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段落构成基本模式(整理精校版)
议论文专题训练——结构模式 (导学案)(整理精校版)

议论文专题训练——结构模式(导学案)作文辅导0525 15:07::议论文专题训练——结构模式(导学案)编写人:刘剑平审核人:张宣成使用时间分管主任签字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2、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掌握构思议论文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掌握构思议论文的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掌握构思议论文的方法技巧。
一、导入:一篇文章,结构是它的骨骼,语言、材料是它的血肉,没有骨骼,何谈血肉?所以,虽然文章无定法,但作文有常规。
掌握几种基本的结构模式,能使我们在考场上快速构思,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搭起文章的骨架,这节课我们学习并列式结构。
二、了解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一要“结构完整”,所谓“结构完整”是与“残缺破碎”相对而言的;二要“层次分明”,从文章的章法上说,好的文章结构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没有颠三倒四。
三、了解结构和结构1、何为“结构”所谓的结构是指通过某种合理的论证方式把论点、论据有机地组合起来。
2、考场作文通常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开头,结尾和主体。
主体部分最常见的结构有三种: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四、并列式(一):分论点并列式1、写作步骤:(1)首先提出一个论证总题却不确定论点(2)在本论部分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
2、具体要求:(1)选择的分论点从数量上说,至少是三个方面或更多的方面。
(2)分论点1 分论点2 分论点3 ……=中心论点。
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4)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议论文文段结构

小结二:
议论段结构层次: 1.先提出观点,从会怎样角度提出; 2.从是什么角度解释关键词,再具体解释观点; 3.接着举例,从怎么样角度表述,再运用假说论证方 法,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 4.照应段首观点句,结构严谨。
(三)正反型
观点句、阐释句、正面材料句、分析 句、反面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例: 才能是成就事业、成就功名的关键。(观点句)一个人有才能不
点句)所谓切合实际,就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浮夸,不空想。(对 观点句的解说)面对经济贫穷落后,国人思想麻木的旧中国,鲁迅定下了 唤醒国人的目标,他弃医从文,发奋写作,被后人誉为民族魂。(材料句一) 面对选民平静的表情和缺乏热情的鼓掌,李光耀定下了学习中文的目标, 他争分夺秒,勤学苦练,终于凭者中文演讲引起选民共鸣而当选为新加坡 总理。(材料句二)面对遭人冷眼、受人凌辱的处境,勾践定下了复仇雪 耻的目标,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成为春秋霸主。(材料句三)如果 鲁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唤醒国人的目标,而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他能 写出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吗?如果李光耀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学习 中文的目标,而是盲目竞选,他能成为受人敬仰的总理吗?如果勾践没有 根据实际情况定下了复仇雪耻的目标,而是苟且偷生,他能成为一代霸主 吗?(分析句)可见,确立目标重要,但能否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目标,才是事 业成败的关键。(照应段首观点句,总结全段)(380字)
议论文文段结构模式
一、标准段 1.标准语段的五种句子: 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2.语段组成示例 并列型、归纳型、正反型
(一)并列型
观点句、阐释句、并列材料句一、分析句一、 并列材料句二、分析句二、结论句
例如: 知识就是力量。(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
安徽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结构(整理精校版)

