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报告范文-范文资料
农村集体财务审计情况汇报

农村集体财务审计情况汇报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集体财务审计情况,我们对各地的审计工作进行了汇报和总结。
首先,我们对各地农村集体财务审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
通过对各地审计
报告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在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向好的趋势。
各地审计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进行,审计报告的编制也更加规范和完善。
同时,审计工作的覆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对农村集体财务的监督力度逐渐加大。
其次,我们对农村集体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存在审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审计报告编制不规范、审计结果反映不够全面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给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隐患。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首先,建议各地加强对
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其次,建议加强对审计报告的审核和监督,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准确和全面。
同时,建议各地在审计工作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
挑战。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推动审计工作的规范和标准化,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希望各地能够认真对待我们的汇报和建议,共同努力,推动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村财审计工作情况汇报

村财审计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贵村委的要求,我对村财务进行了全面审计,并就审计工作情况做以下汇报。
一、审计对象和范围本次审计对象为村委会的财务情况,包括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情况。
审计范围涵盖了村集体资金的收支情况、资产负债情况、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等内容。
二、审计方法和过程在审计过程中,我首先对村委会的财务文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归档,并对重要的资金流向、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其次,我通过查阅相关凭证和台账、与村财务负责人进行交流、实地调查等方式,了解了村财务管理的具体运行情况。
最后,我通过比对实际数据和规章制度,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三、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建议在审计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问题:1. 村财务核算存在不规范现象,财务凭证填制不规范,账目不清晰,不便于审计工作的开展。
建议:村委会应加强对财务核算人员的培训,完善财务核算制度,规范财务凭证的填制和台账的管理。
2. 村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存在资金使用不规范、超编支等情况。
建议:村委会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资金使用审批管理程序,加强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
3. 存在部分资金使用不明朗的情况,支出资金缺乏合理性和规范性。
建议:村委会应严格按照财务规章制度执行资金使用,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四、审计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在审计工作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部分村财务人员对审计工作的配合度不高,审计材料的收集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其次是村财务档案的整理和归档工作相对繁琐,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最后是部分村财务制度和管理政策的不完善,审计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五、下一步工作展望和建议为了进一步完善村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我建议村委会在下一步工作中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规范性。
2. 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2018-2019-村级财务审计检查报告-范文模板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村级财务审计检查报告篇一:村委会财务审计报告村委会财务审计报告根据《关于认真做好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的通知》(*农[201X]2号)文件要求,经汤口镇村级财务审计领导组安排,我审计小组3月4-5日对冈村(大岭下)村委会201X年以来的财务进行了全面审计,现将审计结果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所辖组共7个,全村人口658人,截止201X年2月,全村资产总额703247.03元,其中流动资产189728.3元,有形资产554695.92元(固定资产544695.92,其中:在建工程319271元,长期投资10000)。
所有者权益54万元,债权总额为0元,债务总额163242.9元,货币资金189728.3元(村帐183224.29元,土地帐6504.01元)二、具体审计情况1、201X-201X年2月以来,村实现收入1399555.7元,其中:201X年196519.2元,201X年312670.44元,201X-201X年2月年890366.06元,村实现收入总额中,经营收入为2971元,占总收入的 0.21%,上级返还及补助性收入658748.36元,占总收入的47%;其他收入737836.34元,占总收入的52.7%。
上级返还及补助性收入、黄山执照招标款为主的其他收入并列为村级收入的主要来源。
