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中贾探春的形象解读

《红楼梦》中贾探春的形象解读《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是一部被广泛传诵的小说。
而其中的人物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其中之一的贾探春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本文就将对贾探春这个形象加以解读。
一、心机深沉的女子形象贾探春,出场较晚,但却是让人记忆深刻的角色之一,其形象并没有过多的美好之处,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心机。
她善于观人察言观色,而在交际中也有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方式。
在《红楼梦》中,贾探春最为突出的便是心机深沉这个特点,其对待人际关系更具有战术性,比如在合适的时候说话,适时地保持沉默等等,这也正是她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善于观察思考的人物形象贾探春作为一个女性角色,在细节上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她无论在言语、行动还是穿着方面,都有很高的情趣和品位。
且不说她娓娓道来的语言,就单论她对人物和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分析,就更是惊人的深度。
她就像一个精密的工匠,把每一个角色的心理都处理得淋漓尽致,这也正是贾探春所具备的一种独特的魅力。
三、心灵手巧的女子形象贾探春不同于宝钗的文词之美,也不同于黛玉的出尘之姿,但却因她的巧手而颇受欢迎,而这种巧手体现在最初出场时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她设计并织造桃花裙,让无数人对这位女子的勤劳和灵气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也成为了她独特的美学价值,是发人深醒的美。
四、视情亦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物形象贾探春善于制衡和考虑,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和行动。
她既有平衡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也会因为情况的变化而冷静处理局面。
在谢小妮的婚礼中,她看到了宝钗与黛玉鼓掌点头,便决定了自己不问世事的人生方向。
可是,她在黛玉垂危时又决定了踏出了这个世俗纷扰的家,千方百计帮助她,成了黛玉相伴入庙中的最后一个人,这也表现出她独特的思考能力和行动力。
五、展现出女性信仰的形象贾探春虽是红楼梦中的高手,可她对人生的信仰却比宝钗要丰富深入,表现为她的宗教信仰。
鸳鸯在她死后,与金钏姐去找他们制造的信仰的道场,那堂房子就是由贾探春送给鸳鸯的,见证了她改变的信仰和命运。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探春的形象特点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探春的形象特点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探春的形象特点如下:
1. 精明能干:在管理大观园时,探春展现出了出色的管理和组织能力,能够条理清晰地安排事务,使园中事务井井有条。
2. 节俭:探春在管理大观园时,注重节俭,削减了园中的开支,并且提出了许多节省的措施。
3. 改革创新:探春不仅精明能干,还具有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智慧。
她在大观园的管理中,提出了许多新的管理措施,比如让园中的婆子们承包园中的事务,以提高效率。
4. 细致体贴:在处理赵姨娘亲戚的事情时,探春能够细致入微地考虑到每个人的利益,并且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5. 守规矩:在处理赵姨娘亲戚的事情时,即使面临赵姨娘的责难,探春也坚守规矩,不偏袒任何一方。
探春人物形象分析

探春人物形象分析探春,是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一位女性角色,是贾府的贾母的外孙女,也是贾府的一份子。
她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探春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家庭背景和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她这个人物形象。
首先,探春的外貌可以说是非常美丽动人。
她有一双如波浪般的眼睛,修长的眉毛,以及一张温婉而美丽的嘴巴。
她的身材苗条,曲线优美。
她的头发浓密乌黑,常常梳成一个简单而典雅的发髻。
她喜欢穿着色彩鲜艳的绸缎衣裳,给人一种高贵优雅的感觉。
除了外貌上的美丽外,探春的性格也让人难以忘怀。
她是贾府中最有才学的女子,博闻强记,文才出众。
她喜欢读书,并且对文学艺术有着很高的鉴赏力。
她常常写诗作曲,表达自己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她思维敏捷,富有洞察力,善于从细微之处看清人事。
她是一个非常细腻和感性的人,对于家庭和亲情有着深深的感情。
探春的家庭背景也对她的形象产生了重要影响。
她的母亲是贾母的长女王夫人,而她的父亲是王夫人之弟。
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尊贵的家庭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然而,贾府的家庭环境复杂而世故,对于探春来说,她常常感到压力重重。
