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详细教学大纲
《互联网软件应用于开发》教案1112章:技术与教学相融合,营造高品质教学环境

《互联网软件应用于开发》教案1112章:技术与教学相融合,营造高品质教学环境。
一、互联网软件应用于开发的教学内容《互联网软件应用于开发》教案11-12章主要包括:JSP(Java Server Pages)技术、Struts框架、Hibernate框架、Spring框架等内容。
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掌握互联网应用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和工具,并了解应用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
其中,JSP技术是一种基于Java语言的Web开发技术,它可以将Java代码嵌入HTML页面中,从而实现动态网页的生成。
Struts框架是一种基于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式的Web开发框架,它能够帮助开发人员快速构建Web应用程序。
Hibernate框架是一种灵活的对象关系映射(ORM)框架,它可以自动将Java对象映射到数据库表中,从而对于数据库的操作更加方便和简单。
Spring框架是一种全面的企业应用开发框架,它提供了依赖注入、AOP(面向切面编程)、Web框架、ORM框架、事务管理等众多功能,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搭建完整、高效的应用程序。
通过学习这些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互联网应用开发的各个方面,包括前端、后端、数据库、框架等等。
同时,还可以掌握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技术,比如Tomcat服务器、MyEclipse开发环境、SQL 语言等等。
二、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对于互联网软件应用于开发这样的课程,如何将技术与教学相融合,营造高品质教学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教学方法:1.以案例为主互联网应用开发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以案例为主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可以选取些实际的项目案例进行讲授,让学生了解项目的需求、设计、实现等全过程。
通过实际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场景和实用价值。
2.实践操作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并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详细教学大纲

《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 英语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专业拓展限定选修课 学分学时数:2/32 适用专业: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二年级学生 修(制)订人: 修(制)订日期:2008年9月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审定人: 审定日期: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是电子商务专业(专科)的专业课。
本课程是在《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课程的基础上开的。
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是当前信息技术上开设的。
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是当前信息技术的热门领域。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互联网基础技术、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网络安全以及互联网应用软件工具等。
在互联网软件设计技术方面,将重点介绍国际上最先进的互联网程序设计技术,例如CGI 程序设计、ASP 程序设计”JVAV 语言的互联网设计技术等。
(二)课程目的 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是电子商务专业体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互联网软件及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静态网页、动态网页制作技术,并学会如何综合应用软件、数据库基础知识以及互联网软件工程知识进行互联网软件的分析、设计与开发。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互联网软件开发过程概述(2学时) 1、讲授内容: 软件开发的五个步骤;名词:什么叫界标;设计阶段的任务规划阶段的典型问题(7点,是本章重点);站点模型(五种,每种要了解)其中某一种考名词解释;项目计划;项目小组中客户的角色(选择);调度(名词);风格飘移。
