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模具期末考试总复习大题(完成版)

塑料成型模具期末考试总复习大题(完成版)
塑料成型模具期末考试总复习大题(完成版)

习题与思考题

第一章与第二章

1.塑料制品质量与模具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模具的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分型面位置,脱模方式对塑件的尺寸精度,行位精度,外观质量影响很大。模具的控温方式,进浇点,排气槽位置等对塑件的结晶,取向等凝聚态结构及由他们决定的物理力学性能,残余内应力,光学,电学性能,以及气泡,凹陷,烧焦,冷疤,银纹等各种制品缺陷有重要关系

2.塑件的壁厚过小和过大会产生哪些弊端?在考虑塑件壁厚时,还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

么?

(1)当壁厚过小时,成型时流动阻力大,大型复杂制品难以充满型腔;壁厚过大,不但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对热固性塑件来说增加了压塑的时间,且易造成固化不完全,对热塑性则会增加冷却时间

(2)气泡、缩孔、翘曲

同一个塑料零件的壁厚应尽可能一致,否则会因冷却或固化速度不同产生附加内应力,引起翘曲变形,此外热塑性塑料在壁厚处易产生缩孔,热固性塑料会因未充分固化而鼓包或交联程度不一致而发生性能差异

3.如何增加塑件的刚性?

4.塑件上的螺纹结构与金属零件上的螺纹有何不同?

5.在考虑塑件上的嵌件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试举例说明。

非金属嵌件例如用ABS黑色塑件作嵌件,通过注塑成型,嵌在透明的有机玻璃仪表壳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

金属嵌件嵌件与塑料牢固连接的问题,为了防止嵌件受力时在制件内转动或拔出,嵌件表面必须设计有适当的伏陷物

菱形滚花是最常用的,无论是抗拔出或抗扭转都是令人满意的

直纹滚花在嵌件较长时,由于塑料与金属间热胀系数不痛可以允许塑料作少许轴向滑移,以降低内应力

片状嵌件可以用开孔眼,切口,或用局部折弯等办法来固定

针状嵌件可用局部扎扁或折弯等办法来固定

第三章

1.一副典型的注射模具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图见P35fig3-3-1)

成型零部件:型腔的直接成型塑件的部分

浇注系统:将塑料熔体由注塑机喷嘴引向型腔的流道

导向部分:为确保动模与定模合模时准确对中的零件

分型抽芯机构:带有外侧凹或侧孔的塑件,必须先进行侧向分型,拔出侧向凹凸模或抽出侧型芯,塑件方能顺利拖出

推出机构:在开模过程中,将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从模具中推出的装置

排气系统:为了在注塑过程中将型腔内原有的空气排出

模温调节系统:为了满足注塑工艺对模温的要求,模具设有冷却和加热系统

普通浇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将塑料熔体由注塑机喷嘴引向型腔的流道称为浇注系统,主要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口组成

主流道:紧接注塑机喷嘴到分流道的那一段流道,熔融塑料进入模具时首先经过它

分流道:将主流道来的塑料分型面引入各个型腔的那一段通道

浇口:调节料流速度,控制补料时间

冷料口:用来除去料流中的前端冷料

2.试比较Z型拉料杆、倒锥形拉料杆和球形头拉料杆的动作特点和适用场合。

3.何为多腔模分流道平衡式与非平衡式?各有何特点及适用什么场合?

所谓平衡式指从主流道到各型腔的分流道和浇口其长度,形状,断面尺寸都是对应相等的,适用于生产高精度的制品时

非平衡式布置的分流道一般来说适用于型腔较多的情况,其流道的总长度可比平衡式布置的短一些,因而可以减少回头料得重量,对于性能和精度要求不高的塑件来说是经济可行的

4.何为无流道凝料的注塑模具?有何特点?怎样的塑料品种较适合此种成型方法?

无流道注塑模具包括热流道和绝热流道模具两类,嘴到型腔浇口之间的塑料呈熔融状态。加热流道在流道板内设置加热原件,而绝热流道则靠流道中冷凝的塑料外层对流道中心熔融料起保温作用。在每一次注塑周期中,只需取出制件而没有浇注系统凝料,这就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也保证了压力在流道中的传递,这样的模具容易达到全自动操作。

特点: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同时还能提高制品的质量。

具有以下性质的材料,适宜采用热流道模具:

加工温度的范围宽,熔体黏度随温度变化小的塑料。

对压力敏感,不加压力时不流延,但施以很小压力即容易流动的塑料熔体。

热变形温度较高。制品在高温下而能快速固化,并能快速脱出塑料件。

5.何为模具的成型零件?它包括哪些部分?

直接构成模具型腔的所有零件都称为成型零件,通常包括:凹模,凸模,成型杆,成型环,各种型腔镶嵌件等直接构成模具型腔的所有零件都称为成型零件,通常包括:凹模,凸模,成型杆,成型环,各种型腔镶嵌件等

6.在什么情况下,整体嵌入式凹模和型芯须考虑止转定位问题?如何实现止转定位?

如果制件不是旋转体,而凹模的外表面为旋转体时,则应考虑止转定位。常用销钉定位。销钉孔可钻在连接缝上(骑缝销钉),也可钻在凸肩上。当凹模镶件淬火后硬度很高不便加工销孔或骑缝钉孔时,最好利用磨削出的平面采用键定位,键定位特别适用于在多型腔模具中固定成排的阴模,也适用于凹模经常拆卸的地方。

7.注塑充模时排气不良有什么后果?可采用的排气措施有哪些?

当塑料熔体注入型腔时,如果型腔内原有气体、蒸汽等不能顺利排出,将在制品上形成气孔、银丝、灰雾、接缝、表面轮廓不清,型腔不能完全充满等弊病,同时还会因气体压缩而产生高温,引起流动前沿物料温度过高,粘度下降,容易从分型面溢出,发生飞边,重则灼伤制件,使之产生焦痕。而且型腔内气体压缩形成的反压力会降低充模速度,影响注塑周期和产品质量(特别在高速注射时)

排气措施:1)利用分型面或配合间隙排气2)开设专用排气槽3)用多孔烧结金属块排气4)负压及真空排气

8.模具导向定位机构有何作用?一般可采用哪些方法导向定位?

9.相对于导柱导套,锥面定位机构有何特点?当采用了锥面定位机构,模具上是否可省去

导柱导套导向机构?

由于导柱与导向孔之间有配合间隙,不可能精确定位。对于侧壁形状不对称的塑件,注

塑压力也会产生侧向推力,如果侧向力完全由导柱来承受,则会发生导柱卡死、损坏或开模时增加磨损,因此最好同时采用锥面定位。锥面定位的最大特点是配合间隙为零,可提高定位精度。

不能省去,要两者同时使用。

10.推杆和推件板脱模机构各有何特点?各适用于何种场合?

推杆是推出机构中最简单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由于推杆加工简单、安装方便、维修容易、使用寿命长、脱模效果好,因此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但是,因为它与塑件接触面积比较小,设计不当易引起应力集中因而顶穿塑件或使塑件变形。

推件板脱模机构适用于各种薄壁容器、筒形制品、大型罩壳及各种带一个或多个孔的塑件。推件板推出的特点是推出力大而均匀,运动平稳,且不会在塑件表面留下推出痕迹,因此应用十分普遍。

11.双脱模机构与定模脱模机构有何区别?

普通模具的脱模机构设在动模边,分型后塑件留在定磨边,在定模边设推件板在连续分型的过程利用定距拉杆或链条拉动推件板从型芯上强制脱下,

当机构塑件对动模和定模的附着力和包紧力相差不多时,如所成型的塑件在动模的定磨边都设有型芯,而且塑件对两型芯的收缩力和包紧力差不多时,又如塑件由于内外壁脱模斜度不相等的原因造成对定模倾向难以判断,这时采用双脱模机构,即在动定模两侧都设有脱模机构,无论制品留在那边都能脱出

12.何为二级脱模机构?其脱模过程有何规律?

