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陕西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英语试卷精选汇编:语法填空专题

陕西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英语试卷精选汇编:语法填空专题

语法填空专题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第一中学、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阅读下面短文,在空白处填入1个适当的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A Chinese company says it has created 61________ new facial recognition system that can identify people even if they are wearing masks. Developers began working on the new system in January, 62__________ cases of the new coronavirus began rising in China. The fast spread of the virus –which can be 63_________(dead) –has led most Chinese citizens 64__________(wear) face masks in public to help reduce infections.China is recognized 65________ a world lead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facial recognition systems. 66___________(engineer) at the Beijing-based Hanwang Technology Ltd. say their system is the first to be created to 67___________(effective) identify people wearing face masks.The company told the Reuters news agency that a team of 20 people 68__________(build) the system in about a month. The system is based on existing technologies 69___________(develop) over the past 10 years. The process involved adding a collection of about 6 million unmasked faces 70_________ a much smaller collection of masked faces, the company said.语法填空61.a 62.when 63.deadly 64.to wear 65.as 66.Engineers 67.effectively 68.built 69.developed 70.and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二节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阅读下面句子,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1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实验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实验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答案】D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进食辣椒后,辣椒素刺激相应的感受器,产生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的神经中枢,而后神经中枢经过分析、综合将兴奋沿着传出神经传到汗腺,引起汗腺分泌量增加;同时兴奋还能传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
【详解】A、由分析可知,汗腺分泌活动加强是神经调节的结果,A错误;
6. 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当人失水过多后,会在大脑皮层中的相关区域产生渴感
B。 当给一内环境渗透压正常的人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明显减少
C。 渗透压感受器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
D. 水盐平衡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
当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可见人体的水盐平衡是神经—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选B。
8. 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效应器指的是运动神经元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C。 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D。 在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传导方向可以是双向的;兴奋在突触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依靠突触结构实现,突触包含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实验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实验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2题为多项选择题,选全得4分,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排球是大家很熟悉的一项体育运动。

在国际赛事中,中国女排姑娘们凭借着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

如图所示,在排球场上发球运动员将排球斜向上击出,排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至A点.已知排球在空中运动轨迹的最高点为O点,排球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关于排球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和受力方向,下列图中正确的是()A. B.C.D。

2.如图所示,某人向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垃圾桶中水平扔废球,结果恰好从桶的右侧边缘飞到地面,不计空气阻力。

为了能把废球扔进垃圾桶中,则此人水平抛球时,可以做出的调整为()A.初速度不变,抛出点在原位置正上方B.初速度不变,抛出点在原位置正右侧C.减小初速度,抛出点在原位置正上方D.增大初速度,抛出点在原位置正上方3.一两岸平行的河流,宽为300m,水流速度大小为3。

5m/s。

一汽艇从岸边的某点渡河,渡河过程中保持船头指向与河岸下游夹角为53°。

已知汽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7.5m/s,(已知sin53°=0.8,cos53°=0.6)则汽艇渡河的时间为()A.30s B.40s C.50s D.60s4.如图所示,水平向右运动的小汽车通过轻绳和光滑定滑轮拉小船,使小船向河岸匀速靠近,假设该过程中小船受到的水的阻力不变。

则该过程中()A. 小汽车向右做匀速运动B.小汽车向右做减速运动C.轻绳受到的拉力保持不变D.小船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5.如图所示,从斜面上的A点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到斜面上的B点;若仍从A点水平抛出物体,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飞行时间不变B.物体的位移变为原来的C。

人教版高一上册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12月份)带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12月份)带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一(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12月份)一、单选题(共32题,每题1.5分,共48分))1.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下列条约内容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2. 曾国藩家书记载:“英夷在江南,抚局已定,盖金陵为南北咽喉,逆夷既已扼吭而据要害,不得不权为和戎之策,以安民而息兵”。

材料表明()A.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B.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C.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掠夺开始“合法化”D.清政府开始举办洋务以反对外国侵略3. 有学者认为:开放厦门等更多的通商口岸、废除行商制度、改革关税税制和税率、在中国沿海占领岛屿、在华实施治外法权、废止对外人一系列管理措施等,不仅是英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权益,更是1830年以来在华西方人反复论证、一再要求的目标。

