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判断:1、承受冲击与振动荷载作用的结构需选择脆性材料。

(×)2、多孔材料吸水后,其保温隔热效果变差。

(√)3、材料的吸水率就是材料内含有的水的质量与材料干燥时质量之比。

(×)4、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其抗渗性就越差。

(×)5、耐久性好的材料,其强度必定高。

(×)6、凡是含孔材料,其干表观密度均比其密度小。

(√)7、新建的房屋感觉会冷些,尤其是在冬天。

(√)8、材料受冻破坏,主要是材料粗大孔隙中的水分结冰所引起的。

(×)9、因为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故运输和储存时不怕受潮和雨淋。

(×)10、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11、生产水泥时加入石膏是为了提高水泥早期强度。

(×)12、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

(√)13、相同条件下,卵石混凝土强度小于碎石混凝土,但流动性要大些(√)14、在混凝土拌合物中,保持W/C不变增加水泥浆量,可增大拌合物的流动性(√)15、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越大,和易性越好(×)16、相同流动性条件下,用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用细砂所用水泥浆少(×)17、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浆越多,和易性越好(×)18、砂浆的分层度越大,说明砂浆的流动性越好。

(×)19、用于多孔基面的砌筑砂浆,其强度大小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等级和水泥用量,而与水灰比大小无关。

(×)填空:1、材料吸水后其性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使材料强度降低,保温性变差,体积变大。

2、在水中或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下使用的材料,应考虑材料的耐水性。

3、材料的吸水性大小用质量吸水率表示,吸湿性大小用含水率表示。

4、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大于抗拉强度。

5、一般来说石材的表观密度越大,孔隙率越小,其抗压强度越高、吸水率越小、耐久性越长。

6、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有两种凝胶体,即(水化硅酸三钙)和(水化铁酸一钙),以及三种晶体,即(氢氧化钙)、(水化氯酸钙)和(水化硫铝酸钙)。

土木工程材料 复习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 复习材料

1. 区分亲水性材料和憎水性材料的依据是润湿边角;当润湿边角小于或等于九十度时,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材料表面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此种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当润湿边角大于九十度时,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大于水分子与材料表面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材料表面不会被水浸润,此种材料称为憎水性材料。

2. 材料与水接触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

3. 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

4. 材料的耐水性可用软化系数表示,软化系数等于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除以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软化系数的大小,是选择耐水材料的重要依据,长期受水浸泡或处于潮湿环境中的重要建筑物,应选择软化系数在0.85以上的材料来建造。

5. 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材料突然破坏,且破坏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材料的这种性质称为脆性;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材料能够吸收较大的能量,不发生破坏的性质,称为韧性。

(学会判别脆性和韧性)6. 材料的耐久性是材料在使用中,抵抗其自身和环境的长期破坏作用,保持其原有性能而不破坏、不变质的能力。

7. 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其密度不变,表观密度下降,强度下降,吸水率不定,抗冻性不定,导热性下降。

8. 钢与铁的区别:含碳量的大小;含碳量小于2.11%,指的是钢;含碳量大于2.11%,指的是生铁。

9. 当含碳量超过0.3%时,钢的可焊性显著降低,碳还会降低钢的塑性,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降低抗大气锈蚀性。

10. 在钢材的化学组成成分中,磷具有冷脆性,硫具有热脆性。

11. 低碳钢在常温和静载条件下的受拉应力-应变曲线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12. 在结构计算时,以下屈服点作为材料的屈服强度的标准值。

13. 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称为强屈比;强屈比愈大,材料结构的安全性愈高,表明钢材性能不能被充分利用。

