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思考题参考答案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堂思考题及详解

第十五章1、枳实、陈皮、木香功用的异同点是什么?相同点皆行脾胃气滞为主——脾胃气滞证。
(脘腹胀满,甚则胀痛,或兼饮食不思,恶心呕吐)不同点橘皮:辛、苦,温。
归脾、肺经。
1、理气健脾行气力缓和①寒湿积滞,脾失健运者——配苍术、厚朴;②脾虚气滞(脘胀、食少便溏)——配白术、人参等益气健脾之品;③常入补益剂中,使之补而不滞,滋而不腻。
2、和胃止呕寒呕——配生姜;热呕——配黄连、竹茹3、燥湿化痰①湿痰咳嗽——常配茯苓、半夏等品;②寒痰咳嗽——常配干姜、细辛、五味子等同用。
枳实:行气作用较强,故可谓之破气。
1、破气消积①食积气滞证——常配山楂、麦芽、神曲;②阳明热结的腑实证——常配大黄、厚朴、芒硝;③湿热积滞泻痢(腹胀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常配大黄、黄连等。
2、消痰除痞①胸痹心痛(胸阳不振,痰浊内阻)——常配薤白、栝楼、桂枝等;②结胸证,水热互结者(胸脘痞闷疼痛、痰黄难咳、苔黄腻)——常配黄连、栝楼、半夏等。
另,大剂量应用,子宫脱垂、脱肛、胃下垂等脏器下垂——单用或与黄芪、党参、柴胡、升麻等补气、升提药配伍。
木香:行气止痛1.善行脾胃气滞;2.善行大肠滞气——大肠气滞,湿热痢疾,腹痛,里急后重——常配黄连。
3.补益剂用之,减轻补益药滞气和滋腻碍胃的弊端,如归脾汤。
本品行气宜生用,止泻宜煨用。
2、临床将理气药与化湿药、泻下药、活血药、补虚药一起配伍,其机理是什么?配补益药(补益药性多滋腻,配后使之补中有行,补中有散,补而不腻);配祛湿药(湿邪停蓄,行气可促使湿邪外祛,气行则湿自化);配活血药(气行则血行);配化痰药(气行则痰顺);配消导药(气行则宿食自化);配泻下药(气行有助于荡涤肠滞)。
第十七章、1.试述止血药的分类,各类药物的药性、功效及适应证特点,并举出代表药物。
药性有寒、温、散、敛之异,分为2.艾叶除温经止血外,还有哪些功效?适用于哪些病证?2.散寒止痛、调经――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宫冷不孕(艾附暖宫丸)3.止血安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配川断、桑寄生等。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思考题及答案

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思考题绪论简答:1.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如何理解学习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3.学习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有哪些?判断: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基础是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第一章小学课程与教学的本体判断:1.课程定义的分歧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一种课程定义,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
正确2.课程的定义是不断发展的。
简答:1.西方和我国课程与教学发展经历的主要历史阶段。
2.常见的主要课程观有哪些?3.古德莱德提出的五种层次的课程。
4.教学概念的主要归属类型有哪些?论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第二章小学课程规划与教学设计名词解释:学校课程规划判断:进行学校课程规划的研制主要是基于课程政策、课程理论、学校实际。
简答:1.学校课程规划的研制路径。
2.学校课程研制的保障条件。
3.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4.小学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
5.小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第三章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判断:在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上要坚持系统化、具体化、层次化的特点。
简答: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
2.典型的课程目标取向有哪些?3.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来源。
4.小学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有哪些?5.设计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步骤有哪些?论述:1.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2.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3.行为目标的表述方法。
第四章小学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名词解释:1.课程资源2.校本课程开发3.教学内容简答:1.课程资源的分类有哪些?2.课程资源观的基本理念。