13.侧抽机构中,楔紧块的作用是什么?楔紧块的斜角(楔紧角)大小应如何确定?为什么?作用:当塑料熔体注入型腔后,它以很高的压力作用于型芯或瓣合模块,迫使滑块外移。常用契紧面承受侧向推力。契紧块得斜角硬略大于斜销的斜角,这样开模时契紧块的斜面能很

快离开滑块,不会发生干涉现象,它一般比斜销斜角大~

第四、五、六、七、八、九章

1.管材挤塑成型模具中,管材的定径方式有哪些?简述它们的定径原理,并比

较它们的优缺点。

一般用内径定型和外径定型的两种方法。外定径简单,操作方便,管材外径尺寸精度高;内定径管壁应力分布好(管材内壁拉应力小),管材内径尺寸精度高。

外径定型有两种定径方法,为内压法定径,和真空吸附法定径。

2.压塑模具按其上、下模配合结构特征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三种)?它们的结

构特点分别是什么?简述它们各自的适用场合。

按上、下模配合结构特征可将压塑模具分为:

1)溢式压缩模(敞开式)无加料室,型腔室就是加料室

溢式压缩模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耐用;制品易取出,特别是扁平

制品可以不设推出机构。由于无加料腔,操作者容易接近型腔底部,所以,安

装嵌件方便。它适于压制扁平的制品,特别是强度和尺寸无严格要求的制品,

如钮扣、装饰品等。

2)不溢式压缩模(封闭式压缩模) 加料室是型腔室的延续(加料室在其上方),加料室断面尺寸与型腔室相同

该模具的加料腔是型腔上部截面的延续,凸模与加料腔有较高精度的间隙配

合,故塑件径向壁厚尺寸精度较高。理论上讲压机所施的压力将全部作用在塑

件上,塑料的溢出量很少,制品在垂直方向上可能形成很薄的飞边。凸模与凹

模的配合高度不宜过大,不配合部分可以像图中所示那样将凸模上部截面尺寸

减小,也可将凹模对应部分尺寸逐渐增大形成锥面。

3)半溢式压缩模(半封闭式压缩模) 加料室在型腔室上方,但加料室断面尺寸比型腔室大

该模具的特点是在型腔上方设一截面尺寸大于塑料制品尺寸的加料腔,凸模与

加料腔成间隙配合。加料腔与型腔分界处有一环形挤压面,其宽度约4~5mm,

凸模下压到与挤压面接触为止。在每一压制循环中,加料量稍有过剩,过剩的

原料通过凸模与加料腔的配合间隙或在凸模上开设专门的溢料槽排出。溢料速

度可通过间隙大小和溢料槽多少进行调节,其塑料制品的致密度比溢式压缩模

的好。半溢式压缩模操作方便,加料时只需按体积计量,而塑料制品的高度尺

寸由型腔高度h决定,可得到高度基本一致的制品。

4)带加料板的压模(介于溢式与半溢式)

5)半不溢式压模(介于半溢式与不溢式)

3.料腔式传递模的结构有何特点?其加料室断面面积应如何确定?

由于料腔式传递模的压料压力通过压料柱塞作用在加料室底面积上,然后通过上模板传力,将分型面锁紧,避免分型面胀开溢料,因此要求作用在料腔底部的总压力(锁紧力)必须大于由于型腔内压将分型面胀开的力(胀模力)。一般而言使料腔的横断面积大于制品和分流道的水平面积之和即可。

4.传递模主流道有时为何呈倒锥形?其分流道设计有哪些要点?

为防止主流道与喷嘴处溢料;为减小料流转向过渡时的阻力;分流道设计的要点:各种塑料的流动性有差异,可根据塑料的品种粗略地估计分流道的直径;(2)对壁厚小于3mm,质量200g 以下的塑料制品,还可用如下经验公式确定分流道直径;(3)当注射模主流道和分流道的剪切速率浇口的剪切速率所成型的塑件质量较好

5.热固性塑料成型时,为何重视排气系统的设计?排气方式有哪些?排气装置

的位置一般设在何处?

排气方式:1)利用配合间隙排气;2)在分型面上开设排放气槽排气;

3)利用排放气塞排气;4)强制性排气。

6.与热塑性塑料注塑模相比,热固性塑料注塑模在成型零件和脱模机构设计方

面有何不同

料筒加热方式热固性塑料的塑化热量主要来源是螺杆旋转的剪切热。料筒的外加热主要起预热作用,并起对料筒温度的调节作用。单一的电热方式易使物料过热固化。因此,常用水或油加热料筒。也有电加热水结构的料筒。另一种是油电加热料筒,电热仅用于预热,塑化时调节油温来控制料筒温度,所以料筒温度控制精度较高。2塑化螺杆的压缩比由对热塑性注塑料的2~3.5:1改小至1:1。长径比由15~20减小为12~15,以减少对物料的剪切和摩擦作用。

7.吹塑成型模具在结构上有何特点?夹坯口刃宽对塑料制品的成型有何影

响?如何增加瓶底熔合缝的牢度

夹坯刃口过小会减小制品接合缝的厚度,降低其接合强度,甚至出现裂缝。刃宽过大则闭合不紧,无法切断余料,甚至使模具无法完全闭合。对于小型吹塑件b取1~2mm;

对于大型吹塑件b取2~4mm。

8.真空热成型模具的抽气孔的位置应如何布置?该模具材料有哪些特点?

抽气孔的位置排布:要均匀分布在制品的各部分,尤其是在片材变形过程中最后与模具型面接触的部位即模具型面最低点、角隅处和轮廓复杂处要有足够的抽气孔。

由于真空热成型模具受力不大,因此除用金属材料制模外(如钢模、铝合金模、锌合金模),还可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模,如硬木、石膏、酚醛塑料、环氧树脂等。

●用锻压铝板或铝棒制成的铝合金模,具有强度高、导热性好、容易调节模温,不生锈、

表面粗糙度有保证,但成本较高。

●锌合金模具:熔点低,铸造性能好,适合多种形式的铸造工艺,且机械加工性能好,

制模工艺简单,有良好的耐磨性,可反复使用。

9.试模时,应如何选择注射压力、料筒温度、注射速率?调整时按什么顺序进

行?为什么?

开始试模时,原则上选择低压、低温、中速成型。然后按压力、速率、温度这样的先后顺序变动,直至试模成功。在试模过程中要作好详细记录

由于注射压力变化的影响,立即就可以从制品上反映出来,所以如果制品充不满,首先是调整注射压力,当多次变更注射压力仍无显著效果时,才考虑调整其它工艺参数。一般最后才调整料筒温度,这是因为料筒温度的上升和塑料熔体的上升有一个时间差,两者温度才能达到平衡。因此调好料筒温度后,必须在一定时间后才能反映在制品上。另外把料筒温度调得过高,可能使塑料熔体易产生降解。

★影响塑件成型收缩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塑件成型收缩的因素可归纳为四个方面:(1)塑料的品种,各种塑料都具有各自的收缩率;(2)塑件结构,塑件的形状、尺寸、壁厚、有无嵌件、嵌件数量及其分布对收缩率的大小也有很大影响;(3)模具结构,模具的分型面、浇口形式、尺寸及其分布等因素直接影响料流方向、密度分布、保压补缩作用及成型时间;(4)成型工艺条件,模具温度高,熔料冷却慢,则密度低,收缩率大。

★何为浇注系统?其作用是什么?

浇注系统:指塑料熔体从注射机喷嘴射出后到达型腔之前在模具内流经的通道。

作用:①:将来自注射机喷嘴的塑料熔体均匀而平稳地输送到型腔,同时使型腔内的气体能及时顺利排出;②:在塑料熔体填充及凝固的过程中,将注射压力有效地传递到型腔的各个部位,已获得形状完整、内外均匀、质量优良的塑料制件。

★何为冷料穴?冷料穴的作用是什么?