14. 伸长率表明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是钢材的重要技术指标。

土木工程材料最全总复习资料

土木工程材料最全总复习资料

⼟⽊⼯程材料最全总复习资料绪论⼟⽊⼯程材料指⼟⽊⼯程结构物中使⽤的各种材料及制品。

⼟⽊⼯程材料是⼟⽊⼯程的物质基础。

0.1 ⼟⽊⼯程材料在⼟⽊⼯程中的地位1)必须具备⾜够的强度,能安全地承受设计荷载;2)材料⾃⾝的质量以轻为宜,以减⼩下部结构和地基的负荷;3)具有与使⽤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以减⼩维修费⽤;4)⼀定的装饰性;5)相应的功能性,如隔热、防⽔,隔声等。

⼟⽊⼯程材料费⽤⼀般要占⼟⽊⼯程总造价的50%左右,有的⾼达70%。

0.2 ⼟⽊⼯程材料的分类1)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类。

2)按使⽤功能分为承重和⾮承重材料、保温和隔热材料、吸声和隔声材料、防⽔材料、装饰材料等。

3)按⽤途分为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屋⾯材料、地⾯材料、饰⾯材料,以及其它⽤途的材料等。

0.3⼟⽊⼯程材料的发展趋势1)研制⾼性能材料。

2)充分利⽤地⽅材料。

3)节约能源。

4)提⾼经济效益。

0.4⼟⽊⼯程材料的标准化我国标准分为四级:国家标准(GB)部标准(JC 、JG)地⽅标准(DB)企业标准(QB)国际标准--ISO;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ASTM;⽇本⼯业标准--JIS;德国⼯业标准--DIN;英国标准--BS;法国标准--NF 等。

第⼀章⼟⽊⼯程材料的基本性质1.1材料的组成与结构1.1.1材料的组成材料的组成不仅影响材料的化学性质,也是决定材料物理、⼒学性质的重要因素。

1)化学组成化学组成是指构成材料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

2)矿物组成将⽆机⾮⾦属材料中具有特定的晶体结构、特定的物理⼒学性能的组成结构称为矿物。

矿物组成是指构成材料的矿物的种类和数量。

例如⽔泥熟料的矿物组成为:3CaO.SiO2 37~60%、2CaO.SiO2 15~37%、3CaO.AL2O3 7~15%、4CaO.AL2O3.Fe2O3 10~18%,若其中硅酸三钙(3CaO.SiO2)含量⾼,则⽔泥硬化速度较快,强度较⾼。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

