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1)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综合练习题(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综合练习题(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综合练习题第一部分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D )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精神支撑和法治保障。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2.人生目的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它所认识和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 )。

A. 人为什么活着B. 人应当如何活着C. 怎样选择人生道路D. 怎样对待人生境遇3.人生态度是对(B )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A. 人为什么活着B. 人应当如何活着C. 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D. 怎样成为真正的人4.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是(A )。

A. 信念B. 理想C. 情感D. 意志5.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D )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 实现必然性B. 不可实现性C. 超越客观性D. 实现可能性6.实现个人理想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D )。

A. 职业理想B. 生活理想C. 政治理想D. 社会理想7.“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这句话说明( C )。

A. 理想和现实是矛盾的B. 志向高远才能成就辉煌C.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D. 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帆风顺的8.以下关于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B. 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C. 在理想体系中,个人理想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个人理想要从属于社会理想D. 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9.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反映了(A )的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思修1一. 判断题注:每题0.5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0.0)1. 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

()标准答案:对2.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标准答案:对3. 科学没有国界,所以科学家也可以没有自己的祖国。

()标准答案:错4.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标准答案:对5. 道德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当时的统治者决定的。

()标准答案:错6. 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

()标准答案:对7. 集会游行示威任何时候都可以。

()标准答案:错8. 马克思主义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标准答案:对9. 违法行为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的违反法律规定性。

()标准答案:错10. 理想就是人们对未来的想象,是主观自生的。

()标准答案:错二. 单选题注:每题0.5分。

(得分:0.0)11. ()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

()标准答案:BA. 祖国的大好河山B. 灿烂的文化传统C. 自己的骨肉同胞D. 深厚的道德渊源12. 道德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向善避恶的认识基础上,引导人们正确选择道德行为。

这说明道德具有()()标准答案:BA. 调节功能B. 认识功能C. 激励功能D. 评价功能13. 经历数千年大风大浪和兴衰变化的考验,整个中华民族却一直保持着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外来势力冲不散,帝国主义打不垮。

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国疆,域内众多的大小民族凝聚在一起,把亿万中华儿女牢牢地吸引在中国大地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在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任何一个具有最起码爱国情怀的人,都应该大力弘扬( )A、以爱岗敬业为核心的时代精神B、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C 、以淡泊名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墨守成规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优秀的竞争者往往是理想的合作者”。

这说明()A.竞争的基础在于合作B.竞争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根基C.竞争的成败完成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D.竞争是人们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行动3.道德提倡( )。

A.必须怎样B.可以怎样C.不准怎样D.应当怎样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 )A 、道德修养,重视躬行慎独的精神B 、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精神C 、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D 、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5.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 )A、爱国守法的要求B、明礼诚信的要求 C 、勤俭自强的要求D、团结友善的要求6.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这是职业道德中( )A、爱岗敬业的要求B、办事公道的要求C 、服务群众的要求D、诚实守信的要求7.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B.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D.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8.在家庭生活中努力劳动、不辞辛苦、不懒惰,且爱惜财物、合理支出、不浪费。

这是家庭美德中()A.尊老爱幼的要求B.男女平等的要求C.夫妻和谐的要求D.勤俭持家的要求9.精心地护持自己的善意,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使其不断地积累成为个人品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试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试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总分:84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思想史上,最早提出人性命题的是(正确答案:B,答题答案:B)A、周文王B、孔子C、孟子D、荀子2、在人性问题上,提出“人性恶”观点的是(正确答案:C,答题答案:C)A、孔子B、孟子C、荀子D、告子3、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三品说”观点的是(正确答案:D,答题答案:D)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4、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的是(正确答案:A,答题答案:A)A、马克思B、恩格斯C、马克思和恩格斯D、列宁5、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当你在为人民服务时,人民中的其他成员也在为社会包括为你服务,因此,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遵循的准则是(正确答案:B,答题答案:B)A、利已不损人B、我为人人,人人为我C、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D、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6、科学的人生观是(正确答案:C,答题答案:C)A、自保自利的人生观B、及时享乐的人生观C、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D、合理利已主义的人生观7、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主人。

