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组设备运输路勘纪实
某山地风电项目主机、塔筒场内运输方案

运输方案与机位对照表
表2
编号
主要方法描述
最大 坡度
对应的机位编号
方法 一 方法 二
无需采用牵引及其它 3# 、 7# 、 8# 、 9# 、 辅助措施,塔筒运输 0%~12% 10#、11#、12#、13# 车辆可直接到达机位 平台。 采用1台ZL50装载机牵 12%~16 6# 、 14# 、 15# 、 16# 、 引或辅助转向可到达 % 21# 机位平台。 采用1台ZL50装载机对 1# 、 2# 、 4# 、 5# 、 运输车辆进行牵引, 16%~23 17# 、 18# 、 19# 、 20# 、 % 并在运输车辆增加配 22#、23#、24#、25# 重块。
发电机主要受自身所受重力(G)的下滑分力(f),因此主要验算发电机与 车板的摩擦力(f发电机)与倒链加固力(f倒链)的合力是否大于其下滑分 力即可(受力情况如图7所示)。
图7.发电机运输爬坡受力分析示意图
根据附录1可知,本风场道路最大纵坡为27%(约15°),因此取该值进行验 算: 发电机下滑分力: 发电机自身摩擦力:
筒外形尺寸制作,支架圆弧总长度不小于所放位置塔筒弧长的1/4,“马鞍座”
与车板采用螺栓连接,圆弧内采用传送皮带隔垫。
图5.塔筒运输加固示意图
4.3.2
可靠性验算 经计算:① 机舱抗前、后滑移验算 ③ 塔筒抗前、后滑移验算 ② 发电机抗前、后滑移验算 ④ 抗左、右滑移验算
以上验算均满足运输要求,详细计算过程见下面验算:
2.编制说明
2.1 编制目的 为确保吊装工程工作顺利进行,特针对本风场实际情况编制本方案。并根据 实际情况对6#、14#、15#、16#、21#、1#、2#、4#、5#、17#、18#、19#、20#、 22#、23#、24#、25#这17个运输困难较大的机位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进行 安全性校核计算以确保其可靠性。
山地风电场风电设备运输道路通过性分析及提升

61INSTALLATION2024.3杨凯 何睿 潘贞君 晏旅军 周吉日 杨汉林 冯乔 司冬冬(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 610051)摘 要:大件风电设备运输是风电场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位于高海拔地区的山地风场,地形起伏较大、地势比较陡峭,风电设备由堆场倒运至机位的道路复杂,运输车辆的通过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设备进场道路的详细勘察,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道路的通过性,保证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山地风电场 大件运输 道路等级 道路障碍中图分类号:U49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607(2024)03-0061-03山地风电场风电设备运输道路通过性分析及提升在运输过程中,大件运输车辆往往由于外廓尺寸过大而无法通过道路的某些环节,而这些环节主要表现在道路曲线处,主要包括道路坡道处、道路弯道处等位置。
弯道处由于大件运输车辆车身较长而弯道半径较小无法顺利通过,如果仅凭经验进行事先判断车辆是否能通过,往往会存在较大误差。
因此,要保证大件运输车辆的道路外廓通过性,就必须有针对性解决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使每个作业环节都有章可循[1]。
在风力发电场建设的实践中,超长超重设备的安全运输过程中的路径分析,是风力发电场整个建设过程的前期,必须保证质量的重点工作内容。
其中,运输车辆经常会在道路转弯的位置发生意外情况,因此,超长物件运输车辆的弯道轮廓通过性是保证大件运输安全通过的一个重要方面[2],否则极易发生车组后轮驶出道路陷入路基、排水沟等情况。
在距离较长的运输中,还存在设备超重、超宽、超高、超长等问题,所以根据预计通过道路的勘测和分析,需要在现场对一些特定参数进行仔细确认,从而研判并确定较为合适的运输路线并制定针对性、安全性足够高的运输方案,将运输车组的通行性和路段改造的方案一并考虑在内[3]。
1 工程概况玛果梁子风电场项目主要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风电场场址位于山地上,拟建场地主要位于山脊坡顶一带,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存在比较大的落差,地势比较陡峭,海拔高度在2800~3600m。
陆上风电场大件运输创新方法思考———从场外大件运输角度