3.小学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有哪些?4.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与方法有哪些?5.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有哪些?6.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主要有哪些?论述:1.小学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2.小学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3.小学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环节第五章小学课程与教学组织名词解释:1.课程组织2.课程类型3.显性课程4.班级授课制简答:课程组织的基本要素。
15级:各章习题(作业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合的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
题 基本 尺寸 φ50 φ25 φ80 ES +0.039 -0.027 +0.005 孔 EI 0 -0.048 -0.041 Th 0.039 0.021 0.046 es -0.025 0 0 轴 Ei -0.064 -0.013 -0.030 TS 0.039 0.013 0.030 1.4 表 Xmax 或 Ymin +0.103 -0.014 +0.035 Xmin 或 Ymax +0.025 -0.048 -0.041 Xav 或 Yav +0.064 -0.031 -0.003 单位:mm 配合 种类 间隙 过盈 过渡
孔、轴的公差带图。
题 1.3 表 单位 : mm
尺寸标注 孔φ12 0.032
0.072 轴φ60 0.053 0.041 孔φ30 0.062 0.050
公称尺寸 φ12 φ60 φ30 φ50
极限尺寸 最大 12.050 60.072 29.959 50.005 最小 12.032 60.053 29.938 49.966
2 2 1 1 1 60 + 40 + 40 66.33 (µm) 2 2 2 2 2 2
2
2
2
(2)方案二: a2 L2 (d1 d 2 ) / 2
lim a
2
a2 a2 a2 2 2 2 + + lim L 2 lim d1 lim d 2 L2 d1 d 2
+ 0 - φ25 H7 +0.021 0 m6 +0.021 +0.008 X + 0 - Y +13
华中师范大学幼儿园课程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学前教育课程概述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做到:1.能解释下列概念的含义:课程、幼儿园课程;2.理解幼儿园课程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3.了解幼儿园课程和幼儿各种活动之间的关系;4.了解幼儿园课程的组成要素。
思考题1.什么是课程?课程的本质: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个人成长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促进学习者有效地学习或实现可期望的身心发展而计划、选择和组织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在各种教育机构中,课程是由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构成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体系。
2.试述几种基本的课程本质观。
(1)课程是学校计划或安排的学生学习的科目这种课程本质观认为,课程就是学校或其他的教育机构的教育者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而设立的,供学生学习的各门具体的学科。
强调了学习有组织性的内容。
而组织内容的依据是各个学科本身的逻辑结构。
这是普遍被认同的一种课程观。
(2)课程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这种课程本质观认为课程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各种形式的个人经验。
把课程的本质和儿童的经验联系在一起的思想起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
强调了儿童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陈鹤琴、张雪门等人都采用这一课程本质观来开展幼稚园课程实验,制定幼稚园课程标准。
(3)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以目标的维度来定义课程的思想起源于美国的课程学者博比特(bobbit)和查斯特(charist)的课程工学,后经泰勒(taylor)等人的发展,这种把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看作是课程的观念渐趋完善。
强调了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课程设计。
(4)课程是学校的教学计划。
这种课程本质观把课程看作是教学计划或培养人的蓝图。
这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
它是在课程学者们力图纠正课程“科目说”失之过窄,而“经验说”失之过宽的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课程观。
强调对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科学设计。
3.课程可以分为那几种类型?(1)根据课程的本质不同划分:A、分科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为课程组织的基础。