同时,她又深受贾母的宠爱,因此在贾府中的地位又显得相对特殊。
这些因素使得她的性格更富有矛盾和复杂性。
在与其他人物的关系中,探春与宝玉、黛玉等角色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情感纠葛。
她与宝玉从小一起长大,有着深厚的感情。
她对宝玉起着崇拜的情感,常常为宝玉的遭遇感到心疼和无奈。
与黛玉之间,她常常是做姐姐的角色,黛玉是她最好的朋友。
探春对黛玉的离世深感痛惜,因为她知道黛玉一直对宝玉有着深深的爱恋。
综合来看,探春是一个美丽、聪明、感性和复杂的女性形象。
她的外貌和性格都非常出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家庭背景和与其他人物的关系也使得她的形象更加丰满和复杂。
探春是《红楼梦》中众多精彩角色中的一员,在整个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她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也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红楼梦探春形象研究报告

红楼梦探春形象研究报告《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
其中,探春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形象。
本文将对探春的形象进行研究,探讨她的性格、才能以及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首先,探春是一个聪明睿智的女孩。
她天生机智聪慧,善于观察生活,对人事世故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她深思熟虑,思虑周全,经常能够准确地判断事情的发展趋势,做出明智的决策。
她是一个懂得掌控局势的人,能够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
其次,探春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才华。
她喜爱诗词,擅于书写文章,有着出色的文学天赋。
她的才华不仅体现在她的作品上,还体现在她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上。
她深入研究文学理论,对古代文学有着广泛的了解,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探春的文学才华在《红楼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的作品为小说增添了文学的深度和魅力。
第三,探春是一个富有感情的人。
她对待家人和朋友都充满了爱和关怀。
她和宝玉、黛玉等人之间的友谊深厚,对他们都十分照顾。
她善良、宽容,总是能够体谅别人的情感和需求。
尽管她生活在一个充满虚伪和勾心斗角的社会中,但她依然能保持真实的情感和善良的心灵。
最后,探春对故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她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判断使得她在家族冲突和宝黛情感纠葛中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
她的存在使得故事线条更加丰满和有趣,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悬念和戏剧性。
综上所述,探春是《红楼梦》中一个具有独特形象的人物。
她的聪明智慧、文学才华、善良情感以及对故事发展的重要影响使得她成为小说中备受关注的角色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探春的形象,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和主题。
附:相关图片。
红楼梦人物分析贾探春

❖ (三)不图富贵、清新质朴
❖ 《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都是复杂多样的,探春自 然也不例外。她既有着刚强激烈的一面,也有恬淡 静仪的一面。王昆仑先生就评价探春“不庸俗、不 纤细、无脂粉气” 。二十七回中写探春攒下几个月 的零用钱,托宝玉买些玩意儿,不是什么“金、玉 、瓷器、没处搁的古董、绸缎……”而是要“柳枝 儿编的小篮子,竹子根儿挖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 炉子儿……”, 并且明确指出要“拣那朴而不俗、 直而不拙者”。这一派质朴清新,才更显出探春的 清丽不俗。
❖ 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抄捡到秋爽斋的时候,探春 “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连王熙凤都要陪着笑脸道歉 ,王善保家的却不识相的连探春身上都要搜一回,只因 为她 “一个姑娘哪里就这样厉害起来,况且又是庶出 ,她敢怎么着?”
❖ (三)生母带给的无奈
❖ 其实探春对赵姨娘的态度,首先是受到了封建论理教化 的影响。在这个大家族中,探春和贾环是“主子”,生 母赵姨,甚至包括那位 去世的舅舅赵国基,多有一些“怒其不争”的感情。第 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里探春曾说过这么一段 话:“太太满心里都知道,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照管 家务。还没有做一件好事,姨娘倒先来作践我。倘或太 太知道了,怕我为难不叫我管,那才正经没脸呢,连姨 娘也真没脸了!”仔细看来,“连姨娘也没脸”的话不 正是承认自己的生母,并且是向自己的母亲剖析现状, 表白心事的恳切之辞吗?
