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七年级地理上册4.2气温和降水导学案1(无答案)湘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 4_2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4_2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湘教版

第一课时《气温及气温的分布》学案【课题课型】:新授课【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属于毕业会考的考察范围,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生活中也有较多的应用。

【学习目标】:1、能说出气温的概念及气温的单位、表示方法、测定方法2、能说出等温线的含义,并学会判读方法3、会运用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提高读图能力4、能根据气温的数字资料,绘制气温变化曲线简图,初步提高绘图能力【学习重难点】:1、等温线的判读2、会运用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学习要点】:等温线及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流程一:能说出气温的概念及气单位、表示方法、测定方法。

1、阅读课本60页内容,填空:气温是指空气的,单位是,符号为。

2、阅读课本62页内容,填空:观测气温的工具是,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次。

3、根据日平均气温就是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得出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求法?学习流程二:能说出等温线的含义,并能正确判读等温线1、回顾等高线含义及判读方法,填空: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等;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坡度,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坡度。

2、根据等高线的知识,从而得出等温线的内容,等温线就是把气温的点连接而成的线。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

(大或小)学习流程三:会运用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挑战自己)独立阅读课本61页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填空:1、红色越深,代表气温值越;蓝紫色越深,代表气温值越。

总结得出,洲是最炎热的大陆,洲是最寒冷的大陆,除了南极洲以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为洲。

2、观察等温线数值的变化情况,得出世界年平均气温较高(大于20℃)的地区位于。

(纬度范围)3、根据图中颜色所表示气温值的不同,归纳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第一条规律:赤道地区气温,两极地区气温,即从纬度向纬度气温值是逐渐降低的。

(低或高)4、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得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第二条规律:同纬度地区,陆地与海洋气温 (不同或相同)。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4.2 气温和降水 (共2课时)导学案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4.2 气温和降水 (共2课时)导学案设计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1课时气温世界气温的分布【学习目标】1.了解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2.理解等温线的含义,学会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

3.能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出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重点:1.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2.世界气温分布特点难点: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自主学习】一、气温1.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2.气温与生活: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4.气温的观测(1)可以利用气象园中的百叶箱来测定气温,也可以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约1.5米的阴影处来测量。

(2)观测时间:一般是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

(3)读“一天中4次气温观测记录”图,计算: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15℃,最低气温是4℃,日平均气温是9.5℃。

【相关拓展】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人们根据各地的气象记录,把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

2.气温分布图的阅读方法(1)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

(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气温受海陆因素影响显著。

(3)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的规律:自北向南,北半球等温线值逐渐增大,南半球等温线值逐渐减小。

(4)当等温线围成封闭曲线时,一般表示这里出现了一个低温或高温中心。

3.世界气温分布规律(1)纬度差异: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2)海陆差异: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

(3)地形差异: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交流探究】探究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1)观察北半球、南半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答:从低温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2)观察北半球的20℃等温线,在海陆交界处有两个明显的弯曲,这说明什么问题?答:同纬度范围内,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气温及降水》教案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气温及降水》教案1

中学课堂教学设计表学科地理主备人授课班级授课教师课题气温和降水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自读课复习课试卷评析其它第1课时知识与能力1、了解气温的含义、表示方法、测定方法2、知道日均温和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并能举一反三,了解月均温和年均温学习3、了解等温线的含义,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学习重点通过学习气温的相关知识,体会气温与生活、生产的关系知道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的测算方法学习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能总结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难点1、教师准备教学精心设计活动,提供充足的地图和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准备根据教材的活动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资料,认识和了解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教法读图、启发、小组合作、多媒体辅助学法知识链接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一、情境导入展示图片:哈尔滨冰雕、吐鲁番火焰山、海南岛椰风海韵,提问:你能说这些地区有什么特点吗?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地区的景观差异?〔学生答复〕明确:哈尔滨是寒冷的气候;吐鲁番是炎热干燥的气候;海南岛是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

这些不同的景观是由于不同的气候条件而形成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二、新课学习展示图片: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的气候要素:气温学和降水教〔一〕气温过提问:什么是气温?用什么来表示?〔学生回答〕程明确: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o C〕来表示。

提问: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几次?分别在哪个时间段测量?〔学生答复下列问题〕教师补充: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3~4次,分别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和20时。

展示图片:提问:怎样计算日平均气温?〔学生答复并计算〕明确:该将一天中4次测得的气温累加起来,除以4,得到的值就是日平均气温。

5+8+15+12〕/4=10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思考: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如何计算呢?〔学生答复〕明确:一天中观测气温的平均值,得到日平均气温;一个月内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得到月平均气温;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得到年平均气温。

七年级地理学案七年级地理上册4.2气温和降水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1新版湘教版20181016441

