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

摘要:近年来, 全球工业、农业飞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但是经济、技术的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固体废弃物污染已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自从召开党的十八大后,国家整体的发展布局中,就将生态文明建设囊括在内,召开十九大以后,确立了新时代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发展的根本战略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家渐渐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了深层次的认知,并通过各种手段控制预防环境的污染,维护生态的稳定,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治理环境污染极为重要,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目标,倡导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理念,推动固体废弃物从“废弃物”到“资源”、从“污染源”到“绿色产品”的转变。本文综述了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及分类,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机制和途径,分析了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现状,并列举了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治理对策和预防途径,最后讨论了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展望了未来固体废弃物治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环境污染,垃圾分类,废弃物资源化

Solid waste treatment and recycling

WANG Kai-yu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also increased day by day, but th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has caused a huge burden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 the world's largest manufacturing country, China'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especially It is solid waste pollution that has caused great losses to society.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egards "adherence to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man and nature" as the basic strategy for adhering to and develop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People gradually realiz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blem, and through various means to control and prev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aintain ecological stability, and thus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manag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anner. The treatment and recycling of solid wastes are aimed at harmlessness, reduction, and recycling. They advocate the concepts of clean production and circular economy, and promote solid wastes from “waste "From" to "resources", from "pollution sources" to "green product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gener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solid waste, the mechanism and approach of solid waste pollution,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solid waste pollution in China, list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prevention methods of solid waste pollution, and finally discusses solid wast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ed by pollution control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olid waste management.

Keywords: solid wast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garbage classification, waste recycling

1 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及分类

当人类在进行生产、消费以及生活之时,抑或是动物活动之际,会有已经不具备原来的利用价值的废弃物存在,此类废弃物通常以固态抑或是半固态存在,这便是固体废弃物。有14种类别的固体废弃物占据主要位置,分别是大件、生活以及餐厨垃圾、绿化垃圾、工业以及建筑还有农业废弃物、医疗垃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粪渣、废弃车辆以及电子垃圾还有有害废弃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不断增多,固体废弃物的种类也不断复杂化,依据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大体可将其分为生活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工业废弃物三大类。

1.1 生活固体废弃物

在日常生活里,抑或是进行相关活动之时所出现的固体废弃物便是生活废弃物,其出现的类别、成分及数量根据生活水平、习惯、气候、季节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我国固体废弃物总体以厨余垃圾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无机固体废弃物的占比显著下降,而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占比显著上升[1-2]。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达到1.0-1.2公斤,每年大概能够生产400公斤,不仅如此,全球范围内每一年都会有4.9亿吨的垃圾出现,在我国,出现于城市中的垃圾便有1.3亿吨,在许多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产生的速度快于垃圾处理的速度,不断积累的垃圾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们的健康,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1.2 农业固体废弃物

在进行下列五种农业产业活动(包括林业、副业、种植业、渔业以及畜牧业)之际所出现的固体废弃物便是通常所说的农业固体废弃物为。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性固体废弃物为种植培育过程中施用的化肥农药、农膜、秸秆、尾菜以及禽畜产生的粪便之类的。此类废弃物的特性是具备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分散性,不利于处理且资源化难度大效率低,严重威胁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3]。

1.3 工业固体废弃物

当实施交通以及公爷活动之际,所出现的采矿废石、化工物质、冶炼以及燃料废渣之类的固体废物便是工业固体废弃物。根据废弃物所具备的毒性进行划分,可降至分出有毒以及无毒两种类型,只要是有铬、汞、氰、氟以及砷和铅之类物质存在的废弃物,均属于有毒范畴。中国的建筑工地所生产的固体废弃物在整个城市所产生垃圾中占比30至40个百分点。根据统计,在进行施工之际,每一万平方米就会出产500至600t的建筑废渣。中国一年因为施工而产出的建筑废弃物大概有4000万t,大多数工业废弃物以填埋的方式处理,但工业废物成分复杂性质各异且有较大堆积量, 其毒性积累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

2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危害

2.1 污染土壤,浪费空间

固体废弃物由于自身属性不易扩散及迁移,往往通过填埋以及堆积进行固体废弃物处理,因此使不少土地资源被占用。因为固体废弃物具备不少类别,同时其成分并不简单,未经无害化处理或未处理达标的固体废弃物堆积及填埋后对土壤污染严重。如(1)重金属污染:工业农业化学物质中的重金属铅、汞、铬等易渗入土壤,具有易富集、移动性差、能够在土场内长期留滞,且微生物无法将之分解。在历经长期堆积之后,很容易会通过转化,演化成甲基化合物这种更毒的物质。当植物将此类物质吸收以后,然后集聚与人的体内,让人出现慢性中毒现象、患病,危害严重且治理难度大。(2)有机物污染: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且难以处理,曾经广泛用于杀虫的有机氯农药DDT(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和六六六(六氯环己烷)等具有极高的残留率,虽然在1983年已停止使用,不过时至今日为止,依旧具备不低的检出率,这里所说的有机污染物会在进行传递时渐渐增加其毒性以及

含量,对处于食物链较高地位的生物尤其是人类危害性极大如氯联苯、多环芳烃、除草剂等,这些有机农药都具有高致癌性,即使土壤中几乎检测不到这些农药的残留,但它们可以在生物中富集,在附近的鱼类及鸟类的检测显示该农药的富集可达到土壤中的成百上千倍,并且这些有机污染物可长期在人体中贮存,并可通过胎盘或母乳直接传给后代。(3)放射性物质污染:伴随着核技术等尖端科技的发展,放射性污染物越来越多进入到环境中,与人类接触或误食会对组织细胞造成损害,造成白血病以及肿瘤之类疾病的出现。

2.2 污染水源,传播病菌

固体废弃物特别是有毒有害废弃物大量堆积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可随雨水径流、渗沥等,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使水质下降,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据监测,固体废弃物堆积的渗出液中COD可达15680mg/L,BOD5高达10000mg/L,细菌总数超标4.3倍[2]。固体废弃物的堆积给微生物提供了很适宜的生长繁殖环境,产生不少病菌,很可能造成传染性疾病蔓延,给公共社会卫生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2.3 污染大气,释放热能

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经过各生态因子的作用, 形成了大量废气与粉尘,飘散到空气中严重影响环境,此外,当固体废弃物被焚烧抑或是发生腐化现象之际一方面会有不少有毒气体出现(H2S、NH3-N等)还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加剧温室效应。

