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

合集下载

感统训练运动项目

感统训练运动项目

感统训练运动项目感统训练是一种针对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的训练方式,通过一系列的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引导儿童更好地开发、利用各种感觉,有助于提高儿童身体协调、平衡、空间认知能力,并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感统训练运动项目。

1.平衡类运动项目(1)单脚站立:让孩子将脚掌紧贴地面,然后抬起一只脚,让其尽量保持平衡,左右轮流进行。

可以在脚下放一个软垫子等类似物品,以增加难度。

(2)平衡板练习:孩子在平衡板上站立,可以双脚同时着地,也可以单脚着地。

(3)单脚跳:让孩子尝试单脚跳,可以是同脚连续跳,也可以是左右脚交叉跳。

(4)走平衡梁:让孩子在一条平衡梁上来回行走。

(5)跨越障碍:在地上摆放一些障碍物,让孩子跨越障碍。

2. 空间感统训练项目(1)空间追逐:利用各种器材和场景进行空间追逐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感知和掌握空间距离、位置、方向等知识。

(2)抛接球:让孩子在不同的位置、方向、速度等条件下接球,以提高其空间感知能力。

(3)飞行榜:孩子站在一个大板子上,边缘有一些小板子,孩子需要把小板子扔到另一边后,再迅速跳到另一个板子上取回扔出去的小板子。

(4)箱式游戏:在一个狭长的大箱子内进行各种训练,如爬、滚、翻、跳等,以练习孩子的空间感知和身体控制能力。

(5)空间感知迷宫:孩子需要在迷宫中找到出口,途中可能需要翻越障碍和穿过一些窄道,以提高孩子的空间感知与身体控制能力。

3. 触觉训练项目(1)感觉识别:孩子可以在一盒子中摸出不同颜色、大小和形状的球,以锻炼孩子的触觉识别能力。

(2)多层次享受:将不同纹理的物品放在一个盒子中,让孩子伸手去摸并说出每个物品的手感。

(3)拼图游戏:利用拼图来训练孩子的手艺术能力,同时通过触觉进行对拼图形状、大小、位置等方面的认知。

(4)夹东西:训练孩子的手指动作控制能力,可以利用各种夹子和的物品来进行训练。

(5)塑料布:将塑料布放在地上,使用不同的颜料和各种贴物,让孩子进行各种涂色、贴物的手工艺术活动。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总)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总)

第1章:感觉统合训练概述1.1 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1.2 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1.3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二)第2章: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基础2.1 感觉统合理论的发展2.2 大脑神经发育与感觉统合2.3 感觉统合训练与儿童发展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三)第3章: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与技巧3.1 视觉统合训练3.2 听觉统合训练3.3 触觉统合训练3.4 本体感觉统合训练3.5 前庭感觉统合训练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四)第4章:感觉统合训练活动设计4.1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的原则4.2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实例4.3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的实施步骤第5章:感觉统合训练的评估与调整5.1 感觉统合训练效果的评估方法5.2 感觉统合训练效果的评估指标5.3 感觉统合训练的调整策略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六)第6章:感觉统合训练的教案设计6.1 教案设计的要点6.2 教案设计的基本结构6.3 教案设计实例解析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七)第7章: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与指导7.1 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步骤7.2 感觉统合训练的指导策略7.3 感觉统合训练的注意事项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八)第8章:感觉统合训练的家长沟通与合作8.1 与家长的有效沟通8.2 家长在家乡的辅助训练8.3 家长反馈意见的收集与处理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九)第9章:感觉统合训练的特殊情况处理9.1 儿童的特殊需求9.2 感觉统合训练的调整与适应9.3 特殊情况下感觉统合训练的安全保障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十)10.1 成功案例分析10.2 遇到问题的解决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1. 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与重要性(第一章)2. 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基础(第二章)3. 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与技巧(第三章)4.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设计(第四章)5. 感觉统合训练的评估与调整(第五章)6. 感觉统合训练的教案设计(第六章)7. 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与指导(第七章)8. 感觉统合训练的家长沟通与合作(第八章)9. 感觉统合训练的特殊情况处理(第九章)对于每个重点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1. 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与重要性:本环节重点解释感觉统合训练的定义,以及它在儿童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针对感觉统合障碍者的专门训练项目,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性感觉刺激,帮助障碍者提高感觉统合能力,改善他们的感知、认知和行为表现。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充分考虑到个体的特点和需求,以及训练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份关于感觉统合训练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训练的目的、内容、方法和实施步骤等。