C f cu,28 Af ce B W
8.用32.5P· O水泥配制卵石砼,制作100×100×100mm的试件 三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7d,测得破坏荷载分别为140kN、 135kN、144kN。 ①试计算该砼28d的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 ②试计算该砼的水灰比(水泥强度富于系数kc=1.13)。
【观察】 请观察图中A、B、C三 种石子的形状有何差别, 分析其对拌制混凝土性能 会有哪些影响。
A -碎石1
B-碎石2 C-卵石
9.和易性评定方法:坍落度和维勃稠度 10.砂率、合理砂率定义 1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同尺寸的试块强度换算,推算混凝土强度公式
fn/f28=lgn/lg28(n>=3) 混凝土强度公式
1.4 孔隙率增大 (1)材料表观密度减小; (2)强度降低;导热系数减小; (3)吸水率增大; (4)透气、透水性变大。 (5)抗冻性是否降低,要视孔隙大小和形态特征而定 1.5 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根据其是否能被水润湿,分为: 能被水润湿—亲水性,润湿边角θ≤90
0 0
不能被水润湿—憎水性,润湿边角θ>90
1.6、含水率:材料所含水分质量占其干质量的百分率
吸水性 质量吸水率:材料饱水状态,所吸水分质量占干质量的百分率。 体积吸水率:材料饱水状态,所吸收水分体积占干体积的百分率。 (等于开口孔隙率)
1.7 材料抵抗水的破坏作用的能力称为耐水性。指标:软化系数
材料的抗渗性:渗透系数、抗渗等级
5. 烧结普通砖的尺寸为240mm*115mm*53mm,已知其孔隙率为
【分析】:从裂缝形状看,可知不属荷载裂缝,为收缩变形产生的裂缝。原因是施 工中任意提高混凝土强度,加大水泥用量,且采用细度模数小的砂,这两方面都会 使收缩增大,从而导致产生裂缝。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p=(v。—v)/v。=(1—p。/p)
注:材料的孔隙率p可分为开口空隙率pk和闭口孔隙率pb
即p=pk+pb
5.含水率: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吸湿性常以含水率表示。
W含=(m含—m)/m
m含——材料含水时的质量
第二章 气硬性无机凝胶材料
1.石膏 建筑石膏
化学成分:Caso4·1/2H2o
2.石灰
化学成分Cao(生石灰) (熟石灰、消石灰Ca(OH)2)→硬化 硬化产物Caco3
3.孰料矿物
硅酸三钙3Cao·SiO2 C3S
硅酸二钙2CaO·SiO2 C2S
铝酸二钙3CaO·Al2O3 C3A
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 C4AF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质,它至少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项性能。
4.和易性的调整:若流动性太大,可在砂率不变的条件下,适当增加砂、石。若流动性太小,可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适量的水和水泥;若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可适当增加砂率,直到和易性满足要求为止。
5.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
1.什么叫木材的平衡含水率
经一定时间,木材吸湿或解湿与在大气条件(温度、湿度等)达到平衡状态时,其含水率相对稳定,这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该大气条件的平衡含水率。
2.影响木材强度的主要因素:
①含水率②环境温度③外力作用时间④木材使用时间⑤缺陷
3.木材湿胀干缩对变形的影响
4.木材的宏观结构
树木由树皮、木质部、和髓心所组成
6.①水泥石腐蚀的原因:
a存在易受腐的Ca(OH)2和水化铝酸钙
b水泥石本身不致密,侵蚀性介质入内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整理总结第一章、材料的基本性质 1、材料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的定义及大小关系1.材料密度表示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表观密度表示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提及的的质量。

3.体积密度表示块状固体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4.散粒状(粉状、粒状、纤维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材料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2、密度、体积密度、孔隙率、质量吸水率的计算,含水率的计算固体密度ρ=m/v ,体积密度ρ0=m/v 0,堆积密度ρ0’=m/v 0’固体体积v ,自然体积v 0=v +v b+v k,堆积体积v 0’=v +v b+v k+v k’ 密实度:D=v/v0*100%=ρ0/ρ*100%孔隙率:P=(v0-v)/v0*100%=(1-ρ0/ρ)*100%质量吸水率:Wm=m 饱-m 干/m 干*100%含水率:W 含=m 含-m 干/m 干*100%密度:m vρ=,体积密度:00m v ρ=,孔隙率:00100%V V P V -=⨯, 质量吸水率:100%m m m W m -=⨯干饱干,含水率:100%m m W m -=⨯干湿含干3、材料吸水性、吸湿性的表示指标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就是材料吸水性,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吸水性指标:吸水率,吸湿性指标:含水率4、材料耐水性的表示指标,软化系数的计算及耐水材料的判定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K 软>0.85的 材料称为耐水性材料耐水性指标:软化系数K 软=f 饱/f 干<1第二章、气硬性胶凝材料1、无机胶凝材料按硬化条件分为哪两种?按照硬化条件可分为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2、石灰的陈伏为了消除过火石灰后期熟化造成的危害,石灰浆体必须在储灰坑存放15天才可使用,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覆盖一层水,隔绝空气,防止石灰浆表面炭化3、石灰和石膏的主要技术性质石灰:1.良好的保水性 2.凝结硬化慢、强度低 3.吸湿性强 4.体积收缩大 5.耐水性差 6.化学稳定性差石膏:1.凝结硬化快 2.孔隙率大,表观密度小,保温,吸声性能好 3.具有一定的调湿性 4.耐水性、抗冻性差 5.凝固时体积微膨胀 6.防火性好第三章、水泥1、通用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六大水泥品种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2、生产水泥时加石膏的目的作为缓凝剂使用,延缓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改善水泥石的早期强度3、通用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和特性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统称为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硅酸三钙:凝结硬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高,水热化大,耐腐蚀性差硅酸二钙:凝结硬化速度先慢后快,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水热化小,耐腐蚀性好铝酸三钙:凝结硬化速度最快,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低,水热化最大,耐腐蚀性最差铁铝酸四钙:凝结硬化速度快,早期强度中,后期强度低,水热化中,耐腐蚀性中4、常用活性混合和非活性混合材的种类常见活性材料主要有:粒化高炉矿渣与粒化高炉矿渣粉、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非活性混合材料主要有:石灰石、砂岩5、通用硅酸盐水泥六大品种水泥的细度的要求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细度采用比表面积测定仪不小于300㎡/kg六大品种细度采用80μm方孔筛筛不大于10%或者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6、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凝结时间在工程中的意义水泥从加水开始到失去流动性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凝结时间。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材料的吸水性大小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吸湿性大小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

