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周次
教学内容(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讨论、考试等)
备注
1
1飞行器质心运动规律及飞行特性
1.1作用在飞行器上的外力
1.2飞行器飞行操纵基本概念
1.3常用坐标系及其转换
1.4飞行器质心运动方程
1.5飞行器飞行性能
1.6飞行器机动性和敏捷性
2
2飞行器导引控制基本概念和方法
2.1飞行器方案飞行与弹道
2.2飞行器导引飞行与弹道
2)Guide and control law of aircraft in air and aircraft trajectory.
3)Rigid aircraftkinematicsmodel: dynamic model,kinematicsmodel,linearizationmodel and small disturbance model.
4)Concept and principle of flightlongitudinalbalance, flightlongitudinalstability andmanipulation: relative moment, concept and infection fact of flightlongitudinalbalance, flightlongitudinalstability andmanipulation.
四、预备知识或先修课程要求
理论力学,自动控制原理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不少于200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理解“飞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飞行器在空气中飞行运动规律、飞行性能和轨迹特性的分析、建模方法;了解和掌握通用飞行器在空气中存在外界扰动和操纵作用下飞行运动稳定性和操纵性概念及原理,包括飞行器纵向和横航向平衡性、静稳定性和静操纵性等;进而掌握飞行器的导引控制基本原理和方法等。使得学生对飞行器飞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分析和研究方法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为今后从事飞行器设计相关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三、课程内容外文简介
This course is for graduate students at Zhejiang Univ. Both basic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will be emphasized. It includes linear elastic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fields in cracked bodies,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fracture criteria; small scale yielding of elastic-plastic stress field in cracked bodies; J-integral; dynamic fracture;etc.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开课(院)系
航空航天学院
开课学期
秋冬
中文课程名称
高等断裂力学
授课语言
中文
英文课程名称
Advanced Dynamic Fracture
任课教师1
陈彬
职称
教授
工作证号
E-mail:
联系电话
任课教师2
职称
工作证号
E-mail:
联系电话(手机)
课内总学时数及其分配(1学分16学时)
6
J-积分与裂纹张开位移断裂准则:路径无关积分;J-积分;J-积分断裂准则;裂纹张开位移断裂准则
7
混合型裂纹扩展与动态裂纹:体积应变能密度;二维线弹性裂尖场;韧性断裂;应力准则;MOTT模型;快速扩展裂尖应力场;裂纹分叉;止裂
8
期末大论文
课堂讨论
九、备注
六、教材或讲义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三维导热有限体积法:计算域与控制方程的离散化;离散方程的误差与物理特性分析;扩散型方程的数值解法及其应用;等。
《数值传热学》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章
对流导论和外部流动:对流边界层;局部和平均对流系数;层流和湍流;边界层方程;对流系数;平行流中的平板;对流计算方法;等。
《传热和传质基本原理》第、章
内部流动和自然对流:流动和热的问题;能量平衡;对流关系式;强化传热;微尺度内部流动;对流传质;垂直向上的层流和湍流自然对流;平板间自然对流;等。
通过学些本课程,学生应该掌握所论述主题的有关术语和含义及其物理原理之间的联系;因该能确切地描述涉及传热过程或系统中的输送现象;应该了解采用商业软件进行传热模拟的原理和步骤;应该能够构建实际过程和系统的贴切的模型,并通过分析得出所论过程或系统性能的结论。
六、教材或讲义
弗兰克·英克鲁佩勒等,葛新石,叶宏译,《传热和传质基本原理》第六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年
二、课程内容中文简介(不少于字)
本课程阐述传热传质的基本原理和现象、分析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重点讨论传热传质的概念和条件、热传导导论和一维稳态热传导、二维稳态导热和瞬态导热、三维导热有限体积法、对流导论和外部流动、内部流动和自然对流、沸腾和凝结、对流—扩散方程的离散格式等。具体而言:讲述导热、对流传热和沸腾凝结换热的概念、物理现象和相关实验关联式。介绍导热控制方程的推导、特定简化条件下的理论分析方法,结合商业软件介绍相关的数值方法,介绍导热温度场的分析和结论分析等。介绍对流传热控制方程的推导,介绍速度和温度边界层概念,分析特定外部和内部、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的的概念和传热特性,介绍流动换热问题的数值方法和结论分析等。介绍沸腾和凝结换热现象和应用,分析池内和平板等特定沸腾或凝结的换热特性,介绍相关数值模拟方法等。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程是固体力学、工程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的研究生选修课,该课程讲述固体变形体的基本理论,包括运动与变形理论、应力与平衡理论、固体的力学本构理论与失效准则、线弹性理论基本问题与一般解、塑性问题求解和有限元分析等。课程内容包括:、固体力学概论;、固体力学控制方程;、固体本构关系、、简单和边界和初值问题求解;、线弹性问题求解;、塑性问题求解;、固体有限元分析;、固体失效模拟。
六、教材或讲义
七、参考书目
八、教案日历(授课内容详细至二级标题,实验课、讨论课写出题目或主题)
周次
教案内容(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讨论、考试等)
备注
固体力学概论
固体力学控制方程
固体本构关系
简单和边界和初值问题求解
线弹性问题求解
塑性问题求解
固体有限元分析
固体失效分析
九、备注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教案大纲
一、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开课(院)系
航空航天学院
开课学期

