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语惯用语_谚语误用的现状分析
日语惯用语用法及翻译论文

日语惯用语用法及翻译浅析摘要:在中文和日文里都有大量的惯用语。
惯用语是在漫长的国家发展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它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及民族特色,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对生活的总结,它使语言表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据研究,身体词汇惯用语数量最多。
而含“目”字的惯用语,又居身体词汇惯用语之首。
本文主要通过归纳总结日语惯用语中“目”的含义,考察中日两国带“目”字惯用语含义及用法的差异,进一步考察日语中带“目”字惯用语的翻译。
关键词:惯用语目概念翻译一. 前言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大国。
经过了五千年的沉淀,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且在不断发展中。
而在日本,遣唐使将更多的中国汉字及文化带到日本,日本的语言文化变得丰富。
而惯用语就是在这种漫长的发展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它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及民族特色,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对生活的总结,它使语言表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少不了学习日本的惯用语。
笔者在学习日本惯用语后发现,绝大多数的惯用语中包含了中国的汉字,特别是身体部位词汇。
那么,同样的汉字,同样的词汇,在中日两国的惯用语表达中语义是否一致?。
因此,本文主要就中日方面感官词组成的惯用语进行对比研究,以促进今后日语及文化的学习。
二. 关于惯用语关于惯用语,中国的马国凡、王勤等,日本的白石大二、井上宗雄、宫地裕等人都做过此类研究并试图给出惯用语的定义。
他们认为,惯用语是一种已经被定型的,有完整的意思并能表达一定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而在刘丽芳《中日身体词汇惯用句浅析——以“眼”为中心》的文章中曾提到:“森田良行曾经就日语的惯用表达的主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与人体相关的惯用表现数量很多。
在森田收集的例句的1806条惯用表现中,有421项与人体相关,占全部的23.4%。
”“在汉语中,李行健担任主编的《现代汉语惯用语规范词典》收录了近3000条惯用语,其中与人体相关的惯用语有503条,约占总数的16.8%。
”由此可见,身体词汇惯用语在生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日语错题分析总结范文

一、前言在日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题目,而其中不乏一些错题。
这些错题是我们学习过程中宝贵的财富,通过分析总结,我们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提高日语水平。
以下是我对日语错题的分析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错题类型分析1. 语法错误在日语学习中,语法是基础,也是易错点。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1)助词使用错误:如“は”与“が”的使用混淆。
(2)敬语使用不当:如直接使用 plain language 与他人交流。
(3)时态、体态混淆:如过去时与现在时、可能态与敬语态混淆。
2. 词汇错误(1)同音异义词混淆:如“ゆう”与“ゆうよん”混淆。
(2)形近字混淆:如“たん”与“たんかい”混淆。
(3)词义理解不准确:如“だいじょうぶ”误解为“不要紧”。
3. 听力错误(1)听力材料理解不准确:如听不懂日语发音,导致理解错误。
(2)听力材料记忆不牢固:如听力材料听后未及时复习,导致记忆模糊。
4. 阅读错误(1)阅读理解能力不足:如不能准确把握文章大意。
(2)细节理解不准确:如对文章中的具体信息理解错误。
三、错题原因分析1. 基础知识不牢固(1)语法知识掌握不全面。
(2)词汇量不足。
2. 学习方法不当(1)缺乏系统性学习。
(2)过度依赖死记硬背。
3. 情绪因素(1)考试焦虑。
(2)自信心不足。
四、改进措施1. 重视基础知识(1)全面掌握日语语法知识。
(2)扩充词汇量,学会区分同音异义词、形近字。
2. 改进学习方法(1)制定学习计划,系统学习。