3 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工业、农业生产需要巨大的产出,由于物质变得愈发丰富,因此导致资源短缺,生态不再平衡以及环境污染现象频发。中国属于人口大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正逐渐变得严峻,尤其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弃物从前并没有被广泛关注,没得到科学良好的控制、处理及利用,从而使固体废弃物堆积量大,回收困难。由于对于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意识不强,许多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并未发展成熟导致现阶段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虽然近年来我国已经意识到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并积极宣传、投入资金研究处理技术,但现阶段我国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及污染重视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处理固体废弃物主要方式仍为填埋及焚烧,这两种方式虽然处理成本较低,但浪费大量资源,且造成各种环境污染,废弃物的填埋导致了严重的土壤污染,未无害化的固体废弃物破坏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使土壤微生物大量死亡,土壤板结,土壤质量及肥效下降,严重影响作物生长;而焚烧处理固体废弃物严重破坏了空气质量,导致了酸雨、雾霾等各种大气污染,尤其东北地区秸秆焚烧现象严重,造成邻郊地区空气质量极差,居民健康堪忧。此外,由于废弃物排放量大,许多固体废弃物未能无害化处理并无处安放,约有2/3的城市被垃圾包围,且有1/4的城市已无垃圾堆放空间。垃圾围城的现象时有发生。随着电子产业发展,现阶段我国固体废弃物中电子垃圾比重上升,这类固体废弃物常包含有毒物质,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如:冰箱的制冷剂含氟会破坏臭氧层;废电池中的汞渗入土壤或水源,被人体吸收之后会对人的肾脏以及神经造成损害;一节一号电池能够让一平方米的突然永远不再具备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能够污染的水量高达600吨[5]。

4 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途径

在处理固体废弃物之际,需要遵循减量化、无害化以及资源化原则。要想把控固体废弃物所造成的污染,第一步应该着眼于源头,使之生产量下降,比方说对产业结构进行改革,尽量控制工厂所耗费的原料,让废品回收率得到提升之类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对已经出现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置时采用的方式是:首先利用化学、物理抑或是生物方式转化固体废弃物,使之运输、处理以及贮存变得更为便捷,再根据固体废弃物的种类选择适当方式处理,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通过回收、转换资源、转化能源使固体废弃物最大程度被开发,最小程度污染环境,从而推动资源可持续发展。将固体废弃物分类,可使后续处理事半功倍,对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控制意义重大,我国也在积极践行垃圾分类政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4.1 传统处理方法

4.1.1 填埋

填埋处理是现阶段我国处理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方式之一,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但对生态环境危害大。填埋处理方式可分为传统填埋和卫生填埋,其中传统填埋是指将未经合适处理的固体废弃物无分类、混合式直接堆积在沟洼中掩埋[6];而卫生填埋是指将垃圾在专业的垃圾处理厂经无害化处理后堆积掩埋,通过填埋的方式处理固体废弃物有很大的弊端,一方面会造成土地资源被占用,另一方面则会导致污染土壤、水体以及大气,甚至填埋不当产生的气体会发生爆炸等危险[7]。但该处理方式为一种成本较少、历史较长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在发展过程中难以摒弃,所以应逐渐改良从传统填埋到卫生填埋,在各处理步骤中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率降到最低,通过压实技术将固体废弃物减容,从而降低成本;通过破碎技术减小废弃物间空隙从而减少空间浪费;通过固化处理使有害固体废弃物固定从而无害化等方式优化该处理方式,实现良好的过度。

4.1.2 焚烧

把固体废弃物当成能够燃烧的燃料进行处理便是焚烧处理,当温度足够时,固体废弃物会跟氧气之间出现化学反应,同时将热量释放出来,秸秆之类的固体废弃物可直接于自然环境内进行燃烧,焚烧后的草木灰直接作为肥料在田间保留(这种焚烧不倡导);或将固体废弃物作为可燃的固体燃料在锅炉等设备中燃烧,该操作可将一些固体废物有害物质去除,以利后续资源化利用。焚烧处处理固体废弃物的方法处理效率较高,处理的废弃物量较大,且燃烧产生的热能及部分产物可被利用[8]。但这种处理方式具有很大的弊端,就是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有毒有害气体,对大气生态的影响较大,常造成雾霾酸雨等后果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4.2 资源化处理方法

4.2.1 固体废物回收利用

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门别类,然后回收。将一个专门回收固体废弃物的站点构建起来,对纸张、金属、橡胶等物品回收再利用[9]统计显示每回收1吨废纸,能够再次利用造出0.8吨纸,也就等同于节约下4㎡的木材,通过回收一吨废铁能够炼出0.9吨钢铁,等同于节省下1吨焦炭以及3吨铁矿,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木材、木炭等可烧火取暖,产生的炉灰可作为肥料还田;厨余垃圾回收可作为饲料再利用[10];秸秆、芦苇秆等可做成吸管等餐具使用(该项目已有企业实践),秸秆还可以直接还田做肥料,耕地具有消纳秸秆的能力,可减少秸秆的焚烧,增加土壤固碳、氮、磷的能力,减缓污染及温室效应[11-12],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地养分,使产量提高10%~60%[13-14]。此外,一些有害固体废弃物通过回收的方式可降低污染,循环资源,如:焙烧法回收汞;乾式法从电池中回收镍、镉;立式炉法回收铅等。

4.2.2 固体废弃物转换利用

固体废弃物转换利用指通过相关技术使固体废弃物中某些组分进行转换,使之变成新形态物质,然后加以利用。在这中间,生物处理技术也就是对微生物加以利用然后对有机固体废弃物进行分解,使之变成能源以及肥料之类的物质,该方式具备广阔的开发前景及研究价值,如今非纤维素糖化以及生物浸出之类的方式运用较多。其中堆肥处理历史悠久且研究较为成熟,该技术利用微生物对秸秆与畜禽粪便等固体废弃物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使其转化为腐殖质从而作为肥料利用[15]。堆肥过程经历高温处理可有效灭活堆料中的虫卵及病菌,能够让产物质量得到保障[16],这一方式的优势为很容易操作,无需花费太多成本,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对固体废弃物进行转化,使之成为资源,不过这一方式不具备太大的适用范畴,一般只用于易腐蚀的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且需专业设备,方案等,在农业较发达的国家应用广泛。微生物的活性是该途径成功的关键,影响有关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因素均为该技术的限制条件,因此该技术的发展除需科学、移动化、专业化的设备外还需好的微生物菌种及