❖ 王夫人--“太太又疼他,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 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 王熙凤说: “按正礼天理良心上论,咱们有他这个人帮着,咱们也省 些心,与太太的事也有益。” 这一段话将王夫人的心理 揭示的更准确,探春于王夫人来说,虽然乖巧、能干,最 多却只是个“有益”之人,若说真心疼爱,除了宝玉却再 无第二个了。
探春人物形象分析

探春人物形象分析在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中,探春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她的性格复杂多变,既有坚毅不屈的一面,又有柔情似水的一面,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探春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
外貌形象探春的外貌形象是娇美秀丽,肌肤白净,眼波流转,容颜如花。
她身材修长,仪态优雅,给人以神秘而高贵的感觉。
同时,探春还具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给人一种难以琢磨的感觉。
性格特点探春是一个聪明绝顶,心思缜密的女子。
她性格内敛,不轻易流露情感,但心机深沉,善于琢磨人心。
同时,她对待友谊和家人都十分真诚,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另一方面,探春对一些事情有着执着的追求,不达目的不罢休。
情感世界探春在情感世界中是一个颇具戏剧性的人物。
她对待感情认真专一,但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动摇。
探春的爱情观念较为理性,她更看重的是心灵的契合和思想上的共鸣。
虽然她外表坚强,内心却常常承受着矛盾和煎熬。
社交能力探春在社交能力方面表现出色,她善于与人交往,能言善辩,深得人心。
探春的待人和善,彬彬有礼,使得她在宴会上备受瞩目。
同时,她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也非常圆滑,善于为自己争取利益。
境遇命运探春是一个身处逆境却能逆流而上的人物。
她在家庭和情感上常常面临挑战和考验,但都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尽管有时候命运对她并不公平,但探春总是能够应对自如,展现出不屈的韧性和坚强的意志。
综上所述,探春是一个富有魅力和内涵的人物形象,她的丰富性格和戏剧性遭遇使她成为《红楼梦》中备受关注的角色之一。
在小说中,探春展现出的优雅和聪慧保留着一种神秘的氛围,让读者对她的形象产生更多的探索和想象。
贾探春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贾探春是个什么样的人

贾探春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贾探春是个什么样的⼈ 贾探春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贾探春是什么样的⼈? 贾探春是中国古典⼩说《红楼梦》中的主要⼈物,她是贾府⾥的三⼩姐。
贾探春是个“才⾃精明志⾃⾼”、有远见、有抱负、有作为的⼥⼦,她敢说敢为、办事练达,才⼲精明。
可以说,在《红楼梦》众多贵族⼥性中,论⾏⽌见识、治家理财,只有探春堪与凤姐相媲美,甚⾄⽐之更⾼⼀筹。
她也是作家浓墨重彩,精⼼塑造的⼥性形象之⼀。
精明的才⼲、鲜明的个性、起落沉浮和壮志未酬的⾝世命运,构成了这⼀⼈物形象的四⼤亮⾊,使她成为中国古代⽂学⼈物画廊中典型的⽣于末世的⼥强⼈形象之⼀。
⼩编将从以上四个⽅⾯去浅析探春这⼀⼈物形象。
贾探春是中国古典⼩说《红楼梦》中的主要⼈物,是故事主⼈公贾宝⽟的庶出妹妹,为赵姨娘所⽣,与贾环同母。
在荣宁⼆府⼥性形象中,她是⼀位秀外慧中、志趣⾼雅、有胆有才、⼤⽅开朗的⼥性,其聪颖⾼雅可⽐黛⽟,稳重端庄可⽐宝钗,精明能⼲可⽐凤姐。
连王夫⼈与凤姐都让她⼏分,有“ 玫瑰花”之诨名。
她的⾔⾏举⽌⽆不飞扬着⼀股英爽刚毅之⽓,体现出坚强能⼲的⼥强⼈⽓质。
我们可以从⼩说的字⾥⾏间,感受到曹雪芹对这位“庶出”的⼥强⼈由衷的敬佩,以及对她“才⾃精明志⾃⾼,⽣于末世运偏消”的不幸命运的深切哀惋和痛惜!下⾯我们从四个⽅⾯来认识这个拥有补天之才,却不幸⽣于末世的⼥强⼈形象。
⼀、精明的才⼲ “才⾃精明志⾃⾼”,曹雪芹为我们点明了贾探春的本质特点:她具有精明的才⼲。
