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组织学)绪论 第一章 细胞学

合集下载

1家畜繁殖学绪论及第一章

1家畜繁殖学绪论及第一章

第一章 家畜的生殖器官
第一节
公畜的生殖器官 第二节 母畜的生殖器官
第一节
公畜的生殖器官
公畜的பைடு நூலகம்殖器官包括四部分:①性腺:睾丸;
②输精管道,包括附睾、输精管和尿生殖道; ③副性腺,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 ④外生殖器:阴茎。
一、睾丸和阴囊
(一)睾丸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1、睾丸的形态 正常雄性家畜的睾丸(testis) 成对存在,均为长卵圆形。不同种家畜睾丸 的大小、重量有较大差别,猪、绵羊和山羊 的睾丸相对较大。牛、马的左侧睾丸稍大于 右侧。
荷斯坦牛的睾丸
山羊的睾丸
家畜两个睾丸分居于阴囊(scrotum)的
两个腔内。牛、羊睾丸的长轴和地面垂 直,附睾位于睾丸的后外缘,附睾头朝 上、尾朝下;马、驴的睾丸长轴和地面 平行,附睾附着于睾丸的背外缘,头朝 前、尾朝后;猪睾丸的长轴与地面倾斜, 前低后高,附睾位于背外缘,头朝前下 方,尾朝后上方。
三、研究内容

家畜繁殖学由繁殖理论、应用技术和繁 殖管理三部分组成。现已形成雌性学 (therogenology)和雄性学(andrology)。 的所有生理现象、规律和机理,包括配子的发 生、生殖道和性腺的结构与功能、内分泌对生 殖的调节作用、性行为、受精、胚胎发育、妊 娠和分娩的机理、泌乳和仔畜的哺育以及外界 环境因素对生殖过程的影响等。
2、附睾是精子最后成熟场所 由睾丸精细 管生产的精子,刚进入附睾时,颈部常有原生 质滴存在,说明精子尚未发育成熟。精子通过 附睾过程中,原生质滴向后移行。这种形态变 化与附睾的物理及化学的变化有关,它能增加 精子的运动和受精能力。
3、附睾是精子的贮存库 一头成年公牛两侧附 睾聚集的精子数约为700多亿,等于睾丸在3.6d所产 生的精子,其中约有54%贮存于附睾尾。公猪附睾 贮存的精子数为2000亿左右,其中70%在附睾尾。 公羊附睾贮存的精子数在1500亿以上。

组织学知识点总结

组织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一、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1. 家畜组织学(domestic animals histology)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其研究水平包括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

组织(tissue):是由形态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群及细胞间质构成。

构成: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

细胞:是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间质:由细胞分泌形成。

类型:组织以不同的种类、数量和方式组合形成器官(organ);若干功能相关的器官构成系统(system)。

2. 家畜胚胎学(domestic animals embryology)是研究家畜个体发生及发育规律的科学。

包括3阶段的发育:胚前发育:指两性生殖细胞的发生和结构。

胚胎发育:从受精到胎儿分娩出的过程。

胚后发育:指动物出生后至性成熟阶段。

二、研究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技术和原理1. 光镜法:石蜡切片(paraffin sectioning):包括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5 ~10 µm)、染色等。

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使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着红色。

特殊染色:如银染、PAS反应等。

2. 电镜法:透射电镜术(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用于观察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根据电子束在不同结构上被散射程度的差异表现为电子密度高(黑或深灰色)和电子密度低(浅灰色)扫描电镜术(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用于观察组织细胞表面结构,具有真实的立体感,无需制备切片。

3. 组织化学组织化学术(histochemistry):是应用化学、物理、生物化学、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技术,与组织学技术结合而产生,在组织切片显示某种物质的存在和分布状态。

分类:一般组织化学术、免疫组织化学术、原位杂交术一般组织化学术:组织中的某种结构成分与所加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并呈现某种颜色,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

