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元素重点

合集下载

元素周期表中的放射性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的放射性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的放射性元素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具,其呈现了元素的种类、性质和周期规律。

其中,放射性元素是周期表中的一类极其重要的元素,它们可以分为天然放射性元素和人造放射性元素两类,它们的性质和用途极为广泛。

首先,我们来看天然放射性元素,它们的存在可以追溯到宇宙诞生的时期。

原始恒星在爆炸之后会释放大量的中子,这些中子会与原子核结合形成半衰期比较长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地球表面的天然放射性元素主要包括铀、钍、钾等元素。

其中,铀的同位素U-238的半衰期是45亿年左右。

钍的同位素Th-232的半衰期更长,可达140亿年。

钾的同位素K-40同样具有放射性,它的半衰期为13.6亿年。

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对地球内部热量的形成和地壳岩石的形成都有极大的影响。

天然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活动会导致不良的辐射损害,如放射性污染。

然而,天然放射性元素同样能应用于医学、地质等领域。

例如放射性碳(C-14)常被用于测定化石的年龄,铀、钍和铀-铅等放射性元素常被用于测量岩石年龄和矿物组成。

接下来,我们来看人造放射性元素。

人造放射性元素从根本上说是人工产生的放射性核素,其大多源自于核反应堆或其他核设施中。

人造放射性元素的特点是半衰期往往较短,而半衰期长短决定了人造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活动。

人造放射性元素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例如在医学上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疾病。

同时,它们还可以用于射线消毒、杀菌等领域。

然而,人造放射性元素同样可以对人类和环境带来灾难性后果,如福岛核事故等核污染事件。

总而言之,放射性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类重要元素,在能源、医疗、科学和工业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意义。

虽然它们的存在可能会对人类和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但是科学合理利用放射性元素,对于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元素周期表中的放射性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的放射性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的放射性元素元素周期表是化学领域中一张至关重要的表格,它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和原子量等属性进行了整理与归类。

其中,放射性元素是周期表中一类特殊的元素,具有放射性衰变的特性。

本文将介绍元素周期表中的放射性元素的性质、应用以及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一、放射性元素的定义和分类放射性元素是指具有不稳定原子核,能够自发地通过衰变释放放射线的元素。

根据放射性衰变方式的不同,放射性元素可以分为三类:α衰变、β衰变和γ射线。

1. α衰变:在α衰变中,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释放出α粒子(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

这种衰变会导致原子序数减2,而原子量减4。

常见的放射性元素如镭(Ra)和铀(U)就属于α衰变系列。

2. β衰变:β衰变分为β-衰变和β+衰变两类。

β-衰变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从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并释放出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

β+衰变则相反,原子核中的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释放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微子。

这种衰变会导致原子序数增加或减少1。

例如,碳-14(C-14)和钴-60(Co-60)是常见的β衰变放射性元素。

3. γ射线:γ射线是高能电磁波,不带任何电荷或质量。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高能激发态会通过γ射线释放能量。

γ射线不改变原子序数和原子量,只起到能量释放和原子核稳定化的作用。

二、放射性元素的性质与应用1. 放射性元素的物理性质:放射性元素具有较高的原子质量和较长的半衰期。

半衰期是指元素的原子核数目减半所需要的时间。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其衰变方式和能级有关,范围从纳秒到亿年不等。

2. 放射性元素的化学性质:放射性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非放射性同位素相似,所以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了相似的特性。

它们可以形成化合物,并参与各种化学过程。

3. 医学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放射性同位素碘-131(I-131)可以用于治疗甲状腺疾病和甲状腺恶性肿瘤。

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如锶-89(Sr-89)和钇-90(Y-90)可以用于骨癌治疗。

放射性物质基础知识

放射性物质基础知识

关于放射性物质基础知识(α、β、γ射线)一、放射性元素有些元素能够自发地从不稳定的原子核内部放出粒子或射线(如α、β、γ射线等),同时释放出能量,最终衰变形成稳定元素,这种性质称为放射性,这类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上,原子序数大于 83 的元素都是放射性元素,83 以下的元素中只有锝(Tc,原子序数 43)和钷(Pm,原子序数 61)是放射性元素。

放射性元素可以分为天然放射性元素和人工放射性元素。

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元素只有钋、氡(气体)、钫、镭、锕、钍、镤和铀,其中铀和钍最为常见;人工放射性元素是通过核反应人工合成的元素,如锝、钷和原子序数大于 93 的元素,比较出名的就是锝(用于医疗)和钚(用于核工业)。

