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单选题(含答案)
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

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问题D.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哲学研究的对象?A. 自然界B. 社会C. 思维D. 艺术答案:D3. 哲学史上的“形而上学”是指:A. 研究物质的学问B. 研究精神的学问C. 研究超越经验的学问D. 研究逻辑的学问答案:C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实践性D. 科学性答案:C5.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A. 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B. 对立统一、因果律、否定之否定C. 因果律、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D. 对立统一、因果律、矛盾律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哲学研究的方法包括:A. 逻辑分析B. 历史分析C. 比较研究D. 实证研究答案:ABC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文学答案:ABC3. 下列哪些是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观点?A.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 存在即被感知C. 世界是上帝创造的D. 物质决定意识答案:AD4.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A. 是否承认矛盾B. 是否承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C. 是否承认世界的多样性D. 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答案:AB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表现在:A. 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B. 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C. 它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它第一次实现了哲学与科学的统一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主要区别。
答案: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而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认为事物是孤立和静止的。
考研真题哲学导论答案及解释

考研真题哲学导论答案及解释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考点】哲学根本问题【解析】根据对哲学根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答复,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根本派别。
根据对哲学根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答复,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故C错误。
唯心主义不等于形而上学(如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唯物主义不等于辩证法(如形而上学唯物主义),AB两项混淆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关系,故错误。
综上所述,此题选D。
2.【答案】A【考点】哲学根本问题【解析】哲学根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终究谁是世界的本原,其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根本问题的原理为划分哲学中的根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
根据对哲学根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答复,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根本派别。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故A正确。
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根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答复,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B错误。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根本问题,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错误。
哲学除了答复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还要答复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开展的还是静止的。
