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签字技巧10招
签字画圈有学问 一办公室主任总结

签字画圈有学问一办公室主任总结"决策艺术"十招当领导就要决策,决策就要签字。
按说领导的签字应该是明确的、坦诚的、负责任的,但有些领导为了讨好作风不正派的上级而自己又不担风险,甚或自己违法乱纪又想规避追究,都在签字的学问上痛下工夫。
签字的学问千变万化,以下10种领导签字行为,供大家鉴别,借此警示社会,并呼吁规范领导签字。
陆某担任某机关办公室主任有10多年了,经历过几任领导。
他说:他发现对于一些“烂事”,每位领导开始都有签字失当的时候,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后来都掌握了签字画圈的“决策艺术”,没有脱不了的干系。
陆主任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归纳总结出领导“决策艺术”的10招。
一、“按规定办理”,可以理解为不予办理吗?签惯了(来源:中国日报/祁雪锋)凡下属见到领导签字“按规定办理”,都认为是可以办理,一般都赶快办理,因为下属向领导表达忠心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敢于为领导承担风险。
以后上级机关在调查单位的烂事时,凡是签字为“按规定办理”的都可理解为签字没错,错是错在部下没有按“规定”办理。
当然也有少数部下不买帐,认为按“规定”根本就不能办理。
如果你硬要死扣“规定”而没有抓住签字的核心“办理”二字,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领导的意图,以后你和领导的关系只能是渐行渐远了。
二、“请酌情办理”,没有叫你违法违规办理凡是烂事领导签了字,除了否定词(一般不会出现)以外,部下都领会是叫你办理。
“酌情办理”比“按规定办理”意思更递进一层,而且还有看得起你才叫你办理的丝丝情意在里面,部下一般都会倾情办理。
虽然这是办烂事最危险的签批,但现在是依法办案了,对“酌情”二字总不能无限上纲吧。
“酌情”可理解为斟酌情况,实际情况不允许就不能办理。
因此,责任还是在部下,知识欠缺,政策把握不好,应该受到批评。
三、划圈有学问,一般人不知现在领导为了节省时间,签批文件就用划圈来代表“同意”的意思。
一般人看到领导在文件上划了圈,就按照同意的意思办理了。
签字画圈有学问 领导“决策艺术”十招

签字画圈有学问领导“决策艺术”十招当领导就要决策,决策就要签字。
按说领导的签字应该是明确的、坦诚的、负责任的,但有些领导为了讨好作风不正派的上级而自己又不担风险,甚或自己违法乱纪又想规避追究,都在签字的学问上痛下工夫。
签字的学问千变万化,以下10种领导签字行为,供大家鉴别,借此警示社会,并呼吁规范领导签字。
陆某担任某机关办公室主任有10多年了,经历过几任领导。
他说:他发现对于一些“烂事”,每位领导开始都有签字失当的时候,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后来都掌握了签字画圈的“决策艺术”,没有脱不了的干系。
陆主任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归纳总结出领导“决策艺术”的10招。
一、“按规定办理”,可以理解为不予办理吗?凡下属见到领导签字“按规定办理”,都认为是可以办理,一般都赶快办理,因为下属向领导表达忠心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敢于为领导承担风险。
以后上级机关在调查单位的烂事时,凡是签字为“按规定办理”的都可理解为签字没错,错是错在部下没有按“规定”办理。
当然也有少数部下不买帐,认为按“规定”根本就不能办理。
如果你硬要死扣“规定”而没有抓住签字的核心“办理”二字,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领导的意图,以后你和领导的关系只能是渐行渐远了。
二、“请酌情办理”,没有叫你违法违规办理凡是烂事领导签了字,除了否定词(一般不会出现)以外,部下都领会是叫你办理。
“酌情办理”比“按规定办理”意思更递进一层,而且还有看得起你才叫你办理的丝丝情意在里面,部下一般都会倾情办理。
虽然这是办烂事最危险的签批,但现在是依法办案了,对“酌情”二字总不能无限上纲吧。
“酌情”可理解为斟酌情况,实际情况不允许就不能办理。
因此,责任还是在部下,知识欠缺,政策把握不好,应该受到批评。
三、划圈有学问,一般人不知现在领导为了节省时间,签批文件就用划圈来代表“同意”的意思。
一般人看到领导在文件上划了圈,就按照同意的意思办理了。
有些烂事,在走程序的文件上领导虽然划了圈,后来竟然没有领导责任。
签字的艺术

