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系统结构》
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系统结构

一、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工作原理是计算机在执行程序时,首先会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执行过程中,控制器负责协调运算器、内存、输入和输出设备等各个部件,完成相应的任务。
在计算机内部,数据和程序均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这使得计算机可以准确地完成各种任务。
简单来说就是存储和程序控制。
在计算机运行时,它会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
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
依此进行下去,直至遇到停止指令。
二、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计算机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系统各功能部件的集合,是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组成的各种计算机部件和设备的总称,是计算机完成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
计算机软件是指与计算机系统操作有关的各种程序以及任何与之相关的文档和数据的集合。
1.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计算机硬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个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也称为算术逻辑单元(ALU),主要负责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作为计算机的指挥系统,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
存储器:包括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其中内存储器(如RAM)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外存储器(如硬盘)则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等,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指令。
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展示给用户。
2.计算机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三部分组成。
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由一组控制计算机系统并管理其资源的程序组成的,主要功能包括启动计算机、存储和加载应用程序、对文件进行排序和检索、将程序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等。
系统软件可以看作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它为应用软件和用户提供了控制和访问硬件的手段,这些功能主要由操作系统完成。
计算机组成原理(本全)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计算机系统概述 • 中央处理器(CPU) • 存储器系统 • 输入输出(I/O)系统 • 计算机的体系结构 •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01 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计算机
电子管计算机,20世纪40年代 中期至50年代末期,主要用于
军事和科学研究领域。
CPU每个时钟周期执行的指令数,是 衡量CPU性能的重要指标。
03 存储器系统
存储器的分类和作用
分类
根据存储器的功能和位置,可以分为内存和外存两大类。内存是计算机内部存储器,用 于存放运算数据和程序代码;外存则是计算机外部存储器,用于长期保存大量数据和程
序。
作用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存储程序运行过程中所需的数据、指令等信息 ,使得CPU能够快速、准确地读取和写入数据,从而完成程序的执行。
软件系统
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操作系统
是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负责 管理和调度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二进制数制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制进行运算和存储。
指令和程序
计算机按照程序中预定的指令序列进行自动执 行。
存储程序原理
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计算机内部,根据指令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和指令进行运 算和传输。
内存的工作原理和组织结构
工作原理
内存由多个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可以存储一个二进制数 。当CPU需要读取或写入数据时,会通过地址总线发送地址 信号,内存控制器根据地址信号找到对应的存储单元,完成 数据的读取或写入操作。
组织结构
内存的组织结构通常采用线性编址方式,即将内存单元按照 一定顺序排列,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内存的容量 大小由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地址总线位数越多,可访问的 内存单元数量就越多。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
两个概念。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的总体结构,包括计算机的指令集、寄存器、内存、I/O系统、中断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则是指计算机硬件各部件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总线等。
在计算机科学的学习过程中,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机制,深入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算法和数据结构等概念,从而为后续的计算机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设计和优化计算机系统,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总之,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计算机科学的学生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士来说,深入学习和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是非常必要的。
- 1 -。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1.冯·诺依曼计算机设计思想:依据存储程序,执行程序并实现控制。
2.早期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3.软件系统爆过两大部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计算机的层次结构分为:微程序或逻辑硬件、机器语言、操作系统、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应用语言。
5.计算机系统结构、组成与实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①计算机结构:也称为计算机体系结构,是一个系统在其所处环境中最高层次的概念;是对计算机系统中各机器级之间界面的划分和定义,以及对各级界面上、下的功能进行分配。
②计算机组成:也常译为计算机组织或成为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
在计算机系统结构确定了分配给硬件子系统的功能及其概念之后,计算机组成的任务是研究硬件子系统各部分的内部结构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机器指令级的各级功能和特性。
③计算机实现:指的是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主要研究个部件的物理结构,机器的制造技术和工艺等,包括处理机、主存等部件的物理结构,器件的集成度、速度和信号。
器件、模块、插件、底板的划分与连接,专用器件的设计,电源、冷却、装配等技术。
6.Flynn分类法:按照计算机在执行程序时信息流的特征分为单指令单数据流计算机(SISD)、单指令多数据流计算机(SIMD)、多指令单数据流计算机(MISD)、多指令多数据流计算机(MIMD).7.加速比Sp=1/{(1-Fe)+Fe/Re},Fe为可改进比例,Re为部件加速比。
8.在计算机中有两种信息在流动,一种是控制流,即控制命令,由控制器产生并流向各个部件;另一种是数据流,它在计算机中被加工处理。
9.摩尔定律得以延续的理由: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
10.冯·诺依曼计算机的执行过程:将要处理的问题用指令编程成程序,并将程序存放在存储器中,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并执行,通过执行程序最终解决计算机所要处理的问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试卷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本试卷适用专业 :计科、网络、物联、软工 年级 : 考试时间:110分钟 考试方式: 闭卷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用于直接给出内存地址寻找内存中操作数的寻址方式称为______寻址。
A. 直接 B. 间接 C. 寄存器直接 D. 寄存器间接 2.______可区分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是指令还是数据。
A .用户 B .运算器 C .存储器 D .控制器 3.系统总线中地址线的功用是 。
A. 用于指定主存单元和I/O 设备接口电路的地址 B. 用于传送主存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 C. 用于选择进行信息传输的设备 D. 用于选择主存单元 4.某计算机字长是16位,它的存储容量是512KB ,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______。
A .128K ;B .256K ;C .256KB ;D .128KB 。
5.在小数定点机中,下述第______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原码和反码不能表示 -1,补码可以表示 -1 B .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 -1 C .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 -1,且三种机器数的表示范围相同 D .三种机器数均不可表示 -1 6.相对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______。
A .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B .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 .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 .以上都不对 7.一个节拍信号的宽度是指______。
A .存储周期 B .时钟周期 C .机器周期 D .指令周期 8.将微程序存储在EPROM 中的控制器是______控制器。
A .硬布线 B .毫微程序 C .静态微程序 D .动态微程序 9.地址总线的宽度由总线的 定义。
A. 功能特性B. 电气特性C. 物理特性D. 时间特性10.三种集中式总线控制中,______方式对电路故障最敏感。
A .以下都不对B .计数器定时查询C .独立请求D .链式查询二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存储器和CPU 连接时,要完成______的连接、______的连接和______的连接,方能正常工作。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课后作业答案(包健_冯建文版)

