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习题解答1-3

合集下载

心理学-习题解答1-3

心理学-习题解答1-3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科学心理学诞生和独立的标志是:年,德国心理学家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开设实验心理学。

2、和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3、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心理现象包括和。

4、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5、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和。

6、心理过程包括、、。

7、心理是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8、个性心理包括和。

9、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和。

10、心理学的体系分为两大类,即和。

11、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和。

12、大脑皮层有四个脑叶:、、、。

13、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

二、选择题1、心理学是一门(④)的科学。

①古老②年轻③新兴④既古老又年轻2、印度的卡玛拉狼孩典型事例说明人的心理基础是(④)。

①自然环境②人的大脑③个体活动④社会实践活动3、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C )。

A.公元前四世纪B.十八世纪C.十九世纪D.二十世纪4、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D )。

A.亚里士多德B.弗洛伊德C.马斯洛D.冯特5、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6、心理学是研究(A)的科学。

A.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B.除精神病人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C. 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D. 正常成人心理现象7、心理现象可分为(A)A.心理过程和人格B.认识、情感和意志C.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D. 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知识导航:人格也叫个性,是指一个人有别于他人的整个心理面貌。

】8、心理反映的特点有(A)A.能动性和主观性B.客观性和反应性C.形象性和抽象性D.原则性和灵活性9、心理学是(D)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D.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10、1879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C)。

心理学练习题

心理学练习题

心理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_________年,其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2、人的心理现象十分复杂,归纳起来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部分。

前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后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大脑皮层分四个叶: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客观是就其反映的________而言;主观是就其反映的__________而言的。

5、儿童心理研究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6、个性形成有赖于个人心理的___________和个人所处的________。

7、人的心理的实质在于它是_______________。

8、人脑最发达的部分是____________。

它是整个有机体活动的_____________。

9、大脑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___________。

它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11、个性形成的主要标志在于一个人有能力根据__________形成自己的态度系统,并根据这一态度系统采取___________。

12、_________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是__________的机能心理在____________中发展。

13、心理的主观能力性表现在:(1)因受个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影响而使反映带有个人的特点;(2)能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人的行为,反作用于客观现实。

14、个性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5、对小学儿童而言,________活动和____________活动对他们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心理学各章节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各章节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习题《心理学》习题与解答第一章一、概念解释1.反射2.第一信号系统3.第二信号系统二、填空1.心理是的机能, 是产生心理的源泉。

2.神经元与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神经元传导功能的实现是靠来完成的。

3.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其基本规律表现为。

4.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装置。

5.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等五部分组成的。

6.反射分为和。

三、判断1.大脑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因而大脑可以单独产生心理活动。

2.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区是各负其责,互不相干的。

3.感受器就是感觉器官。

4.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

5.大脑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6.“谈虎色变”与“谈梅生津”都是无条件反射四、选择1.最早对条件反射进行研究的是。

A、谢切诺夫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冯特2、心理学是研究下列那种选项的科学A心理过程 B 认识过程 C 个性 D 心理现象3、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A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B 能力、气质、性格C 感知、记忆、思维、想象D 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4、的心理活动包括下列那两个方面A 心理过程和个性B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C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5、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是A 马斯洛、罗杰斯B 弗洛伊德C 华生D 皮亚杰6、心理学独立的时间是A 1789年B 1879 年C 1897年D 1798年五、问答1、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是什么?2、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应该遵循哪些原则?3、心理的实质是什么?4、孩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做的规律性反应。

2、由具体的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称为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3、由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

二、填空1、脑客观现实2、突触突触传递3、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4、1879 冯特5、弗洛伊德华生马斯洛罗杰斯认知学派6、人的心理现象7、气质能力8、兴趣信念三、选择1 B2D3B4A5A6C四、简答题要点1、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是什么?(一)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二)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三)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2、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发展性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一)观察法(二)实验法(三)心理学研究的其它方法1.谈话法2.问卷法3.测验法4.个案法5.活动产品分析法6.教育经验总结法3、心理的实质是什么?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库包括详细解答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库包括详细解答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库包括详细解答单选题(共20题)1. 在实验法的3个变量中,勿须加以控制的变量是()。