训练目的:1. 提高感觉统合能力:通过多种感觉刺激,帮助训练对象提高感觉统合能力,加强他们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 改善感觉统合障碍:针对训练对象存在的感觉统合障碍问题,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治疗,逐步改善其感觉统合功能。

3. 提升生活质量:通过感觉统合训练,使训练对象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学习环境,提升其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

训练内容:1. 触觉训练:包括触摸、揉捏、按摩等方式的触觉刺激,以增强训练对象的触觉感知能力。

2. 压力训练:通过给予不同压力的压力物品,帮助训练对象感知和适应外界压力。

5. 运动训练:包括平衡、协调、灵敏等运动训练,以促进训练对象的运动感知和动作控制能力。

训练方法:1. 渐进式训练:根据训练对象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采用逐步增加难度的训练方法,使其逐步适应各种感觉刺激。

2. 辅助器械训练:通过使用一些辅助器械,如感觉板、手指操、振动器等,帮助训练对象更好地接受和适应感觉刺激。

3. 游戏化训练:通过设计一些趣味性、挑战性的训练游戏,增加训练对象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生活化训练:将感觉统合训练与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使训练对象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多的感觉刺激和锻炼。

实施步骤:1. 评估和目标设定:首先对训练对象进行全面的感觉统合能力评估,确定其具体的训练目标和重点。

2. 训练方案设计:根据评估结果和目标需求,设计一份详细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案,包括训练内容、方法、时长和频次等。

3. 训练师培训:对负责实施训练的专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解和技能。

简述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原则

简述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原则

简述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原则感觉统合训练,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点深奥,其实说白了就是让孩子们学会更好地处理和整合各种感觉信息。

这就像在一场热闹的聚会上,耳边有音乐、身边有人说话,偶尔还有狗在叫。

如果这时候你能把这些信息都理顺、消化,那你就能好好享受这个聚会了。

而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尤其是那些感觉统合有点问题的孩子,这个过程就像是在解一道难题,难免有点小尴尬。

让我们聊聊“参与性”。

这个原则就是让孩子们在训练中积极参与。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上课,老师只是在讲课,而你根本没有机会动手做,那感觉是不是像看一部超长的广告片,干瞪眼却无从入手呢?所以说,感觉统合训练需要让孩子们“动”起来,动手、动脑、动感情。

各种游戏、运动,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小任务,都可以成为训练的好机会。

就像大海捞针,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能找到自己的感觉,让感官逐渐变得敏锐。

咱们说说“安全感”。

孩子们在进行这些训练的时候,必须有一个安全的环境。

想象一下,假如你在游乐场玩滑梯,但旁边有个小孩在哭,旁边还有大人在争吵,那你敢滑下去吗?当然不敢!感觉统合训练也需要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家长、老师、甚至小伙伴们的支持与鼓励,都是孩子们能够放松心情、投入训练的关键。

就像一朵花,得有阳光和水分才能绽放。

再说说“个体化”,这个原则很重要哦。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一颗颗星星,有的闪亮,有的温柔。

感觉统合训练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调整。

比如有的小朋友对触觉比较敏感,可能不喜欢某些材料;而有的孩子则恰恰相反,越刺激越兴奋。

这里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多留心,观察孩子的反应,才能找到适合他们的训练方式。

正所谓“量身定制”,才能让孩子们在训练中找到乐趣。

然后,再来说说“渐进性”。

这个原则就是要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就像学骑自行车,开始的时候可能得扶着,等孩子掌握了平衡,才能放手。

