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基础》补修课答案

合集下载

补修课《中国古代文学》答案

补修课《中国古代文学》答案

1. A 2. B 3. B 4. A 5. C 6. A 7. B 8. C 9. B 10. C 11. A 12. D 13. B 14. D 15. B 16. C 17. C 18. B 19. D 20. B三、多项选择题1. BC 2. ACD 3. CDE 4. ACD 5. ABD作业二:一、简答题1.爱国见识深远善于言辞2.比兴(比喻)3.具体形象,化无形为有形贴切,喻愁之多之深之长明白如话4.决心回故乡隐居5.咒天怨地的唱词二、论述题1.同:忠于爱情反抗礼教以死殉情(异:刘:彻底反抗,刚烈自尊,头脑清醒焦:较为软弱,存在幻想,死前徘徊2.十年长安生活的总结,壮志难酬的感慨,忧国忧民的情怀一路所见所思,统治者的荒淫生活,贫富悬殊,担心国事到家情景,家庭遭遇悲剧,想到人民苦难,忧思万状3.母亲以拐叩扉,极其关心爱护子女祖母送芴,对后辈充满期望妻子常来轩中,夫妻恩爱三、阅读理解1.讽刺小品刘基2.武将文官3.你这种欺骗太过分了坐着白白地消耗国库粮食而不以为耻你不考察官场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实而偏来考我的柑子作业三:参考答案一、填空1、“史诗”这个概念是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中最先提出的,他将当时的文学作品公为史诗、抒情诗和戏剧。

2、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毛诗传笺》,集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主要为毛氏的《诗故训传》作注,此后三家诗逐渐衰败。

3、《诗经》中的“二南”指的是《国风》中的《周南》和《召南》。

4、《七月》是一首最典型的农业生活诗,它属于十五国风中的《豳风》,大约是西周初期该地还未被猃狁侵占时的作品。

5、《诗经·小雅》中的《鹿鸣》是一首著名的燕飨诗,诗开篇就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起兴,借助自然物象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和谐融洽、欢快热烈的基调。

6、《诗经·大雅·烝民》是一首杰出的政治颂美诗,诗篇赞美了王室重臣仲山甫的赫赫功绩,塑造了一个德行完美、勤于王事的政治家的形象。

09秋《中国文学基础》(补修)期末复习题

09秋《中国文学基础》(补修)期末复习题

中国文学基础平时作业(1)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先秦文学是指上古至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段时期的文学。

(错)2、神话的起源与人类的想象有关,现有的神话故事反映的都是人们想象的过程。

(错)3、我国古代神话主要记载在《山海经》中,也有一些散见于经、史、子、集各类书中,内容十分丰富。

(对)4、我国的神话粗略地分为创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

(错)5、我国神话始终是紧紧围绕人的想象这个主题展开的。

(错)6、《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错)7、《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

(错)8、《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文集。

(错)9、《战国策》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

(对)10、《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的言行,兼记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

(对)11、《汉书·艺文志》载《庄子》书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

(对)12、“楚辞”是屈原开创的一种体式独特、抒情浓郁的新诗体。

(对)13、《九歌》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

(错)14、《九章》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错)15、《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

(对)16、赋,是一种特殊的问题。

从形式上看,它非诗非文,而又具有诗、文的不少特点,是诗、文的综合体。

(对)17、汉体大赋创作的代表作家是司马迁。

(错)18、从创作意图看,《子虚赋》、《上林赋》是要歌颂的。

(错)19、建安时期是文学开始走向自觉的时代,也是诗人创作个性高扬的时代。

(对)20、建安七子是建安文学的一个作家群体。

(对)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根据诗歌所描写的内容可将《诗经》分为几类?2、简要说明《左传》的文学色彩。

3、简要概括先秦诸子说理散文的发展阶段。

中国文学基础试题答案

中国文学基础试题答案

《中国文学基础》资料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精卫填海后弈射日2.左传战国策3.离骚九歌4.屈原庄周(庄子)5.枚乘七发6.阮籍嵇康7.水经注洛阳伽蓝记8.陶渊明谢灵运9、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10、汤显祖李玉11、雷雨日出上海屋檐下12、小二黑结婚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3、呐喊彷徨14、子夜春蚕15、纪弦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古文是相对骈文而言的,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体文。

