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2-7 国际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居民最终消费率(世界与各国指标,便于2013-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国际统计年鉴2015全球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10-1 居民消费支出

1828 679
1194 699
3981 22166
5894 31190
5852 3985 3565 6860 19929 21809 17277 19009 6627 4530 13690 5975 1966 25214 21784 17713
2013
4599 18290
1387 305
1222 20552 10690
470 6519
577 673 1036
4658 18492
1446 311
1307 21403 11225
488 6615
598 706 1079
13031 21912
3131 11456
470 3453 1143
579 1076 11987
2904 34247
1822 97
1093 36
126 11113
5216
1643 30078
1175 6647
73 1600
70 1886 1994 1108
449
4292 17388
1016 251 683
15318 7839 358 5820 405 431 820 1217
11444 20673
(current 100 million USD)
2005
2012
2013
人均居民最终消费支出(2005年价格, Household Final Consumption Expendi per capita (constant 2005 US$)
2005
世界
World
高收入国家 High Income
10-1 居民消费支出 Househol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SPSS统计分析案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趋势的统计分析

SPSS统计分析案例专业:经济学姓名:000 学号:00000000一、我国城镇居民现状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而,致的。
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虽然受价格水平、消费习惯、消费环境、消费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仍取决于居民的收入水平,要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必须增加居民收入。
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仅可以提高全国城镇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向着更加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而且在启动内需,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纵向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居民的各项支出显著增加。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提高,从以衣食消费为主的生存型到追求生活质量的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城镇居民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三项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食品类支出比重降幅最大;衣着类有所下降;家庭设备用品类下降幅度不是很大。
与此同时,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居住及杂项商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均有上升,富裕阶段的消费特征开始显现。
四、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趋势的统计分析下图是出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这一资料性年刊,它系统收录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8年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近三十年和其他重要历史年份的全国主要统计数据。
此年鉴正文内容分为24个篇章,本文选取其中的第九篇章-人民生活,用以探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其趋势。
注:1.本表至9-17表为城镇住户抽样调查资料。
2.从2002年起,城镇住户调查对象由原来的非农业人口改为城市市区和县城关镇住户,本篇章相关资料均按新口径计算,历史数据作了相应调整。
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

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一、我国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的变化轨迹(一)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投资率上升和消费率下降的态势趋于减弱,改革开放以来两者波动幅度明显缩小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多年间,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投资率逐步上升(由1952年的18%上升到2001年的38%),最终消费率相应地逐步下降(同期由83.2%下降到59.8%)。
最终消费率和投资率的比例关系,2001年为59.8∶38,“九五”期间(1996~2000年)这一比例平均为59.5∶37.5,其中1999年为60.2∶37.1,2000年为61.1∶36.4;“八五”期间(1991~1995年)平均为58.7∶40.3,“七五”期间(1986~1990年)平均为63.4∶36.7,“六五”期间(1981~1985年)平均为66.1∶34.5(按支出法计算的GDP分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三项,最终消费由城乡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构成,其占GDP之比为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额和存货增加,其占GDP之比为投资率,或资本形成率;消费率和投资率相加有时会大于100%,主要因为净出口为负,使GDP总额减少,分母缩小)。
尽管1999、2000年最终消费率有所回升,投资率有所下降,但最终消费率仍然低于“七五”、更低于“六五”期间的平均水平。
总的看,这种变化轨迹可能反映了工业化时期投资与消费的一般演变规律,表明两者的比例关系在按照工业化进程的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
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多次出现比较严重的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导致投资率和消费率大幅度偏离其趋势值。
1978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波动幅度明显缩小,变化轨迹渐趋平稳(见下图)。
1952~2001年最终消费率和投资率的演变轨迹资料来源:李建伟根据统计资料进行处理。
图中对数值曲线分别表示消费率和投资率的趋势线。
改革开放开始时,人们对以往重积累、轻消费、重生产、轻生活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审视,这时消费率从1978年的62%上升到1981年的67.5%,达到最近20多年来的最高值,这种上升或许带有一定的“矫正”性质。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格的波动会影响国内油价。
汇率的波动会影响进口商品的 价格,进而影响居民消费物价 指数。
贸易政策的变动也会对国内市 场价格产生影响,例如关税的 提高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进而推高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
04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分析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规律
02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税收和支出等手段来调节经济运行 的政策。
03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的影响主要体现 在它们的实施方式和力度上。例如,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
导致通货膨胀,进而推高物价水平。
国际经济形势
国际经济形势对国内居民消费 物价指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 际市场价格、汇率和贸易政策
等方面。
个人消费
个人可以根据CPI的变化预测物价走势,从而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避免因物价上涨而 导致的经济损失。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美国
欧洲
欧洲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用于衡量欧元区19 个国家的消费者物价水平。
美国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是衡量消 费者所购买的物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时间变 化的指标。
日本
日本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用于衡量消 费者所购买的物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
国际比较的方法与意义
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经济体的居民消费物价指 数,可以了解各国物价水平的差异。
意义
CPI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 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化,旨在 度量一定时期内居民的购买力水平。
计算方法
01
02
03
04
收集数据
收集一定时期内居民家庭 购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 价格数据。
574997项指标