安徽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结构作文辅导0220 2038议论文结构材料作文:一、从材料进入,概括所给材料的要素(材料中如有关键词要让关键词出现)。
提出主要观点,对其略加阐述。
说明:粗略阐述主要观点的语句,可以单独成段,作为过渡段,让它承上启下。
第一部分,一个自然段或两个自然段。
【例一】天下大旱,饿殍遍野。
得食者生,不得者死,而那有骨气者,坚拒嗟来之食,读之震撼人心。
【按:从所给材料进入。
】不受嗟来之食者,血性刚直,载之竹帛。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以人格刚强扬名者,不计其数。
他们,用坚定信念轻抚其内心,用顽强意志抗尘世干扰,用嶙峋傲骨见证灵魂高洁。
【按:引出论题,略作分析。
】(《人间直道自千秋》)【例二】汨罗江边,瘦骨嶙峋的老者怀揣大石,纵身一跃,那高高溅起的浪花,是屈大夫对爱国信念的坚持;上甘岭上,身中数弹的勇士踉跄立起,纵身一跃,那堵住地堡枪眼的身躯,是黄继光对国际主义的坚持;汶川地震,本可逃生的老师快如闪电,纵身一跃,那骨肉铸就的屏障,是谭千秋对师生情谊的坚持。
【按:举三例导入话题。
】纵览古今,名垂千古者离不开对信念的坚持。
放眼天下,世人皆知:坚持不懈是自尊自强的前提,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是民族强盛的动力。
诚如东坡所言:“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先生之言,堪为金石。
点滴成绩的取得,大小发明的问世,无不来自于持之以恒,多数失败于半途而废。
【按:摆出论点,略加阐述。
】(《坚持百年不动摇》)【例三】漫画中的“神医”,正襟危坐,得意洋洋,虽云“实话实说”,无异不打自招,活画出弄虚作假、牟取私利的嘴脸。
这幅漫画的锋芒,决非仅仅指向医疗行业。
当今社会,欺世盗名者层出,虚假广告泛滥,殃及天下百姓,破坏社会和谐。
(《以诚为本》)二、举例论证。
(一)写出分论点。
(段首概括)正面详细分析一个例子,阐述自己的论点。
(也可以再写一例加以详细分析。
)(如不进行段首概括,也可以在段尾写出结论。
)【例一】正如亲情。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方式 (精选范文)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方式1、总分式:总分式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总说提出中心论点,分说部分则横向开拓,分解论点,论证中心。
2、并列式(又叫板块组合式)并列式结构特点是,论证的层次作横向展开,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开列的,也就是分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并列式的各个分论点,其先后次序有时可以前后互换;它们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例文:《细节的魅力》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话,看历史要看大势,看形势要看主流,看人物要看大节。
这自然没错。
但小事、细节也以其生动、直观、真实的特点而显得更鲜活,更有魅力,为人所喜闻乐见,津津乐道,而且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细节可定胜负。
中日甲午海战前,日本间谍化装到中国军舰上侦察.当时,中国的军舰在吨位、数量、火力上都胜于日本,举国上下一片陶醉,以为中日海战,中方必胜无疑。
可是中国军舰的炮塔上居然横七竖八晾着短裤、袜子,日本间谍就把这细节写在情报中,并分析道:这是一支纪律松弛,管理混乱的军队,人会有强大战斗力。
果然,海战一开,中方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先进的军舰也都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细节可知兴衰。
抗日战争期间,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到国内访问,他先到国统区,国民党用一顿800大洋的盛宴来款待;他后到延安,毛泽东则用几元钱的家常便饭为他接风。
一奢一简,使他看清了国民党“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不可挽回的腐败堕落,看清了共产党同仇敌忾、艰苦抗战的勃勃生机。
从此,他认定中国的前途就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于是,就坚定不移地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朋友和中国革命胜利的见证.细节可见精神.提到雷锋,人们会想起他那补了又补的袜子.他给敬老院送去的一块月饼;提到孔繁森,就会想起他去世后口袋中仅有的八元六角钱;提到朱德,就会想起井冈山上他的挑粮扁担;提到贺龙,就会想起长征路上的金色鱼钩……这些英雄伟人做过的大事,说过的名言,人们可能记不清了,可是,他们的一些生活细节却会让后人永远难忘,他们的伟大精神也就通过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永驻人心。
议论文段落组织的六种模式