课堂思考题-土壤资源利用

思考题(1B):
(写上班级、姓名、学号、年、月、日 )
1、解释名词:(在括号内写上英文) ①土壤发生学( ②土壤绝对年龄( ③土壤发生层( ④诊断特性( ⑤钙化过程( ⑥潜育化过程( ):
): ): ): ): ):
2、说明Ahg、Btxr、Bhs 和 2Btm2所表示的意义。
思考题(1B)答案:
思考题(2A)答案-1:
• 1.答:指土壤物质(粒径< 2mm)或粘粒(粒径 < 0.002mm)中SiO2与Al2O3的分子比值,即它们 的全量分别除以它们各自的分子量后再相除。 即: Sa= SiO2 / Al2O3 。 • 要得到粘粒硅铝率的数值,首先在实验室内 按照土壤颗粒沉降的司笃克斯定律提取粘粒, 然后对粘粒进行矿质全量分析,求出SiO2与 Al2O3所占的百分数,然后按上述公式求出粘粒 的Sa。 • 粘粒硅铝率Sa值是常用来表示土壤风化程度 的系数,Sa值越小,表明风化程度越高。读文 献时要特别注意是指土壤物质(粒径< 2mm)的 Sa值,还是粘粒(粒径 < 0.002mm)的Sa值。粘 粒的Sa值反映了粘土矿物类型。
(写上班级、姓名、学号、年、月、日 )
1、解释名词:(在括号内写上英文)
①土壤形成因素(soil-forming factor)简称“成土因素”:参与并影响土壤形 成方向、速度、发育特征和土壤特性的自然因素 (母质、气候、生物、 地形和时间)和人为因素。 ②土壤相对年龄(relative age of soil):土壤的发育程度和发育阶段,反映现 代成土作用的速度。 ③单个土体(pedon):最小体积的一个土壤三维实体,人为假设其平面形状 近似六角形,面积为1─10m2,在此面积范围内,任何土层具有一致的性 态。是土壤调查和研究中的最小描述单位和采样单位。 ④诊断层(diagnostic horizon):在土壤分类中用以鉴定土壤类别,性质 上有一系列定量规定的土层。 ⑤粘化过程(clayization):指土壤中的矿质颗粒由粗变细而形成粘粒, 以及粘粒在剖面中积聚的过程,若粘化发生在B层,则形成Bt层。粘化 过程主要由残积粘化和淋溶粘化两种。 ⑥脱硅富铝化过程(fersiallitization):指在湿热的生物气候条件下进行 的脱硅作用和铁铝相对富集的作用。
《地下工程》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地下工工程》课堂提问1、地下工程利用形态或形式2、地下工程利用深度3、地下工程特点、优缺点4、地下工程施工方法5、什么是深基坑6、明挖法种类、支挡结构基坑明挖法种类7、砼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8、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9、地下连续墙成槽方法、槽段连接方式、槽段长度10、顺做、逆做施工步骤11、沉管法应用条件、沉管隧道按照施工方式或断面形状分类12、隧道施工必测项目及其仪器13、隧道施工方法分类、台阶法分类及其参数、分部开挖法分类14、选择隧道施工方法考虑因素、施工原则15、隧道钻孔布孔原则、起爆顺序16、隧道施工中渣土运输方式17、喷射混疑土方法18、隧道钻爆法施工支护从里向外材料19、隧道盾构法施工支护从里向外材料20、隧道TBM法施工支护从里向外材料21、隧道施工时通风方式22、地铁或地下过街通道进出口标高23、隧道施工时综合防尘24、从隧道中心线向外,钻爆法、盾构法、TBM法施工后支护结构有哪些《地下工程》复习思考题及其参答案一、名词解释1.地下工程或地下空间工程—在地面以下岩土体中修建各种类型的地下建筑物或结构的工程。
包括地下建筑屋构筑物、地下铁道、山岭隧道、过街地下通道等。
主要是隧道。
建筑物是指一般具备、包含或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
比如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等。
构筑物是指不具备、不包含或不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比如水塔、水池、过滤池、澄清池、沼气池等。
2.隧道—建筑在地下的通道建筑物。
或者以某种用途在地面下用任何方法按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断面积大于2m2的洞室。
或者一种修建在地下,两端有出入口,供车辆、行人、水流及管线等通过的工程建筑物。
工程中还常将未加支护的毛洞称为坑道。
4.隧道工程理论—是人们对隧道及地下洞室工程问题的基本认识(即概念)、力学模型的模拟建立、工程措施的选择原则以及工艺流程的设计思想的总和或核心表述。
它体现人们对工程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策略。
5.隧道工程设计—是出于开拓并持续安全应用地下通道空间的目的,勘察地形、地质、地物等环境条件,确定隧道位置,并根据隧道围岩自稳能力的强弱,选择确定为保持隧道稳定所需提供帮助的多少即需要的加固范围,以及选择确定支护的材料种类、结构形式、力学性能、参与时机、施作方法、监测方法、质量标准等支护技术参数,并评估支护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德一系列工程规划活动。
《脚印》课堂思考题(含答案)

《脚印》课堂思考题(含答案)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第二部分(第2段—7段)捡脚印的传说引发我借时光倒流,重返往昔岁月的期盼。
第三部分(第8段—10段)高楼的故事触动我对于故乡的思念,引发我重返故乡的幻梦。
思考:1.本文的中心是抒发思乡之情,为什么题目定为“脚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课文中有一段围绕两者进行了陈述,你找到了吗?)课文第6段,“也许捡脚印的故事只是提醒游子在垂暮之年做一次回顾式的旅行”与“若把平生行程再走一遍,这旅程的终站,当然就是故乡”等句,巧妙地将捡拾脚印同思乡联系起来。
对于一个远离家乡,又难以重返故土的游子来说,归乡的愿望只有像传说的那样,借助捡拾脚印来完成。