● 互联网软件开发过程 ● 项目规划 ● 组建项目小组……………………………………………………………………装……订……线……………………………………………………………………………………………………………●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 2、教学要求: 了解:软件开发的五个步骤,站点模型 理解:互联网软件开发过程 掌握:设计阶段的任务规划阶段的典型问题 3、教学重点: 互联网软件开发过程,设计阶段的任务规划阶段的典型问题 4、难点:软件开发项目管理。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WebApp)课程教案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WebApp)课程教案第一章: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概述1.1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背景和意义1.2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趋势和发展方向1.3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1.4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流程和工具第二章:HTML5和CSS3基础2.1 HTML5概述和新增特性2.2 HTML5文档结构和常用元素2.3 CSS3概述和常用样式2.4 HTML5和CSS3在WebApp中的应用第三章:JavaScript编程基础3.1 JavaScript概述和基本语法3.2 JavaScript数据类型和运算符3.3 控制结构和函数3.4 JavaScript对象和数组3.5 JavaScript事件处理和浏览器API第四章:响应式Web设计4.1 响应式Web设计的概念和原则4.2 媒体查询和CSS样式布局4.3 响应式布局框架和库4.4 响应式Web设计的实践和案例第五章:WebApp开发实战5.1 WebApp项目规划和需求分析5.2 使用HTML5、CSS3和JavaScript实现WebApp界面5.3 使用JavaScript和浏览器API实现WebApp交互功能5.4 调试和优化WebApp性能5.5 发布和推广WebApp第六章:前端框架和库6.1 前端框架和库的概念与分类6.2 流行的前端框架和库介绍(如React, Angular, Vue.js)6.3 使用前端框架和库的优势与挑战6.4 前后端分离和数据交互第七章:移动端开发框架7.1 移动端开发框架的概念和作用7.2 流行的移动端开发框架介绍(如Ionic, Framework7, Onsen UI)7.3 移动端开发框架的特点和选择因素7.4 使用移动端开发框架开发WebApp的流程第八章:WebApp性能优化8.1 WebApp性能优化的意义和目标8.2 页面加载优化8.3 页面渲染优化8.4 网络请求优化8.5 代码优化和调试技巧第九章:WebApp安全与隐私保护9.1 WebApp安全的重要性9.2 WebApp常见安全问题和攻击手段9.3 数据保护和加密技术9.4 跨站脚本攻击(XSS)的防护9.5 跨站请求伪造(CSRF)的防护第十章:WebApp发布与维护10.1 WebApp发布流程和平台选择10.2 应用商店提交和审核指南10.3 WebApp的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10.4 WebApp的监控和错误跟踪10.5 WebApp的更新和维护策略第十一章: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11.1 用户体验(UX)设计的基本原则11.2 交互设计(IxD)与WebApp界面设计11.3 用户画像和用户行为分析11.4 设计工具和原型制作(如Sketch, Adobe XD)11.5 用户测试与反馈收集第十二章:WebApp营销与推广12.1 WebApp营销策略和市场定位12.2 社交媒体营销和网络推广12.3 应用商店优化(ASO)12.4 用户增长和留存策略12.5 案例分析:成功的WebApp营销案例第十三章:跨平台开发技术13.1 跨平台开发的概念和优势13.2 使用跨平台开发工具和技术(如Flutter, React Native)13.3 跨平台开发的挑战和解决方案13.4 跨平台应用的性能比较和选择13.5 跨平台开发的未来趋势第十四章:WebApp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14.1 WebApp项目管理的要点和流程14.2 敏捷开发和Scrum方法论14.3 团队协作工具和沟通平台(如Jira, Slack)14.4 代码版本控制和协同编辑(如Git, GitHub)14.5 项目风险管理和质量保证第十五章:未来趋势与创新15.1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未来趋势15.2 新技术展望(如5G, 在WebApp中的应用)15.3 创新的WebApp应用案例分析15.4 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理念在WebApp中的融入15.5 学生项目展示和创意分享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WebApp)课程的教案内容,分为十五个章节。
软件开发 教学大纲

软件开发教学大纲软件开发教学大纲软件开发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涵盖了软件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广泛推广,软件开发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因此,培养具备软件开发技能的人才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软件开发教学的大纲设计,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
一、课程目标软件开发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
通过系统学习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学生应能掌握软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和维护等关键技能。
