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供水设备流量计算方法
二次供水设备流量计算方法

二次供水设备流量计算方法
1.根据需水量计算法:根据建筑物或设备所需的供水流量来计算二次
供水设备的流量。
首先确定需要供水的建筑或设备的需水量,然后根据需
水量来计算二次供水设备的流量。
例如,一栋建筑每天需要1000吨的供
水量,二次供水设备的流量就应该能够满足这个需求。
2.根据供水压力计算法:根据供水系统所需的供水压力来计算二次供
水设备的流量。
供水系统的供水压力是决定供水流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
般来说,供水系统的供水流量与供水压力成正比,即供水压力越高,供水
流量越大。
因此,根据供水压力来计算二次供水设备的流量是常用的方法
之一
3.根据管路阻力计算法:根据供水管路的阻力来计算二次供水设备的
流量。
供水管路的阻力是决定供水流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供水管路的阻
力通常使用管道摩擦压力损失公式来计算,然后根据管路的阻力来确定二
次供水设备的流量。
4.根据水泵性能曲线计算法:根据水泵的性能曲线来计算二次供水设
备的流量。
水泵的性能曲线是描述水泵流量与水泵扬程之间关系的曲线图,根据水泵的性能曲线来确定二次供水设备的流量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根据
水泵的特性曲线和工作点来计算二次供水设备的流量,可以有效地满足供
水系统的需求。
总之,根据需水量、供水压力、管路阻力和水泵性能曲线等因素来计
算二次供水设备的流量是常用的方法。
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根据计算结果来确定二次供水设备的流量,可以确保供水系统的正
常运行和供水需求的满足。
供水管道流量计算公式

供水管道流量计算公式供水管道流量的计算,这可是个相当重要的话题!咱们生活中用水可都离不开它。
先来说说供水管道流量的基本计算公式,那就是:Q = A × V 。
这里的 Q 表示流量,A 是管道的横截面积,V 则是水流的速度。
那怎么来确定这几个值呢?比如说管道的横截面积 A ,这就得看管道的形状和尺寸啦。
如果是圆形管道,那A = π × (D/2)² ,这里的 D 就是管道的直径。
要是方形管道呢,那就用边长乘以边长来算。
水流速度 V 就有点复杂了,它受到好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管道的材质、内壁的粗糙度、水压的大小等等。
一般来说,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得通过测量或者参考相关的标准数据来确定水流速度。
我想起之前有一次去一个老旧小区帮忙检查供水问题。
那个小区的水管老是水压不足,水流很小。
我们就需要通过计算管道流量来找出问题所在。
拿着尺子量管道的直径,然后查看相关的材质资料,再估算水流速度。
这过程可不简单,得仔细又耐心。
还有啊,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不同的场景对流量的要求也不一样。
像居民小区的供水,得保证每家每户都能有足够的水用;工厂里的生产用水,又得根据生产工艺的需求来确定流量大小。
另外,温度也会对水流和流量产生影响呢。
冬天的时候,水会变得更“稠”一些,流动速度可能就会变慢;夏天则相反,水更“欢快”地流淌。
总之,供水管道流量的计算虽然有公式可循,但实际操作中要考虑的因素可多啦。
只有综合各种情况,才能得出准确又实用的流量数据,保证咱们的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希望通过我上面的这些讲解,能让您对供水管道流量的计算有更清楚的了解!。
供水温度与流量的计算公式