2、201X-201X年2月以来,村支出总额为995904.37元,其中:201X年89772.01元,201X年126160.06元,201X年-201X年2月779972.3元,村支出总额中,经营支出111819.74元,占总支出的11.2 %;管理费用223533.21元,占总支出的22.4%;其他支出660551.42元,占总支出的66.3%;占村总支出比重较高的其他费用主要用于支付黄山执照招标款和村庄道路修建工程。
村级财务审计情况汇报

村级财务审计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根据上级要求,我对村级财务进行了审计工作,并就审计情况进行了汇报。
经过认真的审计工作,我对村级财务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现将审计情况汇报如下:一、审计范围。
本次审计范围包括村级财务收支、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内容。
二、审计过程。
在审计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收支情况进行了逐笔核对,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审计和分析。
同时,我还对财务档案进行了详细的查阅和比对,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和准确。
三、审计发现。
在审计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村级财务收支记录不够清晰,存在着部分收支记录不够详细、不够规范的情况。
其次,部分资金使用情况不够透明,存在着部分资金使用不符合规定、不够规范的情况。
此外,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存在着一些漏洞和不足,需要及时完善和改进。
四、整改措施。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我提出了以下整改措施,一是完善财务收支记录,建立清晰的账目,确保每一笔收支都有明确的记录和说明;二是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建立健全的资金使用制度,严格执行资金使用审批程序;三是加强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五、总结。
通过本次审计工作,我对村级财务情况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将会根据审计发现提出的整改措施,加强与村级财务管理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努力完善和改进财务管理工作,确保村级财务工作的规范和透明。
以上就是我对村级财务审计情况的汇报,希望能够得到各位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支持,也欢迎大家对我的审计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谢谢大家!。
农村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农村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农村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农村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篇1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在省站的精心指导和各级党政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认真贯彻执行《甘肃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等政策法规为宗旨,管好用活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为己任,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为目的,从增强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的角度出发开展工作,查处了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违规违纪问题,有效的保障和防止了集体“三资”保本增值和流失浪费,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和有关部门的肯定。
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市辖区六县一区1529个行政村、9136个合作社共计10665个会计核算单位,止二00八年底已实行会计委托代理的行政村1517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9.2%;实现村级会计电算化的村数143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4%。
市、县(区)、乡(镇)三级已成立审计机构116个,配备专职审计人员146名,其中:持证人员18名。
一年来,我市上下共抽组118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39个审计组,对全市10565个会计核算单位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和财务收支、债权债务以及农村土地征占补偿费、支农惠农补贴等专项资金进行了详细的内审外调工作。
审计资金总额106707万元,查处各类违规违纪资金434.2万元,追回贪腐挪用资金120.9万元。
查处追究任期届满和离任村社干部责任38人,收回各类违规违纪资金11.10万元,结算移交离任村社干部经济手续223人(次)。
二、具体工作(一)财务审计不留死角二00八年我市村级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在强化财务混乱村清理整顿的基础上、继续推行“乡镇自查自审、县区就地复审、市站以县区为单位集中送达核审”办法,计划审计1529个行政村10665个会计核算单位,实际审计1529个行政村10665个会计核算单位,累计审计资金60431万元。
审计核实全市村社集体固定资产34007.2万元,较上年净增128.72万元;负债总额17506.5万元,较上年减少10021.58万元;所有者权益42942.5万元,较上年净增7418.84万元。
农村经济责任审计范文

农村经济责任审计范文关键词:新常态;村居;经济责任审计一、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村居经济责任审计的影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一方面,中国政府大力减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另一方面,一系列国家宏观金融定向调控政策也在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正不断涌向农村,这无疑为新常态下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在这一关键时期,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农村经济能否把握机遇,维护国民经济整体的正常有序运行,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审计监督将会变得愈加重要。
