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探春的形象分析
探春性格特点及典型事例

探春性格特点及典型事例
探春的性格特点是:精明、敢说敢为、冷静、果断,精明能干,富有心机,能决断
探春聪敏过人,能敏锐地发现事态发展的趋势,理智清醒。
她把握先机,积极行动,颇有大局观念。
管理大观园一事,充分表现了她的才能,宏观规划,制定了“开源节流”的总方针,恩威并施,精密布署,分工合作。
她的眼光独到,不因循守旧,充分发掘现有资源优势,自营谋利,不像凤姐那般借助外援,这是探春独立自强的思想的体现。
探春的管理才能卓越,眼光长远,正如蔡义江先生所论,她说莺儿之娘与叶妈儿虽交好,可一旦共同管理蘅芜苑和怡红院的花草,怕会见利忘义。
王熙凤抄捡大观园的时候,她说了一句非常骇人的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须得先自杀自灭起来。
”她一针见血地说出贾府的未来。
贾母带刘姥姥游大观园,到了探春的秋爽斋,见房宇阔朗,不曾隔断屋子,摆设着名人法贴并数十方宝砚,笔海内笔如林,那汝窑瓶子中插着水晶球白菊花,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的《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颜鲁公的对联:“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
《红楼梦》中贾探春的形象解读

《红楼梦》中贾探春的形象解读《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是一部被广泛传诵的小说。
而其中的人物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其中之一的贾探春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本文就将对贾探春这个形象加以解读。
一、心机深沉的女子形象贾探春,出场较晚,但却是让人记忆深刻的角色之一,其形象并没有过多的美好之处,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心机。
她善于观人察言观色,而在交际中也有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方式。
在《红楼梦》中,贾探春最为突出的便是心机深沉这个特点,其对待人际关系更具有战术性,比如在合适的时候说话,适时地保持沉默等等,这也正是她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善于观察思考的人物形象贾探春作为一个女性角色,在细节上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她无论在言语、行动还是穿着方面,都有很高的情趣和品位。
且不说她娓娓道来的语言,就单论她对人物和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分析,就更是惊人的深度。
她就像一个精密的工匠,把每一个角色的心理都处理得淋漓尽致,这也正是贾探春所具备的一种独特的魅力。
三、心灵手巧的女子形象贾探春不同于宝钗的文词之美,也不同于黛玉的出尘之姿,但却因她的巧手而颇受欢迎,而这种巧手体现在最初出场时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她设计并织造桃花裙,让无数人对这位女子的勤劳和灵气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也成为了她独特的美学价值,是发人深醒的美。
四、视情亦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物形象贾探春善于制衡和考虑,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和行动。
她既有平衡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也会因为情况的变化而冷静处理局面。
在谢小妮的婚礼中,她看到了宝钗与黛玉鼓掌点头,便决定了自己不问世事的人生方向。
可是,她在黛玉垂危时又决定了踏出了这个世俗纷扰的家,千方百计帮助她,成了黛玉相伴入庙中的最后一个人,这也表现出她独特的思考能力和行动力。
五、展现出女性信仰的形象贾探春虽是红楼梦中的高手,可她对人生的信仰却比宝钗要丰富深入,表现为她的宗教信仰。
鸳鸯在她死后,与金钏姐去找他们制造的信仰的道场,那堂房子就是由贾探春送给鸳鸯的,见证了她改变的信仰和命运。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探春的形象特点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探春的形象特点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探春的形象特点如下:
1. 精明能干:在管理大观园时,探春展现出了出色的管理和组织能力,能够条理清晰地安排事务,使园中事务井井有条。
2. 节俭:探春在管理大观园时,注重节俭,削减了园中的开支,并且提出了许多节省的措施。
3. 改革创新:探春不仅精明能干,还具有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智慧。
她在大观园的管理中,提出了许多新的管理措施,比如让园中的婆子们承包园中的事务,以提高效率。
4. 细致体贴:在处理赵姨娘亲戚的事情时,探春能够细致入微地考虑到每个人的利益,并且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5. 守规矩:在处理赵姨娘亲戚的事情时,即使面临赵姨娘的责难,探春也坚守规矩,不偏袒任何一方。
《高考名著《红楼梦》之贾探春人物形象分析》课件 (一)