供水温度与流量的计算公式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供水温度和流量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供水温度和流量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控制供水系统的运行情况,从而提高供水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供水温度与流量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供水温度的计算公式。
供水温度是指供水系统中水的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供水温度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供水系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1. 简单平均法,当供水系统中的水温变化不大且稳定时,可以采用简单平均法计算供水温度。
即将供水系统中各个点的水温进行平均,得到供水温度。
2. 加权平均法,当供水系统中的水温变化较大或不稳定时,可以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供水温度。
即根据供水系统中各个点的水温和流量来计算加权平均值,得到供水温度。
3. 温度传感器测量法,在供水系统中安装温度传感器,通过实时监测和测量供水温度,得到准确的供水温度数据。
以上三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和应用,以得到准确的供水温度。
二、供水流量的计算公式。
供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供水系统的水量,通常用立方米/小时(m³/h)或加仑/分钟(gpm)来表示。
供水流量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供水系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1. 流速法,通过测量供水管道中水流的速度和管道的截面积,可以计算得到供水流量。
即流量=流速×截面积。
2. 流量计测量法,在供水系统中安装流量计,通过实时监测和测量供水流量,得到准确的供水流量数据。
3. 压力差法,通过测量供水管道中的压力差和管道的特性参数,可以计算得到供水流量。
即流量=压力差×管道特性参数。
以上三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和应用,以得到准确的供水流量。
三、供水温度与流量的应用。
供水温度与流量的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供水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阶段,在供水系统的设计阶段,可以根据供水温度与流量的计算公式来确定供水系统的参数和性能,从而设计出满足需求的供水系统。
二次供水给水计算书

二次供水给水计算书【引言】本文旨在设计并计算建筑物内的二次供水给水系统。
该系统包括水源、水泵、水箱、管道网络和终端设备等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设计和计算,我们将为建筑物提供稳定、高效的供水服务。
【设计参数】2.供水标准:根据当地城市供水标准,每个居民的日供水量为200升。
3.峰值供水量:建筑物内同时使用水的峰值发生在晨晚洗漱时段,假定为整个居民的日供水量的1.5倍。
4.股权法则:以股权法则为基础,计算建筑物内不同楼层的供水流量。
【设计步骤】1.确定供水源: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主要水源为市政自来水,并增设备用水备用水源。
2.确定水泵:根据建筑物总高度、水箱位置和管道阻力等因素,确定水泵的种类和数量。
3.确定水箱容量:根据峰值供水量和供水时间等因素,计算所需水箱容量。
4.设计管道网络:根据建筑物内部布局和楼层高度等因素,设计合理的管道网络,包括上下水管道和分支管道。
5.确定终端设备:根据每层楼的供水需求,确定所需终端设备的种类和数量。
【供水计算】1.分层计算:根据股权法则,按照各楼层的面积比例进行供水计算。
例如,第一层使用水量为总使用水量的10%,则供水流量为总供水量的10%。
2.峰值供水量计算:根据设计参数中的峰值供水量定义,计算出建筑物内同时使用水的峰值供水量。
3.管道流量计算:根据供水流量和管道设计参数,计算出每段管道的流量。
4.终端设备计算:根据每层楼的供水需求和终端设备的使用规格,计算出所需终端设备的数量。
5.水泵计算: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和水泵性能参数,确定所需水泵的种类和数量。
【结果分析】根据以上供水计算步骤,我们得到了建筑物内二次供水给水系统的各项设计参数和计算结果。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评估该系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结论】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计算,我们设计并计算了建筑物内的二次供水给水系统。
本文提供了供水系统的设计参数、步骤和计算结果,为后续工程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供水设备流量、扬程的计算

供水设备流量、扬程的计算本文以最新《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设计基础,结合公司技术部多年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汇总出一套较为详实、可行的设备选型方式,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使大家对设备流量、扬程的选型计算有所掌握。
一、流量计算:《规范》中计算流量所使用的是概率法,不同建筑类型其出水概率不同,计算的数学模型也是不同的,在分清住宅类型后通过公式套用,依据下文即可计算出设备流量。
流量计算分为:住宅、公建、集中三大类型,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1.1住宅类型 即: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计算。
居住小区流量计算分为两种计算方式: 类型A :按设计秒流量计算; 类型B :按设计小时流量计算。
1.1.1、类型A :设计水量按建筑物的生活用水设计秒流量确定。
计算步骤: Ng 计算→Uo 计算→Ng 计算→查表 N g 计算:N g 经验取值:一厨一卫取:4; 一厨二卫取:6.45; 一厨三卫取:9; … …Uo 计算: Uo 计算公式:()h 0g 100q m %0.23600L K U N T ⨯⨯⨯=⨯⨯⨯式中:0U -- 生活给水管道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q L -- 最高用水日的用水定额,按《规范》3.1.9取用;m -- 每户用水人数;h K -- 小时变化系数,按规范3.1.9取用; g N -- 每户设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数;T -- 用水时数(h) ,一般取:24;0.2 -- 一个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额定流量(L/s)。
N g 经验取值:用水粗放型(eg :南方城市): 一厨一卫U 0取:3.5;一厨二卫U 0取:2.5; 用水节约型(eg :北京等北方城市):一厨一卫U 0取:2.5;一厨二卫U 0取:2.0。
Ng 计算:g N 总=(每户给水当量)*户数 = g N *户数查表:依据以上步骤所得Ng 值,查阅《规范》:附录D ,得出流量。
计算所得单位为:秒流量,乘以3.6即转化为:小时流量。
供水流量计算公式模板

