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教案

合集下载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实际问题与方程——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实际问题与方程的概念2. 解方程的方法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解方程的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方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2. 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了解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时间安排1. 引入:10分钟2. 讲解:20分钟3. 练习:30分钟4. 应用:20分钟八、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备课,制作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准备练习本。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应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 学生应在课后进行学习反思,总结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以便提高学习能力。

十、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如学习更高年级的方程知识。

2. 学生可以参加数学竞赛,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以上是根据标题“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所编写的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步骤”部分。

教学步骤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详细描述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包括引入、讲解、练习和应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6简易方程复习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6简易方程复习   |人教新课标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6简易方程复习 | 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易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简易方程的概念和特点。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简易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1.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生练习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回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简易方程知识,包括方程的概念、特点和解题方法。

2. 提问:让学生举例说明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新课导入1. 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结合具体例子,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

2. 演示: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过程。

三、课堂练习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简易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2. 强调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方程问题,并尝试用方程解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简易方程的知识,让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培养了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掌握方程解题方法的关键。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详细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演示。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简易方程(第十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简易方程(第十课时) 人教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简易方程(第十课时)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2. 解简易方程的方法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概念,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未知数的问题,引出方程的概念。

2. 讲解方程的概念(1)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方程的组成:等号左右两边,左边是表达式,右边是常数。

(3)方程的解: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3. 讲解解简易方程的方法(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为0),等式仍然成立。

(3)通过以上方法,将方程简化,求出未知数的值。

4. 案例分析(1)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列出方程。

(2)通过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3)讨论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练习与巩固(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解方程的方法。

(2)教师批改作业,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 学生能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4. 教师教学过程清晰,讲解到位,注重启发学生思考。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和学生的实际操作,以确保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课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4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部分。

这部分内容包括: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等式的性质,以及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使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够将其应用到解方程的过程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感受到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 讲解:我通过PPT展示了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结合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够将其应用到解方程的过程中。

3. 练习:我给出了几个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并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列出了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以及等式的性质,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解题的过程和关键点。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实际问题解决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要求他们写出解题过程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还可以拓展延伸一些相关知识,例如解方程的其他方法,以及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程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我选择了以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作为开场。

这个问题不仅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要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5 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 》教案(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5 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 》教案(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5 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认识简单方程的意义。

2.能够通过例题初步解决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掌握简单方程的定义和意义。

2.学会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方程的本质,掌握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能够正确应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相关课件与教材。

2.班级中每位学生准备好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件事情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这个等式代表什么意义?2. 概念讲解•方程的定义: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简单方程的意义:简单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

3. 解题示范1.老师通过几个简单的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辅导他们如何解题。

2.学生应用老师所示范的方法,试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4. 练习与巩固1.老师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解题思路,共同解决问题。

5. 拓展与应用利用生活实例或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七、课堂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八、教学反思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

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实际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作出调整,确保教学效果。

六年级上册百分数解方程

六年级上册百分数解方程

六年级上册百分数解方程一、教学目标1. 理解百分数的概念,掌握百分数解方程的方法。

2.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百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百分数解方程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概念,掌握百分数解方程的方法。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方程,并求解。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和粉笔。

2. 投影仪和PPT课件。

3. 教学软件和学生练习册。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实践操作、小组讨论。

2. 教学手段:利用PPT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百分数,并引入百分数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百分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百分数解方程的方法,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出代表在黑板上演示解题过程,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作业。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提交作业。

七、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式:采用小组讨论、个人展示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2. 反馈方式: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方式进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八、课外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或数学兴趣小组等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解简易方程 实际问题与方程2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解简易方程  实际问题与方程2 -人教新课标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解简易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2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 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及解法2.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概念,熟练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是表示两个量相等的式子。

(2)讲解解简易方程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步骤。

3. 案例分析(1)通过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 解答与讨论(1)让学生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2)讨论解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解题方法。

5. 练习与巩固(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讲解和辅导。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2)强调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题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解答方程时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教师要注重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板书设计1. 方程的概念及解法2.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九、课后评价1. 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解简易方程的方法掌握情况。

3. 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教学延伸1. 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2《解简易方程》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2《解简易方程》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2《解简易方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简易方程的概念,能够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2.掌握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方法,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能够运用解简易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例题引导学生理解简易方程的概念。

2.分组合作,在实际问题中练习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动手动脑的习惯。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简易方程及其解法的概念。

2.简易方程的实际应用。

难点1.第一次接触简易方程,理解可能存在的多个未知数。

2.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建立简易方程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问题引入简易方程的概念,如:小明现在的年龄是小红的两倍,小红现在的年龄是5岁,求小明的年龄。

2. 讲解•讲解简易方程的定义和解法,通过示例详细解释。

•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简易方程的一般解法。

3. 练习1.小组讨论:给出几个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尝试建立简易方程解决。

2.整合讨论:每组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进行解答,与全班分享解题思路。

4. 知识巩固•布置课后作业:设计数个简易方程问题,要求学生完成并写出解题过程,鼓励学生复习巩固。

四、教材参考•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五、教学反思1.学生在解简易方程问题时存在的思维难点,需要在下一次复习课中进一步引导。