二、放射性同位素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它们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却不同。

例如原子序数为 1 的氢就有三种同位素,分别是氕(H)、氘(D)、氚(T),它们的原子内都只有一个质子,但分别有 0、1、2 个中子。

在自然界,H 占氢元素的 99.98%,D 占 0.016%,T 主要通过人工合成(自然界里极微量的 T 是宇宙射线与上层大气间作用,通过核反应生成的)。

这三种同位素里,T 具有放射性。

碳(C)在自然界有 3 种同位素,它们是 C-12,C-13,C-14,其中 C-14 具有放射性(占碳元素的百万分之一),可以用来测文物年代。

钾(K)在自然界也有 3 种同位素,它们是 K-39,K-40,K-41,其中 K-40 具有放射性(占钾元素的 0.01%,它是岩石和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本底的重要来源之一。

铀(U)在自然界同样有 3 种同位素,它们是 U-234(0.005%),U-235(0.720%),U-238(99.275%),它们都具有放射性。

同位素分为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它们按一定的比例在自然界存在。

碳和钾虽然有天然的放射性同位素,但含量极少,所以这两种元素不被认为是放射性元素。

辐射哪些元素

辐射哪些元素

辐射哪些元素辐射是指原子核发生变化,释放出带电粒子或电磁波的过程。

辐射可以来自自然界,也可以来自人为活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辐射元素。

1. 铀(U):铀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放射性元素,主要存在于岩石、土壤和水中。

铀可以分解成一系列的放射性衰变产物,如钍和镭。

2. 钍(Th):钍是铀衰变过程中的一个产物,也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放射性元素。

钍的放射性衰变产物包括镭和氡。

3. 镭(Ra):镭是钍衰变的产物,主要分布在土壤和岩石中。

镭曾经广泛用于医疗和工业领域,但由于其高毒性和放射性,现已被大部分国家禁止使用。

4. 钾(K):钾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存在于许多食物和人体组织中。

钾-40(40K)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具有辐射性质。

5. 氡(Rn):氡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且具有辐射性的气体。

氡广泛存在于土壤和岩石中,也可通过水和燃料中释放出来。

氡的衰变产物中有多种放射性同位素。

6. 铯(Cs):铯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自然界中存在于岩石和土壤中。

铯-137(137Cs)是一种人为放射性同位素,广泛用于医疗和工业领域。

7. 铀-235(235U)和钚-239(239Pu):这两种同位素是核能的重要燃料,具有强放射性。

它们广泛用于核能发电和核武器的生产。

8. 锶(Sr):锶-90(90Sr)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广泛存在于环境中。

它主要来自核反应堆事故和核武器试验。

以上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辐射元素,它们都具有放射性质,对人体和环境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和监测辐射元素的使用和泄漏,以保护人类和环境的安全。

放疗 使用的元素

放疗 使用的元素

放疗使用的元素
放疗是利用放射性元素产生的辐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放射性元素包括钴60、铱192、铯137等。

这些元素可以发射出高能射线,通过破坏癌细胞的DNA来杀死癌细胞。

钴60是一种常用的放射性元素,它能够发射出高能量的伽马射线。

钴60通常用于治疗癌症和肿瘤,尤其是对于皮肤癌、宫颈癌、乳腺癌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铱192也是一种常用的放射性元素,它能够发射出高能量的X射线。

铱192主要用于治疗口腔癌、喉癌、肺癌等呼吸道癌症。

铯137则能发射出高能量的贝塔射线,通常用于治疗甲状腺癌和皮肤癌等。

这些放射性元素在放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产生辐射来杀死癌细胞,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但是,这些放射性元素也会对人体的正常细胞和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除了上述的放射性元素外,放疗还可以利用一些其他手段和技术,如质子束、中子束、重离子束等高能粒子束治疗。

这些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地瞄准肿瘤,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放疗是利用放射性元素产生的辐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这些放射性元素在放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放疗技术和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选择。

元素周期表中的放射性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的放射性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的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元素是指具有不稳定原子核的元素,它们能够自发地放射出粒子或电磁辐射,通过放射性衰变逐渐转变为稳定的同位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放射性元素主要分布在镭(Ra)元素及其之后的区域,包括镭元素本身以及钍(Th)、铀(U)、镎(Np)等元素。

