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原理及工艺复习思考题

合集下载

印刷原理与工艺试题

印刷原理与工艺试题

复习题第一部分1印刷压力的作用使对压双方充分接触,弥补压印体表面的微观不平度,令分子间力起作用,使印迹墨层顺利地由印版转移到印张表面。

2从能量的角度解释一下平版胶印,先水后墨的原因有水平版胶印的图文表面表面能高于油墨的能量,低于润湿液的能量,所以图文部分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只吸附油墨,不被润湿液所润湿。

而非图文部分是高能表面,既能被油墨润湿,又能被润湿液所润湿,是典型的“先入为主”的表面性质,因此,印版必须先着水后着墨,非图文表面先由润湿液铺展保护起来,然后和着墨辊接触,才不会被油墨所润湿。

3印刷压力的定义对压双方相互之间法线方向作用的力4接触角的定义?把液体滴在平滑的固体表面,表面上便形成一液滴,当液滴处于平衡状态时,自液固界面经液体内部到达气液界面的夹角5表面剩余自由能单位表面积上的分子比相同数量的内部分子过剩的自由能。

6界面张力固、液、气表面之间存在的张力。

7油墨转移率的定义承印物接受油墨量和印版油墨量之比8包衬属于衬垫材料的范畴()X9塑性变形一般是永久变形,此变形不会消失()V10 敏弹性变形在外力撤除的瞬间也会立即恢复()V11压印线是指压区内和印张输送方向一致的直线距离()V12印刷压力可以用压缩量和呀印线宽度表示()V13在印刷压强严重不足段所得到的印品几乎全部都是废品()14当油墨转印率与印刷压强成正比时,所得的印品质量合格(x15平衡高弹是指在外力撤除的瞬间,瞬即恢复的现象。

()V16平版胶印中‘三勤'指的是勤抽样检查, 勤掏墨斗和勤洗橡皮布()V17在浸湿中,发生液固界面转变为气固界面的过程。

()x18在润湿中,接触角①越小,润湿性越小。

()V19由于界面张力的原因,液体具有自动收缩其表面成球状的趋势。

()V20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之间()V21水属于非极性分子,油墨属于极性分子,所以油墨和水是不相溶的。

X22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只存在色散力()X23平版胶印是间接印刷方式()V24平版胶印几乎都采用了圆压圆的压印方式。

印刷原理与工艺1

印刷原理与工艺1

1 以表面自由能与热力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分析平版印刷中,为什么要先给印版供水,然后再给印版供墨,印刷才能正常进行?答:从本质上讲,胶印过程就是印版对油墨进行选择性吸附,并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过程。

胶印PS版与凸版、凹版不同,其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高度差仅有几微米,可以认为是在同一平面上。

而图文部分能吸附油墨,空白部分也能吸附油墨,并无选择性。

所以必须以润湿液作为媒介,根据印版空白部分吸附润湿液,而图文部分排斥润湿液的原理,先给印版供水,让印版空白部分的高能表面为润湿液的低能表面所代替,然后再向印版供墨。

由于印版的图文部分没有被润湿液所润湿,依旧能吸附油墨,而空白部分已被润湿液所覆盖。

虽然润湿液的表面张力仍高于油墨的表面张力,但油墨如果在润湿液表面铺展,润湿液的表面在为油墨表面所代替的同时,还将产生油墨和润湿液的界面,而润湿液的表面张力是低于油墨的表面张力与油墨/润湿液之间界面张力之和的,所以油墨不会在润湿液表面吸附和铺展。

同时油墨和润湿液是不相溶的,油墨也不会溶解于润湿液之中,所以油墨只能选择性地吸附在印版图文基础上,这样就可以满足图像转移的需要了。

如果不先给印版供水,直接给印版供墨,由于印版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都能吸附油墨,那就无法完成图像转印。

3、如何提高印版的润湿性能?1、增加印版的粗糙度,可以减小接触角,提高润版液的润湿性能,故印版的表面都是经过粗化处理的。

2、降低润版液的表面张力,也可以减小接触角,提高润湿性能。

所以在胶印润版液中往往要添加表面活性物质,以降低表面张力。

但润版液表面张力的降低,同时也带来了润版液和油墨夕间界面张力的降低,会促进油墨乳,不利于印刷,所以降低表面张力只能适可而止。

2、油墨在平版印刷机上,要经历哪几个行程,才能完成一次印刷?各个行程的作用是什么?油墨在各行程中,应具备什么样的流变性能,才能使印刷正常进行?要经过给墨、分配和转移三个行程①给墨作用:将油墨从墨斗传输到匀墨辊油墨要求:需具备良好的流变性能,其屈服值应适中,若大于墨斗辊旋转所产生的剪切应力,则会导致“不下量”,若过小,则会失去塑性,油墨流泻,其触变性也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不下墨”。

