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综合测试题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阶段综合测试卷(月考)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阶段综合测试卷(月考)及答案

阶段综合测试卷三(月考二)[第四、六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赋予.(yǔ) 恐怖.(bù) 濠.梁(háo) 选贤与.能(jǔ)B.蛮横.(hèng)拙.劣(zhuō)自强.(qiǎng)教学相长.(zhǎng)C.襁.褓(qiǎng)枷.锁(jiā)剥削.(xuē)讲信修睦.(mù)D.萦.绕(yíng)束.缚(shù)食.马者(shí)强.词夺理(qiá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无耻恐怖光明正大挑拔离间B.缅怀彷徨平易近人不知所错C.拙劣萦绕自圆其说相辅相成D.突兀丧乱分崩离析不修边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那块白玉通体晶莹,玲珑剔透....,仿佛是少女羊脂般细腻的皮肤,温润圆滑。

B.人类如果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必定会受益匪浅....,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片宁静的天空,更是与万物的心灵交流。

C.历史上美丽的楼兰古国,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D.四面山的望乡台瀑布,飞珠溅玉,与周围的山峰互相映衬,真是别具匠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交通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5.古诗文默写。

(7分)(1)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山光悦鸟性,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谁见幽人独往来, 。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卜算子·咏梅》中词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写出了自己在险恶的仕途中坚持高洁志行的句子是: , 。

初二语文综合测试

初二语文综合测试

初中语文二年级半期综合测试(第一、二、五单元)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学号姓名成绩第一部分文言文(20分)一、默写。

(10分)1、春冬之时,则,2、绝多生怪柏,,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5、,长河落日圆6、,随君直到夜郎西。

7、烽火连三月,。

8、不畏浮云遮望眼。

9、,各领风骚数百年。

10、巴东三峡巫峡长,。

二文言文阅读(10分)(一)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4、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二)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6分)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子(2分)晴初霜旦属引凄异2、一段文字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中三峡的自然景观?()(2分)A、夏季B、秋季C、冬春3、最后一句引用“渔者歌”。

用意是什么?(2分)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

(20分)三、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一)(9分)省教委下定决心一定让灾区孩子按时上课本报讯灾区中小学生开学在即。

目前,省委书记卢荣下令:一定要保证受灾地区中小学生在9月1日按时开学上课。

为确保灾区中小学校按时开学,确保不流失一个学生,省教委要求立即对水退后的校舍进行安全检查、消毒;对仍泡在水中的学校,要通过建简易校舍、借读等方式安排学生就读;对那些遭受水灾无家可归、分散安置的学生,要安排他们就近入学借读。

为解决水毁学校恢复重建的经费问题,省教委已先期向灾区学校拨款150万用于抗灾复校,此外,还将下拨150万帮助重灾学校重建校园。

1、标题有两行文字,上面一行叫题,下面一行叫题。

(2分)2、全文分为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第二自然段是;第三自然段是。

(可供选择的词语:导语、主体、结语)。

(3分)3、解释词语(2分)(1)在即:(2)就近:4、为了让灾区孩子按时上课,省教委做出了哪些具体要求,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对退水后的校舍进行安全检查、消毒。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综合测试卷说明:本试卷全卷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A.人与人之间应相互理解,和睦相处;不应挑拨离间( ),搬弄是非。

B.一座座雄伟而风格jǒng()异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在巴渝大地上拔地而起。

C.别看他笨手笨脚、大腹便便( )的样子,跑起来可没几个人追得上。

D.如果你能成为今晚的幸运观众,将会获得一张齐秦演唱会的入场quàn( )。

2、找出并改正下面成语中的错别字。

随心所浴()步步为赢()咳不容缓()默默无蚊()3、将下面成语补充完整。

吹毛求刚自用沧海一极泰来4、根据提示要求填空。

字作为校训,激励师生努力创造良好的校风。

环某校巧用四个读音相同的“jìng”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_______”字,境整洁突出一个“”字,秩序安定突出一个“”力争上游突出一个“________”字。

5、在下面括号中分别填入一个成语,要求与它前面的那个成语形成一种对偶。

心里有鬼——()守株待兔——()狗仗人势——()雪中送炭——()6、为下面的句子配上适当的关联词。

(1)()工作再困难些,他()不会退缩的。

(2)()主人盛情邀请,我们()不要推辞了。

7、为下面句子的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出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8、根据提示填写文学常识。

在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有个因打死人被迫到五台山出家,又在东京相国寺看菜园时结识林冲,并为救护林冲大闹野猪林的人物,这个人英勇豪爽,粗中有细,他就是________ ;在《》中也有一个虽然鲁莽,却粗中有细的人,他曾大喝三声吓死曹将夏侯杰,喝退百万曹军,智擒严颜,智取瓦口隘,这个人9、文章文体常识填空题。