村居政府是政府部门的基层单位,农村领导干部直接与广大人民群众接触,只有农村领导干部严格自律,才能维护我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只有一切从广大村民的利益出发,一切以农村经济发展为重,才能把握机遇,实现新常态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顺利转型。
基于国家政策重大利好和财政、工商业资金的大量投入的良好契机,农村领导干部能否严格落实“三严三实”的规定,严格落实国家政策,将巨额资金用在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刀刃上,这是至关重要的。
新常态下的农村建设新发展,不仅仅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是构建人民满意的基层政府的新目标。
有效的村居经济责任审计是监督基层政府部门廉洁高效的有力保障,是达成新常态下新目标的坚强后盾。
二、新常态下村居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经济责任的认定困难从农村政府部门的机构设置及职责分配来看,村主任既负责村居的财政收支,也是村中大小事务的财务负责人。
新常态下,投资于农村建设的财政资金将会大幅增加,而村主任的这种双重身份,体现出村居政府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势必导致个人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及复杂性增大,从而最终影响到对经济责任的认定存在困难。
从审计的内容上来看,我国村居政府机构多采用多层财务管理模式,即村居政府机构的收支既在本级列支外,还会在上级财政机关或部门列报。
这样一来,如何界定经济责任的范围就存在诸多难点。
2、审计主体的权利范围模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报告

以下是一份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报告的简要示例:
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报告
1. 引言
-介绍被审计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情况和目的。
-阐述审计的范围和目标。
2. 审计方法和程序
-描述采用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包括数据收集、文档核对、内部控制评估等。
-解释审计团队进行审计工作的时间和地点。
3. 财务状况和业绩评估
-分析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方面。
-评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绩效,比较过去几年的财务指标和经济增长情况。
4. 内部控制评价
-评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
-提供有关改进内部控制的建议和意见。
5. 合规性审计
-检查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否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分析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并提供相应的整改建议。
6. 发现和建议
-总结审计发现的问题和风险,如会计错误、财务不透明等。
-提供改进建议和措施,以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效能。
7. 结论
-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进行总结评价。
-强调改进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个简要示例,实际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报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报告须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并由合格的审计师或团队进行审计工作。
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应根据审计需求和受众的要求进行定制化。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总结范文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总结范文为了推动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我单位在过去一年里积极开展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
本文将对此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以期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参考。
一、工作概况及主要完成情况过去一年,我单位共完成了X个乡镇农村财务审计任务,涉及X 万元的财政资金。
在财务审计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审核标准,开展了审计工作,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 审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通过与相关村委会、农户及相关部门的深入沟通与合作,我们成功收集了大量的审计资料,并进行了有效整理,确保了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 财务审计的实施:按照审计计划,我们对农村财务收支状况、财产权益、财务管理制度等进行了全面审计。
通过核对账簿、单据、凭证等财务材料,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不合理、财务报表不准确等。
3. 问题发现和整改推进: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向相关部门和村委会进行了反馈,并要求其进行整改,在合理期限内达到整改要求。
通过我们的努力,一些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进一步推动了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不规范:由于乡镇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对财务管理制度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管理存在问题。
2. 农村资金使用不合理:由于农村财政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一些资金使用不透明、不规范,导致了财务审计中的问题。
3. 财务报表不准确:一些农村财务记录不规范,账簿管理不完善,导致财务报表的准确度受到了影响。
以上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村干部对财务管理的关注度不够、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等。
