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合集下载
《国民革命》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能力:强烈的求知欲,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形成了一定的理性思维,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
不足:知识储备,前后联系综合分析存在不足。
学习目标
1.阅读教材了解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基本史实,努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观看《新闻联播》和上网学习写新闻报道,提高文字书写能力;认真观察《北伐进军形势图》,能准确说出北伐战争的对象和进军路线,努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慢慢养成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
3.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5.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谈生活中的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
突出重点,理解北伐战争在不断深入发展,认识北伐战争使国民革命达到高潮。
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材料的能力,注意论从史出。培养学生努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不同的见解,善于接纳他人的正确观点。
二、黄埔
军校
【多媒体】
图片:黄埔军校
问题:概括出黄埔军校的概况。
【设置问题】简述孙中山伟大的一生。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
【多媒体】
显示孙中山照片,播放哀乐。
两个代表小记者报道黄埔军校的建立情况。扮演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周恩来角色,扮演孙中山的同学为开学典礼致词,然后记者采访孙中山。
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能够与同学合作学习,积极与老师同学一起探讨孙中山的伟大功绩,能比较清楚、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倾听不同的见解,善于接纳他人的正确观点;在悼念孙中山过程中感悟他的爱国热情,学习他不屈的斗争精神,并进行内化、树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志向。
学习重点
能力:强烈的求知欲,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形成了一定的理性思维,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
不足:知识储备,前后联系综合分析存在不足。
学习目标
1.阅读教材了解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基本史实,努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观看《新闻联播》和上网学习写新闻报道,提高文字书写能力;认真观察《北伐进军形势图》,能准确说出北伐战争的对象和进军路线,努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慢慢养成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
3.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5.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谈生活中的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
突出重点,理解北伐战争在不断深入发展,认识北伐战争使国民革命达到高潮。
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材料的能力,注意论从史出。培养学生努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不同的见解,善于接纳他人的正确观点。
二、黄埔
军校
【多媒体】
图片:黄埔军校
问题:概括出黄埔军校的概况。
【设置问题】简述孙中山伟大的一生。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
【多媒体】
显示孙中山照片,播放哀乐。
两个代表小记者报道黄埔军校的建立情况。扮演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周恩来角色,扮演孙中山的同学为开学典礼致词,然后记者采访孙中山。
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能够与同学合作学习,积极与老师同学一起探讨孙中山的伟大功绩,能比较清楚、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倾听不同的见解,善于接纳他人的正确观点;在悼念孙中山过程中感悟他的爱国热情,学习他不屈的斗争精神,并进行内化、树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志向。
学习重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课件

• 2、知道: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 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zhènɡ yì zhàn ,是 zhēnɡ) 国共合作
的重要成果。
2021/12/9
第二页,共十三页。
导学提示 一 (tíshì)
6+2
• 1.任务(rèn wu):观看视屏资料,简单叙述国民
革命运动的兴起
• 2.流程:观看视频(shìpín)---展示
岳麓(yuè lù)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北伐战争 和南 (BěifáZhànzhēng) 京国民政府建立
(一课时(kèshí))
2021/12/9
第一页,共十三页。
学习 目标 (xuéxí)
• 1、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 目的、对象、主战场及重要战役;南京国民政 府的成立等史实。
2021/12/9
东北易帜:
代表人物: 张学良
标志着
南京国民政府在形 式上南北统一
2 评价:回答准确
学生得1赞
第八页,共十三页。
导学提示六:
1+2+2
任务 :合作 探究 (rèn wu)
(hézuò)
流程:思考、交流、展示
学习(xuéxí)本课后你认为: 国民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什么?