第4卷㊀第1期2023年8月新能源科技New Energy TechnologyVol.4,No.1August,2023㊀作者简介:万军(1986 ),男,湖北黄冈人,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力工程(含新能源)设计及研究㊂陆上风电场大件运输创新方法思考从场外大件运输角度万㊀军1,2,3,方伟定1,何卫星1,李㊀琪1(1.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2.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江苏南京210018;3.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23)摘要:陆上风电场大件运输一般包含两部分内容:场外运输和场内运输㊂无论是场外运输还是场内运输,其根本还是在于道路,场外大件运输道路主要着眼于对现有道路的改造,场内大件运输道路的工作重点则在复杂地形条件下道路展线㊁土石方量控制㊁水土保持及道路边坡复绿等问题上㊂文章主要从风力发电机组设备运输技术创新的角度,结合风电大件运输道路,以场外大件运输为切入点,对陆上风电场大件运输相关创新方法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和应对方案,以供广大风能发电相关从业人员交流与探讨㊂关键词:风能发电;大件运输;场外改造;模拟运输中图分类号:U41㊀㊀文献标志码:A0㊀引言㊀㊀在国家大力推动 3060双碳 战略的当下,积极发展以风力发电为代表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响应国家战略规划要求,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㊂陆上风电作为风力发电行业的重要组成,风电大件设备的运输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行业难题㊂一般来说,风电场大件运输是指借助相应的运输工具,通过运输道路将风电大件设备:机舱㊁塔筒㊁叶片及相关附件等,从设备厂家运至风电场各风机机位点㊂陆上风电场的大件运输,从根本上就是运输道路的问题,其一直以来都是风电场建设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㊂如何既尽可能地降低建设及改造成本㊁减少水土扰动,又能保证大件设备的顺畅运输,一直是行业内相关从业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㊂一般而言,风电场大件运输是以拟定的风电场场内㊁外道路分界点为界,分为场外大件运输和场内大件运输,本文主要从场外大件运输角度,以风力发电机组设备运输技术创新为研究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供广大风能发电相关从业人员交流与探讨㊂1㊀场外大件运输的技术要求及难点1.1㊀技术要求㊀㊀陆上风电场场外大件运输道路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1-5]㊂(1)陆上风电大件运输时,风电机组的叶片㊁塔筒由于尺寸较长,叶片的扫尾区域㊁塔筒的半挂车后段转弯区域不能有任何障碍物,如:电力杆塔㊁树木㊁建构筑物等[4]㊂(2)若必须途径的现有道路转弯半径较小,不能满足大件运输转弯需要时,应按照大件运输需要改造现有道路的转弯处,这些改造往往涉及道路弯道填筑加宽或开挖山体削坡等处理手段[4,6]㊂(3)风电场大件设备运输时,净空要求不低于运输车辆平板高度与风电大件设备最大尺寸之和,随着近年来陆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断变大,对运输道路的净空要求也逐年提高[4,6-7]㊂(4)当风电机组叶片运输采用举升运输时,举升高空内不得有架空电缆㊁管道㊁树木㊁建构筑物等障碍物[4,6-8]㊂(5)开展风电大件运输前,应充分调研㊁论证途经桥梁㊁涵洞的最大承载能力,确保风电大件设备能安全顺利通行[4,8-9]㊂(6)大件运输时必须途经的现有道路的转弯半径㊁道路宽度㊁道路坡度等,必须结合实际风电场项目对应的具体风电机组设备厂家提供的相应参数进行改造和处置[6]㊂1.2㊀难点及痛点㊀㊀根据工程实践经验,通过分析目前陆上风电场大件运输存在问题㊁产生原因及其深层机理,本文将目前陆上风电场大件运输的主要难点和痛点分析及总结如下[10]㊂(1)运输路线长,途经道路等级多样,改造工作量大[10]㊂风电设备通常都具有较大的尺寸,以目前广泛使用的陆上风电场主流机型(如:3.X级㊁5.X 级㊁6.X级)为例,叶片的长度一般在70~90m之间,而单节塔筒的最长段一般也在约20~30m之间㊂这些设备显然属于典型的大件,一般在运输过程中面临着极大的困难㊂风电大件设备一般需要从设备厂运输至风电场场址所在地,这一过程会面临着较长的路程,沿途地形复杂且变化多样㊂同时,这些途经道路在当初设计时往往并未考虑运输类似风电设备这样超大超长件的特殊需求㊂因此,需要大量的道路技术改造,这样便给风电场大件设备的运输及施工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困难㊂(2)运输前,由经验丰富的运输单位㊁施工单位㊁设计单位㊁设备厂家等多单位组成的人员数量庞大的前期路勘团队,往往耗费大量人力㊁物力以及时间[10]㊂陆上风电场在运输风电大型设备前,都会进行专门的道路前期勘察,都会按照拟定的运输路线,沿途勘察每个可能存在问题的障碍点,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改造方案[10]㊂但这种常规传统的方式,几十甚至几百km路勘下来,要准确搞清楚每一个问题的节点,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㊁精力以及财力[10]㊂(3)常规传统的路勘缺乏准确性,可靠度不高㊂目前常规传统的道路前期勘查方式,即使拥有庞大的路勘团队,由于无实物参照,通常较多的主要还是依赖路勘人的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往往会导致勘查结果与实际出现较大的误差[10],从而严重制约陆上风电场工程建设进度,也非常不利于工程前期成本的控制㊂(4)采用实物直接模拟运输查找问题点并制定改造方案的方式,易导致设备损坏且造成交通阻塞,风险较大[10]㊂如果直接采用风电机组实物设备实地进行模拟运输来查找问题点从而制定改造方案的方法[10],则往往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㊂一方面,由于风力发电大件设备一般造价高㊁体积大,若在拟运输路线未经改造的情况下,就采用实物设备模拟运输,查找问题点,一旦遇到无法通过的道路问题点,设备将会受损,风险较大[10];另一方面,风力发电大件设备运输一般需要封闭管制相关道路,在特定时间段内进行专门运输[10]㊂若在拟运输路线尚未改造的情况下,就直接进行实物模拟运输,一旦遇到无法通过的问题节点,那么设备将会被卡在问题点,进退两难[10]㊂即使现场就地改造问题点,不仅耗时费力且难以放手展开施工作业,还会阻塞正常交通㊂2 