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缺水情况

中国缺水情况
中国缺水情况

中国缺水情况

中国缺水数字

中国是全球公认的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有资料表明,目前中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位列世界第121位。如果扣除那些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

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而在几大淡水河流域,包括淮河、长江、松花江、珠江、黄河以及多数淡水湖,都存在严重的污染情形。

以北京为例,这个“资源性重度缺水”城市现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球的1/32,远远低于1000立方米的国际公认缺水线,50多年以来,由于年降水量逐年下降,北京地下水深度也跟着逐年下降。北京一份地质规划称,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面积已达1800平方公里,形成了东郊大郊亭、朝阳来广营、昌平沙河至东三旗、顺义平各庄、大兴庞各庄等多个地面沉降中心区,中心区最大累积沉降量已近800毫米。

其他地方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统计资料说,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即便是降水充沛、风景宜人的城市杭州,现在也面临缺水局面。3

月20日,杭州市林业水利局总工程师胡洪志承认该市“是一个相对缺水的城市”,该局的资料称,从2003年到2005年,杭州连续三年进入枯水年份,人均水资源最低占有量为1308立方米,已达到“中度缺水”。

除了水资源匮乏,其他原因也加剧了中国水资源的紧张,知名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认为,洪涝灾害、水污染、水土流失、水生态破坏、水浪费,也是中国水资源缺乏加剧的重要原因。

水利部一项预测说,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但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

中国有多少人缺水:

6月5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记者招待会,邀请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发布《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并答记者问。记者招待会由国新办副主任王国庆主持。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因此,此次记者招待会围绕环境保护问题展开。

在回答“中国到底有多少人缺水”这个问题时,解局长说,中国北方有很多地方缺水,平均的用水量达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他说,现在在一些地方,水本身就短缺,再加上水污染比较严重,因此,水资源的保护问题已被提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上。今年,我国要以保证人民喝上干净的水为重点,开展环境保护的专项行动。

解局长谈及北京市水资源的情况时说,北京市是个缺水的城市,为了保护地下水,北京市政府已经禁止开采地下水,而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采取节水的措施。他指出,北京市节水的潜力还是相当大的,从长远的角度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现在国家正在开始南水北调的工程,最终能解决华北地区用水的问题。

解局长告诉记者:中国在节约用水、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农业结构等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在污水处理或者回用方面的潜力也相当大。“不过”,他强调,“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都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中国网2003年6月5日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 2.8 亿立方米,居世界第 6 位。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按1995 年的人口计算为2238.6 立方来,相当于世界人均数的1/4,也是美国的1/5,前苏联的1/7,为世界第109 位。

中国是世界人均水资源极少的13 个贫水国之一。

人均水量少于2000 立方米的,国际社会称之为严重缺水边缘。中国有9 个省(市、区)的人均占有水量为500 立方米。中国600 个城市中缺水的近400 个,严重缺水的为108 个。

我国的缺水地区

西部干旱地区约有一千三百万人口严重缺水。缺水成为甘肃、宁夏大部分地区贫穷的直接原因,能让孩子喝上一口净水、洗个澡,是那些地区众多母亲的奢望。我国缺水严重的地区有: 1,西北地区【西北五省:新疆,甘肃,山西,陕西,宁夏】2,华北地区【河北,京,津,唐】 缺水的大城市:兰州,西安,西宁,唐山,上海,北京、天津、青岛、大连 参考联合国系统制定的一些标准,我国提出了缺水标准:人均水资源量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介于500至1000立方米的为重度缺水;低于500立方米的为极度缺水;300立方米为维持适当人口生存的最低标准。 在全世界(196 )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00多个国家缺水,其中(28 )国家严重缺水,不少城市出现水荒 华北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面积占全国的15%,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均占全国的1/3,农业产量占全国的40%。该地区工农业生产,对全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自80年代以来,华北地区气候持续偏旱,缺水形势日益严重。1980年到1989年,京津冀地区和山东半岛,10年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少10%—15%,气温偏高0.1—0.6摄氏度。由于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地面蒸发损失加大;同时又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补给量明显减少。根据海河管理委员会初步分析,1980—1989年海滦河全流域产生的地表径流量仅154亿立方米,比1956—1979年多年平均径流量288亿立方米减少了46.5%,约134亿立方米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中国水资源现状 1、中国水资源流域划分 中国按河流水系划分成十大流域: Ⅰ黑龙江流域Ⅱ辽河流域Ⅲ海河流域Ⅳ黄河流域Ⅴ淮河流域Ⅵ长江流域Ⅶ珠江流域Ⅷ东南诸河流域Ⅸ海南诸河流域Ⅹ内陆河流域。 2、中国水资源量评估 20世纪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第一次水资源评估工作,并根据1956-1979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全国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其成果见表5、表6。 (1)降水总量。1956-1979年间的平均年降水总量为6.2万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为648mm,