适宜的环境控制及菌种组合方案等,具广阔的研究前景和发展潜力。

4.2.3 固体废弃物转化能源

废弃物转化能源途径通过化学或生物方式释放废物中蕴藏的能量回收再利用。如固体废弃物焚烧发电或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能源等。焚烧处理固体废弃物根据处理位置可分为露天焚烧和锅炉焚烧,露天焚烧基本不对固体废弃物做任何处理,直接原地焚烧,不仅污染环境,还浪费大量的能源,而锅炉焚烧可利用固体废弃物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发电,利用氧化分解后的产物施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到2018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利用固体废弃物发电的国家,一年可处理1×108吨垃圾[17],不过在焚烧废弃物之际,会有不少有害气体出现,进而对大气造成污染,形成雾霾以及酸雨,因此,将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共同回收并处理是现阶段正在攻克的难题。沼气作为一种可再生的非化石燃料气体,具有绿色、环保的优势。它可代替树木、煤炭等传统能源,有效减低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有害气体。在经过微生物厌氧发酵之后,能够把禽畜粪便以及秸秆转化成沼气,这种固体废弃物处理途径不仅有效处理了固体废弃物而且生产出了较为环保的能源物质,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8],但现阶段我国沼气工程处于发展阶段,技术并不成熟,仍需不断探索。

5 展望

作为发展中国家普遍患有的“城市病”中较为严重的一项,国家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愈发关注,最近这些年,一方面政府提倡对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利用,另一方面则尽可能最小化的排放污染物,所采用的经济理念属于循环的过程,通过清洁生产,然后对资源进行整合,使之综合利用,紧接着对生态进行设计,最后形成可持续消费,对生态学规律加以利用,将惊喜活动变成一种反馈式的流程,也就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使“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这一不错的模式得以完成。通过实施垃圾分类制度;并且投入大量资金钻研处理废弃物的相关技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补贴都践行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倡导,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发展目标将在环境污染治理中贯彻到底。现阶段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主要面临的考验是:固体废弃物种类繁多,分散且成分复杂分类及处理具有较大难度;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发展缓慢,应用技术不成熟、资源化效益益低,不能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固废资源化(好氧堆肥,厌氧发酵等)研究不够深入,对环境的影响暂无确切的评判;由于技术水平限制和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人们应用新方式的意识不强,新的处理技术未形成有活力的产业模式。以东北污染环境重要的固体废弃物来源-秸秆为例讨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途径及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秸秆的综合利用经历了农民自用、烧而不用和探索再利用三个阶段,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秸秆从主要的燃料和饲料来源,逐渐被焚烧、遗弃,甚至产量过剩达到危害环境的程度。黑龙江地区处理秸秆的方式主要有直接还田利用和离田综合利用模式,在直接还田利用上,以将玉米秸秆覆盖以及翻埋还田、水稻碎混还田、大豆根茬全量还田等模式为主。关于离田综合利用方面,其方式以五种为主,包括饲料化、原料化、肥料化、基料化以及燃料化。(1)肥料化利用。所采用的方式以秸秆腐熟还田、生物反应堆、堆沤还田、生产有机肥等方式为主,实现秸秆间接性还田利用。(2)饲料化利用。是指通过青(黄)贮、氨化、压块饲料(包括颗粒饲料)等技术途径利用秸秆。(3)燃料化利用。农户生活燃用的秸秆量和市场主体通过固化成型等技术途经消耗秸秆。(4)基料化利用。对秸秆加以利用,生产育苗、食用菌以及其他栽培所用的基质。(5)原料化利用。以秸秆为原料,生产人造板材、造纸、编织、养畜垫料等。虽然这些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式理论上已比较明确,但在实践中这些路径均无法实现实现秸秆的100%综合利用,反映了固体废弃物处理仍存在的普遍问题。一是秸秆利用方式单一。现阶段秸秆综合利用最稳定的渠道仅有直接还田利用、肥料化间接还田利用,不管是覆盖还田、翻埋还田,抑或是沤肥还田,利用方式都比较单一。二是无法对秸秆进行高效利用。由于技术水平,宣传程度等多方面原因,现有的秸秆加工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实力偏弱,产品附加值较低。三是秸

秆综合利用链条短。现有的离田利用五种途径,其它几种利用模式尚处在初级利用阶段,仅有原料化利用链条相对较长。处理加工企业普遍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四是农户种植习惯难改。几年来,黑龙江省全域禁烧、全时段禁烧已经成为秸秆管控的常态。不过处理秸秆时需要耗费不少成本,采用机械进行收割,往往会留有较高的茬口,假若不进行焚烧,则会让之后的播种受影响,使得秸秆成为让人们为难的麻烦。实际上,秸秆是农业的另一半,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光合作用的产物有50%以上都积累在秸秆上。因此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改善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重要措施。未来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治理方向应为:从源头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对产业模式进行优化,对经济进行发展时,所付出的代价不能是对环境进行破坏,也不能是对资源进行掠夺;使法律以及政策变得更为完善,大力宣传倡导,让老百姓树立起对资源以及环境加以保护的意识,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不断优化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及方案像发达国家借鉴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及方案,依据本国情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国家鼓励政策加地方配套的措施,激发地方及农户对固体废弃物可持续资源化处理模式的实践动力。进一步落实治理原则,做到让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以及减量化。实现固体废弃物从“废弃物”到“资源”、从“污染源”到“绿色产品”的转变。最终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黄建华.本市生活垃圾八成无害化处理[N].北京青年报,2001-02-15(3).

[2]李红,高平.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危害防治及利用[N].黑龙江环境通报,2005(29).

[3]闵超,安达,王月等.我国农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研究进展[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37(2):151-160.

[4]徐行勋,刘振肖,黄丽.垃圾高效资源化处理工艺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8):253-254.

[5]李超.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治理状况[J].现代农业科技,2012,(7):283.

[6]Min Jin,Xiang Zhou,Zhi M,etc. Zhang.Short-term power load forecasting using grey correlation contest modeling [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1.07.072.

[7]刘霞,汤金龙,陈昊.浅谈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J].生态环境与保护,2020,(3):2630-4740.

[8]曲武,李跃。浅谈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方式及利用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6,(8):10.

[9]Vladimir,Kocitatiana,Trecakova.Mixed municipal waste management in the Czech Republic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LCA method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2011.

[10]郑国香,刘天赋,张源倍等.东北寒区典型农村生活垃圾调查及其处理方式探讨[J].新农村(黑龙江),2014.02.215.

[11]F ei L U,Wang X,Han B,et al.Soil carbon sequestrstions by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straw return and no-tillage in China’scropland[J].GlobalChangeBiology,2009,15(2):281-305.

[12]王永洁,史健峰,沈艳晶,等.畜禽粪便-化肥配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17):54-58.

[13]吕美蓉,李增嘉,张涛,等.少免耕与秸秆还田对极端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41-46.

[14]刘晓霞.发展有机农业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1):22-24,27.

