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技术路线调研

合集下载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技术路线调研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技术路线调研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技术路线调研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设备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处理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路线进行调研,以了解其发展现状、特点和应用领域。

二、发展现状目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其主要特点是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主要包括预处理单元、生物处理单元和后处理单元。

预处理单元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沉淀物;生物处理单元采用生物膜技术或生物颗粒技术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磷的去除;后处理单元则主要用于消毒和深度处理。

三、技术路线1. 设备结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主要结构包括进水口、预处理单元、生物处理单元、后处理单元和出水口。

进水口用于引入污水,预处理单元用于去除大颗粒物质和沉淀物,生物处理单元用于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磷的去除,后处理单元用于消毒和深度处理,出水口用于排放处理后的水。

2. 预处理单元预处理单元主要包括格栅、砂池和沉淀池。

格栅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砂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的砂粒,沉淀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

3. 生物处理单元生物处理单元主要采用生物膜技术或生物颗粒技术。

生物膜技术是利用生物膜附着在填料上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磷的去除;生物颗粒技术是利用生物颗粒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磷的去除。

这两种技术都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

4. 后处理单元后处理单元主要包括消毒和深度处理。

消毒可以采用紫外线消毒或氯消毒等方法,用于杀灭残留的细菌和病毒;深度处理可以采用活性炭吸附、反渗透等方法,用于进一步提高水质。

四、应用领域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农村污水处理等领域。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以作为一级处理设备,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沉淀物;在工业园区中,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在农村污水处理中,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以用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改善农村环境。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及目标污水处理是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存在运营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项目旨在研发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实现污水处理的高效、经济、节能的目标。

二、市场需求分析目前,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重视,污水处理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推动了污水处理设备的市场需求。

然而,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存在占地面积大、设备运维难度高等问题,因此,市场对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需求较为迫切。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评估:本项目计划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将各种处理单元集成在一个容器内,实现了设备的紧凑、高效。

该技术已经在一些地区得到应用,证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2.技术攻关:本项目需要解决一体化设备中各种处理单元的整合以及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等技术问题。

通过团队的研发能力和技术经验,本项目有能力攻克这些技术问题。

四、经济可行性分析1.成本估算:根据初步的设备设计方案,项目预计总投资500万元,其中包括设备采购、项目建设、研发和测试等方面的费用。

2.收益估算:本项目预计在投产后的三年内,年均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元,预计年均利润为300万元。

根据产能规模和市场需求,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环境可行性分析1.环保优势:2.节能优势:六、风险评估1.技术风险:2.市场风险: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市场对于污水处理设备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但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项目在市场推广和销售方面存在一定风险。

七、建议及结论根据项目可行性分析结果,本项目具有较高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但也存在一定的技术和市场风险。

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相关技术问题,同时制定合理的市场推广策略,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污水处理设备调研报告

污水处理设备调研报告

污水处理设备调研报告污水处理设备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一个愈发重要的环境问题。

污水处理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对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污水处理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情况,本次调研报告收集了相关数据,并进行了分析总结。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走访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实地走访了多家污水处理设备制造商和经销商,了解其设备研发情况和市场销售情况。

同时,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了用户对污水处理设备的需求和期望。

三、调研结果1. 污水处理设备制造商情况经调研了解,目前市场上有不少污水处理设备制造商,其中一些大型企业拥有完善的研发和生产体系,能够提供多种不同规格和处理能力的设备。

然而,也有一些小型企业由于研发实力不足,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处理设备。

总体来说,污水处理设备制造商整体发展较为稳定。

2. 污水处理设备市场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显示,市场对污水处理设备的需求量较大,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和工业园区。

主要需求包括技术先进、处理效率高、投资回收期短、操作和维护方便等方面。

同时,对于环保性能和节能减排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

3. 污水处理设备市场销售情况根据实地调研结果,目前污水处理设备的市场销售情况较好。

大部分设备制造商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销售额和利润都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推动销售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政府环保政策的推动、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设备质量和售后服务的提升。

四、问题分析1. 技术研发不足部分小型企业存在技术研发不足的问题,设备的性能和效果相对较差。

为了提高整体行业水平,应当加强技术研发,推动新技术的不断应用。

2. 成本较高一些用户反映污水处理设备的成本过高,导致投资回报周期较长。

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继续降低成本,提高设备的性价比。

3. 售后服务不完善部分用户反映,一些设备制造商在售后服务方面存在不完善的问题,导致用户使用体验不佳。

加强售后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方案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方案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方案引言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原理、优势以及应用领域。

一、原理1.1 生物处理原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

1.2 厌氧处理原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厌氧池可有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通过厌氧菌的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等可再利用的能源。

1.3 深度处理原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多级处理的方式,将污水经过沉淀、过滤等工艺,实现对污水中弱小颗粒和微生物的深度处理。

二、优势2.1 小型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占地面积小,适合于城市中空间有限的场所。