因此,以“脚印”为题来写思乡之情,不仅新颖别致,而且饱含作者对于生还故乡无望的哀痛。
2.文章最后一部分关于高楼的故事与思乡、与脚印有何关系?结合文句,说说你的理解。
关于高楼的故事就是围绕旅客互相夸耀自己的家乡展开,表现了游子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
它与捡脚印的传说相连,为捡脚印旅行指明了目的地——故乡,最终揭示了主旨。
从文章结构看,关于高楼的故事既是捡脚印的传说的递进,又与文首“思乡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相呼应。
阅读第一部分,思考:1.如何理解“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一句的含义?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利益,而乡愁是“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是无利益可言的,因此它不是经济学。
作者运用这一奇特的比喻,表明了自己对于乡愁的理解。
2.你认为“像感冒一样的温柔”是怎样的温柔?以“像感冒一样”这个出人意料的描摹,强调了自己的乡愁的“浪漫而略近颓废”的状态——不强烈但是时间较长,发自全身心。
3.从全文的内容与结构看,本段起到什么作用?这一部分直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在全文中起到总领的作用。
阅读第二部分,思考:1.捡脚印的传说引发我哪些回忆、疑惑与联想?作者回顾自己色彩绚丽的青春岁月;而这个传说跟别的传说的矛盾冲突又使他产生了疑惑;进而又展开大胆的想象,除了捡拾自己的脚印,还可以捡拾他人的脚印,甚至是其他旧迹。
军事理论课堂思考题

军事理论课堂思考题军事理论课堂思考题一、国防法规1、我国国防法有哪些特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公开程度的有限性、司法适用优先性、战时从重处罚2、《国防法》规定国防活动的基本原则独立自主、积极防御、完全自主、协调发展3、公民承担哪些国防义务?有哪些权利?义务: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权利:提出建议权、制止和检举权、获得补偿权4、国防教育提高哪三种意识?忧患意识,尚武意识和责任意识5、什么是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由特定的国家机关根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的,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为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6、什么是国防法?内容?国防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简称,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一部综合性的调整和规范国防与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律。
主要内容:(1)、国家防务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2)、国防建设的基本制度;(3)、党对武装力量和国防活动的领导及国家机构的国防职权等;(4)、公民、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的国防义务和权利。
7、什么是兵役法?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或在军队外接收军事训练的法律。
8、我国现行兵役制度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9、学生军事训练的意义(1)学生军训是公民履行兵役的一种基本形式;(2)学生军训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的战略措施(3)是教育改革,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
二、武装力量1、中国武装力量的基本制度是什么?有哪些要素组成?基本制度是“三结合”,即中华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
2、中国武装力量诸要素所负担的使命是什么?人民解放军: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防建设。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维护社会治安,保卫行政领导机关重要目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2.专有技术、专利权属于(B)。
A.固定资产B.无形资产C.递延资产D.流动资产3.能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称为(B)。