[15]任南琪,李建政.环境污染防治中的生物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6]黄国锋,吴启堂,黄焕忠.有机固体废弃物好氧高温堆肥化处理技术[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1):159-161.

[17]舟丹.2018年我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将达到240个[J].中外能源,2018,23(7):59.

[18]Y uanDH,WangJY,HuangXJ,etal.Emissionreductioneffectsof biogasmicro-digesters:AcasestudyofruralhouseholdsinKaixian, China[J].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2015,24(4):1530-1536.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设计 题目:《垃圾分类与回收浅析》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年级专业:资源11301 学号:1305270122 姓名:汪进 指导老师:刘瑞华

目录 一、前言---------------------------------------------------------------------------- 二、研究背景--------------------------------------------------------------------- 三、内容概述--------------------------------------------------------------------- ●垃圾分类原则------------------------------------------------------------------ ●垃圾分类意义------------------------------------------------------------------ 主要问题------------------------------------------------------------------------ 国外分类------------------------------------------------------------------------ 国内分类------------------------------------------------------------------------ 产生效果------------------------------------------------------------------------ ●垃圾分类意义------------------------------------------------------------------ ●回收利用意义------------------------------------------------------------------ ●回收方法------------------------------------------------------------------------ ●回收流程------------------------------------------------------------------------ 四、总结------------------------------------------------------------------------------ 五、参考文献------------------------------------------------------------------------

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复习提纲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 一填空题:(共20小空,每小空1分,共20分)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三判断题:(描述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四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五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9分,共9分) 七计算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复习内容: 第1章绪论 1 固体废物的定义,4个特点(无主性、分散性、危害性、错位性),固体废物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P1 2 固体废物的分类:按化学成分如何分、按来源分、按热值分、按危害特性分、按处理处置方法P1 3 固体废物污染的危害有哪些?PPT1.3节 4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区别,处理和处置的资源化方法?PPT 5 解释: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PPT 6 简述固体废物管理程序和原则PPT 第2章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和预处理 1 固体废物收集方式两种类型P6 2 拖拽容器收运系统:一般操作法和修改工作法的区别P6-7 3 固体容器收集操作法概念 4 有关集装时间、清运时间等的改良操作法移动式清运计算,参考例2-1和作业. 5 固定收集操作法的计算 6 固体废物分选的目的P13 7 磁选和电选的基本原理。P16-17,P19,作业 8 筛分效率的定义及表达公式。P14 第3章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1 垃圾填埋场合格的主要判断依据PPT 2 卫生填埋场的选址原则PPT 3 卫生填埋场主要包括哪三个部分?P22 4 填埋场的容量和面积的计算,参考作业及P22例3-1 5 简述填埋的典型工艺,P24-25,参考作业 6 论述卫生填埋场终场覆盖的结构及其功能,参考作业

固体废物管理与资源化自我精华版

固体废物管理与资源化 自我精华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第四讲固体废物管理与资源化 内容 一、固废来源与分类 二、常见MSW管理系统6大功能要素 三、MSW资源化思路与途径 四、MSW生物转化技术-堆肥/厌养发酵 五、MSW热转化技术-垃圾焚烧 六、工业固废资源化技术-材料回收与利用 七、农业固废资源化技术-生物质能 八、固废最终处置-填埋 一、固废来源与分类 固体废物(Solid Waste) 是指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引自《危险废物鉴别标

固体废物常见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公布)及国际惯例,可分为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等 二、常见MSW管理系统6大功能要素 MSW管理系统功能要素 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 城市生活垃圾产量 Q = R ×P 式中: Q ——某城市(地区)垃圾总产量(kg/d); R ——该城市(地区)垃圾产率,即每日人均垃圾的产量(kg/人·d ); P ——该城市(地区)总人口数。 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组成及产量的变化 城市生活垃圾包括无机组份及有机组份 我国垃圾产量人均每天约2Kg 讨论问题:

生活水平与垃圾产生量的变化的关系垃圾存放-源头分类 垃圾收集-高成本 垃圾转运-中转站 垃圾转运交通工具 垃圾预处理与资源化 预处理单元操作 破碎 筛分 重力分选 磁选 压实 传输设备 破碎锤式破碎机 筛分振动筛滚筒筛 重力分选风选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 摘要:近年来, 全球工业、农业飞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但是经济、技术的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固体废弃物污染已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自从召开党的十八大后,国家整体的发展布局中,就将生态文明建设囊括在内,召开十九大以后,确立了新时代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发展的根本战略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家渐渐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了深层次的认知,并通过各种手段控制预防环境的污染,维护生态的稳定,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治理环境污染极为重要,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目标,倡导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理念,推动固体废弃物从“废弃物”到“资源”、从“污染源”到“绿色产品”的转变。本文综述了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及分类,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机制和途径,分析了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现状,并列举了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治理对策和预防途径,最后讨论了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展望了未来固体废弃物治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环境污染,垃圾分类,废弃物资源化 Solid waste treatment and recycling WANG Kai-yu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also increased day by day, but th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has caused a huge burden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 the world's largest manufacturing country, China'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especially It is solid waste pollution that has caused great losses to society.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egards "adherence to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man and nature" as the basic strategy for adhering to and develop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People gradually realiz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blem, and through various means to control and prev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aintain ecological stability, and thus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manag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anner. The treatment and recycling of solid wastes are aimed at harmlessness, reduction, and recycling. They advocate the concepts of clean production and circular economy, and promote solid wastes from “waste "From" to "resources", from "pollution sources" to "green product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gener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solid waste, the mechanism and approach of solid waste pollution,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solid waste pollution in China, list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prevention methods of solid waste pollution, and finally discusses solid wast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ed by pollution control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olid waste management. Keywords: solid wast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garbage classification, waste recycling

复习重点概要-固废处理与资源化(附答案)

复习重点概要- 题型:单项选择(18*1)、多项选择(7*2)、填空(20*1)、名词解释(4*2)、简答(5*8)

第一章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概论一、固废定义与分类(按来源和物料) 固体废物:在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中,因无用或者不需要而被弃置的固态物料,是人类利用物质资源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伴生产物。 固废的分类: 按照来源(对于非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按照物料分类:有机物、无机物、废品 二、固废污染的控制途径(源头控制、资源化及其4个层次、无害化处理、最终处置) 1、源头控制:指通过产生前的干预措施,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或降低其环境危害水平。原则:减量、减毒(减量化)、组分调整(利于资源化) 措施: 1)生产工艺替代 2)清洁生产技术措施 3)商务模式转变 4)消费模式转化非技术措施 2、资源化:指通过产生后的各种转化和加工手段,使其具备某种使用价值,同时消除其 在特定使用环境中的污染危害,并通过市场或非市场途径实现再利用的过程。 四个层次: 1)产品回用(reuse) 特征:以废弃产品或部件为对象,仅通过清洁、修补、质量甄别等手段,对废物进行简单处理后,即可将其在此用于新的生产或消费。 例:玻璃饮料瓶的再灌瓶使用、橡胶轮胎的翻新

