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的艺术特征
中日动画比较

日本动画:日本动画的动画风格特征与美国动画不尽相同。
日本动画以对比鲜明的画面,个性化、多姿多彩的图像,以及鲜明的角色性格为特色。
故事通常有着各种不同的故事背景,针对较大范围的观众群。
日本动画的传播手法多种多样日本动画常常受到日式漫画的影响。
日本动画中藤子.F.不二雄的《哆啦A梦》(见右图),迄今已创作超过四十年,而且还曾登上过《时代杂志》,可说是卡通里的常青树。
中国动画:中国动画曾无比地辉煌过,这也证明中国动画是有实力的,有适合它发展的艺术规律。
对中国动画发展脉络有一个了解,对今天的动画创作是大有裨益的。
既可从中借鉴吸收优良传统,又可发现总结中国动画的不足之处,找到一条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的发展道路。
在日本动画开始熠熠生辉的今天,中国动画却发展平平,在日本动画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之时,中国动画锋芒倍减,甚至黯然失色。
大量的观众市场被日本动画所占有,人们甘愿成服于日本动画的裙摆之下,较之日本动画,中国动画究竟输在了哪里?这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1、从民族观角度看中日动画的区别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模仿的民族。
日本人没有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无原则性,兼收并蓄,并且对外来文化进行分解、还原,抛弃不实用的东西,把他国的经验与本国国情结合,发展出自己的独特文化体系。
这也造成了日本人思想表象上的混乱和民族性格上的矛盾。
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至于中国,从对特有的传统佳节——中秋节的重视程度就能看出,中国更注重的是故事结局的和美。
自古“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教条让中国人认为苦难之后又见彩虹才是圆满、美好的。
因此,中国的动画甚多不会将“毁灭”放入其中。
但和美与凄美相比,前者只能让人暂时满足,而后者却能让人感觉意犹未尽。
于是日本动画自然成为了观众的回味。
2、动画的原创性和制作技术由日本东映公司制作的系列动画《数码宝贝》(见右下)我想很多人都看过,其中的“亚古兽加布兽”等让人们记忆犹新,但是近几个月来热播的《晶码战士》(见左下)让人看了后就有一种幼稚的感觉。
日本动漫的特色

日本动漫的特色相对于美国动漫作品的英雄主义,日本的动漫作品更注重使作品精致小巧,而且一丝不苟的日本文化同样也影响了日本动漫的特质。
日本动漫的特色总括起来可以界定为:细致的角色、造型及场景设计;借助超现实的想象空间,以满足观众对不可能实现之事的幻想;刺中观众幻想的神经。
一、细致的角色、造型及场景设计为更详细地向读者分析这个特点,这部分分别以《哆啦A梦》、《美少女战士》为例进行讲解。
(一)《哆啦A梦》令孩子们心生向往的2000个道具从日本服饰、饮食、茶道、产品设计、表演艺术等生活各方面,均能够反映出日本人着重精致小巧、一丝不苟的文化;而这种独特的文化亦体现在其动漫的创作中。
流行30多年,至今仍广受欢迎的动漫片《哆啦A梦》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这部动漫作品主要叙述了一只来自22世纪的机器猫哆啦A梦受主人的托付,利用许多未来世界的神秘道具回到20世纪,帮助主人大雄的故事。
身为家中独子的大雄,学习成绩极差,平均每五次考试就有一次零分,又很不擅长运动,也时常被周遭的朋友欺侮。
哆啦A梦作为大雄的玩伴,经常帮助他排忧解难和实现超现实的幻想。
哆啦A梦经常从他的四维空间口袋里拿出来自未来世界的道具,这些道具的创意和科学幻想成为《哆啦A梦》的特色之一。
其细致的造型设计,无疑增添了观众的想象空间。