创新研究思路及实现方式2.1㊀研究思路㊀㊀为了解决现有常规大件运输的难点及痛点,本文重点从降低前期道路勘察成本㊁减少人力㊁财力投入,节省前期道路勘察时间,提高道路勘察的精度和改造方案的准确性等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种充气式的仿真模拟运输装置创新解决方案,以提升陆上风电场场外大件运输改造的经济性㊁准确性以及效率[10],从而较好地服务于陆上风电场施工建设㊂2.2㊀实现方式2.2.1㊀实施步骤根据研究思路,建议具体实现步骤如下㊂(1)按照风力发电机组大件设备(主要是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和塔筒)的实际尺寸㊁体积大小,制造一种充气状态下与风力发电机组大件设备(主要是风力发电机组叶片㊁塔筒等)实际尺寸及外形体积完全一样的仿真模型装置,其排出全部气体状态下处于折叠状㊁体积较小[10],如图1 2所示㊂(2)取出折叠状㊁体积较小的风力发电机组仿真大件设备组件,通过固定束缚装置上内置的快速充气设备,迅速给大件设备仿真模型组件(主要是风力发电机组叶片㊁塔筒等)充气,使其快速形成与真实大件设备体积形状完全一样的仿真模型装置㊂通过固定束缚装置上的束缚带及锁扣将仿真模型装置固定在大件运输平板车辆上,按照风电机组大件设备实物真实运输的方式,在拟定运输路线上模拟真实运输场景,如遇到通行问题点,及时记录并根据实况运输反馈出的问题,就地制定相应道路改造方案[10],如图2所示㊂(3)在问题障碍点,使用固定束缚装置上内置的快速排气设备,快速排出充气式仿真大件设备装置内的气体,缩小仿真大件设备装置的体积,从而使大件运输平板车辆顺利快速通过问题障碍点,前往下一个问题节点[10]㊂(4)通过快充㊁快排,以查找问题节点㊁通过问题节点,重复上述步骤2 3,直到找出拟定大件运输路线上存在的所有问题点,并结合各问题点实际情况准确制定出相应的改造方案㊂2.2.2㊀实施要点基于上述实施步骤,本文所指的解决方案的实施要点如下㊂(1)成套的风力发电机组可充气塑形的仿真大件设备模型组件(主要是风力发电机组叶片㊁塔筒等)[10],如图1所示,该充气式仿真模型组件充气前处于折叠状,体积较小[10]㊂图1㊀风电机组各部件拆解[10](注:各大部件均进行充气式完全仿真模拟,除8-风机基础部分外)(2)集成了快速充气㊁快速排气以及可固定束缚仿真充气式模型组件的固定束缚装置,如图3所示,该固定束缚装置由两层结构组成,分别为:面层的柔性结构层和底层的刚性结构层,面层的柔性结构层主要是便于与充气式模型组件较好地贴合接触,底层的刚性结构层主要是便于与运输车辆进行机械连接固定,刚性结构层靠近车头部位内置快速充气设备模块,刚性结构层靠车尾部位内置快速排气设备模块,刚性结构层上附带有大量束缚带及锁扣㊂(3)实际工况下使用的一般大件运输平板车辆㊂(4)需少量具有一定路勘经验的人员跟车勘察㊁记录,并就地结合问题点实际情况提出拟改造方案[10]㊂图1 3说明:1-风机叶片及对应充气式仿真设备,2-机舱及对应充气式仿真设备,3-轮毂,4-塔筒图2㊀充气式仿真大件设备运输[10]图3㊀固定束缚装置顶段及对应充气式仿真设备,5-塔筒第二段及对应充气式仿真设备,6-塔筒第三段及对应充气式仿真设备,7-塔筒底段及对应充气式仿真设备,8-风机基础部分,9-实际工况下的一般大件运输平板车,10-固定束缚装置,11-固定束缚装置内置的快速充气模块,12-固定束缚装置内置的快速排气模块,13-固定束缚装置刚性结构层上附带的束缚带及锁扣㊂3 结语㊀㊀本文从场外大件运输的角度,分析了陆上风电场大件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痛点,并针对难点和痛点提出了相应的创新研究思路及解决方案㊂针对传统场外大件运输方法普遍存在的道路勘察方式耗时费力㊁精度不高,且一旦偏差较大直接影响正常施工运输进度㊁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等问题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充气式仿真设备模拟大件运输的新思路和创新解决方案[10],该解决方案具有节省陆上风电场施工建设前期路勘时间,减少前期路勘人㊁财㊁物投入,提高路勘的精度和改造方案的准确性等优点,以期望能给相关从业人员及研究者带来一点启发与思考,为推动以风力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㊂[参考文献][1]郭迎福,刘亦,刘厚才,等.风机叶片山地运输车辆转弯半径与道路占用分析[J].公路与汽车,2021 (4):11-13.[2]张明霞.桂北山地风电大件运输问题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5(3):66-67.[3]吕玉善,刘昕冲,夏莲.山地风电场设备运输车辆及道路研究[J].石油化工建设,2021(5):60-63. [4]王勇萌,浅谈山区风电场的大件运输[EB/OL]. (2018-10-09)[2023-07-08].https://news.bjx. /html/20181009/932323.shtml,2018.