供水流量计算公式模板供水流量计算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它用于确定供水系统中水流的速度和流量,从而帮助工程师设计和管理供水系统。
本文将介绍供水流量计算的公式模板,以及如何使用这些公式进行实际计算。
供水流量计算的基本公式模板如下:Q = A V。
其中,Q代表流量,A代表流通截面的面积,V代表流速。
流通截面的面积可以根据管道的形状和尺寸来计算,常见的管道形状包括圆形、矩形和椭圆形。
对于圆形管道,其流通截面的面积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A = π r^2。
其中,r代表管道的半径。
对于矩形管道,其流通截面的面积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A = l w。
其中,l代表管道的长度,w代表管道的宽度。
对于椭圆形管道,其流通截面的面积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A = π a b。
其中,a和b分别代表椭圆的两个半轴长度。
流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量或估算,通常使用的单位是米/秒或立方米/小时。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通过流量计等设备来测量流速,也可以根据管道的材质、坡度和压力来估算流速。
以上公式模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组合,以适应不同的供水系统。
例如,在复杂的供水系统中,可能会存在多条管道并行输水,此时可以将各个管道的流量分别计算,然后进行合并。
在实际工程中,供水流量计算通常涉及到更多的因素,例如管道的摩阻系数、管道的局部阻力损失、管道的整体阻力损失等。
这些因素会对流量的计算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和计算。
除了基本的流量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常用的相关公式,例如雷诺数公式、柯西公式等,它们可以用于进一步分析供水系统中的流动情况,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设计和管理供水系统。
在实际工程中,供水流量计算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工程师具备扎实的水力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也需要借助现代化的计算工具和软件,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之,供水流量计算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供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的公式计算和综合分析,可以更好地设计和管理供水系统,为人们提供安全、稳定的供水服务。
供水管流量计算公式

供水管流量计算公式哎呀,说起供水管流量计算公式,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头疼。
不过,别担心,我这就给你娓娓道来,保证让你听得明明白白。
首先,咱们得知道,供水管的流量计算公式其实挺简单的,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Q=Av”。
这个公式里,Q代表流量,A代表管道的横截面积,v代表水流速度。
听起来是不是挺简单的?但别急,咱们得慢慢来。
先说说这个横截面积A,它就是管道的直径乘以π再除以4。
比如说,你家的供水管直径是100毫米,那么横截面积就是3.14乘以(100除以2)的平方,再除以4,算出来大概是7850平方毫米。
这个数字,你可得记好了,后面计算流量的时候可少不了它。
接下来,咱们得说说水流速度v。
这个速度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管道的长度、直径、粗糙度,还有水的粘度和温度。
不过,通常情况下,咱们可以用一个叫做“达西-韦斯巴赫”的经验公式来估算这个速度。
这个公式挺复杂的,我就不细说了,反正你只要知道,它最后算出来的结果,就是水流速度v。
好了,现在咱们有了横截面积A和水流速度v,就可以把它们代入公式Q=Av,算出流量Q了。
比如说,你家的供水管横截面积是7850平方毫米,水流速度是1米/秒,那么流量就是7850乘以1,等于7850立方米/秒。
这个数字,就是你家供水管的流量。
不过,我得提醒你,这个公式只是一个估算,实际的流量可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如果管道里有杂质,或者管道的内壁不够光滑,那么实际的流量可能会比计算出来的小。
所以,你要是想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可能还得请个专业的工程师来现场测量一下。
总之,供水管流量计算公式虽然简单,但要想得到准确的结果,还得考虑很多因素。
不过,只要你掌握了这个公式,再结合实际情况,就能大概估算出你家供水管的流量了。
希望我说的这些,能帮到你。
二次供水设备报价