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原因①自然原因: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降水季节不均衡,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②社会经济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 2解决措施:包括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 1原因①自然原因:植被覆盖低,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夏季多暴雨冲刷能力强。 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2治理:压缩农业用地,建高产稳产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合理放牧;小流域综合治理。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治理 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多大风。 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治理:恢复植被,合理放牧,退耕还草。 西气东输和西电东输对东西部的影响 1西部影响:可以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2东部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优化东部能源的消费

结构,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减轻交通压力;改善因燃煤带来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 梅雨:江淮地区,春末夏初,降水多涝灾,降水少旱灾 伏旱: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 台风:东南沿海,夏秋,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监测和预报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灾害意识。 春旱:华北,3-5月,引水灌溉。 夏涝:华北,6-8月,夏季风来的早,影响时间长,降水强度大。低洼地排水。 倒春寒:东部季风区,3-5月,极低大陆气团势力强盛。春季出现强低温、雨雪天气。 寒潮: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地区,秋末、冬季和初春,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降温使农作物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吹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大雪、冬雨可压断电线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 风沙天气:东北、西北、华北。冬季和春季,已春季严重。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 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

我国水质性缺水状况及对策

我国水质性缺水状况及对策 【摘要】针对我国水质性缺水的现状, 论述了水质性缺水的危害, 并对水质性缺水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解决水质性缺水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水质性缺水水环境对策水质规划治污污水回用节水 由缺水而引起的水危机威胁着世界, 威胁着人类和万物的生存与安宁。 缺水按起因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类: 资源性缺水、经济性缺水、水质性缺水。所谓水质性缺水, 是指有可资利用的水资源, 但这些水资源由于受到各种污染, 致使水质恶化不能使用而缺水。世界上许多人口大国如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中东和北非的一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水质性缺水的问题。三类缺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既彼此区别, 又相互影响。 1 我国的水质性缺水 1.1 我国水质性缺水现状 我国本属于资源性缺水国家, 长期以来我国重经济、轻环保, 众多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被污染状况触目惊心, 由此而造成的水质性缺水与本已存在的资源性缺水, 使我国缺水状况犹如雪上加霜。 通俗地讲, 水质性缺水就是“守着水缸没水喝” , 因为水缸中盛的是不 能用的污水。据统计 1997 年全国污废水排放量约为 416 亿m 3,其中工业废水约227 亿m 3 , 占5416%。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20% , 工业废水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 使1200 多条河流中的850 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占 70% 以上。七大河流流经的 15 个主要城市河段中, 有 13个河段的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不宜作饮用水源;淮河、海河、辽河几乎整个流域都没有? 类以上的水体。 1999 年141 个国控城市河段6318%为ì 类到劣í 类水。据全国主要湖 泊水库富营养化调查, 在所调查的 34 个湖泊中 54%受到污染, 近80%的湖泊透明度差, 绝大多数处于营养化状态。其中以巢湖、滇池最为严重, 全湖水质为í~劣í 类。湖泊、水库的水污染, 使周围城市产生水质性缺水危机。 重庆是我国新兴的直辖市, 长江、嘉陵江在重庆会合, 按理水量十分丰富, 但在重庆主城区却没有可资利用的水源。长江望龙门江段左右两岸都形成一条巨大的污染带; 在嘉陵江重庆段磁器口为重污染, 大溪沟为严重污染, 重庆 两江支流中, 重污染和严重污染的断面已达3917%。 由于污染, 我国水质性缺水的城市数量呈上升趋势, 严重的缺水城市主 要集中在华北和沿海地区, 如今已漫延到南方地区。上海、广州、重庆就是典型的水质性缺水城市。我国自引滦入津工程之后, 近年来又陆续有许多大型的

所有皮肤问题的形成原因都是缺水知识分享

所有皮肤问题的形成原因都是缺水

所有皮肤问题的形成原因都是缺水,问题皮肤解决方法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皮肤是一模一样的。您是否曾经经历过,大家用同一种护肤产品,而别人用的效果明显,而您的却没有他的成效呢?原因就是在这里。所以请大家记住: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皮肤是一模一样的哦。而您知道您自己是什么样的皮肤吗?我想大概大部分的人都不太清楚吧。其实,我在系统地学习一系列的美容护肤知识之前,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皮肤,反正就乱用,见广告好就用,看身边谁用的好就跟着去搽,把自己那张珍贵的脸当成了一块“试验田”。回想一下,你们是不是也像我以前一样呢?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嘛,如果您想您的皮肤变得健康、水嫩、有光泽,我们就要先去了解一下皮肤它到底是什么,它需要什么,当我们掌握了这些,把皮肤所需要的养分都均衡的补充好了,再不断细心的照料它,您认为您的皮肤还不能得到改善吗?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您,绝对不会!那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皮肤的知识。 毛孔的第一个功能是吸收功能,也就是说皮肤里面所有的细胞所需要的水分和营养都是通过毛孔进行吸收的,而且我们的毛孔只吸收与细胞里面分子结构相同的成分。举个例子,像我们平时吃的猪肉、肌肉、鸡蛋敷在脸上,您认为会被皮肤吸收吗?当然不能,因为那些东西没有煮熟,没有经过胃酸的消化都不能让您的身体吸收,敷在脸上又怎么能让皮肤吸收呢?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太大了,像分子结构大的成分是不能通过毛孔来吸收的,它只能吸收与细胞里面分子