(2)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 调整心态(1)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考试焦虑。
(2)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
五、总结通过对日语错题的分析总结,我们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基础知识,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心态,不断提高自己的日语水平。
希望以上分析总结对大家有所帮助。
偏误分析——精选推荐

偏误分析1、她虽然很忙,但是常常抽个时间来看我。
(⽇)“抽个时间”的误⽤。
属于误加的偏误。
2、我母亲晚年过得还可以,可是她的前⼀辈⼦过得很不幸福。
(⽇)(半辈⼦)对于“⼀辈⼦”的意思理解不当导致的搭配错误。
“前”与“后”相对,表⽰时间在先。
3、他们在王府井开了⼀个公司,可以说有钱⼈。
(⽇)“可以说有钱⼈”错误。
改为“可以说是有钱⼈了”。
⽇⽂的表达是:“⾦持ちだと⾔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在⽇语⾥⾯没有出现于汉语中判断动词“是”相近的概念。
这些在母语⾥⾯意义⽐较虚化的成分容易被遗忘。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法进⾏教学。
假如先说“他们是有钱⼈”,学⽣不会漏掉“是”,再到“我们可以说他们是有钱⼈”进⼀步教“可以说他们是有钱⼈”。
但是如果直接教“可以说是有钱⼈”初学者表达起来就会困难。
让学⽣明⽩“是”在这⾥表⽰语法功能,不能省略。
4、战争前祖⽗母在中国⼯作,战争开始以后,他们不得不回⽇本,这时候母亲还很⼩,五岁了。
(⽇)(才、只有)“这时候母亲还很⼩,五岁了。
”第⼀是前后搭配不当。
第⼆对“了”的语法意义理解不明确。
前句⽤“很⼩”,形容“⼩”的程度⾼,后接“才”表⽰数量少,程度低,相当于“只”。
第⼆,句末的“了”应该是误⽤了“了1”的⽤法。
“了1”的基本意义是表达时间的完成。
这个意义和⽇语过去式相近,但并不完全⼀样。
“了1”只⽤于过去的事件,不⽤于过去的情态。
学⽣不了解这⼀点,“母亲还很⼩”是⼀个状态,不是⼀个事件,所以句末不能⽤“了”。
在教学中,可以在教“才”“只有”的时候,明确前⾯句⼦的限定条件。
对于“了1”的教学,不要过度泛化它对过去范围的限定。
可以在教学中列出⽤于过去的情态的错句。
避免学⽣在学习时出错。
5、姥姥⽼了,所以母亲替她开始做家务事了。
(⽇)6、我应该母亲学习。
(⽇)(学习母亲)‘“应该母亲学习”语序错误。
应该改为“我应该学习母亲”。
这⾥是受到⽇语语序的负迁移发⽣的偏误,⽇语⾥⾯这句话为:“母のことを学ぶべきである。
论日语惯用句改革

论日语惯用句研究的改革摘要:对于大多数日本学者来说,日语惯用句内容的改变是感同身受的,他们能凭着母语的直感对此加以准确的把握,所以,除了部分研究论文,从整体上对日语惯用句的重新界定目前似乎并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这就造成非母语的日语学习者甚至研究者往往耗费大量宝贵时间生吞活剥地背诵基本上不为人知的日语句式,语言学习与实际运用完全脱节,造成有形无性的资源浪费。
因此在传统的对日语惯用句研究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字:日语惯用句研究;现状;趋势;改革;出路【中图分类号】g633.461、前言语言是处于不断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鲜活”生物”。
与汉语相比,日语是一种相对多变的语言,而惯用句在提升语言交流的质量,促进交流双方对对方的认知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应成为语言研究中的重点。
由于历史、文化、语言应用时的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当代的日语惯用句中,有不少已经跟古代、近代的惯用句意思上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差异乃至脱节。
对于大多数非母语的日语研究者和学习者来说,这个问题往往会成为研究和学习上的一个障碍。
已有的国内外各类日语惯用句的学习词典和著作,有各自的长处,但是均不同程度地收录了大量没有生命力的、甚至已经死亡的、不为大多数日本人所知的惯用句。
这已经失去了”惯用”的含义。
2、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目前国内外对日语惯用句的研究论文数量不多,焦点多放在惯用句的具体使用上,也就是说,实践研究较多,基础研究较少。
(1)国外出版物以论著(辞典)为主,例如:宫地裕,『慣用句の意味と用法』,明治書院,1982。
其特点是以惯用句用法为中心列举大量例句。
国広哲弥,『日本語誤用·慣用小辞典』,講談社,1991。
也是以实践的误用分析为主要内容。
白石大二,『国語慣用句辞典』,東京堂,1969。
定义和例句都显得陈旧。
死去的惯用句较多。
也有部分论著,例如:国広哲弥、「慣用句論」、『日本語学』第四巻第一号、1985。