截至目前(2007年12月31日)为止的统计,漫画版的《哆啦A梦》共有1963个道具,但若包含动漫版出现的道具则总数超过2000个。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道具有任意门(一扇可至十光年内任何地方的门)、时光机(能穿越时间和空间,在使用时首先要到时空隧道,再由时空隧道跳到指定的时间和地点)以及竹蜻蜓(内部装有一个超小电池的飞行工具,能够以8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连续在空中飞行8小时,还可以在天上或海里使用)等。
大雄是一个极倒霉的小朋友,但哆啦A梦带来的道具却能帮助他轻易地解决问题。
观众也都希望能有一位像哆啦A梦一样的朋友,用那些神秘的道具去帮助他们实现不可能发生的事。
各国动漫特点

日本动漫日本动漫最为吸引人的一方面是它的故事性,对故事情节更是能产生种种争论。
比如《名侦探柯南》中关于幕后首领,《反叛的鲁鲁修》关于鲁鲁修的正邪之道等。
在叙述及表现中悬念迭生,不乏紧张刺激的元素。
同时更有众多作品贴近生活,叙述亲情、爱情、友情,以及人的意志及追求。
如《Clannad》的温馨及催泪,《未闻花名》友情的追思等。
题材的丰富,故事的引人入胜,又不乏给人深深的感动,这正视日本动漫所彰显的强大魅力。
同时,日本动漫表现手法上则比较细腻,注重刻画角色内心世界,人物关系情感错综复杂,具有一定的文化深度。
人物塑造的成功是其又一大特点。
日本动漫中的人物每一个都是立体的鲜明的,每一个人都有做某件事情的理由和意义,即使是一个反面角色也是让人认可的,甚至还有人向往。
日本动漫中没有绝对的善恶,当重重迷雾揭晓后,有时候会惊叹性地让人发现善与恶的转化,或者更多地对反面人物报以同情。
人物心里的矛盾,也体现着一种深深的哲学性。
具有很深的本土文化根源,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发展,日本动漫文化是繁荣的,也使其形成了动漫产业的发达。
日本将动漫作为日本文化对外输出的载体,在进行大规模工业化、标准化的生产的同时,更重视动漫的的品牌效应,积极扩大原创产品,努力开拓衍生产品市场,展示日本形象。
总而言之,日本动漫是成功的,充满生命的。
美国动漫美国动漫更多只被称为美国动画。
因为比起日本丰富的漫画作品,美国更多的是动画的形式,梦工厂和迪斯尼代表着美国动画的成就。
和日本相比,近几年没有日本来势凶猛,但是在影院动画中,美国还是在全球范围内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引领着最先进的动画技术。
美国动画的一大特点就是它技术的发达,无论从特效制作还是音响效果,都是美国遥遥领先。
在影院同观赏美国大片一样,美国动画无疑将带来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同时,将新兴的3D技术融入动画中,无疑又将是一大突破。
但是,视觉上的盛宴伴随着是直接财力上的投入,沿袭着hollywood一贯的大手笔制片体制。
日本动漫中的_视觉系_艺术

普 及 园 地
若是两人决斗,通常会出现如下画面:双方慢动 作的向对方冲去,在决一胜负之际,在同一画面 中,双方身形交错,有电光、石火闪现,身体成凝 滞的固定姿势,色彩、线条、构图皆呈现最美的一 面,空镜头中花瓣飞舞,再切回现场,刹那已过, 胜负已决,双方站立风中,衣衫翩飞,散文似的风 格在这些几乎已成为模式化的经典运用中一览无 余。
瞬间的美感。或许这是日本民族对死亡的特别诠释,可以用
画片中,行为方面的信息片断更加零碎,扑朔迷离,有些情
来解释武士道和艺术家唯美地狱的创作倾向。宛如烟火与爆
节的安排甚至缺乏逻辑,必须要靠观众积极地去思考才能连
竹齐飞的激烈场面,人体飞跃腾掷,鲜血横流,在镜头的搭
结,从而对整部片子有大概地把握。一般来说,动画片的观
的服装、配饰也极尽匪夷所思之能,其架构精丽之巧,不但完全符
合现代的流行审美观念,而且还大有超越并领导之 势。
至于在环境方面,也是在大胆明丽的想象中依 附原型而成型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样子。例如《,圣传》 中的善见城及善见城所属的仞利天。枣核形的主建 筑,与水底的修罗城相映成趣,两大主城大体虽同, 然细节相异,各有特色;主城周围的水道及辅城排 列成交错的六芒星形状,气势恢弘,营造出一种充 满东方神秘感的神话氛围,令人惊叹不已。
除了以电子产品和家用汽车扬名于外之外,日本的动漫 生产也是强项,与美国动,日本动画 片能领先于世界而不败的秘密就在于它画面的独特魅力,和 称之为“视觉系”的运用。