此外,课程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项目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二、课程内容1. 软件开发基础知识- 软件工程概述- 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 软件设计原理与方法- 软件测试与调试技术2. 编程语言与工具- 常用编程语言(如Java、Python等)的语法和特性- 集成开发环境(IDE)的使用方法- 版本控制工具(如Git)的基本操作3. 软件开发实践- 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 软件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 敏捷开发方法(如Scrum)的原理和实践- 软件质量保证与性能优化4. 前沿技术与趋势-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基本概念- 移动应用开发与跨平台开发技术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软件开发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框架。
2. 实践操作:通过编写小型程序、参与项目开发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编程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项目实训:组织学生参与真实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软件开发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5. 论文阅读: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
《互联网及其应用》课程大纲

《互联网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Internet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课程编号:0500600学时:40+24学分:4课程性质:院系必选课选课对象:计算机应用专业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内容概要:《互联网及其应用》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课。
课程主要讲授Internet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并且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讲解了Internet的各种接入方式、网页浏览与管理、搜索引擎、电子的、文件传输,以及网络邵东与互动、网上学习与生活、网上电子商务系统、网络案例与病毒防范等见容。
选用教材:《Internet技术与应用教程》曲桂东毕燕丽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主要参考书:《互联网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开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生今后在学习、工作中使用Internet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建立起Internet的应用意识,全面了解Internet 提供的信息服务及其原理,熟练掌握获取Internet各种信息服务的方法,至少掌握一种网页创作技术。
二、课程的基本的要求通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了解Internet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的基本概念,熟练使用浏览器、电子邮件、FTP、搜索引擎等软件工具;掌握HTML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熟练掌握一种网页制作工具。
本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课堂教学为40学时(含期末复习),实验学时为24学时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达到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目标。
三、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本课程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基础课,是向学生介绍互联网的构成、接入方式及借助于互联网去实现的功能。
需要了解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系统及网络信息的安全。
因此要求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
四、课程的内容与学时分配、学分数五、本课程的性质及适用对象全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课。
教学大纲内容第1章Internet基础知识教学提示: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计算机网络及互联网的概念、熟悉互联网的发展及组成,了解互联网中使用的网络协议及一些常用术语的内涵。
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

现代远程教育《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课程学习指导书作者:杨战国第一章网络程序设计概述一、学习目标1、理解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概念;2、熟练掌握静态网页、动态网页的工作原理;3、了解目前主要网络程序设计语言的优缺点、及其选择要点。
二、章节重点、难点及要点分析重点:静态网页、动态网页基本概念、静态网站工作原理、动态网站工作原理、网络程序设计语言及选用。
难点:PHP的要点和JSP要领及其应用。