如果你是身在职场中的文秘人员,当你拿着一个文件去找领导签字的时候,你能读懂领导不同签字的含义吗领导运用签字艺术的目的无非有两,一是为了规避风险,二是考验部下的忠心。
签字艺术虽然深奥,但解读签字艺术的功夫要下在签字以外,让我们举例来解读一下:一、当领导签下“按规定办理”时,其用意为可以办理。
如果真按“规定”根本就不能办理,这是对部队忠心的一个考验,做为部下,一般都要赶快办理,因为下属向领导表达忠心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敢于为领导承担风险。
如果你硬要死扣“规定”而没有抓住签字的核心“办理”二字,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领导的意图,以后你和领导的关系只能是渐行渐远了。
如果上级机关以后调查些事,凡是签字为“按规定办理”的都可理解为签字没错,错是错在部下没有按“规定”办理,你就得为领导顶过。
呵呵,领导不倒,部下怕啥二、当领导签下“请酌情办理” 时,其用意比“按规定办理”意思更递进一层,还有看得起你才叫你办理的情意在里面,因为给你可“酌情”的选择,这也是一种考验。
“酌情”可理解为斟酌情况,实际情况不允许就不能办理。
面对此签字,部下一般都会倾情办理,因为除了领导用了否定词(一般不会出现)以外,部下都领会是叫你办理,不让你办就不会签字,这就是领导用权的艺术。
一但这是办烂事,也找不到领导的事,现在是依法办案了,对“酌情”二字总不能无限上纲吧。
因此,责任还是在部下,知识欠缺,政策把握不好,应该受到批评。
三、当领导签下“同意请某某处理”时,同意二字后面没有逗号,也没有字句间隔。
其用意比较含糊,有的可能是推不去过的人情(并不是一定要你办),有的是要观望一下,看情况再办,有的是办理此事的人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或和领导矛盾很深……从字面上看这个签字,你说我同意办这件事也行,你说我只同意某某同志来处理这件事也行。
如果某某同志办理了,看得出首先是我同意的;如果某某同志不办理,那也没办法,只能说明我威信不高,副职或下级不听我的。
如果你接到此类的批示后不知所云,左右为难的话,你最好根据平时经验或试探性再请示作决定,除非你与主官。
看不懂领导签字的10个“暗语”,吃亏了还感谢领导,你混啥职场?

看不懂领导签字的10个“暗语”,吃亏了还感谢领导,你混啥职场?小林遇到了难事,请客送礼,四处求人,终于肯帮他的领导,给主事的张主任打了电话。
小林拿着请示报告找到张主任,没想到张主任对他非常客气,笑容可掬,顺利地签了“同意”。
小林对张主任感恩戴德,悄悄塞了一张购物卡,然后兴冲冲地赶到办事科室,把报告递给王科长,赔着笑脸说,“张主任已经签字了,您什么时候能办完?”王科长撇了一眼张主任的签字,就把报告顺手放在一边,对小林说,“你回去等消息吧”。
小林等了半个月,眼看着黄花菜都要凉了,就三天两头给王科长打电话。
王科长每次都找各种理由搪塞。
小林气得大骂王科长是“小鬼难缠”。
小林拿着报告复印件找火锅大哥诉苦,“明明张主任都签同意了,为什么他的下属王科长敢顶着不办?你看看张主任多么体贴群众,多么善解人意,就是这个小小的王科长拖着不办,真不是东西。
火锅大哥一看签字,就笑了,“不是王科长不办,而是张主任根本没让他办。
”小林当场就懵圈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行走职场,领导职位越高,说话办事越隐晦,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面上对你很好,其实根本不办事。
你对他感恩戴德,以为下面办事人员卡着你,其实是你不懂职场里签字的潜规则和厚黑术。
你知道领导签字的这10个“学问”吗?同样一个词,签字的方式不同,蕴含着完全不同的含义。
比如,领导在你的请示报告上签了“同意”两个大字,你美滋滋拿着签字,去找相关部门办事,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千万别傻傻地感谢领导、埋怨具体办事人员了。
领导与部门负责人早就串通好了,见字如面,摔杯为号。
领导不愿意当面得罪你,把得罪你的黑锅让办事人去背。
部门负责人心知肚明,看签字的形式,就知道领导的真实意图。
所以,你要学会看懂这10个签字的厚黑术。
【一】领导横着签“同意”,后面没有句号,表示此事可以搁置不办。
【二】领导竖着签“同意”,后面如果加个叹号,表示此事必须“一办到底”,立即落实。
【三】领导横着签“同意”,后面点个空心句号,表示此事可办可不办,不用诚心去办。
领导签字中的学问

2005-7-20 来源:今日早报
解读领导十大“签字学问”
当你拿着一摞文件去找领导签字的时候,你会在心里琢磨他签字的用意吗?其实,这领导的签字学问可大了,不信,就来看看吧……
“按规定办理”——可以理解为不予办理吗?
