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艺术

合集下载

可持续发展设计艺术

可持续发展设计艺术

可持续发展设计艺术可持续发展是指以满足今天需求的前提下,不破坏未来世代的发展能力和环境质量。

它重视三个方面: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时代文化。

在设计艺术领域,也应该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和回收利用等方面,打造环保、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设计艺术。

在可持续发展设计艺术中,首先应该追求绿色环保。

设计者可以从产品的材料选择、制造工艺和使用方式等方面入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比如,使用天然、可再生、无毒、无害的材料,尽可能采用地球友好型的技术,减少对大气、水源和土地资源的危害。

此外,还可以通过提供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产品来减少浪费,例如“可降解塑料”、废旧家具复工和可回收包装等产品,均是绿色环保的做法。

其次,可持续发展设计艺术也应该考虑社会经济问题。

产品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因素。

比如,可以通过设计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高社会和个人收入水平,重新定义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促进更加平等的社会分配和利益共享等。

此外,也要注意到把设计过程中所用的技术和材料引入到当地或者贫困地区的经济中,促进他们的发展。

最后,可持续发展设计艺术应该以时代文化为出发点。

在受众喜好和从众心理的同时,加入当地文化等地域特色。

以此提升产品的文化底蕴和美学价值,同时弘扬当地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推广和传播者。

例如,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和图案为设计基础,让文化在逐渐改变的社会环境中得以承传,从而形成文化的新生。

总之,可持续发展设计艺术是以环保、社会经济和时代文化为三大目标引导,节约自然资源,减少浪费,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就业和收入,推广文化和美学、传递人性关怀与尊重。

在未来的设计趋势中,可持续发展设计艺术将成为创新的发动机和新契机,也将是新时代创造美好世界的重要角色。

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艺术设计发展趋势

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艺术设计发展趋势

是这种新 的思维模式 一~新 的创新精神创造 和发 明更多地 利于人类向更舒适 、 更安逸的生活方 向发展。设计师作为人
类 大 家 庭 中 的一 员 , 设 计 新 的美 的物 品来 使 得 生 活 同 理想 应 得 到 统 一 . 导 人 性 化 的 设 计 理 念 , 而 引 导 人 们 的 欣 赏 水 倡 从
艺 术设 计 要 发 展 必 须 要 创 新 。 创 新 : 文 解 释 为I N - 英 N O
V TO A I N。从 艺 术 设 计 的角 度 来 看 , 着 人类 社 会 的 发 展 趋 随
势而稳定向上 、 速发展 , 快 有些 方面受传 统观念影 响至深的
已 面临 新 的挑 战 , 之 而 产 生 的新 的 思 维 模 式 又 为 艺术 设计 随 注 入 了新 鲜 血 液 , 新 的 艺 术 设计 朝 着 理 性 方 向 发 展 。 正是 使 这 种新 的思 维 模 式 又在 改变 着 落 后 的 、过 时 的 意识 形 态 , 指 引 着 整个 人 类 发 展 成 为 一个 新 的 文 明 时期 。 1f 纪 中叶 , 8t i 威 廉 ・ 里 斯 倡 导 的工 艺 美 术 运 动 把 艺术 设 计 大 大 地 向 前 推进 莫 了一 步 , 出 产 品 的 功 用 性 与产 品 的 美 化 问题 , 而 确 立 了 提 从 功 能 第 一 的理 论 原 则 。 当 今 时代 是 知 识 经 济 的 时 代 , 类 在 人 各 个 方 面 的 价值 取 向和 精 神 需求 却 有 所 不 同 程 度地 提高 。 正
可持续发展 的现代艺术设计 发展趋势
周 海 军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系 , 江苏 无锡 2 46 ) 10 3

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关注如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和改善环境,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这个背景下,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艺术设计如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艺术设计可以通过传达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起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艺术作为一种符号语言,能够通过形象和视觉的表达方式激发人们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艺术家可以通过作品来揭示自然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系统的危机。