家畜组织胚胎学1绪论

家畜组织胚胎学1绪论

组织化学术
1.一般组织化学术
是利用化学试剂与组织内的某些物质进行 化学反应,在局部形成能够在显微镜下观察 到的沉淀物。例如,过碘酸雪夫氏反应 (periodic acid chiff’s reaction, PAS反 应)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过碘酸的氧化作用, 使多糖生成醛基,后者与雪夫氏试剂中的无 色碱性品红反应,在反应部位形成紫红色沉 淀,从而证明细胞内含有糖原或粘多糖成分。
11
镀银染色,显示大脑皮质神经元
12
氯化金染色,显示运动终板
13
Hemalum染色,显示心肌纤维及闰盘 14
2、组织化学技术
组织化学 ( histochemistry ) : 通过化学或物理反应原理显示组织或细
胞内化学成分,通常是使其形成有色终末 产物,以便在镜下观察,可进行定位和定 量。
15
多糖
HIO4 醛
Shiff试剂 紫红色沉淀物
(氧化)
(碱性品红)
16
组织化学术
PAS反应,显示小肠上皮杯状细胞的粘原颗粒 17
组织化学术
⒉ 免疫组织化学术(immunocytochemistry)
利用组织化学技术的原理,再结合免疫学方 法,则为免疫细胞化学术。主要的检测对象为肽 和蛋白质。
免疫组织化学, 显示胰岛B细胞
43
平面联系立体
44
平面联系立体
45
平面联系立体
46
静态与动态
47
共性联系个性
48
课后习题
1.解释组织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2.什么是H.E.染色? 3.什么是组织化学技术? 4.简述石蜡切片技术
49
分辨率为0.2µm,可放大1000倍左右,能 观察组织和细胞的一般结构。

家畜解剖生理-绪论及第一章

家畜解剖生理-绪论及第一章

二、骨连结的概述
1、骨连结的概念 : 2、骨连结的类型 按连结物质来分,可分为
纤维连结(不动连结) 软骨连结(微动连结)
直接连结
滑膜连结(可动连结,关节) 间接连接
其中滑膜连结广泛存在于动物体,通常又称 为关节。
3、关节的构造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关节面 关节软骨 关节囊 关节腔 血管和神经
关节的辅助结构包括: 韧带 关节盘 关节唇
后侧 (3)内侧与外侧
对于四肢,还有以下的专用术语:(4)近端与 远端 (5)背侧与掌侧(跖侧)(6)桡侧与尺 侧 (7)胫侧与腓侧
第一章 骨及骨的连结
第一节 概述 一、骨器官的构造和分类 (一)骨器官的构造
骨膜
骨质
骨髓
神经与血管
1、骨膜:是被覆在骨表面的结缔组织膜,富有 血管和神经。骨的四周均有骨膜分布,按结构 和功能,骨膜分为深浅二层。
牛第五颈椎
第一颈椎,又称寰椎,无椎体,椎孔由背弓和 腹弓围成,向两侧发出寰椎翼,无棘突。寰椎 前端有一对深陷的关节窝,后方有一对鞍状关 节面。
第二颈椎:又称枢椎,椎体发达。
椎体前端无椎头,而有锥状的 齿突,椎体后端具有深陷的椎窝,只有 后关节突。
棘突发达,为边缘粗糙的纵行 骨板。
第七颈椎:为过渡类型,具有如下特点:棘突 较发达,横突不分支,为下垂的纵行骨板。 横突无横突孔。 椎窝两侧有一对小关节面,为后肋凹
纤维层(浅层):富有结缔组织 纤维、血管、 神经。 作用:营养、保护。
成骨层(深层):富有细胞 作用:造骨、修复。
2、骨质:为骨的主体结构,主要由钙、磷和骨胶原蛋 白构成。
骨密质:分布于骨的表面,致密而坚实,起着主要 的支撑作用。
骨松质:分布于骨的内部,外观呈多孔的海绵 状, 由骨针和骨小梁组成。

家畜病理学

家畜病理学
②临床死亡期:(stage of clinical
death)
心跳,呼吸停止 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

临床上可认为生命活动已经停止,但在一定 时间内组织和细胞仍维持微弱的代谢过程,此期 仍是生命的可逆阶段,有时采取一系列紧急抢救 措施可使其复活。
FOSHAN UNIVERSITY
⑵死亡过程
㈢临床症状明显期:疾病的特异症状出现。 ㈣转归期:疾病发展到最后阶段,即疾病的结局。取 决于
疾病过程中损害和抗损害的斗争发展趋势。
FOSHAN UNIVERSITY
㈣疾病的转归(Outcome of disease)
完全康复
(Complete recovery)
康复(Rehabilitation)
一 潜伏期: 二 前驱期: 三 临床明显期: 四 转归期:

FOSHAN UNIVERSITY
四、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㈠潜伏期:从病因作用机体起到一般症状开始出现前称之。
此时从表面上看,机体仍似健康,还没有出现自觉和他觉 的疾病症状。
㈡前驱期:出现一般症状,如疲劳不适,食欲不振,头痛,
发热等,症状不明显也不固定。如机体的抗损害作用强, 疾病可不再发展。
FOSHAN UNIVERSITY
(原始病因)
(结果)
机械力
创伤失血
(发病学原因)
心输出量↓
(结果)
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
心率↑
血管收缩
细胞缺氧
心收缩力↑ 良 性 循 环 微循环障碍 维持动脉血压 恢复 休克 死亡 恶 性 循 环
大失血时的因果交替示意图
FOSHAN UNIVERSITY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和结局
㈣营养性因素(nutritional factors) :

家畜解剖生理学

家畜解剖生理学

(二)细胞质
是指填充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物质。 包括细胞器、基质、内含物。
1.细胞器:是指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具有一 定形状,功能,位置的微小结构。包括线粒体, 高尔基体,核糖体,内质网,中心体等。
(1)线粒体:除成熟的红细胞外,所 有的细胞都有线粒体,一般细胞内有数 十至数千个。
光学显微镜下,线粒体呈颗粒状或 杆状。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为双 层单位膜构成的椭圆形小体,外膜平滑, 内膜向线粒体内折叠成许多嵴。线粒体 内含有很多酶系,参与细胞内物质氧化 并释放出能量,因此线粒体是细胞的供 能站。
分类、形态和分布; ⑵理解细胞的特征; ⑶了解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组成、组织的功能、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 畜体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 第二节 基本组织 第三节 器官、系统和有机体的概念 第四节 解剖学常用的的方位术语 练习
精品课件
4
绪论
家畜解剖生理学的内容
家畜解剖主要研究正常畜禽有机体 的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多数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但也有双核细胞, 例如部分肝细胞和软骨细胞等。另外还存在多 核细胞,细胞核数目有时达百余个,如骨骼肌细 胞等。
最特殊的是家畜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 胞核
细胞核的构成
核基质
染色质是指细胞核内能被碱性燃料着色的物质, 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是生物遗传信息的 储存部位。(染色体:细胞在有丝分裂时染色 质发生高度螺旋化,形成的棒状结构。)
分化:在细胞发育的过程中,细胞的形态、 结构、功能会发生变化,由最初的单一细胞种 类变为形态、功能各不相同的多种细胞,称为 细胞分化。
衰老和死亡
第二节 基本组织
概念:一些起源相同、形态和功能相似的 细胞和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构成组织。

畜牧生理学第一章 细胞

畜牧生理学第一章  细胞
• (2)中期。中心体接近两极,并有细丝相连,形成纺锤体。染色体排列在 赤道板上并纵裂形成两组
• (3)后期。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细胞中部缩窄,着丝点一分为二
• (4)末期。纺锤体消失,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并变成染色质。核膜、核 仁重新形成。细胞中部更加缩窄,最后形成两个细胞。
五、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
(二)细胞质
• 细胞质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半透明的胶状物质。细胞质包括 无形态结构的基质和,形态结构的细胞器以及内含物。基质的 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糖类和无机盐。在细胞,活状态下, 各种细胞器、内含物和细胞核均悬浮于基质中。
1.细胞器
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并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微 小器官,细胞器主要有线粒体、内质网、中心粒、高尔基复合体 和溶酶体等
(2)DNA合成期。在DNA合成期,细胞合成和复制DNA,使DNA量增加1倍,此期 时间较短。
(3)DNA合成后期。在DNA合成后期,合成核糖核酸(RNA)和其他蛋白质,为进入 分裂期做好准备。
2.分裂期 • (1)前期。细胞核增大,染色质逐渐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中心体彼此
分离,并向两极移动,开始形成纺锤体。核膜溶解,核仁消失。
内含物 • 内含物是存在于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包括糖原颗粒、脂肪颗粒、
蛋白质颗粒、分泌颗粒和色素颗粒等。
(三)细胞核
• 细胞核是细胞重要的组成部分。除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 所有细胞都有细胞核。细胞核的数目、形态和大小因细胞种类 不同而异。
• 细胞核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或偏于一侧。细胞 核的主要功能是蕴藏遗传信息,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控 制细胞的生长、分化和繁殖等。
(二)有丝分裂
• 有丝分裂过程比较复杂,分裂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国家开放大学《家畜解剖基础》本章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家畜解剖基础》本章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家畜解剖基础》本章测试参考答案第1章细胞和基本组织选择填空(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各题空白处)1.A活动B细胞器C细胞质D呼吸(1)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A)的基本单位。

