,惊动。
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⑹记忆犹新:犹,还。
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比喻记忆深刻。
⑺门庭若市:指门前像市场一样。
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褒义词。
(不能形容市场)⑻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一一分明。
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⑼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⑽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作用和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益,更加;彰,显著。
2.褒贬色彩不分型对成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或谦敬等理解不准造成的使用不当。
典型示例:我们要努力培养在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做一个随波逐流的人。
示例详解:随波逐流是一个贬义词,不能用来形容“适应社会的能力”。
它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本类型常见成语:⑴变本加厉:厉,猛烈。
指比原来更加发展。
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⑵得陇望蜀: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
成语误用常见的有八种类型及相关练习新选

成语误用常见的有八种类型1、张冠李戴2、望文生义3、重复赘余4、自相矛盾5、不分轻重6、不辨色彩7、不合逻辑8、不当修饰一、张冠李戴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①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②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③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
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④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
(“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⑤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⑥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⑦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
(“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⑧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⑨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
对象错)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二、望文生义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导致误用。
①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成语易错类型及例句

成语易错类型及例句1. 哎呀呀,有一种易错类型是望文生义呢!比如说“首当其冲”,很多人以为是首先冲上去的意思,实际上可不是这样哟!就像打仗的时候,冲在最前面的往往不是最先面对危险的,“首当其冲”是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呀!例句:球队的主力队员受伤,让他们在这场关键比赛中首当其冲。
2. 嘿,还有一种是音近易错的呢!像“脍炙人口”,可别写成“脍灸人口”啦!这就好比唱歌,不能把歌词唱错呀!例句:这首歌真是脍炙人口,大家都喜欢哼上几句。
3. 哇哦,容易混淆的也不少呢!“不负众望”和“不孚众望”一定要分清呀!这就跟比赛一样,一个是没让大家失望,一个是让大家失望了呢!例句:他终于不负众望,赢得了比赛。
4. 哟呵,还有对词语的感情色彩把握错的哟!“处心积虑”是个贬义词,别当成褒义的来用啦!就像把坏人当成好人,那可不行呀!例句:他处心积虑地想得到那个职位。
5. 嘿呀,对多义成语理解不准确也是个问题呢!“左右逢源”可不是只说人很会交际哟,还能说做事很顺利呢!这就跟走路似的,有的路好走,有的路不好走。
例句:他在生意场上左右逢源。
6. 哇塞,对成语适用对象弄错也不行呀!“汗牛充栋”是形容书多,可不是什么都能形容呀!这就像钥匙只能开对应的锁。
例句:他家的藏书汗牛充栋。
7. 呀,对成语语法功能不了解可不行!“相濡以沫”就不能用来指一群人呀!就像一个蛋糕只能给一个人吃,不能大家一起抢。
例句:他们夫妻俩在困难时期相濡以沫。
8. 哎呀,还有一种是自相矛盾的错呢!说个话可不能前后矛盾呀!就好像穿衣服,不能上面穿棉袄下面穿短裤。
例句:他一方面说自己很有经验,一方面又表现得很生疏,真是自相矛盾。
9. 嘿嘿,最后一种是对典故不明导致易错。
“东山再起”可是有典故的呢,不知道的话就容易用错呀!就好像不知道一个故事的结局就乱猜。
例句: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东山再起。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成语的易错类型还真不少呢,大家可得好好注意,别犯这些错误呀!。
高中语文高考易错成语共大类 (一)

高中语文高考易错成语共大类 (一)
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成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不仅是在课文中
会经常出现,而且也是高考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部分。
然而,在高
考中,成语易错题目却经常出现,特别是一些常见的“雷区”。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高中语文高考易错成语共大类。
一、多音字类
这一类成语指的是由多音字构成的成语,词义有时会因为音读的不同
而产生不同的意思,容易出现错题。
例如:“半途而废”、“沧海一粟”等。
二、同音字类
这一类成语包括同音字的三个情况:同音异字、同音多字、同音二义。
这类成语大都是由于语音的相似而产生的误解,如“力不从心”和
“力争上游”、“悬崖勒马”和“悬崖峭壁”等。
三、易混淆类
这一类成语包括容易产生混淆的成语,如“名列前茅”和“位列前茅”、“三餐不继”和“三餐不续”等。
这些成语虽然意思相似,但
起源和用法不同,需要注意细节。
四、典故类
这一类成语指的是源于典故的成语,如“纸上谈兵”和“马蜂拥军”等。
这些成语需要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典故故事,否则容易产生误解。
五、错用类
这一类成语是指错用了成语,如将“日薄西山”错说成“日暮西山”、“成年累月”错说成“慢慢累积”等。
这些成语虽然听起来很类似,
但意思却完全不同。
为了避免上述成语易错题型的影响,我们需要加强成语学习,缕清成
语来源及用法,注意语言交际中的细节,阅读典籍及丰富阅历,增强
自身语言修养,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轻松
应对各种难题,获得优异的成绩。
常见成语易错类型归类