这样的作品可以在公众中引起共鸣,使他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鼓励人们采取行动,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艺术设计可以通过可持续材料和技术的应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可持续材料是指那些对环境影响较小、能够回收再利用或自我再生的材料。

艺术设计师可以选择使用这些材料来创作作品,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艺术设计还可以借助可持续技术的应用,例如使用节能设备和可再生能源,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通过这种方式,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能够充分发挥艺术设计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也可以促进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少传统艺术和工艺技术濒临失传。

通过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艺术设计中,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艺术家可以借助传统工艺技术,结合可持续材料和技术的应用,创造出能够满足当代需求的作品,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经济和社会的问题。

艺术设计的融入可以为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商机和市场。

例如,设计出能够节约能源的照明灯具、利用废弃物品制作的艺术品等,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艺术的需求,还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

通过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不仅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也可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可持续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可持续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可持续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当今环境恶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水源污染、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如今,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与视觉等感官享受,而是更应该在设计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本文首先对可持续发展观与环境艺术设计进行概述,并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若干可持续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应用引言虽然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的进步,但经济繁荣的背后,是建立在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的。

环境保护问题愈发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我国也逐渐开始提倡“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要求。

在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中,如何在保证原有的设计质量的基础上,将可持续发展观融入其中,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每一从业者都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艺术设计概述1.1可持续发展早在80年代,我国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念,以此来对环境发展问题进行针对性改革。

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旨在保护环境与保障人类的长远发展。

简单来说,可持续发展观具有以下三大发展目标:一,实现人口规模的零增长[1]。

该目标是为了缓解自然环境承受的来自人口剧增的压力,从而起到减弱生态环境资源消耗的趋势。

二,实现资源消耗的零增长。

该目标是通过合理开发与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自然环境中的不可再生能源的损耗,并减少能源使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三,实现生态退化的零增长。

在资源消耗与人口剧增的今天,自然环境的自我更新速度已经远远赶不上资源消耗与自然环境恶化的速度,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的话,自然生态系统终有一天面临崩溃。

而可持续发展观就是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让其恢复持续向前的自然进化进程。

1.2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范围广泛、综合性强的学科,其中包括对环境的改造设计、空间与装饰设计、结构与造型设计、自然元素与色彩的设计、使用功能与审美效果的设计等。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现代拼布艺术探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现代拼布艺术探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现代拼布艺术探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度不断提高。

艺术作为文化的表达形式,也逐渐受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

在中国,现代拼布艺术正是一个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将废弃的布料重新利用,展现了环保材料和循环利用的理念。

本文将针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现代拼布艺术进行探究,了解其发展历程、艺术特点以及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现代拼布艺术的发展历程拼布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当时贵族们用丝绸、绒布等贵重材料拼缀成各种图案,用以装饰衣服或家具,成为一种豪华的手工艺品。

而现代拼布艺术则源于20世纪初期,当时的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开始尝试用各种不同的布料和元素进行组合,创作出具有现代感的拼布作品。

在中国,拼布艺术的发展相对较晚,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文革时期。

当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成为主流,艺术家受到了严格的约束和指导,然而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尝试从传统的绣花、裁缝手艺出发,将其与大众织布原料结合创作了一些拼布作品,这些作品在当时的艺术界引起了一定的轰动。

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拼布艺术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一直处于边缘状态。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艺术创作空间也愈发广阔。

在这样的背景下,拼布艺术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一些艺术家开始尝试用拼布技法创作出更具现代感和个性化的作品。

此后,中国现代拼布艺术逐渐走向了多元化和国际化的道路,并与时尚、设计、装饰等领域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融合。

现代拼布艺术与传统的拼布手工艺相比,更加强调艺术性和创新性。

现代拼布作品在材料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传统的拼布作品通常采用的是棉布、麻布等常见的材料,而现代拼布艺术家们则会选择丝绸、毛料、合成纤维等更为多样的材料,以求在材质上添加更多的变化和层次感。

现代拼布作品更加注重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

艺术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艺术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艺术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全球共同的发展目标。

在艺术设计领域,可持续发展实践也成为了必要的哲学和行动指南。

艺术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是指以满足当前需要为前提,不损害未来生存空间和资源,确保持续发展的艺术设计实践。

