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第二节

“第十四届上海之春”大奖,“金鹰奖” 及首届“金钟奖”金奖和银奖。
刘湲
请欣赏《客家之歌》
第二章、思乡曲
音乐可以用比语言好得多的千百种因素来充实一个人的灵 魂,我所爱的音乐所表达的一切,是一种明确的思想,我就是 这样寻找各种方式来表达这一思想的。
——(德)门德尔松
那是谁,在月夜里用笛声吹奏着那支思乡的歌,忧伤的曲 调不经意塞满了我心中的荒原;是谁在夜夜释读那首思乡的古 诗,忧伤的平仄滴动着无垠恬静的乡愁。在流水般失意的日子 里,故乡的山山水水,已渐行渐远。蓦然回首,才发现那尘封 于心底的芳香,才明白,自己是一只放飞的风筝,无论身置何 方,身在何处的心灵之绳永远栓在故乡门前的梧桐树上。故乡 的一切都在我的记忆中闪烁,那山那水,那纯朴的人家,那弯 弯的小河……故乡的恒古不变的姿态,在诗歌中演译着淡化成 一首无字的歌,一篇无韵的诗章。当空中再也望不到南飞的雁 群,当梧桐树上的叶子黄了又青,我那不变的乡愁却又如此悠 悠荡荡地演奏着,一如故乡那清远的笛声,缕缕不绝。亦如李 后主的那一句“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
结合时代背景,说一说这首歌创作的特点
真实的反映了“五四”时期,在新文 化运动影响下的知识青年,向往自由、 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的共同 心理。
内蒙组曲
《内蒙组曲》(小提琴组曲)——马思 聪曲 这是马思聪1938年创作的一部小提琴 组曲,原名《绥远组曲》。全曲共分3个 乐章,即一,"史诗";二,"思乡曲";三, "塞外舞曲"。
中国音乐发展简史

中国音乐发展简史中国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音乐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的发展。
下面是中国音乐发展的简史。
1.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石器和骨器制作乐器。
这些乐器主要是打击乐器,如骨笛、石鼓等,用来伴奏舞蹈和各种仪式。
这个时期的音乐属于简单的自然节奏,没有固定的音高。
2.古代社会(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221年)在古代社会,中国的音乐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在周朝时期,乐舞成为宗族巫师和贵族社会的一部分。
乐舞有固定的音阶系统,以及各种乐器的组合。
这个时期的音乐主要是用来祭祀、宴会和娱乐。
3.封建社会(公元前221年-公元1840年)在封建社会时期,音乐成为统治阶级文化权力的象征。
乐舞的形式更加复杂,更加讲究礼仪和规范。
汉朝时期,《乐府诗集》成为中国音乐发展的重要文献,记录了大量的音乐作品。
唐朝时期,音乐达到了顶峰,丝竹乐队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形式。
4.帝国时期(公元1840年-1911年)进入19世纪以后,中国开始与西方接触,西方音乐的影响开始进入中国。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提倡学习西洋音乐,并将西方音乐的元素融入中国音乐当中。
这个时期的音乐出现了“乐府派”和“轻音乐派”两个流派。
5.新文化运动时期(1911年-1949年)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音乐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音乐家和学者开始研究西方音乐理论,呼吁创造独立的中国音乐。
冼星海、聂耳等人提倡中国音乐的现代化,并为中国音乐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6.社会主义时期(1949年-现在)2000年代以后,中国音乐进一步与全球音乐交流互动。
流行音乐、摇滚乐和民谣音乐成为中国音乐的主要流派。
中国音乐家开始创作更多的原创作品,并参与国际音乐舞台的演出。
中国音乐的发展始终受到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不同时期的音乐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
中国音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音乐发展历程总结

中国音乐发展历程总结
中国音乐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音乐时期:古代中国音乐起源于远古时代,最早是由简单的原始音乐逐渐发展而来。
这个时期的音乐主要表现在古乐和民歌上,其形式以古琴、筝、锣鼓等乐器为主,具有浓厚的宗教和礼仪性质。
2. 唐宋时期:中国古代音乐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
这一时期的音乐多重视曲调和韵律,流行的音乐形式有舞蹈音乐、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
同时,音乐理论也逐渐形成,如乐律、音律和音韵等。
3. 明清时期:在明清时期,中国音乐开始融合了西方音乐的影响。
由于西方音乐的传入,中国音乐开始引入了西洋乐器,同时音乐形式也有所改变,如宫廷音乐中出现了西洋乐队和合唱等形式。
4. 近代音乐时期:20世纪初,西方音乐在中国迅速传入并影响着中国音乐的发展。
当时,许多年轻音乐家开始学习西方音乐理论和技巧,并结合了中西方音乐元素,创造出了大量的新作品。
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中国音乐家,为中国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
5. 当代音乐时期:20世纪后期至今,中国音乐经历了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冲击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中国音乐与世界各地的音乐风格相互渗透和融合。
同时,中国
音乐也开始探索自身的特色和独特性,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总结起来,中国音乐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古代音乐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近代音乐时期以及当代音乐时期。
这些时期的音乐形式和风格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不断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内涵和外延,使其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和传统。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 光明行》课件