2023年4月份九年级语文学科综合素养评价考察测试题答案

2023年4月份九年级语文学科综合素养评价考察测试题答案

人的情感,好像是虚枕把溪水声收集起来的。(2 分)
【解析】【小问 1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语句鉴赏。C.“尾联借事抒情”表述有误,尾 联:久已花白的头发如今像霜雪一般白了,我现在只想做个樵夫或渔翁过完这一生, 充分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对乡间生活的由衷赞许,属于直抒胸臆; 故选 C。 【小问 2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炼字。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意思是: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 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邀”为动词,意为邀请,运用拟人手法,写晃动的月影 好像是疏帘请来一样,能引发人的想象,形象生动地体现月影印衬着疏帘被风吹动 的景象。“纳”字则是化虚为实,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细腻生动地描摹 出溪水的声音,让人如临其境。此句写夜晚。帘是“疏帘”,枕是“虚枕”,环境之 清虚寂静可见。月透疏帘而入,如同邀来婆娑的月影;溪声传至耳边,如同被奇妙 地纳入枕函之中。“邀”“纳”两字,把月影写成有情之物,把溪声写成可以装纳起 来的实体,声本已带清凉之感,而诗人又是于枕上感受到这一切,则心境之清,更不言而喻。 到此,成功地写出一片清幽的环境和清闲的心境。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路有意思。”“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 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 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这些句子两两对称,整齐和谐,互相映衬,很 有情趣。 ③语言朴实却耐人寻味。全文无生僻华丽的词语,更无令人费解的句子,除文末有 几分含蓄外,其余则明白如话。但通俗而不庸俗,明了而不直露。有的充满生活情 趣:或表现小孩的天真、聪明,或表现家庭的幸福、温馨;有的含义丰富:或表现 人物性格,或表露人物心情,或点示写作意义。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易中见哲理。 评分:说明角度和赏析各 2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语文初中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初中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初中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徜徉涣散旁证博引B. 缭绕斟酌穿流不息C. 桎梏濯洗风声鹤唳D. 恣意踌躇涣然冰释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从不骄傲。

C.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决定增加课外阅读时间。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C. 风在树林中轻轻地吹过。

D. 月亮静静地挂在夜空中。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C. 《水浒传》是元代施耐庵所著,描绘了梁山好汉的英勇事迹。

D. 《三国演义》是宋代罗贯中所著,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

5.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B.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D. “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请填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海内存知己,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会当凌绝顶,______。

”(杜甫《望岳》)(3)“春眠不觉晓,______。

”(孟浩然《春晓》)(4)“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7. 请写出下列成语的意思。

(1)画龙点睛:______。

(2)杯弓蛇影:______。

(3)对牛弹琴:______。

(4)滥竽充数:______。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专项练习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专项练习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专项练习语文综合实践》测试试卷1、在“走进图书馆”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要求某一小组借阅XXX的作品《朝花夕拾》,请你说说查找的方法。

2、活动中,老师要求探究《朝花夕拾》反映的主题,你如果是小组组长,将如何安排这次活动?3、走进图书馆,XXX看到高高的书架,密密的书册,有点不知如何是好。

假如你要向他推荐《汤姆•索亚历险记》,你准备从哪些方面说?12、学校开展了一次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你所在的组是进行社会调查,你打算怎么调查呢?请至少写出两种方法,假如让你拟两条标语,你拟什么呢?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例:13、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国家濒危野生动物?至少列举两种。

通过调查,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野生动物的灭绝?请问有关部门提两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14、在“保护野生动物”活动中,我们调查了本地区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

现在请你回忆一下:1)你所在的小组当时调查的具体课题是什么?主要采用了哪种调查方式?当时采用的成果展示形式是什么?答:2)以本地区某种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为例,试分析一下,造成这种野生动物生存危机的因素有哪些?谈谈你对保护这种野生动物的建议。

初中语文八下习题课件 期中综合测试卷 (3)

初中语文八下习题课件 期中综合测试卷 (3)