2.称取堆积密度为1400kg,m3的干砂200g,装入广口瓶中,再把瓶子注满水,这时3称重为500g。

已知空瓶加满水时的重量为377g,则该砂的表观密度为_______g,cm,空隙率为_______,。

3.水玻璃的模数n越大,其溶于水的温度越___________,粘结___________。

4.半水石膏的结晶体有两种,其中_________型为普通建筑石膏;__________型为高强建筑石膏。

5.作为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的激发剂,主要有_____________激发剂和______________激发剂。

6.在混凝土中,砂子和石子起_______________作用,水泥浆在硬化前起_______________作用,在硬化后起_______________作用。

7.水泥细度越细,水化放热量越大,凝结硬化后________________越大。

8.对混凝土用砂进行筛分析试验,其目的是测定砂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9.各种掺活性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它们抗碳化能力均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0.砂浆和易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的含义。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1.含水率为5,的砂220kg,将其干燥后的重量是( )kg。

A.209B.209.5C.210D.2112.当材料的润湿边角。

为( )时,称为憎水性材料。

A.>90?B.<90?C.,0?D.?90?-第 1 页 (共 6页)3.生石膏的分子式是( )。

A. CaSO•2HOB. CaSOC. CaSO• HOD. CaO 424424.石灰熟化过程中的“陈伏”是为了( )。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1、材料随着空气湿度的变化,既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又可向外界扩散水分,最终将使材料中的水分与周围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这时材料的含水率称为_平衡含水率_。

2、多孔材料吸湿受潮后,其导热系数增大。

3、衡量材料轻质高强性能的主要指标是比强度。

4、当材料吸水达到饱和状态时的含水率即为_质量吸水率_,它比平衡含水率__大_。

5、当某一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体积密度减小,吸水率不确定,抗冻性不确定,密实度减小。

6、有孔材料的密度用李氏比重瓶法测量。

7、某岩石在气干、绝干和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分别是128、132、112Mpa,则该岩石的软化系数为_0.85__。

﹙饱和/绝干﹚8、亲水性材料的润湿边角θ≤90 °,憎水性材料的润湿边角90°≤θ≥180 °。

9、材料的抗渗性指材料抵抗压力水或其他液体渗透的能力。

混凝土及砂浆材料的抗渗性用抗渗等级P 表示。

10、有一块砖重2625g,其含水率为5%,该湿砖所含水量为125g 。

11、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12、处于潮湿环境中的重要建筑物,应选择软化系数大于0.85 的材料。