[5]赖福梁.山地风电场交通工程设计特点[J].能源与环境,2011(6):58-59,72.[6]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风电场工程道路设计规范:NB/T10209 2019[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7]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陆上风电场工程施工安装技术规程:NB/T10087 2018[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8]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陆上风电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NB/T31113 2017[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9]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风电场工程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设计规范:NB/T10219 2019[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10]万军,方伟定,何卫星,等.一种用于陆上风电大件运输的模拟运输方法:201711487280.3[P].2017-12-29.(编辑㊀傅金睿)Research on innovative methods for large cargo transportation in onshore wind far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ff-site transportationWan Jun1,2,3,Fang Weiding1,He Weixing1,Li Qi1(1.China Energy Construction Group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Ltd.,Hangzhou310012,China;2.School of Transportation,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210018,China;3.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CorporationNortheast No.2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Ltd.,Dalian116023,China)Abstract:The transportation of large items in onshore wind farms generally includes two parts,off-site transportation and on-site transportation.However,whether it is off-site transportation or on-site transportation,it is fundamentally on the road.The off-site large cargo transportation road focuses on the renovation of existing roads,while the work focus of the on-site large cargo transportation road is on issues such as road extension under complex terrain conditions,control of earthwork volume,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and road slope greening.Starting from my work experience.This article mainly focuses on the innovation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for wind turbine equipment,combined with the road of wind power large-scale transportation,and takes off-site large-scale transportation as the entry point.It deeply considers the innovative methods related to large-scale transportation in onshore wind farms,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response plans for the exchange and discussion of practitioners related to large-scale wind power generation.Key words:wind power generation;large cargo transportation;off site renovation;simulated transportation。