《高考名著《红楼梦》之贾探春人物形象分析》课件 (一)《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小说中,人物形象丰富多彩,其中贾探春作为一个独立、独特的女性形象,令人难以忘怀。
本文将从贾探春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多方面进行分析。
一、贾探春的性格特点贾探春是贾府中剩下的三大奶娘之一,她出生在权贵之家,接受过比普通女孩更多的教育。
贾探春的性格温婉、端庄,娴静、有思想,且有一定的文学才华和修养。
而且她比较独立自主,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她并不喜欢儒家思想,专门修习诗词,常常对自己新作的诗词高兴。
她善于观察,不仅敏锐地察觉到身边人的情感变化,而且能够准确预料后事之因果。
贾探春高贵而不傲,聪慧而不自得,这些个性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的命运和性格发展。
二、贾探春的家庭背景贾探春是贾府中的三大奶娘之一,其母嫁入贾府为贾母侍奉。
贾探春的父母是双方的侍卫和侍女,位置较低,但由于贾母对他们颇有好感,所以也并没有太招人反感的地方。
在贾府里,贾探春的家庭地位并不高,但她温婉可爱、优雅聪慧,一心为贾府家族出力,深受贾母和贾宝玉的喜爱,被看作让人感到温暖的、重视家庭的代表人物。
三、贾探春的社会地位贾探春的身份在贾府中并不算很高,毕竟她只是奶娘一员。
在女性的地位上,由于立场上的限制,她也难以获得社会上的认可。
在《红楼梦》中,作者描述了女人的地位低下和男尊女卑的思想。
贾探春处在这种动荡变幻的社会时代里,作为一名女性,她不仅要承受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还需要不断讨得男人喜爱和信任。
四、贾探春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在《红楼梦》中,贾探春早年侍奉叔父妻。
她的爱情主要包括和史湘云的姐妹情和与九妹的深入交往。
可惜她没有找到理想中的配偶,为此在情感世界中一直存在着一种缺失。
在大多数时候,她是一个孤独的人,但她在待人接物方面又非常擅长,可以与大家和睦相处,获得大家的尊重和欣赏。
以上内容展现了贾探春的形象,一个外表温婉、高贵端庄、且有着独立自主思想的女性角色,能够清楚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命运。
小说解读红楼梦中的贾探春

小说解读红楼梦中的贾探春贾探春,是《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她是贾府的女儿,也是贾母的第三房嫡孙女。
贾探春是一个才情出众、聪明慧敏的女子,她对于诗文、音乐和绘画都有极高的造诣。
在小说中,贾探春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承载着丰富的情感与命运的变迁。
本文将对贾探春的形象进行解读,探讨她在《红楼梦》中的作用。
首先,贾探春的聪明才智在整个故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她不仅精通文学艺术,更是有着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在贾府内外,贾探春经常与众多知名文人骚客交流,她以自己卓越的才华和聪慧的头脑吸引了众多人的赞赏和敬仰。
她的才情与气质成为了小说中的一个突出亮点,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不少的温馨与智慧的气息。
其次,贾探春的人物形象富有矛盾与内涵,展现了女性的坚韧与无奈。
她早年成亲后先后经历了丈夫早亡和未得意中的婚姻,这些坎坷的经历使得她的人生变得更加曲折和复杂。
然而,尽管遭受了命运的捉弄,贾探春从不被动地去承受,而是坚定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她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不轻易妥协,这种坚韧不拔的性格使她成为了小说中一个令人敬佩的女性形象。
同时,贾探春也是一个懂得关心他人的人。
她对待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充满了关怀和温暖。
她对妹妹林黛玉的深情厚意,使得林黛玉成为了她最为亲密的知己。
在林黛玉病重时,贾探春更是一直守候在她的身旁,尽力为她排忧解难。
她的善良和真诚感动了许多人,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几分温情和动人。
最后,贾探春在小说结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为了贾府一代佳人的代表,她的形象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和意义。
她通过自己的坚守和追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她在纷繁的命运中坚定不移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和幸福,这种精神与品质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借鉴的。
总而言之,贾探春是《红楼梦》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人物。
她以其聪明才智、坚韧不拔和善良真诚的性格,成为了小说中一个令人赞叹和敬佩的女性形象。
红楼梦贾探春读后感