该观点意在说明()A.中国的顽强抵抗延缓了列强侵略步伐B.鸦片战争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资本输出是列强侵略中国的根本动力D.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其历史必然性4. 如表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兵力配置情况(局部),表中清军兵力配置情况反映了()﹣﹣据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整理A.清廷的本质决定其战争政策B.洋务派奉行剿抚并用的方针C.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人民起义D.东南地区成为中外争夺焦点5. 自强运动的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

所有的改革也与其他部门隔离,以免妨碍旧有法制规章。

传统教育制度不因之而更变,科举取士的程序也原封不动。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腐朽的官僚体制阻碍自强运动B.洋务运动并未促进教育的变革C.旧有的法制规章妨碍改革进程D.封建体制下维新运动困难重重6.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中国开设银行,但数量有限;甲午战争后,开设的银行越来越多,一大批中外“合办”银行出现,纷纷给予清政府大量借款。

这些银行的设立()A.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B.说明西方侵略中国方式有所改变C.解决了民族工业的资金问题D.加剧中国通货膨胀影响中国发展7. 如表图表的内容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B.导致清朝政治和权力结构发生变化C.沉重打击了清王朝腐朽的专制统治D.促使清朝对内政外交实施全面改革8. 清代曾纪泽在《中国先睡后醒论》中写道“尚须庚申圆明园之火,焦及眉毛,俄国之僭伊犁,法国之吞东京,始知欧洲人四面逼近其地,势极形危险。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可能用到的数据:H 1 C 12 N 14 O 16 S 32 Mg 24 Al 27 Cl 35.5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常用特定图案来识别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下列组合中图案与化学品性质相符的是()A.H2B.浓盐酸C.浓硫酸D.CO22。

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A.冷水浸泡B。

加热熬制 C. 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3。

实验室提供的玻璃仪器有试管、导管、容量瓶、烧杯、酒精灯、表面皿、玻璃棒(非玻璃仪器任选),选用上述仪器能完成的实验是( )A。

粗盐的提纯B。

实验室制备氧气C.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D。

配制0.1mol·L—1的盐酸溶液4。

下列关于容量瓶的使用操作中正确的是( )A.使用容量瓶前应先检查是否漏水B。

容量瓶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待配液润洗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液面距刻度线1~2cm处,再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浓硫酸稀释后立刻转移到容量瓶中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①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②l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23⨯个原子6.0210③236.0210⨯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④HCl的摩尔质量等于1mol分子的质量⑤1molH2O中含有2mol氢和1mol氧A.①②③B.②③④C。

②③④⑤ D.全部6.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4g N2含有分子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1。

12 L CCl4含有的氯原子数为0.2N AC.物质的量浓度为0。

5 mol/L的K2SO4溶液中,含有SO42-个数为0.5A ND.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 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 A7.在体积相同的三个容器里分别充入三种气体①H2、②CO2、③O2,并保持三个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密度均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数目:①=②=③B.质量关系:①<③<②C.压强关系:①>③>②D.原子数目:②>③>①8。

时间 位移(解析版)-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过关检测(新人教版)

时间 位移(解析版)-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过关检测(新人教版)

1.2时间位移1.(2019·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一月考)如图所示是一个半径为R 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部分是两个半圆,练功人从A 点出发沿A—B—C—O—A—D—C 行进,最后到达C 点,在整个过程中,此人所经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 .3πR 2RB .3πR 3πRC .4πR 4RD .4πR 4πR【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路程为人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2232Rs R R πππ=+= 位移为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2AC x x R ==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2.(2019·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一月考)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刻是表示较短的时间间隔,而时间间隔是表示较长的一段时间 B .描述运动时,时刻对应的是某一位置,时间间隔对应的是一段位移 C .第5s 内指的是4s 末到5s 末这1s 的时间间隔 D .1分钟内有60个时刻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时刻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不是较短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是时间轴上的线段,A错误;B.当物体静止不动时,时间间隔也可以对应某一位置,B错误;C.4s末即5s初,所以第5s内指的是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间隔,C正确;D.1分钟内有无数个时刻,D错误。

故选C。

3.(2020·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高一期中)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 下方25m 的B点,以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A.25m,25mB.65m,-25mC.65m,25mD.25m,-25m【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物体上升20m,由下降45m到达O点下方的B点,路程s=20m+45m=65m;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为25m,方向竖直向下,所以位移x=−25m,故B正确,ACD错误。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每小题2分,共50分)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于13时17分25秒器箭分离,准确进入预定地火转移轨道。