13、选择建筑围护结构的材料时,应选用热导率小、热容量大的材料,保证良好的室内气候环境。

1、石膏制品的耐水性差,防火性好。

2、测定水泥强度等级的标准试件为40㎜×40㎜×160㎜。

3、硫酸镁对水泥石具有膨胀性化学腐蚀作用。

4、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为C3S、C2S、C3A 和C4AF 。

5、六种常用水泥中火山灰水泥的抗渗性最好。

6、干缩性小、抗裂性能好的混凝土宜选用粉煤灰水泥。

7、一般硅酸盐类通用水泥的有效期从出厂日期算起为3 个月。

8、硅酸盐水泥的四种矿物成分中,_C3S__是决定水泥早期强度的组分,_C2S___是保证水化后期强度的组分,与水反应最快的是C3A ,对抗折强度有利的成分是C4AF ,耐腐蚀性差的矿物是_ C3A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第1章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表观密度: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00=m V ρ堆积密度:指粉状或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0=mV ρ''孔隙率: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百分率。

01P ρρ=-开口孔隙率对吸水、透声、吸声有利,对材料的强度、抗渗性、抗冻性和耐久性不利。

闭口孔隙可以降低材料的表观密度和导热系数,使材料具有轻质绝热的性能,并可以提高耐久性。

空隙率:001P ρρ''=-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

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憎水性。

用接触角θ区分。

当90θ︒≤时为亲水材料,反之为憎水材料。

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材料与水接触时吸收水分的性质为吸水性。

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表示。

质量吸水率:1m m mW m-=吸水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孔隙特征。

材料吸水会导致材料的强度降低,表观密度和导热性增大,体积膨胀。

含水率是材料所含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质量的百分率。

材料的耐水性:材料在饱和水的长期作用下维持不破坏而且强度也不明显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

材料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来表示:1R 0f K f = 材料的抗渗性:材料的抗渗性是指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

材料的抗渗性用渗透系数或抗渗等级来表示。

渗透系数越小,抗渗性越好。

材料的抗渗性与材料的孔隙率、孔隙特征以及亲水、憎水性有密切关系。

材料的抗冻性:材料的抗冻性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抵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同时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质,用抗冻等级来表示。

材料的导热性:导热性是指材料将热量从温度高的一侧传递到温度低的一侧的能力,用导热系数来表示。

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导热性差、绝热性好。

影响导热系数大小的因素有物质构成、微观结构、孔隙率与孔隙特征、温度、湿度与热流方向等(①孔隙特征;②含水的情况)。

材料孔隙率越大,尤其是闭口孔隙率越大,导热系数越小。

材料的强度:材料在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成为强度。

强度与材料的组成、构造等因素有关。

孔隙率越低,强度越高。

材料的强度还与其含水状态及温度有关,含有水分的材料比干燥时强度低,温度高时一般来说强度会降低。

采用小试件测得的强度较大试件高,加载速度越快,强度测得越高,表面涂抹润滑剂,测得强度会变低。

材料的结构:分为微观结构、细观结构和宏观结构。

微观结构可分为晶体、玻璃体和胶体。

晶体具有特定的几何外形和固定的熔点及化学稳定性。

玻璃体的结构特征为质点在空间上呈非周期性排列,没有固定的熔点。

胶体分为溶胶、溶凝胶和凝胶。

第2章气硬性凝胶材料凝胶材料的分类:气硬性凝胶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和发展其强度。

水硬性凝胶材料不仅能在空气中,而且能在水中硬化且保持和发展其强度。

石灰:作为凝胶材料的石灰即为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CaO)。

氢氧化钙称为熟石灰、消石灰。

石灰石经过煅烧,其主要成分碳酸钙分解成为氧化钙,得到块状生石灰。

若煅烧温度过低,煅烧时间不足,则碳酸钙不能完全分解,生成欠火石灰,产浆量较低,质量较差,降低了石灰的利用率;若煅烧温度过高,将生成颜色较深、密度较大的过火石灰,影响工程质量。