1.1 网络程序设计语言产生的背景目前网络提供的服务有:万维网(WWW)、电子邮件(E_mail)、新闻组、远程登录服务。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网上的应用蓬勃发展,要求万维网不仅可以显示有关信息,而求可以像普通软件一样实现网上交流,由此网络程序设计语言应运而生。
1.2 WWW的工作原理一般,凡是提供服务的一方称为服务器端,接受服务的一方称为客户端。
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不是绝对的。
服务器端也可以接受其他的服务器端提供的服务而转化为客户端,接受服务的客户端也可以为其他的客户端提供服务转化为服务器端。
静态网页:网页文件里没有程序代码,只有HTML标记的网页。
静态已经制成内容不会变化,必须修改标记代码,从新上传到服务器上才能浏览到变化的网页。
静态网页的工作原理:浏览器将用户的地址向服务器提出浏览网页的请求。
服务器端接到请求后,就会根据地址寻找静态网页目标,然后发送给客户端。
动态网页:网页文件中不仅含有HTML标记,而且含有程序代码的网页。
动态网页能够根据不同的时间、来访者而显示不同的内容。
动态网页的工作原理:浏览器将用户的地址向服务器提出浏览网页的请求。
服务器端接到请求后,就会根据地址寻找动态网页目标文件,然后执行网页文件中的程序代码,并转换为静态网页发送给客户端。
1.3 目前主要的网络程序设计语言ASP优点:①简单易学;②运行环境简单,直接解释运行,不需编译;③利用ADO组件轻松存取数据库;④面向对象编程,可扩充ActveX Server组件,可实现任何功能;⑤不存在浏览器兼容问题⑥可以心肠程序代码。
《互联网技术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互联网技术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开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生今后在学习、工作中使用Internet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建立起Internet的应用意识,全面了解Internet提供的信息服务及其原理,熟练掌握获取Internet各种信息服务的方法,至少掌握一种网页创作技术。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了解Internet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的基本概念,熟练使用浏览器、电子邮件、FTP、搜索引擎等软件工具;掌握HTML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熟练掌握一种网页制作工具。
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为28学时(含期末复习),实验学时为20学时。
三、课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48学时),具体课时分配见课时分配表。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难点和重点课题一Internet概述基本内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网络的分类、Internet的发展历史、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几大骨干网、“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Internet的未来、Internet 的应用、Internet对社会的影响。
基本要求: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以及Internet发展的历史、现状、发展方向以及应用。
重点:Internet的应用及对社会的影响难点:无课题二Internet技术基础基本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组成及分类、TCP/IP协议、路由器(Router)、IP地址及其分类、域名系统(DNS)、中文域名、Internet的接入技术、个人上网的方法和配置基本要求:了解:Internet网络组成的方法和原理、TCP/IP协议族中若干个协议的作用;了解路由器的作用、什么是IP地址和域名系统及其分类;了解Internet的若干种接入技术;学会如何利用Windows2000上网。
重点:TCP/IP协议、IP地址、域名系统、Internet的接入技术难点:Internet网络是如何组成和运行的课题三WWW万维网基本内容:WWW的工作原理、超文本和超媒体、统一资源定位器URL、浏览器的配置和使用、著名站点。
《互联网软件应用于开发》教案7-8

《互联网软件应用于开发》教案7-8课程背景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互联网软件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法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互联网软件的开发方法和应用原理,能够让学生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探究能力。
课程目标1.了解基于Python的Web应用框架的搭建方法2.掌握Web应用的前端开发技术3.掌握Web应用的后端开发技术4.了解Web应用的部署与维护教学内容和方法7. Python Web应用框架搭建1.Flask框架的介绍与安装Flask是一个基于Python的Web应用框架,它采用了Werkzeug工具箱和Jinja2模板引擎。
可以快速构建一个Web应用。
