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菜地里的歌 课件ppt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菜地里的歌》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菜地里的歌》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应能够:1. 能够听懂并正确朗读并理解《菜地里的歌》这首儿歌;2. 能够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表情朗读这首儿歌;3. 通过歌曲激发对大自然和耕种、种植的兴趣;4.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朗读歌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彩色图片展示板2. 教学CD或播放器3. 小太阳、小雨滴马甲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课1. 和孩子们打招呼,引起孩子们的注意。
2. 用彩色图片展示板带领孩子们进入主题。
比如,“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和《菜地里的歌》这首歌一起玩耍,你们喜欢吗?Step 2:导入新知1. 播放《菜地里的歌》歌曲,带领孩子们一起听。
2. 播放结束后,和孩子们一起回忆歌曲中的内容。
Step 3:温故知新1. 显示歌曲歌词,带领孩子们一起认读歌词。
重点注重发音和语调的准确。
2. 用示意动作或图片配合歌词教授动作和表情,引导孩子们正确理解和朗读歌词。
Step 4:活动游戏1. 按照歌曲的歌词,带领孩子们模仿种植的动作。
例如,“大家拿起小锹,伸直手臂,像大人一样用力锄土。
”2. 分发小太阳、小雨滴马甲,让孩子们穿上后,按照歌曲的要求,分别扮演太阳和雨滴的角色。
3. 教师带领孩子们模仿歌曲中“心灵的播种”,即像在心里种下美好的种子。
4. 结合实际情况,让孩子们在真实的菜地里观察并探讨各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Step 5:歌曲展示1. 学生穿戴好太阳、雨滴马甲,教师带领孩子们进行演唱。
2. 可以组织小朋友们排成队,进行歌曲表演,让其他同学观看。
Step 6: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你们有没有通过这首歌,对种植和菜地有更深的了解呢?”2.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Step 7:结束语1.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并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2. 教师用动作或歌曲和孩子们道别,结束本节课。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菜地里的歌》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菜地里的歌》课程目标在故事和歌曲中,通过感受与描述上述环境及其中的物品,激发幼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认识家园和自然界的关系,了解作物生长过程和重要性,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菜地里的歌》的歌曲和故事绘本2.能反映故事中描述环境和物品的图片或实物模型3.可以种植蔬菜或观察卡片等模仿作物生长的教具4.合适的课堂环境和幼儿的注意力引导策略5.计划用的课程大纲和讲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所看到的花草树木和小动物•教师提问:“我们在小区、园区或公共场所经常可以看到哪些花草树木和小动物呢?”•鼓励幼儿发言,提供必要的提示和展开评论•让幼儿观察和比较各种自然界和家园元素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以及它们所需的生长条件和特征,增强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观察力步骤二:听故事和唱歌《菜地里的歌》•教师通过讲故事和唱歌的形式,介绍菜地、小河、树林、果园、田野等自然环境中的物品和作物•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舞动和拍手,观摩其他同学,并给予肯定和赞扬•提供相关的图片或实物模型,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故事和歌曲的内容以及作物的生长和死亡过程,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步骤三:模仿作物生长的过程•教师提供适当的种植或观察教具,让幼儿亲手培育小米、豌豆或别的作物•鼓励幼儿观察水、阳光、土壤