结构相同的成分哦。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没有试过用青瓜、西瓜皮、珍珠粉等来敷脸呢?这些物质的分子结构成分与皮肤细胞里面的分子结构完全不同,那现在大家应该知道这些东西用后到底有没有起作用了吧!毛孔的第二个功能就是排泄,而肝脏毒素是毛孔的第一个排泄物。肝脏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化学工厂”,它除了能把分解后的营养成分输送到全身每个地方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排毒功能,其主要是通过3个途径:大便,小便和全身的毛孔。毛孔可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啊!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明星每天早上都要泡澡,为的就是让皮肤排毒,令全身的皮肤清新、干净、美丽。因为经过一晚的排毒,肝脏毒素就会排到毛孔门口,所以我们早上起来应该用专业的洗面奶把脸洗干净呢?如果您没有用洗面奶清洁,毛孔的吸收功能,就会把皮肤上的毒素进行反吸收。所以我们现在不难理解,平时不保养的人,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为什么会越来越晦暗,失去光泽,原因就是这些毒素长期沉淀、积聚在皮肤上面。另外,您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经常熬夜、吃宵夜的人,他们的皮肤是不是都较黄,较晦暗呢?这是由于在晚上10点后,若人体处于睡眠当中,肝脏可以进行排毒,但是如果您利用了这个时间在继续工作、宵夜的话,那我们可怜的肝脏岂不是没有时间排毒了,慢慢的,毒素就会沉淀在您的身体里面,对身体产生极坏的影响。所以我们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习惯。若您晚上非吃宵夜不可的话,我建议您吃点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豆浆、青菜、水果等等,至于那些煎炸、烧烤,为了您的家人、健康和美丽,就让我们舍它而去吧!多余的油脂是毛孔要

锅炉缺水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锅炉缺水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当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安全水位刻度线时,即形成了锅炉缺水事故: 锅炉缺水时,水位表内往往看不到水位。表内发白发亮;低水位报警器动作并发出警报;过热蒸汽温度升高;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小于蒸汽流量。 锅炉缺水是锅炉运行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常常造成严重后果。严重的缺水会使锅炉蒸发受热面管子过热变形甚至被烧塌;胀口渗漏以致胀管脱落;受热面钢材过热或过烧,降低以至丧失承载能力,管子爆破;炉墙损坏。处理不当时,甚至导致锅炉爆炸事故。 (2)常见的缺水原因是: ①运行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严或误操作;运行人员擅离职守,放弃了对水位及其他仪表的监视; ②水位表故障造成假水位而运行人员未及时发现; ③水位报警器或给水自动调节器失灵而又未及时发现;

④给水设备或给水管路故障,无法给水或水量不足; ⑤运行人员排污后忘记关排污阀,或者排污阀泄漏; ⑥水冷壁、对流管束或省煤器管子爆破漏水。 (3)发现锅炉缺水时,应首先判断是轻微缺水还是严重缺水,然后酌情予以通常判断缺水程度的方法是“叫水”。“叫水”的操作方法是:打开水位表的放水旋塞冲洗汽连管及水连管;关闭水位表的汽连管旋塞;关闭放水旋塞。如果此时水位表中有水位出现,则为轻微缺水,因为尽管水位表中看不到水位。但锅炉水位还未降到水连管以下,在汽旋塞被关闭后。随着水位表内蒸汽的冷凝及压力的降低,锅水通过水连管被排到水位表中了。 如果通过“叫水”,水位表内仍无水位出现,说明水位已降到水连管以下甚至更严重,此时属于严重缺水。 轻微缺水时,可以立即向锅炉上水,使水位恢复正常。如果上水后水位仍不能恢复正常,则应立即停炉检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色专项训练-第2部分-非选择题突破模板-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类

类型七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类 答题要点答题规范 自然原因 气候 年降水量少;降水空间分布不均;降水季节 分配不均;降水年际变化大;气温高,蒸发量 大 陆地面积陆地面积小,河湖少,储水空间小 人为原因 人口增多,工农业发展,对水的需求量增大人类对水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人类对淡水资源的污染严重,造成水质性缺水 [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T36(1),10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1.(2015·黄冈中学期中)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

地区无常年河流,被称为无流区。下图为阿拉伯半岛地形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简析该半岛大部分地区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 (2)甲地畜牧业较发达,推测其用水来源及成因。 (3)有专家提出在本区实施人工增雨以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你认为是否可行,并阐释理由。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

(2)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3)多水带也时常有水资源紧张的困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我国经济发展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________带,原因是什么?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3年12月25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主体工程胜利完工,已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通水后有效缓解了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的水资源短缺状况。 材料二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1)说明石家庄市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中国严重缺水情况

