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精美课件(共33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精美课件(共33张PPT)

孟子
荀子
儒 家
墨子 韩非子
庄子
墨 家
法 家
道 家
百家争鸣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 为数量多《汉书.译文志》上 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 法家、阴阳家、名家、杂家、 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 家。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许多问题亟 待解决,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 兵等,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 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夏商西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 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 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 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易中天
自学导航
认真阅读教材第36.37页,找到下面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中 及时作出标注。
1、老子和孔子生活在哪个时期,分别是哪个
儒家的发展
儒家档案
创始人 战国代表 孔子 孟子
荀子 主要思想 1.主张实行“仁政” 1.主张实行 “礼治” 2.“民贵君轻”
《孟子》 1. “施仁政,行王道。”
仁政
2.“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
民贵君轻
道家的发展
道家档案
创始人 老子 战国代表 庄子 主要思想 1.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和孔子的主要思想分别是 什么?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档案
姓名 李耳
主要思想 国籍 楚国 1.自然法则 年代 春秋 2.对立面相互转化,辩证法 学派 道家 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经典 著作 《道德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 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 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共26张PPT)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 老子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 著名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 1、主要思想: 1顺应自然(道法自然); ★★借鉴或启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 相处。 2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 以相互转化(相关成语“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借鉴或启示:我们应该辩证地看 待问题。 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
2.“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哪些派别?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学派影响最大
在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 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在政治上,商鞅等的变法使封建制度 得以确立。思想文化领域的激烈碰撞 正是政治经济大变革的反映
学派 代表人物 生活年代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墨家 儒家
道家
墨子 孟子 荀子
你认为哪一个学派的 主张对战国时期的统 治者来说最有用?
法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
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孙武 老子 韩非
改革变法 “爱人” “无为而治” “仁政” “兼爱”“非攻” “知己知彼” 朴素的辩证法
大 长 快乐 祸
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 哪一学派?
小 短 悲伤 福
道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 和大教育家。由其弟子编写的《论语》 记述了孔子言论) 核心思想:“仁”; ★★借鉴或启示:以人为本 政治主张:主张“以德治国”; ★★借鉴或启示:构建和谐社会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 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民没 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创办私学 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主张“有教无类”。
根据以上内容,结合课本,完成下面的表格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共4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共41张PPT)
孔子在柏林
• 孔子学院( 英文:Confucius Institute ),是中 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 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的文化交 流机构。截至2014年12月7日,全球126个国家(地 区)建立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
字 子渊 子路 子张 子长 子木 子迟 子柳 子产 子正 子中 子丕 行 子声 子期 子上
姓 名 闵损 宰予 曾参 南宫括 高柴 有若 冉孺 公祖句兹 壤驷赤 后处 颜祖 申党 燕伋 步叔乘 颜何 公西葴
字 子骞 子我 子舆 子容 子羔 子有 子鲁 子之 子徒 子里 襄 周 思 子车 冉 子上
姓 名 冉耕 端木赐 澹台灭明 公皙哀 漆雕开 公西赤 曹恤 秦祖 商泽 秦冉 鄡单 颜之仆 郑国 原亢籍 狄黑
《春秋》集传大全书影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记载从鲁隐公元年(前722) 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 242年史事。非孔子所著。
《周礼》书影 古代官制典籍,原名《周 官》。全书共42卷,设官376名, 并详列了各官员的职责。
记录他的言论被弟子编成了《论语》。
《论语》书影
《论语》
《论语》共20篇,1.1万多字。战国初年,孔子辞世 后,他的学生们将他的言论以及他与门人的问答汇集编为 《论语》。这本书是记录孔子言行思想最权威的资料。
孔子(前551年9月28 日~前479年4月11日),名 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 昌平陬邑(zōu yì 今山东曲 阜[qū fù]市东南)人。中国 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先师孔子行教像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 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卫灵公》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仁”“礼”“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件第8课 百家争鸣(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件第8课 百家争鸣(共34张PPT)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老子
老子:也称老聃,姓李名耳,春秋时期楚国人,思想 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崇尚“自然”,主 张“无为”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 立面,如难与易、长与短、 祸与福、强与弱,而且对 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老子主张“无为”;意思 是——事物是矛盾对立的, 但可以互相转化;守静可以 以弱胜强。
孟子
儒家学派代表人
孟 子
生平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 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 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 代表之一。
思想主张
提出“春秋无义战”, 反对战争,“仁政”治国, 轻徭薄赋,爱护自然资源。
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
著作
《孟子》
孟子故居
位于山东省邹城市
孟子
约前372~前289 孟轲 字子舆 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后世尊为“亚圣” 继承并发展孔子思想 提出“仁政”
①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人人都有受教育 的机会。
②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 教育。
三、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产生的含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 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 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1、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就了思想和言论的空 前自由; 2、私学的兴起和学术自由,造就了一批思想家; 3、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墨子》书影
《墨子》是研究墨翟思想的最重要资料,现存53篇,大部分是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墨翟言 论的记述。
子墨子曰:“凡入国,必择务而 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 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 家喜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共22张PPT)
• 考试成绩发布了,小明的成绩不理想,他转 念又想,失败是成功之母,下次会更好,坏事 说不准变成了好事!
• 晚上,小明收看新闻节目,新闻报道了近几 年我国法制建设的诸多成就,令人欣喜!
•新闻也报道了动荡的中东地区,小明发现在和 平为主流的今天,一些国家却仍受到战争的威 胁,让人同情,让人痛心!
感悟历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颜渊》
教育:创办私学,因材施教
论 语

