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的申报与管理共24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世界文化遗产介绍与保护措施通用版

世界文化遗产介绍与保护措施通用版

世界文化遗产介绍与保护措施通用版世界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具有普遍价值,对于世界各地的人们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遗产以其独特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而备受珍视。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世界遗产名录,并提出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介绍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具有独特文化价值、代表人类文明历史的建筑、城市、遗址、考古遗迹等。

这些遗产既是人类创造的艺术杰作,也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丰富人类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化交流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古代文明的遗址,如埃及金字塔、希腊雅典卫城等,也包括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城市和建筑,如意大利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印度泰姬陵等。

这些遗产不仅代表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见证。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保护规划:文化遗产地应制定详细的保护规划,明确保护的目标和措施。

这些规划应慎重考虑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城市化等对遗产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

2. 加强监测和管理: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监测和管理非常重要。

通过采集和分析遗产的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遗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 教育和宣传:加强公众对于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人们对遗产保护的重视。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加人们对于遗产保护的参与和支持。

4. 国际合作与交流: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全球共同的责任。

不同国家之间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分享保护经验和技术,共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5. 持续性发展: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保护其原貌和完整性,也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在保护的同时,还要为当地社区提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机会,确保遗产的长远可持续性。

以上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用措施,但因为每个文化遗产都具有独特性,所以具体的保护措施还需要根据每个遗产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是一套指导和规范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法规和措施。

该办法的核心目标是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传承,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

下面是关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的一些内容:一、概述二、保护原则1.全面保护原则:根据各个古迹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制定适合的保护方案,确保其整体性和完整性。

2.传统保护原则:尊重和保护古迹所属文化群体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促进与当地居民的对话和交流,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世界文化遗产。

3.可持续发展原则: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促进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增长,提高保护的可持续性。

三、保护措施1.管理和监测: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和管理规章制度等,实施对世界文化遗产的长期监测和评估。

2.修复和保护: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开展适当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包括物质修复、文化保护、环境保护等。

3.教育和传播:开展相关的教育和宣传活动,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普及和认知,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四、评估和认定1.申报程序:各成员国应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和程序,向其提出文化遗产保护的申报,包括古迹的历史、文化和价值等信息。

2.评估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组织国际专家对申报的文化遗产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建筑、环境状况、文化价值等。

3.评估结果和认定:根据专家评估的结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决定是否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认定后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五、国际合作1.技术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为成员国提供技术支持,包括修复技术、保护方案制定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资金援助:为缺乏经济能力的成员国提供相关资金援助,支持其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3.合作交流:鼓励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在保护和管理经验方面进行互相学习和借鉴。

六、案例分析1.长城保护案例:中国的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代表性古迹之一,中国政府通过修复、保护和管理工作,使长城得以完整保留和发展,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世界文化遗产是指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重要文化和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反映了地球文化的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的稳定性。

这些遗产包括了各种建筑、艺术、文化和自然遗迹,对于保护这些资源的文化、历史、地理和实际意义非常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以及其面临的挑战。

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为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制定了《世界遗产公约》。

该公约旨在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以便它们可以保留到未来的世世代代。

许多国家都参与了该公约,同意将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承诺采取必要措施来保护这些遗产。

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方面,最重要的是保护其原始性和独特性。

这意味着保护其历史和文化特性,以确保其价值在未来得以体现。

同时,保护遗产所在的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自然环境可以保护遗产免受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

另外,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需要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这时,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都需要被应用于维护和修复文化遗产。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审查和认定世界文化遗产在作为遗产之前,必须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查和认定。

这项工作由国际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

每个提交申请的国家都必须提供相关资料和证明材料,以证明其所提议的遗产是具有独特性和重要性的。

一旦国家申请获得通过,国际文化遗产委员会就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请,如果申请被认为符合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会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世界文化遗产的面临的挑战尽管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重视,但是实现和维护文化遗产的标准和程序却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许多文化遗产所在的国家缺乏经济和媒体资源,这导致无法为遗产保护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其次,旅游和大众化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严峻。

在保护遗产的同时,需要考虑到其开发和利用,确保其在历史和文化价值与生态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如今,大量游客涌入名胜古迹,这些景点承受着重压,缺乏管理和合适的规划。

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

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

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申报,加强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保护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风景名胜区条例》、《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申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组织审核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审核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申报项目;负责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的保护监督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的初审,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申报项目的初审;负责本行政区域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的保护监督工作。

第四条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以下统称世界遗产)申报、保护监督等工作应当遵循生态文明的理念,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等以捐赠、技术支持、志愿者等方式参与世界遗产保护和研究。

第二章申报第六条申报世界遗产应当以保护和传承人类共同的珍稀遗产资源为宗旨,坚持政府主导、专家论证、公众参与的原则,量力而行、厉行节约、有序推进。

第七条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应当满足下列基本条件:(一)满足《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关于世界遗产突出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等有关标准、条件和要求;(二)编制了申报项目的保护管理规划;(三)按程序列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四)属于依法划定的省级及以上风景名胜区等保护地;(五)具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第一章: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与分类世界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是指在文化领域内具有普遍价值、代表着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包括建筑、遗址、城市规划、文物、古迹、传统表演艺术、口头传统和习俗等。

根据世界文化遗产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WHO)于1972年制定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分别定义了相应的概念。

文化遗产包括:1. 建筑群、城市群或景观群,如古代都市、现代城市、民族村寨等;2. 单体建筑,如宫殿、教堂、寺庙、城堡、纪念碑等;3. 艺术品或艺术创作,如绘画、雕塑、手工艺品、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等;4. 文化景观,如丝绸之路、森林、山脉、草原、岛屿等。