2)材料再生(recycling) 特征:通过物理和化学的分离、混合或提纯等过程,使废物的构成材料由纯化和符合等途径,恢复原有的形状或功能,再次被用作生产原料。 例:废纸回收造纸、废旧金属回收再冶炼 3)物料转化(recovery) 特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分离、分解和聚合等过程,使废物的构成物料转化为具有使用价值的材料或可储存的能源。 例:煤燃烧后残余的粉煤灰和炉渣作为建筑用砖的主要原料、农业废物和生活垃圾中的生物可降解废物可通过生物降解为腐殖肥料或通过厌氧途径降解获得沼气 4)热能利用(waste to energy) 特征:适用于可燃或以可燃组分为主的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燃烧过程将废物可燃组分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热能转化过程进行能量利用。 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北欧国家将林业废物加工为粉体燃烧后用于燃气轮机发电 3、无害化处理:针对固废中某类污染物的分解或转化以降低其可迁移性的过程。 根据原理分为: (1)分解或代替污染源物质,源头消除污染 (2)转化污染源物质,降低其可迁移性,削减污染源强 (3)集中处置,阻断污染物迁移途径,控制污染影响 (4)衍生污染控制,控制污染源物质分解、转化净化及废物集中处置过程的衍生污染物 4、最终处置:是特定的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方法。 最终处置的技术要点是空间和对空间的污染物迁移隔离。 固体废物的处置空间可分为海洋和陆地两大类。 海洋处置空间分为浅海床(<50m)、深海(>1000m) 陆地处置空间分为地表、深地层(>100m) 陆地地表处置中,掩埋是应用最为普遍的固废处置方法。 补充: 1、危险物特性:易燃性、爆炸性、反应性、腐蚀性、放射性 2、固体废物的环境危害:视觉污染、生态污染、食品污染、卫生健康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复习资料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固体废物: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 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3.压实:又称压缩,指用机械方法增加固体废物聚集程度,增大容重和减少固体废物 表现体积,提高运输和管理效率的一种操作技术。 4.压实比:压实前体积与压实后体积的比值,大于1. 5.压缩倍数:固体废物经压实处理后,体积压实的程度。 6.破碎:利用外力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的过程。 7.分选:将固体废物中各种可回收利用的废物或不利于后续处理工艺要求的废物组分 采用适当技术分离出来的过程。 8.堆肥化:在控制条件下,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促 进来源于生物的有机废物发生生物稳定作用,使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生物化学过程。 9.厌氧发酵:固体废物中的有机成分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厌氣微生物新陈代谢的功能,转化为无机物质和自身的细胞物质,从而达到消除污染、净化环境的目的。 10.固化:用物理-化学方法将有害废物掺合并包容在密实的惰性基材中,是有害废物 达到稳定化的一种过程。 11.热解:利用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对之进行加热蒸馏,是有机物产生热裂解,经冷凝后形成各种新的气体、液体、固态,从中提取燃料油、油脂 和燃料气的过程。 二、简答 1.渗滤液的产生、处理及常用的防渗材料。 渗滤液的成分复杂、浓度高、变化大等特性,决定了其处理技术的难度与复杂性,- 般因地制宜,采用多种处理技术:对新近形成的渗滤液,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好氣和厌 氣生物学的处理方法;对于已稳定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或重金届含罡高的渗滤液来说,最好的处理方式为物理-化学处理法;此外,还可选择超滤方式,使渗滤液达标排放,或宣接作为反冲洗水用于填埋场回灌;渗滤液也可用超声波振荡,通过电解法达标排放。常用防渗材料有:压实黏土、柔性膜、人工改性防渗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试卷试题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试题集

洛阳理工学院学年第学期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考试试题卷01 适用班级:考试日期时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固体废物 2.浮选药剂 3.循环经济 4.破碎比 5.焚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危险废物通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 的特性,因而需单独进行管理。 2.固体废物的焚烧系统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子系统,另外, 可能还有焚烧炉的控制和测试系统及废热回收系统等。 3.生活垃圾收集系统主要包括__ _ 和___ 两类。 4.影响筛选效率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和____。 5.重力浓缩借助____进行脱水,脱水对象主要为____水,脱水后物料含水量一般在 ____%。 6.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类物质主要产生于燃烧温度低于度的物料不完全燃烧阶 段。 7.低温破碎主要应用于____、____及废弃电路板等类别的固体废弃物。 8.固废物料的颗粒经摇床分选后,在摇床床面垂向上的分层表现为____的颗粒在最 上层,其次为____的颗粒,再次为____的颗粒,沉于最底层的是____的颗粒 9.填埋场的合理使用年限一般应在年以上,特殊情况下最低不应少于年。 10.固体废物焚烧时释放出来的热量可用和来表示。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固体废弃物的主要特点及特征 2.简述减量化的含义及主要途径 3.简述热解与焚烧的区别及其优缺点 4.浮选效果较好的捕收剂应具备哪些必需的条件 5.简述废橡胶的热解产物及工艺 四、论述题(第1题8分,第2题12分,共20分) 1.论述好氧生物堆肥的原理及主要过程 2.清朝诗人龚自珍曾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请结合所学固废相关专业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自然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洛阳理工学院学年第学期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考试试题卷02 适用班级:考试日期时间: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综述