受到日本最盛行的COMICS漫画的影响,它的动画片极 其重视在视觉上的愉悦效果。人物美不美、画面构图如何、背 景有没有衬托主体、背景本身美不美——因为动漫画都是以 平面画幅为载体,画面的安排、细节的精致与否都会影响到 动漫画整体的质量与读者对它的兴趣程度。所以,追求画面 本身的造型效果自然是至关重要的了。
浅谈日本漫画的特征及启示

定题最近,中日关系比较紧张。
但是,动漫迷们并未因此而不看日本动漫。
日本作为一个动漫大国,已经形成了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完整的动漫产业链。
与此同时,日本也以动漫为载体大肆宣扬其民族文化及本国价值观念。
尽管如此,在中国还是有极大的市场。
这不禁让人疑惑:日本动漫的魅力究竟何在?中国的动漫又该何去何从?我想通过自己的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由于自己也看动漫,这个研究对我也意义重大。
所以我就以《火影忍者》为例,概括出日本动漫的特点,发现其背后的现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动漫献言献策。
我主要通过电子检索工具,用学校的数据库及百度文库(数据库比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来查找资料的。
查找时,利用关键词等,逻辑运算或、与等,仔细筛选斟酌。
查找了一些关于日本动漫特征、与中国动漫的对比、带给我们的启示等资料。
我发现,查找资料也需要技术,也需要耐心。
兴趣这时候显得尤为重要。
还好自己做好了第一步。
浅谈日本动漫的特征及启示(蔡婷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摘要:日本动漫在其特有的国情下发展壮大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彰显了其个性。
其个性与其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而且积极借鉴外来文化,将本国文化发挥到了极致。
中国动漫应借鉴其成功之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将中国动漫发展起来。
关键词:日本动漫特征启示日本动漫很早就发展壮大起来了。
这其中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
第一,必然性。
日本民族是一个很感性的民族,相比单调的文字、图画这种形象生动的东西更能够激起他们的兴趣,他们习惯用图画来代替繁琐的文字叙述。
正是这样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使日本人,无论是在战后的悲痛之中,还是在现实生活的巨大压力之中,更乐于接受动漫这样一种文化娱乐形式。
另外,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这极大地束缚了日本的经济发展。
因此,他们对于低能耗、无污染、高效益的资源相当青睐。
而动漫正是这样一个近乎完美地契合其要求的新资源。
政府的大力支持、民众的热烈追捧使动漫不想在日本火都不可能。
日本动漫电影特征完整版

日本动漫电影特征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日本动漫电影特征第一节极端的病态美学日本民族对极端美学的追求近乎偏执。
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丽的时刻便是其凋落的瞬间。
因为看到满树樱花在短时间内凋落的一干二净,铺天盖地,毁灭的极为壮观,震撼人心。
对于死亡都追求优美的日本人必然也会在艺术上倾向极端,甚至可以称之为病态。
这种病态表现在高达系列中,只要是战争一定是悲壮的史诗,任何一场战役都被蒙上了一丝浪漫主义的色彩。
无论是《高达Z》中卡缪迈向最后终结时绚烂有如烟花的炮火,还是《高达W》中自爆的少年那坦然安详的脸,甚至于《高达0083》中分处不同阵营的恋人之间的厮杀“因为爱你却又不能在一起,所以我一定会杀了你然后和你一起长眠”。