为防止冷料进入浇注系统的流道和型腔,用一个井穴将主流道延长以接收冷料,把这一用来容纳注射间隔所产生的冷料的井穴称为冷料穴。

作用:①:容纳冷料;②:开模时将主流道和分流道的冷凝料勾住,使其保留在动模一侧,便于脱模。

★分型面的选用原则:

首先要选择断面轮廓最大的地方作为分型面,这是主要原则,下面的是副要原则:

便于塑件的脱模;考虑塑件的外观;保证塑件精度的要求;有利于排气;考虑脱模斜度对脱模的影响

塑料模具期末考试题目

一、填空: 1、注射成型一般用于热塑性塑料的成型。压缩模塑主要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 2、分型面选择时要便于侧分型和抽芯。若塑件有侧孔或侧凹时,宜将侧型芯设臵在垂直开模方向上,,除液压抽芯机构外,一般应将抽芯或分型距较大的放在开模方向上。 3、在塑件注射成型过程中,侧型心在抽芯方向上受到型腔内塑料熔体较大的推 力作用,为了保护斜导拄和保证塑件精度而使用楔紧块,楔紧块的斜角α一般为α+(2~3)。 4、注射模的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及冷料穴四部分 组成。 5、注射成型的主要工艺参数是温度、压力和时间 6、塑料中的添加剂之一的稳定剂按其作用分为热稳定剂、光稳定剂和抗氧化剂。 7、注射模塑成型完整的注射过程包括加料、塑化、注射、保压、冷却和脱模 8、塑料按性能及用途可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殊塑料 9、塑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使用性能体塑料的使用价值;工艺性能 体现了塑料的成型特性。 10、注射机按塑化方式分为柱塞式螺杆式两种,其中螺杆式注射机塑化效果较好 11、塑料一般是由树脂和添加剂组成 12、浇口的类型可分点浇口、侧浇口、直接浇口、中心浇口、潜伏式浇口、护耳 浇口六类。 13、注射模的排气方式有开设排气槽排气和利用模具分型面可模具零件的配合间 隙自然排气。排气槽通常开设在型腔最后被填充的位臵 14、线型无定型塑料的热力学曲线图中, 按塑料在不同温度下形变率可分三态,

18、设计注射模的推出机构时,推杆要尽量短,一般应将塑件推至高于型芯10 ㎜左右.注射成型时,推杆端面一般高出所在型芯或型腔的表面0.05~0.1㎜。 19、设计的注射模闭合厚度应满足下列关系: Hmin≤Hm≤Hmax ,若模具厚度小 于注射机允许的模具最小厚度时,则可采用加垫板的方法来调整,使模具闭合。 20、在多型腔模具中,型腔和分流道的排列有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两种 21、注射模的排气方式有开设排气槽排气和利用模具分型面可模具零件的配合间 隙自然排气。排气槽通常开设在型腔最后被填充的位臵 22、模具中导向装臵的作用是导向作用和定位作用以及承受一定 的侧向压力。 23、塑料制品的后处理主要为退火处理或调湿处理 24、模具中导向装臵的作用是导向作用和定位作用以及承受一定 的侧向压力。 二、选择题 1、浇口套进口的直径d应比注射机喷嘴孔直径d1 ( B ) A、小 1~2mm; B、大1~2mm ; C、大2~3mm; D、小2~3mm; 2、某些情况下,开模后塑件留在或可能留在没有推出机构的定模—侧,模具结构应设计(A) A、双向推出机构; B、侧抽芯机构; C、二次推出机构; 3、注射成型机的最大注射压力应( C )塑料制品成型所需的注射压力。 A、小于; B、等于; C、稍大于; 4、推杆推出机构设计时,推杆与推杆孔配合间隙(B)所用塑料的溢边值。溢边值一般为0.02~0.08mm。 A、大于等于; B、小于等于; C、大于; D、小于 5、设计螺纹脱模机构时,对于塑料制品的主要要求是:( C ) A、有脱模斜度 B、有加强肋 C、有防转结构 6、压缩模具主要用于( B )的成型。 A、热塑性塑料大型塑件; B、热固性塑料大型塑件; C、热塑性塑料小型塑件。 D、热固性塑料小型塑件; 7、多型腔模具中,分流道的布臵以( B )为佳。 A 、一般式B、平衡式C、非平衡式 8、适合于自动切断浇口的浇口是(C)。 A 、直接浇口B、中心浇口 C 、潜伏式浇口 9、斜导柱的斜角α与楔紧块的楔角α?的关系是(C)。 A、α>α? B、α=α’ C、α<α? 10、压缩模与注射模的结构区别之一在于压缩模( D )。 A .有成型零件,没有加料室 B .有导向机构,没有加热系统 C .有加料室,没有支承零部件 D .有加料室,没有浇注系统 11、浇口应开设在塑件壁厚( A )处,以减少流动阻力,并有助于补缩。 A .较厚 B .较薄 C .均匀 D .以上都不 12、采用直接浇口的单型腔模具,适用于成型(B)塑件,不宜用来成型( A )的塑件。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试题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 计考试试题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徐州工程学院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题目及答 案 一、填空(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顶出推板与凸模(型芯)在安装时应采用锥面配合,其目的是辅助定位, 防止偏心溢料。 2.螺杆式注塑机与柱塞式相比,其优点在于__螺杆式注塑机剪切塑化能力强, 塑化量大_。 3.调湿处理是针对吸湿性塑料而言,具体方法是将制品放在热水中处 理。 4.压制成形与压铸成形均可用于热固性塑料,二者在模具结构上的主要差别在 于压铸模具有浇注系统,而压制成型没有。 5. ABS属于高强度塑料,在注塑成型前需要预先干燥,而且成型时的流动 性也稍差。 6.在斜抽芯机构中锁紧楔的楔角一般比斜导柱的倾斜角大。主要是为了模 具开模时防止造成干涉。 7.塑件允许的最小壁厚与塑料品种和塑件尺寸有关。 8.塑料模的基本结构都由动模和定模两大部分组成。 9.型腔气体的排除,除了利用顶出元件的配合间隙外,主要靠分型 面,排气槽也都设在分型面上。

10. 塑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在计算时需考虑的主要有:成型零部件 的制造误差、成型零部件 的磨损和塑料的成型收缩。 11. 当分流道设计的比较长时,其末端应留有冷料穴,以防前锋冷料阻塞浇 口或进入模腔,造成充模不足或影响制品的熔接强度。 12. 适用于要求自动切除浇口凝料的注塑模浇口方式是潜伏式浇口。 二、判断正误(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厚壁塑件不容易产生表面凹陷和内部缩孔。 (×) 2. 当模具采用脱件板脱模机构时,可以采用Z形拉料杆与冷料井匹配。(×) 3. 冷却系统的通道要尽量避开塑件的熔接痕部位,以免影响塑件的强度。( √ ) 4.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中的滑块导滑长度有一定的要求,完成抽拔后,滑块留在导滑槽中的长度不应小于 滑块长度的3/2。 (×) 5.潜伏式浇口是点浇口的演变形式,因此其模具也应设计成三板式结构。(×) 6.细长型芯应避免偏心进料,否则会造成塑件的壁厚不均,脱模困难。( √ )