评分项目及其要求项目得分课题名称: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技术的使用研究及发展综述一、分析研究课题 1.背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固体废物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固体废物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固体废物的管理研究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它们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若是无法合理处置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它们经常散发出恶臭同时也是滋生病菌和害虫的温床。若是能将这些废物分类回收合理利用则可以将这些废物资源化,减少工业消耗,同时也消除了固体废物带来的危害。 2.需要解决的问题: (1)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技术的概念、分类、机理、处理工艺、使用等。(2)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技术的发展历史、使用现状。(3)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3.检索文献的要求 (1)所需的文献内容、水平。紧贴本课题的要求的文献,文献能够代表当今该技术领域的研究水平。 (2)所需文献的时间、地域、类型、文种: 原文发表时间(年代):为近五年发表的文献; 原文发表地域:不限国别; 原文文献语种:中英文; 原文出版类型:不限文献类型,重点检索“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专利(科技成果)、标准”等文献。 (3)课题研究所涉及的主题概念和学科范围(研究范畴): 主题概念:经查阅核对《汉语主题词表》,确定研究的中文主题词有:固体废物、分类、分选、处理工艺、资源化、现状等。英文主题词有:Solid waste,classification, sort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 resources, status 学科范围:环境科学。 课题对文献信息、查准、查全的要求:要求所查文献有较高的查准率,查全率要求一般,以满足要求为止。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固体废物 定义:固体废物,一般来说,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 88条也对固体废物作了比较详细的定义:“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纳入固废管理的物品、物质。” 来源:固体废弃物按照来源区分,一般区分为三类:①生活垃圾;② 工业固体废弃物;③危险固体废弃物。 1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主要指日常生活中人们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此类固体废弃物按照地域区分又可以区分为城市生活垃圾和农村生活垃圾两种,主要包括厨余垃圾、金属属性垃圾、包装废弃物以及废旧电池等等,其数量受生活习惯、生活水平以及气候影响较大。 2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特指工业部门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较典型的有煤炭行业产生的煤矸石;冶金行业产生的高炉渣、钢渣、赤泥等废弃物;化学工业行业产生的石膏、电石渣、石膏、碱渣等矿渣;金属矿石行业产生的废石以及尾矿等等。由于其对人体危害大,所以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其主要特点是体积大、成分较为复杂且含有有毒成分,主要以废渣、粉尘和其他废弃物为主。 3 危险固体废物危险固体废弃物就是指被国家鉴定为具有危害性的废弃物,比如某些工业废弃物、医疗垃圾、农药残余等等,这些有毒废弃物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将会威胁人的安全并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其主要特点:①具有放射性;②具有有毒性;③具有传染性。 危害: 1 土壤污染,土壤是农业生产的生命,如果在农业生产中持续使用其中含有瓦砾等垃圾肥容易造成土壤渣化,没有进行处理的废弃物会在土壤内逐渐风化,慢慢溶解于土壤中,对土壤内微生物的生存造成很大的影响,降低土壤的分解能力,最终造成肥力与土质的降低。如果将带有病菌或者寄生虫卵的粪便用于农业生产,这类病菌很有可能进入到农作物的果实中,当人们食用时进入体内,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水体污染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固体废弃物对水体所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甚至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如果固体废弃物不进行科学处理直接倒入水体之内,导致水体遭到非常严重的污染,造成大量水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甚至水生物死亡,各种水生植物也受到影响。在人们食用这些受到污染的水生动植物后也会影响到其健康。 3 大气污染很多固体废弃物中都含有毒性,如果不及时处理任其堆积,因为受到长时间的日晒雨淋,必然会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很多废气或毒气,这些气体随风进入大气,导致空气受到污染,从而对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的健康带来危害。 4 对城市环境和市容市貌造成影响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可以说是固体废弃物的重要来源,很多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不进行有效处理必然会带来非常恶劣的后果。特别是生活垃圾非常容易发酵腐化,招来很多的蚊虫鼠蚁,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建筑垃圾也越来越多,且在建筑施工中造成的粉尘污染也相对严重,各种固体垃圾不但占用了城市用地,同时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市容市貌。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课后题答案

自己整理仅供参考 第二章固体废物性质分析 1、简述调研生活垃圾物理组成数据的技术意义。 答:物理组成对由可之别的不同组分混合构成的固体废物有意义,适用于描述生活垃圾、加工工业废物(工业垃圾)和电子设备类废物的性状,尤其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意义最为显著。我国习惯按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和废品三大类来描述生活垃圾的物理组成。其中,有机垃圾组分主要受生活习俗影响,无机垃圾受燃料结构和气候等影响,废品类垃圾则与消费水平关联度较大。 2、简述废物的粒径与含水率对其压缩性能和容积密度的影响。 答:废物的容积密度指的是一定体积空间中所能容纳废物的质量,通常以kg/m3为单位。废物的容积密度与废物的粒径和含水率有关,粒径小且潮湿的废物容积密度较高。 废物的可压缩性一般定义为一定质量废物在压缩前后的体积变化率。废物的粒径越大越干燥,可压缩性越好。 3、试分析田间持水量与极限含水率在概念和测试方法上的区别。 答:田间持水量是在不会因重力作用而产生失水的条件下,一定量的样品所能持有的水分量。其测试方法为:取混合样品按装样要求(压实度)堆积于下部可观察滴水情况的容器中,先用水饱和整个样品,然后进行重力排水(同时应控制会发失水),排水平衡后测定样品的含水率。 极限含水率是当废物颗粒的内部空隙,包括溶胀性的空隙,全部被水所饱和后废物的含水率。其测试方法为:将废物样品在清水中浸没一段时间后取出,在水分饱和的空气中沥干一段时间,以沥出样品表面的滞留水分,然后将样品按含水率定义方法测定其含水率。 4、试辨别水分、可燃分、不可燃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的异同,并简述其测试方法。答:参考课本25,26页。 5、为什么要测试固体废物的浸出特性?固体废物浸出测试方法如何分类? 答:测定固体废物的浸出特性可以用于(1)分析废物中水或其他溶液可溶的污染物量,判断固体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污染物释放潜力;(2)废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全量分析;(3)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基础与实践第二讲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基础与实践第二讲 第二章固体废物特性、分析与采样 {大纲要求}熟悉危险废物的特性和鉴别 2.1 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特性 固体废物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感官性能。感官性能可以直接判断。 2.1.1固体废物的物理特性 (1)物理组成: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来说,工业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我国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 (2)粒径:决定了使用设备规格与容量,以粒径分布表示,通过筛网的网目代表其大小。 (3)含水率:固体废物在105度温度下烘干一定时间至恒重后所失去的水分量。(4)容积密度:容重。决定运输或储存容积的重要参数。各组分平均值。 2.1.2固体废物的化学特性 三成分;四成分 七项代表指标 (1)挥发分:ASTM法 (2)灰分:三种形态 测定方法:分类—干燥—灼烧—干燥—称重—计算 (3)固定碳:除去水分、挥发性物质及灰分后的可燃烧物 (4)闪火点与燃点:定义、区别 (5)热值:表示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用以计算焚烧炉的能量平衡及估算辅助燃料所需量。 HHV-LHV 直接测量或按元素组成计算 (6)热灼减量:检测焚烧后灰渣的品质,与灰分及焚烧炉的燃烧性能有关(7)元素成分:起多方面作用