A.自变量B.因变量C.无关变量D.自变量与无关变量【答案】 B2. 一般认为,人在()之间的学习效率最高。

A.上午8~9点B.上午11~12点C.下午3~4点D.下午6~8点【答案】 B3.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逻辑性等特点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B.情景记忆C.语义记忆D.情绪记忆【答案】 C4. (2016年真题)关于股权投资基金收益分配,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公司型基金缴纳公司所得税之后再按照《公司章程》关于利润分配的条款规定进行分配B.契约型基金因其契约属性,收益分配安排均可通过契约约定,在实务中相关约定不需参照现行行业监管和业务指引的要求C.合伙型基金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担全部亏损D.合伙型基金的收益分配比例和时间可自行在合伙协议中约定【答案】 B5. (2020年真题)关于基金服务机构为防范基金服务业务中的利益冲突和输送,符合要求的()A.Ⅲ、ⅣB.Ⅰ、ⅡC.Ⅱ、ⅤD.Ⅲ、Ⅴ【答案】 C6. 教师在授课中的语言应尽量做到抑扬顿挫、轻重有落,这是运用了哪个感知规律?()A.组合律B.活动律C.差异律D.强度律【答案】 D7. ()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A.教学反思B.教学监控C.教学计划D.教学设计【答案】 B8. 心理学研究中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属于()。

A.描述B.解释C.预测D.控制【答案】 C9. 研究表明,记忆效果最好的学习熟练程度为()。

A.50%B.100%C.150%D.200%【答案】 C10. 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

A.马斯洛B.赫茨伯格C.弗洛姆D.亚当斯【答案】 C11. (2017年真题)下列关于股权投资基金募集流程及先后顺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2023年心理学测验题目及答案

2023年心理学测验题目及答案

2023年心理学测验题目及答案
1. 题目:请简述什么是心理学?
答案: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涉及到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

2. 题目:列举三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并简要描述各种心理障碍
的特征。

答案:
- 抑郁症:情绪低落、缺乏兴趣、自责等;
- 焦虑症:持续不安、过度担心、恐慌等;
- 强迫症:强迫性思维、反复重复行为、焦虑等。

3. 题目:请解释认知失调是什么,并提供两个例子。

答案: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出现不一致、矛盾或无
法解决的情况。

例如,当一个人对某个任务有自信,但却频繁出错,产生了认知失调;另一个例子是当一个人对自己有高期望,但却经
常感到无能为力,也会出现认知失调。

4. 题目:请解释社交认知理论是什么,并提供一个实际应用的
例子。

答案:社交认知理论是指人们在社交互动中如何感知、解释和
记忆他人的行为、情绪和动机。

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是面试官根据
面试者的非语言表达来评估其自信程度和诚实度。

5. 题目:请简述条件反射是什么,并提供一个实例。

答案: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反复的训练,个体在特定的刺激条件
下形成的无意识的自动响应。

一个实例是当狗看到主人拿出食物时,会流口水,这是由于经过训练形成的条件反射。

以上是2023年心理学测验题目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笔记和 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笔记
习题
真题
心理学
典型
内容
第章
习题
教材
教育 复习
心理学
教育
笔记
教育

社会规范
习题
学习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22.2复习笔记 22.2课后习题详解 2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3章教学设 计
第24章教学成 效的测量与评 价
第23章教学设计
23.1复习笔记 23.2课后习题详解 2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4章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
24.1复习笔记 24.2课后习题详解 2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1章学习动机
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 1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2章学习的迁移
12.1复习笔记 12.2课后习题详解 1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来自第13章知识及其掌握 概述
第14章知识的领会
第15章知识的巩固 第16章知识的应用
第13章知识及其掌握概述
13.1复习笔记 13.2课后习题详解 1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9章心智技能及 其形成
第17章技能及其形成概述
17.1复习笔记 17.2课后习题详解 17.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8章操作技能及其形成
18.1复习笔记 18.2课后习题详解 18.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9章心智技能及其形成
19.1复习笔记 19.2课后习题详解 19.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心理咨询(社会心理学)试题解答

心理咨询(社会心理学)试题解答

社会心理学练习题1、(单选题)本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C )。

• A. 詹姆士• B. 奥尔波特• C. 麦独孤• D. 达尔文2、(单选题)F. H. 奥尔波特(1924)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 B )的学科”。

• A. 社会心理• B. 社会意识• C. 社会知觉• D. 社会观念3、(单选题)勒温(1936)关于社会行为的公式B=f(P,E)中,E 表示( C )。

• A. 行为• B. 个体• C. 个体所处的情境• D. 函数关系4、(单选题)在人际距离中,1.5~4英尺属于( C )。

• A. 公众距离• B. 社交距离• C. 个人距离• D. 亲密距离5、(单选题)正常情况下,影响幸福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B )。

• A. 事业成败• B. 人际关系• C. 财富水平• D. 学历水平6、(单选题)社会行为是人对( A )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 A. 社会因素• B. 现实生活• C. 周围环境• D. 即时情境7、(单选题)在海德的平衡理论P-O-X模型中,( A )的关系最重要。

• A. P-O• B. O-X• C. P-X• D. P-O-X8、(单选题)关于态度测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 A. 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倾向,可以直接测量• B. 态度测量一般使用间接的方法• C. 主要测量态度的方向与态度的强度两个维度• D. 态度量表分单维量表与多维量表9、(单选题)在海德的P-O-X模型中,如果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个体会尽可能少地改变(C )的关系而维持态度平衡。