三、经验与启示在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教训,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借鉴和总结: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的法制建设,制定出台一系列规范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提供更加明确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报告范文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报告范文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在省站的精心指导和各级党政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认真贯彻执行《甘肃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等政策法规为宗旨,管好用活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为己任,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为目的,从增强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的角度出发开展工作,查处了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违规违纪问题,有效的保障和防止了集体“三资”保本增值和流失浪费,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和有关部门的肯定。
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市辖区六县一区1529个行政村、9136个合作社共计10665个会计核算单位,止二0xx年底已实行会计委托代理的行政村1517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9.2%;实现村级会计电算化的村数143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4%。
市、县(区)、乡(镇)三级已成立审计机构116个,配备专职审计人员146名,其中:持证人员18名。
一年来,我市上下共抽组118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39个审计组,对全市10565个会计核算单位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和财务收支、债权债务以及农村土地征占补偿费、支农惠农补贴等专项资金进行了详细的内审外调工作。
审计资金总额106707万元,查处各类违规违纪资金434.2万元,追回贪污挪用资金120.9万元。
查处追究任期届满和离任村社干部责任38人,收回各类违规违纪资金11.10万元,结算移交离任村社干部经济手续223人(次)。
二、具体工作(一)财务审计不留死角二0xx年我市村级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在强化财务混乱村清理整顿的基础上、继续推行“乡镇自查自审、县区就地复审、市站以县区为单位集中送达核审”办法,计划审计1529个行政村10665个会计核算单位,实际审计1529个行政村10665个会计核算单位,累计审计资金60431万元。
审计核实全市村社集体固定资产34007.2万元,较上年净增128.72万元;负债总额17506.5万元,较上年减少10021.58万元;所有者权益42942.5万元,较上年净增7418.84万元。
查处违纪未违规单位348个会计核算单位,清理出不合理开支730笔183万元,不规范条据123张,金额98万元,未入账资金114笔10.8万元,现金白条顶库131张49万元。
对于审计出的问题,工作组进行了及时处理,对一些记账出现的差错进行了纠正;对部分不合理开支进行了账务注销,票据退还有关当事人员不作报销;对一些不规范条据,及时督促有关人员规范手续;对收入没有入账的重新作了入账处理。
(二)专项审计逐年拓展1、粮食生产直补贴及农资综合补贴。
20xx年中央、省财政拨付我市粮食直补资金2522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6513万元,两项合计全市农民人均98.92元。
分别为崆峒区451万元、3104万元,泾川县339万元、2561万元,灵台县459万元、2687万元,崇信县125万元、991万元,华亭县175万元、1373万元,庄浪县435万元、2493万元,静宁县538万元、3304万元。
为了补贴公平合理,全市各县区均以20xx年核产定税面积和常产为依据,分解到乡、计算到户,补贴资金直接拨付到各乡(镇)资金核算中心粮食补贴专户。
各乡(镇)信用社给每个农户办理存折,由乡(镇)政府、资金中心、信用社共同监督,在各村社设点集中发放存折,农户凭身份证、印章领取存折,然后再到信用社取款。
从审计监督情况看,全部兑现到42.4户农民手中,兑付率100%。
2、退耕还林补贴。
从20xx年开始,退耕还林补助由粮、款并用改为全部发放现金,补助资金实行专户储存,封闭运行,由所在地信用社采取存折直接发放,由退耕农户直接领取。
今年我市拨付20xx年农户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3682万元,其中:粮食补助20722万元,现金补助2960万元,全部兑现到29.4户农民手中,兑付率100%,受益农户人均收入191.30元。
3、良种补贴。
20xx年国家安排我市实施优质专用小麦推广试验示范面积147万亩,亩均补贴标准10元,共计1470万元。
其中:崆峒区25万亩、250万元,泾川县250万亩、250万元,灵台县250万亩、250万元,崇信县8万亩、80万元,华亭县9万亩、90万元,庄浪县25万亩、250万元,静宁县30万亩、300万元。
经审计,各县区均严格按示范区农户播种面积核发购种卡、农户凭卡在良种专卖点低价购买良种、种子专卖部门再凭卡与财政部门核兑资金规定落实到农户、地块,未发现任何违规违纪问题。
4、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
20xx年国家安排我市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专项400万元,其中:崆峒区60万元、泾川县60万元、灵台县100万元、华亭县30万元、静宁县150万元。
其补贴内容和对象为以农户购买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作业机械为主,兼顾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作业机械;补贴标准为大型农机具买价的10%——30%。
受益农户9.77万户,未发现任何违规违纪问题。
5、“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二0xx年我市“一事一议”筹资涉及33个乡(镇)586个个行政村72.4万人,筹资总额679.27万元,人均筹资9.40元;筹劳涉及29个乡(镇)554个行政村50万人,筹劳总数191.2万标准工日,劳均3.8个标准工日,其中收集以资代劳资金589.69万元。
从审计情况看,各村级组织都能严格履行农民筹资筹劳项目、数额和事项议事、审批、备案等程序,实行“报审制”和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制”,没有超范围、超标准向农户下达任务和强行以资代劳现象发生。
6、村级财政补助。