《红楼梦》第五⼗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集中描写了她这⼀特点,她的才情和⼲练在这⾥都显露⽆遗。
这时的贾府正⾯临由盛⽽衰的严峻现实,关系⾮常复杂,正如探春⾃⼰所说的⼀样:“整个贾府个个都像乌鸡眼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三姑娘探春就是在这种⽭盾重重的情况下受命上任的。
她⼀登上“议事厅”,⼏件事⼀过⼿,贾府的管事娘⼦们便感到这三姑娘“精细处不让凤姐”。
平⼉向凤姐汇报探春理家的情形之后,凤姐⼉也连连夸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不错。
红楼梦人物分析范文五篇

红楼梦人物分析范文五篇篇一:红楼梦人物分析范文才自精明志自高的贾探春贾府四春中,唯有探春心高志大、气傲骄矜,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
探春是贾政与赵姨娘所生,是宝玉与元春同父异母的妹妹,贾环的姐姐。
林黛玉眼中的她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蛋,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她在大观园里的居所,名叫秋爽斋,透着疏朗的大气,可谓斋如其人。
凤姐病了,探春管家。
这期间,赵姨妈的兄弟,探春的亲舅舅赵国基死了。
面对母亲的纠缠,探春坚持原则,绝不让步,只拨了二十两银子送去。
她只认老爷太太,虽是公平公正,不徇私情,但是也让我们感到,她的内心隐藏着极强的、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源于她永远无法改变的庶出身份。
生母赵姨娘活得毫无尊严、阴微卑贱,是个连下人都看不起的可怜虫。
这就注定探春要比别人多一重心思,多一份屈辱。
探春是睿智的,有担当的,也是有预见性的。
在抄检大观园时,贾探春护住自己的丫头,给查贼赃的人们一个下马威。
愚蠢的王善保家的,自以为有胆量,偏要在太岁头上动土,结果白挨了探春一巴掌,更兼一通臭骂。
我觉得,大观园中探春堪称是个明白人。
尽管她只是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怀着家人皆醉我独醒的忧虑,但她无疑是最懂得垂危末世家族正面临着悲惨结局的人。
她说:可知这样大家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古人曾说:百足之虫,虽死不僵。
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生于末世运偏消的她,虽说精明能干,敢作敢当,可作为庶出的女儿,到最后也只能含泪远嫁他乡。
值得庆幸的是,她是贾家唯一逃过劫难的人。
篇二:红楼梦人物分析范文《信佛的大善人》王夫人是贾政的妻子,生下了受万人瞩目的元妃贾元春和衔玉而生、深受老祖宗喜爱的贾宝玉。
她在贾府的地位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平日,王夫人吃斋念佛,许多家常之事也不再事必躬亲,将管家之事一并交给其侄女王熙凤。
王夫人是位贤妻良母,与贾政相敬如宾,给宝玉万般宠爱,生怕哪个丫头带坏了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春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中关于探春的故事情节主要有探春组织诗社、探春治家、探春说抱负等,件件事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探春是浓墨重书的人物之一。
她在十二钗正册排位第四,紧次于钗、黛和元春;她是一位妇女却没有妇女的悲天悯人;她又极强的理财、治家能力,却不能尽情发挥;她有自己的一丝政治豪情,但始终摆脱不了封建伦理的桎;她有着姑娘的尊贵体面,却又因庶出的身份处境尴尬;她是行将没落的侯门闺秀中的一个改革者。
在她身上凝聚着曹雪芹对完美女性品质的塑造,更寄托了他对封建家族的期望。
一、贾探春的形象——见之忘俗的神采
贾探春早在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时就与迎春、惜春一起出场。
一出场,作者就有意识的轻轻“点”了一笔,使她脱颖而出:当宝玉欲送“颦颦”二字为黛玉之表字时,探春便问“何处出典?”又道“只恐又是杜撰。