红楼梦贾探春读后感篇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的贾探春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
她是贾府中的一位聪明、善良且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女子。
在小说中,贾探春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对她的个性和命运产生了许多的思考。
贾探春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孩,她对人事的洞察力常常让人佩服。
她不仅能够言辞间洞悉他人的内心,还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她通常以冷静的方式来面对困境,不轻易动怒也不轻易动心。
在《红楼梦》中,贾探春是一个非常善良的角色。
她不仅关心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还对那些处境困难的人给予了关怀和帮助。
她的善良心灵让她成为了贾府中的精神领袖,也让她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贾探春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是她的一个独特之处。
与其他女性角色相比,贾探春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她不仅对传统的婚姻制度持怀疑态度,还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不满。
她希望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命运,追求内心真实的幸福。
然而,贾探春的命运却是悲剧性的。
她的聪明才智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她在封建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
她的自由意志和对婚姻的怀疑最终导致了她的不幸。
她的婚姻被家族利益所左右,她被迫嫁给了自己不喜欢的人,最终导致了她的早逝。
通过贾探春的命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贾探春是一个照亮了整个贾府的明灯,她的离去让整个贾府陷入了黑暗。
她的悲剧让人们反思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剥夺,呼唤着女性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总的来说,贾探春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角色。
她的聪明才智、善良心灵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她成为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
通过她的命运,我们看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她的悲剧使我们反思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和束缚,呼唤着女性应该追求自己真正的幸福。
篇二:《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贾探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
读完这部作品后,我对贾探春的感受更加深刻。
贾探春是贾府的贾母的外孙女,她聪明、才华横溢,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内心。
红楼梦人物分析贾探春

❖ (三)不图富贵、清新质朴
❖ 《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都是复杂多样的,探春自 然也不例外。她既有着刚强激烈的一面,也有恬淡 静仪的一面。王昆仑先生就评价探春“不庸俗、不 纤细、无脂粉气” 。二十七回中写探春攒下几个月 的零用钱,托宝玉买些玩意儿,不是什么“金、玉 、瓷器、没处搁的古董、绸缎……”而是要“柳枝 儿编的小篮子,竹子根儿挖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 炉子儿……”, 并且明确指出要“拣那朴而不俗、 直而不拙者”。这一派质朴清新,才更显出探春的 清丽不俗。
❖ 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抄捡到秋爽斋的时候,探春 “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连王熙凤都要陪着笑脸道歉 ,王善保家的却不识相的连探春身上都要搜一回,只因 为她 “一个姑娘哪里就这样厉害起来,况且又是庶出 ,她敢怎么着?”
❖ (三)生母带给的无奈
❖ 其实探春对赵姨娘的态度,首先是受到了封建论理教化 的影响。在这个大家族中,探春和贾环是“主子”,生 母赵姨,甚至包括那位 去世的舅舅赵国基,多有一些“怒其不争”的感情。第 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里探春曾说过这么一段 话:“太太满心里都知道,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照管 家务。还没有做一件好事,姨娘倒先来作践我。倘或太 太知道了,怕我为难不叫我管,那才正经没脸呢,连姨 娘也真没脸了!”仔细看来,“连姨娘也没脸”的话不 正是承认自己的生母,并且是向自己的母亲剖析现状, 表白心事的恳切之辞吗?