《玫瑰三愿》:
创作于1932年。歌曲借玫瑰的“三愿”,表达了作 者对摧残善良的恶势力的不满,以及对受欺凌的弱者的 同情。歌词含蓄,耐人寻味,旋律委婉起伏,优美动听。
萧友梅:《问》 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她》 黄 自:《花非花》《点绛唇》 青 主:《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
此曲表达怎样的情感?
音乐略带几分凄凉、悲恻的情感。
是旧社会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 感情流露。
说说你所了解的二 胡是怎样的?
这段二胡曲与《二泉映月》音乐情绪 有何不同?
欢快、激昂,充满了热情奔放、积极向 上的情绪。
产生不同情绪的原因是什么?
力度和速度的不同, 明亮的音调,顿弓等 演奏技巧。
用大段颤弓演奏的特殊效果再现第二主题音乐更加舒展更富于动力性高亢的音调模拟军号的旋律情绪达到高潮这一曲辉煌的光明颂歌在高昂的情绪中结光明行是二胡发展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1不仅吸取了小提琴的演奏技法和西方音乐的创作手法而且摆脱以往二胡音乐忧郁伤感的情绪使二胡从此开始奏出热烈雄壮的音乐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
时代造就音乐风格, 音乐传承时代特征
课后探究:
收集新中国成立以后各时期优秀 的音乐作品,进一步探究音乐在时代 变迁中所起的作用。
20世纪上半叶“新音乐”有什么特点?
1、受到西方音乐体裁和创作技法的 影响,是我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2、由专业作曲家创作。 3、内容多反映劳动人们凄苦生活和艰 苦斗争,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风云儿女》主题歌 聂耳曲
你还知道哪些这个时代的音乐作品?
《铁蹄下的歌女》(聂耳1935年)、 《松花江上》(张 寒晖1936年)、《游击队歌》(贺绿汀1937年)、《黄 河大合唱》(冼星海1939年)、《团结就是力量》(卢 肃1943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曹火星 1943年)、歌剧《白毛女》(1945年)等。
高中音乐_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光明行姓名:单位:学科:高中音乐联系方式:学与教的过程教学随笔同音高重复出现,也叫位移。
分为严格模进和自由模进两种类型,是一种重要的旋律展开手法,首先我们来唱一遍音阶。
我们来唱一遍接下来我们来看两段视频来判断哪个是上行模进,哪个是下行模进?第一段视频是《音乐之声》的一个插曲《哆来咪》的一个片段;第二段视频是《亲爱的小孩》的一个片段;这两段旋律听完了,第一段是上行模进,因为他的旋律是越来越向上行的,我们来唱一遍;第二段是旋律下行的,所以是下行模进四、20世纪30年代抗日救亡运动主题时期《义勇军进行曲》1.进行曲:在刚开始进行音阶跟唱时,学生有点放不开,纠正了歌唱姿势和状态,声音好很多,但是整体上学生声乐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很多孩子还是羞于张嘴。
也需要在今后的课程中不断引导与鼓励多加练习。
学与教的过程教学随笔3.学唱与分析《义勇军进行曲》G大调,2/4拍子,富于动力音调节奏老师指挥学生们齐唱,注意音准唱出气势。
4.探究分析《玫瑰三愿》这首声乐作品一二句,前面两个音构成了四度音程开始,大调式属音到主音进行,节奏弱起强落,富于动力。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感觉有些时候讲课声音的音量音调不到位,没有很好的起到渲染情绪的作用。
在歌唱时候有的非常投入,有些孩子没有挖掘到歌词呐喊般的热情,强烈迫切的情绪不够真切。
需要我继续去探索挖掘孩子们可以接受的情绪和动力。
审阅(签名) 9月 9日《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学情分析: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高中,大部分孩子没有过多的接触过音乐类的培训,有些学生有所接触也只是略知一二,我们鉴赏课程进行的难度也是有的,课改后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
音乐还是一门实践性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尤其在表现领域更体现了这一特点,长期以来,我们的高中音乐课堂在注重学生感官体验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的表现能力的培养,我们一直认为活泼、律动的音乐课是小学和初中的音乐课特点,而高中音乐课堂应该是知性的、理性的。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

