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行管本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政治现象。

B. 政治制度。

C. 政治行为。

D. 政治思想。

答案,A。

2.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历史研究法。

B. 实证研究法。

C. 比较研究法。

D. 逻辑研究法。

答案,B、C。

3. 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包括()。

A. 国家。

B. 政府。

C. 政治权力。

D. 政治制度。

答案,A、C、D。

4. 政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 政治权力的来源与性质。

B. 政治制度的形式与运作。

C. 政治参与与政治社会化。

D. 政治决策与政治行为。

答案,A、B、C、D。

5.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阶段。

A. 古典政治学阶段。

B. 近代政治学阶段。

C. 当代政治学阶段。

D. 未来政治学阶段。

答案,A、B、C。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政治学?答,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思想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政治权力的来源与性质、政治制度的形式与运作、政治参与与政治社会化、政治决策与政治行为等内容。

2.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逻辑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主要通过对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实证研究法主要通过实证数据和统计分析进行研究;比较研究法主要通过对不同国家或地区政治制度和政治现象进行比较研究;逻辑研究法主要通过逻辑推理和思维分析进行研究。

三、论述题。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政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政治现象、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思想。

政治现象包括国家、政府、政治权力、政治参与等;政治制度包括政治组织、政治程序、政治规则等;政治行为包括政治决策、政治行动、政治交往等;政治思想包括政治哲学、政治理论、政治意识等。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逻辑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主要通过对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以揭示其发展规律和特点;实证研究法主要通过实证数据和统计分析进行研究,以验证和检验政治理论和观点;比较研究法主要通过对不同国家或地区政治制度和政治现象进行比较研究,以发现其异同和规律;逻辑研究法主要通过逻辑推理和思维分析进行研究,以探讨政治现象和问题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政治学原理》 试题(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 试题(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____________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2.使神学和政治理论分家的是意大利思想家____________。

3.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就其内容来说,主要是指____________。

4.在体制下,立法机构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5.政府是公共权力的象征,代表____________行事,它以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为职责。

6.稳定的政治共识在社会____________上表现为政治秩序的合法性,而政治体系的运转则是依靠治理来实现的。

7.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________的政治行为。

8.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选择题1.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西塞罗2.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A.孔子 B.韩非 C.庄子 D.荀子3.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而展开。

A.合法性 B.治民之术 C.统治术 D.治国之道4.()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 B.经验主义 C.现实主义 D.理想主义5.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A.国家 B.共产党 C.民族认同 D.利益6.()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7.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

A.苏维埃政权形式 B.委员会政权形式C.巴黎公社政权形式D.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8.一般说来,政府组织机构主要包括()A.行政机构 B.国家元首 C.司法机构 D.立法机构9.现代民主是一种“多元民主”,这种多元的民主以()为特征。

A.组织的多元化 B.两院制 C.多党制 D.社会权力的多中心 10.政党以其()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政治权力的基本形式包括()。

A. 立法权和行政权B. 行政权和司法权C. 立法权和司法权D.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答案:D2. 社会契约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托马斯·霍布斯B. 约翰·洛克C. 让-雅克·卢梭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民主政治的核心原则是()。

A. 人民主权B. 权力分立C. 社会平等D. 法治原则答案:A4. 国家利益的实现主要依赖于()。

A. 军事力量B. 外交手段C. 经济实力D. 意识形态答案:C5. 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包括()。

A. 选举投票B. 社会运动C. 政治捐赠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政治制度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框架,它决定了国家权力的分配与运作方式。

一个合理的政治制度能够保证政府的有效运作,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它还有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通过法治手段实现社会公正。

此外,政治制度对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外交关系也有着重要影响。

2. 描述现代民主政治的三个基本特征。

现代民主政治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第一,人民主权,即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参与政治决策。

第二,权力分立,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的相互制衡,防止权力过于集中。

第三,法治原则,即所有公民和政府机构都必须遵守法律,确保公正和秩序。

3. 阐述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作用。

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关于政治生活的观念、价值和态度的总和。

它对政治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积极的、健康的政治文化能够促进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增强社会凝聚力。

相反,一个消极的、分裂的政治文化可能导致社会冲突和政治动荡。

政治文化还影响着公民的政治参与和对政治制度的认同程度。

三、论述题1. 论述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及其对政治秩序的影响。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传统权威,即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二是法理权威,即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法律和宪法的规定。

国开大学行管专科《政治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开大学行管专科《政治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开大学行管专科《政治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1.(B)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密尔B.孟德斯鸠C.卢梭D.托克维尔2.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B)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墨家B.儒家C.法家D.道家3.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D)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A.哈贝马斯B.伯恩斯坦C.马佐尼D.葛兰西4.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BCD)。

A.平等选举原则B.直接选举原则C.间接选举原则D.普遍选举原则5.民主的限度包括(ACD)。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D.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6.根据(D)的观点,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B.西塞罗C.苏哥拉底D.亚里士多德7.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B)。

A.制度研究途径B.权力研究途径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8.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D)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