议论文段落组织的六种模式议论文段落组织的六种模式写作,是反对模式化的。
但既然是模式,就有可操作性较强,容易模仿的优点。
所以,在议论文写作的初(破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点题、点话题、点话题关键词;篇首点、篇末点、篇中段)高考议论文:观点+材料=?观点+材料=作文的失败(以叙代议)譬如要写提倡创新精神,则马上就“A有创新精神,B有创新精神,C有创新精神,所以我们要有创新精神”。
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例文一:“自古才子出寒门”。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题好一半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是花儿的感恩。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这是鸟儿的感恩。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这是人类的感恩。
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懂得感恩,他们创下了人世间温馨的传奇。
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
“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
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七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身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
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市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
他放弃了这个机会。
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
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已,感动了后人。
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的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
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
议论文结构递进式_层进式(整理精校版)

议论文结构递进式_层进式作文辅导0622 0741议论文结构递进式/层进式一、概念递进式结构即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这是议论文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二、阅读体悟例文,归纳其结构方式例文一:感受诗意我们有些人总是抱怨上苍:赐给了陶渊明一个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却让自己每天穿梭于灰尘废气之中;留给了郁达夫一个满眼诗意的秋,却让自己被砖瓦遮住了双眼;送给李乐薇一座存在于世俗中却充满仙意的“空中楼阁”,却只给自己冰冷的墙壁……难道现实生活中真的已无诗意可言了吗?不,其实我们也生活在一个到处洋溢着诗意的地方。
只是,要感受诗意,就必须擦亮你的眼睛,敞开你的心扉,用心去描绘诗意的天空。
要感受诗意,首先就得擦亮你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无限诗意。
偏居一隅的凤凰古城,世代湘西人熟视无睹其简朴恬静,从边城走出的沈从文,却汲一管沱江绿,采一瓣山花红,信笔绘成一幅诗意盎然的边城风情画,将其鲜活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奇伟俊秀的张家界,也不知在山民眼中沉睡了多少年,一个香港摄影师却用他颇具穿透力的慧眼揭开了它的荒芜冷寂,一声声响亮的“咔嚓”声汇成一首动人的诗,震撼着世人的心灵。
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或许,发现它们需要具备一双双与文化、品位、素养息息相关的审美的慧眼,平常的我们似乎难以企及,但这又何妨?清晨起来,看到窗外一只鸟儿飞过,扑落了树上的露珠;上学的路上,看到路边树上绽开了一片新叶,微微颤动;极目远眺,对面江心上一叶白帆在阳光下闪耀……睁大眼睛,你是不是看到了身边的无限诗意?要感受诗意的生活,还要敞开你的心扉,好好享受生活中的诗意。
人生就像爬山,如果你一心只往上爬,只在乎山顶终极的目标,那这一路上,花草对你的簇拥就会被你看成障碍,鸟儿对你的歌唱就会被你当作干扰,这诗意的一切都会被你挡在门外。
其实,敞开胸怀,一杯苦茗也能品出片片诗情,口口诗意。
议论文的结构(整理精校版)

议论文的结构作文辅导0403 2152议论文的结构议论的思路有千千万万,但是适合同学写作的最基本的套路还是“提出问题(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论证中心论点)——解决问题”(总结)这种结构模式。