主要解释了何为惯用句,有借鉴意义。
日语惯用谚语

日语惯用谚语日语惯用谚语集合学习日语怎能不知道日语惯用语呢?日语惯用语是日本民众在漫长的语言文化生活中逐渐创造并丰富起来的。
它不仅在表达形式上生动、活泼,而且也形象地反映出日本民众的生活情趣、时尚以及他们的思维习惯,是日本的`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比如汉语中的“敲竹杠”、“放空炮”、“穿小鞋”、“墙头草”、“空头支票”、“吃软不吃硬”、“高不成低不就”,就是惯用语。
今天店铺挑选了一些日语中常用的惯用语、谚语,附加例句并配有参考译文,方便大家学习。
希望能帮助大家。
1.相性がいい//投缘,性情相投★あの二人は相性がいい。
/那两个人很投缘。
★私はここのグラウンドとは相性がいいんだ。
/我适合在这个场地比赛。
2.異を唱える//提出异议,唱反调【同义词】異を立てる★論文の内容に異を唱える。
/对论文的内容提出异议。
★コぺルニクスは天動説に異を唱えた。
/哥白尼对天动说提出了异议。
3.鵜の真似をする烏//乌鸦学浮水,东施效颦★プロ選手の真似をしても鵜の真似をする烏でしかない。
/模仿职业选手也只能是乌鸦学浮水不知深浅。
★鵜の真似をする烏のような人はなかなか個性がないね。
/盲目模仿别人的人太没有个性啦。
4.亀の甲より年の功//姜还是老的辣,年老阅历多★亀の甲より年の功、ここはあの人に任せておきなさい。
/姜还是老的辣,这里就交给他吧。
★亀の甲より年の功、年長者の言うことは聞くものだ。
/年老阅历多,长辈的话应该听。
5.草木も眠る//夜深人静★草木も眠る丑三つ時。
/深更半夜。
★草木も眠る頃になって起きた。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起床了。
6.世間がうるさい//人言可畏★世間がうるさいから、そんな家の恥になるようなことはしないでくれ。
/人言可畏呀,不要干那种使家门蒙羞的事。
7.虎に翼//如虎添翼【同义词】鬼に金棒、獅子に鰭★あの横暴な専務が社長になるとは、まさに虎に翼だよ。
/那个蛮横的专务董事当上了总经理,那就是如虎添翼呀。
8.犬猿の仲//(比喻相互间的关系)水火不相容【同义词】犬と猿の仲★北村と坂口は犬猿の仲だ。
中国日语学习者的误用分析

中国日语学习者的误用分析中国日语学习者的误用现象一直是日语教育中一个备受的问题。
误用不仅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还可能给他们带来沟通障碍和误解。
本文将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的误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
日语作为世界上最流行的语言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学习者。
在中国,随着中日关系的改善和日本文化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日语。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学习者都会遇到误用现象。
中国日语学习者的误用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汉字词汇使用不当:由于中日两国语言中都使用汉字,很多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常常出现汉字词汇使用不当的问题。
例如,有些学习者在写作中习惯性地使用中文词汇的顺序和结构来组成日语词汇,导致表达不地道。
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另一个常见的误用现象。
中国日语学习者往往受到母语的影响,在日语语法上出现错误。
比如,日语中的助词、时态、语态等方面,学习者往往因为母语的干扰而出现错误。
文化理解不足:日语中有许多文化特定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往往很难通过单纯的学习来掌握。
由于对中国和日本的文化差异理解不足,学习者容易出现误用现象。
解决中国日语学习者误用问题的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语言水平:学习者应注重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才能减少误用的可能性。
优化学习环境:学习者应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通过参加日语角、与日本友人交流、观看日本影视作品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教材质量:教材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提高教材质量对于减少误用现象至关重要。
教材应注重实用性和文化性,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日语。