是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复兴儒学、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文学革新的创作活动。

他们提出了系统的古文理论,并用自己的创作实践丰富了古文运动的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孤岛文学”抗战时期重要的爱国主义文艺运动。

指从1937年11月上海沦入日本帝国主义手中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或“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军侵入英法租界这四年又一个月的时间里,一部分进步作家在如同“孤岛”般的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开展的爱国主义文艺运动。

其成就主要表现在出版、戏剧和散文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左联”时期革命文学的传统,出版了许多进步作品和刊物,如《鲁迅全集》、《西行漫记》,以及瞿秋白、方志敏的著译等;二是创作并演出了阿英(化名魏如晦)的“南明史剧”,包括《明末遗恨》(又名《碧血花》)、《海国英雄》、《杨娥传》,于伶的《大明英列传》、《夜上海》等戏剧;三是杂文创作风行一时,唐弢、巴人、周木斋、孔另镜等青年杂文家追随鲁迅风格,出版有杂文合集《边鼓集》、《横眉集》等,展开了如何继承“鲁迅风”的讨论,创办了专门的杂文刊物《鲁迅风》,形成了颇有影响的“鲁迅风”杂文。

在散文方面还出版了大型报告文学集《上海一日》,这是继《中国的一日》后,又一群众性报告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一)“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有深刻的寓意:“浮云”喻奸佞小人,“日”喻指皇帝。

诗句暗示皇帝已被奸佞所包围,朝政已经腐败(5分)。

中国文学基础作业补修作业

中国文学基础作业补修作业

中国文学基础作业补修作业第一篇:中国文学基础作业补修作业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第一次一、填空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点铁成金”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提出的诗歌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对江西诗派诗人影响很深。

2.在80 年代后,杨绛创作了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等,保持着她边缘人的写作姿态。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王安忆为有意突现性爱本身具有的美感而创作的“三恋” 是《小城之恋》《荒山之恋》、和《锦绣谷之恋》。

5.白居易感伤诗中的两首最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是《长恨歌》和《琵琶行》。

6.汉代民歌《上山采靡芜》的最后六句:“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7.铁凝的成名作哦,香雪》》《香雪》写了一个名叫台儿沟的偏僻小山村,被火车从沉睡中惊醒的故事。

8.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的“三美理论” 主要指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9.北宋词人苏轼擅长在咏物词中抒发身世飘零之感,如他的名作《兰陵王·柳》等。

10.苏轼的词代表了北宋诗坛的最高成就,他开拓了诗的题材和意境,打破了传统的婉约风尚,开创了豪放词风。

11.在 80 年代中期开始崛起的先锋小说中,格非是马原之后叙事革命的代表,孙甘露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而余华则发展了残雪对人的生存探索。

12.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尚书》其书名即上古之书,的意思,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13.“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和宋代的八位散文大家。

唐宋八大家中,在唐代的两家是韩愈、柳宗元。

14.清代诗人黄仲则对盛世的虚幻有清醒的认识,癸巳除《夕偶成》其一预见了社会危机的即将来临。

15.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赞扬《史记》是“史家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16.宋代诗人杨万里以“活法”作诗,创作了轻快活脱的“诚斋体”。

17.在《家》中,觉慧把鸣凤送给冯老太爷做小老婆,鸣凤自尽后,又换了一个丫环,她是婉儿。

2023最新国开补修课《中国文学基础#》形考任务1-4答案(陕西)

2023最新国开补修课《中国文学基础#》形考任务1-4答案(陕西)