•有教无类。

—《 论语·卫灵公》
感知历史
哲学:事物都有对立面 可以相互转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墓 出 土 帛 书 《 老 子
湖 南 长 沙 马 王 堆
政治: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12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慧悟历史
有人说百家争鸣的真精神是思想自由与包容, 只有集思广益,才能兼听则明,只有兼收并蓄, 才能百花齐放。学习本课后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呢? 今天我们应如何促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呢?
慧悟历史海纳百 Nhomakorabea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
有川
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百家争鸣 容


慧悟历史
推荐书目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 余英时 三联书店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上午6时37分16秒06:37:1621.8.1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上午6时37分21.8.1206:37August 12, 202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29张PPT)
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 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像
孔子周游列国图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奉为圣人 思想核心
“仁” “礼”
“仁者爱人”
孔子画像
孔子:当今世风纷乱,要治理国家只有两个字——仁和礼! 弟子1:请问先生,什么叫“仁”和“礼”呢? 孔子: “仁”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谦让,和睦相处。 “礼”就是人的行为规范要符合社会的要求。
战场上见高低 把他们全抓了 我顺其自然
课堂练习
1.《淮南子》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塞翁,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
了胡人那里。人们都来宽慰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
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
祝贺。塞翁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不久,他的儿子
因骑马摔断了大腿。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一致
()
A.孔子 B.孙武 C.老子 D.孟子
C
2.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的思
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韩非 D.孙武
B
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下列关于他在教育方面
的贡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D
B.他编订的《诗》《书》和《春秋》等,成为后世重要的教学内容
儒 家 孟子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
《荀子》
实行“礼治”
墨家 法家 道家
墨翟(墨子) 韩非
(韩非子)
庄周(庄子)
《墨子》 《韩非子》
《庄子》
“兼爱”“非攻”;选贤 能之人治国;提倡节俭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共32张PPT)
课前提问
• 1、“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七个国家? • 2、战国时期有哪些知名战役? • 3、商鞅变法的时间、目的和影响? • 4、都江堰修建的时间,地点,修建者?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 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一次 伟大 的思 想解 放运 动
孔子的语录
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
要经常温习(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
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学习方法)
文化成就
整理和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春 秋》
孔子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成为《论语》 一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你知道吗?
“仁”就是指一切美德。
材料研读
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 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
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为政》
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 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 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 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知识联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 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 上,“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
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
1.尊重他人,求同存异。 2.适度忍让,体谅别人 3.与同学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百家争鸣_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百家争鸣_PPT课件
❖ 材料三: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 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 材料四: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 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请思考:老子有哪些思想主张?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儒