这一切都反映出了日本文化的这一倾向。
高达系列虽然作为一部有着深刻内涵的作品,其对于人性和世界的探讨已经到达了一个相当高的层次,却依然无法摆脱日本的这个传统文化特征,这无疑是日本文化追求极端病态美学的体现。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也是这种文化特征的外在表现,武士道中对于死的追求直接印证了日本文化的这一特征。
第二节细腻敏感的情感世界日本动画片善于描写人物间微妙的感情,十分注重细节的刻画。
动画片中经常出现大量对白或者自白。
这些话语将动画人物的情绪起伏自然而真实地流露出来,而观众也是通过这些语言一步步的走进动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高达SEED》中主角基拉大和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理智与情感的斗争:“如果我不曾存在,那么现在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如果当初选择时我有伸出手的勇气,那么现在的一切都会大不相同吧。
”在高大的番外系列观星者中,主人公即将被冷冻。
之后将会发生什么,她能否被获救都不得而知。
被她救回来的敌人问道:为什么要救我回来?而主人公的回答却不是任何大义凛然的话,不是像那些英雄一样出于对战败者的同情。
她只是说道:“这一睡去我也不知道还能否醒来,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不要一个人,那样太寂寞了”。
第六讲 日本动漫概述

•
手冢治虫的漫画大大 超越二战前的故事漫画, 其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他的 漫画画面构成具有显著的 特征,即运用电影的拍摄 技巧。他制作的画面如同 电影镜头拍摄一样,有变 焦、广角、俯视……变幻 无穷,令读者爱不释手。 手冢治虫追求的是漫画与 电影艺术的有机结合。
20世纪50—60年代,日本漫画界的革新派 和保守派的对立进一步加剧。这一时期的漫画 题材广泛,贴近人们的生活,容易被更多的人 接受并喜欢。
今天日本的动画片己为世界所接受,可以 说归功于为动画提供原作的漫画作品的普及。 日本的漫画故事或是漫画故事人物就是通过动 画这一形式得到广泛流传的。透过日本漫画的 发展历史轨迹可以找到日本动画发展变化、渐 臻成熟的进程。
综观日本漫画发展史,日本 漫画在每个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创 新和进步。无论是题材、画技、 风格和类型等各方面都随着时代 的变化而变化,反映了特定的社 会历史现实和政治经济状况,满 足了不同精神层面和意识群体的 要求,日本漫画包含了多元文化 的要素、彰显出日本民族独有的 文化神韵,逐渐渐成为一种融入 大众生活的艺术形式。(二)漫画西风登ຫໍສະໝຸດ 扶桑(19世纪中后期)
19世纪西风东渐,漫画西风登陆扶桑,推动曰本漫画革新的 步伐。 1861年英国漫画家查尔斯· 华格曼(Charles Wirgrman)来到日 本任《伦敦图画新闻》特派员,翌年他办了一份十来页、名为 《日本笨拙》的漫画杂志,发行量二百份,主要是给旅日的外国 人看的。这本以时事漫画、风俗漫画为主要内容的创作,用木版 美浓纸印刷。这份刊物对日本漫画界产生很大的冲击,他收了极 多的徒弟,并和日本女性结婚。 1882年法国人乔鲁吉· 毕戈(George Fernand Bigot)来到日本, 他也是漫画家,于旅日期间出版了三册以日本为主题的铜版画集。 1885年执笔《团团珍闻》,1887年《TOBAE》讽刺画集及杂志刊 行。 叶格曼和毕戈对于日本漫画之革新有很大的贡献,新生代漫 画家莫不受其影响,尤其是在其后的讽刺画界极为活跃的小林清 亲、北泽乐天。小林清亲活跃于《团团珍闻》、《劳动世界》等 刊物;《团团珍闻》由野村文夫创办,于1877年登场,在1895年 出刊到一千号,是日本最长寿的评论漫画志。
日本动画发展史

单位:亿美元
a
22
日本动漫对社会的影响