形成性考核一1.《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2.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A.《尚书》B.《论语》C.《春秋》D.《左传》3.一口气提出170多个问题的屈原的长诗是A.《离骚》B.《天问》C.《九歌》D.《招魂》4.《过秦论》的作者是A.李斯B.晁错C.贾谊D.贾山5.《阿Q正传》中所描写的作为旧中国农村社会缩影的村镇是A.桐乡B.鲁镇C.乌镇D.未庄6."五四"时期,以强烈的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为鲜明特色的诗集是A.郭沫若的《女神》B.冰心的《繁星》C.朱自清的《踪迹》D.徐志摩的《志摩的诗》7.五四时期,广泛地反映了人生各种问题,如婚姻恋爱、教育、就业、家庭、儿童、妇女、社会习俗、人生意义等等问题的小说,被称为A.问题小说B.人生小说C.社会小说D.伦理小说8.提出诗歌"三美"的新诗格律理论的现代诗人是A.徐志摩B.闻一多C.李金发D.冯至9.塑造了众多民族资本家艺术形象,充分描写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悲剧性命运的长篇是A.《财主的儿女们》B.《淘金记》C.《虹》D.《子夜》10.以浓郁的"京味"为显著创作特色的作家是A.周作人B.萧乾C.老舍D.沈从文11.把人物置于英国,在中英不同民族性的对照、碰撞中,批判中国民族性弱点和民族传统文化,也批判英国的种族偏见,这是老舍的小说A.《离婚》B.《猫城记》C.《断魂枪》D.《二马》12.《雷雨》中的周朴园是A.买办资产阶级B.具有封建性的民族资本家C.开明资产阶级D.封建地主阶级13.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先开创以乐府古题作诗的诗人是A.曹植B.曹操C.杜甫D.白居易14.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长诗为A.《企喻歌》B.《子夜歌》C.《西洲曲》D.《木兰诗》15.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A.白居易B.李白C.杜甫D.陈子昂16.《莺莺传》的作者是A.元稹B.白居易C.李白D.白行简17.柳永的词集是A.《珠玉词》B.《樵歌》C.《清真词》D.《乐章集》18.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A.《窦娥冤》B.《单刀会》C.《救风尘》D.《望江亭》19.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是A.张岱B.王思任C.袁宏道D.陈继儒20.抱着改造国民性的创作思想,在小说中最早对中国国民劣根性做出深刻描写和针砭的作家是A.老舍B.沈从文C.鲁迅D.茅盾21.下列杂剧作家属于“元曲四大家”A.关汉卿B.白朴C.王实甫D.马致远E.郑光祖22.今天所能见到的宋元话本,主要有A.说经B.小说C.说铁骑儿D.讲史E.长篇通俗演义23.对《三国演义》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是中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B.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B.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C.“七分事实,三分虚构”D.是一部悲剧作品E.思想倾向是“拥曹贬刘”24.下列属于神魔小说的著作有A.《西游记》B.《三国演义》C.《封神演义》D.《三遂平妖传》E.《精忠记》25.下列人物属于《桃花扇》的有A.李香君B.席方平C.阮大铖D.侯方域E.李龟年26.下列关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叙述,正确的有A.小说通过林震的眼光塑造了刘世吾形象B.刘世吾的口头禅“就那么回事”表现了他看透一切、极端冷漠、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C.林震是一个有理想、有朝气、有原则性、有正义感的青年党员干部形象D.这篇小说是较早反映社会主义体制下人民内部矛盾和揭露官僚主义的作品E.小说善于通过多种对比、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27.下列关于巴金散文《怀念萧珊》的叙述,正确的有A.它选自散文集《随想录》B.这是一篇悼亡之作C.这篇散文主要是伤悼自己在文革中失去了的一切,没有反思色彩D.这篇散文追求“无技巧”的艺术境界E.这篇散文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28.下列诗歌属于朦胧诗人创作的有A.《有赠》B.《冬》C.《双桅船》D.《中国,我的钥匙丢了》E.《我》形成性考核二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山海经》B.《乐府诗集》C.《楚辞》D.《诗经》2.把清代文言小说创作推向高潮的著作是A.《阅微草堂笔记》B.《夷坚志》C.《虞初新志》D.《聊斋志异》3.确定冯梦龙作为文学史上大家地位的,是他编纂整理了拟话本小说A.“三言”B.《石头记》C.“二拍”D.《西湖二集》4.新文学的第一部新诗集是A.《尝试集》B.《女神》C.《冬夜》D.《红烛》5.“假洋鬼子”这一人物形象出自下列那一篇小说A.《祝福》B.《阿Q正传》C.《药》D.《孔乙己》6.被称为农民作家的是A.周立波B.萧军C.丁玲D.赵树理7.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A.李金发B.冯乃超C.戴望舒D.徐志摩8."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A.1919年B.1918年C.1915年D.1917年9.散文集《空山灵雨》的作者是A.周作人B.许地山C.朱自清D.冰心10.原名万家宝的现代著名戏剧家是A.夏衍B.洪深C.田汉D.曹禺11.创造社的文艺思想倾向主要是A.现实主义B.象征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12.