无论文章最后呈现出怎样的特色,最基本的模式一般是不会变的。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拿到一个作文题往往不知从何想起,掌握了这种基本套路就能解决怎样想的问题,同时也会避免因结构不完整而造成的丢分问题。
在三个部分中“分析问题”部分是文章的主体,是运用论据对中心论点进行分析论证的过程,我们通常把它称为“本论”部分,它通常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1)、并列式结构。
即从几个并列平行的层次论证中心论点的结构方式。
它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分论点并列式。
即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依次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或阐述。
例如:2006年湖南满分作文《谈意气》中,首先通过一组排比巧妙的推出文章的观点:“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是成功的基石。
”然后在本论部分设置三个并列的分论点:“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并通过大量事实进行论证。
最后得出结论,并用号召式结束全篇。
这种结构,便于迅速把握的思路。
第二种是论据并列式。
主体部分是横向展开的,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
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论据并列起来,这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例如:在吴晗的文章《谈骨气》中,一开始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然后在本论部分依次平行列举了“文天祥面对威逼利诱,宁死不屈,英勇就义”、“齐人不食嗟来之食”和“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这样三个事例有力地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在运用并列式结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并列的内容要各自独立,并列平行,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且围绕一个中心。
2、选择的分论点从数量上说,一般不能少于三个方面,且标准要清晰一致。
议论文结构技巧_层进式(“引、提、议、联、结”式)(整理精校版)

议论文结构技巧_层进式(“引、提、议、联、结”式)作文辅导0107 07:45::考场作文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掌握行文的结构模式十分必要。
下面我们就议论文的写作给同学们提供三种结构模式,供大家参考。
层进式(“引、提、议、联、结”式)所谓层进式,即在提出问题或亮明观点后,由小到大,由此及彼,一层深入一层地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得出明确结论。
针对新材料作文,可以采用五字结构式:引,即引述所给材料,材料特别短的可以照抄,长的要进行精炼概括,并根据立意角度有针对性地引述;提,即在引述材料后,对材料进行精要分析,然后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议,即围绕观点展开议论,紧扣材料进行分析、论证观点的正确性;联,即由此及彼联系自然与社会,采用例证法、对比论证法等再次分析论证观点的正确性;结,即总结全文,得出结论或再次申明观点。
运用这一模式时,应特别注意恰当使用过渡句或过渡段,使各部分之间过渡自然,衔接紧密,语意连贯,不突兀。
【示例一】我看中国式“垄断”(北京一考生)在刚刚结束的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队表现出色,又包揽了全部金牌,正是国人振奋之际,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知是对国家荣誉的麻木,对他人胜利的嫉妒,还是审美疲劳,他们指指点点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稍稍明智点的,则将自己提到了“理性”的高度,看似忧国忧民,又像杞人忧天,他们眉头颦蹙道:“这不利于世界乒乓事业的发展。
”【文章开篇运用描摹性的文字对所给材料进行精炼概述,生动形象(引)】呜呼!于情于理,我个人都不敢苟同。
【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反驳,亮明自己的观点(提)】我要问问那些慷慨者,怎样才能“大家好”呢?难道故意输给人家不成?为了所谓的发展而忘掉根本的体育精神?我要问问那些理性者,乒乓事业怎么就没发展呢?中国包揽金牌都多少年了,你能说现在就没有乃至产生不出“乒乓大家”?【连用几个一般疑问句和反问句讲道理批驳谬论,论证观点(议)】当然,中国的这种独揽确有让人深思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段落构成基本模式作文辅导0708 16:23::议论文段落构成基本模式●●品读高考满分作文的片断,概括议论文段落的写作步骤。