七年级地理学案七年级地理上册4.2气温和降水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1新版湘教版20181016441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课题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主备主核使用补充使用者初一备课组课型新授课使用日期知识目标1.知道气温及测定方法。

学会计算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2.能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能用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4、学会阅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图。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独立思考能力和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有关气温的计算。

.气温的年变化。

2.气温曲线图的判读。

导入新课同学们,“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天气)描述这种天气状况的是什么要素?(气温)那么,什么是气温?现在开始来学习气温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和生活1.投影展示自学提纲,让学生阅读课本P50阅读材料——气温的观测,独立完成下列各题。

(1)测定气温的工具是____________。

(2)气温的表示方法是____________。

(3)怎样观测气温?2让学生观测当时的气温值,读、写出来。

注意给学生说明气温在零度以下时的读法和表示方法,如-5℃。

3.投影展示课本P49图3.10“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

让学生观察读出各时刻的气温值,并计算出日平均气温。

然后思考怎样以类似的方法,求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归纳写出日、月、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4.投影展示日、月、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和自己归纳的方法加以对照校正,加深对平均气温的理解。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5.使学生得出结论:五个实例分别说明的是气温与穿衣、饮食、住房、农作物、交通等的关系。

气温在一日之内不同时刻的气温一样不一样。

板书二、气温的变化1.投影展示课本P51图3.12“气温日变化”。

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气温曲线图的结构:横坐标轴表示时间(24小时),纵坐标表示气温刻度,曲线是不同时刻气温高低的连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 4.2气温和降水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4.2气温和降水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气温和降水
集体备课
个人空间
1、课题:4.2气温和降水
2、学习目标
1了解气温的含义、表示,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气温的定间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1.气候要素一般指_____、_____两个方面。
(1)北京与悉尼相比,1月哪个地方气温高?7月哪个地方气温高?为什么?
(2)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气温年较差,它反映了一个地方气温年变化的幅度。
算一算: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是多少度?
小组交流:四人一小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检测训练】
1.一年当中,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
2)世界年均温较高的地区有:____洲、____洲、____洲的大部,及亚洲____(部位),北美洲的_____(部位)(即:____纬度地区);
3)世界年均温分布规律为:
①世界气温从____纬度向_____纬度逐渐降低;
②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______(一样/不一样);
二、阅读教材P73“ 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P73“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7.某地7月均温20℃,1月均温为-3℃,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A33℃B17℃C20℃D23℃
8.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出现在:( )
A日出前后B正午时分C日落前后D午后2时
9.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为:( )
A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B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
C从亚洲中部向两极降低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
10.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的是:( )
A.七月B.八月C.一月D.二月
2.一年当中,北半球海洋上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青坨营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4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青坨营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4

天气和气候课题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课时 1 使用人学习目标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

2、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重点难点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2、综合分析天气形式图和天气预报图。

学习内容设计意图一、感悟新知: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了解天气情况呢?自学教材P67-P69图文,完成下列问题。

1、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的具体状态。

2、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

3、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状况,它具有相对的。

4、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蓝色表示,白色表示,云的颜色越,表示云层越。

5、识记常用天气符号(地图册P30、课本P68)6、在下列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妥当?A B C7、污染指数越_____,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_____;8、对比时间特点描述词语天气气候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只有会读,才能感知教材、领会教材,抓住重点。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能力。

通过阅读讨论,让学生区分出天气与气候的不同。

二、探究新知:1、下列词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气候?①阴转多云()②冬暖夏凉()③晴空万里()④秋高气爽()⑤和风细雨()⑥终年高温()⑦冬雨夏干()⑧雷电交加()⑨狂风暴雨 ( ) ⑩四季如春 ( )2、怎样表示风力的大小和方向?3、用简单词语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和当地的气候。

三、归纳整理:你有什么收获?四、达标测评:1、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内的具体状态,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

2、气候是指一个地方状况,它具有相对的性。

3、下来叙述中属于气候的是()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山前桃花山后雪③轮台九月风夜吼④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⑤惠风和畅,艳阳高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4、下列说法指天气的是()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昆明四季如春C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D秋高气爽5、我国西北部沙尘暴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多 B植被破坏土壤裸露 C气温高 D工厂排放的粉尘太多6、某高速公路因大雾关闭路口,造成若干车辆不能上路,此事说明()A.天气影响生产B.天气影响交通C.天气影响学习D.天气影响战争7、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A.──晾晒衣服B.──体育锻炼C.──播种小麦D.──高空作业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4.2气温和降水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4.2气温和降水学案

课题:《气温和降水》学案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授课人学习目标:1、知道降水的测量方法,理解等降水量线的含义。