《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A.地域B.社会作用C.音乐D.内容13."孤岛文学"指的是A.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B.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C.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文学D.左联时期的上海左翼文学14.《论语》是一部A.语录体著作B.纪传体史书C.杂记D.长篇论文15.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是A.《羽林郎》B.《孔雀东南飞》C.《陌上桑》D.《木兰诗》16.开创我国田园诗新领域的诗人是A.陶渊明B.谢灵运C.王维D.孟浩然17.长篇歌行《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A.李白B.柳永C.张若虚D.贺知章18.《漱玉集》的作者是A.晏殊B.周邦彦C.朱敦儒D.李清照19.白朴所写的著名历史剧是A.《墙头马上》B.《梧桐雨》C.《赵氏孤儿》D.《李逵负荆》20.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中《金瓶梅》属于A.历史演义小说B.英雄传奇小说C.世情小说D.神魔小说21.下列人物形象中属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人物是A.张裕民B.程仁C.钱文贵D.赵玉林E.郭全海22.《白毛女》的主要艺术特点是A.细腻的心理刻画B.众多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的塑造C.诗、歌、舞三者融合统一的民族新歌剧D.宏大的艺术结构E.鲜明的民族特色23.小说《寒夜》中汪文宣家庭悲剧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人对中国的侵略造成了中国社会的混乱B.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造成了包括汪家在内的诸多家庭的贫困C.汪文宣见异思迁、有了第三者D.汪母和曾树生之间恶劣的婆媳关系E.国民党特务对汪家的抢劫24.属于作家沙汀的的长篇小说有A.《淘金记》B.《南行记》C.《故乡》D.《困兽记》E.《还乡记》25.下列作品属屈原的是A.《离骚》B.《天问》C.《九歌》D.《九辩》E.《九章》26.下列作家属“建安七子”的有A.王粲B.刘桢C.徐干D.曹植E.陈琳27.韩愈提出的文学主张有A.“文以明道”B.“唯陈言之务去”C.“汉魏风骨”、“风雅寄兴”D.“不平则鸣”E.“象外之象”,“韵外之致”28.苏轼对词境的开拓表现为A.弱化了词的音乐性B.突破传统题材限制C.多写男女相思D.使词的创作走向正视现实、面向社会生活、反映真实人生的大道E.多写孤独寂寞惆怅形成性考核三1.《红镂梦》后四十回的作者是A.李渔B.吴伟业C.洪昇D.李贽2.《登楼赋》的作者是A.曹植B.鲍照C.左思D.王粲3.最早奠定汉大赋体式的作品是A.枚乘的《七发》B.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C.扬雄的《长杨赋》D.班固的《归田赋》4.属于王蒙创作的小说是A.《活动变人形》B.《静静的产院》C.《长恨歌》D.《没有纽扣的红衬衫》5.与小说《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最具相似性的人物形象是A.孔乙己B.阿QC.老通宝D.二诸葛6.赵树理塑造“小腿疼”这个人物形象的小说是A.《登记》B.《李有才板话》C.《三里湾》D.《“锻炼锻炼”》7.巴金的《家》中大胆而幼稚的封建大家庭叛逆者是A.高觉民B.高觉新C.高觉慧D..鸣凤8.巴金描写和抨击封建大家庭罪恶和腐朽及其走向崩溃的作品是A.《灭亡》B.《新生》C.《火》D.《激流三部曲》9.《骆驼祥子》的结构主线是A.祥子买车四起四落B.祥子买车三起三落C.祥子与虎妞的婚姻纠葛D.祥子与车厂主刘四的矛盾10.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成为该会最重要的现实主义理论批评家和小说家的是A.冰心B.郑振铎C.叶绍钧D.茅盾11.郁达夫的着重表现青年"性的若闷"和反帝爱国思想的小说是A.《薄奠》B.《迟桂花》C.《沉沦》D.《采石矶》12.《儒林外史》的作者是A.闲斋老人B.吴敬梓C.金兆燕D.吴趼人13.《女神》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A.象征色彩B.浪漫主义特色C.清新婉丽D.沉郁顿挫14.元代前期散曲创作的大家是A.关汉卿B.王和卿C.白朴D.马致远15.白朴所写的《墙头马上》是一部A.爱情喜剧B.历史剧C.神仙道化剧D.讽刺喜剧16.陆游的诗集是A.《剑南诗稿》B.《诚斋集》C.《元丰类稿》D.《栾城集》17.在慢词体制形成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的作家是A.苏轼B.范仲淹C.欧阳修D.柳永18.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是A.陈子昂和“初唐四杰”B.韩愈、柳宗元C.李白、杜甫D.白居易、元稹19.有“诗史”之你的诗人是A.杜甫B.李白C.李贺D.王维20.《世说新语》的作者是A.干宝B.张华C.刘义庆D.王嘉21.下列属于历史演义小说的著作有A.《西汉通俗演义》B.《列国志传》C.《英烈传》D.《唐书志传》E.《北宋志传》22.下列剧作属于郑光祖的有A.《陈州粜米》B.《倩女离魂》C.《怡梅香》D.《两世姻缘》E.《王粲登楼》23.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的贡献是A.突破“词为艳科”的体制,反映生活内容扩大B.突破音乐对词体的束缚,使依赖音乐传播的歌辞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C.有意识地以诗的意境、创作方法人词,突破音乐对词体的约束D.使词由“歌者的词”变为“士大夫的词E.作词寓以诗人句法,引议论人词24.下列作家属盛唐边塞诗人的是A.孟浩然B.高适C.岑参D.王之涣E.王翰25.