A.咨询权B.知情权C.罢免权D.普选权9.人们把古希腊(A)的“哲学王”思想看作是精英主义的最早表述。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西塞罗D.苏哥拉底10.综合现代国家宪法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看,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ABD)。

A.权力制约原则B.法治原则C.监督原则D.人民主权原则二、填空(共6题)11.____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答案:理想主义12.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____的思想。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经济基础B. 政治权力C. 社会结构D. 文化传统2. 以下哪一项不是政治权力的来源?A. 法律B. 传统C. 暴力D. 教育3. 政治制度的类型包括:A. 君主制B. 民主制C. 独裁制D. 所有以上4. 政治参与的途径不包括:A. 投票B. 抗议C. 网络舆论D. 个人修养5. 政治文化是指:A. 政治制度的总和B. 政治行为的规范C. 政治观念和价值观D. 政治权力的分配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

7. 解释政治制度与政治过程的区别。

8. 描述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及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政治意识形态对政治行为的影响。

10. 分析政治制度变迁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 政治权力2. 答案:D. 教育3. 答案:D. 所有以上4. 答案:D. 个人修养5. 答案:C. 政治观念和价值观二、简答题6.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主要包括法律、传统、民主选举和道德认可。

法律为政治权力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界限;传统是历史沿袭下来的政治行为模式;民主选举体现了民众对政治权力的授权;道德认可则是基于社会价值观对政治权力的认同。

7. 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中政治权力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如君主制、民主制等。

而政治过程则是指政治权力如何被运用、政治决策如何形成以及政治行为如何展开的动态过程。

8.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它不仅能够反映民众的意愿和需求,还能够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政治参与的途径包括投票、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参与社会组织等,这些途径有助于形成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政治环境。

三、论述题9. 政治意识形态是一套关于政治、社会和经济组织的观念体系,它影响着个人和集体的政治行为。

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如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等,会引导人们支持不同的政策和政治行动,从而影响政治决策和社会变革。

政治学原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自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是思想家______ 首先提出来的。

他被誉为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

2 、在研究方法上,柏拉图主要运用_______ 的方法,亚里士多德主要运用的方法,奠定了西方传统政治研究方法两大倾向的基础。

3 、中世纪西方政治学说是______ ,其代表人物是_____ 和_______ 。

4 、16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_ 和________ 。

5 、_______ 意大利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近代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主要著作有________ 。

6 、________ 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主要著作有________ 。

他发展和完善了洛克提出的分权学说,系统论述了_______ 思想。

7 、______ 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主要著作有______ 。

8 、1880 年10 月,在美国学者______ 的倡导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成立了“______ ”,标志着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进入了现代时期。

9 、孔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是“ ______”和“______ ”。

“______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10 、______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科学体系的初步形成及其理论基础的初步建立。

11 、______ 这一边缘学科的产生是政治学与社会学交叉发展的结果。

12 、现代西方政治学大体上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______ 方向;一是______ 。

13 、恩格斯的______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作了重要论述和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1 、按照政治学的本质属性来划分,政治学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

A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 、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C 、实证研究和哲学思辩研究D 、阶级研究和利益关系研究2 、按照政治学的研究特点功能来划分,政治学可以被划分为()。

A 、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B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C 、实证研究和哲学思辩研究D 、阶级研究和利益关系研究3 、博丹是法国政治思想家和法学家,是近代资产阶级主权理论的创始人,其主要著作有()。

政治学原理本科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本科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本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国家的本质和作用B. 政治权力的分配C. 政治参与的途径D. 政治制度的变迁2.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政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

A. 经济基础B. 文化传统C. 宗教信仰D. 军事力量3. 在现代民主政治中,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不包括()。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自由C. 财产所有权D. 结社自由4. 下列哪项不是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A. 家庭B. 教育C. 宗教D. 工作5. 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是()。

A. 政治信仰B. 政治价值观C. 政治知识D. 政治行为模式6. 政治参与的最基本形式是()。

A. 投票B. 抗议C. 政治捐款D. 政治讨论7. 根据罗伯特·达尔的观点,多元民主理论的核心是()。

A. 政治平等B. 政治竞争C. 政治参与D. 政治精英8. 在政治体系中,政府的角色不包括()。

A. 政策制定B. 社会管理C. 经济控制D. 道德引导9.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通常来源于()。

A. 法律规范B. 传统习俗C. 强制力量D. 公众认可10. 下列哪项不是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A. 政治稳定B. 经济增长C. 社会公正D. 文化繁荣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政治权力的特征包括()。

A. 强制性B. 排他性C. 普遍性D. 合法性12. 政治制度的基本功能包括()。

A. 规范政治行为B. 保障公民权利C. 促进经济发展D. 维护社会秩序13. 政治决策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哪些步骤?()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14. 政治沟通的方式可以是()。

A. 正式会议B. 非正式交流C. 媒体宣传D. 公开辩论15.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目标包括()。

A. 培养公民意识B. 传授政治知识C. 形成政治信仰D. 塑造政治行为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威的区别。

2013年1月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科《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3年1月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科《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3年1月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科《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D)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A.命令方式 B.规范方式C.说服方式 D.压力方式2.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ABCD)。