574997项指标在研究和评估各种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时,指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
指标的使用能够提供定量数据,帮助我们了解问题的规模、趋势和影响力。
以下是关于5749个指标的简要介绍,将从各个领域中选取一些典型的指标进行说明。
1.经济指标:-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失业率:表示就业人口中未就业的比例,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货膨胀率:衡量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速度,高通胀率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
2.社会指标:-人口增长率:衡量人口数量在特定时间内的增长速度,对规划社会资源和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平均预期寿命: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平均预计能够活到的年龄,反映出其社会保障和医疗水平。
-教育水平:包括识字率、受教育程度和教育投入等,反映出一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3.环境指标:-温室气体排放: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排放量,是评估其对气候变化的贡献程度的重要指标。
-可再生能源占比:衡量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消耗中的比例,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结构和环境意识。
-水资源利用率:衡量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特别是对于缺水地区而言,是一项关键的指标。
4.健康指标:-健康预算比例: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财政预算中分配给卫生和医疗的比例,反映了对公共健康的关注程度。
-疾病发病率:特定疾病在一定时期内在特定人群中的发生率,是强调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重要指标。
-医疗资源密度:衡量医院、医生或护士的数量与人口之间的比例,反映了健康服务可及性和平等性。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小部分指标,但5749个指标覆盖了经济、社会、环境、健康等多个领域。
这些指标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政府和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和解决问题,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福祉的提升。
计量经济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水平(解决自相关问题)

第 1 页 共 7 页
1997 年 1998 年 1999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6,457 6,835 7,199 7,902 8,670 9,450 10,600 12,400 14,259 16,602 20,337 23,912 25,963 30,567 36,018 39,544 43,320
一、研究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较快地发展,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居 民的消费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居民消费(C)、投资(I)、 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NX)有关。所以,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探究这二者间的关系,有利于探寻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的规律性,还可以预测 未来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趋势。
3,002 3,159 3,346 3,632 3,887 4,144 4,475 5,032 5,596 6,299 7,310 8,430 9,283 10,522 12,570 14,110 15,632
利用 EViews 软件,生成 Yt , X t 的数据,采用这些数据对模型做 OLS 回归。
图 5.03 残差项 et 1 和 et 的最小二乘回归结果
估计结果: et 0.902957et 1 ,由此可知: =0.902957。对原模型进行广义 差分,得到广义差分方程式:
Yt 0.902957Yt 1 1 (1 0.902957) 2 ( X t 0.902957 X t 1 ) vt
图 5.05 第一步结果
《居民消费分析》课件

03 居民消费行为分析
消费心理分析
01
02
03
04
求实心理
消费者注重商品的实用价值 ,强调质量可靠和经久耐用。
求美心理
消费者注重商品的欣赏价值 和艺术价值,强调商品的外观 、设计、包装等方面的美感。
求新心理
消费者追求时尚和新颖,注 重商品的款式和流行元素。
求名心理
消费者注重商品的知名度和 品牌形象,认为名牌产品具有
居民消费定义
居民消费是指居民个人和家庭为了满 足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发 展个人素质等方面的需求而进行的消 费活动。
居民消费分类
居民消费与家庭经济
居民消费是家庭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 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消费目的和内容,居民消费可以 分为基本生活消费、发展性消费、享 受性消费和社交性消费等类型。
更高的品质保证。
消费决策过程分析
问题识别
消费者明确自己的需求和购买目标 ,识别需要解决的问题。
信息收集
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产品 的信息,包括产品特性、价格、品牌 等方面的信息。
方案评价
消费者根据收集的信息对不同的产 品进行比较和评价,评估其满足程度 和优缺点。
购买决策
消费者在评价的基础上做出购买决 策,选择最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就业 状况等经济因素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
力和消费行为。
心理因素
消费者的个性特征、需求动机、价值 观、态度等心理因素影响其消费行为
。
社会因素
消费者的家庭、社会阶层、文化背景 、群体归属感等社会因素对消费行为 产生影响。
最终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关系

消费与消费统计本期嘉宾: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副巡视员蔺涛消费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无论是对人民生活还是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到底什么是消费?消费又是如何进行度量的?下面我们就请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副巡视员蔺涛和我们一起谈谈消费与消费统计。
主持人: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消费”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那么究竟什么叫消费?消费的概念到底是指什么?请您给我们谈谈吧。
蔺涛:“消费”一词不是在消费社会才出现的,现代意义上的“消费”概念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崛起和市场社会的确立才最终形成的。
对于消费,《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卷4给出的定义是“物品和劳务的最终耗费”;《说文解字》解释“消”与“费”为:“消,尽也,从水肖声”,“费,散财用也,从贝费声”,可见这两个字都有“用尽、耗尽”之义;在现代汉语中,消费一词是指“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
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消费就是把钱拿来买东西,就是通过消费各种商品和服务来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比如消费食物可以解除饥饿,消费衣物可以防御寒冷,外出旅游可以愉悦心情……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
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后,经过分配和交换等一系列的过程就进入消费领域,这些产品只有通过消费才能真正成为商品,才能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求。
消费可以分为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
人们花钱购买食物、衣着和享受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是一种消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消费;生产过程中原料燃料的消耗、机器厂房的使用和劳动力的投入也是一种消费,这就是生产消费。
我们通常讲的消费是指前者——生活消费,即最终消费,不包括中间消费。
消费又可以分为有形的消费和无形的消费,购买商品是一种消费,享受服务比如再教育、美容美发也是一种消费。
所以消费又分为有形的商品消费和无形的服务消费。
人们实际消费支出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吃、穿、住、用、行、烧等不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