⑥夜色滤去了城市的喧嚣,也隐没了四周林立的高楼大厦,世界一下子变得 很安静,静得只有几棵开花的洋槐树在风中窃窃私语。我身在花香最浓处,被纯 粹的香气包围起来,鼻翼翕动,整个世界瞬间香甜如蜜。
⑦贪婪地深呼吸,想要这清甜之气带我回到故乡。那一刻,我喜悦而安详— —我确信我在城市的街头闻到了故乡的气息。我曾经在想念母亲做的臊子面时, 穿越城市的大街小巷,寻找最正宗的家乡风味;我曾经陪着在外地工作的亲友, 按图索骥去网红店品尝记忆中的味道,结果每一次都是失望而归。每每如此,我 便确信人生就是这样充满缺憾——离开故乡,在外打拼,得到的同时也就必须舍 弃一些东西。
(选自《经典常谈·四书第七》)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4分)
譬.喻( pì )
严mì( 密 )
xún( 循 )序渐进
门径.( jìng )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秩序 但是 规矩
B.程序 却是 规格
C.秩序 但是 规格
D.程序 却是 规矩
⑨其实,今世之人,能够一辈子不离开家乡的少之又少。谁没有在陌生街头 举目无亲、踽踽独行的悲凉和无助呢?好在住久了,时间会治愈一切。他乡也就 有了故乡的气息。你看,满街的美食,来自天南地北,它们要想在城市里存在, 就得既保持住故乡风味,又要考虑当地居民的喜好。人也一样,必得经历一番痛 苦的蜕变才能逐渐适应。故而,人们常把工作久了的城市叫作第二故乡。
⑧一位朋友说他压力太大的时候,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只好驱车二三百里, 回到故乡的老屋踏踏实实睡一觉,第二天满血复活,再杀回城市继续打拼。故乡 的清风朗月是治疗失眠的良药。如今,他事业发展顺利,一双儿女乖巧可爱,他 的失眠早已不治而愈。多年后,父母相继离世,他才从众人口中得知那些年他回 老家睡安稳觉时,父母整宿整宿都不敢合眼,生怕他有什么闪失。好男儿志在四 方,父母希望儿女不要忘记根本,但更希望儿女在外万事顺遂,站稳脚跟,随遇 而安。此心安处即吾乡。朋友感叹着,为自己当年的鲁莽之举而自责。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阶段综合测试卷三(期中二) (练习题)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阶段综合测试卷三(期中二) (练习题)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阶段综合测试卷三(期中二)(386)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 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请作简要概括。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一例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徐中行,台州临海人。

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

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人神清气和,可与进道。

会福唐刘彝赴阙,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

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

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

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

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已。

(选自《宋史·徐中行传》)(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A.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B.所造诣/人莫测也C.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D.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主人日再.食②同舍生皆被.绮绣③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④会.福唐刘彝赴阙(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当余之从.师也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B.久而乃和.光谓斯人神清气和.C.乃归.葺小室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所造诣人莫测.也夫大国,难测.也(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考点综合测试题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 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 模.棱两可(mú) 模.样(mó) 模.仿(mó)B 确系.实情(xì) 系.统(xì) 系.住(jì)C 泰然处.之(chǔ)溺.爱(ruò) 拮据.(jù)D 塑.料(shuò) 堤.岸(tí) 徘徊.(huí)2 下面语段,标点符号依次列出四项,其中正确的一项是()①葫芦僧判断葫芦案②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回。

作者曹雪芹是我国清代杰出小说家③他晚年呕心沥血④辛勤写作⑤据说⑥批阅十载⑦增删五次⑧而成其稿。

A “”。

,。

“、”B “”,,,,,。

C 《》。

、,,、,D 《》,,,“,”3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蜂王是黑赫色的,身量特别长B 一颗新芽简直就是一棵珍珠C 这些龙骨可以说是书籍的皱形D 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5 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表达的意义是什么()①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②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③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④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

A 马虎,不讲究;像发酵似的,气味越来越浓;精神永存;当B 记忆力差;散发;精神不死;当C 记忆力差;像发酵似的,气味越来越浓;精神永存;抵押品D 肮脏; 像发酵似的散发着;统治着人民,有讽刺意味;物质6 根据不同标准,从下列各组中选出不同类的一项,将其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⑴从形声字的形旁角度看:()A 骑B 攻C 证D 秧⑵从词性的角度看:()A 阴狠B 阴险C 阴阳D 阴毒⑶从词的色彩看:()A 坚强B 刚强C 顽强D 顽固⑷从短语结构角度看:()A 坚强的战士B 感情线索C 优良传统D 想象丰富7 选出语法分析正确的一项()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只有自己最行,是一切骄傲的人的共同特点。

A 这是一个二重复句。

第一层是条件关系,第二层是并列关系。

B 这是一个二重复句。

第一层是并列关系,第二层是条件关系。

C 这是一个单句,主语“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只有自己最行”是由一个二重复句充当的。

D 这是一个单句,主语“这个”,“那个”是代词;谓语“是”是动词;宾语“特点”是名词。

8 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A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得大B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柳枝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的低垂着C 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D 举行竞赛,有的时候在礼堂,有的时候在窑洞前边,有的时候在山根河边的坪坝上9 把陈述句“他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们”变成:①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表示反问的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C 北京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D 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