2.Flask框架使用教程•创建Flask应用•路由:实现页面跳转•模板:渲染HTML页面•请求与响应:实现页面与后端交互•控制器:实现具体业务逻辑•静态文件:提高页面加载速度3.练习•集成上述知识搭建一个简单的博客网站8. 前后端技术1.HTML和CSS技术•HTML基础语法•CSS样式与布局2.JavaScript技术•基础语法•DOM操作•Ajax请求3.Python后端技术•处理表单提交•处理Ajax请求•数据库操作4.练习•集成上述知识搭建一个类似于留言板的网站教学准备1.计算机一台2.Python环境3.PyCharm或其他Python编辑器4.Flask框架5.Web浏览器教学时间安排总计6学时,每学时50分钟学时教学内容第1学时Python Web应用框架搭建介绍与安装第2学时Flask框架使用教程第3学时Flask框架使用教程第4学时前端HTML和CSS技术第5学时前端JavaScript技术第6学时Python后端技术及整合教学成果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基于Python的Web应用框架搭建方法,熟练掌握Web前端技术和Python后端技术。
并且在实践中掌握Web应用的实现方法和部署与维护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 英语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专业拓展限定选修课 学分学时数:2/32 适用专业: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二年级学生 修(制)订人: 修(制)订日期:2008年9月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审定人: 审定日期: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是电子商务专业(专科)的专业课。
本课程是在《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课程的基础上开的。
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是当前信息技术上开设的。
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是当前信息技术的热门领域。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互联网基础技术、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网络安全以及互联网应用软件工具等。
在互联网软件设计技术方面,将重点介绍国际上最先进的互联网程序设计技术,例如CGI 程序设计、ASP 程序设计”JVAV 语言的互联网设计技术等。
(二)课程目的 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是电子商务专业体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互联网软件及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静态网页、动态网页制作技术,并学会如何综合应用软件、数据库基础知识以及互联网软件工程知识进行互联网软件的分析、设计与开发。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互联网软件开发过程概述(2学时) 1、讲授内容: 软件开发的五个步骤;名词:什么叫界标;设计阶段的任务规划阶段的典型问题(7点,是本章重点);站点模型(五种,每种要了解)其中某一种考名词解释;项目计划;项目小组中客户的角色(选择);调度(名词);风格飘移。
● 互联网软件开发过程 ● 项目规划 ● 组建项目小组……………………………………………………………………装……订……线……………………………………………………………………………………………………………●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 2、教学要求: 了解:软件开发的五个步骤,站点模型 理解:互联网软件开发过程 掌握:设计阶段的任务规划阶段的典型问题 3、教学重点: 互联网软件开发过程,设计阶段的任务规划阶段的典型问题 4、难点:软件开发项目管理。
第二章:IIS 介绍(4学时) 1、讲授内容: Web 站点;IIS 的添加;IIS 的运行;在Windows XP Home 版本中添加IIS 的方法;对IIS 服务的远程管理。
安装IIS 服务器,建立虚拟网站、虚拟目录并配置WWW 服务器。
● Internet 与Web 概述 ● IP 地址和域名服务 ● 安装和使用IIS ● 密钥管理器 2、教学要求: 了解:Internet 与Web 概述。
理解:Web 站点;IP 地址和域名服务 掌握:安装和使用IIS 。
配置WWW 服务器 3、教学重点:安装和使用IIS 4、难点:安装和使用IIS ;对IIS 服务的远程管理 第三章:HTML 语言介绍(2学时) 1、讲授内容: 熟练掌握超文本标示语言HTML ;head 元素的功能 body 文档体的概念 还有颜色、链接、URL 引等文字叙述;利用文本编辑器建立HTML 文档,制作简单网页;学习将其它格式的文档转换成HTML 格式的文档。
● HTML 文档总体结构 ● 文档体 ● 创建超链接 ● 表格……………………………………………………………………装……订……线……………………………………………………………………………………………………………● 表单 2、教学要求: 了解:表单。
理解:颜色、链接、URL 掌握:熟练掌握超文本标示语言HTML 。
3、教学重点:超文本标示语言HTML 4、难点:利用文本编辑器建立HTML 文档 第四章: 介绍(2学时) 1、讲授内容: ASP 的组成(选择);ASP 组件;ASP 的脚本语言;基本语法;ASP 的变量、常量、过程等概念;作用域的概念;ASP 执行过程 ● 简介 ● Web 页面 ● 服务器端控件 ● 自定义控件 ● 数据库编程 ● 性能优化 2、教学要求: 了解: ASP 的脚本语言;基本语法 理解:ASP 的变量、常量、过程。
掌握:ASP 执行过程 3、教学重点:ASP 执行过程;服务器端控件 4、难点:ASP 执行过程;自定义控件;数据库编程 第五章:Web 数据库技术基础(2学时) 1、讲授内容: WEB 数据库工作原理;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及特点;客户机/服务器对话过程;HTTP web 服务器的安全(授权和加密);web 服务器的选择;WEB 服务器的性能标准;ODBC 分哪四层;数据源(名词);ODBC 定义的驱动程序类型;ODBC 的特性、两个一致性级别;ADO 7个对象的选择;ASP 访问数据库;几个动作;DHTML 技术构成;DOM 及几个对象。