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艺术设计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选择在艺术设计中,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应选择环保、可再生、可回收利用和低碳排放的材料,同时减少使用有害物质。

例如,在家具设计中,使用竹、麻绳、纸等可降解的材料,而不是使用胶合板和MDF等有害材料。

2. 生产过程艺术设计实践的生产过程应当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可以通过节能、环保的生产方法和可持续采购的实践来实现。

例如,在印刷行业中,应遵循绿色印刷理念,使用低环境影响的墨水和废水处理设备。

3. 设计理念艺术设计实践的设计理念应注重环境友好和社会责任。

这种设计理念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强调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观念,传递积极的社会价值观。

例如,一些时尚品牌以“零浪费”为设计理念,推动客户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减少浪费。

4. 长期运营艺术设计实践的持续发展需要在设计后的长期运营中保持可持续性。

这可以通过定期检修和保养,延长设计作品的使用寿命。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建筑物的耐久性和风险评估等因素,减少补充和维修的成本和影响。

结语在可持续发展实践方面,艺术设计师不应只是关注美感和实用性,更要思考保护环境、维护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通过材料选择、生产过程、设计理念和长期运营的综合考虑,艺术设计实践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未来的社会和环境做出贡献。

环境艺术中的可持续与绿色设计

环境艺术中的可持续与绿色设计

环境艺术中的可持续与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设计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环境艺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也应积极融入可持续与绿色设计的理念。

本文将探讨环境艺术中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设计,并分析它们对环境保护和美学体验的重要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现今世代需求的同时,不妨碍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在环境艺术中,可持续发展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环境艺术作品的材料选择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艺术家们应该尽量使用可再生材料,如天然纤维、再生木材等。

同时,应该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品和高能耗的材料。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次,环境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需要遵循低碳、零排放的原则。

艺术家们应该减少使用电力设备和机械设备,尽量手工制作作品。

同时,在制作过程中也应避免过度消耗水资源和能源。

通过采取这些举措,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浪费。

另外,环境艺术作品的设计理念需要注重循环利用。

艺术家们可以通过再利用和再造材料,将废弃物转化为艺术品。

例如,废旧的塑料袋可以编织成艺术品,废弃的铁皮可以拼接成雕塑等。

通过循环利用的设计理念,可以有效减少废弃物的数量,推动社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前进。

二、环境艺术中的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指以环保为出发点,注重生态和环境需求的设计方法。

在环境艺术中,绿色设计能够提供更健康、更可持续的艺术作品,从而推动环保理念的传播。

在环境艺术作品的设计中,绿色设计应该注重自然元素的融入。

艺术家们可以利用植物、水景等自然元素,打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作品。

例如,在公共空间中设置花坛和绿化带,使艺术作品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营造宜人的艺术氛围。

此外,绿色设计还应关注能源的利用和循环系统的设计。

艺术作品的灯光和动力设备应使用高效能源,并且设置定时开关以降低能源的消耗。

同时,艺术作品的水系统应考虑收集雨水和循环利用的设计,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绿色设计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设计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设计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绿色设计是指一种强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绿色设计可以视为一种生态设计,它所追求的理念是减少人为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强调设计和使用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以期达到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绿色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应用。

1. 材料选择绿色设计在材料选择上要求尽量使用环保、可持续、可再生的材料。

例如利用竹、木材、纯棉等天然材料进行设计,这些材料具有生态环保、可再生、生物降解等特点,对环境危害小,符合人们对环保的需求。

借助这些材料,可以设计出既美观又环保的作品,这对环境艺术设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 节能减排绿色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节能减排。

环境艺术作品的创造中,要避免浪费和污染,以减少人为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使用能源和材料,降低碳排放量。

例如,可在设计中加入太阳能板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的消耗。

此外,在创造环境艺术作品时,可以将废弃物利用起来,如将木材废料、金属残留物等材料用于其他的设计中,这样不仅减少了浪费,而且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生态美学生态美学是绿色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美学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理念和实践。