《玫瑰三愿》黄自曲
• 是一首优美的艺术歌曲。
• 歌曲篇幅很小,于典雅、抒情中表露了“我愿 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原那爱我的多情 游客莫攀摘,我原那红颜常好不凋谢”的善良 愿望。
【代表作品】: 共创作二胡独奏曲10首 : 《良宵》《月夜》《苦闷之讴》《独 弦操》《病中吟》《烛影摇红》《光明行 》《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
琵琶独奏曲 3首、民族乐器合奏曲 2首。
《光明行》刘天华曲
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旋律明快坚定,节奏 富于弹性,是中国第一首“二胡进行曲。
黄自(1904~1938)
马思聪
(1912年~1987年)广东人。中国 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 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 【代表作品】: 小提琴曲《第一回旋曲》、《内 蒙组曲》、《西藏音诗》、《第 二交响曲》、《春天大合唱》等 。
《思乡曲》马思聪曲
• 此曲是《内蒙组曲》(有名《绥远组曲》 )钟的第二首,创于1937年。
• 《白毛女》的主题是“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 社会把鬼变成人”。
吕其明
(1930.5——) 安徽人 中国最杰出的交响乐作曲家, 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 主要作品: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 交响叙事诗《白求恩》
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谁不说俺家乡好》等。
《红旗颂》吕其明曲
• 背景: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中国 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也得到空前的提高。 祖国日益昌盛、发展前景广阔而美好。
《黄河大合唱》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

【音乐分析】
• 《光明行》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旋 律明快坚定,节奏富于弹性。用主和弦的 分解进行构成的号角式音调,在乐曲中占 主导的地位。作者在这首乐曲中首次用了 功能性很强的五度关系的转调,调性明亮, 音区的递换也极富色彩。
《玫瑰三愿》
• 【背景搜寻】1932年,黄自以现代诗人的词谱写了三首供 音乐会演出的抒情独唱歌曲:《春思曲》、《思乡》、 《玫瑰三愿》,以《春思曲》为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这三首歌曲,黄自根据歌词的内容在音乐上做了精心的设 计,并且有意识的发挥声乐的演唱技巧,直到今天仍然作 为音乐会独唱的保留曲目为声乐家们演绎。《玫瑰三愿》 是一首接近叙事的抒情歌曲,比前两首更为朴素、明朗、 深情。手稿上所写的创作日期是民国二十一年。歌词的作 者龙七是著名的词人龙沐勋的别号,当时他在上海国力音 专讲授文学。1932年3月至4月间,“一二八”淞沪抗战 停战后,他回到学校上课,看见校园里的玫瑰凋零,景物 全非,因写《玫瑰三愿》的歌词以寄感慨,随即有黄自作 曲,写成一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
作者
• 1、歌曲的积极作用及影响? • 2、聂耳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 的时代精神。他是我国第一个在歌曲中塑 造无产阶级光辉形象的作曲家。他为我国 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 础。
《我要活》
• 【背景搜寻】歌剧《白毛女》创作于1945年。 《我要活》是歌剧第三幕第三场中喜儿的一个唱 段。此处具体的剧情是:喜儿被恶霸地主黄世仁 强暴之后,黄世仁要把她转卖给人贩子。女仆人 张二婶得知后,悄悄放她逃跑,将她救出虎口。 黄世仁在发现喜儿逃跑后,带着一帮狗腿子进山 追捕。在河滩上,狗腿子穆仁志发现了喜儿留下 的一只鞋,他们以为她已经投河自杀了,便打道 回府了。这是喜儿命运中的重要转折点。见到仇 人走后,她走出芦苇塘,唱出《我要活》的决心。
关于时代变迁的歌曲