本文将对这些放射性元素的特性及应用进行探讨。

一、镭(Ra)镭是放射性元素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它的原子序数为88,化学符号为Ra。

镭是一种银白色且有金属光泽的元素,具有放射性。

它的最稳定同位素为铀系列衰变链产物钍-234,其半衰期为245,500年。

由于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因此在工业和医疗领域被广泛应用。

镭放射线可以用于治疗癌症、灭菌和检测金属的裂纹,但同时也要注意对镭的合理使用,以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二、钍(Th)钍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放射性元素,原子序数为90,化学符号为Th。

钍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元素,具有放射性。

它的最稳定同位素是钍-232,其半衰期超过140亿年。

钍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熔点,因此在核反应堆和用于制备光学玻璃的钍掺杂铌酸锂晶体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此外,钍还可用于生产核武器和核燃料。

三、铀(U)铀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重要放射性元素,原子序数为92,化学符号为U。

铀是一种银灰色的金属元素,也具有放射性。

铀的最稳定同位素为铀-238,其半衰期约为45亿年。

铀广泛应用于核能领域,作为核燃料用于核反应堆的燃料棒中。

此外,铀还可以用于制造核武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放射治疗等。

四、镎(Np)镎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放射性元素,原子序数为93,化学符号为Np。

镎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元素,具有放射性。

镎的最稳定同位素是镎-237,其半衰期为2.14万年。

镎主要应用于核能产业中,包括制备核燃料、研究核反应性能等。

此外,在实验室中,镎也被用作一些物理和化学实验的研究材料。

总结:元素周期表中的放射性元素包括镭、钍、铀、镎等。

这些放射性元素在医疗、工业和核能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化学放射性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化学放射性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化学放射性元素的性质和应用化学放射性元素是指核素不稳定,会通过放射性衰变释放能量和粒子的元素。

常见的有铀、钚、镭等。

这些元素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一、性质1. 放射性放射性是化学放射性元素最突出的性质。

它们会通过放射性衰变释放α、β、γ三种类型的射线和微粒子。

这种放射性可以被用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也可以用来控制和治疗疾病。

2. 不稳定性化学放射性元素的核素不稳定,会发生自发性的放射性衰变。

这种不稳定性可以被用来测量化学物质的时效,还可以用来控制反应速率和稳定性。

3. 放射性同位素化学放射性元素还具有广泛的放射性同位素。

这些同位素在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中有着诸如放射性标记、放射性示踪、核医学、核电技术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二、应用1. 核武器化学放射性元素在核武器的制造和使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铀、钚等元素被用作核燃料,通过核裂变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产生核爆炸。

它们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后果。

2. 核能来源核电站利用化学放射性元素的核能进行发电。

在反应堆中,铀、钚等元素通过核裂变产生热能,通过蒸汽发电机转化成电能。

核能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来源,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3. 放射性同位素技术放射性同位素技术是对无机物、有机物、生物体和环境等进行定量和结构分析的高精度技术。

其中,使用放射性示踪法可以直接标记化合物和分子,从而定量测定化合物的含量和分离层析;放射性核医学可以探测和治疗患者体内的病变;放射性气溶胶技术可以研究气溶胶在大气环境中的转化和传播等。

4. 放射性治疗化学放射性元素具有强大的放射性,可以用于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放射性治疗。

在放射性治疗中,放射线能够杀死癌细胞,减轻病人的疼痛和不适。

同时,放射性治疗也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需要慎重使用。

总之,化学放射性元素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研究它们的性质和应用对人类的科技发展和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该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和控制,以避免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元素周期表中的放射性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的放射性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的放射性元素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将元素排列整齐。

在元素周期表中,有一类元素被称为放射性元素。

本文将探讨放射性元素的特点和重要性。

放射性元素是指其原子核不稳定,会通过衰变释放出放射线以转变为其他元素的元素。

根据其衰变方式的不同,放射性元素分为三类:α放射性、β放射性和γ放射性。

首先,我们来研究α放射性。

α粒子是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组成的高速粒子,它们在释放时可以穿透纸张和皮肤。

在元素周期表中,最早被发现的α放射性元素是氡(Rn)。

氡是稀有气体中最密集的元素,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放射性气体,可用于放射治疗和核能研究。