二0xx年全市各乡镇农经站收到各级财政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2195.4万元,村均1.44万元;村内开支2118.95万元,其中:干部报酬1655万元、办公费用351万元、五保户供养98.5万元、其他支出14.45万元;所有支付均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但因我市多数村级集体经济欠发展,低收入村及“空壳”村较多、尚有521个行政村正常运转相当困难。
7、征地补偿费。
二0xx年全市未发生新的农地征占事项,但收回历年补偿费54.44万元,兑付历年应兑付农户土地补偿费1220.76万元、安置补偿费67.59万元;年末集体土地补偿费账户余额3724.02万元。
账务记载清晰、支付手续齐全。
8、干部任期届满或离任审计。
二0xx年我们对全市223个任期届满或离任村,414名村社干部进行了全面的经济责任审计监督,查处违法违纪干部49名、违法违纪4.5万元,追究经济责任38人,建议当党政部门谈话戒勉15人。
提出审计建议书1200份,目前已全部采纳。
三、主要做法1、广泛宣传,统一认识。
二0xx年我市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采取重点审计、专项审计和全面审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在工作方式上,采取分层召开村社干部会、民主理财小组会、村民代表或群众大会等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既使农村基层干部消除了思想顾虑,统一了思想认识,全力支持配合审计工作,又使广大农民群众增强了民主理财意识,积极参与审计工作。
2、严肃审计,依法查处。
在具体工作中,每个审计组都能抓住干群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不放,从收支环节入手,按照“坚持两个原则”、“十查十看”和“四个结合”的要求,采取查阅文件资料、审查账据、走访农户的办法,做到了乡、村、社、户“四对口”。
对审计中查出的违规违纪问题,按照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方法,坚持正面教育和经济处罚相结合,做到了宽严适度,秉公执法,彻底处理。
3、突出重点,强化教育。
村级财务管理主体是村社干部,在审计工作中,我们把财务审计与基层班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对查处的党员干部违规违纪问题,除依据有关法规政策进行处理外,重点进行了政策法规教育,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增强了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对班子散、财务乱,存在一定隐患的村班子,建议所在乡镇进行整改,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了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4、审计公开,民主监管。
推行财务公开,实行民主理财是强化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了解决部分村财务不公开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审计组对被审计村近几年的财务收支、公益事业建设、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审计结果,除采取张榜、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公布外,还采取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的形式,全面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消除了群众疑虑,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从而使农村财务逐步走上依法管理,规范运作的良性轨道。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的方向虽然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一是审计工作程序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审计档案管理需进一步规范;三是农村审计工作只限于财务审计和对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
今后我们将根据农村改革发展需要,从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利益的角度出发,在继续抓好对财务管理混乱村审计的同时,重点拓展加大对惠农政策落实,扶贫基金、有偿资金等方面的审计,以促进党和政府各项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使涉农资金得到科学、完整、高效的使用。
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农民负担专项审计。
农民负担审计是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重要内容。
审计的重点放在“一事一议”筹资是否履行了民主程序,筹资标准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强行以资代劳的现象,“一事一议”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有无挪用、侵占的现象。
2、加强农村集体土地征、占用补偿费专项审计。
农村集体资金中,集体土地补偿费在部分村社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加强对征地补偿费分配和使用监管,建立农村土地补偿费专项审计制度。
3、加强农村审计的规范化管理。
审计质量是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只有不断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质量,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
一是进一步规范农村审计工作程序。
二是加强农村审计档案管理。
三是搞好农村审计结果公开。
四是建立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4、搞好调查研究,不断开拓创新。
要树立“防范胜于纠正”的观念,把事后审计与事前、事中审计相结合,实现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的转变。
要把审计监督与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监督、农村会计委托代理监督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要根据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着眼于从源头上制约权利,从管理上提高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率,从完善制约和制度的角度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从而把农村审计的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结合起来,实现以监督为主向寓监督于服务之中的转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审计工作能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