了解日本文化:学习者应主动了解日本文化,包括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方面。
这有助于减少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用现象。
及时纠正错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他人的指正和建议。
同时,学习者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等,来检测和纠正自己的误用现象。
日语谚语与蒙语谚语的比较分析-比较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日语谚语与蒙语谚语的比较分析-比较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引言日本是位于欧亚大陆东端、太平洋西北角的一个岛国。
日本东临太平洋,西望东海、黄海、半岛,隔日本海与中国、韩国、、俄罗斯相望。
日本与蒙古都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文明民族。
日本民族在长期的、独特的岛国生活与生产活动中创造了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也创造并长期使用了富有特色的日本谚语。
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日本谚语,获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但是,将日本民族的谚语与蒙古民族的谚语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
本文尝试将日语谚语与蒙语谚语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这两个民族的谚语的一些共性特征。
所谓共性是指日、蒙两个民族的谚语里普遍存在的语言学方面的相似特征,注重启迪、训诫、富有哲理性的特征和吸收引用汉文化精华等方面的特征。
下面以实例解析上述问题。
1 结构稳定、节奏优美日语谚语和蒙语谚语的绝大多数都由两个句子构成。
蒙语谚语一般写两行,而日语谚语在单句之间使用「ば」「、て」「、ても」「、が」「、よ」等助词或不用助词,并将两个单句以相应的语法关系连接成一个复句并写成一行。
并且每个单句由2至5个词构成。
当然,也有3、4行,每行单词数5个以上的。
不过,这样的谚语所占比例不大。
日、蒙谚语的词语多来源于生活中极富表现力的词语。
当然,使用古语、包含古语语法形式的谚语也是大量存在的。
这两个民族的谚语口头表达自然、优美。
在日常交谈或郑重场合使用时朗朗上口。
例:(1)阴徳あれば阳报あり\tosa ni em n-e benaci ni hoin-a ban\有阴德必有阳报。
(2)坚い歯は折れても柔らかい舌は折れない\hatagu sid hugurabacu z gelen helehugurahu gei\硬齿易折,软舌难断;比喻做事要温和,硬来会失败。
(3)马には乗って见よ人には添うて见よ\h l g n sain-i unun baizu meden-eh m n- sain-i hanilan baizu meden-e\ 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关于日中惯用语的比喻表现的对照研究——以花卉语言为中心的开题报告

关于日中惯用语的比喻表现的对照研究——以花卉语言为
中心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日常日中交际中,惯用语是频繁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不仅代表着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反映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
比喻作为惯用
语的一种形式,是文化传承和交际方式的重要方式之一。
花卉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符号,经常作为比喻的对象,如“望天门山、羞花闭月”、“云开见日、花好月圆”等等,这些比喻不仅描绘了花卉的美丽景象,也承载着文化、道德和感情量度等多种内涵。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分析日本和中国花卉惯用语的比喻表现,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比喻表现的异同,进一步加深中日文化交流,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推进。
二、研究内容和意义:
1、梳理日本和中国花卉惯用语的比喻表现,将其归纳整理为不同类型,如美景、植物外貌、季节气氛、人情世故等。
2、对比不同类型的比喻表现在中日文化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传播方式,探索