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正确答案:A,答题答案:A)A、为人民服务B、为个人谋福利C、人生短暂,及时行乐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8、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正确答案:A,答题答案:A)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价值观9、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引导下,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是(正确答案:D,答题答案:D)A、人生观B、人生目的C、人生价值D、人生态度10、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正确答案:D,答题答案:D)A、世界观B、价值观C、自然观D、人生观11、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是培养和树立(正确答案:A,答题答案:A)A、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B、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C、为个人求权利、求享乐的人生目的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12、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毛泽东青年时期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读书时就决心“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一)您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 )(单选题)A.人们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B.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C.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正确答案)D.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单选题)A.实现共产主义(正确答案)B.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C.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是( )(单选题)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确答案)C.“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4.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始终发挥着民族精神的核心作用的是( )(单选题)A.社会主义B.集体主义C.个人主义D.爱国主义(正确答案)5.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在信念的鼓舞下,人们的意志是坚强的,行为是坚决的,而且始终不渝。

这说明,信念是( )(单选题)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B.一种处在不断变化中的思想观念C.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D.人们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正确答案)6.理想信念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但它又不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现象和静止的精神状态,而是一种包含着行动意志的复合现象,是一种从精神向行动的转变过程。

这就是说,理想信念具有( )(单选题)A.思想性和实践性(正确答案)B.多样性和共同性C.时代性和阶级性D.社会性和个体性7.古往今来,无论那些对历史作出过较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还是那些在祖国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千千万万普通劳动群众,启迪、指引他们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 )(单选题)A.爱国主义(正确答案)B.集体主义C.自由主义D.社会主义8.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 )(单选题)A.时代精神B.民族精神(正确答案)C.奉献精神D.敬业精神9.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思修试题1

思修试题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测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1.创新学习是一种以( C )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A奇思异想B瞬间顿悟C求真务实D求新求变2.( D )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A毛泽东思想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邓小平理论D马克思主义3.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时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

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这里强调说明的是( D )。

A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互助B艰苦奋斗是革命斗争的传家宝C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对立统一的D科学信念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4.中国传统儒家设计“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近代资产阶级追求“民族、民权、民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共产党人和广大劳动人民向往“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这些对未来的设计、追求、向往,都属于人生理想中的( A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职业理想D生活理想5.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是( A )。

A内在一致的B相互联系的C相互独立的D相互冲突的。

6.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包括( D )A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B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C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D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7.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发展史上,(A)是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

A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祖国分裂B促进祖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C促进社会和谐发展D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8.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毛泽东青年时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时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事例告诉我们( A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一)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是()A.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人才B.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C.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灵魂是()A。

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 B。

人才的文化素质 C。

人才的身心素质3、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核心是( )A.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B.人才的专业素质C.人才的文化素质 D。

人才的身心素质4、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是()A。

“多极化” B.单边主义 C。

两极格局形成5、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智、体是缺一不可,统一存在的,其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A)A.德育 B。

智育 C.体育二、多项选择题:1、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

开拓中国先进生产力 C.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2、现代人才的素质规格包括()A.思想道德素质 B。

专业素质 C。

文化素质 D。

身心素质3、学风是指在一定环境的条件下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带有一贯性的学习风格和行为样式,它包括( )A.学习态度B.学习精神 C。

学习风格 D。

学习方法三、问答题1、为什么说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2、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大学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3、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什么样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4、大学生为什么要及时确立新的目标?怎样才能确立和实现新的目标?5、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意义?6、谈谈你进入大学以来遇到过哪些人际交往问题,又是如何处理的?7、“八荣八耻”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8、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9、新的学习理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我们应如何树立新的学习理念?10、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单项选择题:1、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 ).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 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2、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一、不定项选择题1、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在现实中有多种类型。

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理想有()A、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C、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D、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2、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其中最突出的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A、辩护功能B、沟通功能C、调节功能D、激励功能3、歌德在格言诗中写道:“你若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这就是说( )A、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该是第一位的B、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要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C、个人对社会的奉献既体现了个人的社会价值,又体现了个人的自我价值D、个人为社会做贡献也是自我价值的内在要求4、原始社会对行为的规范是以()形式进行的。