失败,因为国民革命没有完成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不到半年时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为什么在短期内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流程: 思考查找、交流整理、竞相展示。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流程:思考、交流、 展示
Image
12/9/2021
第十三页,共十三页。
时间
目的
总司令
北伐战争(BěifáZhànzhēng)
的重要成果。
2021/12/9
第二页,共十三页。
导学提示 一 (tíshì)
6+2
• 1.任务(rèn wu):观看视屏资料,简单叙述国民
革命运动的兴起
• 2.流程:观看视频(shìpín)---展示
岳麓(yuè lù)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北伐战争 和南 (BěifáZhànzhēng) 京国民政府建立
(一课时(kèshí))
2021/12/9
第一页,共十三页。
学习 目标 (xuéxí)
• 1、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 目的、对象、主战场及重要战役;南京国民政 府的成立等史实。
2021/12/9
东北易帜:
代表人物: 张学良
标志着
南京国民政府在形 式上南北统一
2 评价:回答准确
学生得1赞
第八页,共十三页。
导学提示六:
1+2+2
任务 :合作 探究 (rèn wu)
(hézuò)
流程:思考、交流、展示
学习(xuéxí)本课后你认为: 国民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什么?
失败,因为国民革命没有完成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不到半年时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为什么在短期内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流程: 思考查找、交流整理、竞相展示。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流程:思考、交流、 展示
Image
12/9/2021
第十三页,共十三页。
时间
目的
总司令
北伐战争(BěifáZhànzhēng)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单元 从五四运动到红军长征第12课 国共与北伐战争课件 级上册历史课件

C.苏联的帮助和促进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的确定
( B )2.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苏联的帮助
B.新三民主义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D.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2/10/2021
第十三页,共二十六页。
课后作业(zuòyè)
( C)3.影视剧中经常引用总理遗言:“革命尚未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公车上书
12/10/2021
第十七页,共二十六页。
课后作业(zuòyè)
( B )8.右图所示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
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A.促成(cùchéng)了国共两党合作
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12/10/2021
内容(nèiróng)总结
学习目标。1.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材料三 “陈独秀下令将纠察队全体解散。帝国主义进攻北伐军,破 坏中国革命(gé〃mìng),并准备联合进行大规模的干涉。A.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7年初,全国革命(gé〃mìng)
23..时性间质、 :地 是点 一: 个_对_外__投_1_9靠_2_7帝_年_国_、_主南__义京__,_ 对内镇压人
民革命运动,代表
政府。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
4.“宁汉合流”:
国民政府迁往
,
与
国民政府合并武。汉
南京
南京
第六页,共二十六页。
课题(kètí)探究与检测
合作探究
观察下图,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zhī shi)回答问 题。
第五页,共二十六页。
12/10/2021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的确定
( B )2.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苏联的帮助
B.新三民主义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D.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2/10/2021
第十三页,共二十六页。
课后作业(zuòyè)
( C)3.影视剧中经常引用总理遗言:“革命尚未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公车上书
12/10/2021
第十七页,共二十六页。
课后作业(zuòyè)
( B )8.右图所示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
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A.促成(cùchéng)了国共两党合作
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12/10/2021
内容(nèiróng)总结
学习目标。1.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材料三 “陈独秀下令将纠察队全体解散。帝国主义进攻北伐军,破 坏中国革命(gé〃mìng),并准备联合进行大规模的干涉。A.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7年初,全国革命(gé〃mìng)
23..时性间质、 :地 是点 一: 个_对_外__投_1_9靠_2_7帝_年_国_、_主南__义京__,_ 对内镇压人
民革命运动,代表
政府。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
4.“宁汉合流”:
国民政府迁往
,
与
国民政府合并武。汉
南京
南京
第六页,共二十六页。
课题(kètí)探究与检测
合作探究
观察下图,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zhī shi)回答问 题。
第五页,共二十六页。
12/10/2021
北伐战争

第十二课北伐战争实验中学张惠洁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同意!第十二课北伐战争1926年——1927年北伐战争基础知识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思想意识北伐战争是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革命者来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时间:地点:名称:校长:政治主任:1924年5月广州陆军军官学校蒋介石周恩来蒋介石周恩来孙中山为什么要建立黄埔军校?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
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北伐的主要对象你的眼力怎么样呀?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北伐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北伐战争为什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方针正确国共合作官兵奋战工农配合1927_1928 被杀害的革命群众和共产党人31万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陈独秀的右倾错误;蒋介石、汪精卫的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927年4月性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知识梳理国共紧密合作黄埔军校的创立北伐的胜利进军右倾、叛变国民革命的失败南京政府的成立知识的巩固1、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2、北伐战争的时间3、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4、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5、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知识拓展从黄埔军校的证书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信息,如证书是中华民国十四年发的,你能算出是公元的哪一年吗?从中你还获得什么信息?。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孙中山
思维导航
黄埔军校的创办对革命起到了什么作用?