生石灰加水生成氢氧化钙的过程,称为石灰的熟化或消解过程。

石灰熟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其体积膨胀1~2.5倍。

欠火石灰的危害用筛网剔除。

为了防止过火石灰体积膨胀引起的隆起和开裂,石灰浆应在储灰坑中存放两星期以上,叫做陈伏。

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保持一层水分,与空气隔绝,以免碳化。

石灰的性能:①良好的保水性②凝结硬化慢、强度低③耐水性差④体积收缩大建筑石膏:石膏是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凝胶材料。

生产石膏的主要原料是天然二水石膏(CaSO4 · 2H2O)。

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石膏是天然二水石膏经加工而成的半水石膏,亦称熟石膏。

因加热条件不同,所获得的半水石膏有α型和β型,β型半水石膏称为建筑石膏。

α型半水石膏称为高强石膏。

高强石膏的比表面积小,所以拌合需水量较小,扣除反应用水后剩余的水少,故强度较高。

建筑石膏的性能:①凝结时间短②微膨胀性③孔隙率大,因此质轻,隔热、吸声性好,但是强度低,吸水率大④耐水性差⑤抗火性好⑥塑性变形大建筑石膏适合作装饰材料的原因:①具有微膨胀性,不会产生裂缝,形体饱满,光滑细腻,颜色洁白②内部多孔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好,吸声性能好③防火性能好④可以调节室内温度水玻璃:水玻璃是一种能溶于水的硅酸盐,由不同比例的碱金属和二氧化硅所组成,也是一种气硬性凝胶材料。

水玻璃溶液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形成无定形硅酸,并逐渐干燥而硬化。

硬化过程很慢,故常将其加热或加入氟硅酸钠作用促硬剂。

水玻璃的性能:①黏度大,黏结力强,强度高。

随浓度、模数(氧化硅和氧化钠的分子比n称为水玻璃的模数)提高而提高。

②耐酸,但是不耐碱、不耐水。

③耐热性好。

镁氧水泥:是气硬性凝胶材料,主要成分氧化镁(MgO)。

强度来源是518相的针状晶体的连接、交错、咬合。

镁氧水泥的性能:①有较高强度,但不耐水②可作板材、地面材料,仅适用于干燥环境第3章水泥凡磨细成粉末状,与水混合后,经过物理、化学反应,能由可塑性浆体变成坚硬石状物,既能在空气中、又能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增长强度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混合材、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凝胶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

不掺加混合材料的称为I型硅酸盐水泥,P·I;不掺加超过水泥质量5%的混合材料的称为II型硅酸盐水泥,P·II。

在生产水泥时,需加入水泥质量3%左右的石膏,其作用是延缓水泥的凝结,便于施工。

熟料的主要组成有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铝酸三钙(C3A)、铁铝酸四钙(C4AF)。

有相应的变化。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只有C3S和C2S的水化产物里有CaOH。

石膏与水化硫酸钙反应生成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又称钙矾石,呈针状晶体,英文简称AF t。

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硬化后的水泥石(hcp)由水泥水化产物、未水化完的水泥颗粒、孔隙与水所组成。

水化产物主要有凝胶和晶体两类物质,胶体为主,晶体其次。

水化硅酸钙凝胶难溶于水,且有较高的凝结能力,其水硬性与胶结力决定水泥的水硬性和强度,是水泥水化物中的关键成分。

水泥石中孔隙通常包含毛细孔、气孔和凝胶孔。

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与熟料的矿物组成、水泥细读、拌合水量(水灰比)、温度、湿度、养护时间和石膏掺量有关。

体积安定性: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反映水泥加水硬化后体积变化均匀性的物理指标。

体积安定性不良是指,水泥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会使构件产生膨胀开裂。

体积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熟料中含有过量的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或石膏。

游离氧化钙引起的安定性不良可用沸煮法检验,游离氧化镁用压蒸法,石膏需要长期在常温水中才能发现。

掺混合材料的目的:改善水泥的性能、调节水泥的强度、增加水泥品种、提高产量、节约水泥熟料、降低成本。

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代号为P·O,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凝胶材料组成。