《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有A.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B.大量反映贵族士大夫生活C.表现思妇的闺思和愁怨D.表现离愁别绪、思乡怀人E.大量反映边塞风光26.从《财主底儿女们》表现出来的“七月派”小说创作的特征是A.强烈的主观色彩B.对主观战斗精神的强调C.充满激情D.深入挖掘客观描写对象的内心世界E.描述、议论、抒情相结合27.《白毛女》的主要艺术特点是A.细腻的心理刻画B.众多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的塑造C.诗、歌、舞三者融合统一的民族新歌剧D.宏大的艺术结构E.鲜明的民族特色28.《呼兰河传》的第五、六、七章是作品的重点,在此描述了主人公看到的生活于社会底层人们的悲欢和命运,这里有哪些细节描写A.小团圆媳妇的惨死B.二姑姑的悲剧一生C.二伯的不幸遭遇D.阿七的堕落E.冯歪嘴子的艰辛生活形成性考核四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山海经》B.《乐府诗集》C.《诗经》D.《楚辞》2.下面为《诗经》表现手法的是A.风B.颂C.赋D.比E.兴3.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是A.重视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B.现实主义占据主潮地位C.浪漫主义也占据主潮地位D.现代派文学仍有存在E.浪漫主义文学仍有存在4.《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有A.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B.大量反映贵族士大夫生活C.表现思妇的闺思和愁怨D.表现离愁别绪、思乡怀人E.大量反映边塞风光5.《孔雀东南飞》的男女主人公是A.木兰B.罗敷C.子都D.刘兰芝E.焦仲卿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世说新语》记述了汉末至东晋的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特别是士族人物的清谈B.《世说新语》记述了上古以来的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特别是士族人物的清谈C.《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干宝D.《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刘义庆E.《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7.下列作家属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是A.王维B.孟浩然C.韦应物D.高适E.常建8.从《财主底儿女们》表现出来的“七月派”小说创作的特征是A.强烈的主观色彩B.对主观战斗精神的强调C.充满激情D.深入挖掘客观描写对象的内心世界E.描述、议论、抒情相结合9.属于小说集《彷徨》小说有A.《高老夫子》B.《肥皂》C.《兄弟》D.《祝福》E.《狂人日记》10.在宋初词坛影响最大、成为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宋代的关键人物是A.范仲淹B.欧阳修C.王安石D.晏殊11.辛弃疾在宋代词坛创立了风格独特的A.稼轩体B.易安体C.东坡体D.樵歌体1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曲史著作《录鬼薄》的作者是A.钟嗣成B.郑光祖C.周德清D.乔吉13.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主要阵地是A.《每周评论》B.《新青年》C.《新潮》D.《少年中国》14.创作讽刺喜剧《一只马蜂》、《压迫》的剧作家是A.李健吾B.陈白尘C.田汉D.丁西林15.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对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新文学社团是A.未名社B.创造社C.新月社D.文学研究会16.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A.进步作家的组织B.群众性的作家团体C.文艺界统一战线组织D.革命作家的组织17.九叶诗派是一个A.现实主义诗歌流派B.现代主义诗歌流派C.古典主义诗歌流派D.浪漫主义诗歌流派18.在小说中对广大农民及下层人民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深刻描写他们不幸的生活和精神的麻木,期望他们觉醒起来抗争的现代作家是A.巴金B.郁达夫C.郭沫若D.鲁迅19.历史题材作品中,掺进部分现代生活内容,具有古今杂糅(或古今交融)艺术特色的作品是A.冯至的《伍子胥》B.郁达夫的《采石矶》C.鲁迅的《故事新编》D.郭沫若的《屈原》20.《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A.国风B.颂C.小雅D.大雅21.冰心的初期"问题小说"《斯人独憔悴》反映的问题是A.人生意义问题B.父子两代人的思想冲突和封建家庭拘囿新青年的问题C.婚姻恋爱问题D.青年教育问题22.《庄子》今存A.2O篇B.30篇C.33篇D.52篇23.战国中后期,屈原根据民间祭祀歌所加工而成的作品是A.《九歌》B.《九章》C.《天问》D.《招魂》24.最早奠定汉大赋体式的作品是A.枚乘的《七发》B.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C.扬雄的《长杨赋》D.班固的《归田赋》25.《登楼赋》的作者是A.曹植B.鲍照C.左思D.王粲26.杨之的作品是A.《水经注》B.《登楼赋》C.《洛阳伽蓝记》D.《士不遇赋》27.我国最早的较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是A.《文心雕龙》B.《典论·论文》C.《文赋》D.《诗品》28.诗风呈现冷、艳、奇、险的诗人是A.韩愈B.孟郊C.李贺D.李商隐。