(2)光镜下,细胞其基本结构均由细胞膜、(C)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3)细胞质由基质、(B)及内含物构成。

(4)线粒体是细胞进行(D)作用的场所。

2.A蛋白质B遗传C水解酶D生长(1)核糖体是合成(A)的重要结构。

(2)溶酶体内含多种(C),可以分解所有的生物大分子。

(3)细胞核是细胞的重要部分,控制着细胞的(D)、代谢、分化和繁殖。

(4)染色质与染色体是(B)物质的载体。

3.A分泌B间质C脂肪D胶体(1)组织是由细胞群和细胞(B)构成的。

(2)上皮组织具有保护(皮肤)、吸收(如小肠上皮)、(A)(如唾液腺)、排泄(如肾小管上皮)、感觉(如嗅上皮)等功能。

(3)结缔组织是由少量的细胞和大量的细胞(B)构成。

(4)结缔组织的基质呈液体(如血清)、(D)(如疏松结缔组织的基质)和固体(如骨组织)等。

(5)脂肪组织是由大量(C)细胞凝集在结缔组织内构成的。

4.A单层扁平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滤泡)C单层柱状上皮(子宫)D复层扁平上皮(口腔)E变移上皮(膀胱)(1)(A)(2)(B)(3)(D)(4)(E)(5)(C)5.A核B淋巴细胞C间质D疏松结缔(1)骨组织由骨细胞和坚硬的细胞(C)构成。

(2)禽类的红细胞呈卵圆形,而且有一个椭圆形的(A)。

(3)淋巴的成分是由细胞和淋巴浆组成,细胞主要为(B),还有少量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但未通过淋巴组织或淋巴器官的淋巴中没有淋巴细胞存在。

(4)肌组织主要由肌细胞组成。

细胞间夹有少量(D)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6.A长梭B心肌C胞体D营养E胶质(1)根据肌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将肌组织分为平滑肌、骨骼肌和(B)三种类型。