A.固定资产B.无形资产C.递延资产D.流动资产4.选出下列属于固定资产的选项:(AB)A.厂房B.高级保险柜C.专利D.原材料5.选出下列属于无形资产的选项:(ABCD)A.已申请专利的技术B.还没有申请专利的技术C.土地使用权D.商誉6.一个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包括:(ACD)A.建设投资B.递延资产投资C.流动资金D.建设期借款利息7.项目总投资形成的资产可分为(ABCD):A.固定资产B.无形资产C.流动资产D.递延资产8.无形资产具有如下特征:(ABC)A.价值的不确定性B.不存在物质实体C.是企业有偿取得D.不可计量1.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称为(A):A.财务费用B.销售费用C.费用运输D.管理费用2.产品成本随产量的增减而成比例变化的费用是(B):A.固定成本B.可变成本C.半可变成本D.流动成本3.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称为(D):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D.制造费用4.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称为(A):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D.制造费用5.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为生产和销售产品而花费的全部成本和费用,称为(C):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总成本费用D.可变费用6.作为经营成本,应在总成本费用中扣除的有(ABCD):A.折旧费B.摊销费C.维简费D.利息支出7.总成本费用包括(ABCD):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D.生产成本E.制造费用8.生产成本包括(ABCD):A.直接材料费用B.直接工资C.其他直接支出D.制造费用E.管理费用9.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都含有的费用是(ACD):A.工资B.劳动保护费C.修理费D.折旧费E.运输费1.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是:CA.销售总额B.销售收入C.利润D.利润率2.税后利润是指(B):A.利润总额减去销售税金B.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C.利润总额减去增值税D.利润总额减去营业税3.年利润总额等于(ABC):A.年销售收入B.减去年销售税金及附加C.减去年总成本费用D.减去年增值税E.减去年教育费附加1.征收营业税中,(B)税目规定5~20%幅度税率由地方自定。
A.转让无形资产B.娱乐行业C.文化体育业D.邮电通信业2.(A)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各环节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
A.增值税B.消费税C.营业税D.企业所得税3.企业所得税统一实行的比例税率为(D)。
A.3%B.17%C.20%D.25%4.增值税的低税率为(C)。
A.0B.17%C.13%D.15%5.从利润总额中扣除的税种有(C)。
A.增值税B.营业税C.所得税D.消费税6.下列企业或个人的哪些行为需要缴纳营业税。
(ACD)A.转让一项专利B.出售一台生产设备C.出售一幢办公楼D.经营一家歌舞厅7.销售税金及附加是指(ABDEF)。
A.资源税B.营业税C.所得税D.消费税E.教育费附加F.增值税第三章:1.现金流量图上,现金流出用(B)表示。
A.箭头向上B.箭头向下C.箭头向左D.箭头向右2.在技术经济分析中采用(B)作为计算方法。
A.单利法B.复利法C.相加原则D.单利法与复利法混合运用3.在同一投资系统中,处于不同时刻数额不同的两笔或两笔以上的相关资金,按照一定的利率和计息方式,折算到某一相同时刻所得到的资金数额是相等的,则称这两笔或多笔资金为(A)的。
A.等值B.等额C.等息D.等价4.属于现金流量的是(ABD):A.现金流入B.现金流出C.现金转移D.净现金流量E.机器折旧5.假设一项工程3年完成,利率为10%,现有三种投资方案:①一次性投资30万元;②分批投资,每年等额投资10万元;③分批投资,每年投资额分别为15万元、10万元、5万元。
则建成时的总投资额大小顺序为(C)。
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③>②D.③>①>②6.等额分付资本回收公式是(C)的逆运算。
A.等额分付终值公式B.等额分付偿债基金公式C.等额分付现值公式D.整付现值公式7.整付终值系数(F/P,i,n)含义是(A)资金在n年末的本利和。
A.1元B.10元C.100元D.1万元8.决定资金等值的因素有(ABC)。
A.资金的数额B.资金发生的时期数C.利率D.现值E.终值第四章:1.根据技术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对两个以上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效益比较时,必须遵循的可比原则是(C)。
A.工艺上可比B.结构上可比C.消耗费用可比D.利润可比2.在技术经济分析中,时间因素可比原则主要考虑(AC)。
A.不同技术方案的经济比较,应采用相同的计算期作为基础B.技术方案在不同时期发生的效益与费用可直接相加C.技术方案在不同时期内发生的效益与费用,不能直接相加,必须考虑时间因素D.对经济寿命不同的技术方案作经济效益比较时,必须采用不同的计算期作为比较的基础E.技术方案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的效益与费用,不能将它们简单地直接相加3.根据技术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对两个以上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效益比较时,必须遵循的可比原则是(ABCD)。
A.价格可比B.消耗费用可比C.满足需要可比D.时间可比E.质量可比4.对工程实践的经济效益,表达形式正确的是(AC)。
A.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B.经济效益=销售总额/劳动耗费C.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D.经济效益=销售总额-劳动耗费E.经济效益=劳动耗费/全部成果1.增量投资回收期法属于(A)。