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
//当你的纪念行动损害到别人的利益和情感时,你的行为就会遭到谴责。
//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
//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标准议论语段的构成一个标准的议论段,其实也是一篇微型的议论文,一个标准的议论段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此所谓麻雀虽小,然五脏俱全也!议论文段标准模式:观点+论据+例后分析论证+小结由议论文的三要素引入议论文段常用结构模式:观点+论据+例后评论+小结v 中心句+过渡句/阐述+举例句/论据+分析句+小结句v 1过渡句:对中心句简要阐释,快速过渡到事例的阐述v 2举例句注意点:v (1)“点例法”中:v 所举事例相对完整v 突出中心句中的关键要素v (2)面例法中v 例子经典,语言简洁,尽可能给人以更多的信息v 列举事例时,尽可能采用整句v 事例可正可反,但要注意层次感总结句:言简意赅,照应中心句的要点(尽量与中心句采用不同的句式)例证法的要求:1、选用的事例要典型,只有典型才有说服力2、选用的事例要新鲜,事例过于陈旧也乏味。
3、转述事例时要概括、简明,不求细节的生动。
4、转述事例要依据分论点的需要,有所侧重,有所选取。
5、同一个事例因为转述的不同,是可以说明不同的观点的。
6、每个分论点至少需要一个事例,多多益善。
7、转述事例后,需要分析。
如果缺乏分析,那就是堆砌材料。
分析的作用:把材料与观点挂钩,使材料与观点融为一体。
分析的要求:依据观点(分论点)的内容,有所侧重,有所指向,尽量能表述观点的含义。
分析的语言也不求过多,点到为止即可。
分析的方法:解说式分析法,评价式分析法,假设式分析法,因果式分析法,归纳式分析法等。
如果备用材料充足,可以把叙例与分析结合起来,那样文章更厚实,更有力度。
段落上,每一个分论点可以是一段,也可是两段;字数上,每个分论点200字左右。
▲▲例后论证方法1、假设→(从事例的反面进行假设)→1、正例反说2、反例正说(构成对比)2、设问→(对例中矛盾发问,分析原因)3、反问→(答案不言而喻,加强语气,增强说服力)4、比较→(两例互比找共同点,联系现实对比批判)5、对比→(一正一反,对比鲜明,结论水到渠成)6、评论→(充分揭示事例蕴藏的道理,归结论点)7、归纳→(用于多例列举,聚焦众材料为一深刻道理)8、因果分析法(②也有分析原因)9、引申类比法10、求质分析法11、阐释分析法●训练议论文,不能简单强调多写。
从段落入手,写好核心论证段落是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方法。
给出一个话题,完成审题、选材、列提纲三个步骤,然后按上述要求完成一个核心论证段落。
整个过程控制在15——20分钟。
●根据下面写作提纲中的提示,选写二个议论语段。
※题目:谈快乐(写作提要)※开头:“人生”这个词总是让我觉得多少带点悲伤和艰辛。
人生的确是苦涩而疼痛的,然而正是这样的一种苦味,促使人生路上的人们不懈地寻找快乐。
我觉得获取快乐的智慧有三:一是“知足常乐”;二是“自得其乐”;三是“助人为乐”。
※展开部分:一是“知足常乐”。
/观点+论据+例后分析论证+小结二是“自得其乐”。
/观点+论据+例后分析论证+小结三是“助人为乐”。
/观点+论据+例后分析论证+小结※结尾: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快乐的人。
●●根据下面写作提纲中的提示,选写二个议论语段。
※题目:梦想,使人生精彩/不要轻易放弃梦想(写作提要)※观点:人生因梦想而精彩。
※展开部分:为什么说“人生因梦想而精彩”?1、梦想是人生不断向前的动力。
/观点+论据+例后分析论证+小结2、梦想使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
(梦想可以提升生命的境界)。
/观点+论据+分析+小结※如何让“人生因梦想而精彩”?(怎么办)1、梦想要切合实际。
观点+论据(正反事例)+例后分析论证+小结2、要全力以赴,奋斗不止。
观点+论据+分析+小结3、要有坚持的精神,要有顽强的毅力。
观点+论据+例后分析论证+小结※结尾:梦想是指路明灯,梦想是人生含苞待放的花。
做一个有梦想的人,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议论文语段训练:以下列句子为中心句,按语段模式,写一篇200左右的议论片断。
(1)助人亦助己。
/观点+论据+例后分析论证+小结(2)清醒认识自我,努力实现自我。
/观点+论据+例后分析论证+小结(3)合作带来双赢。
/观点+论据+例后分析论证+小结**善于合作,共同辉煌。
(4)平凡的小事也能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观点+论据+例后分析论证+小结**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
(5)立志要切合实际,不要好高骛远。
**及时调整目标,做成功的自己。
(6)人生两大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
(7)正视现实,笑对人生。
(8)取长补短,共创美好。
(9)借助外物,成就自我。