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同一对象的比喻表现的异同。
3、通过实证研究,考察比喻表现在不同情景和语境中的交际功能和效果,进一
步阐释比喻表现的文化本质和社会价值。
三、理论基础和方法:
本研究以比喻理论、社会语言学和文化交际学为基础,采用文本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调查问卷法进行研究。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比喻表现,通
过比对、分类和归纳等方法,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比喻表现的异同,并从交际功能和
效果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其文化本质和社会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ることもある。
考えや主張を広く人々に知らせて同意を求める。また、元気のない者
2 広辞苑
○
に刺激を与えて活気づける。
3 大 辞 林 檄を方々に急いで出す。
×
自分の主張や考えを広く人々に知らせる。また、それによって人々に
4 大辞泉
○
決起を促したりする。
単 な 仕 事 は 、彼 に は 役 不 足 で 失 礼
在使用「 情けは人のためならず」进行网上 搜索时,发现了这样的一段话「: 高校時代の体育 の 時 間 、ク ラ ス メ イ ト が ラ ン ニ ン グ を し て い
て、あまりに辛そうだったから、『そんなに辛い
なら少し休めばいいよ。』と言ったら、体育の先
生がたまたま聞いていて、『こら、情けは人のた
めならずという言葉を知らんのか!甘やかし
2010 年 第 4 期 总 149 号
语中的「 檄」字误以为「 激」所造成的。而「 檄」并没 有「 激励」的含义。如果一定要承认这种误用的 话,除非另造出一个「 激を飛ばす」,否则是无论如 何都说不通的。
由 于 篇 幅 有 限 ,其 余 的 例 子 不 能 一 一 阐 述 。 但是有必要把「 犬も歩けば棒に当たる」在此说明 一下。在日本的国语辞典中一般出现两个义项:
NIHONGO NO
2010 年 第 4 期 总 149 号
GAKUSHU TO KENKYU
日语语言研究
关于日语惯用语、谚语误用的现状分析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王 锐
[摘 要] 语言是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言的误用理所当然会影响意思的表达和信息的传 递。现代日语的语音、语形、语义、语法等方面经常出现误用以至变化。惯用语、谚语是语言中的精 华,在日语惯用语、谚语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误用的现象。由于受到语义、语法等方面的制约,一般来 说,虽说惯用语、谚语也存在着许多误用,但是与一般的词汇、语音、语法相比,从误用过渡到变化的数 量相对较少。
答:
释「:寒さや恐怖、また、興奮や感激などの強い刺
「 もとは「 気が許せる」だったのが、誤用され
激 に よ っ て 、皮 膚 に 鳥 肌 が で き る 」。 即 承 认 了
「気が許せない」意味にも使われるようになった 「 あまりのうれしさに鳥肌が立つ「」感動で肌が
ものです。間違っていますが仕方ありません。」
的选项。(为了方便阅读,在本文中将正确释义均
设为 a,错误的释义均设为 b。后面的百分比为选
择该项的人数比例。)
1.「情けは人のためならず」
a.人に情けをかけておくと、巡り巡って結局
は自分のためになる
47.2%
b.人に情けをかけて助けてやることは、結局
はその人のためにならない
48.7%
2.「気が置けない」
会出现这种误用呢?而且,这种误用为什么会被
如此广泛地认可?其原因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
来看。
第一,由于现代日语的普及,文语用法逐渐在
人 们 的 头 脑 中 淡 化 了「。 情 け は 人 の た め な ら ず」
中的「 人のためならず」是文语说法「, ならず」(断
定助动词「 なり」+否定助动词「 ず」)的意思是「 で
立つ」这样的说法。而其他的国语辞典一般都认
往往人们知道这是一种误用现象,但是又很
为后一种意思属于不规范用法。而使用网上的搜
无奈。而歌手或大众媒体等的误用又加速了误用
索 引 擎 ,可 以 发 现 有 很 多 人 在 使 用 后 一 种 意 思 。
的传播。从调查结果来看,惯用语和谚语的误用
据 2000 年度「国語に関する世論調査」的结果,选
如此之高。其中,『大辞林』只有本来的释义,并没
関する世論調査」的结果,选择正确的占 40.3%,错
有解释出作为惯用语的语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
误的占 50.3%。
释义的缺陷。『明鏡国語辞典』把误用视为「 俗」,意
根据「 鳥肌が立つ」的原本的意思,可以说:
味着默认。显然,该词语误用是由于这些人把词
83
日语语言研究