A、习惯B、习惯法C、不成文法D、成文法5、人生观的核心是()A、人生价值B、人生态度C、人生目的D、人生环境6、道德和法律是建立、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生活中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相一致的B.、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方面道德与法律互为补充、相辅相成C、道德调节和法律调节都具有统一性、国家强制性、劝善性、自觉性特色D、道德调节多为事前调解和内在思想调节,法律调节多为事后调节和外在行为调节7、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一论述包含的含义有()A、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B、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的C、人的本质是由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决定的D、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8、下列关于信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有()A、信念具有稳定性,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B、信念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信念C、信念具有执著性,信念会使人努力身体力行,不达目的不罢休D、信念具有亲和性,德同则相聚,道合须志同9、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部门所形成的有机联系整体被称为()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学体系D、法系10、马丁·路德·金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单项选择题1、公共生活的鲜明特点是:()正确答案:BA、透明性B、开放性和透明性C、开放性D、间接性2、以下关于中华民族精神说法错误的是()正确答案:BA、它的核心是爱国主义B、它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C、它是时代精神的依托,时代精神则是它的现实体现D、它的基本内涵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与自强不息3、在一个国家里,由部门法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称为()。

正确答案:BA、法系B、法律体系C、法学体系D、法的历史类型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叫()。

正确答案:B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自治法规5、法律主要体现的是()意志。

正确答案:BA、全民B、统治阶级C、党D、全社会6、以下关于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具有一致性的正确说法是()正确答案:AA、它是对全体中华儿女提出的基本要求B、它主要是对生活在大陆的中国公民的基本要求C、它是对一切生活在中国的人提出的基本要求D、它对海外侨胞不作要求7、社会公德涵盖了:()正确答案:CA、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C、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8、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正确答案:BA、具有领域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B、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C、具有岗位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D、具有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9、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

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 正确答案:CA、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B、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C、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D、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10、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属于()正确答案:DA、军事B、战争C、政治D、国防11、从业人员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这是职业道德建设中:( ) 正确答案:DA、办事公道的要求B、爱国守法的要求C、尊老爱幼的要求D、爱岗敬业的要求12、爱国主义所反映的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是:()正确答案:CA、隶属关系B、敌对关系C、依存关系D、兄弟关系13、爱情生长的内在依据是:()正确答案:CA、性爱B、责任C、理想D、情欲14、运用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或者有权做什么,指的是:()正确答案:DA、禁止性指引B、强制性指引C、义务性指引D、授权性指引15、运用法律规范,告诉人们不得做什么,指的是:()正确答案:AA、禁止性指引B、强制性指引C、义务性指引D、授权性指引16、运用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指的是:()正确答案:CA、禁止性指引B、强制性指引C、义务性指引D、授权性指引17、人类的美好追求一直是:()正确答案:DA、建立公平、互惠、沟通的和谐社会B、建立平等、互利、协调的和谐社会C、建立有序、沟通、协调的和谐社会D、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A、国家强制力和普遍约束力B、国家强制力和预测力C、普遍约束力和制裁力D、国家强制力和禁止力19、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 ) 正确答案:AA、邻里团结B、爱岗敬业C、保护环境D、服务群众20、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倾向和特征,称为( ) 正确答案:BA、社会公德B、个人品德C、职业道德D、家庭美德21、原始社会共同生活必须遵守的规则:()正确答案:AA、图腾崇拜、风俗B、礼仪C、戒律D、宗教教规22、下列哪项不是治安管理处罚()正确答案:DA、警告B、罚款C、拘留D、逮捕23、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正确答案:AA、婚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公共生活B、婚姻生活、公共生活C、公共生活、职业生活D、婚姻家庭生活、公共生活24、私人生活的主要特点:()正确答案:AA、封闭性和隐秘性B、直接性C、内部性D、间接性25、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正确答案:AA、尊重他人、举止文明B、助人为乐C、为他人提供便利D、不妨碍他人26、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正确答案:DA、保护环境B、维护公共秩序C、爱护公物D、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27、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正确答案:DA、不妨碍他人B、助人为乐C、举止文明D、尊重他人、举止文明28、为调整和规范人类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相应分别形成了:()正确答案:DA、生活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B、生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C、社会公德、生活道德、职业道德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29、陶行知先生说:“爱之酒,甜而苦。