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答复,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D错误。
3.【答案】A【考点】哲学根本问题【解析】辩证法认为开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否认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根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是否成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实质。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4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4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4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每题1分。
以下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根据苏格拉底的观点,具有以下哪种动机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人才属于哲学家?( C )A、为了获得奖杯的人B、虽无获奖势力,但想借此观摩运动会,以便下次登场的人C、仅仅出于好奇而来参观的人D、某个或某些运动员的崇拜者2、推动和制约哲学发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D )。
A、哲学和艺术的关系B、哲学和道德的关系C、哲学的宗教的关系D、哲学和科学的关系3、哲学的问题是以( C )问题的形式出现的。
A、常识性B、科学性C、思想性D、信念性4、我国先秦哲学的最主要特征是( C )。
A、强调人与自然和谐B、强调经世至用C、诸子百家争鸣D、今文古文经之争5、近代唯理论的第一个代表是( B )。
A、培根B、笛卡儿D、康德6、宋明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形态是( A )。
A、理学B、经学C、心学D、气学7、在古希腊哲学中,爱利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B )。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8、在哲学史上,分析哲学诞生的标志是(C )。
A、“本体论转向”B、“认识论转向”C、“语言的转向”D、“伦理的转向”9、首次创建伦理学体系的哲学家是( D )。
A、柏拉图B、休谟C、边沁D、亚里多德10、词与物的关系实质上表达的是( D )。
A、定义与真理的关系B、逻辑和语言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思想与外部世界的关系11、一般认为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奠基人是( C )。
A、奥古斯丁B、托马斯D、毕达哥拉斯12、中国哲学中最著名的“三表法”属( A )。
A、墨家B、道家C、法家D、儒家13、西方中世纪神学与哲学最大最全面的体系是( A )。
A、托马斯主义B、柏拉图主义C、人文主义D、新柏拉图主义14、中国古代哲学中影响最深远的一种宇宙论哲学是(A )。
智慧树知到答案 中国哲学导论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三祭”——祭天地、祭祖先、祭圣贤。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判断题:“人之初,性本善。
”这是荀子哲学的基本观念之一。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3、判断题:哲学是属于“为道”的范畴,哲学的价值、功用,不是增加单纯的知识,而在于提高精神境界。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全部易卦的最后以“未济”卦作总结,其意义就在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的。
选项:A:与时俱进B:有穷有尽C:无穷无尽D:因时而异答案: 【无穷无尽】2、多选题:孔子删《诗》《书》,定《礼》《乐》,并整理《春秋》,将自己的观点隐入历史,在历史中体现()。
选项:A:政治主张B:春秋笔法C:学术思想D:微言大义答案: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3、判断题:老子的思想系统是由宇宙论向下落实到人生论,然后由人生论再延伸到政治论。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4、判断题:“兼爱”的基本涵义是:视人如己,不分亲疏远近、贫富贵贱,同等程度地爱一切人。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判断题:史伯说“和实生物”。
“和”是{相济}的意思,相济方能相成。
五行和而万物生。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6、判断题:庄子认为人和不同动物都各有其所喜爱的居所、食物、容貌,都从各自的“成心”来做出判断。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7、多选题:名家代表性思想有()选项:A:合同异B:齐物论C:离坚白D:白马非马答案: 【合同异;离坚白;白马非马】8、判断题:荀子所讲的“伪”,是特指圣人所作的礼义、法度。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9、判断题:韩非认为“法术势”三者都是帝王治国理政之必备。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佛教从何时起传入中国()。