❖ 王夫人--“太太又疼他,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 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 王熙凤说: “按正礼天理良心上论,咱们有他这个人帮着,咱们也省 些心,与太太的事也有益。” 这一段话将王夫人的心理 揭示的更准确,探春于王夫人来说,虽然乖巧、能干,最 多却只是个“有益”之人,若说真心疼爱,除了宝玉却再 无第二个了。
贾探春人物解说作文

贾探春人物解说作文在这部鸿篇巨制中,贾探春宛如一朵在风雨中傲然挺立的铿锵玫瑰,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的个性在众多女子中脱颖而出。
探春生得“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单是这外貌的描写,便能让人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位英姿飒爽、气质不凡的女子形象。
可她的魅力远不止于此。
探春虽为庶出,却从不自怨自艾,更不会因身份而自卑怯懦。
她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进取之心,一心想要摆脱庶出身份带来的阴影,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贾府中赢得尊重和地位。
她不像迎春那般懦弱可欺,也不像惜春那般冷漠孤僻,而是积极地参与到贾府的事务中,展现出非凡的管理才能。
还记得那次王熙凤生病,探春与李纨、薛宝钗一同管理贾府。
这对于探春来说,可是个大展身手的好机会。
她一上任,就敏锐地察觉到贾府中存在的诸多弊病,如婆子们的懈怠、账目上的混乱等。
她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她先是废除了一些不合理的开支,如姑娘们每月重复的脂粉钱;又对大观园进行了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将园子分包给婆子们管理,不仅提高了效率,还为贾府增加了收入。
在处理这些事务时,探春雷厉风行,丝毫不留情面。
哪怕是面对自己的生母赵姨娘无理取闹,她也坚守原则,绝不徇私。
那场面,真叫一个精彩!赵姨娘为了自己兄弟的丧葬费,跑到探春面前撒泼打滚,哭闹不休。
探春却不为所动,义正言辞地说道:“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这番话,既表明了她的立场,又展现出她的果敢和坚定。
探春的才情也是不容小觑的。
在海棠诗社成立时,她给自己取了“蕉下客”的雅号,还写下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消魂”这样优美的诗句。
在大观园众姐妹中,她的诗词虽不是最出色的,但却有着独特的风格和韵味。
然而,探春的命运却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女子的命运往往不由自己掌控。
尽管她有着出众的才华和远大的抱负,却终究无法摆脱家族的束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贾探春的形象分析师院小教文专0501班学号容摘要:在《红楼梦》中,贾探春是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府的三小姐,性格开朗,有原则,见识非凡,是才华出众的“改革家”。
《红楼梦》中对贾探情节描写主要有组织诗社,王熙凤生病期间帮助理财持家,抄家时表现出的不可侵犯等等。
她的所作所为让人刮目相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本文以探春的事迹为钱索,从探春的性格才华、观念、报负等各方面来论述探春这一人物形象特点。
关键词贾探春身世才情结局命运《红楼梦》写的,主要是以女子命运为主的悲歌。
在《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探春是浓墨重书人物之一。
她胸襟开阔,性格开朗,生活简朴,举止大方,拥用满腹才华,却因为她出的地位和女子的身份无法施展,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于女性形象的完美塑造。
一、探春的总体介绍贾探春,别号蕉下客,贾府的三小姐,贾政庶出之女,姐妹中排行老三,在《红楼梦》中对她的外貌描述是: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志俗,与其他姐妹相比,她开良大方,胸襟宽阔,她比湘去稳重,比迎春刚强,比惜春外向,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
探春是贾政与姨娘所生,虽然是贾府的三小姐,却不是嫡出,这在妻妾不分则宗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的宗法社会里,一旦论为庶出,就注定是卑贱低下的地位,要被人轻视的。
从探春闺房的布置上看,她与众姐妹也有着明显不同。
在四十回中对探春所居秋爽斋的描写:“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融断。
当地放着一花梨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贴,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挂的是米囊阳的《烟雨图》和颜鲁公的墨迹,从这些布置可看出探春阔朗的胸襟和高雅的情趣,和其他姐妹包括宝玉房里精致细巧的摆设比,探春房里的摆设简单,以大见称。