2.2 固体废物的采样 是从大量废物中取出少量代表性样品,通过测定分析此部分所得到的数据,推测出整体的性质。 代表性样品的定义。 2.2.1 采样的代表性 数理统计中的常用参数7个 2.2.2 固体废物采样方法 1.从群体中取得适当数量的样品 2.取得最大物理量的样品 根据废弃物储存方式和储存容器的不同,采用 (1)单一随机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 (2)分层随机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 (3)系统随机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 (4)阶段式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 (5)权威性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 (6)混合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 综合可得:无任何或很少相关污染物分布的资料时,最好采用单一随机采样型:若有较详细相关资料时,则考虑采用分层随机采样型或系统随机采样型。 2.2.3 不同废物储存形态的采样方法 1.大型容器采样法 基本原则:为了取得容器内每一点的样品 (1)三度空间单一随机采样 (2)二度空间单一随机采样 2.敞开车辆采样法 3.储槽内废物采样法 (1)开放式储槽 (2)开放式储槽,且已知或已假设废物组成的分布

火力发电厂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火力发电厂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2014-08-15 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工业固体废弃物在逐年增加。而火力发电厂作为中国能源工业的主体,每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超过4×107 t,不仅给周围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也造成资源浪费。目前对火电厂固体废弃物处理主要采用填埋和堆放方式,占地面积大,环境压力大,处理成本高,浪费严重,资源化利用仅占30%左右。本文通过对国华宁海电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发现其实现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效果,值得借鉴。 1 火力发电厂固体废弃物的来源组成性质 1.1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定义 工业固体废弃物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和工业加工过程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和半固态存在的物质,或是与提取目的组分不同的剩余物质。火力发电厂固体废弃物属于能源工业固体废弃物中的一种[1]。 1.2 火力发电厂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及种类 火力发电厂固体废弃物主要产生于燃煤发电过程,煤粉经高温燃烧后形成一种似火山灰质的混合材料,主要包括粉煤灰、废渣、碎屑等。另外随着脱硫技术条件的成熟,脱硫石膏成为现代火电厂一种主要固体废弃物。例如国华宁海电厂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粉煤灰和脱硫石膏。 1.3 火力发电厂主要固体废弃物组成性质 1.3.1粉煤灰的组成性质 粉煤灰化学组成与煤的矿物成分、煤粉细度和燃烧方式有关,其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CaO和未燃炭,另含有少量K、P、S、Mg等的化合物和微量元素。根据粉煤灰中CaO含量的高低,一般将其分为高钙灰和低钙灰。CaO含量在20%以上的为高钙灰,其质量优于低钙灰。粉

煤灰中SiO2、Al2O3、Fe2O3的含量关系到用它作为建材原料的好坏。 粉煤灰活性是指粉煤灰在和石灰、水混合后所显示的凝结硬化性能。具有化学活性的粉煤灰本身无水硬性,但在潮湿条件下,能与Ca(OH)2等发生反应,显示出水硬性。粉煤灰是灰色或灰白色的粉状物,含碳量越高,颜色越深,粒度越粗,质量越差。低钙灰密度一般为1 800 kg/m3~2 800 kg/m3,高钙灰密度可达2 500 kg/m3~2 800 kg/m3。粉煤灰的松散干密度在600 kg/m3~1 000 kg/m3范围内,粒径范围为0.5 μm~300 μm,细度为45 ×10-5 μm方孔筛,起筛余量一般为10%~20%,其比表面积为2 000 cm2/m3~4 000 cm2/m3。 1.3.2 脱硫石膏的组成性质 脱硫石膏又称排烟脱硫石膏、硫石膏或FGD石膏,主要成分和天然石膏一样,为Ca(SO4)˙2H2O。烟气脱硫石膏呈较细颗粒状,平均粒径约40 μm~60 μm,颗粒呈短柱状,径长比在1.5~2.5之间,颜色呈灰、黄,Ca(SO4)˙2H2O含量较高,一般都在90%以上,含游离水一般在10%~15%,其中还含飞灰、有机碳、CaSO3及由Na、K、Mg的硫酸盐或氯化物组成的可溶性盐等杂质。脱硫石膏以单独的结晶颗粒存在。脱硫石膏主要杂质为CaCO3、Al2O?和SiO2,其它成分有方解石或α石英、αAl?O?、Fe?O?和长石、方美石等。 2 火力发电厂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露天存放或置于处置场的火电厂固体废弃物中的化学有害成分可通过环境介质——大气、土壤、地表或地下水等直接或间接传至人体,威胁健康。许多火电厂将粉煤灰与锅炉底部的沉渣(炉渣)一起排出,即粉煤灰渣。中国火电厂每年排放的粉煤灰渣等固体废弃物超出4×107 t,是一个重要污染源。它们占用大量土地堆积,加剧土地利用矛盾,极大破坏土地资源,同时还产生多种环境问题。 2.1 火力发电厂固体废弃物对大气的污染 火电厂固体废弃物,多是细微颗粒态的废渣,如粉煤灰等。这些固体废弃物可随风飘扬,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中国火电厂每年排放的粉煤灰渣超出4×107 t,是重要的污染源。此外,随风飘扬的尘粒不仅本身污染环境,还会与SiO2、NO等有害气体结合,加剧对环境的损害,其中尤以10 μm以下飘尘对人体更为有害。一般燃煤电厂的飞灰尘粒中,小于10 μm的占20%~40%,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综述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综述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国外的定义则更加广泛,动物活动产生的废弃物也属于此类),通俗地说,就是“垃圾”。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炉渣、污泥、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人畜粪便等。有些国家把废酸、废碱、废油、废有机溶剂等高浓度的液体也归为固体废弃物。[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工业生产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产生也同样急剧增长,由此 造成了一些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世界性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根据目前的技术条件,在生产中,总免不了会将所利用的一部分 天然资源作为废弃物而丢弃;在消费中,各种产品又都有一定的使用 寿命,超过一定期限就会成为废弃物而被抛弃。所以,在当前的生产、生活中,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排弃有其必然性。而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放弃那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社会生活方式,以减少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废弃。但是如果这样做,工业生产就会停滞不前,大众的消费水准就会降低。 所以,单纯地抑制经济增长只会激化矛盾,因此,增长是绝对必要的。持续增长必须以环境问题为前提,通过新技术的进步来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求。 近十年来,鉴于固体废弃物运输和处置成本的不断提高,因填埋 而使城市周围可用土地的日渐减少,人类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