选项:A:西汉初年B:春秋战国C:东汉末年D:西汉末东汉初答案: 【西汉末东汉初】2、单选题:佛教最初依附玄学形成格义佛教,传播的是哪一类思想()选项:A:唯识学B:华严学C:净土宗D:般若学答案: 【般若学】3、多选题:唯识学里的“三自性”指的是()选项:A:遍计所执性B:依他起性C:圆成实性D:胜义无自性答案: 【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4、多选题:八识指的是()选项:A:末那识B:意识C: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D:阿赖耶识答案: 【末那识;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阿赖耶识】5、判断题:六家七宗指的是:本无宗、即色宗、识含宗、幻化宗、心无宗、缘会宗、本无异宗等。
哲学导论答案

海德格尔的自由、沉沦和异化:人的本真存在和非本真存在(1)人的自由和超越:海德格尔认为此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先行于其自身的此在。
(2)人的沉沦和异化:此在失去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受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约束,甚至被后者所吞没。
(3)此在的基本情绪--畏此在在世的基本结构是烦,而烦的展开状态是通过畏来现身和领会的。
(4)向死而生a/ 基于时间性来理解烦的结构人既不是现成的,也不是应手的,而是与自己相关,对自己负责的存在者。
时间性赋予存在有限性,有死性——使此在无法完全把自己遗忘。
b/ 死亡是人存在的终极可能性死亡是自身性的保证:人皆有死,但是死亡永远是个人的事(5)良心的呼唤良心的呼唤正是表明此在已果断地选择了其最本己的存在,展现为当下个别化的此在,使此在在的在世成为本真的在世。
人的存在:任何一个存在者均有其存在。
只有人这种特殊的存在者才能在其存在过程中提出和追问存在问题,揭示存在者的存在的意义。
人这种特殊的存在者被他称为此在。
人是“终有一死者”。
死既是“无”的问题,又是“有”的问题。
此在是先行去死的存在。
康德的哥白尼革命指的是什么,他的理论与认识论上的问题有何关系?哥白尼革命:意指彻底的变革。
因为以往欧洲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等天体围绕地球运转。
但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地心说思想,其变革意义非凡,影响巨大。
哥白尼革命:不是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而是对象必须符合认识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
康德的哲学革命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通过主体先天的认识形式来确立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则通过对认识能力的限制为自由开辟道路,而且这后一方面真正体现了康德哲学的根本精神。
康德对理性认识能力的批判是其哲学思想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他对理性的全部领域进行了考察,从而形成了由三大批判组成的“批判哲学”:第一批判《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考察理性的认识能力,康德称之为“理论理性”;第二批判《实践理性批判》考察理性的实践能力或者说意志能力,康德称之为“实践理性”;第三批判《判断力批判》考察的“判断力”则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起沟通作用的中间环节。
哲学导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哲学导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一词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A. 古埃及B. 古希腊C. 古印度D. 古中国答案:B2. 下列哪一位哲学家不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A. 萨特B. 海德格尔C. 尼采D. 柏拉图答案:D3. 以下哪个选项是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核心思想?A. 世界由物质构成B. 理念是真实存在的C. 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D. 知识是通过经验获得的答案:B4. 康德在其哲学体系中提出了“先验”和“后验”的概念,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先验”范畴?A. 时间B. 空间C. 因果律D. 经验答案:D5. 以下哪个命题是庄子提出的?A. 人是万物的尺度B. 知行合一C. 道法自然D. 人是政治动物答案:C...(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答案: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包括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形式因指的是事物的形式或形状,质料因指的是构成事物的物质,动力因指的是事物变化的原因,目的因指的是事物存在的目的或终极原因。