与硅酸盐水泥性能相比:硬化稍慢,早期强度稍低,水化热稍小,抗冻性与耐磨性也稍差。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不宜选用这两种水泥,因为水化热高。

三种水泥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相比的共同特点:①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不适用于快硬早强工程)②湿热条件养护,适于采用蒸汽养护③水化热低,放热速度较慢(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④抗软水、硫酸盐侵蚀的能力较强⑤抗冻性、抗碳化性、耐磨性较差(不适用于施工阶段易受冻或者施工进度快的工程)三种水泥各自的特点:矿渣水泥——耐热性好,抗渗性差,保水性差。

火山灰水泥——抗渗性好,保水性好,干燥收缩显著。

粉煤灰水泥——干缩小,抗裂性好,流动性好。

铝酸盐水泥:以铝矾土和石灰石为原料,经煅烧制得的、以铝酸钙为主要成分、氧化铝含量约占50%的熟料,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凝胶材料。

快硬早强。

注意事项:①不宜在炎热条件下施工,不宜蒸汽养护②禁止与硅酸盐水泥或石灰混用③不能用于与碱性溶液相接触的工程第4章混凝土混凝土是由凝胶材料、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合,与水拌和制成具有一定可塑性的流体,经硬化而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人造石。

水泥浆的作用: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和物具有可塑性;在硬化后,水泥浆则起胶结和填充作用。

混凝土的优点:①易塑性②经济性③安全性④耐火性⑤多用性⑥耐久性混凝土的缺点:①抗拉强度低②延展性不高③自重大、比强度低④体积不稳定性混凝土性能的三要求:新拌混凝土要具有和易性、工作性强度耐久性细骨料:骨料的级配,是指骨料中不同粒径颗粒的搭配分布情况。

砂的颗粒级配,即表示砂大小颗粒的搭配情况。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沙粒混合在一起后的总体粗细程度。

粗砂的比表面积小,所需的水泥浆最少。

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是用筛分法来测定的。

用级配区表示砂的颗粒级配,用细度模数表示砂的粗细。

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越粗。

粗骨料:碎石流动性差,和易性差,但是界面粘结好。

卵石流动性好,和易性好,但是界面粘结差。

理想的颗粒形状是球体或者立方体,不良颗粒外形是针状、片状,因为受力易折断,使骨料作用下降。

外加剂:减水剂可以减少拌和用水量和增强作用。

引气剂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提高流动性、保水性和粘聚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提高抗渗性和抗冻性),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提高抗裂性。

混凝土的和易性:新拌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如保持混凝土不发生分层、离析、泌水等现象,并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这种施工性能称之为和易性。

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含义。

和易性测定用坍落度法,将新拌混凝土分三层装入圆锥形筒内,每层均匀捣插25次,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1/3左右,然后把筒提起,坍落高度即为坍落度。

坍落度值越大,流动性越好。

影响和易性的因素:水泥浆的数量;水灰比;砂率;水泥品种;骨料品种与级配;混凝土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搅拌方式;时间和温度。

改善和易性的措施: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水泥浆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砂石骨料;选择合理的砂率;掺入减水剂;采用强制式搅拌技术。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混凝土受压破坏的本质,是混凝土在受纵向压力荷载作用下引发了横向拉伸变形,当横向拉伸变形达到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时,混凝土发生破坏。

这是一种在纵向压力荷载作用下的横向拉伸破坏。

I 阶段,没有裂纹扩展;II 阶段,界面裂纹扩展;III 阶段,界面裂纹扩展的同时,还发生砂浆裂纹扩展;IV 阶段,界面裂纹和砂浆裂纹不断扩展,并逐渐互相连通、贯穿,混凝土破坏。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对于某一指定的混凝土,在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值的总体分布中的某一特定抗压强度值,即总体分布中强度不低于该特定抗压强度值的保证率为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