● Web 数据库基本概念 ● Web 服务器简介 ● ODBC 、ADO 与Web 数据库……………………………………………………………………装……订……线……………………………………………………………………………………………………………●ASP与数据库访问2、教学要求:了解: Web数据库基本概念理解:WEB数据库工作原理掌握:ASP访问数据库. DHTML技术构成3、教学重点:ASP访问数据库4、难点:ODBC、ADO与Web数据库第六章:动态网页技术~DHTML介绍(4学时)1、讲授内容:DHTML 指动态 HTML(Dynamic HTML)。
DHTML 技术;层叠样式表(CSS);文档对象模型(DOM);JavaScript;动态CSS(允许您控制元素的定位和可见性)●DHTML概述●文档对象模型●窗口对象与文档对象●集合●修改HTML内容●TextRange对象。
2、教学要求:了解:DHTML 技术。
理解:窗口对象与文档对象掌握:TextRange对象3、教学重点:DHTML 技术;层叠样式表(CSS)4、难点:动态CS S;TextRange对象第七章: PHP技术介绍(4学时)1、讲授内容:PHP语言基础;嵌入形式、声明变量、引用文件等基础;外界变量;字符串运算符;MYSQL;用户和密码权限机制;权限控制;新增用户;访问数据;选择数函数;发送读取函数。
●PHP简介●PHP工作环境●PHP语言基础●PHP访问MySQL数据库2、教学要求:了解:嵌入形式、声明变量、引用文件等基础。
理解:PHP语言基础掌握:PHP编辑器的简单用法;PHP程序的编写方法和常用函数的使用3、教学重点:PHP工作环境;PHP访问MySQL数据库4、难点:Windosw下Apache+PHP安装配置;PHP访问MySQL数据库第八章: JavaServlet技术介绍(2学时)1、讲授内容:JavaScript的基本知识;JavaScricpt脚本源程序和Java Applet程序的区别;编制的JAVA特效网页和JavaScript语言实现的动态网页;Servlet的生命周期;网页制作所涉及的相关技术的理解●Servlet简介●ServletAPl●Servlet的生命周期●一个Servlet实例2、教学要求:了解:JavaScript的基本知识。
理解:Servlet的生命周期掌握:PHP编辑器的简单用法;PHP程序的编写方法和常用函数的使用3、教学重点:ServletAPl;实例4、难点:JavaScricpt脚本源程序和Java Applet程序的区;编制的JAVA特效网页和JavaScript 语言实现的动态网页。
第九章: JSP技术介绍(2学时)1、讲授内容:●JSP简介●JSP的组成。
2、教学要求:了解:JSP简介。
理解:JSP的组成掌握:JSP的组成3、教学重点:JSP的组成4、难点:JSP的组成及应用第十章:UML建模语言介绍(2学时)1、讲授内容:●UML建模语言介绍●UML概述●通用模型元素●UML模型描述图PHP简介2、教学要求:了解:UML建模语言介绍。
理解:通用模型元素掌握:UML模型描述图PHP简介3、教学重点:UML建模语言;通用模型元素4、难点:UML模型描述图PHP简介第十一章:介绍(4学时)1、讲授内容:●概述●.NET战略●.NET的组成部分●.NET框架●.NET的新特性●.NET带来的好处2、教学要求:了解:概述理解:NET的组成部分掌握:UML模型描述图PHP简介3、教学重点:NET框架4、难点:NET框架;.NET的新特性第十二章:J2EE框架介绍(2学时)1、讲授内容:●J2EE框架介绍●J2EE基础●J2EE体系结构简介●J2EE的关键技术J2EE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2、教学要求:了解:J2EE基础理解:J2EE体系结构简介掌握:J2EE的关键技术3、教学重点:J2EE的关键技术4、难点:J2EE体系结构;J2EE的关键技术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一)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2、教学手段(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例分析教学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贯彻精讲的原则,注重三基内容的讲解,突出重点,照顾一般,图文并貌,重在基本概念的理解;(3)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给学生出一定量的思考题、设计题,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以提高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和理论技巧的深入理解,提高其动手操作的能力。
(4)分析与总结相结合,对讲授内容及时总结,对重点内容深入分析,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3、教学辅助资料[1] 李晓黎. ASP+Sql server网络应用系统开发与实例.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 藏杨. ASP软件工程案例精解.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二)作业、答疑和质疑1、作业1)互联网软件开发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2)FTP站点的用户访问控制分为哪几种?说明IIS中如何实现FTP的匿名访问控制?3)操作题:在E盘下新建一个文件夹web ,访问 ,将其首页另存为yahoo.htm(保存方式为网页,全部),放在E:\web目录下,现在根据这些建立好自己的Web服务器,设置虚拟目录为:yahoo,并进行测试,然后将结果放在下框中。
4)用HTML实现用户注册的页面。
5)请编写一个简单的表单,让用户在其中输入用户名,并用ASP获取表单中的值,将用户名在页面中显示出来。
6)编写一个简单的PHP程序,使之在页面中以大字体显示“Hello,php!”。
7)如果用户注册提交,必须判断该用户名是否已存在,如果存在则报告,不存在则将此条注册信息存入数据库。
2、答疑和质疑通过学生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要求把每次作业的程序文本和运行结果存入到本人的用户目录下或其它方式供老师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