印刷原理复习思考题

印刷原理复习思考题

《印刷原理》复习思考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写出液体在固体表面沾湿、浸湿、铺展的热力学条件。

试各举一印刷中的实例说明。

2. 什么是粘附功?什么是内聚功?试推导粘附张力A 和表面张力γLG的关系式,此关系式在油墨转移中有什么实际意义?3.固体表面越粗糙,是否润湿性越好?为什么? 4.试以平版为例,说明印版表面的润湿性是如何改变的?5.以表面自由能的热力学理论为基础,分析平版印刷中,为什么要先给印版供水,然后再给印版供墨,印刷才能正常进行?6.试用润湿方程分析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的条件?如何调整润湿液才能使其在平版空白部分良好铺展?7.试分析油墨在墨滚上的附着条件?8.油墨依靠哪些作用附着在承印物表面? 表1-1中,哪几种高聚物材料,不经过处理,使用普通油墨就能印刷?1-1几种高聚物的临界表面张力 (γ0单位10-2N/m )9.推导公式2/g Rh ργ=。

把半径为0.5mm 的玻璃毛细管,垂直插入润湿液中,润湿液的密度为1.02 g/cm 3,润湿液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为2.9cm,试计算润湿液的表面张力,从计算的数值看,你认为该润湿液的润湿效果如何?10.推导公式)/(2sin 22r h hr +=θ。

把6号调墨油滴在光滑洁净的金属平板表面,形成液滴,量得液滴的高是0.03mm,地为0.08mm ,计算液体在平版上的接触角。

试讨论该金属平板是亲油固体,还是亲水固体?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 油墨在凸版和平版印刷机上,要经过哪几个行程,才能完成一次印刷?各个行程的作用是什么?油墨在各行程中,应具备什么样的流变性能,才能使印刷正常进行?2. 平版、凸版印刷机的墨层厚度是如何控制的? 为什么在印刷过程中,墨斗中的油墨要保持一定的液面高度?3.试说明印刷机的输墨系统,利用增加墨辊数量,而不采用增加墨辊半径的方法,提高输墨的均一性的原因?4.胶辊的粘弹性效应对油墨的传输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冷却串墨辊的温度,可以提高输墨效果?5.举例说明,墨辊的排列方式对输墨的均匀性有何影响?从着墨辊的着墨率来看,你认为哪一种墨辊排列方式对油墨的传输有利?6.印刷中途为什么要尽量减少停印次数? 使用过版纸有什么意义?7.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简要说明为使印版获得厚薄均一的油墨膜层,输墨装置、墨辊、油墨应达到哪些基本要求?8.表3-3列出了J2108机的墨滚直径数据,若实际印刷面积为880 mm×615mm,墨滚长为880mm,试计算着墨系数、匀墨系数和贮墨系数。

印刷原理复习题和答案

印刷原理复习题和答案

印刷原理复习题和答案# 印刷原理复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印刷术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 A. 中国- B. 埃及- C. 印度- D. 希腊答案:A2. 现代印刷技术主要分为哪两大类?- A. 凸版印刷和凹版印刷- B. 平版印刷和凹版印刷- C. 胶版印刷和丝网印刷- D. 数字印刷和传统印刷答案:D3. 以下哪种印刷方式是利用水和油不相溶的原理? - A. 胶版印刷- B. 丝网印刷- C. 柔版印刷- D. 凹版印刷答案:A4. 印刷过程中,油墨的传递主要依靠什么?- A. 压力- B. 温度- C. 湿度- D. 重力答案:A5. 印刷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A. 印刷机和油墨- B. 纸张和印刷技术- C. 设计和颜色管理- 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二、填空题6. 印刷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印刷机架、印刷滚筒、墨路系统、纸张输送系统7. 印刷过程中,油墨的干燥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紫外线固化8. 印刷品的后处理工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裁切、装订、覆膜9. 数字印刷技术的特点之一是______,即按需印刷,减少浪费。