2、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会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重难点:重点:世界降水的分布。

难点: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引入新课(或课前展示):师:出示景观图片如:热带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景观、热带沙漠景观设问:你知道造成这些地区景观差异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吗?(降水的多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降水及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等知识. 学习过程:(一)明标自学学习任务(一)主要降水类型学生读书63、64页,结合自身体验,思考:(1)、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2)、降水有哪几种类型?学习任务(二)世界降水的分布学生读书64页正文及阅读教材,回答:(1)、世界各地降水是否均衡,举例说明。

(2)、列举世界上的两个雨极。

(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师出示三种降水类型的形成示意图、生合作探究:对照教材提供降水的概念,分析:三种示意图各是什么降水类型,你判断的关键什么?Array【教师精讲点拨】抓关键词【探究结论】A、对流雨:发生在太阳辐射强烈的地区、空气强烈对流时(赤道地区多见)B、地形雨:发生在暖湿空气水平运动遇到山地阻挡时(例如:台湾的火烧寮)C、锋面雨:发生在冷暖两种空气相遇时(例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联系实际:联系家乡的实际,判断家乡主要属于哪一种降水类型。

教师补充:降水量的测定引导学生推算: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的计算方法【探究问题】(1)完成65页活动题。

(2)你认为我们当地的年降水量是否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教师精讲点拨】1、指导学生如何读降水量分布图2、从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用水等多方面思考。

【探究结论】列表总结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探究问题】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根据气候资料绘制“气温曲线【教师精讲点拨】1、注意该图的基本组成部分:横坐标是一年12个月份,纵坐标左边是气温数(单位:℃),右边是降水量数(单位:毫米)2、会计算气温年较差(三)交流展示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气温导学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气温导学案

地理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气温温馨寄语:每天告诉自己——自己最大的资产就是课堂上45分钟的交流与学习[学习目标]1、了解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2、学会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3、能根据世界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目标一]自主学习气温1、定义:气温是指的温度,单位常用表示。

2、气温测定:工具:一般生活中所说的气温,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米高处的温度测量时间:通常每天测次,一般在每天时间、8时、、20时这几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3、气温变化观图分析气温日变化一天中气温最高值约是℃一天中气温最低值约是℃该地气温日较差是℃(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时,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观图分析气温年变化观察图填表结论一:(陆地和海洋比较) 海洋最热月和最冷月比陆地 (早或晚)一个月 结论二:(南半球和北半球比较)南半球和北半球在季节上 (一致或相反)[目标二]合作探究世界气温分布规律规律一:(纬度影响)从低纬度向两级气温逐渐 (降低或升高) 规律二:(海陆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气温 (相同或不同) 规律三:(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 (高或低)北半球大陆某地气温年变化图 南半球大陆某地气温年变化图 南半球海洋某地气温年变化图[目标三]达标检测基础知识巩固1、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A气温与天气 B天气与气候 C气温与降水 D天气与降水2、你所在的学校附近,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A 12点 B午后2点左右 C日出前后 D 日落前后3、一年中,南半球大陆上,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A 6月B 7月C 12月D 1月4、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南极洲5、关于世界气温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气温分布大致有两级向低纬度逐渐降低B海洋与陆地气温不一样C南半球等温线与北半球等温线比明显平直D同纬度地区海拔高,相对距太阳近,因而气温高综合能力提升1、图中所示的区域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方,同五带中带的分布范围大体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和降水
课题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课时 1 使用人
学习目标1、知道气温的测定方法及气温的变化。

2、理解等温线的含义。

3、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能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重点难点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2、“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学习内容师生随笔
一、感悟新知:
自学教材P71-P76图文,完成下列问题。

1、和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深刻,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

2、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3、气温的测定:我们可以利用气象院中的百叶箱来测定气温,也可用温度计。

4、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早上、中午、下午2时、晚上)。

5、完成P72活动题第一题。

6、读图4-9,找出年平均气温大于20℃的地区,以及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我们家乡的年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一)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
1、总结气温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2、读图4-11,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7月哪里的气温高?比较北半球1月和7月的海陆气温差异:
北半球1月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海洋气温
月陆地气温
7
北半球
、从海拔高度看,你认为同纬度海拔越高气温越
3
(二)、读图4-10、4-11,北京与悉尼相比,1月气温高的是,7月气温高的是。

从而得知,南北半球季节。

三、归纳整理:
四、达标测评:
1.在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的气温较平原气温要:( )
A.相等 B.低 C.高 D.无法比较
2.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 )
A.2时左右 B.正午12时
C.下午1时左右 D.14时左右
3.一年当中,南半球陆地上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 A.1月 B.7月 C.8月 D.2月
学教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