2.需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共同配合学生在家练习简易方程问题。

以上是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2《解简易方程》教案的总结和规划,希望每位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能够轻松掌握简易方程的解题方法,提高数学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个性化辅导教案
授课时间:2013-10-5 备课时间:2013-9-28
年级: 六年级课时:2小时
课题:解方程
学生姓名: 教研老师:蒋老师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方程思维解决问题,如何确定方程中的等量关系
公开试讲时间及
教务主任签名
所有授课内容必须在本中心公开试讲由教务主任签字核实之后方可授课,欢迎
各位家长监督我们的教学工作!教务主任签字:【课前开心一刻】
我上小学二年级时,妈妈说等你上了三年级时就要学解方程了,我心里想因为我是方城县的人就要学解方城吗?而我还是方城县的独树镇的人,于是我就对妈妈说“我还没有学解独树呢,怎么可以学解方城呢?”于是我妈妈就哭了!
【授课内容】
引入: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子
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
根据图意列出方程:
100+X=250
思路一:(1)可以用250-100=150,所以
X=150.
思路二:(2)假如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
一、知识要点:简易方程的解题方法:
(1)将带有X的项移到等号的一边,将不带有X的数移到等号的另一边;
(2)将等号两边的式子分别进行四则运算,注意X运算后保留;
(3)等号两边同时除以X的系数;
(4)运算求出未知数X。

1、求整数方程
例1 4y+2=6 12x-9x=9
4y+2-2=6-2 12-9)x=9
4y=4 3x=9
4y÷4=4÷4 3x÷3=9÷3
y=1 x=3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练习:
x+32=76 3x+6=18 16+8x=40 8x-3x=105
x-6×5=42 100-20x=20 55x-25x=60 76y-75=1
23y-23=23 80y+20=100 2x-8=8 2x+3=10
2、求小数方程
例2:由算式6÷2=3可以变换得出:6÷3=2和3×2=6
举一反三:
15.6÷x=13 3×(x+0.5)=21
x=15.6÷13 (x+0.5)=21÷3
x=1.2 x+0.5= 7
x=6.5
练习:
12x-8x=4.8 7.5×2X=15 1.2×x=81.6 x+5.6=9.4
x-0.7x=3.6 91÷x =1.3 x+8.3=10.7 15x =3
1.4×8-2x=6 6x-1
2.8×3=0.06 410-3x=170 13(x+2.3)=91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3、求下列分数方程
例3:
2
5x-
1
3x=
3
10x-
4
5x -4= 21
(
2
5-
1
3) x=
3
10(1-
4
5)x= 21+4
(
6
15-
5
15)x=
3
10
1
5x=25
1
15x=
3
10x=25÷
1
5
x=
3
10÷
1
15x=25×5
x=
3
10×15 x=125
x=
9
2
练习:
6x+5 =13.4 4x-6=38 4+0.7x=102
3
2
x+
2
1
x=42
x+
4
1
x=105 0.36×5-
3
4x =
3
5
2
3(x- 4.5) = 7
1
2x- 0.25x = 10 x- 0.8x = 16+6 20 x– 8.5= 1.5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重难点考点分析】
巩固练习:
1、计算:
1.5x+18=3x 7(6.5+x)=87.5 48-27+5x=31
12
5÷x=
3
105
3
x =
72
25
9
8
x =
6
1
×
51
16
(200-x)÷5=30 (x-140)÷70=4 0.1(x+6)=3.3×0.4
x-
2
7x=4
3
2x +
2
5=
3
50.7x + 0.2x = 3.6

5
3
=20×
4
1
0.25 + 10x =
5
4
x – 0.15x = 68
x+
8
3
x=121 5x-3×
21
5

7
5
3
2

4
1
=12
6x+5 =13.4 x÷
7
2
=
16
7
4x-6×
3
2
=2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2
5÷x=
3
105
3
x =
72
25
9
8
x =
6
1
×
51
16
解决问题:
1、张老师第一次到体育用品商店买了24套运动服,第二次又买了同样的运动服30套,第二次比第一次多付
了510元。

每套运动服多少元?
2、康乃馨和水仙每种花每支的价钱相同,现店内有三束花:
第一束三支康乃馨,一支水仙共19元;
第二束两支康乃馨,两支水仙共18元;
第三束一枝康乃馨,三支水仙花
求第三束花的价格?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程总结】
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将带有X的项移到等号的一边,将不带有X的数移到等号的另一边;将等号两边的式子分别进行四则运算,注意X运算后保留;等号两边同时除以X的系数;运算求出未知数X。

课后作业见教学过程
组长签名
家长或学生阅读签

教师课后
赏识评价
本节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照常完成□提前完成□延后完成□
学生的课堂表现:很积极□比较积极□不能接受□
学生上次作业完成的情况:数量___% 完成质量___分存在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