中国严重缺水情况 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中国缺水原因: 1、人口增长 2、全球气候变暖 3、污染 4、滥用地下水自然原因:缺水肯定是缺淡水,淡水资源储量少,而且淡水主体是冰川,冰川主要分布在高山和两极地区,由于资金,技术等问题,所以很少被开采利用,我们利用的就只有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储量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人为原因:人口多,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需求量大,水资源

污染和浪费等等中国水资源量评估20世纪80年代初,在水利部 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第一次水资源评估工作,并根据1956-1979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全国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 (1)降水总量。1956-1979年间的平均年降水总量为6、2万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为648mm,比全球陆地平均值低约20%。受 气候和地形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 内陆递减。台湾省多年平均年降水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则不足25mm。 (2)河川径流量。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全国河川径流量为2、7万亿立方米,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其中地下水排泄量为6780亿立方米, 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立方米, 约占2%;从国境外 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 (3)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系指与降水、地表水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地下水总补给量。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全国 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为8288亿立方米,其中有6762亿立方 米分布于山丘区,1874亿立方米分布于平原区,山区与平原区的重复交换量约为348亿立方米。 (4)水资源总量。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量,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比河川径流量多的1009 亿立方米水量,是平原、山间河谷与盆地中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地 下水的部分水量。在不开采地下水的情况下,这部分水量以潜水

中国缺水情况.doc

中国缺水情况 中国缺水数字 中国是全球公认的 13 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有资料表明,目前中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 28000 亿立方米,居世界第 4 位,但人均只有2300 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位列世界第 121 位。如果扣除那些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 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为 11000 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 源量约为 900 立方米。 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而在几大淡水河流域,包括淮河、长江、松花江、珠江、黄河以及多 数淡水湖,都存在严重的污染情形。 以北京为例,这个“资源性重度缺水”城市现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 足 300 立方米,仅为全球的 1/32,远远低于 1000 立方米的国际公认缺水线,50 多年以来,由于年降水量逐年下降,北京地下水深度也跟着逐年 下降。北京一份地质规划称,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北京市平原 区地面沉降面积已达 1800 平方公里,形成了东郊大郊亭、朝阳来广营、昌平沙河至东三旗、顺义平各庄、大兴庞各庄等多个地面沉降中心区, 中心区最大累积沉降量已近 800 毫米。 其他地方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统计资料说,全国600 多个城市中有 400 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 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 亿立方米。 即便是降水充沛、风景宜人的城市杭州,现在也面临缺水局面。 3

月 20 日,杭州市林业水利局总工程师胡洪志承认该市“是一个相对缺水的城市”,该局的资料称,从 2003 年到 2005 年,杭州连续三年进入枯水年份,人均水资源最低占有量为 1308 立方米,已达到“中度缺水”。 除了水资源匮乏,其他原因也加剧了中国水资源的紧张,知名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认为,洪涝灾害、水污染、水土流失、水生态破坏、水浪费,也是中国水资源缺乏加剧的重要原因。 水利部一项预测说,到 2030 年中国人口将达到 16 亿,预计用水总 量为 7000 亿至 8000 亿立方米,但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 立方米, 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 中国有多少人缺水: 6 月5 日上午10 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记者招待会,邀请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发 布《 2002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并答记者问。记者招待会由国新办副主任王国庆主持。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因此,此次记者招待会围绕环境保护问题展开。 在回答“中国到底有多少人缺水”这个问题时,解局长说,中国北方有很多地方 缺水,平均的用水量达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他说,现在在一些地方,水本身就短缺,再加上水污染比较严重,因此,水资源 的保护问题已被提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上。今年,我国要以保证人民喝上干净的水为重 点,开展环境保护的专项行动。 解局长谈及北京市水资源的情况时说,北京市是个缺水的城市,为了保护地下水,北京市政府已经禁止开采地下水,而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采取节水的措施。他指出,北京 市节水的潜力还是相当大的,从长远的角度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现在国家正在开始南水北 调的工程,最终能解决华北地区用水的问题。 解局长告诉记者:中国在节约用水、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农业结构等方面 的潜力相当大,在污水处理或者回用方面的潜力也相当大。“不过”,他强调,“不管是 在南方还是在北方,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都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中国网 2003年6月5日