有限自然资源的逐步枯竭,这就使各发达国家在固体废弃物管理中, 将变废弃物为有用材料和能源的转换,已经成为比过去更有吸引力的一种选择。在当今发达的国家里,废弃物被定义为“不得其所的资源”, 是在不恰当的时间,放在不恰当的地方的原材料”。 在最近几年里,各行各业不断使用“回用”、“再生”和“资源化”这些字眼,而且这种趋势还将继续。“回用”,是指不止一次地使用废旧材料和产品;“再生”,是指例如纸、塑料、玻璃这些固体废弃物,用比较经济的加工方法使之成为再生材料;“资源化”,常指用固体废弃物制取可用的材料或能量,包括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虽然这些用词之间有着重要的技术上的区别,但从概念上来说都有一个目标, 就是使废弃物具有最佳的经济价值,减少和防止从一切生产和消费活动中产生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最终出路在于“废弃物资源化”,这种哲理在世界各国中正变成一种废弃物管理体系的基本政策。目前,发达国家已将“废弃物资源化”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并将固体废弃物列入资源的范畴,将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视为第二矿业,掀起了“二次物料工业革命”的热潮,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工业体系。 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有效地控制和缓解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在1995 年通过的《社会发展科技计划纲要》中“, 废弃物资源化”这一提法也已正式出现在国家的重要文件中。[2]固体废弃物按管理需要将其分为三类:即工矿业固体废物、有毒有害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3]

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与发展前景

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发展方向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固体废弃物的总量越来越大,总类越来越多,特别是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工产品被广泛的用于各个领域,随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也越来越多,固体废弃物长期存在会严重污染土壤和水源,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我国近十年的固体废弃物排放、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的状况及存在问题,结合我国固体废弃物产生的特点,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固体废弃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资源化、可持续发展 1 固体废物概述 1.1 固体废物的定义及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4]第31号)(以下简称《固体法》)在第八十八条对固体废物做了定义: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方式很多,《固体法》根据产生源及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将固体废物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三类。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固体废弃物的种类与总量也与日俱增,加上固体废弃物产量难以控制,污染范围广,难治理,因此固体废弃物问题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十大环境问题之一。

1.2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现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还是以填埋为主要方式,因其技术成熟,操作简单、处理量大、成本低廉等优势,不足之处是大量占用耕地,并且污染地下水源,其渗沥液中所含的有毒物质会改变土壤结构和土质,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使土壤遭到污染。一些病菌通过农作物的富集由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固体废弃物堆放过程中,某些有机物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造成对大气的污染。有些微粒状的废物会随风飘扬,扩散到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玷污建筑物及花果树木,影响人体健康。 2 我国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现状 工业固体废弃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各种废渣、污泥、粉尘等。工业固体废弃物需要严格按环保标准要求来进行安全处理处置,处理不当会对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2.1 工业固体废物 从2001年到2011年的十年间,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02年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量为9.45亿吨,2005年为13.44亿吨,同比增长42.3%,2008年为19.01亿吨,与2005年相比增长41.4%,而到2011年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量已经达到32.28亿吨,与2008年比增幅达到69.8%。由此可见,我国的固体废弃物产量正在逐年飞速增加,这些日益增长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分析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分析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分析 摘要:主要针对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展开了分析,对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技术和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分别作了详细的阐述和系统的分析,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5913/https://www.360docs.net/doc/3b3257552.html,ki.kjycx.2016.10.110 固体废物主要来自于人们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并且是污染环境的主要种类之一。随着人们对环保的愈发看重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固体废物的处理已是不可避免,并且如何能有效地将固体废物资源化和综合利用成为了固体废物处理的主要方向。基于此,本文就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进行了分析,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 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 1.1 卫生填埋处理技术 卫生填埋处理技术拥有建设成本不高且处理量比较大,以及无害化处理技术十分成熟的优势,对于有机固体废物好氧以及厌氧消化起到促进的作用,能够加快有机物分解的速

度,并且对防渗漏以及沼气能够进行良好的利用。还有填埋操作机械化等技术发展的速度都比较快。因此,卫生填埋处理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很多国家使用的固体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我国针对固体废物的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还存在着下面的问题:没有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缺少针对固体废物卫生填埋处理的准则,部分有毒有害的特别固体废物经常混到其中一同填埋,进而导致再次污染的情况,建议我国制定有效的卫生填埋监督机制,明确填埋的规定,避免那些有毒害的物质混入其中,禁止卫生填埋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的情况。 1.2 堆肥技术 这里所说的“堆肥技术”指的是通过生物将废物当中存在的有机物发酵和降解,让废物中的有机物成为稳定的有机质,并且经过发酵这个过程的时候,产生的高温将其中有害的微生物全部杀死,从而实现无害化卫生标准的处理技术。堆肥的原料就是城市中的垃圾和造纸厂以及食品厂等废水处置的污泥和下水以及粪尿消化污泥等。而我国的堆肥核心原料就是来自于生活产生的垃圾还有粪便混合而成的。表1是我国大城市和中小型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 堆肥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露天堆肥方法,第二种是快速堆肥方法,第三种是半快速堆肥方法。第一种使用的最为广泛,尤其比较适合生产垃圾量比较多的城市。例如,

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

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 废弃物分为液态废物、气态废物、固态与半固态废物三类。其中,液态废物包括废水,属于水环境管理体系,气态废物指废气,属于大气环境管理体系,固体废物属于固体废物管理体系。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固体废物的产生与污染 固体废物的概念 固体废物(solid waste ):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废渣(residue):生产过程中产生 垃圾(refuse):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 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 (一)来源 1、生产废物:生产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2、生活废物:产品进入市场后在流动过程中或使用消费后产生的固体废物。 (二)分类 1、按化学组成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 2、按危害性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性固体废物; 3、按形状分为:固体废物(粉状、粒状、块状)和泥状废物(污泥); 4、按来源分为:矿业废物、工业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物和放射性废物。 (三) 三种废物的基本内容与特性 1.3.1 城市生活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城市固体废物,它是指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主要成分:厨余物、废纸、废塑料、废织物、废金属、废玻璃陶瓷碎片、砖瓦渣土、粪便,以及废家用什具、废旧电器、庭园废物等。 主要特点: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 影响其成分的主要因素:居民生活水平、生活习惯、季节、气候等。 所含化学元素:绝大部分为碳,其次为氧、氢、氮、硫等。根据其组分的不同,含有不等量的灰分。 1.3.2 工业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按行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冶金工业固体废物; (2)能源工业固体废物;(3)石油化学工业固体废物; (4)矿业固体废物;(5)轻工业固体废物;(6)其他工业固体废物。 1.3.3 危险废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特性:通常包括急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浸出毒性和疾病传染性。 目前我国已制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急性毒性初筛和腐蚀性三类,浸出毒性——无机有毒物质鉴别标准。 而有机有毒物质的浸出毒性鉴别标准以及反应性、易燃性和传染性鉴别标准尚未制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