答案:按需印刷10. 色彩管理在印刷过程中的作用是确保______、______和______的一致性。

答案:显示器、打印机、印刷品三、简答题11. 简述平版印刷的工作原理。

答案:平版印刷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和油不相溶的特性,通过在平版上形成水油分离的图像区域,使油墨只附着在图像区域,然后通过压力将油墨转移到纸张或其他承印物上。

12. 什么是CTP技术,它在印刷行业中的应用有哪些优势?答案:CTP(Computer-to-Plate)技术是指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它可以直接从计算机输出到印刷版上,无需传统制版过程中的照相、曝光等步骤。

第三届全国印刷大赛复习题3-1相关知识(工艺原理)-4ok

第三届全国印刷大赛复习题3-1相关知识(工艺原理)-4ok

三、相关知识1、印刷原理及工艺知识(1)单选题1.印刷以文字为主的印刷品时,其纸张白度( A )。

A、不宜太高B、不宜太低C、要高D、要低2.平版四色印刷采用( A )和黑色。

A、黄,品红,青B、黄,红,青C、品红,绿,青D、黄,红,蓝3.适合胶印印刷的环境应该是( D )。

A、环境封闭B、气候潮湿C、气候干燥D、温、湿度相对稳定4.报纸轮转四色印刷一般采用的色序是( B )。

A、Y、M、C、BKB、C、M、Y、BKC、BK、Y、C、MD、不确定5.印刷时发现印刷品图文部分墨色太淡,可能是( D )造成的。

A、版面水量过多B、给墨量不足C、橡皮布凹陷D、以上所有原因6.印刷版面的给水量与( D )有关。

A、纸张含水量B、版面图文C、印刷速度D、以上所有因素7.印刷时,发现印刷品非图文部分出现起脏,应考虑( A )。

A、增加版面给水量B、增加印刷压力C、增加给墨量D、以上皆非8.油墨印刷色序与( D )无关。

A、油墨粘度B、图文面积C、叠印效果D、印刷速度9.印刷机速度愈快,整体水量与墨量应( A )。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一定10.印刷操作人员最应该熟悉的色彩模式是( C )。

A、RGBB、LabC、CMYKD、HSB11.胶印过程中对于( B)的乳化非但不可避免,而且还是必要的。

A、水包油B、油包水C、油水相混溶D、油水分离12.胶印水/墨平衡是指在一定的速度和印刷压力下,调节润版液的供给量,使乳化后的油墨体积百分数比例在( B )。

A、15%以下B、15~26%C、26%以上D、26%以下13.油墨的表面张力( B )润版液的表面张力。

A、大于B、低于C、等于D、无关于14.油墨从印版转移到橡皮布的转移率约为50%,再从橡皮布转移到纸上,转移率约为76%,因此从印版到纸上的油墨转移率为( B )。

A、50%B、38%C、30%D、25%15.由于油墨乳化严重,会使印版版面产生( A )、干燥太慢、网点发糊等弊病。

印刷原理复习题和答案

印刷原理复习题和答案

印刷原理复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印刷过程中,油墨从墨辊转移到印版上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静电吸附B. 物理吸附C. 化学吸附D. 油墨的流动性答案:B. 物理吸附2. 哪种类型的纸张最适合用于胶版印刷?A. 铜版纸B. 牛皮纸C. 胶版纸D. 特种纸答案:C. 胶版纸3. 印刷机的压印滚筒和橡皮滚筒之间的压力调整对印刷质量有何影响?A. 压力越大,印刷越清晰B. 压力越小,印刷越清晰C. 压力适中,印刷质量最佳D. 压力对印刷质量无影响答案:C. 压力适中,印刷质量最佳二、填空题1. 印刷过程中,油墨的转移主要依赖于印版的____和油墨的____。

答案:亲墨性,流动性2. 在印刷机上,纸张的输送是通过____和____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答案:压印滚筒,橡皮滚筒3. 印刷过程中,为了提高印刷质量,需要对印刷机的____和____进行精确调整。

答案:压力,速度三、简答题1. 请简述印刷过程中油墨的干燥方式有哪些?答案:印刷过程中油墨的干燥方式主要包括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紫外线干燥和红外线干燥。

自然干燥依靠油墨中的溶剂自然挥发;热风干燥通过热风加速油墨中的溶剂挥发;紫外线干燥利用紫外线照射使油墨中的光敏剂发生反应,促进干燥;红外线干燥则通过红外线的热效应加速油墨干燥。

