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合集下载

秦朝复习提纲

秦朝复习提纲

秦朝----秦朝一统,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

封建社会秦朝一统 (一)秦的统一:公元前221 年,秦王 嬴政 陆续灭掉六国,建立秦朝,定都 咸阳 。

(二)秦朝巩固加强统治的措施(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具体主要措施P79--81 影 响政治上 建立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①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 ②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制; ③地方建立 郡县制 。

思想文 化方面 ①焚书坑儒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有利于思想统一破坏文化,不利于文化发展 ②统一 文字 。

经济上 ①统一 货币 。

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②统一度、量、衡。

边疆治 理方面 (军事) ①北击匈奴,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解除边患,开拓了疆土,促进了各地交通和联系②开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成南北水路的重要通道) ③修驰道;统南越(统一南越设桂林、南海、象郡)。

(三)秦朝疆域东到 东海西至 陇西北达 长城一带 南到 南海 (四)阅秦朝疆域图并填图①在图上填注长城起讫地名。

②在图上填注秦朝都城名称。

③在图上填注灵渠。

统一意义秦朝一统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②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

汉朝-------新的大一统(汉包括 西汉 和 东汉 )P83---87 第四单元 西汉西汉建立:公元前202 年,刘邦(汉高祖)建立汉朝,定都 长安 ,史称西汉。

第二课 新的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背 景具体措施(内容)结果 ①秦朝繁重的赋役,人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尖锐。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胜 起义爆发,沉重打击了秦朝残暴统治; ②西汉初经济萧条,到处荒凉景象,吸取秦亡教训。

①减轻赋税,徭役、兵役, ②注重生产 ,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公元前221年,秦
王嬴政灭掉六国,建 立秦朝,定都咸阳。
秦 始 皇
千 古 一 帝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
秦始皇
北至长城
西

到 陇
秦朝疆域
到 大
西

面对空前辽阔的疆域,秦始皇应该采 取怎样的措施来统治这个国家呢?
南达南海 2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
(2)针对上述情况,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统一了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修驰道。
7
课后作业
1、简述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封建统治 采取了哪些措施?
2、如何评价秦始皇?
8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太尉
丞相 郡 县
御史大夫
9
铜 车 马
秦 驰 道
10
灵 渠
11
灵 渠
12
万里长城
全长1万余里
2.建议秦始皇实行郡县制的是
( )A
A.李斯
B.蒙恬
C.赵括
D.淳于越
3.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D)
A.刀形币 B.蚁鼻钱 4.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
( )A
A.西起临挑,东到辽东
B.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长平,东到临挑
D.西起临洮,东到长平
5.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第14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 措施
3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政治方面: 1、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2、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在地方废分封,立郡县

七年级历史上册秦朝的统一

七年级历史上册秦朝的统一

D
巩固练习
秦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灵渠沟通了哪两大水系? A.长江和黄河 B.长江和珠江 C.珠江和闽江 D.珠江和黄河
9.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 A.树立秦的形象 B.加强思想控制 C.限制人们的言论 D.禁止儒学传播 10.秦始皇派谁北伐匈奴( ) A.蒙恬 B.李斯 C.淳于越 D.赵括 11.为解决运输上的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 了灵渠,开凿的灵渠把哪两大水系连接起 来( ) ①长江②黄河③珠江④淮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巩固练习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是 —— A.夏朝 B.秦国 C.秦朝 D.元朝
秦始皇向地方郡县发布的诏令所用的文字是 A.大篆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 A.树立秦的形象 B.加强思想控制 C.限制人们的言论 D.禁止儒学传播
秦灭六国形势 图

燕 齐



秦灭六国形势 图
燕 齐



秦灭六国形势 灭六国形势 图



秦灭六国形势 图
齐 秦
秦灭六国形势 图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 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建立
⑴时间:公元前221年 嬴政 ⑵都城:咸阳 (秦始皇帝) ⑶人物: 嬴政(秦始皇帝) ⑷意义: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第1课
秦的统一
一、国家的统一 1.秦灭六国 ⑴时间: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⑵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⑶原因: ①统一大业,顺应人民愿望 ②商鞅变法,封建改革彻底 ③长平之战,赢得绝对优势 ④秦王嬴政,善于任用人才

七年级历史秦统一中国优秀课件

七年级历史秦统一中国优秀课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1)内容:①自称皇帝,统揽一切权力
②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③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1)内容:①自称皇帝,统揽一切权力 ②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③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巩固练习
1、长平之战以来,秦统一六国已成历史发展的必然趋
势。消灭六国以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中央集权的国家——秦,其建立者是( )
A、秦穆公
B、秦孝公
C、商鞅
D、嬴政
2、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官职是( )
⑴丞相 ⑵县令⑶太尉⑷御史大夫
A、
⑴⑵⑶⑷ B、⑴⑵⑶
C、⑴⑶⑷
D、⑵⑶⑷
3、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主要的特点是( )











灵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 渠 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
颈,委命下吏
越族
万里长城
辽东
临洮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fān)篱,却匈 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 敢弯弓而报怨
焚书坑儒
前213年,太子师博士齐人淳于越在一次朝廷会议上提出恢 复周朝的分封制,“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丞相李斯反对, 并提出措施:“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 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消灭 私学。有敢偶语《诗》《书》者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 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 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 纳之,下令各郡、县立即查禁所有《诗》、《书》和诸子百家 的书籍,30天内全部焚烧。此即“焚书”。