A.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官本位C.“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权力本位3. 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C)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民粹主义 B.民族主义C.精英主义 D.民众主义4.(A)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选举 B.监督C.集会 D.游行5.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A.经济的集中体现 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6.(B)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法律 B.利益C.阶级 D.国家7.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的深刻影响是(ABCD)。

A.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B.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C.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D.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民主的限度包括(ACD)。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D.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9.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D)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

A.咨询权 B.知情权C.罢免权 D.普选权10.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B)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墨家 B.儒家C.法家 D.道家二、填空题11.__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马基雅维利12.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____的思想。

人民权利13.马克思主义认为,____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国家政权14.道家的政治学说以____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17 政治学原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1、马克思主义认为,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2、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3、公共权力具有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4、政府以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5、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6、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7、一般说来,专制制度下的人民只能通过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

8、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A 法
B 势C术 D 变
2、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

A 政治哲学研究
B 政治科学研究C政治经济研究 D 政治法律研究
3、()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A 组织B能力素质C身份资格 D 理论与策略
4、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A 肝胆相照
B 荣辱与共
C 互相监督
D 长期共存
5、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体现了法治原则。

A 司法独立
B 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6、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

A 第一国际
B 社会工人党
C 共产党D共产主义者同盟
7、两党制以()最为典型。

A 加拿大
B 澳大利亚
C 英国
D 美国
8、治理方法的单一从根本上说是古代治理中缺乏()精神的结果。

A 法制
B 法治
C 民主
D 平等协商
9、在现代社会中,()制度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途径。

A 弹劾
B 选举
C 监督
D 罢免
10、()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A 舆论监督B公民监督 C 政党监督 D 社会团体监督
11、()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A 自由主义
B 福利社会主义
C 社群主义
D “第三条道路”
12、抽象地看,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包括()。

A 政治制度化
B 法治化
C 民主化
D 减少政治参与
13、现代政治文明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 平等原则B宽容和理性精神 C 自由原则 D 秩序原则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政治权利:
2、国家元首:
3、政治监督:
4、有限政府: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
2、政治社团的特征是什么?
3、政治改革的特征是什么?
4、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
五、论述题(14分)
试述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6017 政治学原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1.国家政权
2.马基雅维利
3.权威性
4.法律制度
5.工会
6.政治合法性
7.政治斗争
8.个人主义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ABC
2.AB
3.D
4.A BCD
5.A B C D
6.D
7.C D
8.D
9.B
10.B
11.A
12.AD
13.A B C 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2.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3.政治监督,又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4.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A、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
B、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
C、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2.(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
(2)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
(3)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
(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3.(1)政治改革以政治领导阶层为变革的主体,通过政治领导层自上而下的发动来实现政治改革进程;
(2)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过程,整个变革的过程从属于政治领导层的严格控制,通过量变的过程达到质变的实质;
(3)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从根本上排斥了革命和暴力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4)政治改革从维护和巩固现在政治统治为目的,以不破坏既有政治统治的根本基础和原则为限度。

4.(1)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
(2)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

公民受教育程度提高,自主意识增强,不容易受极端分子的煽动,不盲从政治野心家的蛊惑,这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成长;
(3)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

公民自我意识和个人权力观念的形成,是要求制度保障其权利的开始。

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自立、多元化、宽容以及不要期望过高。

这都有助于维持一个民主制度。

五、论述题(14分)
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

总的来说,政党是现代社会变迁的推动力。

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政党是其成员和选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

在整个政治体系结构中,政党是一种利益聚集的机构,也是联系统治者(政府)和被统治者(民众)的桥梁。

政党是一个双向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表达渠道。

它通过综合、选择和简化等方式,把社会成员的个别需求转化为易于操控的集体性建议和方案。

另一方面,它通过自己的组织渠道和对大众的影响力,将自己作为政府执政党的政策和方针传导给社会;
(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骨干的重要途径。

它提供了准备、选择和培养国家各级领导人的重要机制。

它像是政府的门卫,控制着个人进入政府的程序。

它选拔政治精英,通过多种方式培养组织精英的实际政治能力。

在许多情况下,政党为政治家提供了培训的场所,为他们提供从事政治活动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职业结构;
(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实现社会化的机构。

政党以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

此外,政党通过自己的政策主张和竞选纲领,动员民众。

在当代社会,它更是成员或选民的情感依托物。

由于政党一贯致力于影响其支持者的思想和行为,因而支持者支持其政党而甚至不关心某个具体政策和候选人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

政党变成了人们记忆和情感寄托的实体;
(4)组织政府的手段。

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

它为政府的两大重要机关(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创造了合作的基础和机制。

在没有赢得政权的时候,政党通过制定自己的政纲、方针、政策和策略,动员党员和群众影响政府政策,监督政府行使权力。

在获得政权以后,政党以执政党的身份,组织政府,直接参与国家政策执行过程,支配和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和实际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