11 语序最顺当的是()A 经阳光的照耀,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常绿树,现出可爱的亮绿色。

B 整整齐齐的排列着,现出可爱的亮绿色,常绿树经阳光的照耀。

C 常绿树,整整齐齐的排列着,经阳光的照耀,现出可爱的亮绿色。

D 现出可爱的亮绿色,常绿树,整整齐齐的排列着,经阳光的照耀。

12 把下面的材料放在两种不同文体中表达。

出差广州的江敏收到单位同事李晓电汇5000元,说要一台价格差不多的23寸索尼彩电。

江敏准备办。

①江敏拍一封电报答复李晓(不超过8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了一天,江敏到一家交电公司找朋友王刚,没找到,就留下张便条。

托他选购。

(便条只写内容,不超过5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判别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后面括号内打√,错误的在后面括号内打×①《社戏》、《故乡》是两篇小说,前一篇用第三人称,后一篇用第一人称。

②《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英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

③从内容的角度看,诗歌一般分为抒情诗、叙事诗等,例如:《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抒情诗。

④古代汉语中,常用“吾、余、予、尔”作第一人称代词。

⑤《出师表》中的“表”是一种文体,用于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禅的一封奏章。

⑥《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四部优秀古典小说,合称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14 按课文原文内容填空。

①记叙文的要素是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的顺序主要有:______、_____ 和______。

②望长城内外,_________;大河上下,_________。

③臣本布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④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

⑤投身革命即为家,__________________。

二、听说能力15 说话时重音不同,意思的侧重点也往往不同。

下面句中加点重音符号的语句,与括号的句意相吻合的一句是:(1分)()A 他又把物理复习了一遍。

(他复习的是物理而不是其他学科)B 他一个早晨就写了三封信。

(他早晨事情做得不少)C 今天下午有科技活动。

(不是明天下午也不是后天下午)D 雪真大,房子都盖住了。

(雪把所有的房子都已盖住了)16 选出朗读节拍正确的一项:(1分)()A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C 听妇/前致/词。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17 你正排队买东西,一个后来的插到你前面。

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认为委婉得体的说法是:()A 你高声喊:“按顺序排队,请到后边去!”B 你小声说:“真好意思!”C 你说:“您如有急事,请站到我这儿,我到后边排队去。

”D 你说:“别插队!自觉点!”18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①辩论的题目越模糊越好,否则就可能争不起来,或辩不出结果。

()②参加讲演者应围绕确定的题目准备讲演稿,并要一并考虑语气、语调、姿态、表情乃至服饰、手势等,总之要充分准备。

()19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景,写出交谈的语言。

张洁同学到商店买了单价四元六角的一支钢笔,付款时给了女收款员十元钱,没等找钱拿着笔就走了。

走出商店忽然想起还没有找钱,于是,又返回去交涉此事。

如果你是张洁,怎样说才能使收款员满意,并愉快的把钱找回来?请你把应说的话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与理解(一)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了研究所,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吗?”“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我拿回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20 如果用另一个符号代替最后一句中的冒号,可用________________。

21 文中“添改”的含义不同于“添加”,因为它除了“增加”的意思外,还有__________的意思。

22 “第二三天便还我”一句中为什么用“便”不用“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下边甲、乙两句都有一层进一层的意思。

文中为什么用甲句而不用乙句?甲: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乙:不但文法的错误一一订正,连许多脱漏的地方也都增加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我之所以很吃了一惊,是因为:()A“我”交出讲义,第二三天便还我。

B“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讲义。

C 看到讲义“从头都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

D 交讲义要“一直继续到教完他所担任的功课”25 文中,作者记叙藤野先生的言行,主要是为了写出:()A 藤野先生钻研骨学,学术水平很高。

B 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工作认真负责。

C 藤野先生正直善良,致力促进中日友谊。

D 藤野先生放弃休息,关心学生生活。

(二)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

据统计,死海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

这样,就使水的比重大于人体的比重。

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26 说明文中也可以使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本段文字的表达方式主要属于(1分)()A 形象的描写B 平实的说明C 生动的记叙D 严密定额论证27 本段文字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8 本段文字表达的中心是:()A 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B 水的比重大于人体的比重C 死海海水的构成情况D 人一到死海里自然就会漂起来29 依据本段文字,将下列词语按所指范围重新排列一下,要体现出由大到小的顺序。

(只填序号)①矿物质②盐类③海水④氯化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本文段“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一句的23-25%这个数据,它的作用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

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单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报上不是说过,东北大学逃散,冯庸大学逃散,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吗?放下书包来请愿,真是已经可怜之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