等对作物的影响,以及经常浇水、施肥、除草等照顾作物的过程,感受自然的魅力和不可控性•帮助幼儿描述他们的观察结果和体验,提高幼儿运用语言表达个人观点和感受的能力步骤四:游戏环节•教师引导游戏内容掌握回顾和观察技能•让幼儿以图画的形式来表达所观察到的物品和田野环境,与其他同学分享,增强观察能力和沟通技能教学评估•通过对幼儿的课堂表现、讲故事和唱歌的互动、模仿作物生长的情景表达和游戏环节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估,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促进幼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习过程。
教学总结•稳定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加强幼儿的语言表达、创造一个协作的宽松氛围、扩宽幼儿的视野、拓宽幼儿对周围自然环境和家园社区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菜地里的歌》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菜地里的歌》《菜地里的歌》公开课语言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记忆并正确朗读《菜地里的歌》。
2. 学会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模仿歌词表达情感。
3. 提高幼儿的幼儿园朗读能力,培养幼儿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挂图等教具。
2. 录音机、音乐播放器。
3. 椅子、麦克风。
教学过程:Step 1:热身(5分钟)1. 歌曲引入:播放《菜地里的歌》的音乐,教师与幼儿一起大声朗读歌词。
2. 提问活动:教师提问“菜地里有什么?”并鼓励幼儿回答。
Step 2:学唱歌曲(10分钟)1. 教师分段朗读歌词,让幼儿模仿并跟读。
2. 教师分段给幼儿演示歌曲的表情和动作,引导幼儿模仿。
3. 整体唱歌:教师和幼儿一起唱整首歌。
Step 3:朗读训练(15分钟)1. 教师分段对歌词进行朗读示范,并让幼儿跟读。
2. 分组朗读: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朗读不同段落。
3. 个别指导:对朗读不准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Step 4:歌曲表演(15分钟)1. 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歌曲排练,指导幼儿的表情和动作。
2. 组织小型歌曲表演,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唱歌能力。
Step 5:评价与总结(5分钟)1. 教师进行简单的评价,表扬幼儿的表现,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幼儿的学习成果。
3. 鼓励幼儿继续加油,进一步提高语音语调的正确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朗读《菜地里的歌》,并在下节课上展示给大家。
2. 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朗读故事、儿歌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学唱歌曲、朗读训练和歌曲表演中的表现情况,对幼儿进行评价。
2. 评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度以及表达能力的提高。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菜地里的歌(2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菜地里的歌活动目标:1.区别不同蔬菜的特点,了解它们生长在不同的地方。
2.学习用对歌的方式学念儿歌。
活动准备:PPT《菜地里的歌》活动过程:一、交流谈论1、观察图片,说说各种蔬菜的名称。
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蔬菜,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提问:图片里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黄瓜、南瓜、茄子,绿绿的、圆圆的、长长的)小结:豆角是青色的,又细又长;萝卜白白胖胖的;黄瓜绿绿的,像穿了一件绿衣裳; 茄子紫紫的,表面很光滑;辣椒红红的,下面尖尖的像是一个长着尖尖的嘴;南瓜的皮越老越黄。
2、猜测:这些蔬菜生长在什么地方?小结:可能在泥土里,可能在水里。
3、请幼儿仔细观察,说出每种蔬菜的生长地点。
小结:豆角、黄瓜都挂在藤蔓上;南瓜虽然也有腾蔓,但都在地面上;萝卜藏在地底下,地面上只露出叶子。
二、猜猜说说学儿歌1、联系画面猜一猜,儿歌里分别说的是哪些蔬菜。