塑料成型模具复习题参考答案

塑料成型模具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叫模具?什么叫塑料模具? 模具是利用其本身所特有的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的工具;成型塑料制品的模具叫塑料模具。 2*、对塑料模的要求有哪些? (1)能成型出合格的塑件;(2)自动高效,操作方便;(3)结构合理,制造方便,制模成本低。 3、按成型方法,可将塑料模分为哪几类? 有注射模,挤出模,压制模,传递模,吹塑模,真空及压缩空气成型模具等。 第二章塑料制件设计 1、设计塑件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塑件的使用要求;(2)塑料材料的性能;(3)成型设备的规格参数; (4)成型的工艺条件;(5)模具的结构。 2*、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成型零件的制造误差;(2)成型零件的磨损;(3)塑料的收缩率波动; 此外,还有模具零件的安装、定位误差及飞边的厚薄变化。 3、塑件的表面粗糙度和模腔的表面粗糙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模腔的表面粗糙度应该比塑件的高一级。

4*、对塑件的结构形状有什么要求? 塑件的结构形状除满足其使用要求外,还应尽可能使其对应的模具结构简单,以便于模具的加工制造。 5、沿塑件的开模和抽拔方向,为什么应设斜度?斜度值一般为多大? 为便于塑件脱模,减少和避免塑件在脱模和抽芯过程中产生划痕、拉毛、变形等缺陷,沿塑件的脱模和抽拔方向应设一定的斜度。 6*、对塑件的壁厚有哪些要求? 塑件的壁厚在满足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薄些,以节省材料,但应满足成型的要求;塑件各处壁厚应尽量均匀。 7、试述加强筋的作用和热塑性塑件加强筋的典型尺寸。 作用:加强,有时可便于料的流动充模。尺寸:高度不要过大,宽度不超过塑件壁厚,脱模斜角2~5°。 8*、塑件的转角处为什么一般应用圆角过渡?什么情况下不能用圆角过渡? 可提高塑件和模具的强度,便于料的流动,有时可便于模具的加工。在分型面、零件的镶嵌处及使用要求不能用圆角的地方,不要用圆角过渡。 9、设计塑件上的孔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保证孔周围的强度,孔与孔之间、孔与边壁之间应留一定的距离,受力孔应用加强结构,孔深不要太大。 10*、成型塑件通孔的型芯的安装固定方式有哪几种(作图表示)?各有什么特点? 成型塑件通孔的型芯的安装固定方式有:(1)一个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型芯;(2)两个对接型芯;(3)一个一端固定一端导向的型芯(图略)。其特点可从型芯的稳定性和模具结构的复杂性两方面考虑。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期末试题

(勤奋、求是、创新、奉献) 《塑料模设计》课程试卷A答案 (本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顶出推板与凸模(型芯)在安装时应采用锥面配合,其目的是辅助定位,防止偏心溢料。 2.螺杆式注塑机与柱塞式相比,其优点在于__螺杆式注射机剪切塑化能力强,塑化量大 _。 3.调湿处理是针对吸湿性塑料而言,具体方法是将制品放在热水中处理。 5. ABS属于高强度塑料,在注塑成型前需要预先干燥,而且成型时的流动性也稍差。 6.在斜抽芯机构中锁紧楔的楔角一般比斜导柱的倾斜角大。主要是为了防止开模时造成干涉。 7.塑件允许的最小壁厚与塑料品种和塑件尺寸有关。 8.塑料模的基本结构都由动模和定模两大部分组成。 9.型腔气体的排除,除了利用顶出元件的配合间隙外,主要靠分型面,排气槽也都设在分型面上。 10. 塑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在计算时需考虑的主要有:成型零部件的制造误差、 成型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在大磨损量和塑料收缩率波动。 11. 当分流道设计的比较长时,其末端应留有冷料穴,以防前锋冷料阻塞浇口或进入模腔,造成充 模不足或影响制品的熔接强度。 12. 适用于要求自动切除浇口凝料的注塑模浇口方式是潜伏式浇口。 二、判断正误(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厚壁塑件不容易产生表面凹陷和内部缩孔。(F ) 2. 当模具采用脱件板脱模机构时,可以采用Z形拉料杆与冷料井匹配。(F ) 3. 冷却系统的通道要尽量避开塑件的熔接痕部位,以免影响塑件的强度。( T ) 4.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中的滑块导滑长度有一定的要求,完成抽拔后,滑块留在导滑槽中的长度不应小于 滑块长度的3/2。( F )5.潜伏式浇口是点浇口的演变形式,因此其模具也应设计成三板式结构。(F ) 6.细长型芯应避免偏心进料,否则会造成塑件的壁厚不均,脱模困难。( T ) 7. 注塑时最后充满的往往是离浇口最远的部位。(F ) 8. 塑件上的文字最好做成凹字,这样模具上相应型腔的加工就方便些。( T ) 9. 从有利于排气的角度考虑,分型面应尽量设在流动方向上的末端。( T ) 10. 无拉料杆的冷料井一般用在顶杆顶料的场合,其分流道应该设计成S形。( T )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塑料成型与模具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完整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 A )热塑性塑料在常温下,呈坚硬固态属于。 A、玻璃态 B、高弹态 C、粘流态 D、聚集态 2. ( D )卧式注射机SX-Z-63/50中的50表示锁模力为 _ __ _。 A、500 B、 50 C、 50 D、 500 3. ( b)凹模是成型塑件的成型零件。 A、表面 B、外表面 C、上端面 D、下端面 4. ( D )下列不属于注射模导向机构的是。 A、导柱 B、导套 C、导向孔 D、推杆 5. ( C )在注射成型中,金属嵌件预热的目的是。 A、可以加热物料 B、增加嵌件的强度 C、降低嵌件周围塑料的收缩应力 D、有利于排气 6. ( C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表面质量问题。 A、熔解痕 B、塑件翘曲变形 C、塑件强度下降 D、塑件有气泡 7. ( D )卧式注射机的注射系统与锁模系统的轴线分布。 A、都水平 B、注射系统的垂直,锁模系统的水平 C、都垂直 D、注射系统的水平,锁模系统的垂直 8. ( B )在斜导向柱侧向分型抽芯机构中,斜导柱的倾斜角度围应该是______。 A、0°~30° B、15°~25° C、15°~30° D、15°~45° 9. ( C )将注射模具分为单分型面注射模、双分型面注射模等是按______分类的。 A、按所使用的注射机的形式 B、按成型材料 C、按注射模的总体机构特征 D、按模具的型腔数目 10. ( A )设计浇注系统时,应_____ _。 A、尽可能减短流道长度 B、流道断面选择比表面积大的形状为佳 C、尽可能提高流道表面粗糙度 D、选择小尺寸浇口,以使浇口断痕不影响制品的外观 2.注射机料筒温度的分布原则是什么?( A ) A、前高后低 B、前后均匀 C、后端应为常温 D、前端应为常温 4.下列不属于塑料模失效形式的是( D )? A、变形 B、断裂 C、磨损 D、冷却6.球头铣刀主要用于加工塑料模具零件中的( D )容? A、大平面 B、孔 C、键槽 D、轮廓7.下列不属于注射模导向机构的是( D )? A、导柱 B、导套 C、导向孔 D、推杆8.主流道一般位于模具中心位置,它与注射机的喷嘴轴心线( D )? A、垂直 B、相交 C、相切 D、重合9.下列不属于推出机构零件的是( C )? A、推杆 B、复位杆 C、型芯 D、推板10.压缩模具中凸模的结构形式多数是( B )的,以便于加工制造。 A、不锈钢 B、整体式 C、工具钢 D、组合式11.以下属于天然树脂的是( A )。A、松香 B、环氧树脂 C、聚乙烯 D、PVC 12.下列不属于塑料模具结构零件的作用的是( D )? A、装配 B、定位 C、安装 D、成型13.下列不属于稳定剂的是:(D ) A、光稳定剂 B、热稳定剂 C、抗氧剂 D、树脂14.()的作用,除了用其顶部端面构成冷料穴的部分几何形状之外,还负责在开模时把凝料从主流道中拉出。( C ) A、推杆 B、冷料穴 C、拉料杆 D、型腔15.多型腔模具适用于( B )生产? A、小批量 B、大批量 C、高精度要求 D、试制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 分型面选择的一般原则(写出3项即可) 1、分型面应使模具结构尽量简单,避免或减少侧向分型; 2、分型面应有利于塑件的顺利脱模; 3、分型面的选择应保证塑件的尺寸精度; 4、分型面应不影响塑件的外观质量; 5、分型面的选择应保证型腔的顺利排气; 6、分型面应便于模具的加工制造。 2. 模具推出机构的设计遵循什么原则 1、机构运行安全可靠:推出机构应工作可靠、运动灵活、制造方便、配换容易; 2、机身要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足以克服脱模阻力; 3、保证塑件不变形和不损坏;保证塑件外观良好; 4、不损坏塑件外观和使用性能; 5、设计推出机构时应尽量使塑件留在动模一边。 3. 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各有什么特点 热塑性塑料加热时能变软以至流动,冷却后变硬,这种过程是可逆的,可以反复进行,热塑性塑料中树脂分子链是线性或带支链的结构,加热和冷却过程都是物理变化; 热固性塑料第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化学反应而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此后再次加热已不能变软流动了。6.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答:1)冷却水道应尽量多、截面尺寸尽量大,2)冷却水道至型腔表面距离应尽量相等,3)浇口处加强冷却,4)冷却水道出、入口温差应尽量小,5)冷却水道应沿着塑料收缩的方向设置。 5. 为什么塑件要设计成圆角而不是尖角的形式 塑件的尖角部位在成型时会产生应力集中,当受到冲击振动时易开裂;将塑件设计成圆角,不仅避免产生应力集中,提高了塑件强度,还有利于塑件的冲模流动;同时模具型腔对应部位也呈圆角,这样使模具在淬火和使用时不致应力集中而开裂,提高模具的坚固性