8月2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进行了首次轨道修正。

据此完成1-2题。

1.“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时( )2.“天问一号”探测器从发射到首次轨道修正期间(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3-4题。

3.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③位于软流层以上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②④4.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速度减为0小王和小李分别住在咸阳某小区同一栋楼房的8层和18层,该小区阳台都统一安装上下伸缩式晾衣架。

读图,回答5-6题。

5.自秋分日至冬至日的正午时段,小王家晾衣架的绳索长度( )6.小王与小李家相比较,正午时绳索长度的年变化幅度(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完成7-8题。

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2小时10分7.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B.乙地8.四地所处纬度按照从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云南的李强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如下图)读下图,完成9-10题。

9.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 )10.关于图示光照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主要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②主要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③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④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 2020 年元旦日出景观素描图,图中小船逆流而上,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陵前镇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历史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陵前镇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历史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陵前镇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

假如你已经去过出土我国最早人类的遗址,那么你能告诉我,它位于哪个省吗?()A.广东B.云南C.湖南D.陕西2.“生活在距今(2021年)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3.以下是大家想象的北京人的生活,描述正确的是()A.早晨,一群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里用磨制石器射死了一头野兽C.大家很高兴,马上动手钻木取火,烧烤捕捉到的野兽D.晚上,大家一起睡在洞穴里,洞口燃着一堆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4.“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其生活方式是A.过着定居生活B.过着群居生活C.过着游牧生活D.过着游牧渔猎生活5.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重要的途径是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6.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首领的办法。

下列人物排序正确的是A.舜--禹--尧B.禹--尧--舜C.尧--舜--禹D.尧--禹--舜7.在古代传说中,黄帝是哪条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A.黄河B.长江C.珠江D.淮河8.下列关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共同点,其中表述错误的是A.都过定居生活B.都使用磨制石器C.都会制造陶器D.都以粟为主要农作物9.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A.皇帝B.炎帝C.黄帝炎帝D.尧10.西周定都A.镐京B.洛邑C.殷D.阳城11.西周实行的制度是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宗法制12.巨大的青铜器制造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3.下列关于黄帝时期的发明正确的一组是A.仓颉——缫丝B.隶首——文字C.嫘祖——算盘D.伶伦——音律14.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于A.原始社会后期B.夏C.商D.西周15.甲骨文最早可能出现在A.夏朝B.商朝C.秦朝D.晋朝16.迄今所知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17.“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的开始是在A.禹时B.启时C.汤时D.纣王时18.中华大地上建立的第一个王朝是()A.夏B.商C.周D.秦19.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A.黄帝B.炎帝C.舜D.禹20.周武王的军队与商军主力展开决战的地点是A.阳城B.镐京C.洛邑D.牧野21.我国古代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是A.禹准备让位给伯益B.尧传位给舜C.启打败有扈氏D.禹传启,家天下22.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汉23.将都城迁到殷,使商朝统治稳定下来的商王是A.商汤B.盘庚C.伊尹D.纣武丁24.周初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A.保护贵族的世袭地位B.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C.巩固刚刚建立的西周政权D.扩大西周的统治基础25.舜当上部落首领的方式是()A.通过禅让制度,大家推荐继位B.凭借家族特权,继承首领位置C.治水建立功业,人民拥戴上台D.通过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二、综合题26.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

”周初的这一做法()A.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B.容易形成割据势力C.有利于稳定统治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自秦以后,传国玉玺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失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寻,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

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A.证明皇位正统合法B.体现专制独尊权力C.保证皇位世代永续D.震慑割据篡权企图3.自秦朝推行郡县制以来,为强化地方管理,汉代置州,唐代置道,宋代置路,元代置省。

纵观这一现象,据此可知()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纷繁杂乱B.疆域扩大导致管理难度上升C.县制是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础D.中央集权遭遇地方挑战倍增4.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

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D.学而优则仕5.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D.明代初年,明太祖废宰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6.清朝在东北、西北、西南的边疆地区广泛建立了台站、卡伦、哨所、塘汛,并派兵驻守,并以驿站连接,形成遍布边疆的交通网络。