2. 印刷过程中,如何控制印刷品的色彩质量?答案:控制印刷品的色彩质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确保印刷机的校准和维护,以保证印刷过程中的稳定性;其次,使用高质量的油墨和纸张,以确保色彩的准确性和饱和度;再次,通过色彩管理系统对色彩进行校正和调整,以确保色彩的一致性;最后,定期进行色彩质量检测,以监控和保证印刷品的色彩质量。

四、论述题1. 论述现代印刷技术与传统印刷技术的主要区别。

答案:现代印刷技术与传统印刷技术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现代印刷技术采用了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操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和准确性;其次,现代印刷技术使用了更先进的印刷设备和材料,如数字印刷机、环保油墨等,以满足市场对高质量印刷品的需求;再次,现代印刷技术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通过减少油墨和纸张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最后,现代印刷技术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印刷服务,如个性化印刷、按需印刷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印刷工艺思考题及重点

印刷工艺思考题及重点

第一章1.印刷的五个基本要素:原稿(原稿与印刷品之间的相像度是衡量印刷水平的重要指标)、印版(凸版、凹版、平版、孔版)、承印物、印刷油墨(红、黄、蓝、黑、金、银、白)、印刷机械。

2.印刷的最小成色单位是网点。

3.胶版印刷的原理:胶版印刷是通过照相制版后印刷,它的原理有两点,第一,印版的图文着墨部分与空白部分是处在同一平面上的,利用水油不相容的原理,使图文部分亲油着墨,空白部分亲水不着墨,经过机械压力印刷而成。

第二,印版的图文着墨后在机械压力下先印到胶皮滚上,再转移到纸面上,因此也称胶版印刷。

4. 专色印刷:是指采用黄墨、品红墨、青墨、黑墨四色墨以外的其他油墨或者混合色油墨来复制原稿颜色的印刷工艺。

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专色印刷:a. 从提高产品质量的角度使用专色印刷,例如,在印刷大面积较浅均匀色块时,如果采用四色印刷工艺,就必须使用低成数的平网网点。

低成数网点不仅会增加晒版的不准确性,而且印刷中墨色不均匀的情况相对于成数较高的颜色更加突出。

另一方面,当成数较高时,几种颜色的高密度网点叠加导致墨色太厚又容易出现背面蹭脏的问题。

采用专色印刷工艺只需印一个颜色,可以有效避免以上提到的问题。

当大面积的色块中有阴文或细小图案,特别是反白图案时,采用四色印刷工艺极易出现图文套印误差,严重影响印刷品质量。

采用专色印刷工艺,相应的部位只印一个颜色,从而大大减少了诸如此类的问题出现。

b. 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专色印刷,四色印刷比单色印刷或者双色印刷的费用高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所以,当设计师受制于印品成本的限制不能使用四色印刷,却又不甘于做单黑色的设计时,就可以选择专色印刷。

5. 四色印刷与专色印刷的区别:a. 视觉效果不同--专色印刷采用的是实地印刷,因此墨色均匀、厚实。

而四色印刷是套印方式印刷,因此容易出现套印不准,导致墨色不均匀并且缺乏厚实的感觉。

b. 工艺适用范围不同--四色印刷适合印刷色彩变化丰富的原稿,例如彩色照片、彩色美术作品等。

印刷工艺考试复习题2

印刷工艺考试复习题2

一、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印刷操作中的“三勤”是指:勤匀墨、勤看水和勤验样。

2.印刷中主要是通过网点来表现阶调,根据其覆盖率的不同可将图象的阶调区分成高调(亮调)、中间调和低调(暗调)三种。

3.平版胶印机通常会使用4根着墨辊,如果任意拆除其中的一根着墨辊会直接影响到该印刷机的着墨系数而使其降低,从而使对印版着墨的均匀性降低。

4.印刷用纸张的丝缕方向是由于纸张制造中的机械方向而形成的,纸张的纤维分布方向一般会平行于纸张的丝缕方向。

5.CIE1976 Lab色空间中L轴表示宽度,从上到下该指数减小。

(增大、减小)6.如果纸张的表面强度差,在印刷中最容易出现的印刷故障是脱毛掉粉,同时也会使印版的耐印率降低.该纸张在单色机上印刷时的一个补救的方法是调整油墨印刷适性.即调整油墨的粘度.通过添加调墨油(或添加剂)使其变小点.但添加的量一定要加以控制.一般要控制在5 %以内。