动漫的影响,可以说已经渗透到了日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 为日本的大众文化。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它在日本国内的地位 迟迟得不到提高,被视为流俗文化,难以得到主流文化的承认。但是, 喜欢它的民众越来越多,群众基础越来越广泛,终于登堂入室,成为 战后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
a
23
从日本动画中看到的
看日本动漫的朋友最熟悉的一个词或许就是“卡哇伊”了。日本人在现 实生活里也充满“卡哇伊”情结:拿到一款心爱的手机,日本人会说“卡哇 伊”;看到桌上摆着一份小巧玲珑的寿司,会说“卡哇伊”;看到一件漂亮 的日本存在两种最主要的审美倾向:一种是欣赏事物最华美的那一刻,此 后即使它迅速衰败也没有关系——樱花盛开的美与武士剖腹自尽的美都属于 这一种。另一种是欣赏未成熟而有潜质的事物——阿童木是一个典型的日式 英雄,它具有的是童体,而不是美国动画英雄那样成熟的男性或女性身体。 所谓“卡哇伊”文化,正是后一种审美倾向的反映,小的、未成熟的事物往 往被冠以“可爱”之名。
《铁臂阿童木》
《森林大帝》
a
7
1974—1989——成熟期
70年代初期,日本涌现出大批科幻机械类动画(即Science Fiction动画,简称SF类动画)的动画大师,代表人物有松本零士、富 野由悠季、河森正治、美树本晴彦等。其中最著名的富野由悠季是 “GUNDAM”系列的创始人之一,他执导了《机动战士高达》(1979 年)、《机动战士高达-夏亚的逆袭》(1988年)、《机动战士高达 F91》(1991年)、《Turn A GUNDAM》(2000年)等SF类动画电 影。1982年,河森正治在为《超时空要塞Macross》担当机械设定时, 开始崭露头角,随后他出任导演监制了《超时空要塞》的系列剧场版动 画影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日本动漫的喜剧性场景的构造形式来看,其中 的笑大致可分为两种基本的类型:直观式和反省式的。 直观式的喜剧场景:创作者通过直观的夸张形式表现 来引人发笑,即动漫家门对滑稽效果的营造,日本动 漫则擅长于运用怪诞的手法引人发笑,怪诞与滑稽是 其中最常见的两种形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比 较直观的搞笑手段,闹剧和恶趣也是其中较有代表性 的两种,也将这两者视作怪诞的亚类型。 反省式的戏剧场景:创作者需要调动各种因素,使得 所表现对象与观者的一般观念或心理反应形成对比, 当这种对比能够使得观者在瞬间的反应中感到降格、 变形、拼贴的意趣时,观者就会发笑,讽刺、反讽、 幽默、戏仿、愚问愚答、诙谐是较常见的手法。
重 点
日本动漫的艺术特征之一:史诗的品 格
日本动漫的艺术特征之二:现代生活
的反映与反省
日本动漫的艺术特征之三:狂欢精神
日本动漫的艺术特征之一: 史诗的品格
一、史诗文体的影响
二、传奇性的题材 三、神话的创造属性
一、史诗文体的影响
史诗类作品最重要的是创作者不但重视 世界情况整体概貌的介绍,而且将相关的细 节描写视作文体表现的一大乐趣。在这种描 写过程中,作者力求陈述式的笔法赋写,不 掺入个人的意见。无论写到何等古怪离奇之 事物,他们亦做出客观冷静之态,令观者以 为他们仅在“直言其事耳”。
动漫的艺术特征之三:狂欢精神
日本动漫的一个基本艺术特征,是其洋 溢着的狂欢精神,喜剧在动漫中占有很大的 比重,而其他本来与喜剧不大沾边的故事题 材,动漫家一般也会特别设计一些搞笑的情 节。
笑的研究
喜剧基本理论: 第一种观点,比较极端的试图彻底地否定笑 的意义。代表人物,圣约翰· 克莱斯托姆。 第二种观点,将笑分为高雅和悲俗两种形态, 代表人物,叔本华、费肖尔。 第三种观点,完全反对“斥责笑能够导致罪 恶”的说法,代表人物,韦西。
一、日本动漫的文化特征
Hale Waihona Puke 3、民族性格 鲁尼· 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对日本民族 的性格有这样的评价:他们好斗而又温和;黩 武而又爱美;倨傲而又有礼;冥顽而又善变; 驯服而又叛逆;忠贞而又背弃;勇敢而又怯懦; 保守而又求新。
日本动漫主要特征分析
一、日本动漫的文化特征
1、文化模式 日本画吸收了中国画的传统模式,从而确立了 它独有的民族风格,它的艺术品位和学术价值 得到了世人的认同。 日本画家提倡“和魂洋才”的精神,以日本本 土精神和现代精神吸收引入西方的文化。现代 日本艺术不断的走向了成熟,不但形成了一种 完善的文化模式,而且也形成了具有多种涵义 的综合体。