(2)平滑肌细胞呈(A)形,两端尖细,长度不一,细胞核位于中央,核多呈杆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学是细 胞生物学发 展的一个阶 段
本章要点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各种细胞器的光镜特点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周期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形态多样,大小各异,细胞的大小与 动物个体大小无关,而与器官组织特性有 关。
细胞形态 多样 大小各异 家畜红细 胞一般直 径6μm左 右,卵细 胞100μm 左右。
肌动蛋白纤维
肌动蛋白单体三维结 构,一分子ATP和 Ca2+结合于分子中间 核苷结合槽。
Crystallography 结晶学 reversibility 可逆性 Trapping 诱捕
Gorter 等,1925 用有机溶剂提取人类红细胞质 膜的脂类成分,将其铺展在水面,测出膜脂展开 的面积二倍于细胞表面积,推测细胞膜由双层脂 分子组成。 为什么选人类红细胞质膜呢?
Danielli 等, 1935 发现质膜的表面张力 比油-水界面的张力低得多,推测膜中含 有蛋白质,从而提出了“蛋白质-脂类-蛋 白质”的三明治模型。
微管成分
微管由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两种亚基 组成,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形成微管 蛋白异二聚体,是微管装配的基本单位。
பைடு நூலகம்管形态
微管是由微管蛋白二聚体装配成长管状, 平均外径为24nm,内径l5nm,微管壁由 13根原纤维排列构成,在横切面上,微管 呈中空状,微管壁由13个球形蛋白亚基组 成。 微管有:单管、二联管(纤毛和鞭毛中)、三 联管(中心粒和基体中)。
HE染色图片示例 羊驼睾丸
第一章 细胞学
All organisms are composed of one or more cells. The cell is the unit of life. Cells can arise only by division from a preexisting cell.
微管蛋白分子模型
微管特异性药物
秋水仙素 (colchicine) 阻断微管蛋白组 装成微管,可破坏纺锤体结构,使细胞 分裂停留在中期。 紫 杉 酚 (taxol) 能 促 进 微 管 的 装 配 , 并 使已形成的微管稳定。
微管功能
维持细胞形态 细胞内运输:神经元轴突运输;色素颗 粒的运输 鞭毛运动和纤毛运动 纺锤体和染色体运动 基体和中心粒
溶酶体的结构类型
溶酶体是一种异质性(heterogenous)细胞器, 指不同的溶酶体的形态大小,甚至其中所包含 的水解酶的种类都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据溶酶体生理功能可分为: 初级溶酶体(Primary lysosome)、 次级溶酶体(secondary Lysosome) 残余体(residual body)。
初级溶酶体(Primary lysosome)
是新生的溶酶体,仅含水解酶,无作用底 物。
次级溶酶体
是初级溶酶体与细胞内的自噬泡或异噬泡 融合形成的复合体,分别称自噬溶酶体 (autophago lysosome)和异噬溶酶体 (phagolysosome) ,都是进行消化作用的 溶酶体。 次级溶酶体中可能包含多种生物大分子、 颗粒性物质、线粒体等细胞器乃至细菌 等,因此其形态不规则。 电镜显示内部结构复杂,常含颗粒、膜片 甚至某些细胞器。
②滑面内质网(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 SER)
光镜不能分辨,大量存在可使胞质呈强嗜 酸性,很红。 功能举例: 睾丸间质细胞、卵巢黄体细胞合成固醇类 激素 肝细胞分泌胆汁 胃底腺壁细胞分泌盐酸
相关知识点
1945年,Porter,电镜下观察培养的 鸡胚成纤维细胞,发现细胞质的内质 部位有管道相连成网状,故定名为内 质网。 以后发现不尽在内质部位。与细胞内 物质合成有关。
(二)细胞质
位于膜核之间,包括基质、包含物、细胞 器。
1、基质
在真核细胞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 的半透明胶状物,称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主要成分是水、与中间代谢 有关可溶性酶类、无机盐等。
2、包含物
细胞内临时存在的营养物质或代谢产物
3、细胞器
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执行一定功 能的小器官。
残余体
消化后,小分子物质可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 供细胞代谢使用。 未被消化的物质残存在溶酶体中形成残余体。 残余小体可经胞吐的方式将内容物排出细胞。 也可长期留在细胞内,老龄动物器官色深。
溶酶体的功能
溶酶体的基本功能是对生物大分子的强烈的消化 作用,这对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及防御微生 物的侵染都有重要的意义。
(2)核蛋白体(ribosome)
光镜下不能分辨,大量存在时,可使胞质 呈嗜碱性,呈蓝紫色; 电镜下,由两个亚单位组成 主要成分rRNA和蛋白质。 功能:合成蛋白质的器官。
80S核糖体
(3)内质网 (endoplasmic reticulum)
由封闭的膜系及其围成的腔沟通呈 ①粗面内质网(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RER) 光镜不能分辨,大量存在时使胞质呈碱 性,呈蓝色。 主要合成使输出蛋白。