此外,铀(U)和镤(Po)也是常见的α放射性元素。

接下来,我们了解β放射性元素。

β粒子是电子或正电子,通过β衰变放出。

相比α粒子,β粒子的穿透能力更强,它们可以穿过一些金属和塑料材料。

β放射性元素的例子包括碳(C)、锶(Sr)和锡(Sn)。

其中,碳-14是非常重要的放射性同位素,它被广泛应用于放射性碳测年法,用于研究古代生物和考古文物的年代。

最后,我们讨论γ放射性元素。

γ射线是高能电磁波,具有非常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人体组织和厚实的金属屏蔽。

γ射线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医疗诊断、癌症治疗和工业无损检测。

铯(Cs)和钴(Co)是常见的γ放射性元素。

钴-60广泛用于放射疗法,对治疗癌症起到重要作用。

放射性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性。

它们在医学、能源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放射性元素具有辐射性,应用和处理时必须谨慎。

科学家们需要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总结起来,元素周期表中的放射性元素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它们的发现和应用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并在医学、能源和工业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放射性元素的危害性,必须遵循相关安全规定,以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通过深入了解放射性元素,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它们的优点并减少潜在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葡萄糖分子式C6H12O6,葡萄糖是单糖,不;2.葡萄糖的检验方法有:(1)在碱性、加热的条件;3.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的化学方程式:C6H12;4.淀粉是一种多糖,分子式(C6H10O5)n,;5.淀粉的检验:加碘水(I2)变成蓝色;6.棉花、麻的成分为纤维素,其分子式为(C6H1;7.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葡萄糖分子式C6H12O6,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

2.葡萄糖的检验方法有:(1)在碱性、加热的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

该反应被称为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2)在碱性、加热的的条件下,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Cu2O)。

3.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6O2 6CO2+6H2O。

4.淀粉是一种多糖,分子式(C6H10O5)n,其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其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淀粉)+nH2O nC6H12O6(葡萄糖)。

5.淀粉的检验:加碘水(I2)变成蓝色。

6.棉花、麻的成分为纤维素,其分子式为(C6H10O5)n,是一种多糖,其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7. 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单位质量提供热量最多的物质。

8.油脂在酸性或酶的作用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油脂的碱性水解又称为皂化反应。

9.氨基酸的通式为,分子中所包含的官能团有氨基(—NH2)和羧基(—C OOH)。

10.羊毛、蚕丝属于蛋白质。

鉴别真丝的简单方法: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来源:学科网ZXXK]11.蛋白质的盐析是指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轻金属盐(如:N aCl、(NH4)2SO4、Na2SO4)后,蛋白质发生凝聚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盐析是一个可逆过程。

利用该反应可以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和提纯。

12.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有铜盐、钡盐等,误食重金属离子后应喝大量牛奶解毒。

13.人体有8种氨基酸自身不能合成,称为必需氨基酸。

14.维生素按照其不同的溶解性,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和K)和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

15.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酸性和还原性,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绿色蔬菜中。

16.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智力元素”之称。

其中一半左右集中在甲状腺内。

在食物中,海带、海鱼等海产品中含碘最多。

加碘盐中添加的是碘酸钾(KIO3)。

17.铁是人体中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

缺铁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内脏、动物全血、肉类、鱼类、蛋类等。

18.食物的酸碱性是按食物代谢产物的酸碱性分类的。

酸性食物所含元素C、N、S、P等非金属元素举例富含蛋白质的物质如:肉类、蛋类、鱼类碱性食物 K、Na、Ca、Mg等金属元素举例蔬菜、水果等19.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的pH总保持弱碱性范围(7.35~7.45)。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由于摄入蔬菜水果偏少,一般尿液偏酸性。

20.婴儿食品内不能加入任何着色剂。

21.常用的调味剂有食盐、醋、味精、糖等。

22.常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既是防腐剂又是抗氧化剂,还是食品发色剂。

23.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24.青霉素是重要的抗生素即消炎药,在使用之前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皮试),以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25.胃酸成分为盐酸(HCl)。

常见的抗酸药成分包括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等,其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HCO3- + H+ = H2O + 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CaCO3 + 2H+ = Ca2+ +H2O + CO2 MgC 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MgCO3 + 2H+ = Mg2+ + H2O + CO2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Al( OH)3 + 3H+ = Al3+ + 3H2O Mg(OH)2 + 2HCl = M gCl2 + 2H2O Mg(OH)2 + 2H+ = Mg2+ + 2H2O26.麻黄碱属于天然中草药,是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的兴奋剂。