塑料期末复习思考题(答案版)

期末复习思考题(08102311、312班) 一、塑件设计 1.在哪些情况下可采用强制脱模? 根据工件的结构,合理选择顶杆的位置和数量,保证工件脱模时不变形,即考虑脱模的工艺性和经济性。 2.塑件上斜度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塑件在冷却过程中产生收缩,在脱模前会紧紧包在型芯上,或由于黏附作用,塑件紧贴在型腔内。因此,为了便于从塑件中抽出型芯或从型腔中脱出塑件,防止在脱模时拉伤或擦伤塑件,在设计塑件时必须使塑件内外表面沿脱模方向留有足够的斜度,在模具上即称为脱模斜度。 3.塑件壁厚过大或过小会产生哪些问题?塑件壁厚为何应尽可能均匀?对不合理的壁厚 会修改(见课本上的举例)。 塑件的壁厚对塑件质量有很大影响,壁厚过小成型时流动阻力大,大型复杂塑件就难以充满型腔。塑件壁厚的最小尺寸应满足以下方面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脱模时能经受推出机构的推出力而不变形;能承受装配时的紧固力。塑件最小壁厚值随塑料品种和塑件大小不同而异。壁厚过大,不但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对热固性塑料成型来说增加了模压成型时间,并易造成固化不完全;对热塑料性塑料而言,则增加了冷却时间,降低了生产率,也影响产品质量,如产生气泡、缩孔、凹陷等缺陷。所以,塑件的壁厚应有一个合理的范围。 同一塑料零件的壁厚应尽可能一致,否则会因冷却或固化速度不同产生附加内应力,使塑件产生翘曲、缩孔、裂纹甚至开裂。塑件局部过厚,外表会出现凹痕,内部会产生气泡。如果结构要求必须有不同壁厚时,不同壁厚的比例不应超过1∶3,且应避免厚薄过渡部分的突然变化。 4.一般应如何提高塑件的刚性? 单纯采用增加壁厚的办法来提高塑料制品的强度和刚度是不合理的。厚壁塑件成型时易产生缩孔和凹痕,此时可采取在不增加壁厚的情况下设置加强筋。除了采用加强筋外,薄壳状的塑件可制作成球面或拱面,这样可有效地增加刚性和减少变形。 5.塑件为何较多采用圆角过渡? 塑件除了使用上要求采用尖角之外,其余所有转角处应尽可能采用圆角过渡,因为带有尖角的塑件,往往会在尖角处产生应力集中,在受力或受冲击振动时发生破裂,甚至在脱模过程中由于成型内应力而开裂,特别是塑件的内角处。此外塑件设计成圆角的还有如下作用:●使模具在淬火和使用时避免产生应力集中而开裂,提高模具的坚固性。 ●利于塑料的充模流动和脱模。 ●使塑件更美观。 6.何为伏陷物?嵌件上设置伏陷物的目的是什么? 圆柱型零件采用开槽和滚花结构保证塑件牢固地固定在塑件中 二、注塑模具设计 1.何为单分型面注塑模?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零件名称是什么?单分型面注塑模的特点 有哪些? 单分型面注射模习惯上又称两板式注射模。它是注射模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由动模和定模构成。其凹模型腔设在定模上,凸模型芯设在动模上,主流道设在定模上,分流道和浇口设在分型面上,开模后塑料制品连同流道凝料一起留在动模一侧。动模一侧设有推出机构,用以推出塑料制品及流道凝料(又称脱模)。这类模具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对塑料制品成型的适应性很强,所以应用十分广泛。 2.何谓锁模力?

塑料模具设计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5分) 1、根据塑料受热后的性能特点,可将塑料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类。 2、塑料成型最重要的工艺是温度、压力和时间。 3、按注塑部分和锁模部分的位置和方向不同,注射机可分为立式、卧式和直角式三种类型 4、由于一副模具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分型面,一般把动模和定模部分之间的分型面称为主分 型面,在模具装配图上用“ PL ”表示,并用“”标出,箭头的指向为动模移动的方向。 5、注射模的零件比较多,根据模具上各部件的主要功能,一般把注射模分为成型零部件、浇注系统、导向机构、脱模机构、温度调节装置、结构零部件及其它机构等几个基本组成部分。 6、注射模的普通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等四部分组成。 7、常用的一次脱模机构有推杆脱模、推管脱模、推块脱模、推件板脱模和多元件联合脱模等形式。 8、常用的复位机构有复位杆复位和弹簧复位两种形式,而常用的先复位机构有弹簧先复位机构和连杆式先复位机构。 9、注射模具常用的导向机构有导柱和导套导向和锥面对合导向。 10、根据流到获取热量方式不同,一般将热流道注射模分为绝热流道注射模和加热流道注射模 11、压缩模具又称压制模,简称压缩模或压模。 12、根据具体的成型方法,吹塑成型工艺可分为挤出吹塑成型、注射吹塑成型、 拉伸吹塑、多层吹塑成型和片材吹塑成型等5 种形式。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计10分) ( √)1.一副塑料模可能有一个或两个分型面,分型面可能是垂直、倾斜或平行于合模方向。 ( ×)2.多数塑料的弹性模量和强度较高,受力时不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 ( √)3.成型零件的磨损是因为塑件与成型零件在脱模过程中的相对摩擦及熔体冲模过程中的冲刷。 ( √)4.塑料模的垫块是用来调节模具总高度以适应成型设备上模具安装空间对模具总高度的要求。 ( √)5.冷却回路应有利于减小冷却水进、出口水温的差值。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试题