216 − 1
(2) 原码表示的定点整数:1,111…11~0,111…11 即 − ( 215 − 1) ~ 215 − 1 (3) 补码表示的定点整数:1,00…000~0,111…11 即 − 215 ~ 215 − 1 (4) 补码表示的定点小数:1.00…000~0.111…11 即 − 1 ~ 1 − 2 −15 (5) 非规格化浮点数: N = M × R E 阶码(8 位移码) 最大数= (1 − 2 −7 ) × 2 2
1 1
1 1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最高端8K ROM
128K 的 RAM 区由
128 K × 16bit = 8 × 2 = 16片 SRAM 芯片构成;分为 8 组,组与组之间 16K × 8bit
进行字扩展;每个组内有 2 片进行位扩展。
8448字 132块 = 132 ,即主存的第 0~8447 字位于连续的 132 块内。 5 = 商4余 4 ,因此这 64字 2 块
132 块连续分布在第 0~4 大组内,其中在第 4 大组中只有 4 块。
第 0大 组 共 32 块
第 1大 组
…
5
… … …
…
第 2大 组
第 3大 组
第 4大 组 4块
《运算器》
P101
3.3 写出下列各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机器数长度为 8 位: 真值 二进制真值 原码 反码 0,0000000 0,0000000 (1)0 0000000 1,0000000 1,1111111 (2)-127 -1111111 1,1111111 1,0000000 -0.1000000 -0.0010011 1100100 0.010111 1.1000000 1.0010011 0,1100100 0.0101110 1.0111111 1.1101100 0,1100100 0.0101110
计算机组成原理模拟题集

(6)Which of the following methods is used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processes sharin g the CPU?( ) C)Swapping D)Workincheduler
(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describe(s) the properties of as a purely segmented memory system? ( )
postindexing, EA =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模拟题集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2) Before transferring control to the interrupt handler routine, the processor must save context of current program. The content that must be saved contains: ,
4)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bus designs, any bus lin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function groups. According to this viewpoint, the three kinds of bus are , and control bus. parameter. It
In the Cache-Memory system, several replacement algorithms have been tried. If the line that has been in the cache longest with no reference to it is replaced, the replacement algorithm is . If the line that has been in the longest is . If the line that has experienced .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优化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整体结构,掌握各种计算机组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为后续学习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课程打下基础。
1.2 课程目标(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功能;(2)掌握计算机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的工作原理;(3)熟悉存储器层次结构、输入输出系统及总线系统;(4)学会分析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优化方法。
二、教学内容2.1 计算机系统概述(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3)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2.2 计算机指令系统(1)指令的分类和格式;(2)寻址方式;(3)指令的执行过程。
2.3 中央处理器(CPU)(1)CPU的结构和功能;(2)流水线技术;(3)多核处理器。
2.4 存储器层次结构(1)存储器概述;(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只读存储器(ROM);(4)缓存(Cache)和虚拟存储器。
2.5 输入输出系统(1)输入输出设备;(2)中断和DMA方式;(3)总线系统。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举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3.2 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和验证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知识。
3.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4.2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测试学生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5.2 辅助资料包括课件、实验指导书、案例分析资料等。
5.3 网络资源推荐学生访问相关学术网站、论坛,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应用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系统结构》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系统结构 课程编号课程编号 1920137 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
课程类型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辅修 总学时总学时 72
其中其中::理论学时理论学时 56 实验学时实验学时 16 实践学时实践学时 0 学分学分 4 预修课程预修课程 数字电路、计算机导论 适用对象适用对象 计算机科学
课程简介课程简介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计算机系统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组成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以及相互连接构成整机系统的有关问题。
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论;运算方法和运算器;存储系统;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
总线系统;外围设备;输入输出系统。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单处理机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的基础知识,建立完整清晰的整机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