感觉统合训练也是如此,先从简单的感觉刺激入手,再逐步增加难度。

这样孩子们才能在不断挑战中,获得成就感,而不是一开始就让他们面对巨大的挑战,容易让人心灰意冷。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办法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办法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办法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将自己身体和周围环境接触的感觉信息,有效地组合起来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对于儿童来说,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

然而,有些儿童可能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情况,这就需要通过特定的训练活动来帮助他们改善。

以下是一些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活动的办法:一、触觉训练1、触觉刷按摩准备一个柔软的触觉刷,让孩子穿上轻薄的衣物,用触觉刷轻轻刷孩子的手臂、背部、腿部等部位,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每个部位刷 2-3 分钟。

这个活动可以刺激孩子的触觉感知,降低触觉敏感度。

2、玩沙游戏在一个大容器中装满干净的细沙,让孩子将手伸进沙中玩耍,可以用手挖沙、堆沙堡、埋玩具等。

沙的质地和触感可以丰富孩子的触觉体验。

3、触觉球按摩使用带有凸起的触觉球,在孩子的身体上轻轻滚动,重点按摩手掌、脚底、背部等部位。

这有助于提高孩子对触觉的敏感度和适应性。

二、前庭觉训练1、旋转游戏让孩子坐在旋转椅上,慢慢地旋转几圈,然后逐渐加快速度。

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避免过度旋转导致不适。

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旋转身体,如原地转圈。

2、荡秋千带孩子去公园荡秋千,让孩子在秋千上感受前后摆动的感觉,这可以刺激孩子的前庭觉发展。

3、走平衡木搭建一个适合孩子高度的平衡木,让孩子在上面行走,双手可以张开保持平衡。

这有助于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三、本体觉训练1、俯卧撑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俯卧撑动作,开始时可以让孩子双手撑在地上,膝盖着地,逐渐过渡到标准的俯卧撑姿势。

这可以增强孩子的肌肉力量和身体控制能力。

2、拔河比赛组织孩子进行拔河比赛,通过用力拉绳子,让孩子感受身体的力量和肌肉的紧张与放松。

3、跨越障碍物在地上设置一些障碍物,如小凳子、枕头等,让孩子跨越这些障碍物行走。

这可以提高孩子对身体位置和动作的感知。

四、视觉训练1、拼图游戏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拼图,让孩子通过观察图片的形状和颜色,将拼图拼完整。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篇一:感觉统合训练方案感觉统合训练方案姓名: 学号专业:测评信息:小云,七岁,本体感统失调,视觉统合失调。

注意力记忆力差,身体平衡差,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动作迟缓笨挫,成绩差。

长远目标:加强平衡感,提高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培养愉悦的心情,建立自信,能够和人正常沟通。

训练主题:感统失调训练训练活动实施人:老师、父母物资准备:训练中心、家庭训练时间周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一个月,共三个月,每周三天训练。

训练项目:大滑板、蹦床、乌龟爬、大象爬、袋鼠跳、按摩大龙球等。

技术要素:采用游戏的方式,特定环境、特殊的器材与孩子的交互作用,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即刺激与运动相结合,达到刺激及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从而让儿童在积极快乐的情绪中来玩、来学习,促进他们身体和大脑之间的协调反应,帮助他们的感觉运动功能向正常方向发展。

训练难点与应对方法:儿童可能会在训练中,产生反抗哭闹的行为,老师与家长要及时安慰,积极调整儿童心态,协助其完成训练。

(一)教学计划:第一个月主要训练目标:主要是训练前庭和触觉,训练平衡感。

具体训练内容:大滑板(30~50)蹦床(200~500)乌龟爬(5圈)平衡台(5次)按摩大龙球(200)平衡踩踏车(100)抛接球(20个)第一个月小结:平衡感稍微好了点,注意力慢慢在集中。

教学计划:第二个月主要训练目标:主要挺高注意力和触觉,加强平衡感。

具体训练内容:大滑板(30~50)蹦床(200~500)走平衡台(5次)按摩大龙球(200)平衡踩踏车(100)大象爬(10圈)晃动独木桥(10)对接抛球(20个)第二个月小结:平衡感开始正常,可以独立的做早操,认真的听别人讲话。