2. 解释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答案: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思想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是意识的外化或表现。
3. 阐述黑格尔的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
答案:黑格尔的辩证法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同一性与差异性、对立统一和否定之否定。
同一性与差异性指的是事物内部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对立统一指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否定之否定则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思想及其对现代哲学的影响。
答案: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其哲学体系的起点,意味着只有思考的主体存在,才能证明其存在。
这一思想强调了主体性的重要性,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认识论和主体性哲学方面。
哲学导论考题及答案 王德峰

书:
笔记:
在逻辑学中,范畴就是最大的概念,比如物质、精神。黑格尔的定义:范畴是客观的思维规定,是事物内在的核心,并且没有比它更大的思维规定,需要彼此定义。什么是物质?不是精神的。
辞海:
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范畴是对现实的反映,是对现实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的概括。范畴也是主体和客体联系的纽结。
2.实际与真际
书:P33
出自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新理学》
大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之打交道的事物,都是实际的事物
关系:有实际,必有真际;有真迹,不必有实际,真际的范围大于实际
笔记:
辞海:
个人:
真际不依赖于任何实际的经验,但却蕴含了相应的实际事物只要存在就不能逃脱的“理”。真际中的“理”是不朽的,不经历时间的变易。
同样的,社会事实如何成为可能,我们看到两个人打架,并不说成两个生物体在剧烈碰撞,而写成警匪巷战等说法,是因为我们已经对于法则、意义有深刻的领会。
3.我思故我在
意思是:“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因为我在思考在怀疑的时候,肯定有一个执行“思考”的“思考者”,这个作为主体的“我”是不容怀疑的,这个我并非广延的肉体的“我”,而是思维者的我。所以,否认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
个人: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关于器的最早解释,在这一解释说明里,器是在道之下的一个哲学范畴。形而下的器是形而上的道的作用和表现,道与器的统一性是在其对立性中得以实现的。道不是超越器之外的存在,而是寓于器之中。
形而上者,泛指事物的一般规律、准则,即所谓道规;形而下者,指具体事物或操作,即所谓器用。二者是一对相互联系的范畴,非器则道无所寓,非道则器无所主。如果套用明代哲学家王明阳的话,道是器之始,器是道之成。人要认识并改造客观世界,就得学“道”,而要使道转化成实际工作能力,必须经历一个非常复杂的由道到器的实践、精神和心理过程。
哲学导论考研题目及答案

哲学导论考研题目及答案题目一:请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其对后世哲学的影响。
答案: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主张存在一个超越感官经验的、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
在这个理念世界中,每一个感官世界中的事物都有一个对应的完美无瑕的理念形式。
例如,感官世界中所有的椅子都只是理念世界中“椅子”理念的不完美复制品。
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理性思考,人们才能认识到这些理念。
柏拉图的理念论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后来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对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和现代的理性主义哲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基督教神学中的神性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柏拉图理念论的一种发展。
同时,理念论也为理性主义哲学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即通过理性而非感官经验来认识事物的本质。
题目二:康德的“先验”概念是如何区分经验知识的?答案:康德在其批判哲学中提出了“先验”概念,用以区分经验知识。
康德认为,人类的知识可以分为“先验的”和“后验的”。
先验知识是指不依赖于经验的知识,它是通过理性直观和逻辑推理得到的,例如数学和逻辑中的定理。
而后验知识则是指依赖于感官经验的知识,它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到的,例如自然科学中的定律。
康德的先验概念强调了人类认识能力的结构和限制。
他认为,人类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只能认识现象界的事物,而无法认识事物本身。