中文名:孔丘 别名:孔子、仲尼、圣人 国籍:春秋·鲁国 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 职业: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成就:开创儒家学派 代表作:《论语》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在耻且格。 ——《论语.为政》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 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为政以德”即是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 时以道德教化天下。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 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 扬正气。这些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和谐 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也。 ——《论语·雍也》
教育方面:
1.推广私学
2.“有教无类”
3.“因材施教”
4.学习态度:
孔子主张怎样的学习态度?
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温故知新““学温而故时而习知之新,,不可亦以说为乎师?矣”。”
政治方面:
A.孔子1.B孔.孟子子C的.墨思子 想D.韩核非 心是“仁” ①“仁者爱人”
《教育观察》--------
哪一个学派的主张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自然与环境 》-----
②“克己复礼”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教教2育 育.观观以察察》》“------------德---- ”教化人民(民本思想)(读P16“阅读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老子
2 孔子和儒家学说
3
百家争鸣
老子
学习思考:
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老子,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 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 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 想,著有《道德经》。
《老子》书影
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问礼图
孔子和儒家学说
学习思考: 你认为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 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 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 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 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 人之一。
百家争鸣 第8课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2008年奥运会的特色之 一就是“人文奥运”。 其中五句迎宾语更展示 了我们的文化精粹,大 家知道是什么吗?它们 出自哪本书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德不孤,必有邻 礼之用,和为贵
学习目标
1.掌握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以及他的主要思想主张。 2.掌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及他在思想、教育领域的 重要成就。 3.掌握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4.掌握“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概况及影响。
(1)依据材料一回答:孔子提出什么思想? (2)依据材料二,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体的阐述? (3)依据材料三,孔子要求统治者在实践中严禁哪些行为?
(1)“仁”。 (2)主张“爱人”,爱惜民力。 (3)“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合作探究
孔子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材料一 《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 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 材料二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 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 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三人行,必 有我师焉。” 材料四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
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 A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当堂达标
【4】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学术
繁荣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D )
A.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思想 B.每个人生活的国家不一样 C.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 D.社会制度的变革
退 出
孔子和儒家学说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最大收获是什么?
合作探究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材料一 “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 材料二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 而劳之;薄赋 敛”。 材料三 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 痛哭,他叫住学生子路去询问, 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 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 返回故乡。孔子感叹:“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
月考结束某同学考得不理想,很不开心。请你运用本节 课内容如何对他进行劝说?
老子
一切事物都有 对立面,对立 的双方能够相 互学习上要 有老老实实的 态度等。
孔子故居
曲阜孔庙
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学院
百家争鸣
学习思考: 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生产力发展(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
学派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百家争鸣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孔子、孟 子、荀子
仁爱、仁政、
《论语》《孟子》
“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
老子、庄子
无为而治、顺应 自然
《老子》《庄子》
墨子
“兼爱”、“非攻” 《墨子》
商鞅、韩非
提倡法治、中央 《商君书》《韩
集权
非子》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
课堂小结
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孙武 老子 韩非
(1)依据材料一, 孔子在扩大教育范围方面是怎么 做的? 创 办 私 学 , 广 收 门 徒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什么先进的教因育材理施念教? (3)材料三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老该老持实什实么,学谦习虚态好度学? (4)材料四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掌握什么科学的学 习方法? “ 温 故 而 知 新 ”
案例分析
总结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新课导入
改革变法 “爱人” “无为而治” “仁政” “兼爱”“非攻” “知己知彼” 朴素的辩证法
当堂达标
【1】老子的学说记录在( A )
A.《道德经》 B.《尚书》 C.《论语》 D.《春秋》
当堂达标
【2】“苛政猛于虎也!”说这句话的是
( B)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庄子
当堂达标
【3】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
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哪一个学派的主张对战 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 有用?
议一议
诸子百家的学说中,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 代社会吸收、利用?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孔子关于教育的主张; 老子关于事物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转化的观点; 墨子的“兼爱、非攻”; 孟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主张; 韩非的法治思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