《汉语基础》(补修)历年试题及答案(二).doc

《汉语基础》(补修)历年试题及答案(二).doc

《汉语基础》(补修)历年试题及答案(二) 《汉语基础》(补修)历年试题及答案(二)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轻(陈述)(形容词)管家(支配)(名词)肥肉(限定)(名词)泥土(并列)(名词)纠正(补充)(动词)3.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短语(10分)我们班同学讨论课堂纪律问题(定语)(主语)(谓语)(定语)(定语)(宾语)4.分析下列多重复句的层次关系(5分)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条件因果四、改错题(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如有错别字,请改正。

(共5分,每小题1分)真知卓见(真知灼见)不径而走(不胫而走)以逸代劳(以逸待劳)不记其数(不计其数)丰功伟迹(丰功伟绩)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误。

(共10分,每小题2分)(1)屋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的东西和书籍。

改为:屋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2)我们一定要努力实现改革开放的重大任务。

改为:我们一定要努力完成改革开放的重大任务。

(3)青少年有一种积极向上,敢打敢冲。

改为:青少年有一种积极向上,敢打敢冲的精神。

(4)对于滥用方言的做法是应该受到批评的。

改为:滥用方言的做法是应该受到批评的。

(5)我们要求稿件字数不得超过一千字左右。

改为:我们要求稿件字数不得超过一千字。

电大《汉语基础》(补修)试题及答案12月一、填空题1.一部工具书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编辑者,前言,凡例,正文,附录,版本。

2.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将汉字分为540个部首。

3.根据六书理论,“舟”字是象形字,“朱”字是指事字,“武”是会意字,“河”是形声字。

4.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转移。

5.古代汉语复音词从意义上说有两种类型:单纯复音词和合成复音词。

6.词的兼类是指一个词同时具有几种词性,而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类别的词。

7.古代汉语宾语前置主要有三种情况: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和用“之”、“是”等虚词复指前置宾语。