7.印刷前有时要进行凉纸处理,这样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整纸张的印刷适性,具体说主要是调整纸张的含水量。

8.油墨的干燥形式很多,请分别写出三种干燥形式:挥发干燥、渗透干燥和氧化结膜干燥。

二、判断题(请将下列的题目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计10分)l.平版印刷是一种典型的间接印刷方式.( √)2.油墨的色料是指油墨成分中的成色物质,可分为颜料和染料两种。

其中颜料是不容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的物质。

( ×)3.通常讲的机组式胶印机是指单面多色胶印机。

( ×)4.油墨在墨辊间的传递性能与油墨的黏度有着直接的关系,黏度越大.越利于传递.( ×) 5.印刷机滚筒的利用系数是指滚筒空挡部分占滚简表面积的百分比。

(×)6.PS版润版液是一种碱性的混合溶液,其pH-值一般为5-6。

( ×)7.单色机印刷以人物为主四色产品时.通常的印刷色序为:黑—青一品一黄。

( ×) 8.印刷饥的着墨系数是用百分比来表示的.它是使指印版从某一根着墨辊上得到的墨量占印版上所得到的总墨量的比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叙述印刷的发展情况。

2.印刷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3.印刷机按印版类型怎样分类?4.印刷机按牙龈结构形式怎样分类?5.印刷机按印刷面数怎样分类?6.印刷机按印刷色数怎样分类?7.印刷机按承印材料形式怎样分类?8.数字印刷机怎样分类?9.平版印刷机的型号怎样编制?10.柔性版印刷机的型号怎样编制?11.凹版印刷机的型号怎样编制?12.孔版印刷机的型号怎样编制?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写出液体在固体表面沾湿、浸湿、铺展的热力学条件。

试各举一印刷中的实例说明。

2.什么是粘附功?什么是内聚功?试推导粘附张力A和表面张力γLG的关系式,此关系式在油墨转移中有什么实际意义?3.固体表面愈粗糙,是否润湿性愈好?4.试以平版为例,说明印版表面的润湿性是如何改变的?5.以表面自由能与热力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分析平版印刷中,为什么要先给印版供水,然后再给印版供墨,印刷才能正常进行?6.采取哪些措施,可以保护平版空白部分的润湿性?说明理由。

7.试用润湿方程分析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的条件?如何调整润湿液才能使其在平版空白部分良好地铺展?8.试分析油墨在墨辊上附着的条件?9.举例说明如何保护橡皮布和墨辊的润湿性?你认为橡皮布和墨辊的清洗剂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到生产现场考察清洗剂的使用情况,举出一种分析其优缺点。

10.推导公式γ=Rhρg/2。

把半径为0.5mm的玻璃毛细管,垂直插入润湿液中,润湿认的密度为1.02g/cm3,润湿液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为2.9cm,试计算润湿液的表面张力,从计算的数值来看,你认为该润湿液的润湿效果如何?11.推导公式sinθ=2hγ/h2+γ2。

把6号调墨油滴在光滑洁净的金属平板表面,形成液滴,量得液滴的高是0.03mm,底为0.08mm,计算液体在平板上的接触角。

试讨论该金属平板是亲油固体,还是亲水固体?12.印刷压力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印刷机的印刷压力是怎样获得的?13.印刷包衬一般分为几种?各有什么特点?14.“印刷压力愈大,印刷质量愈好”,此话对吗?试以油墨转移率和印刷压力的关系曲线来进行分析。

如何理解适当的印刷压力?15.同一种纸张,分别在A、B轮廓印刷机上印刷,若A印刷机的滚筒半径比B印刷机的滚筒半径小,试问哪一种印刷机需要的印刷压力大?为什么?16.在同一台印刷机上,用120g/m2的铜版纸和胶版纸印刷,试问哪一种纸张需要的印刷压力大?为什么?17.高速印刷机和低速印刷机,选用的包衬有何不同?试说明理由。

18.用网线印版、线条印版、实地印版印刷,哪种印版需要的印刷压力大?细网线印版和粗网线印版,哪种印版需要的印刷压力大?为什么?19.试述在印刷压力作用下,压印滚筒整个接触区的压力分布特点?为保证印刷品墨色的均一,你能否提出滚筒的设计应有何改进?20.在印刷过程中,如何减少滚压过程中的摩擦?21.推导出压平和圆压圆式印刷机λ和b的关系式。