工程学院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顶出推板与凸模(型芯)在安装时应采用锥面配合,其目的是辅助定位,防止偏心溢料。 2.螺杆式注塑机与柱塞式相比,其优点在于__螺杆式注塑机剪切塑化能力强,塑化量大_。 3.调湿处理是针对吸湿性塑料而言,具体方法是将制品放在热水中处理。 4.压制成形与压铸成形均可用于热固性塑料,二者在模具结构上的主要差别在于压铸模具有浇注系统,而 压制成型没有。 5. ABS属于高强度塑料,在注塑成型前需要预先干燥,而且成型时的流动性也稍差。 6.在斜抽芯机构中锁紧楔的楔角一般比斜导柱的倾斜角大。主要是为了模具开模时防止造成干涉。 7.塑件允许的最小壁厚与塑料品种和塑件尺寸有关。 8.塑料模的基本结构都由动模和定模两大部分组成。 9.型腔气体的排除,除了利用顶出元件的配合间隙外,主要靠分型面,排气槽也都设在分型面上。 10. 塑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在计算时需考虑的主要有:成型零部件的制造误差、成型零部件的磨损和塑料的成型收缩。 11. 当分流道设计的比较长时,其末端应留有冷料穴,以防前锋冷料阻塞浇口或进入模腔,造成充模不 足或影响制品的熔接强度。 12. 适用于要求自动切除浇口凝料的注塑模浇口方式是潜伏式浇口。 二、判断正误(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厚壁塑件不容易产生表面凹陷和部缩孔。(×) 2. 当模具采用脱件板脱模机构时,可以采用Z形拉料杆与冷料井匹配。(×) 3. 冷却系统的通道要尽量避开塑件的熔接痕部位,以免影响塑件的强度。 ( √ ) 4.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中的滑块导滑长度有一定的要求,完成抽拔后,滑块留在导滑槽中的长度不应小于 滑块长度的3/2。(×) 5.潜伏式浇口是点浇口的演变形式,因此其模具也应设计成三板式结构。(×)6.细长型芯应避免偏心进料,否则会造成塑件的壁厚不均,脱模困难。 ( √ )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期末预测试卷部分答案

一、填空题(10×1=10分) 1. 组成聚合物的高分子链状结构有以下三种类型:、、。线型高分子、支链型高分子、体型高分子。 2. 牛顿型流体在平直管内受剪切应力而引发的流动形式有两种:和涡流。 层流 3. 测量塑料的流动性的方法:与。熔融流动指数测定法和螺旋线长度测定法 4. 塑料在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三种但却不同的物理状 态:、、。 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 5. 聚合物分子在受到热、应力、微量水、酸、碱等杂质以及空气中的氧作用,导致聚合物链断裂、分子变小、相对分子质量降低的现象称为。聚合物的降解 二、选择题(10×2=20分) 1. 从尽量减少散热面积考虑,热塑性塑料注射模分流道宜采用的断面形状是( A )。 A、圆形 B、矩形 C、梯形 D、‘U’形 2. 下列塑料中属于热固性塑料的是( D )。 A、聚乙烯 B、ABS C、尼龙 D、酚醛 3. 对大型塑件尺寸精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C )。 A、成型零件制造误差 B、成型零件装配误差 C、成型收缩率误差 D、成型零件磨损量 4. 采用下列哪一种浇口类型时模具必须采用三板式结构( D )。 A、直接浇口 B、侧浇口 C、轮辐浇口 D、点浇口 5. 注塑模与推杆推出机构配套使用的拉料杆为( A )。 A、“Z”型B、球头C、菌型D、锥形 6. 在推杆推出模具结构中,为了保护成型零件所采用的零件是( C )。 A、导柱 B、销钉 C、复位杆 D、拉料杆 7. 设计模具时与确定型腔数目无关的因素是( D )。 A、现有设备的情况 B、塑件本身的尺寸 C、塑件的精度 D、塑件的原料 8. 斜导柱的斜角α与楔紧块的楔角α?的关系是( A )。 A、α>α? B、α=α? C、α<α? D、以上都错 9. 为避免塑料制品产生熔接痕,在设计模具时,要求在熔接处的外侧开一( B )。 A 、溢料槽B、排气槽C、反料槽D、溢流槽 10. 压缩模具的推出机构应与压机顶出机构相适应,模具所需的推出行程必须( B )。 A、大于压机最小顶出行程 B、小于压机最大顶出行程 C、小于压机最小顶出行程 D、大于压机最大顶出行程 三、判断题(5×1=5分) 1. 注射成型塑化压力越低越好。( F)

模具设计期末复习要点

塑料成型的方法很多,有压缩、压注及注射等。 塑料一般是由_高分子合成树脂_和_添加剂_组成。 塑料按合成树脂的分子结构及热性能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种。 注射成型一般用于热塑性塑料的成型,压缩模塑主要用于热固性塑料的成型。 塑料按性能及用途分为通用塑料、特殊塑料、工程塑料。 在挤出模塑中,塑件的形状和尺寸基本上取决挤出机头和定型模。 注射模塑工艺的条件是温度、压力和时间。 铸造方法可分为砂铸和特种两大类。 弯曲件最容易出现影响工件质量的间题有弯裂、回弹、和偏移等。 拉深模中压边圈的作用是防止工件在变形过程中发生起皱。 冲模的制造精度越高,则冲裁件的精度越高。 按工序组合程度分,冲裁模可分为单工序模、级进模和复合模等几种。 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个冲压工序的冲模称为单工序模。 在条料的送进方向上,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位,并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位的冲压工序的冲模称为级进模。 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位置上,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冲压工序的模具,叫复合模。 由于级进模生产率高,便于操作,易实现生产自动化,但轮廓尺寸大,制造复杂,成本高,所以一般适用于批量大、小尺寸工件的冲压生产。 全部为冲裁工步的级进模,一般是先冲孔后落料。先冲出的孔可作为后续工位的定位孔,若该孔不适合定位或定位要求较高时,则应冲出工艺孔作定位用。 冲裁过程中落料件的外形尺寸等于凹模尺寸,冲孔件孔的尺寸等于凸模尺寸。

不锈钢面盆一般选用不锈钢板,采用冲压工艺生产。 塑料瓶一般采用吹塑工艺生产。 根据塑料成份不同,可分简单组分和多组分塑料,简单组分塑料基本上是以树脂为主,加入少量添加剂而成。 压缩模塑成型主要用于热固性塑料的成型,也可用于热塑性塑料的成型。 塑料的分类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功能塑料三大类。 部分模具上都需设有冷却或加热装置。 注塑成型时,尽可能不采用强制脱模。 对同一塑件而言,尽可能将其壁厚设计成一致。 注塑工艺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所有热塑性塑料都可用注塑工艺成型。 只要产品的材料和结构方式相同,不同工艺方法,其外观效果都会有一定差别。产品造型设计必须有一定的工艺方法与水平来保证。工业设计人员必须了解材料的各种工艺方法才能保证设计的有效性。 绿色材料主要有生物降解材料和循环与再生材料。 材料美学在产品造型设计中具体化,就是质感设计。 质感就是人的感觉器官对材料特性作出的综合印象。 质感是工业造型设计基本构成的三大感觉要素之一。 质感包括两个基本属性:一是生理属性,二是物理的属性。 材料的肌理分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 质感设计的形式美,同样符合美学基本法则。 为保证设计的有效性,工业设计人员必须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能以及各种加工工艺。在产品的方案设计阶段,需先考虑加工工艺,不能等设计定型后再作加工工艺的