中文课程名称
应用固体力学
授课语言
全外文
英文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曲绍兴
职称
教授
工作证号

联系电话
任课教师
钱劲
职称
工作证号

联系电话(手机)
课内总学时数及其分配(学分学时)
自学
讲课
讨论
实验
其他
学分数
考核方式
课堂闭卷
二、课程内容中文简介(不少于字)
三、课程内容外文简介
, , , , , , . , ; ; ;;.; ; . ; .
四、预备知识或先修课程要求
微积分、大学物理论,包括运动与变形理论、应力与平衡理论、固体的力学本构理论与失效准则、线弹性理论基本问题与一般解、塑性问题求解和有限元分析。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研究生对固体力学的几类基本问题的力学与数学模型有明确的认识。通过该课程,研究生掌握进行固体力学计算模拟所需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周次
教学内容(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讨论、考试等)
备注
1.
有限元法概念及应用简介学时
变形体力学基本方程学时
2.
有限元法一般过程,位移模式、方程建立和求解,收敛性准则学时
3.
单元构造和分析,二维、三维线性有限元方法学时
4.
自由振动和动力响应问题有限元法学时
5.
非线性有限元的分类及一般解法学时
材料非线性问题有限元学时
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数值分析或计算方法
四、课程内容简介
中文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1)有限元法概念及应用简介;
2)变形体力学基础弹塑性力学;
3)有限元法一般过程,位移模式和方程建立,收敛性准则;
4)单元构造和分析,二维、三维线性有限元方法;
5)自由振动和动力相应问题有限元法;
6)非线性有限元的分类及一般解法;
7)材料非线性问题有限元;
8)几何非线性问题有限元;
9)屈曲问题和接触问题有限元。
英文
五、教材或讲义
郭乙木等《线性、非线性有限元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六、参考书目
王勖成,有限单元法,清华大学出版社,
, , , ( ),,(有中文版,庄茁等译),
七、教学日历(授课内容详细至二级标题,实验课、讨论课写出题目或主题)
6.
材料非线性问题有限元(续)学时
几何非线性问题变形几何理论和应力理论学时
7.
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学时
8.
屈曲问题和接触问题有限元简介及讨论
八、其他:(含实验或项目训练内容、案例教学内容、学术讲座内容、读书报告内容等)
每个学生应完成一个有关有限元理论和进展的读书报告、一个应用实例分析、有关程序段编制,完成期末大作业。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表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表
星期
节次










◆近代数字理论
(信息学院开设)
☆英语
◆数字信号处理及其应用
(信息学院开设)
第二节
第三节
☆英语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集成电路CAD流程
容量:20
教师:史峥
地点:电机工程楼201
◆计算机控制系统
(信息学院开设)
☆自然辩证法
CMOS模拟与混合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容量:30
教师:吴晓波
地址:电机工程楼201

CMOS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导论
容量:30
教师:沈海斌
地址:电机工程楼201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备注:有★号的为专业学位课
备注:有☆号的为公共学位课


博士生课程:
1.模拟与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时间:周四下午6-8教师:吴晓波
地址:电机工程楼201学分:3
2.高级系统芯片/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方法时间:周一下午6-8教师:史峥
第二节
第三节
☆英语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单片微机应用系统设计
容量:90
教师:高锋
地点:电机工程楼418
☆自然辩证法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备注:有★号的为专业学位课
备注:有☆号的为公共学位课
应用泛函分析
晚上1-3
地址:教3-301
(必选课之一
应用泛函分析
教三201

浙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表

浙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表

浙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表【原创实用版3篇】篇1 目录1.浙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表介绍2.课程设置及其意义3.课程难度及要求4.课程评价篇1正文浙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表介绍浙江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文学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该专业的研究生需要完成一系列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全面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课程设置及其意义浙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语言技能类课程、文学类课程和跨文化交际类课程。

语言技能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

文学类课程则涵盖了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西方文论等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跨文化交际类课程则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帮助学生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

课程难度及要求浙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的课程难度相对较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和文学素养。

学生在选课时需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同时,研究生的学习压力较大,需要具备高度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评价浙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的课程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来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