凡下属见到领导签字“按规定办理”,都认为是可以办理,一般都赶快办理,因为下
还有的领导只签一个姓,而且这个字的字体还跟过去自己的习惯写法不一样,连年月日都是将别人签的一划拉过来的。改体签批且很少字迹,在以后应付调查时可为耍赖预留伏笔。
“同意请某某处理”——如坠云里雾里
“ 同意请某某处理”,同意二字后面没有逗号,也没有字句间隔,你说我同意办这件事也行,你说我只同意某某同志来处理这件事也行。
“请酌情办理”——没有叫你违法违规办理
凡是烂事领导签了字,除了否定词(一般不会出现)以外,部下都领会是叫你办理。“酌情办理”比“按规定办理”意思更递进一层,而且还有看得起你才叫你办理的丝丝情意在里面,部下一般都会倾情办理。
虽然这是办烂事最危险的签批,但现在是依法办案了,对“酌情”二字总不能无限上纲吧。“酌情”可理解为斟酌情况,实际情况不允许就不能办理。因此,责任还是在部下,知识欠缺,政策把握不好,应该受到批评。
字少还改体,以后耍赖皮
有的领导签字更有一绝,没有批语,也不划圈,在“呈某领导批示”几个字下面一划拉下来,写上年、月、日便是,而且年月日还是阿拉伯数字。
是烂事,只要领导签字,部下都明白领导是要办理或可以办理。领导不愿办理就不会签一个字,假如签“不同意”不是得罪人吗?
这事有人捅出去了也没关系。上面来调查,就说时间长了,记不清了,这几个字好象不是他签的,要不可作笔迹鉴定。但字数太少,笔迹鉴定很难下结论,那责任自然又是在下面了。
领导签字的八种暗语

领导签字的八种暗语
1.“看看再说”——领导对该事项还没有决定,需要再考虑一下。
2.“我会再想一想”——领导对该事项有所保留,需要时间来决定是否同意。
3.“下次再说吧”——领导对该事项不符合目前计划,需要推迟到以后再决定。
4.“讨论一下再签字”——领导需要与其他部门一起讨论该事项,并且需要他们的意见来决定。
5.“让我们再等等”——领导对该事项需要更多时间来考虑,尤其是情况比较复杂时。
6.“先把文件留下来”——领导对该事项需要更多时间来思考,需要留下文件以便随时查看。
7.“我会考虑一下”——领导对该事项有所疑虑,需要时间来考虑是否同意。
8.“让我跟其他人谈谈”——领导需要与其他有关人员谈谈该事项,并根据他们的建议来决定是否签字。
一式三份文件领导签字

一式三份文件领导签字
拿一个文件去找领导签字,要注意的事项:
1.当你拿到文件的时候,先等等,自己看完整份文件,因为领导可能会边看文件边问你问题。
确保领导问的时候你能回答出来。
2.准备拿去给领导签字的时候,先等等。
首先准备好签字修改用的拍纸簿,准备好签字用的笔。
3.准备进领导办公室的时候,先等一等,听听领导办公室的人,估计一下这是不是进去的合适时机,就自己正在做的问题或者事情请示一下。
然后再考虑你心里有没有准备好要说的话,进去后怎么请示,进去后领导会问什么问题,你有没有做好应对,能不能流利的回答。
4.拿给领导签字的时候,想清楚领导签字之后是拿回去,还是放下。
估计差不多该去领导办公室拿签字的办公件了。
相关工作。
别忘了!最好在笔记本上写下要领导签字的物品,并注明领取物品的时间。
记得去找领导拿签收的物品!。
绝对震惊!解密体制内领导签批意见的六大套路

绝对震惊!解密体制内领导签批意见的六大套路有刚进体制内的学员问起,对领导签批的意见看得云里雾里,不知道怎么理解,我们通过本文来详细解读下体制内领导签批意见的奥秘。
一般领导的意见签批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按规定办理”。
凡下属看到领导签字按规定办理",都认为是可以办理。
以后上级机关在调查单位的烂事时,凡是签字为按规定办理”的都可以理解为签字没错,错是错在部下没有按“规定”办理。
二、“请酌情办理”。
“请酌情办理”比“按规定办理”意思更进步,而且还有看得起你才叫你办理的情意在里面;部下一般都会全力办理。
虽然这是办烂事最危险的签字,但是“酌情”可理解为斟酌情况,实际情况不允许就不能办理。
因此,责任还是在部下,知识欠缺,政策掌握不好,应该受到批评。
三、“同意请某某处理”。
同意二字后面没有逗号,也没有字句间隔,你说我同意办这件事也行,你说我只同意某某同志来处理这件事也行。
四、“请按程序办理”。
想办烂事的人拿到批示后,开始办理各环节还顺利,不久却又卡住了,经过一番“沟通”“运作”,终于按“程序”办理完毕了。
奥妙就在办的过程中看你的“表现”,如果你不能及时“兑现”承偌,对不起,这事情就办不成了。