水资源短缺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水资源短缺 21世纪,水,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布不均、水环境被严重污染等等都是当今社会所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已构成了重大的威胁,如何解决好水多、水少、水脏和水污染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粮食生产的安全、经济增长方式、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持生态环境的安全以及国内国际环境的安定。水,是经济,也是挑战。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环境概论》这门课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水资源短缺的当前现状 根据当前形势,全球水资源短缺本就已存在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资源。在全球水资源中陆地淡水仅占6%,其余94 为海洋水。而 在陆地淡水中,又有77.2%分布在南北极,22.4%分布在很难开发的地下深处,仅有0.4 %的淡水可供人类维持生命。 2、淡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如非洲扎伊尔河的水量占整 个大陆再生水量的30%,但该河主要流经人口稀少的地区,造成一些人口众多的地区严重缺水。再如美洲的亚马逊河,其径流量占南美总径流量的60%,但它也没有流经人口密集的地区,其丰富的水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也面临类似的情况,丰富的水资源流经西伯利亚注入北冰洋,而人口众多的西部、南部、中亚地区则出现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分布在地理上已经基本确定,难以重新分配。巴西、俄罗斯、中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美国、印度、哥伦比亚以及扎伊尔9 个国家拥有了全球水资源的60%,即便在一定范围进行重新分配,其成本也是极高的。 3、水是难以替代的资源。人类要找到一种理想的水替代品,要比寻找石油和木材等资源的 替代品困难得多,尽管许多缺水国家已经开始海水淡化工作,但目前在资金和技术上都还远远无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除了以上的情况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加剧了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I.人口的增长使淡水供应紧张。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农业和其他生活用水量不断扩大,但人类的取水量增长缓慢,导致人均用水量的下降。据有学者预测,到20 世纪末,人类的人均占水量将下降24%,像非洲的肯尼亚、尼日利亚等一些国家,人均用水量将下降40-50%。II.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陆地淡水急剧减少。森林被毁、土壤退化等导致地面对水的吸收保护能力下降,雨季大水泛滥,而旱季严重缺水,使得各地灾情不断,比如我国西南旱灾、南方洪灾,还有国外一些地区雨季洪水泛滥,使得居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III.水资源遭到污染,造成水质量下降。随着现代工业、农业的发展,全球水污染变得日益严重,天然水资源被工业废水、农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所污染。许多大量河流、湖泊的水已不再适于人类生活使用,地下水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非洲的尼罗河、美洲的亚马逊河、亚洲的长江等世界著名河流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IV.使用管理不当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人们在用水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浪费,一些水利设施在设计管理使用上不合理,是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 从目前来看,水资源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但最为突出的是国家和地区性水资源短缺问题。非洲水资源缺乏比较严重,据预测,6 个东非国家和5 个邻地中海的北非国家都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三分之二的非洲地区每年都将面临干旱的威胁。亚洲本是个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但由于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也将成为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大陆。一些国际水资源专家的研究报告指出,到下个世纪,亚洲大多数国家将会面临缺水问题。南亚地区干旱日益严重,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下水资源面临枯竭。中国水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作者姓名:胡竣彰 班号:核技术2班 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中国水资源现状 摘要: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47%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2.53%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因此,世界上有超过十亿的儿童、妇女及男人无法获取足量而且安全的水来维持他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层面,水资源和健康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所做的每项决策事实上都和水、以及水对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有关,我国是贫水国家之一,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1近十年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简析 水资源量 1997~2006年(简称近1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为635.4mm,比常年值偏少1.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3.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0.3%;全国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6722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多0.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5.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2%;全国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302亿立方米,比1980~2000年多年平均值偏多2.9%。全国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786亿立方米,比常年值仅偏多0.3%,其中北方六区偏少4.0%,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3%。按省级行政区统计,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值偏多程度较大的有上海(29.6%),偏多20%~10%的有江苏、新疆和湖南;比常年值偏少程度较大的有天津(49.4%)、北京(42.8%)、河北(36.6%),偏少30%~20%的有辽宁、山西、甘肃和陕西。水资源开发利用近10年,全国平均总供水量5560亿立方米,约占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20.0%。其中,地表水供水量平均占总供水量的80.7%,地下水供水量基本维持在1050亿立方米左右,平均

最新【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色专项训练-第2部分-非选择题突破模板-类型七-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

类型七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类 [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T36(1),10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1.(2015·黄冈中学期中)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区无常年河流,被称为无流区。下图为阿拉伯半岛地形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

成下列问题。 (1)简析该半岛大部分地区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 (2)甲地畜牧业较发达,推测其用水来源及成因。 (3)有专家提出在本区实施人工增雨以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你认为是否可行,并阐释理由。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