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历史资料:
从1924年至1927年7月,黄埔军校共招收了7期学员,共1.5万人。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国共两党的高级将领。
子目小结:你能填正确吗?
背景:第一次国共合作
时间:1924年地点:广州黄埔
目的: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我们今天要开办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今天起,把革命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如果没有革命军,中国革命永远还是要失败。所以,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湘潭江声实验学校集体备课稿纸
2011年下期八年级历史
研讨时间
10月日第周星期
上课时间
10月日
第周星期
执笔人
李军
执教者
班级
班
总节
课题
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对象,结果,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东北易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文和插图或影像资料,再现历史。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国民政府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请大家打开书本,用1-2分钟的时间预习,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一、黄埔军校的创建
背景: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
思维导航
黄埔军校的创办对革命起到了什么作用?
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历史资料:
从1924年至1927年7月,黄埔军校共招收了7期学员,共1.5万人。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国共两党的高级将领。
子目小结:你能填正确吗?
背景:第一次国共合作
时间:1924年地点:广州黄埔
目的: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我们今天要开办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今天起,把革命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如果没有革命军,中国革命永远还是要失败。所以,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湘潭江声实验学校集体备课稿纸
2011年下期八年级历史
研讨时间
10月日第周星期
上课时间
10月日
第周星期
执笔人
李军
执教者
班级
班
总节
课题
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对象,结果,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东北易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文和插图或影像资料,再现历史。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国民政府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请大家打开书本,用1-2分钟的时间预习,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一、黄埔军校的创建
背景: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
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课件

• 详细描述: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军在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 争。整个战争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江西、福建和浙江三个省份 的争夺战,国民革命军在北伐军的攻击下,迅速溃败。第二个阶段是武 汉和南京的争夺战,国民革命军在攻占武汉后,继续向南推进,最终成 功夺取南京。第三个阶段是山东和河北的争夺战,国民革命军在北伐军 的协助下,成功夺取了这两个省份。最后一个阶段是收官之战,国民革 命军在各地展开扫荡战,最终成功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详细描述
黄埔军校于1924年在中国广州成立,由孙中山先生创立。军校采用现代化的军 事教育方式,为国民革命军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军官。这些军官在北伐战争中发 挥了关键作用,为国民革命军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伐战争的四个阶段
• 总结词:北伐战争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江西、福建和浙江三个省份的 争夺战、武汉和南京的争夺战、山东和河北的争夺战以及最后的收官之 战。
05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的现实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弘扬民族精神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 爱国情感。
传承革命精神
北伐战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通过传承革命精 神,可以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03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政治 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927年,蒋介石在 南京另立国民政府, 与武汉国民政府对峙 。
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军 事整编和财政统一, 逐渐削弱地方军阀的 实力。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 民政府后,对地方军 阀进行“招安”。
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包括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
河北省任丘市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12 国民革命课件 (中华书局版)

叶挺独立团激战贺胜桥。
叶挺独立团攻克武昌后, 武汉各界人士赠送“铁军” 盾牌,铁军由此得名。
今日铁军的风采
北伐军中黄埔同 学组成的宣传队 。
各路军总司令 祭陵后合影。前排 自右到左:鹿钟麟、 李宗仁、蒋介石、 冯玉祥、阎锡山 。
汀泗桥战役 中北伐军缴获敌 人的武器 。
湖北省咸宁 县汀泗桥附近北 伐军击溃军阀吴 佩孚部队的战场 旧址 。
识读“北伐战争进军形势 图”,加强对北伐战争过程的 感性认识。培养读图能力。