生态美学所追求的是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前提下,设计出具有美感和审美价值的作品。

生态美学的设计应大量使用绿化植物、水体、自然光影等元素,打造出具有生态环境特色的作品。

例如为了创造出一个自然的环境艺术作品,可以用自然植物将空旷的场地转化成有生命力的绿色环境,创造出有趣、令人愉悦的居住、体验空间。

绿色设计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更能创造出与环境友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作品。

只有将绿色设计理念贯穿于环境艺术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方能真正体现出环保、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化的艺术创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艺术
【摘要】:一种文化意义的载体,文化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设计艺术也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我们必须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运用到设计艺术中。

【关键词】:设计艺术; 发展
设计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它的创造性,类似于艺术的活动;它的理性,类似于条理性科学的活动。

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

艺术同哲学、宗教等一样是一种文化意义的载体,它负载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意义。

人们通常说艺术的社会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审美意义,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上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观已运用到了各个领域,象能源、生态、技术、资源等。

作为设计艺术,私以为,也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承性
作为文化中的艺术既有继承性又有开拓性,纵观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化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设计艺术亦然。

一个成功的艺术必须有”根”,这个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要充分考虑民族性。

如把传统的中国图文与建筑相结合,不光具备传统的文化的情结,又具备现代设计的特点。

文化需要一个命脉将其进行贯穿这就是文化的脉络既文脉,如果将文脉断开,这种文化就再也不会顺应下去,设计作为文化,也应注意文脉。

在现代设计中很多东西是以牺牲传统文化作为代价,这些只会是一时的焰火,观赏完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现代设计是一个多文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在自有的传统文化上加附外来先进的设计,取之其精华,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二、创新性
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创新性,超前性,在继承的同时,不要忘了创新,这是设计的本质要求,超越是艺术家和艺术设计师具备的一种艺术创作素质。

只有创新才有发展,艺术才能持久。

三、宜人性
艺术设计与其他意识形态一样,都是反映客观世界,是自然与艺术的综合体,即反映自然界的现象及其规律同时也反映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的整体,社会的生活是以人为中心运转的,社会的活动也是以人为主体展开的,因此人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和主体,离开了人,就无所谓设计艺术。

艺术设计的本质特征,就是按照美的规律,用形体美塑造出具有审美属性的形象与典型,整体地综合地形象地
反映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表现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设计应为人服务,这是基石。

需求是设计的原动力,包括生理和心理需求,任何一种设计必须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类的需求,离开人类,设计将无任何意义。

四、时尚性
“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艺术形式特征正好是这种历史变迁的里程碑,其表现出来的造型风格就是里程碑的碑文”。

艺术设计有鲜明的时代性,它总是表现出特定的时代、特定社会的情感,不同类别的艺术设计都会以不同的表达形式反映出一定时代和一定环境的审美理想。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的社会,科技就是时尚,现代设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与科技的不可分离,设计艺术就是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将其达到实用而完美的效果。

设计师要把握人们的审美趋势,并不断吸取其他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自己,因而科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艺术设计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给艺术带来了更多的表现手法。

五、经济性
艺术设计与经济是一个精神和物质的关系,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反作用物质文明,经济能决定艺术设计,艺术设计能反作用于经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艺术设计也是一种生产力。

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这个时代,工业产品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无一不是与经济紧密联系,良好的设计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是设计的一种价值体现,从而可以让设计者更好地去设计,没有创造效益的就会被市场所淘汰,还谈什么可持续发展。

所以,没有经济的支持,艺术设计举步维艰,只有艺术设计创造了经济价值,才可能得以继续发展。

设计师不仅仅是为经济利益为完成工作任务,应该认识到自己是社会文化的缔造者,也是社会文化的传播者,为了人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对社会上设计文化的思潮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为社会审美舆论作正确的导向。

参考文献
[1] [美]马文·哈里斯, 著. 李培茱, 高地, 译.《文化人类学》.
[2] 廖国伟, 《艺术与审美的文化阐释》.
[3] 柳冠中. 《设计文化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