在文才方面,探春虽比不及宝钗和黛玉,但探春却是诗社的创始人。
贾探春第一个提出建立诗社的创意是在元妃省亲时,众姐妹和宝玉咏,林黛玉葬花之诗都显示籽大家的诗才,在三十七回中,她的众姐妹和宝玉送上帖子,邀大家共议,值得注意的是在给宝玉的帖子中去:“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
意思是说结诗社以展示才华,人们都以为是男子的事,我却主我们女子也应该有此雅会,对探春的创意,宝玉自然“喜得拍手叫好,而且表示早就该起个诗社的。
”在探春的号召下,众姐妹热烈响聚会在秋爽斋,探春还提出了诗社活动的时间,“一日之中,只可两三次才好”又表示只是原系我起的意,我须得先作个东道主人。
海棠诗社是大观园中第一个以女诗人为主体的诗社,让众姐妹的才情挥发行淋漓尽致。
成为了《红楼梦》这部交响乐中最美好的旋律。
三、探春的处世为人探春善于交际,人际关系处理得还不错。
除了经常让她难堪的姨娘和贾环外,与其他长辈,兄弟姐妹还有奴仆丫鬟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那夫人的侄女邢岫烟入往贾府,探春见她家境贫寒,怕她被别人耻笑,送了一个大观园里的姑娘们都有的碧玉佩给她。
第五十六回,北静王妃来赴宴,贾母让探春、林黛玉与史汀云、薛宝钗四人陪同宾客、而迎春、惜春却不在其中,可见贾母对探春是十分疼爱的,王春人也祝她如宝玉一样的疼。
探春对自己丫鬟管教特别严,如迎春的丫鬟司棋为了蒸鸡蛋而大闹厨房,机时探春的丫鬟从来滑过类似的事情。
在四十六回,贾赦逼迫鸳鸯为妾,贾母当着众人责备王春人。
王春人不敢还一言,在老祖宗头上,谁都不敢说。
探春想了想,陪笔向贾母道:“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起,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子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
”这几句话使贾母的怒气立刻烟消云散,并笑道:“可是我老糊涂了”,承认自己刚才错怪王夫人了。
在贾府众多姐妹中没有一个不敬佩她的,就连王熙凤这个小姑子刀很敬佩。
二、探春的才情性格探春浑名“玫瑰花”——又红又捍,无人不爱的,只是有些刺戳手。
这一绰号是最能体现出探春的男性和闺阁之气,有戳刺手说她男性品须:锐利、威严、刚正;又红又乍,无人不爱是她可亲,可爱的闺阁之气。
正是这两方面在探春身上的统一,使她表现出“静如淑女,动若英豪”的双性化性格。
(一)探春理财治家的能力探春身为女儿身,却与其他女性极不为同,有着远大的志向和报负。
在《红楼梦》五十五回,她自己是这样说的:“我但由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
”由此可见,探春并不安心做一个富贵人家小姐或太太了此一生,而想成为一个男人出去成就一番事业。
在《红楼梦》中写探春故事最动人的还是在她治家理财和抄检大观园中的表现。
在治家理财的行动上,其一,第五十五日,一开始就写了凤姐“小月了”(流产),在家养病,不能理事。
于是,受王夫人之托,探春偕纨、宝钗共同理家,用下人们的话来说,是“倒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添了三个镇山太岁。
”她理家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舅舅国基死了,她没有多顾及母亲姨娘的哭闹以及死者与自己的关系,而是按照规矩给了二十两的礼钱。
当然,这其中有探春不愿认亲的成分,但是依然体现了她大公无私。
其二,探春免去了宝玉、贾环、贾兰以上学为名义,实际上作为龚人、姨娘雪花的月钱,虽然这件事引起了他人的不满,却没有人说句不满的话,因为人人心里都明白,探春做的是对的。
在五十五回中,平儿向凤姐汇报了探春处理这些事的经过,凤姐连夸道:“好,好,好个三姑娘!”王熙凤连赞发探春三个好之后还不忘嘱咐平儿说:“她虽是个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又如今俗语说擒贼先擒王,倘她驳我的事,你可别分辨,你越恭敬越说驳得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她顶就不好了。
”看来,这位向来无所畏惧的凤辣子对探春欣赏的同时也是独惧三分的。
在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中,探春在和王熙凤的利益不抵触的情况下做了两件事让人佩服不已的事。
探春的兴利除弊是以关利节约为纲的。
在兴利方面,是年里,探春到赖大家作客,了解了赖大家花园的管理方法,觉得大观园所产的稻谷竹笋莲藕花果鱼虾完全糟蹋,就提出了新的管理方案,对大观园实行承包制,把大观园分包给几个园中服役的婆子媳妇。
每个月只要她奉承少量姑娘们的头油,脂粉钱,花园中的收益属于她们的。
这样做,不仅使大观园有专人打扫照管,又节省节省了共匠打扫人等的工费,一年中的约节增加四百两银子的利益。
这种和现行农村秤责任制颇为相似的经济管理方法,出于一位姑娘之手,确是非同凡响。
而王熙凤理财,贪且狠,又极为自私,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填满自己的腰包。
探夫和王熙凤相比,探春使得日渐败落的贾府有了一丝好转的气息,这样做使上下人等对她又敬又畏。