• A. P-X• B. O-X• C. P-O• D. X-O10、(单选题)下列理论由贝姆提出的是( A )。

• A. 自我知觉理论• B. 归因理论• C. 控制源理论• D. 社会知觉理论11、(单选题)在人际沟通中,( A )是通过组织规定的通道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儿童心理学》习题与答案

《儿童心理学》习题与答案

《儿童心理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儿童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

2. 认知发展:指儿童在思维、记忆、语言等方面的发展过程。

3. 情绪发展:指儿童在情感体验、表达和调节方面的发展过程。

4. 社会性发展:指儿童在与他人互动、合作和适应社会环境方面的发展过程。

5. 游戏:指儿童通过自主参与和想象,以实现自我发展和满足需求的一种活动形式。

二、填空题:1.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认知发展、情绪发展、社会性发展2. 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从感知到思维的过程,其中_________是最早出现的认知能力。

答案:感知3. 儿童的情绪发展包括了情绪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体验、表达、调节4.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了与他人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互动、合作、适应5. 游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帮助儿童培养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能力。

答案:想象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认知发展B. 情绪发展C. 社会性发展D. 生理发展答案:D2. 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进行?A. 观察他人行为B. 模仿他人行为C. 自主探索和实践D. 接受教育指导答案:C3. 儿童的情绪发展与以下哪个因素密切相关?A. 年龄B. 性别C. 家庭环境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4.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需要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进行?A. 独立完成任务B. 与他人合作和互动C. 接受他人的指导和帮助D. 避免与他人接触答案:B5. 游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以下哪些作用?A.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B.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C. 增强社交技能和合作意识D. 所有以上作用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哪些?A. 实验研究B. 调查研究C. 观察研究D. 个案研究答案:A、B、C、D2. 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进行评估?A. 智力测验B. 行为观察记录C. 口头报告和访谈D. 所有以上方式答案:A、B、C、D3. 儿童的情绪发展可能受到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A. 家庭环境B. 学校环境C. 同伴关系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A、B、C、D4.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需要通过以下哪些途径进行培养?A. 家庭教育和亲子互动B. 学校教育和师生互动C. 同伴交往和合作学习D. 所有以上途径答案:A、B、C、D5. 游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A. 认知能力的提高B. 情绪调节能力的增强C. 社交技能的培养D. 所有以上方面答案:A、B、C、D五、判断题:1.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与生俱来的,不受环境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科学心理学诞生和独立的标志是:年,德国心理学家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开设实验心理学。

2、和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3、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心理现象包括和。

4、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5、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和。

6、心理过程包括、、。

7、心理是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8、个性心理包括和。

9、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和。

10、心理学的体系分为两大类,即和。

11、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和。

12、大脑皮层有四个脑叶:、、、。

13、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

二、选择题1、心理学是一门(④)的科学。

①古老②年轻③新兴④既古老又年轻2、印度的卡玛拉狼孩典型事例说明人的心理基础是(④)。

①自然环境②人的大脑③个体活动④社会实践活动3、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C )。

A.公元前四世纪B.十八世纪C.十九世纪D.二十世纪4、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D )。

A.亚里士多德B.弗洛伊德C.马斯洛D.冯特5、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6、心理学是研究(A)的科学。

A.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B.除精神病人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C. 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D. 正常成人心理现象7、心理现象可分为(A)A.心理过程和人格B.认识、情感和意志C.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D. 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知识导航:人格也叫个性,是指一个人有别于他人的整个心理面貌。

】8、心理反映的特点有(A)A.能动性和主观性B.客观性和反应性C.形象性和抽象性D.原则性和灵活性9、心理学是(D)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D.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10、1879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C)。

A.心理学的研究开始运用实验的方法B.构造心理学派的诞生C.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D.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诞生11、(D)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

A.分析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不元素B.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C.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D.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12、(D)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A.机能主义B.精神分析C.行为主义D.人本主义13、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左右是(B)。

A.对称的B. 不对称的C.左半球优于右半球D. 右半球优于左半球三、判断题1、健全的人脑必能产生正常的心理。

(×)2、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3、人的心理现象作为观念的东西,它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答:错。

人的心理现象作为观念的东西,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同样离不开人脑这一物质载体。

】4、人的心理活动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四、名词解释1、心理学2、反射五、简答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2、如何理解心理的实质?3、联系实际说明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感觉、知觉和观察力一、填空题1、外部感觉包括、、、、。