写字姿势稍微正确。

教学计划:第三个月主要训练目标:主要训练平衡感,注意力记忆力。

具体训练内容:按摩大龙球(200)对接抛球(30)大陀螺(20)脚步器(20)竖抱筒蹦床(200~300)S形垂直平衡木(10)第三个月小结:注意力比以前集中了许多,动作也快了,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了很明显的提高。

感统训练方法

感统训练方法

感统训练方法感统(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通过刺激感官系统,促进感官器官之间协调配合的训练方法。

感统训练可以帮助提高人们的感知能力、注意力、集中力以及感觉和运动的协调性,对儿童的智力和认知发展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种感统训练方法:1. 触觉刺激训练:使用各种触觉刺激物品,如不同材质的布料、海绵球等,让孩子用手触摸和感受物品的不同质地和温度。

可以让孩子在闭眼的状态下,用双手辨别并分类这些物品。

2. 听觉训练:播放不同的音乐和声音,让孩子通过听觉去辨别不同的乐曲、音调和节奏。

可以通过让孩子模仿声音、跟随音乐节奏等方式来训练听觉。

3. 视觉训练:使用视觉刺激物品,如各种颜色的球、积木等,让孩子观察和辨别物品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可以使用图片卡片进行认知训练,要求孩子辨认和配对不同的图片。

4. 平衡训练:通过使用平衡板、积木和绳子等训练工具,让孩子在平衡的过程中提高核心稳定性和平衡力。

可以让孩子站在平衡板上尝试各种动作,如单脚站立、转身等。

5. 运动协调训练:使用各种运动器材,如球、绳子、跳绳等,让孩子进行各种运动动作的训练。

可以通过跳绳、接球、踢球等方式来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和肢体运动能力。

6. 空间方向感训练:使用各种游戏和活动,如模型拼装、迷宫等,让孩子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空间方向感。

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迷宫图,让他们通过解决迷宫来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感统训练需要适应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可以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同时,感统训练应该结合游戏和乐趣,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训练,以促进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感统训练可以从多个感官入口刺激孩子的感知系统,提高其感知能力、注意力和集中力,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同时,感统训练也可以让孩子在游戏和活动中享受乐趣,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总)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总)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感觉统合训练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3. 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和适用对象。

二、教学内容1. 感觉统合训练的定义:通过各种感觉刺激,提高儿童的感觉处理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帮助儿童提高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

3. 感觉统合训练的意义:对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活动1. 观看感觉统合训练的介绍视频,让学生对感觉统合训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解和看法。

3. 设计感觉统合训练的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训练的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感觉处理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感觉统合训练介绍视频。

2. 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材料。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第二部分)六章:视觉训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视觉训练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视觉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3. 让学生掌握视觉训练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视觉训练的定义:通过各种视觉刺激,提高儿童的视觉处理能力。

2. 视觉训练的目的:帮助儿童提高注意力、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

3. 视觉训练的意义:对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活动1. 观看视觉训练的介绍视频,让学生对视觉训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视觉训练的理解和看法。

3. 设计视觉训练的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训练的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视觉训练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视觉处理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视觉训练介绍视频。

2. 视觉训练游戏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统合训练目录
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
感觉统合训练的分类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但实际上,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感觉却是听知觉、前庭平衡觉、本体感觉、触觉和视知觉。

一感觉统合的概念感觉统合是将各神经系统传来的不同的感觉在脑干部份做适当的组织统合,如此中枢神经的各部位才能整体工作,使个体能顺利地与环境接触,并感到满足,例如剥橘子时视觉使我们知道它是黄色的(成熟时)、圆形的,触觉使我们知道它有粗糙的外皮和多汁的果肉,嗅觉告诉我们有芬芳的气息,味觉告知我们它是酸酸甜甜的,以手掂它的重量时,运动觉告诉我们它重重的。