教师:什么青青细又长?开动你们的小脑筋,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2、播放PPT图片,请幼儿欣赏并找出答案。
过渡:你们都猜对了,那请你们记住答案哦,我们现在来一起念一念。
3、师幼问答。
教师:什么青青细又长?幼:豆角青青细又长。
4、完整欣赏儿歌,请幼儿一起完整地念儿歌。
三、大家来对歌1、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分男女两队,一队问一队答,用对歌的形式念儿歌。
教师:你们都很厉害,这么快就学会了这首儿歌。
现在我们来换个方式,用对歌的方法来念儿歌。
就像刚刚那样我问一句你们答一句,这就是对歌了。
我请女生来问,男生来回答,看看哪个组更厉害。
女:什么青青细又长?男:豆角青青细又长。
2、两队互换问答。
3、分成太阳组和月亮组,采取两句一问两句一答的方式进行对歌。
完成一次后互换问答。
太阳队:什么青青细又长?什么地下捉迷藏?月亮队:豆角青青细又长,萝卜地下捉迷藏。
4、按照“(个人)什么青青细又长,(众)嘿~细又长?”的方式念儿歌。
教师:现在我们每念一句儿歌,就在后面重复最后三个字,并加上“嘿”,比如我说“什么青青细又长”。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菜地里的歌》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菜地里的歌》活动目的1.帮助幼儿学习和巩固基本的汉字和词汇;2.通过唱歌、听歌、朗读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准备《菜地里的歌》的歌词;2.准备菜地、小动物等相关的图片素材;3.准备绘本《菜地里的歌》;4.准备乐器或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第一部分:引入环节1.引入歌曲《菜地里的歌》,播放一段音乐或演唱前几段歌词;2.共同聆听歌曲,让幼儿了解“什么是菜地”、“什么是微风”、“什么是蝴蝶”等概念,通过图片和手势等方式加深理解。
第二部分:歌曲学唱1.通过多次听歌,指导幼儿学习歌曲;2.利用手势表达歌曲中的具体词汇,如“池塘”、“土地”等;3.鼓励幼儿在学唱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例如加上手舞足蹈、模仿音效等。
第三部分:朗读故事1.引导幼儿认真阅读《菜地里的歌》的绘本,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情节;2.导读故事文本,带领幼儿复述文章;3.学生小组内朗读故事,共同交流彼此的阅读体验。
第四部分:创作活动1.利用绘本故事和歌曲的素材,让幼儿进行艺术创作,如绘画、手工制作等;2.引导幼儿表达课程内容和感受,加深他们对于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第五部分:总结回顾1.对于内容重点,回顾幼儿的反应和表现;2.对于课程中重要问题和思考,引导幼儿进行个人和小组总结,以巩固课程知识和技能;3.为后续课程做出安排和计划,鼓励幼儿持续关注《菜地里的歌》的进展和学习。
活动评价在这样的教学方案下,孩子们会更好地享受学习的过程,从而更懂得用心感受这首歌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将会增大他们的自我认知以及情感表达的能力,更好的感受音乐及时代氛围。
大班语言活动《菜地里的歌》

活动名称:菜地里的歌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能够区分菠菜、荠菜、草头、豆苗,了解它们的特征。
2.知道菜的品种越来越多。
活动准备:幼儿每人准备菠菜、荠菜、草头、豆苗四种菜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星期天你们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菜场买过菜了对吗?都买了些什么菜?(菠菜、荠菜、草头、豆苗)你们都买了这些菜,那你们把你们买的菜和你们一组的小朋友介绍一下好吗?
二、幼儿间相互介绍:
1.谁来给大家介绍下你带来的菜?(幼儿介绍,其中幼儿讲一种菜时,其他幼儿一起
拿出菜观察)
2.小朋友都介绍了这四种菜,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两种菜很像的?(菠菜和荠菜、
草头和豆苗)它们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吗?(有的)哪里不一样?
三、区分四种菜:
1.幼儿区分
2.师小结:菠菜的根是红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茎比较粗。
荠菜的根是白的,叶子是
锯齿形的,茎比较细。
草头是摘下来的没有根,一定是三片叶子,个子比较小。
豆苗也是摘下来的没有根,有须,茎是空心的。
四、送菜:
你们看,桌子上有四个盘子,分别写着菠菜、荠菜、草头、豆苗的名字,这就是它
们的家,你们把菜送回家好吗?送好后看看其他小朋友是否送对了。
五、延伸:
1.这四种菜都是蔬菜,那除了这四种菜,你们还知道哪些菜吗?