【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6年全国卷作文题)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选两个观点,按下面段落模式要求写一议论段。
①成功靠实力。
观点/中心句+阐述句+论据句+分析句+小结句②由此想到天生我材料必有用。
我们要把才能施展在适合自己的工作上,才能有所成就。
观点/中心句+阐述句+论据句+分析句+小结句③盲目模仿导致悲剧、失败。
观点/中心句+阐述句+论据句+分析句+小结句④人要有自知之明。
观点/中心句+阐述句+论据句+分析句+小结句⑤凡事都应量力而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必然导致失败。
语段结构:观点+正面事例+反面事例+事例后的对比分析题目:《认识自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示例1】认识自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观点)//认识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才可以迎来成功。
(过渡阐述)/1994年新加坡旅游局给李光耀总理致电,大意是,我们不像埃及有神奇的金字塔,不像有举世闻名的埃菲尔铁塔,不像夏威夷有绵延数十里的海滨,不像中国有巍峨蜿蜒的万里长城,我们只有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
李光耀总理批示道,阳光,阳光就够了!后来,新加坡利用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大面积种植花草,吸引了无数外国游客,从而连续多年国民生产总值跻身亚洲前三位。
(举例句)//是的,有阳光就够了。
在我们仰慕他人的成功和荣耀时,为何不清醒地认识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个人价值?当你能正确认识自己时,你已经迈出了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
(分析小结)▲语段模式:观点+(过渡阐述)+事例+例后分析小结【示例2】①虚怀若谷,是人高尚情操的表现,也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是健全的品格。
(观点)//②三国周瑜,年少有为,才智过人,堪称一代儒将。
/③可是面对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孔明,周瑜不是虚心向他人学习,而是嫉妒诸葛亮的才华,不肯承认诸葛亮比自己棋高一着的事实,反而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最终忧愤而死。
(反例句/边叙边评)//④这一史实说明了嫉妒的危害,它就像绊脚石,阻碍我们的发展,使我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缺点,更不利于健康品格的形成。
(评析引申)▲语段模式:提论点+摆事实(反例句/边叙边评)+讲道理(例后评析引申)【点评】这一段,用了①②③④四句话,联系历史论证,构成一个严密的论证过程。
①句从“是什么”的角度,提出一个分论点。
②③句举例。
④句议论。
这是个常用的议论语段模式:提论点――摆事实―――讲道理。
在这论证过程中,有些同学往往缺“议”,只有“分论点+事例”,没有讲道理。
这就会使文章肤浅。
本文不但举例典型,且在举例后扣住事例,扣住论题,从周瑜的史事中挖掘出嫉妒的危害和对人们的启示议论精当。
我们要有这种“议论的意识、习惯”防止“有例无议”的毛病。
)另外:本文的例子,来自课本,课本是一个论据宝库,要好好开发。
【示例3】生命的光芒,因位置而变幻。
(观点)//扎拉?菲利普斯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外孙女,曾被《人物》杂志评为“全球最美丽的50个人”之一,她高雅的举止让英王室为之自豪。
然而,当扎拉公主毅然决定成为一个马术骑手时,她生命的光芒改变了颜色。
脱去冠冕,褪去礼服,她和普通骑手一样艰苦地训练,挤在地摊上挑选别人用过的马鞍。
2006年9月,她成功地赢得了“欧洲全能骑术锦标赛”冠军,整个英伦为之振奋。
(事例句)//在赛场这个新位置上,扎拉公主宛如露珠,尽显光芒。
她那金黄色的皇室标签变成了鲜红色的勋章。
在皇宫里,她的美丽让皇室生辉;在赛场上,她的技术让众人折服。
(评论)//在生命的锦缎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25岁的扎拉学习,怎样让适合锦色的繁花添到锦缎上绽放,怎样在不同的位置中找到生命光芒的方向。
(小结引申分析)(317字)※※一个标准的议论段,其实也是一篇微型的议论文,一个标准的议论段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论据句、分析句、结论句。
此所谓麻雀虽小,然五脏俱全也!【示例4】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
(论据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
(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
(论据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