山地风电场大件设备运输问题及对策

山地风电场大件设备运输问题及对策发布时间:2023-02-03T03:12:19.47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18期作者:罗洪伟徐怀武[导读] 山地风电场开发建设因地形地貌等制约着叶片等大件设备运输,罗洪伟徐怀武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中南分公司摘要:山地风电场开发建设因地形地貌等制约着叶片等大件设备运输,而运输方案、场内道路建设、场外道路改造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述了山地风电场及风电设备运输的特点,再结合实际案例,简述案例风电场的基本情况,再针对案例风电场大件设备在运输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展开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山地风电场;大件设备运输;问题;对策引言随着“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各地相继出台新能源政策,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动可再生能源加快步入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意味着风电项目建设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不同于风能资源禀赋较好的“三北”地区的沙漠戈壁、荒漠或草原地势相对平坦,建设条件优越,我国中东部、南部及西南区域可利用的陆上风资源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带。
随着可利用风资源的不断减少、机组大型化的单瓦成本优势,山地风电场风电机组叶片不断加长,机舱及塔筒外形尺寸及重量持续加大,从而要求更大的道路转弯半径,对道路桥梁载重、道路坡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件设备运输直接影响风电场项目的进度、安全、造价等,在山地风电场项目建设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1.山地风电场的特点(1)山地风电场包括地面起伏和缓,地面自然坡度大于3°至小于或等于20°围,相对高差在200m以内的丘陵地区;地面自然坡度大于20°,相对高差在200m以上的山岭重丘区[1]。
(2)山地风电场一般具有海拔高、气温低等特点,从而相对湿度大,往往伴随着雾凇、冰冻、雷暴等特殊气候条件。
(3)道路运输受限因素多。
受山地地形及用地政策影响,风电项目场内道路较一般道路坡陡、弯多且急。
风机设备运输风险和保险建议

风机设备运输风险和保险建议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开发和利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近年来,中国风电行业发展十分迅速,逐渐成为亚洲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在实际的风电开发过程中,由于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都比较偏远,如山脊、戈壁滩、草原、海滩和海岛等,而风机设备又属于大件设备,因此风机设备的运输方案就显得十分重要,除了尽可能利用已有的运输条件以外,还有可能涉及新的道路修建等问题。
一、运输方式风机设备可分为国外制造设备与国内制造设备,在物流运作上有不同的形式。
进口风机提供商集中在欧洲,到国内要经过数月的远洋运输。
它通常由欧洲主要港口经过远洋海运至国内沿海主要港口,再通过拖挂车转运至风电场;或者到达国内港口后,再通过铁路转运至靠近风电场的铁路站点,最后通过拖挂车转运至风电场,相对于国产风机其运输成本较高。
国产风机在国内生产,不需要远洋运输,能够节省制造成本和物流成本,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风机设备常见运输方式如图1所示。
图1. 风机设备运输方式图1所示的1—3中,公路运输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目前,国内运输风机设备,除必须采用船运以外,采用公路运输方案的较多。
采用公路运输的时间较短,可以直达工地现场,还可以省却其他运输方式中途吊卸作业的麻烦。
二、运输分工风机设备的运输大多由风机供货商负责。
供货商通常会和国内外大型的物流公司合作,通过招投标方式,将风机设备的运输外包。
为了能够将风机顺利运到风电场指定机位,风电场项目选址成功后,就会开始与风机运输相关的工作,如根据风机机位、风机设备的运输量、路基土壤条件等因素设计修建永久性的场内道路及临时性道路。
风机设备运输过程中,项目业主、设备供货商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各司其责,具体工作如图2所示:图2.风机设备运输的分工三、运输风电设备需考虑的因素风机设备都具有超长、超宽、超高、超重的特征之一,需要运用牵引车、全挂平板车、各类型平板、门架、吊车、人力拖移等运输工具进行接驳、转运直至目的地。
陆上最大直径风电塔筒的运输方案

陆上最大直径风电塔筒的运输方案摘要:风力发电塔架是风力发电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机组功率不断增大,陆上风电步入“大”时代小功率风机发电量不足,进而占用风资源,并网成本高,大功率风电设备研究制造成为了未来国内风电的发展趋势。