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

”这体现了爱情的()正确答案:BA、生物本能性B、专一排他性C、平等互爱性D、强烈持久性30、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见义勇为。

这是社会公德中:()正确答案:BA、遵纪守法的要求B、助人为乐的要求C、文明礼貌的要求D、保护环境的要31、人们称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是:()正确答案:BA、公共生活B、公共秩序C、公共场所D、公共领域32、乘车、登机、坐船时主动购票,自觉排队;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在图书馆、影剧院不抽烟,不喧哗吵闹。

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 ) 正确答案:A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环境道德D、家庭美德33、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树立为社会、为他人作奉献的职业精神。

这是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中:( ) 正确答案:DA、办事公道的要求B、服务群众的要求C、爱岗敬业的要求D、奉献社会的要求34、家庭美德是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

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内容的是:( ) 正确答案:AA、尊老爱幼B、男尊女卑C、奢侈浪费D、见异思迁35、邻里之间互谅互让,互帮互助,宽以待人,团结友爱。

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 ) 正确答案:D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D、家庭美德36、家庭美德是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

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内容的是:( ) 正确答案:DA、见异思迁B、男尊女卑C、虚荣攀比D、尊老爱幼37、从业人员对待职业服务对象的态度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是熟人还是生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

这是职业道德建设中:( ) 正确答案:AA、办事公道的要求B、爱国守法的要求C、尊老爱幼的要求D、助人为乐的要求38、马克思指出:“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

”他的意思是说,在恋爱过程中双方应:( ) 正确答案:CA、平等履行道德义务B、把个人纵欲作为爱情的目的C、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D、追求脱离现实生活的“纯精神”关系39、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 ) 正确答案:DA、爱岗敬业B、保护环境C、服务群众D、邻里团结40、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 ) 正确答案:AA、勤俭持家B、保护环境C、服务群众D、平等尊重41、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 ) 正确答案:BA、保护环境B、男女平等C、服务群众D、平等尊重42、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 ) 正确答案:CA、诚实守信B、保护环境C、夫妻和睦D、平等尊重43、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 ) 正确答案:DA、爱岗敬业B、保护环境C、服务群众D、尊老爱幼44、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自己的快乐。

这是社会公德中()正确答案:DA、保护环境的要求B、遵纪守法的要求C、爱护公物的要求D、助人为乐的要求45、公共生活属于“()社会”。

正确答案:BA、熟人B、陌生人C、外国人D、无职业者46、维护公共程序的基本手段是()。

正确答案:DA、法律B、道德C、风俗D、法律、道德、风俗、宗教教规、礼仪等47、社会公德涵盖了()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DA、人与人B、人与社会C、人与自然D、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48、下列哪项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正确答案:DA、警告B、罚款C、拘留D、逮捕49、公民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助友爱,与人为善。

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 ( ) 正确答案:AA、团结友善的要求B、明礼诚信的要求C、勤俭自强的要求D、敬业奉献的要求50、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被称为( ) 正确答案:DA、公共领域B、公共场所C、公共秩序D、公共生活51、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爱惜和保护全民和集体所有的公共财物。

这是社会公德中( ) 正确答案:AA、爱护公物的要求B、助人为乐的要求C、文明礼貌的要求D、保护环境的要求52、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

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 正确答案:CA、办事公道的要求B、爱岗敬业的要求C、诚实守信的要求53、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正确答案:BA、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B、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C、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D、共同合作的道德原则54、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是()正确答案:CA、友情B、恋爱C、爱情D、婚姻55、一定社会或阶级根据其总的道德要求制定的,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称为()正确答案:DA、家庭义务B、男女平等C、一夫一妻制D、家庭道德5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处罚措施的是()正确答案:DA、罚款B、警告C、行政拘留D、拘役57、有权行使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的机关是( ) 正确答案:A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C、审判机关D、立法机关58、一人有难,众人相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遵循的()正确答案:CA、平等原则B、宽容原则C、互助原则D、真诚原则59、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爱护公共财物,如对公园里的花木草地、街道两旁的电话邮筒、影剧院里的座位音响、马路上的井盖路标等加以保护,不损坏、不滥用、不浪费、不私占。

这是属于( ) 正确答案:BA、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B、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C、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D、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60、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