(2)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3)多水带也时常有水资源紧张的困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我国经济发展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________带,原因是什么?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3年12月25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主体工程胜利完工,已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通水后有效缓解了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的水资源短缺状况。 材料二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1)说明石家庄市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对石家庄市的有利影响。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加坡东西长42千米,南北宽22.5千米,地势起伏和缓,平均海拔不足15米,常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2 345毫米,多阵雨,植被繁多,是风光绮丽的东方热带岛国。 (1)新加坡全年降水丰富,说明其原因。 (2)新加坡和北京都是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对比分析两城市淡水资源匮乏原因的异同。 (3)请从北京和新加坡中选择一个城市,为其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水资源短缺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水资源短缺 21 世纪,水,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布不均、水环境被严重污染等等都是当今社会所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已构成了重大的威胁, 如何解决好水多、水少、水脏和水污染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粮食生产的安全、经济增长方式、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持生态环境的安全以及国内国际环境的安定。水,是经济,也是挑战。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环境概论》这门课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水资源短缺的当前现状 根据当前形势,全球水资源短缺本就已存在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资源。在全球水资源中陆地淡水仅占6%,其余94 为海洋水。而 在陆地淡水中,又有77.2%分布在南北极,22.4%分布在很难开发的地下深处,仅有0.4 % 的淡水可供人类维持生命。 2、淡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如非洲扎伊尔河的水量占整个大陆再生 水量的30%,但该河主要流经人口稀少的地区,造成一些人口众多的地区严重缺水。再如美洲的亚马逊河,其径流量占南美总径流量的60%,但它也没有流经人口密集的地区,其丰富的水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也面临类似的情况,丰富的水资源流经西伯利亚注入北冰洋,而人口众多的西部、南部、中亚地区则出现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分布在地理上已经基本确定,难以重新分配。巴西、俄罗斯、中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美国、印度、哥伦比亚以及扎伊尔9 个国家拥有了全球水资源的60%,即便在一定范围进行重新分配,其成本也是极高的。 3、水是难以替代的资源。人类要找到一种理想的水替代品,要比寻找石油和木材等资源的替代品困难 得多,尽管许多缺水国家已经开始海水淡化工作,但目前在资金和技术上都还远远无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除了以上的情况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加剧了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I. 人口的增长使淡水供应紧张。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农业和其他生活用水量不断扩大,但人类的取水量增长缓慢,导致人均用水量的下降。据有学者预测,到20 世纪末,人类的人均占水量将下降24%,像非洲的肯尼亚、尼日利亚等一些国家,人均用水量将下降40-50%。II.生态环境的破坏是 陆地淡水急剧减少。森林被毁、土壤退化等导致地面对水的吸收保护能力下降,雨季大水泛滥,而旱季严重缺水,使得各地灾情不断,比如我国西南旱灾、南方洪灾,还有国外一些地区雨季洪水泛滥,使得居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III. 水资源遭到污染,造成水质量下降。 随着现代工业、农业的发展,全球水污染变得日益严重,天然水资源被工业废水、农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所污染。许多大量河流、湖泊的水已不再适于人类生活使用,地下水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非洲的尼罗河、美洲的亚马逊河、亚洲的长江等世界著名河流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IV. 使用管理不当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人们在用水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浪费,一些水利设施在设计管理使用上不合理,是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 从目前来看,水资源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但最为突出的是国家和地区性水资源短缺问题。非洲水资源缺乏比较严重,据预测, 6 个东非国家和5 个邻地中海的北非国家都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三分之二的非洲地区每年都将面临干旱的威胁。亚洲本是个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但由于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也将成为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大陆。一些国际水资源专家的研究报告指出,到下个世纪,亚洲大多数国家将会面临缺水问题。南亚地区干旱日益严重,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下水资源面临枯竭。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但人均水占有量仅为

中国缺水情况

中国缺水情况 中国缺水数字 ?中国是全球公认的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有资料表明,目前中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位列世界第121位。如果扣除那些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 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而在几大淡水河流域,包括淮河、长江、松花江、珠江、黄河以及多数淡水湖,都存在严重的污染情形。 以北京为例,这个“资源性重度缺水”城市现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球的1/32,远远低于1000立方米的国际公认缺水线,50多年以来,由于年降水量逐年下降,北京地下水深度也跟着逐年下降。北京一份地质规划称,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面积已达1800 平方公里,形成了东郊大郊亭、朝阳来广营、昌平沙河至东三旗、顺义平各庄、大兴庞各庄等多个地面沉降中心区,中心区最大累积沉降量已近800毫米。 其他地方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统计资料说,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即便是降水充沛、风景宜人的城市杭州,现在也面临缺水局面。3月20日,杭州市林业水利局总工程师胡洪志承认该市“是一个相对缺水的城市”,该局的资料称,从2003年到2005年,杭州连续三年进入枯水年份,人均水资源最低

占有量为1308立方米,已达到“中度缺水”。 除了水资源匮乏,其他原因也加剧了中国水资源的紧张,知名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认为,洪涝灾害、水污染、水土流失、水生态破坏、水浪费,也是中国水资源缺乏加剧的重要原因。 水利部一项预测说,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但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 中国有多少人缺水: ?6月5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记者招待会,邀请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发 布《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并答记者问。记者招待会由国新办副主任王国庆主持。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因此,此次记者招待会围绕环境保护问题展开。 ????在回答“中国到底有多少人缺水”这个问题时,解局长说,中国北方有很多地方缺水,平均的用水量达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他说,现在在一些地方,水本身就短缺,再加上水污染比较严重,因此,水资源的保护问题已被提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上。今年,我国要以保证人民喝上干净的水为重点,开展环境保护的专项行动。 ????解局长谈及北京市水资源的情况时说,北京市是个缺水的城市,为了保护地下水,北京市政府已经禁止开采地下水,而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采取节水的措施。他指出,北京市节水的潜力还是相当大的,从长远的角度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现在国家正在开始南水北调的工程,最终能解决华北地区用水的问题。 ????解局长告诉记者:中国在节约用水、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农业结构等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在污水处理或者回用方面的潜力也相当大。“不过”,他强调,“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都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中国网2003年6月5日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 2.8 亿立方米,居世界第 6 位。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按1995 年的人口计算为2238.6 立方来,相当于世界人均数的1/4,也是美国的1/5,前苏联的1/7,为世界第109 位。 中国是世界人均水资源极少的13 个贫水国之一。