这种区分为后来的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特别是在认识论和科学哲学领域。
题目三:存在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答案:存在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体存在和自由选择的哲学流派。
其核心观点包括:1. 存在先于本质:存在主义者认为,个体的存在不是由任何先验的本质或目的所决定的,而是通过个体的选择和行动来定义的。
2. 个人自由: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3. 存在焦虑:由于个体必须在没有预设目的的情况下做出选择,这种自由带来了一种深刻的焦虑感,即存在焦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导论》单选题1.20世纪现象学学派的创始人是(B )。
A、弗雷格B、胡塞尔C、罗素D、摩尔2.“Being is Bing 或 Bing is Such”指的是(B )。
A、研究认识本身B、研究存在本身C、研究本体论框架D、研究语言本身3.thing itself 指的是(C )。
A、他物体B、物他体C、物自体D、自物体4.贝克莱的论证思路不包括下面哪一个?(A )A、运动中的物质是终极实在B、存在=可感性质的集合C、可感性质的集合D、观念=被精神感知5.贝克莱是哪一种典型唯心论的代表人物?(A )A、主观唯心论B、客观唯心论C、先验唯心论D、绝对唯心论6.“本原”一词的提出者属于希腊哪一哲学学派?(D )A、赫拉克利学派B、毕达哥拉斯派C、爱利亚派D、米利都学派7.“存在”概念指出的主要依据是(C )。
A、规则B、秩序C、逻辑D、本原8.“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下面哪一位的口号?(B )A、霍布斯B、贝克莱C、黑格尔D、康德9.《大问题》一书的作者是(A )。
A、罗伯特·所罗门B、萨特C、康德D、狄德罗10.笛卡尔的论证思路不包括下面哪一个?(B )A、上帝存在B、存在=可感性质的集合C、我思故我在D、物体实体存在11.笛卡尔提出的上帝创造的世界中的两种类型是的基本实在分别是(C )。
A、存在、物质B、存在、心灵C、物质、心灵D、物质、意识12.电影《活着》是根据谁的小说改编的?(C )A、王朔B、莫言C、余华D、张艺谋13.分析哲学和现象学的共同哲学特点是(A )。
A、注重方法B、注重理论C、注重思辨D、注重逻辑14.分析哲学运动和现象学共同面对的问题是(B )。
A、导向性问题B、意向性问题C、意念性问题D、意志性问题15.根据经验和概念的关系,可将概念分为(D )类。
A、5B、4C、3D、216.古希腊的文化框架是(C )。
A、天-地-人B、天-人-地C、神-人-物D、神-物-人17.古希腊第一个自然科学没家和哲学家是(B )。
A、亚里士多德B、泰勒斯C、毕达哥达斯D、海德格尔18.古希腊哲学人家以人来划界,可分为(B )个时期。
A、1B、2C、3D、419.观念的三种分类不包括下面不哪一个?(B )A、感觉观念B、逻辑观C、影像观念D、想象观念20.赫拉克里特提出是万物之源是(A )。
A、火B、水C、气D、土21.霍布斯提出语不言的混乱是由什么的混乱成的?(A )A、心灵B、实在C、物质D、逻辑22.机械论是将实体和现象分别看作是(C )。
A、目的;过程B、过程;目的C、原因;结果D、结果;原因23.科技革命催生了下面哪一学科的产生?(B )A、宗教哲学B、科学哲学C、科学美学D、伦理哲学24.理念论没是下面哪一位没的理论?(C )A、黑格尔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海德格尔25.《利维坦》的作者是(B )。
A、亚里士多德B、霍布斯C、康德D、洛克26.“逻各斯”的最早提出者是(C )。
A、阿那克萨戈拉B、泰勒斯C、赫拉克利特D、柏拉图27.目的论属于下面哪不一范畴?(D )A、伦理学B、文学C、人文科学D、哲学28.人的哪一种特性在于需要而且能够追问生活的意义?(B )A、文化性B、独特性C、理性D、完整性29.“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谁的观点?(D )A、柏拉图B、黑格尔C、海德格尔D、普罗泰戈拉30.“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是哪位哲学家提出的?(D )A、苏格拉底B、尼采C、巴门尼德D、亚里士多德31.“上帝在所有可能世界中创造了没我们生活在这里的这个最好世界”是谁的观点?(B )A、黑格尔B、莱布尼兹C、罗素D、霍布斯32.什么是对思想的思想?(C )A、道德B、理性C、反思D、真理33.什么是根据哲学范畴进行概念的分析和逻辑的推理认证?(A )A、存在B、语言C、经验D、思想34.实在与没现象属于(B )是的基本范畴。
A、形而下学B、形而上学C、心理学D、伦理学35.“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运动的物质”是谁最先提出的?(D )A、柏拉图B、哥白尼C、罗素D、霍布斯36.数是万物的本原是谁提出的?(D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康德D、毕达哥拉斯37.“水是本源”是下面哪一位首先提出的?(A )A、泰勒斯B、苏格拉底C、赫拉克利特D、柏拉图38.思考所有哲学问题的基本概念框架是(D )。
A、语言-本体-实在B、语言-现象-实在C、语言-认识-实在D、语言-思想-实在39.唯心论的特点是(B )。
A、以物释心B、以心释物C、以普遍释特殊D、以特殊释普遍40.“未经过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是谁最先提出的观点?(A )A、苏格拉底B、康德C、黑格尔D、柏拉图41.“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是下面哪一位的观点?(D )A、柏拉图B、康德C、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42.“我怀疑一切,并且怀疑我的怀疑”是谁最先提出的?(B )A、普罗泰戈拉B、笛卡尔C、哈曼D、柏拉图43.“我思故我在”的提出者是(A )。