A.静态评价方法B.动态评价法C.不确定评价法D.系统分析法2.拟建项目投资总额为3000万元,预计投产后年收入为1000万元,年经营成本和销售税金为500万元,则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C)。
A.2年B.3年C.6年D.3.5年3.工程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在没有注名具体时间的情况下,一般应从(C)算起。
A.投产年B.投产年的前一年C.建设开始年D.建设结束年1.在评价两个功能相同,但其收入资料很难获得的方案时,应选择(B)。
A.现值法B.费用现值法C.净现值率法D.净终值法2.对于净现值率计算公式正确的是(A)。
A.NPVR=净现值∕投资额现值B.NPVR=净现值∕成本现值C.NPVR=成本值∕投资额现值D.NPVR=净收益∕投资额现值3.在用试算法求方案的内部收益率时,为了减小误差,两个试插i值不宜超过(D)。
A.1%B.2%C.3%D.5%4.如果计算出的净现值大于0,则说明(AC)。
A.方案的投资能获得大于基准收益率的经济效果B.方案不可行C.方案可行D.方案的投资能获得小于基准收益率的经济效果5.下列评价方法中以最小值方案为最优方案的评价方法是(AF)。
A.投资回收期法B.投资收益率法C.净现值法D.净现值率法E.年值法F.费用年值法6.对于一般常规投资项目而言,基准收益率与净现值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基准收益率越大,净现值也越大B.基准收益率越小,净现值越大C.当基准收益率无穷大时,净现值为负D.基准收益率对净现值的大小无影响E.当基准收益率无穷小时,净现值为负7.属于动态评价法的是(ABC)。
A.净现值法B.年值法C.内部收益率法D.投资收益率法E.投资回收期法1.内部收益率法的特点有(AB)。
A.不需要事先确定基准收益率法,使用方便B.比净现值法更能反映单位投资的效果C.计算比较复杂D.不能直接进行多方案的比较2.增量内部收益率是指(BD)时的内部收益率。
A.净现值等于0B.两个方案的投资增量的净现值等于0C.两个方案的增量投资等于0D.两个方案的净现值相等3.在动态评价中,各技术方案能够满足同样的需要,但其逐年收入没有办法或没有必要具体计算时,可采用(BE)A.净现值法B.费用年值法C.净现值率法D.内部收益率法E.费用现值法4.在动态评价中,各技术方案能够满足同样的需要,且其逐年收益能够直接计算时,可采用(ACD)。
A.净现值法B.费用年值法C.净年值法D.内部收益率法E.费用现值法5.当比较的各技术方案的计算期不同时,采用(BC)较为简便。
A.净现值法B.费用年值法C.净年值法D.内部收益率法E.费用现值法第五章:1.盈亏平衡点越低,表明项目(D)。
A.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越小B.适应市场变化能力一般C.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较差D.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越大2.下列属于固定成本的是(AD)。
A.大修理费B.原材料C.动力D.管理费用3.敏感性分析的大致步骤是(BAECD)。
(注意顺序)A.确定目标值B.选取不确定因素C.计算不确定因素变化时,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D.找出敏感因素,分析对比综合结果E.确定敏感性分析指标4.分析一个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如果在效益费用分析中采用净现值法作为评价标准,则敏感性分析的指标应为(AC)。
A.净现值B.内部收益率C.净年值D.净现值率5.在效益费用分析的基础上,重复分析各种经济因素发生变化时,对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这种方法称为(A)。
A.敏感性分析B.盈亏平衡分析C.概率分析D.量、本、利分析第六章:1.对项目的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和技术设备来源作初步分析是在可行性研究的哪一阶段进行(B)。
A.机会研究B.初步可行性研究C.详细可行性研究D.评价报告和决策2.可行性研究的(C)阶段需要进行精确的数字分析。
A.机会研究 B.初步可行性研究C.详细可行性研究D.评价报告和决策3.工程项目建设中,可行性研究的核心是(B)。
A.投资估算和总成本费用估算B.经济评价C.技术选择D.企业生产规模4.可行性研究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其作用主要表现在(ABCDE)。
A.作为项目决策的依据B.作为项目融资的依据C.作为编制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的依据D.作为商谈合同和签订协议的依据E.作为向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申请建设施工的依据5.可行性研究必不可少的步骤有(ABC)。
A.机会研究B.初步可行性研究C.详细可行性研究D.评价报告和决策1.因这座工厂的兴建,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商业活动,这是建工厂的(B)。
A.直接效益 B.间接效益C.直接费用D.间接费用2.考察项目资本金的盈利能力的报表是(AB)。
A.现金流量表B.利润与利润分配表C.国民经济费用流量表D.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3.按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称为(B)。
A.财务内部收益率B.财务净现值C.投资利税率D.投资利润率4.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0时的折现率,称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