五、“同意办理,如有问题另案处理。
”是办手续前另案处理,还是办理后另案处理?是你说有问题,还是别的人说有问题?是你这一级处理,还是上级派人来处理?这个签字实际上是在保护你,一看就知道以后跟你没关系,跟签字的领导也没关系。
因为领导签的“如”字之后早已提示过你,这事情办砸了,说明你的水平不高,没有看出问题。
六、“根据某会议决定,同意即刻办理。
”这种签字的猫腻都在会议。
开会前领导会跟记录人员交代好,一定要注意将其他领导成员有“同意”意思的话都写上去,将本人有反对意思的话也写上去。
把想不同意办的人的意见记录成同意,想办或一定要办的人在记录中却是不太赞成,是后来才同意“大家意见”的。
以上的“烂事”是指不太方便办的事情,或者是不太合规的事情,但是领导手中有权力,权力的本质是对规则的突破,但是对于这种突破,领导往往又不想承担责任,所以才有这样云里雾里的签批意见,我们认清本质,就能很容易知道其中的奥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签字技巧10招
一、“按规定办理”,
凡下属见到领导签字“按规定办理”,都认为是可以办理,一般都赶快办理,因为下属向领导表达忠心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敢于为领导承担风险。
以后上级机关在调查单位的烂事时,凡是签字为“按规定办理”的都可理解为签字没错,错是错在部下没有按“规定”办理。
当然也有少数部下不买帐,认为按“规定”根本就不能办理。
如果你硬要死扣“规定”而没有抓住签字的核心“办理”二字,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领导的意图,以后你和领导的关系只能是渐行渐远了。
二、“请酌情办理”,没有叫你违法违规办理
凡是烂事领导签了字,除了否定词(一般不会出现)以外,部下都领会是叫你办理。
“酌情办理”比“按规定办理”意思更递进一层,而且还有看得起你才叫你办理的丝丝情意在里面,部下一般都会倾情办理。
虽然这是办烂事最危险的签批,但现在是依法办案了,对“酌情”二字总不能无限上纲吧。
“酌情”可理解为斟酌情况,
实际情况不允许就不能办理。
因此,责任还是在部下,知识欠缺,政策把握不好,应该受到批评。
三、划圈有学问,一般人不知
现在领导为了节省时间,签批文件就用划圈来代表“同意”的意思。
一般人看到领导在文件上划了圈,就按照同意的意思办理了。
有些烂事,在走程序的文件上领导虽然划了圈,后来竟然没有领导责任。
原来领导不是在呈文要求办理的“办理”二字上划圈,而是将圈圈划在模棱两可的中性词或自己的名字上。
只要不是圈在“同意”或“办理”之类的词上,均可理解为领导还没有同意。
所以,上级来办案时,这证据不能靠推理、想象,还是不能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
四、字少还改体,以后耍赖皮
有的领导签字更有一绝,没有批语,也不划圈,在“呈某领导批示”几个字下面一划拉下来,写上年、月、日便是,而且年月日还是阿拉伯数字。
是烂事,只要领导签字,部下都明白领导是要办理或可以办理。
领导不愿办理就不会签一个字,假如签“不同意”不是得罪人吗?
这事有人捅出去了也没关系。
上面来调查,就说时间长了,记不清了,这几个字好象不是他签的,要不可作笔迹鉴定。
但字数太少,笔迹鉴定很难下结论,那责任自然又是在下面了。
还有的领导只签一个姓,而且这个字的字体还跟过去自己的习惯写法不一样,连年月日都是将别人签的一划拉过来的。
改体签批且很少字迹,在以后应付调查时可为耍赖预留伏笔。
五、“同意请某某处理”,如坠云里雾里
“ 同意请某某处理”,同意二字后面没有逗号,也没有字句间隔,你说我同意办这件事也行,你说我只同意某某同志来处理这件事也行。
如果某某同志办理了,看得出首先是我同意的,据此,我也好顺着来头不小的来人跟上层搭上关系;如果某某同志不办理,那也没办法,只能说明我威信不高,副职或下级不听我的。
一般副职或下级接批示后因不知所云都会为难,但根据平时经验或试探性再请示,之后都会去办理,除非他与主官矛盾很深或从来就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
六、“请按程序办理”,可能是想放线钓鱼
不是单位以前办事都不按程序,本来办事就都有程序,还为什么要签“请按程序办理”呢?