浪客剑心 (和月伸宏)
横山光辉
3、凝望现实
日本动漫中有大部分是以现实生活为表现 题材的作品,虽然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但作品 所表现的“现实”与真正的现实人生明显是有 一段距离的,它不像真正的现实人生那样残酷, 那样具有不确定性,它反映现实,但又通过一 些夸张或细腻的手法来体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史诗变成了田园生活的史诗”。 代表作品:《Touch》(安达充) 《怪医秦博士》(手冢治虫)
怪 医 秦 博 士 ( 手 冢 治 虫 )
二、传奇性的题材 动漫另一个于是是紧密相关的文体特点,是
在故事题材的选择方面。日本动漫的故事主题涉及 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乃至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 1、战争主题,日本动漫故事常常与战争有所关系, 即使不直接表现战争场面,也包含战争几富有征战 意味的内容。 代表《银河英雄传说》《风之谷》。 2、争战性主题,争战性主题是从战争类主题中自 然衍生出来的,即主要表现两股或多股势力激烈对 抗而突出显现其中衣服势力的求胜意志的作品,主 要集中在角力、竞技游戏、武术技击几个方面,统 称为“争战类”作品。 代表《铁甲万能侠》《七龙珠》系列。
3、现代人生的痛、无奈与荒芜,现代价值观念引 导人们走向的,并不见得都是积极、健朗的人生, 许多日本漫画家就从一些作品中表达对现代人生 价值的疑问,反英雄开始成为故事的常见主题。 代表,《新世纪福音战士》。 4、现代人的情爱论理,动漫中对爱情的表现比较 克制和含蓄,那种纯真的,似有似无的感情通过 细腻的描写表现出来。但是近些年来在日本动漫 中对于禁忌的突破,对传统情爱论理的颠覆,也 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已变成商业上的一大卖点, 这种颠覆,粗略的分为两类,一类是突破禁忌来 造成故事题材的新奇性,一类是将对禁忌的突破 日常化,例如同性恋,恋童癖等等。代表,《乱 马》《万有引力》。
神话与动漫的关系
1、艺术创造与神话元素 关于神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马克 思认为,神话是过往文明形态产物,随着其存 在的物质基础的消亡,它必将消亡,但是有人 认为,神话是艺术创造的始基。而日本动漫在 神话的故事题材、表现手法上都有独特技巧。
2、道德的说教和动物故事。 动漫中的神话内容,有一部分是以动物为 主题,以道德教育和人生教育为主旨的,最突 出的当以迪斯尼为例,而在日本动漫中,也有 此类作品例如《穿靴子的猫》《灵犬报恩》等, 但是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自身的艺 术风格日渐成熟,此类作品越来越少了。
鲁邦三世
海贼王
6、漫游主题,传统的漫游主题主要是以一个 庞大的故事框架来隐喻或象征一个民族对世 界的感受状况,近代,漫游的个人体验性质 大大增强,即首先表现的是一个个体独特的 成长经验。 代表《哈尔的移动城堡》 《格里巴的宇宙旅行》 7、别离与复合主题,别离与复合是直接从漫 游故事中分离而出的一个故事主题。 代表《钢之炼金术师》 《龙子太郎》
一、日本动漫的文化特征
2、哲学思想 日本本土的审美意识与后来传入日本的中国禅 宗美学合流,禅宗对日本传统的文化影响巨大, 不仅深入到日本国民文化的各个层面,而且对 日本民族性格的形成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日 本的绘画、诗歌、戏剧等都受到禅宗的深刻影 响,促进了一些流派、甚至武术方面的发展, 空手道、剑道、柔道等的创立与此紧密相关。
5、功利主义的是与非,现代价值体系中包 含了相当的黑暗元素,他诱发人们单向度地 发展其欲望,不少动漫家深入反思了价值理 念给人带来的这种深层次的生存难题,从而 创造出一些对于功利主义法则充满戏剧张力 的追问、质疑、自我争辩的作品,代表《钢 之炼金术师》。