22.轮转印刷机的滚筒半径为150mm,用压杠痕法得到的杠痕数据如表1所列,请将与每一杠痕数据相对应的最大λ值填入表中。

表1 杠痕(b)和λ23.胶印机的滚筒半径为150mm,在相同的压力下,用A包衬获得的最大压缩量为0.18mm。

用B包衬获得的最大压印宽度为5.8mm,若A、B两包衬的厚度相等,试讨论哪种包衬的弹性模量大?24.某印刷机使用的包衬n为0.5,在印刷压力为200N/cm2的作用下,包衬的压印宽度为7.5mm,试计算压印宽度为1mm处的印刷压力?25.确定印刷压力应考虑哪些因素?26.何谓油墨转移率和油墨转移系数?如何测定印版墨量和转移墨量?27.试说明建立W·F油墨转移方程所依据的数学模型的特点和方程建立的过程。

28.W·F油墨转移方程的参数b、f′、k有何物理意义?受哪些因素的影响?29.由油墨转移实验测得印版墨量x和转移墨量y的数据如表2所列。

试给油墨转移方程参数b、f′、k赋值,并写出W·F油墨转移方程。

表2 实验测得的x、y数据(习题29用)30.试分析纸张的平滑度、印版的材质和图文形式、印刷压力与印刷速度如何影响油墨转移率。

31.油墨在平版印刷机上,要经过哪几个行程,才能完成一次印刷?各个行程的作用是什么?油墨在各行程中,应具备什么样的流变性能,才能使印刷正常进行?32.平版印刷机的墨层厚度是如何控制的?为什么在印刷过程中,墨斗中的油墨要保持一定的液面高度?33.试说明印刷机的输墨系统,利用增加墨辊数量,而不采用增加墨辊半径的方法,提高输墨的均一性的原因?34.胶辊的粘弹性效应对油墨的传输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冷却串墨辊的温度,可以提高输墨效果?35.说明墨辊的排列方式对输墨的影响?从着墨辊的着墨率来看,你认为哪一种墨辊排列方式对油墨的传输有利?36.印刷中途为什么要尽量减少停印次数?使用过版纸有什么意义?37.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简要说明为使印版获得厚薄均一的油墨膜层,输墨装置、墨辊、油墨应达到哪些基本要求?38.油墨依靠哪些作用附着在承印物表面?39.表3列出了J2108机的墨辊直径数据,若实际印刷面积为880mm×615mm,墨辊长为880mm,试计算着墨系数、匀墨系数和贮墨系数。

表3 J2108机的墨辊直径数据40.从平版印刷品的测控条上,测得的实地密度值如表4所列,试计算三原色油墨的色偏、灰度和色效率。

叠色的偏灰度为多少?表4 习题40实测密度值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平版印刷中,油墨和润湿液的乳化为什么是不可避免的?乳化对平版印刷油墨的转移有何利弊?2.平版印刷中,使用完全拒水的油墨行吗?为什么?3.马丁·西维尔平印模式,对研究平版印刷的油墨转移有什么意义?4.试述平版印刷中,水墨平衡的基本理论。

5.平版印刷中使用的润湿液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润湿液在平版印刷油墨转移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6.试分析普通润湿液化学组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普通润湿液有什么缺点?7.配置酒精润湿液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酒精润湿液有什么优缺点?8.阿拉伯酸是表面活性剂吗?说明理由。

9.什么是表面活性剂的胶团浓度,润湿液中使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其胶团浓度有何要求?1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液有什么优点?使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1.用于PS版的润湿液的pH值,在什么范围内合适?pH值过高或过低的润湿液会给印刷带来什么不良的结果?12.影响润湿液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控制印版的用水量?13.平版印刷机的接触压力如何表示?14.平版印刷对橡皮布的印刷性能有哪些要求?15.高速胶印机为什么要使用气垫橡皮布?16.蠕变、应力松弛、内耗等对橡布的印刷性能有什么影响?17.平版印刷过程中,橡皮布可能产生哪些主要的变形?对印刷质量有何影响?有什么防止的措施和方法?18.根据橡皮布滚筒压缩量与转速增加率的关系,为了使滚筒滑动尽量减少,胶印机三滚筒直径应如何配置较为恰当?19.什么是滚压比?在胶印油墨转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20.若γ0表示油墨的表面张力,γW表示润湿液的表面张力,在γO>γW和γO<γW两种情况下印刷,各会出现什么现象?21.用重量百分数法计算表面活性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C12H25O(C2H4O)10H的HLB值。