可惜,这只是一线曙光,等王熙凤身体销好,一切仍然如旧,管理上仍然恢复了旧样,探春所有的改良措施一扫而空,刚出现的一线生机都没有了。
(二)诗社的创始人从这些布置可看出探春阔朗的胸襟和高雅的情趣。
在文才这面,探春虽比不及宝钗和黛玉,但探春却是诗社的创始人。
(三)静如淑女,动如英豪探春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凤姐和王夫人都畏她几分,让她几分。
兴儿说她是玫瑰花儿,又红又香,无人不爱,只是有刺戳手。
还说是“老鸹窝”里的出凤凰。
探春对丫鬟也不摆架子,对姐妹也是以诚相待,细心照顾的。
探春对自己丫鬟特别严,如迎春的丫鬟司棋为了吃蒸鸡蛋而大闹厨房,而探春的丫鬟从来没有过类似的事情。
探春是最关注家族命运的人。
在七十四回,感奸谗抄检大观园里,王熙凤同王善保家率领众人来到秋爽斋时,探春命众丫头“秉独开门而待”,然后公然申明:“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可能。
……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
而王善保家的城向众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什么。
”却不料,探春岂是她一个下人可碰的,只听“啪”的一声,王善保家的脸上早着了一巴掌。
探春大怒,指着王善保家的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些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
”说着,便亲自要解纽子,拉着凤姐细细的翻,省得你们叫奴才来翻我!探春的这一巴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是对贾府未来的担忧。
“你们别忙,自然有你们抄的日子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真今日真抄了。
……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这让我们看到了她刚强的一面。
探春也是一个女孩子,也有她温婉和顺、淡雅清爽的一面,她的身上散发着一股怡人的清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她攒下十来吊钱,交给宝玉替她买一些朴而不俗,直而不拙的小东西;还有她给宝玉做鞋。
也正是这样的清爽、高雅、刚强,才会有一个动若英豪、静如淑女的探春,这样的探春,在《红楼梦》虽然作者赋予了她别的姑娘所没有的睿智,把她塑造成一朵惹人畏、惹人疼、惹人爱、惹人敬的“玫瑰花”;不善诗才的她却是海棠诗社的创始人,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组织能力。
而她的身份地位——庶出,在当时那宗法制度下,探春作为一位庶出的小姐,身体极为尴尬,而探春把悲痛、苦恼藏在心中自己一人承受。
她是一个妇女,却没有妇女的悲天悯人……四、探春生于未世偏消的悲惨命运探春命运的结局最终是远嫁。
在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正册的判词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远偏世;清明递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判词的旁边是一个女子在大船中掩面哭泣。
写探春的曲子《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
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以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山遥水远,凄凄惨惨,生离死别一般,这分明是一去不复返的意思。
而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原因是因为她生活封建社会中,注定了她一生是悲剧性的。
虽然她的智慧、才情和创造力超过男子,但她也无法扭转这“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命运。
在贾府的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将她们名各取一字,通常被说为“原应叹息”的意思,也说明了她不幸的命运结局。
探春样样都强,可以唯一缺撼就是她一出生,身上就烙下了两个字“蔗出”。
中国封建社会讲究嫡庶之别且嫡庶界限对女性更加明显。
在那“妻妾不分则宗族乱的宗法下,一旦论为庶出,那就注定了卑贱低下的地位,只能给她带来薄和不幸。
在五十五回,凤姐对平儿说:“虽然蔗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儿,将来攀亲时,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蔗出,多有庶出不要的,只可惜她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子里!”第六十五回,兴儿向尤氏姐妹夸赞探春之后也颇为惋惜的说:“可惜不是太太养的”。
对此,探春是非常敏感的,她从小生活的环境,所受到的教育、看到的事实,得到的待遇,都让她深知封建伦理等级的残酷,在这样的环境里,她只有用“玫瑰的刺”来捍卫自己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