”短短一两句话,却适时突显出她的不同。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这是作对探春的描述,也是探春留给黛玉的印象。
一样的妆扮,探春却能给黛玉留下“见之忘俗”的深刻印象。
黛玉进贾府时探春的年纪也应不大,于是这“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就愈发显出她的不寻常。
从探春闺房的布置上看,她与众姐妹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探春喜欢阔朗,她的三间屋子连为一体,房中当地放一张桂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的法帖,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墙上挂的是米芾的《烟
雨图》和颜鲁公的墨迹。
和其他姐妹包括宝玉房里精致细巧的摆设比,探春房里的布置非常简单。
琴棋书画在古代小姐房中,是常有的消遣品,探春房里的书画也不代表她有怎样高深的学问。
在文才上,探春虽然比不及宝钗和黛玉,但也有其不凡的一套,能写出《簪菊》、《残菊》之类的雅诗,也能说出“知鬓冷沾三经露,葛中香染九秋霜。
”之类的佳句。
大观园中热热闹闹的诗社活动让众姐妹的才情发挥的淋漓尽致,而这一活动的发起人却是她,让人不得不认同她组织的能力和其追求风雅的心。
探春对丫头的管教特别严格,她吃饭的时候,丫鬟们在两旁鸦雀无声,其他的姐妹却做不到如此,例如迎春根本指挥不了自己的丫鬟和老妈子们,甚至会受这些下人们的气。
大观园里的姊妹们,在这一点上没有一个不敬佩她的,连平儿也说:“她是个姑娘家,不肯发威动怒,这是她尊重,你们就藐视她,欺负她,果真招动了大气,二奶奶(王熙凤)也不敢怎么样。
”还说,“二奶奶在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要让她五分。
”,可见王熙凤对她这个小姑子也很敬佩。
二、贾探春的性格
贾府的女儿们因为得到贾母的疼爱,都在大观园中供养,却又有着千差万别的性格,探春举止大方,胸襟阔朗,没有迎春的懦弱,没有惜春的孤僻,没有凤姐的贪婪,没有宝钗的圆润,和湘云一样具有男子性格,却不想湘云那么大大咧咧的不修边幅。
(一)聪明细致、考虑周全
第四十六回“鸳鸯女誓绝鸳鸯偶”,贾母迁怒王夫人,在场的人谁也无法辩解,“探春有心的人,想王夫人虽有委曲,如何敢辩;薛姨妈也是亲姊妹,自然也不好辩的;宝钗也不便为姨母辩,李纨,凤姐,宝玉一概不敢辩,这正用着女孩儿之时;迎春老实,惜春小,因此窗外听了一听,便走进来陪笑向贾母道:‘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子如何知道?’”这一段描述,不仅凸显探春的勇于出头,又足见其心思之缜密,各方面都考虑的很周全。
果然这一段话犹未说完,贾母便平息了怒气,这场风波也就此化解。
第五十七回中特从宝钗眼中写邢岫烟佩戴着探春赠予的碧玉珮。
岫烟家道贫寒,又因为自身性格娴静拘谨,在贾府中并不受重视,在姐妹中也默默无闻。
而此时的探春开始理家,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本该是忙到不可开交,却连佩饰这样一个细微末节的地方都注意到,难怪宝钗感发道:“他见人人皆有,独你一个没有,怕人笑话,故此送你一个。
这是他聪明细致之处。
”
(二)严禁豁达、积极有为
第四十回“两宴大观园”,补写秋爽斋的陈设,实际上也是对探春性格的侧面诠释。
从探春闺房的布置上看,与众姐妹有着明显的不同:“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以此高旷开朗的气象反映探春的独具胸襟,更是借大理石坚硬的质地表明探春坚强的性格。
这种“事无不可对人言”正是源于探春的自律。
她对丫鬟的管教很严格,所以她的丫鬟从没有过什么
毛病。
她用膳时“众媳妇皆在廊下静候,里头只有他们紧跟常侍的丫鬟伺候,别人一概不敢擅入只觉里面鸦雀无闻,并不闻碗箸之响”试问贾府的当家老爷少爷们,有谁能做到这一点呢?;她让厨房做一道油盐炒枸杞芽儿,特意单拿出五百钱。
这样的严于律己,坦坦荡荡,真正是无不可言之事。
同样是庶出的女儿,探春却不同于迎春的懦弱不问世事,凡事采取积极有为的态度。
第七十三回“懦小姐不问累金凤”,迎春房里的丫鬟媳妇们吵闹不休,她自己充耳不闻,反而是探春一到那里便问:“刚才谁在这里说话?倒像拌嘴似的。
”庚辰双行夹批在此写道:“瞧他写探春气宇。
”此后探春又说道:“我和姐姐一样,姐姐的事和我一般,他说姐姐,即是说我。
”继而三两句话辖制住了那生事的媳妇,又找来平儿施压,迅速的解决了迎春的烦难。
《探春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