A、笛卡尔B、伽利略C、贝克莱D、康德44.物理主义可以区分为哪两个论题?(C )A、心灵、语言B、心灵、实在C、语言、形而上学D、语言、形而下学45.物理主义是下面哪一个哲学分支学科讨论的问题?(D )A、科技哲学B、伦理学C、逻辑学D、心灵哲学46.西方哲学中的三种是终极实在不包括下面哪一个?(D )A、一元论B、二元论C、多元论D、三元论47.下面关于“实体”描述错误的一项是?(B )A、必为物质B、无形物体的代称C、有形物体的称谓D、一切有形物体皆为物质48.下面关于弗雷格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著名数学家B、是分析哲学的奠基人C、法国人D、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是逻辑主义学派的奠基人49.下面关于概念框架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 )A、是实体论的根本依据B、对各种概念起着框定作用C、按照合理的方式把各种基本概念建构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D、为我们理解世界、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提供特定视角和图景50.下面关于霍布斯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出生于英国B、生于1588年C、唯心论代表人物D、著名哲学家、政治思想家51.下面关于罗素对没现象与实在的认识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是?(D )A、现象、事物好像是什么B、实在、事物究竟是什么C、实在是一个评价性标准D、现象是独立、基础与永恒52.下面关于逻辑没论证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为一个论点提供理由的说理方式B、由一系列陈述组成C、表达理由的陈述称为过程D、表达主张的陈述称为结果53.下面关于米兰·昆德拉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捷克人B、小说家C、他的小说大部分是关于狗的小说D、作品《玩笑》54.下面哪一个不是柏拉图的学说?(A )A、实体论B、模仿说C、分有说D、回忆说55.下面哪一个不是苏格拉底的观点?(C )A、人是有理想的动物B、我思故我在C、我平生只知一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D、上帝死了56.下面哪一个是终极实在多元论的代表人物是?(A )A、莱布尼兹B、斯宾诺莎C、笛卡尔D、尼采57.下面哪一古希腊哲学学派提出哲学考虑的唯一根据是逻辑?(B )A、米利都学派B、埃利亚学派C、毕达哥拉斯学派D、爱利亚学派58.下面哪一句是德尔斐神庙的箴言?(A )A、认识你自己B、人是无知的C、认识神,尊重神D、理性是有限的59.下面哪一位是唯物论的代表人物?(A )A、霍布斯B、笛卡尔C、贝克莱D、费希特60.下面哪一位是心—物实体二元论的典型代表人物?(A )A、笛卡尔B、贝克莱C、霍布斯D、斯宾诺莎61.下面哪一位提出“存在的东西就存在,不存在的东西就不存在”的观点?(C )A、泰勒斯B、萨特C、巴门尼德D、洛克62.下面哪一位准确地提出来了实体和属性的区分?(B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康德D、尼采63.现今流传下来的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有(C )种。
A、27B、37C、47D、5764.《相对论》的作者是是(C )。
A、萨特B、牛顿C、爱因斯坦D、门捷列夫65.亚里士多德提出“所具真假的话”都至少包含几个成分?(D )A、5B、4C、3D、266.以量力学和相对论产生为标志的科学革命发生于下面哪一时期?(D )A、16世纪末17世纪初B、17世纪末18世纪初C、18世纪末19世纪初D、19世纪末20世纪初67.意动心理学的创始人是(D )。
A、波尔B、黑格尔C、胡塞尔D、布伦塔诺68.有限的精神和无限的精神分别指的是(C )。
A、物质、实在B、实在、物质C、人、上帝D、上帝、人69.“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有谓之器”出自(C )。
A、《论语》B、《中庸》C、《易经》D、《大学》70.语言转向产生的背景不包括下面哪一个?(D )A、数理逻辑B、科学革命C、哲学史批判D、第一次世界大战71.哲是学研究的对象是(B )。
A、物质B、思想C、规律D、真理72.哲学的宗旨是(A )。
A、人在世界中的恰当位置B、人的最终极价值C、人生观的正确建立D、人的世界观的最终形成73.哲学理论的评价标准不包括下面哪一个?(C )A、合理性B、客观性C、逻辑性D、普遍性74.哲学理论方法的评价标准不包括下面哪一不个?(D )A、概念清晰B、论证严谨C、反思平衡D、还原本质75.哲学理论方法的评价标准中论证严谨的两个要求是(D )A、论点确凿;描述合理B、论点确凿;推理合理C、论证确凿;描述合理D、论证确凿;推理合理76.哲学史上的第一次转向是(A )。
A、本体论转向B、认识论转向C、语言转向D、思想转向77.哲学问题的独特性体现为(D )。
A、逻辑性B、封闭性C、复制性D、开放性78.支撑认识论框架最关键的区分是(C )。
A、现象与实在的区分B、存在与认识的区分C、客体与主体的区分D、感性与理性的区分79.“智人者智,自知者人明”出自下面哪一著作?(C )A、《逍遥游》B、《论语》C、《道德经》D、《史记》80.终极实在中泛神论一元论和心物属性二元论的代表人物不是(A )。
A、斯宾诺莎B、贝克莱C、尼采D、笛卡尔81.《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作者是(D )。
A、笛卡尔B、哥白尼C、爱因斯坦D、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