其深远意义是()A.这些地区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有效管理B.推动了“改土归流”C.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7.1792年,英国借口给乾隆皇帝祝寿,派出以马戛尔尼为首的访华使团来到中国,并趁机提出如下要求:划一块地方供英国商人居住,将几个城市开口通商,英国货物免征税或少征税。

这些要求()A.乾隆皇帝当场答应以示恩宠B.鸦片战争以后基本得到满足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得到满足D.八国联军侵华以后得到满足8.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重要环节。

由于日本自身力量严重不足,加之复杂的国际环境,日本选择“替代方案”没有灭亡中国,却达到了侵华的目标。

“替代方案”是指()A.取消清王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B.建立傀儡政府掠夺资源C.与西方列强共同掀起瓜分狂潮D.割地赔款奠定了侵华基础9.1901年,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所列12项要求分为四大类别:惩罚性、预防性、赔偿性、改善性四类条款。

下列内容中属于预防性条款的是()A.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C.惩治附合与支持义和团的官员D.发生反帝斗争的地区暂停科举10.“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A.缺乏科学的理论做指导B.没有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C.没有充分依靠广大人民D.缺乏自由民主的革命精神11.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之一是()A.打击帝国主义势力B.发展民族资本主义C.传播民主共和理念D.推动社会移风易俗12.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还我青岛”D.“外争国权,内除国贼”13.“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这首歌诞生于下列哪一时期()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4.“它用国民革命左派政府的名义,南下广东,想依赖外援,攻打大城市,而没有直接到农村去发动和武装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这是基本政策的错误。

”周恩来总结的是()A.武昌起义的教训B.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C.南昌起义的教训D.秋收起义的教训15.以下是《太原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材料可以说明()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黄绍竑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第6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第7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第14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第18集团军总司令朱德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侯锡A.国民党军队全力承担太原会战的作战任务B.日军占据战略优势C.八路军在两个战场都曾做出重大贡献D.国共两党在军事上合作16.8月15日、9月2日(或9月3日)、9月9日、10月25日,是抗战胜利之时4个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

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其理由是这一天的前一日()A.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B.举行了中国战区的受降仪式C.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D.被日本占领50年的台湾光复17.下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A.“攻占锦州,关门打狗”B.“分割包围,瓮中捉鳖”C.“百万雄师,三路渡江”D.“千里跃进,逐鹿中原”18.《五四宪法》的起草委员会由中共党员、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群众、专家学者的代表组成,在宪法制定过程中,先后有一亿多各族群众、数百万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讨论,总共收集整理了一百多万条修改意见。

这体现的“宪法精神”主要是()A.法律至上B.人民民主C.人人平等D.社会主义19.以下是少儿读物新三字经中的片段,“为大计,方针活,□制度,存□国。

九□年,香港归,九□年,澳门回”。

依次补全该片段应该填入()A.两、一、七、九B.一、两、五、七C.两、两、七、八D.一、五、七、两20.《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

这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是()A.独立自主B.“一边倒”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1.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时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

”这个会议是指()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联合国千年大会22.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都反映了该时期的外交特点。

其中,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应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23.特殊的地理环境对雅典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雅典地理环境的突出特征是多山少平原B.特殊的自然环境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C.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着雅典经济、政治、思想发展的情况D.特殊的地理环境利于工商业经济的发展24.亚里士多德曾说:“十个人的城邦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将不能自给;十万人的城邦是荒唐的,因为它将不能适当地治理。

”这说明()A.希腊城邦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当时的希腊城邦总人口没有超过十万C.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制不适合古希腊D.城邦制符合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25.伯里克利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

”其中的“公民”是指()A.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B.全体成年国民C.所有的成年男子D.全体国民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材料三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

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的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

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

……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材料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2年修订的宪法,已把建立法制摆在优先地位……198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建立了一个法律委员会。

彭真委员长宣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今后几年中将努力加强和保证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在“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现在正在采取措施以恢复法律的作用。

请回答:(1)国旗、国徽是新中国的象征,它们是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讨论通过的?这次大会通过的新中国的施政纲领是什么?它起了什么作用?(4分)(2)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

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8分)(3)据材料三,指出“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8分)(4)根据材料四,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是如何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

(4分)27.(26分)睦邻友好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础。

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材料二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

——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材料三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就指出:“中日两国之间,不但人民要往来,人民还要影响政府,改变政府的态度,两国才能友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