注射模具复习题(参考)02576

注射模具设计师(助理级)理论测试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 (×)1、塑料中加入增塑剂的作用是提高塑料的可塑性和机械力学性能。 (×)2、塑料的密度一般为3.3~5.5g/cm3。 (√)3、注射模的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冷料穴、浇口组成。 (×)4、顶出机构是指模具分型后将塑件顶出的装置。 (√)5、成型周期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成型周期中各阶段的时间,以提高生产率。 (×)6、滑块是用来处理产品外表面凹和凸特征的模具零件。 (×)7、塑料产品的形状取决于模具的型芯。 (√)8、注射机注入的塑料熔体流经喷嘴、流道、浇口和型腔,将产生压力损耗,一般型腔内平均压力仅为注射压力的1/4~1/2。 (×)9、推杆和动模板推杆孔的配合一般为H8/k7。 (√)10、在模具结构许可的情况下,冷却水孔数量尽量多,尺寸尽量大。 (√)1、塑料是由树脂和添加剂组成的。 (×)2、水敏性是指某些热稳定性差的塑料,在料温高和受热时间长或浇口截面过小的情况下就易产生降解、变色、分解倾向的特性。 (√)3、加强筋的作用是在不增加塑件壁厚的情况下,增强塑件的强度和刚度,避免塑件翘曲变形。 (√)4、在模具冷却系统中,入水温度和出水温度之差俞小俞好。 (×)5、塑件后处理的目的是为使注塑过程能顺利进行并保证塑件的质量。 (√)6、模具设计时应使注塑机的锁模力大于模具将分型面胀开的力。 (×)7、冷料穴是用来储存因两次注塑间隔期间产生的冷料,防止冷料进入型腔而影响塑件质量,并使熔料能顺利地充满型腔。 (×)8、强度是指构件抗变形的能力。 (×)9、在动模和定模同时设推出机构称为二次推出机构。 (×)10、斜导柱的长度由滑块行程、高度及固定斜导柱的模板厚度决定。 (√)1、有些塑料对应力比较敏感,成型时容易产生内应力,质脆易裂,当塑件在外力或溶剂作用下容易产生开裂的现象,称为应力开裂。 (√)2、塑料是一种可塑成型的材料。它是以高分子聚合物——树脂(目前多用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在加热、加压等条件下,可塑制成一定形状,并且在常温下保 持形状不变的特殊材料。 (×)3、塑件的壁厚过大或过小均会导致塑料流动困难、冷却时间长、易产生缺陷等缺点。

模具设计与制造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普通曲柄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指滑块在下止点位置时,滑块底面到工作台上平面之间的距离。 2、模具的闭合高度是指冲模处于闭合状态时,模具上模座上平面至下模座下平面之间的距离。 3、侧刃常被用于定距精度和生产效率要求高的连续模中,其作用是控制条料进给方向上的进给步距。 4、弯曲变形程度用相对弯曲半径(r/t)表示。 5、影响塑件收缩的因素可归纳为塑料品种、成型压力、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时间、模具浇口尺寸 6、塑料模具的导向机构主要有导柱导向和锥面定位定位两种类型。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 1、曲柄冲床滑块允许的最大压力是随着行程位置不同而不同。() 2、搭边值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 3、斜刃比平刃的冲裁力大。() 4、弯曲工序中,冲压用材料过厚可能造成制件回弹加大。() 5、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仅凸模圆角不同,弯曲后凸模圆角半径小的回弹较小。() 6、弯曲件的中性层一定位于工件1/2料厚位置。() 7、一般情况下,从拉深变形的特点考虑,拉深模的凹模的圆角表面粗糙度应比凸模的圆角表面粗糙度小些。() 8、为了便于塑件脱模,一般情况下使塑料在开模时留在定模上。() 9、塑料模的模脚(垫块)是用来调节模具总高度以适应成型设备上模具安装空间对模具总高度的要求。() 三、选择题 1、冲裁模的间隙应当模具导向件的间隙。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小于等于。 2、在连续模中,条料进给方向的定位有多种方法,当进距较小,材料较薄,而生产效率高时,一般选用定位较合理。 A、挡料销; B、导正销; C、侧刃; D、初始挡料销。 3、注射机的锁模力必须大于型腔内熔体压力与塑件和浇注系统在________ 上______的乘积。 A、模板面积 B、浇口截面积 C、分型面 D、投影面积 4、在多型腔模具中,分流道的排列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 A、平衡式 B、环形 C、非平衡式 D、矩形 5、在实际生产中斜导柱斜角α一般取__ ___ 至_ ____度,最大不超过___________度。 A、25 B、20 C、15 D、 四、问答题 1、什么是冷冲压加工?冷冲压成形加工与其它加工方法相比有何特点? 2、确定冲裁工艺方案的依据是什么?冲裁工艺的工序组合方式根据什么来确定? 3、影响弯曲变形回弹的因素是什么?采取什么措施能减小回弹? 4、简述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5、拉深件坯料尺寸的计算遵循什么原则?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 (2)

1、在注射成型中应控制合理的温度,即控制料筒、喷嘴与模具温度。 2、根据塑料的特性与使用要求,塑件需进行塑后处理,常进行退火与调湿处理。 3.塑料模具的组成零件按其用途可以分为成型零件与结构零件两大类。 4.在注射成型时为了便于塑件的脱模,在一般情况下,使塑件在开模时留在动模上。 5.塑料一般就是由树脂与添加剂组成。 6、塑料注射模主要用来成型热塑性塑料件。压缩成型主要用来成型热固性塑料件。 7.排气就是塑件成型的需要,引气就是塑件脱模的需要。 8.注射模的浇注系统有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等组成。 9.凹模其形式有整体式与组合式两种类型。 10.导向机构的形式主要有导柱导向与锥面定位两种。 11.树脂分为天然树脂与合成树脂。 12、注射模塑最主要的工艺条件,即“三要素”就是压力、时间与温度。 1、卧式注射机SX-Z-63/50中的50表示锁模力为( D ) D、500kN 2、注射机料筒温度的分布原则就是什么? ( A )A、前高后低 3.热塑性塑料在常温下,呈坚硬固态属于( A )A、玻璃态 4.下列不属于塑料模失效形式的就是( D )? D、冷却 5、凹模就是成型塑件( B)的成型零件?B、外表面 6.球头铣刀主要用于加工塑料模具零件中的( D )内容? D、轮廓 7、下列不属于注射模导向机构的就是( D )? D、推杆 8.主流道一般位于模具中心位置,它与注射机的喷嘴轴心线( D)?D、重合 9、下列不属于推出机构零件的就是( C )? C、型芯 10.压缩模具中凸模的结构形式多数就是( B )的,以便于加工制造。B、整体式 11.以下属于天然树脂的就是( A )A、松香 12.下列不属于塑料模具结构零件的作用的就是( D )? D、成型 13.下列不属于稳定剂的就是:(D ) D、树脂 14( C )的作用,除了用其顶部端面构成冷料穴的部分几何形状之外,还负责在开模时把凝料从主流道中拉出。 C、拉料杆 15、多型腔模具适用于( B )生产? B、大批量 1、任何模具上都不需设有冷却或加热装置。 (×) 2、同一塑料在不同的成型条件下,其流动性就是相同的。 (×) 3.同一塑件的壁厚应尽量一致。 (√) 4.对于吸水性强的塑料,在成型前不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5.在注射成型中,料温高,流动性也大。(√) 6、一副塑料模可能有一个或两个分型面,分型面可能就是垂直、倾斜或平行于合模方向。 (√) 7、移动式模具绝对不需要具备轻型易搬的特点。(×) 8.推杆截面形状最多的就是圆形,其原因就是便于加工与装配。(√) 9.填充剂就是塑料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10.为了保证塑件质量与胜利出模,推杆数量应越多越好。(×) 11、所有的塑料制件都可以使用强制脱模。( × ) 12.注塑机锁模力不足时,容易发生制品飞边现象。 ( × ) 13.注塑机额定注射量大于制品及流道所需塑料质量即可。( ×) 14、设计加强筋时没有任何特殊要求。 (×) 15.当分流道较长时,其末端也应开设冷料穴。(√) 16、浇口的截面尺寸越大越好。(×) 17、水敏性强的塑料成型前不需要干燥。(×) 18、注射成型时,为了便于塑件的脱模,在一般情况下,使塑件留在动模上。(√) 19.注射成型工艺包括成型前的准备、注射过程与塑件的后处理。(√) 20、尺寸较大的模具一般采用4个导柱;小型模具通常用2个导柱。(√)