大功率风力发电塔筒较小功率风力发电塔筒来看,重量大、直径大、高度大、运输难度增加等特点。
关键词:塔筒运输;风电塔筒;大功率;大直径塔筒在主流推动下,在业主风电场投建时,均提出机型容量要求,今年国内多业主招标要求单机容量需在5.0MW~6.5MW之间,更有业主要求在6.5MW~10.XMW之间,以此来保证风电场的降本增效,以此来看,整个行业链均在行业形势的推动下走向大机型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要承重件塔筒也随之改变,大机型带来的新大直径运输挑战,新运输改造,高运输难度,这些研究已刻不容缓,走向塔筒制造的前沿,科获得在行业内有利的市场竞争性,研究可靠的大功率大直径塔筒的运输方案,并在张北8MW样机中实际应用。
一、塔筒运输基本要求塔架运输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塔筒外形尺寸、重量、重心、支撑要求和捆绑加固点位置,项目风电塔筒具体参数信息如下:2、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塔筒在运输过程中的防冲击振动、防潮、防尘、抗变形、倾斜度、特定部位的允许受力等方面的特定需求;3、工作人员必须了解与塔筒运输相关的气候条件、地形条件等资料;4、承运方需制定详尽的运输实施方案,确保人、车、货、环境的安全;5、装载中严格执行操作规范,车、货之间衬垫必要的防滑材料,货物重心保证与车辆承载中心重合,误差在车辆允许值范围内;6、根据塔筒及其附件的重量和外形尺寸,落实运输道路情况:包括道路承载路面宽度弯道半径扫空半径纵横坡度道路凹凸曲线运输沿途障碍物对通行尺寸限制等;7、承运企业的基本要求、运输项目组织机构及职责、运输作业流程应满足DL/T 1071 电力大件运输规范要求。
海上风电机组运输与安装方式分析

海上风电机组运输与安装方式分析1. 引言1.1 海上风电机组运输与安装方式分析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输与安装是整个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进度和成本。
随着海上风电产业的不断发展,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输与安装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
本文将从海上风电机组的特点及发展现状、运输方式分析、安装方式分析、运输与安装方式比较、关键技术等方面展开讨论。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将对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输与安装方式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优化建议,同时总结分析其意义和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输与安装方式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2. 正文2.1 海上风电机组的特点及发展现状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海上风电机组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大型海上风电场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
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海上风电已经成为主要的清洁能源来源之一,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海上风电机组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和环保性,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海上风电将会在未来成为清洁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发挥重要作用。
2.2 海上风电机组运输方式分析海上风电机组是利用海上风力资源发电的装备,具有环保、可再生、稳定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资。
而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输方式对于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输方式通常包括海上搬运与陆路运输两种方式。
海上搬运是指利用特殊的船只将风机组部件从陆地运至海上安装地点。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避免路途困难和交通拥堵,缩短运输时间,但也面临着海上条件恶劣、天气影响等挑战。
陆路运输则是将风机组部件通过陆路运输至海港,再由海运船只运至安装地点。
这种方式虽然运输过程相对较长,但安全性高,适用于风电机组部件较大且重量较重的情况。
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需要考虑风机组部件的尺寸、重量、安全性、时间成本等因素。