关于时代变迁的歌曲1、五十年代:《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相信许多80后以前的小伙伴们都会很熟悉这首歌的旋律吧?在那个艰苦奋斗的岁月,毛主席成为了人民心中唯一的寄托。
而歌唱伟大领袖毛主义也成为了大家最为快乐的生活方式。
2、六十年代:《南泥湾》那时间的歌曲还具有浓重的戏曲风格,听起这首南泥湾,仿佛就能看到我们祖辈在弯腰开耕的情景。
那时间哪有什么现代化机械,开耕种田全靠祖辈们一锄头一铲子的奋斗出来。
虽然年代相隔很是久远,但是我们仍能从歌曲中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
3、七十年代:《在希望的田野上》从这首希望的田野上大家就可以听得出来,人民生活的质量已经很大幅度得到了提高,丰收的喜悦也是涌动在每一个人心头。
感觉听当年的老歌给人的感觉就是感受历史的变迁,品味曾经中国“母亲”的艰辛不易。
听听以往的歌曲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吧。
4、八十年代:《冬天里的一把火》八十年代也是传统歌曲与流行歌曲交汇的一年,从八十年代早期的歌曲《我的中国心》到红遍大江南北的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而电视机也是在这个年代开始进入了千家万户。
费翔也带着他的歌声第一次登上了春节联欢会晚会的舞台,从此以后流行歌曲也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发芽”,开始了流行乐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世情形。
5、九十年代:《水手》一大批优秀歌曲涌入人们的生活,像郑智化的《水手》、张雨生的《大海》、邓丽君《甜蜜蜜》、罗大佑《你的样子》、刘德华《我恨我痴心》、张信哲《爱如潮水》等歌曲。
流行歌曲开始慢慢汇聚在一起,“歌坛”一词也是这个年代的产物。
那时间的电影、电视剧还不是那么的进入人们的视野,“娱乐圈”一词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还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一个词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 安 石
瓜 洲 一 水
间
,
只又 隔绿 数江 重南 山岸 。,
何 时 照 我 还 ?
《白毛女》
• 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 、向隅、陈紫、刘炽等作曲。
• 《白毛女》是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歌剧、电影 故事片、京剧、舞剧。故事情节起源于晋察冀 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建国后,根据歌剧 题材,改写成电影故事片、京剧、舞剧。
马思聪
(1912年~1987年)广东人。中国 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 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 【代表作品】: 小提琴曲《第一回旋曲》、《内 蒙组曲》、《西藏音诗》、《第 二交响曲》、《春天大合唱》等 。
《思乡曲》马思聪曲
• 此曲是《内蒙组曲》(有名《绥远组曲》 )钟的第二首,创于1937年。
• 这首歌是两段体结构,前段像温柔的吐露,后 段则带有急切的热情,当旋律通过模进和重复 发展将情绪向顶点后,旋律跌入低音区,最后 的歌声“好教我留住芳华”显得十分恳切、诚 挚。
聂耳(1912-1935),原名
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 云南玉溪人。音乐家。 聂耳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 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 主要作品 歌曲:《卖报歌》、《毕业歌》 、《大路歌》、《开路先锋》、 《码头工人歌》、《梅娘曲》、 《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 》、《义勇军进行曲》等。 管弦乐曲《金蛇狂舞》
【代表作品】: 共创作二胡独奏曲10首 : 《良宵》《月夜》《苦闷之讴》《独 弦操》《病中吟》《烛影摇红》《光明行 》《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
琵琶独奏曲 3首、民族乐器合奏曲 2首。
《光明行》刘天华曲
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旋律明快坚定,节奏 富于弹性,是中国第一首“二胡进行曲。
黄自(1904~1938)
时代变迁中的
中国音乐
五 四 运 动 新 思 潮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曾出现过一种思潮, 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态度,认为中医 、中国画、书法、京剧以及中国音乐等都是落 后的、不科学的,统统予以轻视和排斥。
刘天华
江苏省江阴县人,音乐家 演奏家
【主要成就】: 一生致力于改进国乐。 他反对音乐成为“贵族们的玩具”,提出 音乐“要顾及一般民众”。
• 乐曲描绘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开国大典 上升起时的庄严情景。
• 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结构
• 是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深刻思想感 情内涵的优秀中国管弦乐作品。
冼星海
(1905-1945),祖籍广东 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 代作曲家、钢琴家. 主要作品: 《救国军歌》 《二月里来》 《到敌人后方去》 《在太行山上》 《黄河大合唱》 《生产运动大合唱》
• 《白毛女》的主题是“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 社会把鬼变成人”。
吕其明
(1930.5——) 安徽人 中国最杰出的交响乐作曲家, 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 主要作品: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 交响叙事诗《白求恩》
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谁不说俺家乡好》等。
《红旗颂》吕其明曲
• 背景: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中国 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也得到空前的提高。 祖国日益昌盛、发展前景广阔而美好。
• 音乐主题来源于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
《
乡
余 光
愁中
》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京钟春明 口山风月
泊 船 瓜 洲 》
《黄河大合唱》
第一乐章 混声合唱《黄河船夫曲》 第二乐章 男中音独唱曲《黄河颂》 第三乐章 配乐诗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四乐章 女声二部合唱《黄水谣》 第五乐章 男声对唱《河边对口曲》 第六乐章 女声独唱《黄河怨》 第七乐章 轮唱、合唱歌曲《保卫黄河》 第八乐章 混声合唱《怒吼吧黄河》
中国作曲家。江苏人。 主要作品: 管弦乐《怀旧》 清唱剧《长恨歌》 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 飘》 歌曲《热血》、《九·一八》 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 》、《玫瑰三愿》等。
《玫瑰三愿》黄自曲
• 是一首优美的艺术歌曲。
• 歌曲篇幅很小,于典雅、抒情中表露了“我愿 那妒我的பைடு நூலகம்情风雨莫吹打,我原那爱我的多情 游客莫攀摘,我原那红颜常好不凋谢”的善良 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