是从调查结果来看,现在误用为“激励”的人数比
らず」和「気が置けない」错误的用法标明了误用。
例远远高于前者。汉字“檄”原为中国古代官方文
即使是人们经常使用的「 住めば都(」 住み慣
书用木简,长一尺二寸,多作征召、晓谕、申讨等
れればどんな環境でもそれなりに住み良く思わ
用。若有急事,则插上羽毛,称为“羽檄”。后来泛
使う
22.8%
5.「枯れ木も山のにぎわい」
a.つまらないものでも無いよりはまし
38.6%
b.人が集まればにぎやかになる 35.5%
6.「流れに棹(さお)さす」
a.傾向に乗って、勢いを増す行為をすること
17.5%
b.傾向に逆らって、勢いを失わせる行為をす
ること
62.2%
7.「琴線に触れる」
81
日语语言研究
るのが理想的だ
60.9%
b.子供は女一人、男二人であるのが理想的だ
33.7%
10.「かわいい子には旅をさせよ」
a.子供は手元で甘やかさず、世間に出して苦
労をさせたほうがよい
90.8%
b.子供が旅することを望めば、希望どおりに
させてやるのがよい
7.8%
提到惯用语、谚语在语义上的误用或变化,总
是要首先提及「 情けは人のためならず」和「 気が
多发生在年轻人当中。
择 的 情 况 是 a 多 于 b,而 同 时 选 择 a、b 两 项 的 占
为 规 范 词 语 的 用 法 ,在『 日 本 国 語 大 辞 典 』、 『広辞苑』、『大辞林』、『大辞泉』、『新明解国語辞
17.8%。 げき 「 檄を飛ばす」的语义是“呼吁”或“号召”。但
典』等权威性国语辞典中都对「 情けは人のためな
置けない」这两个比较常见的词语。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日本的媒体就曾
经报道「 情けは人のためならず」的误用问题。
因为人们把它错误地理解为「 他人にあまり親切
にするのはその人間の将来のためによくない」
(过分溺爱反而害人)。而它本来的意思则是「 人
に親切にすれば、その相手のためになるだけで
なく、やがてはよい報いとなって自分にもどっ
れる)这样比较容易理解的谚语也会有人误解为
称这类官文书为“檄”。现在用“檄文”表示声讨或
「 住むのだったら大都会が良い」。例如「 ×住め
揭发敌人罪行的文告。日语惯用语「 檄を飛ばす」
ば都というから、やっぱり大阪に住 みたい」。这种谚语与生活经验密切 相关,之所以出现这种误用,其原因也
辞书
源自古汉语的“飞檄”(飞送檄文,喻急迫)。
a.相手に気配りや遠慮をしなくてよいこと
42.4%
b.相手に気配りや遠慮をしなくてはならな
いこと
48.2%
3.「役不足」
a.力量に比べて、役目が不相応に軽いこと
40.3%
b.本人の力量に対して役目が重すぎること
50.3%
4.「鳥肌が立つ」
a.寒い時や怖い思いなどをした時に使う
46.8%
b.喜びや衝撃的な事実を受けとめたときに
日语惯用语、谚语的误用一般表现在语义和 语形两个方面。本文着重从这两方面进行阐述。
1 语义的误用
语义的误用就是对某词的错误理解或错误使
用。首先我们看一看下面的调查数据。这些调查
数据来自于日本文化厅「 国語に関する世論調査
(2000 年~2007 年)」的调查结果。在调查时要求
被调查者从该词语的 a、b 两个释义之中选出正确
在「YAHOO!JAPAN 知識袋(2006.1.1)」中有这 样一段网络对话:
2010 年 第 4 期 总 149 号
日语语言研究
问:
「 寒くて鳥肌が立つ「」恐怖のあまり鳥肌が立っ
「 ……石川優子&チャゲの「 ふたりの愛ラン
た」。而现在却出现了这样的用法「: あまりのう
ド」の歌詞の中で、「 ♪夏がウワサしてるわ、あな
○△
例 如「: ×副 理 事 長 の ポ ス ト は、私 に
表 1 中的六部较权威的辞书对该词语都给出
は役不足でお引き受けできません「」×役不足で
了释义,各部辞书对误用的态度有较大分歧。由
すが、一所懸命努めます」。在这种场合应该说成
此似乎可见在上述的调查中选择误用的比例为何
「力不足」才对。据日本文化厅 2006 年度「国語に
[关键词] 惯用语 谚语 误用 语义变化
日语的误用即与规范的日语不同的表达方式 或使用方式。现代日语的语音、语形、语义、语法 等诸多方面经常出现误用或变化的现象 。 [1] 对语 言进行必要的规范有助于语言向健康的方向发 展,更有益于人们的语言交流。惯用语、谚语[2]是 语言中的精华,是民众在长期的语言文化生活中 逐渐创造并丰富起来的。与日语中的一般词语一 样,在日语的惯用语、谚语中也存在着相当多的误 用现象。如何理解和对待这种现象,是摆在日语 教学和研究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010 年 第 4 期 总 149 号
a.感動や共鳴を与えること
37.8%
b.怒りを買ってしまうこと
35.6%
8.「檄(げき)を飛ばす」
a.自分の主張や考えを、広く人々に知らせて
同意を求めること
19.3%
b.元気のない者に刺激を与えて活気付ける
こと
72.9%
9.「一姫二太郎」
a.一人目の子供は女、二人目の子供は男であ
てはいかん!」と叱られたんだよ』。这位体育教 师 对 学 生 要 求 严 格 ,精 神 可 嘉 ,但 是 在 这 里 显 然 是误用了这句谚语。由此可见误用这句谚语的 广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