缺水中国之根本原因及解决办法

缺水中国之根本原因及解决办法 楼主:江海明月升时间:2013-03-15 15:55:00 点击:7060 回复:157 时间:2013-03-15 15:55:00 点击:7060 回复:157 十万座水库,把一条条奔腾流淌的河流给截成一个个点的“死水”,割断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造成辽河黑河塔里木河永定河洛河渭河汾河大夏河黄河汉江丹江岷 江九江嘉陵江……断流;七大水系,五大都陷入半死不活, 濒临枯竭,只有长江和珠江还没有断流,如果各水库再不给河水自由、让水循环重新进行,三五年之内,长江珠江水系也会濒临死亡。十万水库,生生把中国从世界第四的水资源丰富国家变成“缺水中国”。从1957年第一座大型水库开始,短短60年间,全中国的地表和地下水减少了一半以上。这是人祸,不是天灾。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读到这篇文章的人都可以回忆或调查一下自己的家乡是否出现了河流 断流、湖泊干涸的状况,而这些状况是否是在当地或邻近上游地区修建了水库或水坝之后才发生的。 有一个常识,叫“前车之鉴”,易经叫“同象同源”,现代语叫“历史总是相似的”。就是把现状(象)与历史上类似的情形(象)比较,就能推出将来的结果。 我们直接看发达国家水库建造的情形,看同类的“象”:1.美国科罗拉多河是美国最早进行水资源开发的河流。

1936年胡佛大坝的修建标志着河流大规模开发的开始。从法律和水文意义上来讲,过去科罗拉多河是世界上调控得最好的河流。1922年,大坝建设的前夕,流域内的7个州签订了第一份水资源分配协议。并以佛里站的年径流量为基准进行水量分配,当时计算的年平均径流量为215.8亿立方米。但自分水协议签订以来,河川径流一直在减少,年均径流量只有160亿立方米。现在,过度的水资源利用已经使曾经生机勃勃的河口自1993年以后就没有再看到河水,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海水入侵。(这是关键:从大坝建设开始,河川径流一直在减少,导致世界上最优秀的分水协议根本无法实行。) 2. 由于科罗拉多河干流流量较小,落差不大,水能资源不很丰富,水能资源主要蕴藏在各支流上。到目前为止,只集中在各支流上进行了开发与利用,干流开发得较少。干、支流水库总库容约为872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超过524万千瓦。(这大概就是它还没有像黄河一样断流的根本原因了。) 3. 最近,有关科罗拉多河水的分配,再次在美国西部7个州引发一场争论。事实上,这场争论因水短缺而起,因水短缺而分歧严重。(看看其激烈程度,和我国现状倒是完全一致的。) 4.科罗拉多河的水质恶化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遭受严重影响的是位于河流最下游的墨西哥,近20多年来,由于

锅炉缺水满水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锅炉缺水、满水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一)缺水事故 在锅炉运行中,锅炉水位低于最低安全水位而危及锅炉安全运行的现象称为缺水事故。缺水事故可分为轻微缺水和严重缺水两种。如水位在最低安全水位线以下,但还能看见或虽然已看不见水位,但对允许采用“叫水法”的锅炉进行“叫水”后水位很快出现时,属于轻微缺水。如水位已看不见,用“叫水法”也不能出现时,属于严重缺水。 锅炉缺水事故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设备严重损坏,如果在锅炉严重缺水的情况下进水,就会导致锅炉爆炸。这是因为锅炉严重缺水后一方面钢板被干烧而过热,甚至烧红使温度大为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过热后的钢板温度与给水的温度相差数量悬殊,钢板先接触水的部位因遇冷急剧收缩而龟裂,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龟裂处随即撕成大的破口,汽水从破口处喷射出来,即造成爆炸事故。 锅炉缺水现象: 1.水位低于最低安全水位线或看不见水位,双色水位表呈现红色。

2.水位计虽然有水位,但水位不波动,实际是假水位。 3.低水位报警器发出信号,如果严重缺水时超低水位连锁装置保护,使给煤机、鼓风机、引风机停止运行。 4.蒸汽流量大于给水量,但若因炉管或者省煤器破裂造成缺水时,则出现相反现象。 5.缺水严重时烟道出口排烟温度明显升高。 6.缺水严重时可嗅到焦味。 7.缺水严重时,可从炉门见到烧红的水冷壁管。 8.缺水严重时,炉管可能爆裂,这时可听到有爆破声,蒸汽和烟气将从炉门、看火门处喷出。 锅炉缺水原因 1.司炉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够,未按要求每班冲洗水位计,判断与操作错误或违反岗位责任制,擅离职守。 2.锅炉给水自动控制系统失灵,司炉人员或维修人员冲洗水位表或维修水位表时误将汽水阀门关闭,造成假水位。 3.司炉人员冲洗水位表不及时,使水位表水连管堵塞造成假水位。 4.锅炉给水泵、管道设备发生故障或水源中断水箱缺水。 5.水冷壁管、对流管或省煤器管破裂 6.排污阀门泄漏或忘记关闭。 处理方法