相关知识回顾
家畜组织学
Histology of domestic animals
家畜组织学概念
在显微镜下研究畜禽有机体微 细结构的科学 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光镜结构、电镜结构
家畜组织学的研究内容
细胞学 基本组织学 器官组织学
荧光显微镜照片 (微管呈绿色、微丝红色、核蓝色
取材:宰杀后取材,活体取材 固定:固定液用甲醛,冰醋酸等 脱水:梯度酒精 透明:二甲苯 浸蜡:石蜡 包埋:纸槽 切片:切片机、厚6μm 贴片:载玻片 溶蜡:二甲苯 获水:梯度酒精 染色:常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脱水:梯度酒精 透明:二甲苯 封固:中性树胶将盖玻片粘在组织上
光镜下细胞不分裂时不可见,细胞分裂 时,铁苏木精染色可见,两个中心粒,周 围是中心球,共同形成中心体。 电镜下可见由9组3联微管构成,两个中心 粒互相垂直。 功能:细胞分裂时形成纺锤体。
(8)微管(microtubule)
微管(microtubule)由微管蛋白(tubulin)装 配成的长管状细胞器结构,外径24nm,对 低温、高压和秋水仙素等药物敏感。 与其他蛋白共同装配成纺锤体、基粒、中 心粒、鞭毛、纤毛、轴突、神经管等结 构,参与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运动和细 胞分裂。
(2)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脂类以双分子层排列,构成膜的骨架; 镶嵌性 蛋白质分子镶嵌在脂双层网架中。 不对称性 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在膜上的 分布具不对称性。 流动性 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是可以流动 或运动的。
2.细胞膜的功能
①物质运输 ②跨膜信号传递(受体) ③细胞识别:精卵识别 ④有抗原结构,参与免疫反应(移植) 膜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是生命科学重要而持 久的热点。
线粒体光镜图
相关知识
1890年,Altmann(德)光镜下看到细胞内 有一种颗粒状结构,称 bioblast。 1897年Benda将之命名为mitochondrion (希腊字mito:线,chondrion:颗粒)。 1952年Palade电镜观察到线粒体结构, 1963确定线粒体内有DNA存在 由于线粒体DNA母系遗传的特征,当前广泛 用于生物亲缘关系的研究。
目前对细胞膜结构的认识
(1)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主要是脂类和蛋白质,糖分子与膜脂和膜 蛋白合成糖链,分布在细胞表面,形成糖 衣
①膜脂
磷脂、糖脂和胆固醇 膜磷脂分子的主要特征: 具有一个极性头和两个非极性的尾 脂肪酸链为偶数,16、18、20个碳原子 常含不饱和脂肪酸 特点:流动性
②膜蛋白
根据膜蛋白与脂分子的结合方式,可分为 两大类型: 膜周边蛋白(peripheral proteins)或称 外在膜蛋白(extrinsic proteins) 整合蛋白(integral proteins)、或称膜内 在蛋白。
轴突运输模式
(2)色素颗粒的运输
纤毛结构
纺锤体和染色体运动
(9)微丝
微丝(Microfilaments,MF),又称肌动蛋白纤 维(actin filament),由肌动蛋白(actin)组成, 直径7nm的纤维。
微丝成分
肌动蛋白(actin)是微丝的结构成分, 外观呈哑铃状,鸟类和哺乳类分离出6 种类型:4种α肌动蛋白分布于各种肌 肉细胞中,β和γ分布于肌细胞和非 肌 细胞中。 特点:在进化中高度保守。
Robertson 1959 超薄切片技术获得清晰的细 胞膜照片,显示暗-明-暗三层结构,厚约 7.5nm。这就是所谓的“单位膜”模型。它由 厚约3.5nm的双层脂分子和内外表面各厚约 2nm的蛋白质构成。
Singer 等,1972 据免疫荧光技术、冰冻蚀 刻技术的研究结果,在“单位膜”模型的基 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 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4)高尔基复合体 (Golgi complex)
光镜下普通染色不能分辨,大量存在时, 核周淡染;硝酸银染色可见 电镜下,包括三部分 扁平束堆,排列成弓状 小泡,存在于未成熟面 大泡,存在于成熟面 功能: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
相关知识点
1898年,意大利医生 Golgi用镀银法 在神经细胞内观察到一种网状结构, 命名为internal reticular apparatus, 内网器,随后在多种细胞发现类似结 构,命名为Golgi apparatus。
石 蜡 切 片 制 作 程 序
HE染色法(普通染色)
Hematoxylin and eosin (H&E) is the most common laboratory stain. Hematoxylin is a blue/purple dye; eosin is red. Nuclear chromatin has a high nucleic acid content and therefore is attracted to the blue, more basic dye (i.e., it is basophilic). Everything else in the picture is relatively neutral in character and takes a wash of eos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