27.R表示处方药,OTC表示非处方药。

28.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 (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与各成分的金属相比,其具有硬度大,熔点低的特点。

29.金属的腐蚀可以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

30.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的两种铁合金。

31.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的负极反应为Fe-2e-=Fe2+32. 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有:①改变其内部结构(如制成不锈钢);②在金属表面添加保护膜(如刷漆、涂油、加塑料膜等);③在要保护的金属上连接一块比该金属更活泼的金属(如Fe表面镀Zn等)。

33.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Na2CO3)、石灰石(CaCO3)、石英(S iO2),普通玻璃的成分为Na2SiO3、CaS iO3和SiO2,主要成分是SiO2。

34.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

35.制造水泥的原料有石灰石和黏土。

其主要成份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

水泥具有水硬性,存放时应注意防潮。

36.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简称光纤。

37.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38.塑料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种。

39.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主要是SO2和NO2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

SO2→H2SO4 SO2+H2O H2SO3 2H2SO3+O2 = 2H2SO4NO→HNO3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40.氟氯代烷会破坏臭氧层,这是由于氟氯代烷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出氯原子,对臭氧变为氧气起催化作用。

41.SO2主要来源于煤的燃烧,NO2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

42.温室气体CO2的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乱砍滥伐等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等43.使用石灰石对煤炭进行脱硫其化学方程式为: 2CaCO3+2SO2+O2==2Ca SO4 +2CO244.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NO 2CO2+N245.装修材料的黏合剂中含有甲醛,天然大理石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

46.生活污水的N、P等元素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47.明矾[KAl(SO4)2·12H2O]是常用的混凝剂,其净水的原理是:Al3++3H2O Al(OH)3(胶体)+3H+48.酸性和碱性废水采用中和法处理49.含重金属离子的污水主要用沉淀法处理50.“白色污染”指的是废塑料制品引起的污染1.N2:合成氨,填充灯泡(与氩气),保存粮食2.稀有气体—保护气,霓虹灯,激光3.H2探空气球,氢氧焰,冶金,合成氨,高能无害燃料;4.CO2灭火剂,制纯碱,制尿素,人工降雨(干冰)5.C.金刚石:制钻头石墨:制电极,坩埚,铅笔芯,高温润滑剂木炭制黑火药;焦炭冶金;炭黑制油黑、颜料、橡胶耐磨添加剂6.CaCO3:建筑石料,混凝土,炼铁熔剂,制水泥,制玻璃,制石灰7.Cl2:自来水消毒,制盐酸,制漂白粉,制氯仿8.AgBr:感光材料;AgI:人工降雨9.S:制硫酸,硫化橡胶,制黑火药,制农药石硫合剂,制硫磺软膏治疗皮肤病10.P:白磷制高纯度磷酸,红磷制农药,制火柴,制烟幕弹11.Si:制合金,制半导体。

12.SiO2:制光导纤维,石英玻璃,普通玻璃13.Mg、Al制合金,铝导线,铝热剂14.MgO、Al2O3:耐火材料,Al2O3用于制金属铝15.明矾:净水剂;17.漂白剂:氯气、漂白粉(实质是HClO);SO2(或H2SO3);Na2O2;H2O2;O318.消毒杀菌:氯气,漂白粉(水消毒);高锰酸钾(稀溶液皮肤消毒),酒精(皮肤,75%)碘酒;苯酚(粗品用于环境消毒,制洗剂,软膏用于皮肤消);甲醛(福尔马林环境消毒)19.BaSO4:医疗“钡餐”20.制半导体:硒,硅,锗Ge,镓Ga21.K、Na合金,原子能反应堆导热剂;锂制热核材料,铷、铯制光电管22.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23.MgCl2制金属镁(电解),Al2O3制金属铝(电解),NaCl制金属钠(电解)24.果实催熟剂、石油化学工业水平的标志—乙烯,25.气焊、气割有氧炔焰,氢氧焰26.乙二醇用于内燃机抗冻27.甘油用于制硝化甘油,溶剂,润滑油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一、蛋白质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2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4、人体蛋白质代谢摄入胃肠道 +CO2+H2O,放出热量蛋白质人体氨基酸水解5、几种蛋白质 (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血红蛋白+ O2 氧合血红蛋白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2)酶:生物催化剂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淀粉酶麦芽糖酶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引起变质的因素Ba2+、Hg2+、Cu2+、Ag+等)等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2、常见的糖(1)淀粉(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酶(C6H10O5) C6H 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