浅析风力发电设备运维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浅析风力发电设备运维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摘要: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家的方针和政策一直在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兼顾环境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风力发电被广泛认可和采用。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风力发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以及故障的排除都是尤为重要的。
分析了风力发电传动系统常见的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加强对风力发电传动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提高维修人员的维修能力的重要性,为风电场工程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安装及质量控制;维护随着大气环境的持续恶化,人们对清洁能源的关注越来越高,风、光、核等新能源的开发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现阶段,风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逐年增加,单机容量为兆瓦级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正得到迅速发展。
运行环境恶劣,容易引发设备故障并带来维修困难及高昂的维护费用等问题。
因此,及时、全面、准确地监测和评估并网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建立风电设备的状态评价和故障诊断体系,有效预防故障发生及实现早期故障定位,对于提升风电设备运维效率,优化风电场维修策略,减少风电设备故障停机所带来的损失,降低维护费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风电设备的基本组成风力发电设备主要有机舱、轮毂、转子叶片、液压制动系统、齿轮箱、发电机、冷却单元、塔筒、风速计以及风向标等设备。
其中机舱是风力发电机的关键设备;转子叶片能将风能传送到转子,通过转子旋转带动发电机输出电能,液压系统起制动作用,控制转子制动和偏航制动等;塔筒起到支撑的作用,风速计以及风向标是用于测量风速和风向的,确保最大效率的利用风能。
二、风电设备的具体安装及质量控制1、选择合适的安装场地。
风电设备安装场地的选择作为风电设备安装的基础准备环节,其合理性对安装质量以及效率会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工作人员在选择风电设备安装场地时,需要进行科学的选择,对于不合适的场地,要进行重新布置以及整改。
一般情况下,风电设备安装人员会将风机设备提前运输至吊装现场,并进行存放工作,以降低风电设备的运输成本;由于风电设备体积较大,因此在选择场地时,在微观选址阶段需要确保场地面积足够大,还应为大型吊机预留工作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蓄力湘电,踏步凌烟
记郴州汝城东岗岭路堪
本人作为实习生有幸参加了东岗岭项目的路堪工作。
此次参于路堪工作,还有卢碧凌、谢正和湘电风能的两位工程师。
一到东岗岭山脚下,看到景象是:机器在轰鸣,工人在修路。
山路很弯曲,一个弯道接一个弯道,每一个弯道都需要测量转弯半径,并拍照。
上坡的坡度也是要测量的,但有经验的卢碧凌经常能一眼看出坡度是否合格,有这么一双火眼晶晶给路堪减轻了不少工作量。
卢碧凌说:“这是长期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路堪一直进行到晚上7点,此时山上已经完全黑了,并大雾迷迷,队伍不得不结束路堪。
下山的路更加崎岖,坐在小车里看着悬崖,心惊胆战。
谢正艺高人胆大,面对弯曲不平的山路,丝毫没有紧张,平平安安地把车开下山。
现场的测量工作结束后,接下来就是做路堪报告,记者是第一次做路堪报告,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得到了王卫红科长的大力帮助,最终路堪报告顺利出炉。
因战马掉一颗钉子,导致打败仗而失去整个国家的典故,相信有不少人知道,很多重大的事故,都是有微小的失误引起的。
湘电物流公司就深知这个道理。
风电设备发运前都需要对运输线路进行路堪,十几公里的路,崎岖不平,但是在转弯半径、路面平整度、路宽、路面承重、坡度的测量上,物流公司市场科的同事没有一丝马虎。
说市场科的路堪工作人员是在用脚步丈量土地,一点都不夸张。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任何事情都是从细节做起,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故障点。
路堪只占市场科整个工作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却做的如此用心,相信只要坚持这种工作态度,物流一定会登上湘电集团的凌烟阁。
201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