2、内部感觉包括、、。

3、视觉后象暂留的时间大约为。

4、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可把知觉分为、、。

5、知觉的基本特征是、、、。

6、空间知觉包括、、、。

7、感觉对比包括和。

8、社会知觉中常发生的四种主要偏差是、、、。

二、选择题1、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这是利用( B )。

A、知觉恒常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整体性2、“厨师做菜越做越咸”,说明( C )。

A、技术不精B、感觉相互作用C、感觉适应D、错觉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感觉的现象叫( D )。

A.感觉对比 B.感觉后象 C.感觉适应D.联觉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是一种( B )现象。

A、感觉对比B、感觉适应C、感觉后像D、联觉5、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D )A.感觉对比B.感觉后象C.感觉适应D.联觉6、喝过苦的东西后,喝白开水都觉得甜,这种心理现象是( C )A、感觉后象B、感觉适应C、感觉对比D、联觉7、在知觉中,对象和背景是(B)。

A.相互作用的B.相互转换的C.彼此无关的D.固定不变的8、“国际歌”不管用什么乐器演奏,人们都能辨别它,这是由于知觉的(A)。

A.理解性B.恒常性C.选择性D.整体性9、知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C)。

A.外部属性B.个别属性C.整体属性D.本质属性10、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A)的表现。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11、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B)。

A.视觉和听觉B.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C.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D.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12、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B)。

A.感觉B.感受性C.感觉阈限D.最小可觉差1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D)。

A.常数关系B.对数关系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14、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B)。

A.最小可觉差B.感觉阈限C.差别阈限D.差别感觉阈限15、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A)。

A.感觉适应B.感觉后像C.感觉对比D.连觉16、对光适应是(A)。

A.在强光作用下视觉感觉阈限迅速提高的过程B.在强光作用下视觉感受性迅速提高的过程C.在强光作用下视觉的差别感受性提高的过程D.在强光作用下视觉的差别阈限迅速降低的过程17、对暗适应是(A)。

A.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B.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降低的过程C.在暗环境中视觉感觉阈限不断提高的过程D.在暗环境中视觉的差别阈限不断提高的过程18、红灯灭后眼睛里出现的蓝绿色的后象,这叫(B)。

A.正后象B.负后象C.明度对比D.彩色对比19、( A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A.错觉B.梦C.无意识D.幻觉20、“月明星稀”是一种( B )现象。

A、感觉对比B、感觉适应C、感觉后像D、联觉21、当中途离开电影院,强阳光下,反而什么都看不清,这是感觉有(C)的特性。

A.对比B.暗适应C.明适应D.疲劳22、盲人以耳代目的心理现象属于( B )。

A、感觉适应B、感觉的相互补偿C、感觉的对比D、错觉23、注视日光灯30秒,闭上眼睛,感到眼前仍有日光灯光亮的形象出现在暗的背景上,这种A.无意识B.遗忘C.幻想D.幻觉4、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B)。

A.冯特B.艾宾浩斯C.韦伯D.费希纳5、遗忘的进程是(B)。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倒U型曲线D.U型曲线6、瞬时记忆保存的时间一般在(A)秒钟以内。

A.1 B.5 C.10 D.157、短时记忆的容量是(C)。

A.无限的B.9个以上的项目C.7±2个组块D.无法测量的8、长时记忆的编码有(B)。

A.形象编码和抽象编码B.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C.图像记忆编码和声象记忆编码D.图像记忆编码和语音编码9、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C)。

A.功能固定性的作用B.原型启发的作用C.自然衰退或干扰D.思维的定势10、干扰会造成长时记忆的遗忘,干扰可分为(A)。

A.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B.前干扰和后干扰两种C.前摄抑制、中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三种D.前干扰、中干扰和后干扰三种11、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A)。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前干扰D.后干扰12、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B)。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前干扰D.后干扰13、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 A )。

A.系列位置效应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D.记忆顺序效应14、系列位置效应表现为( D )。

A.开头位置的材料记得好B.中间位置的材料记得好C.后边位置的材料记得好D.两头的材料比中间位置的材料记得好15、短时记忆的信息( A )。

A.是可以被意识到的B.是不被意识到的C.经复述可以被意识到D.一分钟以后可以被意识到16、“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是( A )。

A.形象记忆B.语义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三、判断题1、表象的概括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2、遗忘的进程是先慢后快。

(×)3、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4、过度学习所花的时间以150%为宜。

(√)四、名词解释记忆表象识记保持遗忘意义识记再认回忆五、简答题1、什么是记忆表象?记忆表象的特点是什么?记忆表象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有什么意义?2、记忆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如何用信息论的观点来解释记忆过程?3、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4、影响识记的条件有哪些?5、遗忘进程的规律是什么?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六、论述题试分析自己的记忆品质,并针对自己的记忆品质说明在学习中应该采用的有效复习方法。

第四章思维和想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