二、关于现代社会的诸种组织形态
现代社会的各种组织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 变化,日本动漫家们注意到了伴随着现代社会 新型组织形态而产生的崭新的生存经验,他们 利用这些材料构筑比较新颖的、具有冲击性效 果的故事情节,或者,更以此为基础反省现代 人特殊的生存困境。动漫中比较深入表现的是 现代职业制度、现代教育制度、民主政治、民 族国家与战争这四个方面。代表,《网球王子》 《麻辣教师》《大炮之街》《天空之城》
日本 动漫在文体的形式上受到了史诗风 格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动漫是脱离现实 的。除了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动漫家 擅长于运用直接引用、移用、变形、象征、 转喻或隐喻等一系列艺术手法,在神话性的 故事中注入丰富的现代生活元素。代表, 《柯南之通往天国的倒计时》《新撰组异闻 录》
新撰组异闻录
一、现代价值观念的反映
日本动漫中的“追忆过往”
日本动漫在有关历史背景描写的基本艺术 法则上,有两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其一,是对各种历史细节的描写,尤其是有具 体物质形态的细节,可以极大地增强作品的历 史质感,满足读者在这个重新构拟的曾经发生 过却已逝去了的世界进行精神游历的愿望; 其二,是对历史观的展望和反省。 代表作品:《浪客剑心》(和月伸宏) 代表人物:横山光辉
以未来世界作为故事发生背景的日本动漫 差不多都可划入“软科幻”之列。在当前,日 本动漫式的故事类型,颇推动“软科幻”类创 作成为一股世界性的科幻创作主流。 代表:《铁臂阿童木》(手冢治虫) “高达”系列(富野由悠季)
2、追忆过往
追忆过往,即作家回望历史,并以此为基 础抒发个人的情感。这种对历史的考察、描摹 本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经典话题,也是史诗类 问题得名的由来。这类作品在有关历史背景基 础上,加入个人想法和创新,通过作品表示作 者对历史命运的总结和思考。
哈 尔 的 移 动 城 堡
宫 崎 骏
三、神话的创造属性
日本动漫与史诗还有一个相关联的重要文 体特征,即对神话的重视和创造性运用。神话 在信仰、见证方面为史诗有关的情节处理提供 了直接的强有力的支持,在动漫的叙事构造中 也扮演了异常重要的角色。动漫的绝大部分作 品或多或少都掺杂有一些神话元素,神话元素 在整个情节的发展过程中总是起到了一种转折 性的作用,它决定了情节的最终走向,决定了 作品的风格、价值内涵的定位。
网球王子
三、反省现代科学科技文明
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了决定性作 用,对于科学技术在现代文明体系地位的思 考,对科学技术之于人类存在境况影响力的 思考,向来是日本动漫一个重要的表现内容。 主要表现在关于现代科技的爱与哀愁、机器 人的智慧与权力、网络与赛博朋克文化、现 代时空关系这四个方面,代表《钢之炼金术 师》《铁臂阿童木》《遥远的思念》《哆啦 A梦》
3、动漫中独特的神话主题。 日本动漫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某 种程度上就得归功于它在神话思维方面发展出 了一套适应大众文艺所需要的创作技法。我们 可从多元视角下的世界、唯美主义的世界、弥 赛亚神话、末世论情结、升华超越性的彼岸世 界这五个方面来讨论动漫中的神话性创造的内 容部分。
动漫的艺术特征之二: 现代生活的反映与反省
狂欢的真谛
动漫中的笑常常以对生命本身的讴歌为其 发端。同时集会、节庆与祭祀在日本动漫中是 狂欢场景极为重要的构成内容。
日本动漫能够与美国动画、欧洲动画鼎足 而三的关键所在就是日本动漫某些独具个性的 艺术特征,经过50多年的发展,日本动漫达到 了一个很高的艺术水平,其艺术题材之广泛, 触及人类各种生活层面之全面,更是其他各国 动画所难以比拟的。而日本动漫中哪种共通的 艺术观念,构成了日本动画极具民族性格的艺 术风格特征,也构成了它在世界动画艺术中占 据独特地位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