中国缺水现状分析与研究 资料汇编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 2.8 亿立方米,居世界第 6 位。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按 1995 年的人口计算为 2238.6 立方来,相当于世界人均数的 1/4,也是美国的 1/5,前苏联的 1/7,为世界第 109 位。 中国是世界人均水资源极少的 13 个贫水国之一。 人均水量少于 2000 立方米的,国际社会称之为严重缺水边缘。中国有 9 个省(市、区)的人均占有水量为 500 立方米。中国 600 个城市中缺水的近 400 个,严重缺水的为 108 个。 缺水的中国 在全国 600 多座建制市中,有近 400 座城市缺水,其中缺水严重的城市达 130 多个,全国城市每年缺水 60 亿立方米,日缺水量已超过 1600 万立方米。缺水给城市工业产值造成的损失在 1200 亿元以上,且呈增长之势。 我国是世界上 13 个贫水国之一,按国际上的通行标准,人均拥有水资源 2000 立方米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有水 1000 立方米为起码的要求线,到 2030 年,我国人口将达 16 亿~17 亿,以 16.5 亿人计算,届时我国人均水量 1700 立方米。 预计到 2000 年,我国年缺水量将猛增到 180 多亿立方米。如果我们把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 10%,每年可节水 400 多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从 1980 年的 20% 提高到现在的 30% 左右,有的城市已达到 70%。但我国城市水的重复利用率还是较发达国家低许多,一些重要产品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目前我国因污染而不能饮用的地表水占全部监测水体的 40%,流经城市的河段中 78% 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50% 的地下水受到污染,64% 的人正在使用不合格的水源。据水利部门对全国约七百条大中河流近十万公里河长检测的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河流近 1/2 的河段受到污染,1/10 的河流长期污染严重,水已失去使用价值,这使前述缺水状况雪上加霜。由于污染严重,目前淮河上游一半支流的河水完全失去利用价值,干流在枯水期完全不能利用的水占62.5%。水资源占全国总量 12% 的珠江由于污染也出现缺水,不少河道发黑、发臭;广州市区河段水质已劣于五类标准,江水中含有毒物质超过了 20 余种,为此广州市被迫花巨资改向几十公里以外的西江和东江去取水。进入 90 年代,长江流域的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每年平均约达 142 亿立方米,占全国年均排污总量的 40%,上海市的取水口已由昔日的黄浦江伸向了长江干流中心。目前,我国以水库作为供水水源的能力为每年 5400 亿吨,虽然多数供水水源的水质良好,但已有 1/3 的水库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缺水的地球 地球表面的 2/3 虽然被水覆盖,但其中 97.5% 是咸水,在余下的 2.5% 的淡水中,又有 87% 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冰川、冰雪。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水总量的 0.26%,而这些淡水大部分是地下水。实际上,人类可以从江河湖泊中取用的淡水只占水总量的 0.014%。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可用的淡水只有一汤匙,而这一汤匙水又遭到严重污染。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淡水消耗量自 20 世纪初以来增加了约 6 ― 7 倍,比人口增长速度高 2 倍。全球目前有 14 亿人缺乏安全清洁的食用水,即平均每 5 人中便有 1 人缺水。估计到 2025 年,全世界将有 30 亿人缺水。波及的国家和地区达 40 多个,主要为非洲和中东地区,印度、秘鲁、英国、波兰及中国部分地区亦会受到影响。 中国农业用水供给的急剧减少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中国依靠水浇地生产十二亿人口所需粮食的百分之七十,但同时又日益抽取更多的农业用水来满足迅速发展的城市和工业用水的需要。随着河流的干涸和地下蓄水层的枯竭,日趋严重的缺水将急剧增加中国的粮食进口,从而导致世界粮食总进口超过可供给的总出口。 对中国粮食自给所面临的任何威胁,如果不采取新的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都可能会推动世界粮食价格的上涨,导致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和政治动荡。《世界观察》杂志以前发表的文章对此已有论述,有关水资源恶化的情况的新消息已经证实这种可能性是极其巨大的。目前中国政府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和工业用水需求而又不损害其农业和世界粮食安全。 中国为农业灌溉提供足够用水的能力正在下降,主要证据包括中国所有北方地区的河流和灌溉用井正被抽干,而这种情形恰恰发生在世界粮食库存量接近有史以来的最低点的时候。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巨额贸易顺差的产生,中国有能力进口更多粮食来解决其缺水问题,因为她可以付高价购买粮食,但其它同样面临不断增大的粮食缺口的低收入国家却不能支付这么高的粮价,对世界上那十三亿每天消费不超过一美元的人口而言,更高的粮价可能会危及其生活。这一问题已变得与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