想办烂事的来人拿到批示后,开始办理各环节还算顺利,不久却又卡住了。
经过一番“沟通”、“运作”,烂事终于按“程序”办妥。
领导也有领导的难处。
或是碍于情面,或是来人有了某种口头承诺,但怕“鱼”溜掉,我就先答应为你办理,在办的过程中看你的“表现”。
如你不能“及时”兑现承诺,对不起,中间有个环节我是交代过的。
这不能说我太多疑,因我确实有过受骗经历。
七、“同意办理,如有问题另案处理”
同意办理之后加逗号或不加逗号都可以,反正意思都是一样的。
领导几次告诉你,叫赶快办,可你不愿承担责任,还提出一定要领导签字。
那好办,领导签了“同意办理”,你再不办,那你还想不想继续留在原来的重要岗位上了,自己考虑考虑吧。
当然,领导的签字是有些问题。
是办手续前另案处理,或是办理后另案处理?是你说有问题,还是别的什么人
说有问题?是你这一级处理,还是上级派人来处理?有问题肯定是你们具体办手续的人才知道,别的人谁知道?不要再问了,赶快办吧,领导已签字了。
这个签字实际上是在保护你,一看就知道以后跟你没关系。
这事跟签字的领导也不会有关系,因为签批的“如”字后面早已提示过你,这事办砸了,说明你水平不高,没看出有问题,需加强学习。
八、签字不发文,发文不签字
这招虽然很少领导用,但一用还真让人叹为观止。
比如上级某领导限期让你汇报某件烂事,你一边安排人员斟酌文字,一边在上边走动关系。
为了尊重领导,你也在期限最后一天签了字。
当得知这个领导所在岗位可能马上有些变化,因此就交代送文件人员暂不要送去。
假如后来这位领导位置没变,从签字时间上看本人也说得过去。
假如后来这位领导位置确实变了,也就没事了。
又比如对于与自己无关的过去的烂事,我不能悄悄地为别人擦屁股没一点好处,于是就生出“发文不签字”来。
先将烂事整成材料上报再说,反正材料上我没签字。
假如得罪了上面什么人我说不知道,如果得罪的是重要领导,我还要让这位领导知道我追查或批评过办文“失职”人员。
如烂事
与上级领导没有关系,那就不客气了,“酒宴晚来者一般吃的都是好菜”,擦屁股也值得。
一般来说,作为本单位文秘人员,他们有时受一点委屈也没什么,知道是为了领导,智商高的都不会说话。
九、“根据某会议决定,同意即刻办理”
这种签字猫腻都在会议。
开会前领导跟会议记录人员交代好,一定要注意将其他领导成员有“同意”意思的话都写上去,将本人有反对意思的话也要记录下来。
会议开始,他先说明这是上面要求做的事,大家讨论一下。
一般会议成员都不会有意见,也不敢有意见,因为他们怕传到上级那位领导耳朵里以后日子难过,会上至多说一两句含糊其辞的话。
有的成员嗅出第一把手的真实想法,马上就“势”寻找根据发表“同意”意思,会议“同意”之风肯定充满记录。
而且会议记录本上还会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记载,想不同意办的人记录成同意的,想办或一定要办的人在记录中却是不太赞成,是后来才同意“大家意见”的。
象这样的会议一结束,当然可以即刻办理,领导签字后也如释重负。
以后假如纪检监察单位来查,只要我把会议记录叫人拿出来,我就没有多大责任了。
因为按党的会议原则,少数必须服从多数。
十、只要上级有签字,下级赶快拍马屁
主管我的领导、不主管但这件事对我经济有利也行,只要领导签了字,哪怕只签“酌办”或“阅处”,我均要表现出“尊重”之意,签字果断就是最好的表示。
有一位领导签了一份猫腻合同,单位损失了上百万元。
这件事其他副职均不知道,看来这位领导要脱不了干系了。
可这位领导拿出一份有上级领导在合同上作出多处修改的原始材料,调查组就很快收场了。
签字艺术虽然深奥,但学习签字艺术并不要下多少功夫,功夫要下在签字以外。
只要上面有人,下面有兄弟,掌握以上10种类型的签字艺术应该说就基本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