2.你们知道这么多菜,下次你们把它带来,我们来开个菜场,做买菜的游戏好吗?。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菜地里的歌》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菜地里的歌》知识背景语言是儿童最早接触的能力之一,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语言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极其重要。
幼儿时期的语言教育,应该以培养儿童的听、说、读、写和欣赏,以及用语的能力为目标。
集体活动具有培养幼儿语言的作用,通过教唱童谣、教唱儿歌等方法,可以激发幼儿的语言能力,引导幼儿园掌握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语言技能。
《菜地里的歌》是一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儿童歌曲,它讲述了菜地里的蔬菜们的欢乐故事,旋律明快,节奏鲜明,歌词生动有趣。
这首歌曲可用于幼儿大班的语言教育中,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幼儿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提高提供一定的支持。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菜地里的歌》,激发幼儿的兴趣、情感和言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感知、想象、动手能力和语言训练能力;•增强幼儿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增加词汇量。
教学准备•《菜地里的歌》歌曲;•播放器;•有关菜地的图片;•蔬菜的模型或手绘的菜蔬图。
•黑板,彩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老师引导幼儿回忆在室外种植时发生的有趣事情,激发幼儿对菜地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放一张有关菜地的图片引导幼儿们说说自己在图片里看到了哪些东西。
正文1.听歌老师放《菜地里的歌》让幼儿们听,并请他们看看黑板上画的蔬菜图,让幼儿感受歌曲中表达的信息和感情。
2.教唱老师声乐示范,教唱歌曲的歌词和旋律,鼓励幼儿跟唱和伴奏,让幼儿感受和谐的音乐和快乐的跳动。
3.分角色老师分配角色,归类身边的幼儿,让他们领读或一起唱一部分的歌曲。
4.动手模拟思维导入: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个小农夫,拿起锄头、铲子、播种架、浇水壶、菜篮子等等常见农具,模拟一下在菜地里的快乐时光。
5.综合归纳综合导入:谈谈这首歌曲所表达的信息、感情和意义,并与课程主题联系起来。
教学评价通过学唱《菜地里的歌》,幼儿可以更好的表达自己,提高自己的信息接受和理解能力,同时对菜蔬的特征进行感性认识。
可以通过幼儿的表现情况、感受反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菜地里的歌》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菜地里的歌》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菜地里的歌》这首歌曲;2.学生能够模仿歌曲中的歌词,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2.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歌曲;2.学生能够模仿歌曲中的歌词说出所想所感。
3. 教学难点1.怎样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的内容;2.如何引导学生表达个人感受。
二、教学方法1. 听歌法通过播放《菜地里的歌》,让学生听歌,感受歌曲中的主题和情感。
2. 模仿法通过歌曲的音调和节奏,帮助学生模仿歌词,并进行语言和情感表达。
3. 实践法通过观察和参与植物的种植和成长,使得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歌曲中表达的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过程1. 授课引导1.引导学生静听这首歌曲,感受歌曲中表达的情感;2.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表达的是什么;3.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语言表达练习1.让学生模仿歌曲中的歌词,进行语言表达练习;2.引导学生表达个人感受。
3. 实践体验活动1.带领学生参观幼儿园的菜地;2.鼓励学生亲自动手,种植菜苗;3.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4. 总结交流1.让学生回顾这次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2.引导学生总结和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教学评价和反思本节课通过利用歌曲、语言表达练习、实践体验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情感表达能力,体现了多元化教学的理念。
通过提供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和爱护之情。
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指导和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这样的课堂中取得合适的收获,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 中班 语言 《菜地里的歌》
青岛开发区黄岛机关第二幼儿园——贾晓舒
什么青青细又长? 什么地下捉迷藏?
豆角青青细又长,
萝卜地下捉迷藏。
什么长着尖尖嘴? 什么身穿绿衣裳?
辣椒长着尖尖嘴,
黄瓜身穿皮越厚?
茄子灯笼高高挂,
南瓜越老皮越厚。
什么青青细又长? 什么地下捉迷藏? 豆角青青细又长, 萝卜地下捉迷藏。 什么长着尖尖嘴? 什么身穿绿衣裳? 辣椒长着尖尖嘴, 黄瓜身穿绿衣裳。 什么灯笼高高挂? 什么越老皮越厚? 茄子灯笼高高挂, 南瓜越老皮越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