综合了这些个客观的感觉,才能形成对橘子整体的主观知觉,孩子透过这样的认知,知道橘子是圆的,可以当球玩,它重重的可以使人感到疼痛,也知道它多汁可口,可以解渴。

二感统训练的概念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基于儿童的神经需要,引导对感觉刺激作适当反应的训练,此训练提供前庭(重力与运动)、本体感觉(肌肉与感觉)及触觉等刺激的全身运动,其目的不在于增强运动技能,而是改善脑处理感觉资讯与组织并构成感觉资讯的方法,正确的概念是「脑功能的神经功能」。

三感统失调的原因遗传因素:1、母亲在孕期工作紧张忙碌、压力过大、焦虑,运动不够、家务劳动过多或姿势不佳,导致胎位不正等情况,进而影响到胎儿平衡的学习,重力感不足;
2、母亲在孕期被动吸烟或者饮酒、喝浓茶、咖啡等引起胎盘血管萎缩,影响胎儿营养摄入,从而影响胎儿脑神经发育,导致出生后感觉发育不良;
3、早产、剖腹产的婴儿由于受产道挤压不足而影响出生后关节、触觉等方面的感觉学习不足。

环境因素:1、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娇宠溺爱,造成孩子操作能力欠缺;2、都市家庭小型化生活造成空间狭小、爬行不足缺少运动或集体活动等;3、过早用学步车, 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4、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5、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
6、洁癖症母亲或保姆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
7、延误矫正, 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型化。

编辑本段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
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是同时给予儿童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摸、视、听、嗅等多种刺激,并将这些刺激与运动相结合。

感觉统合训练涉及心理、大脑和躯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只是一种生理上的功能训练,儿童在训练过程中获得熟练的感觉,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在指导下感觉到自己对躯体的控制,由原来焦虑的情绪变为愉快,在积极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对意志想象进行挑战。

感觉统合训练就是要用耐心培养孩子的兴趣,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要让孩子在感觉统合训练
[1]游戏中感到快乐,自动自发才有效;感觉统合训练因人而异,让孩子每天都有多样的感觉刺激。

编辑本段感觉统合训练的分类
感觉统合训练主要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系统,可分为触觉、前庭平衡训练、运动感觉等等项目的训练。

主要有以下几种:触觉训练:强化皮肤、大小肌肉关节神经感应,辨识感觉层次,调整大脑感觉神经的灵敏度。

训练器材有:按摩球、波波池、平衡触觉板。

适应症:爱哭、胆小、情绪化、怕陌生、笨手笨脚、怕人触摸、发音不正确、偏食、挑食、注意力差、自闭、体弱多病等。

前庭平衡觉训练:调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经系统自动反应机能,促进语言组织神经健全、前庭平衡及视听能力完整程度。

训练器材:圆筒、平衡踩踏车、按摩大龙球、滑梯、平衡台、晃动独木桥、袋鼠袋、圆形滑车。

适应症:身体灵活度不足、姿势不正、双侧协调不佳、多动、爱惹人、语言发展迟缓、视觉
空间不佳、阅读困难、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方向感不明、学习能力以及习惯培养不起来。

弹跳训练:调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觉神经系统,强化触觉神经、关节信息,促进左右脑健全发展。

训练器材:羊角球、跳床。

适应症:站坐无相、姿势不正、情绪化、身体灵活度不够、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发展迟缓、阅读困难、胆小、情绪化、笨手笨脚、视觉判断不良、触觉发展不假、关节信息不足。

固有平衡训练:调整脊髓中枢神经核对地心吸力的协调,强化中耳平衡体系,协调全身神经机能,奠定大脑发展基础。

训练器材:独脚椅、大陀螺、脚步器、竖抱筒。

适应症:多动不安、容易跌倒、脾气急躁、好惹人、语言发展不佳、缺乏组织能力及推理能力、双侧协调不良、手脚不灵活、自信心不足。

本体感训练:强化固有平衡、触觉、大小肌肉双侧协调,灵活身体运动能力、健全左右脑均衡发展。

训练器材:跳床、平衡木、晃动独木桥、滑板、S型垂直平衡木、S型水平平衡木、圆形平衡板。

适应症:语言发展缓慢、笨手笨脚、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安、情绪化、组织力及创造力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