汉语基础补修试题答案07—1

汉语基础补修试题答案07—1

试卷代号:座位号: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补修课)2006 —200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专业汉语言文学级第学期2007 年 1 月一、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1.D2.B3.A4.D5.C6.D7.D8.C9.C 10.A二、填空题(共10分,每空0.5分)1、音节开头、音节末尾2、.区别意义、音高3、北京语音、北方话、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6、词的语法功能7、动词性非主谓句、动词性主谓句8、言语环境12、《说文解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17、标点后的句子要讲得通内容必须合乎情理标点必须符合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则和相关时代的典章制度三、简答题(共 10 分,每小题 4、3、3 分。

)1、固定在一个词中的意义内容就是词义。

词义具有客观性、概括性、模糊性三个特点。

2、不正确。

因为这样切分,成分组合起来不符合原意,违反了切分原则的第二条。

3、(1)客观基础不同。

(2)变换方式不同。

(3)修辞效果不同。

四、综合分析应用题(共九小题,共70 分,每小题8、8、8、6、9、5、5、5、16分。

)(一)指出下列各组同义词的主要区别:(每题2分,共8分)1、词义轻重不同2、范围大小不同3、形象色彩不同4、搭配功能不同(二)分析下列短语的结构层次关系:(每题4分,共8分)1、在教室里看了一天书2、首都北京的秋天景色十分宜人第一层错不得分。

第一层对的2分,后面每错一层扣1分,扣完4分为止。

1、在教室里看了一天书| 状 | | 中 ||介| | 词 | | 述 | |宾|| 述 | | 补 |2、首都北京的秋天景色十分宜人| 主 | | 谓 || 定 | | 中| | 主 || 谓 || 同 | | 位| | 状 | |中|(三)用画线法分析下列复句的结构层次:(每题4分,共8分)1、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2、如果我们既放下包袱,又开动了机器,既是轻装,又会思索,那我们就会胜利。

中国文学基础补修课程形成性考核练习题填空题将正确

中国文学基础补修课程形成性考核练习题填空题将正确

《中国文学基础》补修课程形成性考核练习题(一)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2.《毛诗序》把《诗经》()称为“诗六义”3.汉末建安时期,一批文人诗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被人们称为()。

4.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年轻时到过中国很多地方,写下了很多歌唱祖国的好诗。

他的诗热情浪漫,想象力很丰富,人称()。

5.()最有特色的作品是反映少数民族地区风土民情的小说。

中篇小说《边城》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6.《孟子》是由孟子和他的弟子共同撰写的一部著作,全书七篇,主要记载了孟了的言行,反映了他的()的哲学思想和“仁政”的政治思想,表现了一定的民本主义。

7.()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和诗人,著有《日知录》、《亭林诗文集》,他提出“诗主性情,不贵奇巧”。

他的诗表现了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8.道光年间,乾隆末四大徽班带来的二簧调和湖北艺人豆带来的西皮调结合,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优点,形成了(),此后,这种剧种逐渐成为在全国影响最大的剧种。

9.明朝“公安派”的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其中宏道是公安三袁的中坚,他提出()的口号,形成了晚明小品文的纯任性灵的创作潮流。

10.()是中国古代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11.(),字退之,是中唐时期重要的文学家,他反对六朝以来绮靡的文风,提倡朴实的散文,气势雄伟。

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著名的散文有《师说》、《马说》、《原毁》等等。

12.()的诗保留下来的有9300多首,是现在知道留下诗歌最多的诗人。

13.冯梦龙编选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简称“三言”。

14.()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散文中最著名的是政论文《过秦论》。

15.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基础》期末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要说明《左传》的文学色彩。

(1)对历史事件进行文学性的剪裁,通过文学性剪裁使历史事件故事化、情节化。

(2)《左传》刻画人物性格形神毕现,有立体感。

(3)《左传》中有丰富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2、简述后代对《水浒传》人物塑造手法的评价。

《水浒传》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成功地塑造出梁山好汉的英雄群像。

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

”这固然有点夸张,但至少有几十个主要人物,写得十分生动。

更可贵的是,它能将性格相近的一类人物写得各各不同。

如明代批评家叶昼所说:“《水浒传》文字,妙绝于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

如鲁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石秀、呼延灼、刘唐等众人,都是急性的,渠形容刻画来,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份,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读去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姓名,一睹事实,就知某人某人也。