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的背景及其政策的了解,初步 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大革命时代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 壮烈之举,认识到先烈们的壮举是顺应时代发 展、敢为人先的英勇行为,培养立报效祖国志、 做现代文明人的情感。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 做出正确判断。
1926年5月1日,叶挺独立 团离开广东肇庆,挺进湘南。
叶挺独立团攻打醴陵。
1926年,叶挺 独立团出师北伐, 担任先遣队,一路 战攸县,下醴陵, 克平江,击溃汀泗 桥守敌,占领了军 事重镇咸宁后,乘 胜追击,歼灭军阀 吴佩孚精锐部队, 夺取鄂南第二门户 贺胜桥,直逼武昌 城,所向披靡,被 誉为“威震敌胆的 铁军”。
黄埔军校
孙中山任总理
蒋介石任校长
廖仲恺任党代表 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zxxkw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讲话, 左一为廖仲恺,左二为蒋介石 。
黄埔军校校歌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 这是革命的黄埔, 主义须贯澈,纪律莫放松, 预备做奋斗的先锋, 打条血路,领导被压迫民众, 携着手,向前行, 路不远,莫要惊, 亲爱精诚,继续永守, 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四、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高潮)
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A.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B.主要对象是吴Fra bibliotek孚、孙传芳、张作霖
C.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黄河流域D.叶挺率领的独立团
二、材料分析题:
5、请阅读下列对联回答问题:“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请回答:
(1)他指什么?它的全称是什么?它创办的前提、时间,地点,创办者。
(2)从对联中可以看出它创办的宗旨是什么?
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学校的创办者是()
A.李大钊B.毛泽东C.孙中山D.蔡元培
2、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国民党办了一所学校,培养
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这所学校是()
A.保定士官学校B.云南讲武堂C.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D.中国陆军学堂
3、“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诞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4、在一位同学撰写的关于北伐战争的历史小论文中有一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来:()
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黄河流域。在此过程中,叶挺率领的独立团作战英勇、战功赫赫。
学习内容
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学习目标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学习重难点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导学过程
感悟
预习:
一、年5月,中国国民党在创办,简称黄埔军校。校长是,政治部主任是。
二、北伐:目的:推翻的统治,统一全国。
开始:年月,北伐军10万人出师北伐,任总司令。
C.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黄河流域D.叶挺率领的独立团
二、材料分析题:
5、请阅读下列对联回答问题:“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请回答:
(1)他指什么?它的全称是什么?它创办的前提、时间,地点,创办者。
(2)从对联中可以看出它创办的宗旨是什么?
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学校的创办者是()
A.李大钊B.毛泽东C.孙中山D.蔡元培
2、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国民党办了一所学校,培养
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这所学校是()
A.保定士官学校B.云南讲武堂C.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D.中国陆军学堂
3、“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诞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4、在一位同学撰写的关于北伐战争的历史小论文中有一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来:()
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黄河流域。在此过程中,叶挺率领的独立团作战英勇、战功赫赫。
学习内容
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学习目标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学习重难点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导学过程
感悟
预习:
一、年5月,中国国民党在创办,简称黄埔军校。校长是,政治部主任是。
二、北伐:目的:推翻的统治,统一全国。
开始:年月,北伐军10万人出师北伐,任总司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对象 北 伐 战 争
方针 著名将领 主要战场 主要战果
张 作 霖
兵力35万
北京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直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 南 广西 安 江苏 徽 浙江
上海
隶
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
江
西 福建
广东
吴佩孚兵力20万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孙 传 芳
兵力20万
主 要 战 役
汉口
武昌 ╳ 汉阳
╳ ╳
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 国民政府的建立
革命者来
贪 生 怕 死 勿 入 斯 门 升 官 发 财 请 往 他 处
一、黄埔军校
1、建立时间: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2、地点:
蒋介石为校长,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 3、领导人: 廖仲凯为党代表,恽代英为教官
4、创办者:国民党(孙中山)
5、办学方针: 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
张学良是在什么情况下宣布“易帜” 的?你如何看待此事?