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浙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的课表设计科学合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2 目录1.浙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表概述2.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目的3.课程评价4.总结篇2正文浙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表概述浙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表是一项针对本科专业为英语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的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英语语言文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目的1.课程设置浙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英语语言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语言学、翻译学等。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微流体力学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微流体力学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职称
工作证号
E-mail:
联系电话(手机)
课内总学时数及其分配(1学分16学时)
32
自学
4
讲课
24
讨论
4
实验
其他
学分数
2
考核方式
开卷+大作业
二、课程内容中文简介(不少于300字)
随着微米电子机械系统(MEMS)和纳米(Nano technology)技术的发展,世界上产生了很多与微流体相关的热点研究问题,如生物微芯片、化学微检测系统、微电子等,微流体力学的建立和完善对这些新兴领域的研究发展已显得非常重要。本课程叙述微尺度下流体运动的特征,包括与宏观流体运动的差异、宏观流体运动理论及方程的适用性、微流体运动的驱动方式,以及微流体器械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等。主要讲授(1)微流体力学的介绍:发展历史,及前景;(2)微流体力学理论:包括流体性质、连续性微观流体力学(经典流体力学在微尺度下的应用和特殊性)和分子流体力学(分子动力学法Molecular dynamics和Monte Carlo随机直接数值模拟法DSMC等);(3)微流体器械的技术基础和实际应用:包括微流体器械的加工和测量方法,外部微流动如小型飞机等,内部微流动如管流、阀门等。
2.《微流边界层理论及其应用》,文书明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八、教学日历(授课内容详细至二级标题,实验课、讨论课写出题目或主题)
周次
教学内容(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讨论、考试等)
备注
1
微流体力学的介绍,发展历史,及前景
2
微流体的基本概念:什么是流体,分子间作用力,连续性假设等
3
连续性流体力学的回顾,N-S方程,等效电路法求压力损失
4
微流体力学,微尺度下的流动现象:毛细作用,电咏,电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四、数字滤波器
数字滤波器技术概述
常用的数字滤波器
5
五、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概述
常用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包括:多速率信号处理、信号增强、同步技术等
6
六、主要应用1-雷达
雷达系统基本概念
信号处理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包括:雷达系统构架、数字相控阵雷达、波束成形等
7
七、主要应用2-MIMO
MIMO系统基本概念
信号处理在MIMO中的应用,包括:MIMO拓扑架构、空间复用、多用户MIMO、信道容量等
8
八、前沿射频数字一体化技术
传统射频、数字系统架构
前沿射频数字一体化系统架构及相关技术
九、备注
四、预备知识或先修课程要求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随机过程
信号与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不少于200字)
本课程旨在为相关学科的研究生介绍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主要新理论和新技术,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及一些典型应用,跟踪现代信号处理的发展趋势和热门研究方向。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研究生掌握随机信号、傅里叶分析、数字滤波等现代信号处理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主要掌握随机信号的分析方式、小波变换的优势和应用方法等核心内容,并熟悉现代信号处理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其应用领域,尤其是在常用的雷达系统和MIMO系统中的应用,理解典型雷达和通信系统的构架以及信号分析在系统中作用。
信号处理中的基本概念,包括:发射接收机、采样定律、调制解调、香农定理、数字信号处理
2
二、随机信号
随机信号的基本概念:相关函数、功率谱密度、两个信号的正交、统计不相关和统计独立、相干信号
随机信号的几个典型应用
3
三、傅里叶分析
主流的傅里叶分析方法概述与对比,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
小波变换在生物信号识别和图像识别中的典型应用
三、课程内容外文简介
In recent years, signal process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radar,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fields. 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 processing, major new theories and new technologies, representative methods and some typical applications, and tracks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popular research direction of modern signal processing.
最后,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文献阅读,并围绕课程中感兴趣的方向撰写一份2000字左右的读书报告。
六、教材或讲义
张贤达,《现代信号处理》,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2
七、参考书目
1.丁玉美,《数字信号处理——时域离散随机信号处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A. Oppenheim,and R. W. Schafer,"Discrete Time Signal Processing",Pearson,3rd Edition, 2009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include: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oder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 processing, the basic concepts in signal processing,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ypical applications of random signals, the comparison of mainFourier analysis methods, wavelet transform in biological signal recognition and The basic concepts of signal processing in radar systems such as beamforming, the basic concepts of MIMO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such as MIMO in space multiplexing, etc.Finally,architectureof state-of-artRF-digital integrated systemin introduced, including system architectureand relatednewtechnologies.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2423010
开课(院)系
航空航天学院
开课学期
冬学期
中文课英文课程名称
Introduction toModern Signal Processing
任课教师1
王志宇
职称
副教授
工作证号
0013184
E-mail
联系电话
任课教师2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现代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信号处理中的基本概念、随机信号的基本概念及典型应用、主流的傅里叶分析方法对比、小波变换在生物信号识别和图像识别中的典型应用、数字滤波器技术、常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雷达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信号处理在波束成形等雷达系统中的应用、MIMO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信号处理在空间复用等MIMO系统中的应用、前沿射频数字一体化系统架构及相关技术前瞻。
职称
工作证号
E-mail:
联系电话(手机)
课内总学时数及其分配(1学分16学时)
32
自学
0
讲课
32
讨论
0
实验
0
其他
0
学分数
2
考核方式
考查:期末提交课程相关读书报告
二、课程内容中文简介(不少于300字)
近年来,信号处理已在信息科学与雷达、通信等技术领域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本课程重要围绕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主要新理论和新技术,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及一些典型应用进行讲授,跟踪现代信号处理的发展趋势和热门研究方向。
3.国外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4.国内期刊:电子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信号处理
八、教学日历(授课内容详细至二级标题,实验课、讨论课写出题目或主题)
周次
教学内容(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讨论、考试等)
备注
1
一、信号处理概述
现代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