二次供水设备报价
在进行二次供水设备报价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1.供水需求:确定需要供水的地点(例如住宅、办公楼、商业区等),以及供水的具体需求(例如冷水、热水、高压水等)。
2.设备规模:根据供水需求确定所需的设备规模,例如水泵的流量和
扬程。
3.设备要求:根据供水需求和使用环境的要求,确定设备的性能要求、材料要求等。
4.预算限制:根据预算限制,确定报价范围。
基于以上信息,以下是一份二次供水设备报价范例(以水泵为例):设备名称:水泵
设备型号: xxx(根据具体需求确定)
设备数量:x台
设备参数:
- 流量:xxx m³/h
- 扬程:xxx m
- 功率:xxx kW
- 运行电压:xxx V
- 材料:xxx(例如不锈钢、铸铁等)
设备配置:
- 底座:xxx(根据具体需求确定)
- 驱动方式:xxx(例如电动、柴油机等)
- 控制方式:xxx(例如手动、自动控制等)
设备价格:
- 设备单价:xxx 元/台
- 设备总价:xxx 元
其他费用:
- 运输费用:xxx 元
- 安装费用:xxx 元
- 售后服务费用:xxx 元
总费用:
- 设备总价:xxx 元
- 其他费用总计:xxx 元
- 总价:xxx 元
备注:
-以上报价仅为设备本体,不包括管道、阀门等附件及施工费用。
- 报价有效期:xxx 周/月。
当然,以上报价仅仅是一份范例,实际的二次供水设备报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市面主流的供水设备是普通的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和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普通变频供水是一种需要水池或水箱的变频调速恒压供水设备,该类型设备适用于自来水不稳定或没有自来水供水的场合;管网叠压供水设备是一种新型的清洁卫生、高效节能的变频调速供水方式,它无需建立水池,直接连接在市政自来水管道上并充分利用自来水原有压力,同样供水需求的情况,无负压变频供水可选择功率较小的水泵及控制设备,节约了大量的电能和设备投资,其节能效果可达50%以上。
在确定了供水设备种类的前提下,正确与否选择设备流量和扬程是后期能否高效运行的关键。
供水设备流量应根据建筑高峰期最大用水量选择,即供水设备的额定流量(单台泵的流量或者多台泵加起来的流量)必须大于等于用水场合高峰期所需水量。
详细计算过程如下:
一、水泵额定流量计算
设备额定流量Q(m3/h)的确定
Q1= 【(m×q)/1000t】×K
Q即:最大每小时流量(m3/h)
K—变化系数(一般为1.5-2.5)
q—用水标准(华南一般采用300升/人.日;高级住宅采用400升/人.日)
t—用水时间(一般采用12小时/日)
m—用水人数(一般一户按4-5人计算)
1000—升与m3/h之间的单位换算率
附:全国居民平均用水标准表,华南地区宜采用300-400升/人.日
二、水泵扬程H(m)的计算
建筑层数:1,2,3,4,5,6,7,8,9...
最低水压:15,19,23,27,31,35,39,43...每增加一层扬程增加4米
说明:无负压供水设备应减去市政现有供水扬程。
三、若选择的是无负压供水设备,还应验证所选水泵流量是否高于市政供水量。
根据供水管流量计算公式:Q2=(π×r)²×V,Q为流量;π为常数3.14;r为供水管道半径;V为流速(按照GB50015-2003《国家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要求,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取1.0-1.5m/s)。
此处计算出来的Q2数值必须大于小区每小时所需流量Q1,否则选择无负压供水设备在用水高峰期时出现供水不足而导致间歇性停机。
一般地,要求市政供水管径大于等于无负压的稳流罐进水口两个等级。
即如稳流罐进水口DN100,那么自来水不宜小于DN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