①日本炸死张作霖企图侵占东北;国民政府采 取和平解决东北问题的方针,劝说张学良归 属南京国民党政府 。 ②张学良将军的爱国之举,充分体现了他顾全 大局、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祟高气节,符 合时代要求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有利于中国 的团结和统一,值得肯定和称赞。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我们过去的革 命所以失败……原因是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 的奋斗。”你认为孙中山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①孙中山的说法是正确的。 ②没有革命军队,就不能推翻反动统治
1、小明同学是惠州人,他自豪地说:我家乡有 一位名人,是率领“铁军”独立团屡建战功的北 A 伐名将。请指出他是谁 ( ) A.叶挺 B.贺龙 C.廖仲恺 D.彭德怀 2、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将领称蒋介石为“校长”, B 这里的“校”是指 ( ) A.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B.黄埔军校 C.西点军校 D.抗日军政大学 3、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的是(D )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C.革命统一战线 D.广东国民政府
4、下列人物中,曾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 共产党人是( B ) A.贺龙 B.周恩来 C.叶剑英 D.叶挺
5、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 独立团一营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 C )的战斗情景 A.平型关大捷 B.淮海战役 C.北伐战争 D.百团大战 6、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 B )
一和:军校建 ——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军事人才 二和:北伐兴 ——使国民革命达到高潮 一分:蒋汪变 ——导致国民革命失败 三和:旗帜易 ——标志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
什么事件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南北? 当时的中国还有哪些地方被外国占据? 答:①东北“易帜”标志着南京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南 北。 ②当时中国还有台湾、香港、澳门、东北部分地 区被外国人占据着。
A.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 C.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 B.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D.曹锟、阎锡山、冯玉祥
7、标志南京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南北的事件是( C) A.宁汉合流 B.蒋介石建立南京政府 C.东北易帜 D.北伐部队占领北京 8、“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 唱!”这首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 ) B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时间:1927年4月 地点: 南京 人物: 蒋介石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三个政权并存
北京北洋军阀 政府(张作霖)
武汉国民政府 (汪精卫)
南京国民政府 (蒋介石)
1927年9月,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 史称“宁汉合流”。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二次北伐”,讨伐张作霖。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 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东北易帜)
贺胜桥
黑 吉 辽
北京
汀芳 张作霖
叶挺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1927年1月,国民 政府从广州迁到武 汉,武汉成为全国 革命的中心。
江 安 南京 安 苏 上海 徽 徽 武昌 湖北 浙江 浙江 江 南昌 长沙 湖南 福 西 福建 建
桂林 桂林
河 郑县 南
广州 广州
北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6、作用: 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蒋介石(校长)
周恩来(政治部主任)
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
黄埔一期:左权、陈赓、徐向前(中共) 杜聿明、胡宗南(国民党)
黄埔四期:林彪 黄埔六期:罗瑞卿(中共)
戴笠(国民党)
二、北伐战争
开始时间 组织者 目的 1926年7月 广东国民政府 打倒列强,除军阀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先……然后……最后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铁军” 湖南、湖北 珠江流域 长江流域
国民政府
★思考: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统治之 下,北伐军能节节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1、正义战争 2、国共两党合作 3、作战部署和方针正确 4、官兵英勇奋战、共产党员先锋作用 5、群众的配合和支援等
三、国民革命的失败
标志国民 革命失败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 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政 变,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思考:1.国民革命夭折的原因有哪些呢?
P61卡
2.为什么说这场国民革命失败了呢?
北伐虽然打垮了旧军阀,但以蒋介石为代 表的新军阀又出现了。新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大 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中国人民反帝反 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