第二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必要性1. 保护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保护文化遗产可以保护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让子孙后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历史文化。

2. 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世界文化遗产一般跨越国界,保护文化遗产需要跨国国际合作与交流,因此保护文化遗产可以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3. 维护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与其周边自然环境相互作用。

保护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可以推动文化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挑战1. 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文化遗产一般都有很长的历史,在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的侵蚀下,文化遗产的保存难度倍增。

2. 人为破坏与盗窃:文化遗产的珍贵度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了很多人的盯上的对象。

人为的破坏和盗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失。

3. 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冲突: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可以推动文化的传播和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开发中,如何平衡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四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与措施1. 管理体制的建立:世界文化遗产各地的保护和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包括政府、文化机构、民间社团等多元化的管理机制。

我国世界遗产的管理与保护

我国世界遗产的管理与保护
二 、 国世 界 遗 产 保 护 工 作 中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我
区资源和文物资源归建设 、 林业 、 环保 、 文化 、 文物 、 教 、 洋 、 宗 海 地质 、 旅游 等部 门行使管理 权 , 向又划分 为国家级 、 纵 省级 、 市 级, 这种体制 导致有些工作 交叉管理 , 而有 些工作 又无g I 承 B] ' 担 的现 象非常严重 ,进而 出现 了有利 益的事 务各部 门哄拥而
目的就 是要挖掘这 些遗产的文化 内涵 , 对其进行保 护 , 并 使这
些珍贵的遗产能 够一直保存下去。但是 目前我 国世界遗产的保 护和管理 中存在许多的问题 ,导致许 多遗产 地申遗成功后 , 其
资源不仅没有得到保护反而被加速破坏 , 主要表现在 以下 几个
方面 。
1 管理 与保 护 世 界 遗 产 的意 识 不 强 、
区条例》 《 、 风景 名胜 区条例》 等法律 法规 来保 护世界遗产 , 其他 有关遗 产保 护的法规 文件多 由国务院及 其部委 或地方政 府及 其所属部门临时以“ 指示 ” “ 、办法” “ 、 规定 ”“ 、 通知 ” 等文件形式 颁布 , 些文件 大部分法律效 力低 , 这 执行 力较 弱 , 文件 效力 范 且 围往往只能适用于某个具体的世界遗产 地。另外 , 这些文件 中 还存在 另一个非 常严 重的问题 , 即有 部门行政 罚款 归责 , 无个
学校 , 导致大殿 惨遭火焚 ; 有东方威 尼斯之 称的丽 江将大 部分

我 国 世 界遗 产 的 概 况
17 92年 1 1月 1 6日,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 1 7届会议 在 巴黎通过 了《 保护世 界文 化和 自然遗 产公约 》 18 ,95年 1 2月 1 2日我 国加入《 护世界文化和 自然 遗产公约》 成 为缔约方 , 保 , 18 年 北京 故宫 、 97 长城 、 秦始 皇陵及兵马俑坑 、 敦煌 莫高窟 、 周 口店北京人遗 址 、 泰山加入 《 世界遗产 名录》 成 为我 国首 批世 , 界遗产 , 截至 2 1 年 5月 , 02 我国经联合 国教 科文 组织审核被批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引言: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

本文将探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

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1.1文化多样性的维护世界文化遗产代表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独特文化,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有助于维护人类的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与对话,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1.2历史记忆的传承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的记忆,通过保护和管理这些遗产,可以让后代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认识过去、思考现在并展望未来。

1.3经济和旅游的推动许多世界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艺术、历史或者科学价值,它们的保护和管理可以为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同时,吸引游客前往参观世界文化遗产也有助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基本原则2.1综合性原则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应当综合考虑文化、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因素。

保护和管理措施需要平衡各方利益,确保文化的完整性、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参与性。

2.2科学性原则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需要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制定科学的保护方案。

这涉及到历史研究、考古发掘、保护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

2.3可持续性原则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应当注重可持续性发展,不仅要保护遗产本身,还要促进当地社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可持续的生计方式。

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具体措施3.1保护和修复措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是保护管理的核心。

通过采取保护性修复、科学研究和保护材料的使用等措施,可以保护遗产的原始风貌和独特价值。

3.2管理与监控措施有效的管理与监控体系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

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监控和保护,以确保遗产的安全和完整。

3.3社会参与与教育宣传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可以增强民众对遗产的认同和保护意识。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3.08.28•【文号】文物保函[2013]1595号•【施行日期】2013.08.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文物保函〔2013〕15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文管会):为加强协调指导,进一步规范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我局制订了《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试行)》,明确了申报相关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申报项目应具备的条件和所需开展的工作,以及申报程序等。

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国家文物局2013年8月28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化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和国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审核管理规定》,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操作指南》)及世界遗产委员会咨询机构和世界遗产中心《世界遗产资源手册--世界遗产申报准备》等,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主要适用于已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备案,拟申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以及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项目中的文化遗产部分。

第三条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以下简称“申报工作”),应当遵循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分级负责、各司其职、分阶段推进的原则,各级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有关管理机构,利益相关者,专业单位、专业咨询机构和专家,应当在申报工作中承担相应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以下简称“所在地地方政府”)是申报工作的责任主体。

第四条申报工作应当树立正确理念,以加强保护为最终目标,以揭示和宣传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为基本要求,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力求发挥文化遗产在提升人与社会综合文明素质中的积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