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基础知识复习笔记

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基础知识复习笔记

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基础知识复习笔记(精华版)专题一、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重要朝代一、秦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

对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建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使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来又推广更为简单的隶书。

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军事上:北击匈奴,筑长城;开发南疆,开灵渠。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对秦始皇的评价(或你所认识的秦始皇):秦始皇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功大于过的杰出政治家。

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我国以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初步基础。

他推行郡县制,巩固了统一的局面。

他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秦始皇的统治十分残暴。

他统治时期,赋税沉重,兵役和徭役繁重,法律尤其严酷,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本题只要答出2—3个观点即可)二、大一统的汉朝1、文景之治背景: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汉文帝和汉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措施:奖励耕作、劝诫百官关心农桑;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提倡节俭,以身作则;文景之治:文帝、景帝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治世的局面。

中国历史的各朝各代--秦朝

中国历史的各朝各代--秦朝

公元前260年,秦在长平大破赵国军队,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自称始皇帝,定都咸阳。

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大大超过了前代。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嬴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嬴政统一六国以后,以咸阳为都城,为建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政治措施。

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嬴政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

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

这样,皇帝把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也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2、经济措施。

统一度量衡,使长度、容量、重量,都有统一的标准,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统一货币,把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的货币,通行全国,这对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交流,十分有用。

3、文化措施。

统一文字,把简化了的字体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接着,又出现了一种比小篆书写更简便的字体隶书。

现在的楷书,就是从隶书演化来的。

文字的统一,促进了文化交流。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的控制。

公元前213年,把秦国以外的历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以及诸子百家书,通通烧毁,只有医药、卜噬和种植的书不烧。

第二年,一些方士和儒生背后议论秦始皇贪权专断、滥用刑罚。

秦始皇加以追查,最后活埋了460人。

这两件事,历史上叫作“焚书”、“坑儒”。

4、交通措施:大修驰道(从都城咸阳通往各地的交通大道),拆除所有路障,使车辆在全国畅行无阻。

统一车轨(统一全国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

10.《“秦王扫六合”》

10.《“秦王扫六合”》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焚书坑儒 统一文字 击匈奴,筑长城;修灵渠
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思想控制,巩固 统一;摧残了文化,钳制 了思想
思想
文化 军事
促进文化发展,增强 民族凝聚力
奠定基本疆域
成功展示
北至长城 西 到 陇 西
东 到 东 海
南到南海
成功测学
材料:“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 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 同文字” 1) 上述引文是谁实施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是秦始皇实施的; 主要措施有:实行 郡县制 ,统一了度量衡、 文字、货币。 2)实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答: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作用是: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 文化者)
君 主 专 制
丞相
(行政)
御史大夫 (中央政府)
(监察)
郡守 县令
中 央 (地方政府) 集 权 郡县制
意义:制度创新、巩固统一、影响后世。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政治 经济
(中央:皇权至尊、三公九卿. 地方:郡县制)
成功展示
影响
制度创新 、巩固统一, 影响后世
《英雄》 和 《荆轲刺秦王》 电影剧照
成功目标
知道秦统一六国的基本史实;
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了解秦朝的疆域四至; 通过学习,认识统一是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成功展示 成功自学
1. 从 前230年到 前221年,秦王 嬴政 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统一的 中央集权 的封建国家---- 秦 朝,定都: 咸阳 。 2. ★秦朝为巩固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1)政治上: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嬴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 皇帝 ,中央政府设置 丞相 、 太尉 、 _ 御史大夫 ; 地方推行 郡县 制。 (2)经济上:秦统一度量衡、货币。把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铜钱 。 (3)文化上:统一文字,统一后的文字以 小篆 为标准文字, 后来推行 隶书 。 (4)思想上:接受 李斯 的建议,实行“ 焚书坑儒 ”。 (5)军事上:秦朝统一后,派将军 蒙恬北伐匈奴,夺取河套 地 区,并修筑了西起 临洮 、东到 辽东 的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秦始皇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 珠江 水系和长江 水系,为 中原 与 岭南 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3. 秦朝疆域广大:东至 东海 ,西到 陇西 ,北至 长城一带 , 南到 南海 。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预习+知识梳理+习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预习+知识梳理+习题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是皇帝。

中央机构设有丞相(掌管行政)、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理监察事物),最后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地方建立郡县制。

3、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

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防御匈奴。

4、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达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预习提纲一、秦灭六国1.原因:①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顺应民心;③商鞅变法后实力超群;④嬴政重用人才。

2.时间:公元前230年开始灭六国——年建立秦朝3.人物:4.顺序:秦先后攻灭、、、、、5.都城:咸阳(今陕西西安)6.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局面;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1.最高统治者:称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2.中央政府:设、、,分管、军事和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3.地方政府: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长或县令。

郡县制的意义: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的基本模式。

4.影响:加强封建统治;巩固国家统一;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沿用。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1.文化上:统一文字,把作为通用全国的文字。

作用: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2. 经济上:①统一货币,为。

②统一制度,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经济交流和发展。

3.加强交通:①陆路:——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②水路:开凿,沟通了湘水和漓水,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4.长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西起东到,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5.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