3、简述《预言》的主要内容。

《预言》是何其芳的名作。

他化用了希腊神话的故事,写的是诗人对预言中无语而来又无语而去的“年轻的神”的独白,歌唱的是青春、爱情和两者相伴的痛楚和惆怅情绪,是远离现实苦于找不到出路的诗人青春心理的记录,以表现个人梦幻、个人哀乐为主要内容,是诗人在迷茫、苦闷和幻灭中追求的连绵心灵变奏的乐章。

它在艺术上将晚唐五代诗词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进行了成功嫁接,从而焕发出朦胧婉约的迷人气象。

4、简述《四世同堂》的主要内容。

《四世同堂》全书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共一百节,近一百万字。

小说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叙述了由北平陷落到日本投降八年间,发生在这座历史名城中一条叫做“小羊圈”的小胡同中一系列令人感伤、激愤的故事。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和汉奸走狗的卑污德行,更写出了北平市民补课征服的坚强意志,使民族文化精神中的病态和美德都得到较为充分的揭示。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要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抒情与写实的融合。

真是率真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艺术表现的重要特点。

作者从自己视觉出发,感受生活,表达爱憎。

(2)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法的广泛应用。

赋是直接叙事,直接刻画描写,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比,就是比喻。

兴,就是起兴或发端,这种手法的运用只能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即所谓先言他物然后才咏所咏之物,一般起烘托氛围的作用。

(3)在形式和语言方面,《诗经》中常见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

(4)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构成了《诗经》语言上的又一特色。

(5)《诗经》的押韵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是一章之中,只用一个韵部,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上,这是我国后世诗歌最常见的押韵方式。

2、简要论述《西游记》全书的结构框架。

全书结构完整,经纬分明。

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回至第七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

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这三大部分既是有机联系的艺术整体,又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其中大闹三界是序幕,取经缘起是过渡,西天取经是主体。

九九八十一难中由四十九个小故事组成,个个故事相对独立,因果分明。

故事之间经纬分明,显示出作者在结构上的精心构造。

3、简要论述“京派”创作。

“京派”指的是20年代末到30年代,当文学中心南移上海之后,继续留在北京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他们没有正式结社,但是有自己的阵地,如《文学月刊》,《骆驼草》,《水星》等。

“京派”作家包括老舍、沈从文、废名、凌叔华、萧乾、林徽音及汪曾祺等。

京派文学呈现出独特的风格,作品多写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的题材,审美趋向从容节制的古典式。

京派小说流派虽有共同的文学风格,但他们在各自的文学世界里又构筑起自己独特的文学世界。

如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废名的黄梅故乡和京西城郊世界,萧乾的北京城根的篱下世界等等。

四、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作品分析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知识分子是鲁迅小说里描写的重要对象。

鲁迅亲身经历了近代思想文化界的变化,对各类知识分子作过深刻的观察。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主要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寄予了同情但基本表示否定的旧式读书人,如孔乙己(《孔乙己》)、陈士成(《白光》),也有假道学者鲁四老爷和四铭(《肥皂》),及像方玄卓(《端午节》)和高干亭(《高老夫子》)之类酸腐的新式文人。

他们不仅“无行”,而且“无文”。

另一类是在现实生活中立项破灭而找不到出路的现代知识分子,如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子君和涓生(《伤逝》)等。

他们接受了科学思想和现代价值观念,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是真正的现代知识分子,虽然历史迷惘仍坚持不懈追求生命的意义,是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

2、分析《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1)地位:《史记》无论在中国史学史还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堪称一座伟大的丰碑。

《史记》开创了我国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学先河,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

《史记》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而且具有诗的意蕴和魅力,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影响:①《史记》中的多种创作方法,如使用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语言,通过具体事件或生活琐事现实人物性格,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加以表现等,成为后世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法。

②《史记》内容丰富,是后世许多历史小说或戏剧材料来源。

③《史记》作为与骈文相对的“古文”的崇高典范对中唐以后的散文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④《史记》的纪传体形式为后代传记文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