塑料成型工艺设计与模具设计考试题目(含答案)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学校徐州工程学院姓名刘鹏班级 10机制专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高聚物中大分子链的空间结构有、及三种形式。 2、塑料成型时有三种应力形式、、和。 3、分型面的形状有、、、。 4、合模机构应起到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5、推出机构中设置导向装置的目的是,该导柱安装固定在上。 6、注塑成型时,一般而言,塑料为非结晶型、熔体粘度低或为中等的,模温取值; 为高粘度熔体的,模温取。 7、压缩模中,溢式压缩模与其他类型压缩模在结构上的区别是,它的凸模与 凹模的相对位置靠定位,这种模具不适于成型的塑料,不宜成型的制品。 8、注塑模典型浇注系统结构由、、、等组成。 9、在实际生产中斜导柱的常用斜角a为,最大不超过。 10、导柱结构长度按照功能不同分为三段、、。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用螺杆式注塑机加工塑料制品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熔融粘度的方法为()。 A、增加螺杆转速 B、降低喷嘴温度 C、增加注塑压力 D、降低模具温度 2、下列塑件缺陷中不属于制品表面质量缺陷的是()。 A、应力发白 B、冷疤 C、云纹 D、缩孔 3、从尽量减少散热面积考虑,热塑性塑料注射模分流道宜采用的断面形状是()。 A、圆形 B、矩形 C、梯形 D、‘U’形 4、塑料的加工温度区间应该为()之间。 A、脆化温度与玻璃化温度 B、玻璃化温度与粘流态温度 C、粘流态温度与分解温度 D、玻璃化温度与橡胶态温度 5、在注射成型过程中,耗时最短的时间段是()。 A、注射时间 B、保压时间 C、冷却时间 D、模塑周期 6、对大型塑件尺寸精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成型零件制造误差 B、成型零件装配误差 C、成型收缩率误差 D、成型零件磨损量 7、模具型腔的()不足很可能导致模具开模困难。 A、刚度 B、强度 C、耐磨性 D、耐腐蚀性 8、采用下列哪一种浇口类型时模具必须采用三板式结构()。 A、直接浇口 B、侧浇口 C、轮辐浇口 D、点浇口 9、合模机构不具备的作用是()。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习题答案屈华昌

第一章答案 1.高分子聚合物链结构有哪些特点?根据链结构的不同,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分成哪几类?答:高分子聚合物链结构具有以下结构特点 (1)高分子呈现链式结构 (2)高分子链具有柔性 (3)高聚物的多分散性 根据链结构的不同,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分为高分子近程结构和高分子远程结构。 2.根据聚集态结构的不同,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分成哪几类?试阐述其结构特点和性能特点。答:根据聚集态结构的不同,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分成固体和液体,固体又有晶态和非晶态之分。 (1)聚集态结构的复杂性因为高分子链依靠分子内和分子间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堆积在一起,可导致晶态和非晶态结构。高聚物的比小分子物质的晶态有程序差得多,但高聚物的非晶态结构却比小分子物质液态的有序程度高。高分子链具有特征的堆方式,分子链的空间形状可以是卷曲的、折叠的和伸直的,还可能形成某种螺旋结构。如果高分子链由两种以上的不同化学结构的单体组成,则化学结构是决定高分子链段由于相容性的不同,可能形成多种多样的微相结构。复杂的凝聚态结构是决定高分子材料使用性能的直接因素。(2)具有交联网络结构某些种类的高分子链能够以化学键相互连接形成高分子网状结构,这种结构是橡胶弹性体和热固性塑料所特有的。这种高聚物不能被溶剂溶解,也不能通过加热使其熔融。交联对此类材料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高聚物长来链大分子堆砌在一起可能导致链的缠结,勾结点可看成为可移的交链点。 3.在线型非晶态(无定形)聚合物的热力学曲线上,可以分为哪三种力学状态的区域?温度点?b、?g、?f、?d表征什么意义? 答:在线型非晶体态(无定形)聚合物的热力学曲线上,可以分为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b 称为脆化温度,它是塑料使用的下限温度。 ?g 称为玻璃化温度,玻璃态和高弹态之间的转变称为玻璃化转变,对应的转变温度即玻璃态温度。 ?f 称为粘流温度,高弹态与粘流态之间的转变温度称为粘流温度。 ?d 称为热分解温度,它是塑料使用的上限温度。 4.绝大多数的聚合物熔体都表现为非牛顿流体,试写出非牛顿流体的指数流动规律,并表述其意义。 答:通常把不服从牛顿流体规律的流动称为非牛顿型流动,具有这种流动行为的液体称为非牛顿流体。一些聚合物都近似地服从QSTWALD-DEWALE提出的指数流动规律,其表达式为 τ= K ?n τ= ηa ?(ηa = K ?n-1) 式中K—与聚合物和温度有关的常数,可以反映聚合物熔体的粘稠性,称为粘度系数 n—与聚合物和温度有关的常数,可以反映聚合物熔体偏离牛顿流体性质的程度称为非牛顿指数。 5.影响假塑性液体流变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答:影响假塑性液体流变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塑料成型模具期末考试总复习大题(完成版)

习题与思考题 第一章与第二章 1.塑料制品质量与模具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模具的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分型面位置,脱模方式对塑件的尺寸精度,行位精度,外观质量影响很大。模具的控温方式,进浇点,排气槽位置等对塑件的结晶,取向等凝聚态结构及由他们决定的物理力学性能,残余内应力,光学,电学性能,以及气泡,凹陷,烧焦,冷疤,银纹等各种制品缺陷有重要关系 2.塑件的壁厚过小和过大会产生哪些弊端?在考虑塑件壁厚时,还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 么? (1)当壁厚过小时,成型时流动阻力大,大型复杂制品难以充满型腔;壁厚过大,不但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对热固性塑件来说增加了压塑的时间,且易造成固化不完全,对热塑性则会增加冷却时间 (2)气泡、缩孔、翘曲 同一个塑料零件的壁厚应尽可能一致,否则会因冷却或固化速度不同产生附加内应力,引起翘曲变形,此外热塑性塑料在壁厚处易产生缩孔,热固性塑料会因未充分固化而鼓包或交联程度不一致而发生性能差异 3.如何增加塑件的刚性? 4.塑件上的螺纹结构与金属零件上的螺纹有何不同? 5.在考虑塑件上的嵌件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试举例说明。 非金属嵌件例如用ABS黑色塑件作嵌件,通过注塑成型,嵌在透明的有机玻璃仪表壳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 金属嵌件嵌件与塑料牢固连接的问题,为了防止嵌件受力时在制件内转动或拔出,嵌件表面必须设计有适当的伏陷物 菱形滚花是最常用的,无论是抗拔出或抗扭转都是令人满意的 直纹滚花在嵌件较长时,由于塑料与金属间热胀系数不痛可以允许塑料作少许轴向滑移,以降低内应力 片状嵌件可以用开孔眼,切口,或用局部折弯等办法来固定 针状嵌件可用局部扎扁或折弯等办法来固定 第三章 1.一副典型的注射模具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图见P35fig3-3-1) 成型零部件:型腔的直接成型塑件的部分 浇注系统:将塑料熔体由注塑机喷嘴引向型腔的流道 导向部分:为确保动模与定模合模时准确对中的零件 分型抽芯机构:带有外侧凹或侧孔的塑件,必须先进行侧向分型,拔出侧向凹凸模或抽出侧型芯,塑件方能顺利拖出 推出机构:在开模过程中,将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从模具中推出的装置 排气系统:为了在注塑过程中将型腔内原有的空气排出 模温调节系统:为了满足注塑工艺对模温的要求,模具设有冷却和加热系统 普通浇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将塑料熔体由注塑机喷嘴引向型腔的流道称为浇注系统,主要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口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