根据计算的HLB值,说明该表面活性剂的用途。

某型号胶印机的测量数据22.上表列出了某种型号胶印机的数据。

假设纸张厚度为0.1mm,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之间的间隙以及压印滚筒与橡皮滚筒之间的间隙合压后均为0.2mm,要求橡皮滚筒包衬后的直径为260mm,印版滚筒包衬后直径为260.26mm,试计算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的包衬量δ版、δ橡应为多少?橡皮滚筒与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的压缩量λ版-橡、λ橡-压应为多少?23.无水平版的印刷工艺和阳图PS版印刷工艺有哪些不同?如何才能保证无水平版印刷的正常进行?第四章复习思考题1. 凹版印刷的优点是什么?2. 凹版印刷的缺点是什么?3.凹版印刷的印版有哪两种?它们的网穴形状对油墨转移有何影响?4.为了避免龟纹和偏色,雕刻凹版的四色印刷,网穴角度和网穴线数如何设置?5.凹版印刷的输墨形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6.凹版印刷的刮墨刀怎样安装有利于提高印刷质量?7.怎样调节刮墨刀的压力?8.凹版滚筒的结构是怎样的?9.凹版印刷为什么需要若干印版滚筒?10.毛细作用在油墨转移中有哪些作用?11.印刷压力在油墨转移中有哪些作用?12.油墨黏度在油墨转移中有哪些影响?13.凹版印刷塑料薄膜时要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处理的作用是什么?14.叙述静电吸墨的原理。

15.怎样调整凹版印刷油墨的干燥速度?第五章复习思考题1.柔性版印刷的优点是什么?2.柔性版印刷的缺点是什么?3柔性版印刷的印版有哪些?它们的特点是什么?4.简述柔性版印刷机采用网纹传墨辊-刮墨刀输墨系统的传墨性能。

5柔性版印刷机使用的网纹辊,常见的着墨孔有哪几种形状?有何特性?5.柔性版印刷的输墨形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6.柔性版印刷的刮墨刀怎样安装有利于提高印刷质量?7.已知印版的网线数,怎样确定网纹滚的网线数?8. 柔性版印刷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9.柔性版印刷为什么需要若干印版滚筒?10. 柔性版印刷阶调再现有什么特点?11.网纹辊的网穴对油墨转移有什么影响?12.网纹辊的网目线数在油墨转移中有哪些影响?13.柔性版印刷塑料薄膜时要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处理的作用是什么?14.如何根据纳森图来选择网纹辊的线数?15.怎样对柔性版变形进行补偿?16.怎样安排柔性版印刷的色序?17. 已知聚酯柔性版的厚度为7.38mm,印版滚筒的半径为7.5cm,双面胶版纸的厚度为0.1mm,试计算印版的伸长率。

第六章复习思考题1.丝网印刷的优点是什么?2.丝网印刷的缺点是什么?3.常用的丝网有哪几种?有何特性?4.丝网的目数、开口度、开口率如何定义?5.丝网制版的方法有哪些?6.叙述直接法制版的过程和特点。

7.叙述间接法制版的过程和特点。

8叙述混合法制版的过程和特点。

9.丝网印刷对丝网性能有哪些要求?10刮板压力的大小对丝网印版有何影响?11丝网印刷的工艺参数主要有哪几个?它们如何确定?12.印刷压力与刮墨板角度的关系是什么?13.气动绷网机的张力为4.2kg,使用270目、开口度为61μm的丝网,试计算采用60°绷网角的斜绷网和正绷网时的开口度及丝网目数。

通过计算得出什么结论?14.选用200线/英寸的尼龙丝网,丝径为0.05mm,网孔宽度为0.077mm,试计算再现线条的最细宽度是多少?15.丝网版与承印物的间隙怎样确定?第七章复习思考题1.间隔式输纸机与连续式输纸机的区别是什么?2.气动式输纸机有哪些特点?3.输纸机分纸装置的组成和各部件的作用是什么?4.输纸机输送装置的组成和各部件的作用是什么?5.叙述输纸机分纸装置的工作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