感情色彩误用:1.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
指什么坏事都干或者干尽了坏事。
(含贬义)2.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
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成群的人追逐某种事物,很多时候是人性的自然反映。
(含贬义)3.重整旗鼓:重新整顿战旗战鼓。
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之后,重新聚积力量,准备再干。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4.苦心孤诣:①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到达不了的地步。
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②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造诣,指一个人在某行业学业、技能所达到的水平。
诣:指达到的程度或境界。
5.满不在乎:满:全;在乎:在意。
形容丝毫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
6.遥遥在望:距离很远的东西已在视线之内,可以望见。
7.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周围一切。
(含贬义)8.谆谆诱导:耐心恳切地教诲、诱导。
谆谆, 耐心引导,恳切教诲的样子。
9.碌碌无为: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含贬义)10.装腔作势:故意装出一种腔调,做出一种姿势。
用来比喻故意做作。
(含贬义)11.耀武扬威:耀:显扬。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含贬义)12.肆无忌惮:非常放肆,一点都没有顾忌。
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含贬义)语意重复:1.耿耿于怀:耿耿:形容有心事。
老放在心里,不能忘怀,牵萦回绕2.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
指忍不住要发笑。
3.遍体鳞伤:浑身受伤,伤痕像鱼鳞一样密。
形容伤的很重。
4.妄自菲薄:妄:过分地,胡乱地,不合理地,无根据地。
菲薄:小看,轻视,瞧不起。
过分地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自轻自贱(含贬义)5.毛骨悚然:悚然:恐惧的样子。
身上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6.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含褒义)7.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8.义愤填膺: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
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含褒义)9.津津乐道:津津:形容有滋味、有趣味;乐道:乐于讲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一:望文生义型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成语的 含义。有些成语可能有古今两个意思,但 在语言的发展变化中,有些成语已经失去 了古义,而只保留了它的引申义。命题者 经常会引用一些容易望文生义的来迷惑考 生。
常见的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消息或事物。
2.火中取栗:比喻被人利用去干冒险的事,付出了代价而得 不到好处。 3.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4.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罚和责备要适可而止。 5.不足为训:不值得去效仿的准则和榜样。 6.久假不归:长期借用,不归还。 7.数典忘祖:比喻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8.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不需要修改 9.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容易误解为没有 整体观念。
你能区别这些成语吗? 【挨肩擦背、挨肩搭背】
挨肩擦背:人与人肩膀相互摩擦,形容人 多而拥挤。
挨肩搭背:肩和肩相靠,手搭在别人的肩 上。形容关系极为亲密
你能区别这些成语吗?
【不名一文、不值一文】
不名一文:形容及其贫穷。 如:“王永庆从一名不文的农家子弟到亿万富翁, 从不识‘塑料’二字的外行到塑料博士、‘世界 塑料大王’。他的奋斗历程传遍了世界。” 不值一文:形容没有什么价值。 如:“这对我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我收藏多年 的一块价值连城的碧玉,一夜间变成了一文不值 的瓦片。”
你能区别这些成语吗?
【不忍卒读、不堪卒读】
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使人不忍心 读完。 不堪卒读:形容文章水平低劣让人读不下去。
你能区别这些成语吗?
【不以为意、不以为然】
意:心愿。不以为意: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然:对,正确。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 表示不同意。
类型二:褒贬误用型
成语在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贬义和中 性三钟类型,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辨明褒 贬,否则就有可能会造成贬词褒用或褒词 贬用的情况。有些字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 是词性和感情色彩却完全不一样。因此, 我们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场合和对象来选 择不同的成语。赞扬时选择褒义词,批评 时则选择贬义词。
常见基本意义相同但褒贬不一的成语
5.无微不至(褒):无:没有;微:细微;至:到。没有一 处细微的地方照顾不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无所不至(贬):至:到。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凡能做的 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6.再接再厉(褒):再接再厉。接:接战、迎战;厉:磨快, 引申为奋勉,努力。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形容一 次又一次加倍努力。变本加厉(贬):原先指比原来更加 发展。现指事情的状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常见基本意义相同但褒贬不一的成语
1.情投意合(褒)——臭味相投(贬) 2.见机行事(褒)——见风使舵(贬) 3.侃侃而谈(褒)——夸夸其谈(贬) 4.一得之见(褒)——一孔之见(贬) 5.无微不至(褒)——无所不至(贬) Biblioteka .再接再厉(褒)——变本加厉(贬)
常见基本意义相同但褒贬不一的成语
1.情投意合(褒):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 得来。臭味相投(贬):臭味:气味;相投:互相投合。 比喻有同样坏毛病、恶嗜好的人投合在一起。 2.见机行事(褒):指抓住机会,随着形势的变化,灵活应 付 。见风使舵(贬):指随着形势的变化左右摇摆 ,投 机取巧 。 3.侃侃而谈(褒):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 从容不迫地说话。夸夸其谈(贬):夸夸:夸大。 形容 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合实际。 4.一得之见(褒):一得:一点心得 见:见解。谦虚的说法, 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一孔之见(贬): 孔:小窟窿。,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片面的 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