2.2 高效节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具有高效处理能力,同时能够利用厌氧处理产生的能源,实现能源的再利用,降低能耗。

2.3 自动化控制: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配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调节,提高处理效果并减少人工干预。

三、应用领域3.1 城市污水处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适合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能够高效处理大量的城市污水,提高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3.2 工业废水处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适合于工业厂区,能够处理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保护环境并符合相关排放标准。

3.3 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适合于农村地区,能够高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提供清洁的水源,改善农村环境。

四、设备选型4.1 设备规模: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规模,包括处理能力、处理效果等指标。

4.2 设备配置:根据处理工艺要求,选择适合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配置,包括生物处理单元、厌氧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等。

4.3 设备运维:选择可靠的设备供应商,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同时制定科学的运维计划,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2024年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市场调研报告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市场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对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市场进行了全面调研分析。

首先介绍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定义和分类。

接着,对市场规模、市场增长率以及市场竞争格局进行了分析。

此外,还对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市场趋势和发展机遇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最后,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了对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市场发展的建议和策略。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的不断扩大,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

传统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存在着处理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由于其集中化、高效化的特点,逐渐成为了解决污水处理问题的理想选择。

1.2 研究目的本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对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市场进行调研分析,深入了解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

2.1 定义与分类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指将污水处理的各个环节集成在一起的设备,包括进水处理单元、沉淀处理单元、曝气处理单元等,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特点。

根据处理规模和工艺方式的不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以分为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和大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2.2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2.3 市场增长率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在未来几年内,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市场的增长率将保持在稳定的水平。

这主要受到政府对污水处理的支持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的影响。

2.4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市场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企业包括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本土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以及市场营销等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

3.1 环境保护意识提高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提高。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作为一种环保设备,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3.2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带动污水处理设备市场的增长。

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研

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研

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研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污水处理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作为一种简便、高效的污水处理解决方案,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对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

2. 概述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将污水处理过程集成在一个设备中的方案。

它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处理污水,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并具有体积小、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因此,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农村、小型工业园区等场景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3. 技术原理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机械处理机械处理是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第一步,主要包括筛除和沉淀。

通过筛网可以将较大的固体颗粒物去除,然后通过沉淀池将悬浮物沉淀到底部。

3.2.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核心环节,主要利用微生物来分解和降解有机物。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接触氧化法、厌氧处理法等。

3.3.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主要针对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或有毒物质,采用化学氧化或化学沉淀等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更高的处理效果。

3.4. 管道和泵站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还需要配备相应的管道和泵站,用于输送和回收处理后的污水。

4. 系统设计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系统设计主要包括设备选型、工艺流程设计、设备布局设计等方面。

4.1. 设备选型根据实际需求和处理规模,选择适合的设备,包括机械处理设备、生物处理设备、化学处理设备等。

4.2. 工艺流程设计根据污水的性质和要求,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确保污水在系统中得到充分处理。

4.3. 设备布局设计考虑设备的占地面积、设备之间的距离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设备布局,以利于操作和维护。

5. 可行性分析5.1. 技术可行性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可行性已得到验证,国内外很多案例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5.2. 经济可行性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相比传统污水处理设备具有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从经济角度来看具有可行性。

浅谈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工艺步骤

浅谈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工艺步骤

浅谈一体化污水处置设备的工艺步骤一体化污水处置设备的工艺步骤:1. 废水收集:废水首先通过排水管进入格栅池,通过格栅池的过滤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漂流和悬浮杂质,从而降低废水中固体悬浮物的浓度。

2. 废水预处置:收集的废水进入废水调整池。

依据废水的酸碱度,向废水调整池中加入酸或碱,将废水的酸碱度调整至810、3. 废水一级沉淀:经预处置后的废水进入混凝沉淀池,投加混凝脱色剂,使废水混凝絮凝,实现废水与悬浮物的分别,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SS和部分色度。

4. 废水的酸化和水解:初沉后的废水进入水解酸化池进行酸化水解。

以弹性固体填料为载体的厌氧微生物作用下,使染料等废水中的大分子和难降解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显著提高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含量。

5. 废水的生化处置:酸化水解后的废水进入好氧接触氧化池和第二好氧接触氧化池进行降解净化。

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由组合填料携带,分解为CO2和H2O。

一体化污水处置设备采纳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是生物处置技术与膜分别技术相结合的新工艺。

稳定污水。

还能保持生物池内高浓度的微生物,过程中残留污泥少,对氨氮的去除极为有效,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出水污水细菌和病毒被大量去除,能耗低,占地小。

污水通过格栅进入调整池,再通过提升泵进入生物反应器。

曝气器由PLC掌控器打开进行充氧。

生物反应器出水通过循环泵进入膜分别处置单元,浓缩水返回调整池。

经加氯消毒(次氯酸钠、漂白粉、氯片)快速混合法后进入再生水储罐。

反冲洗泵利用清洗槽中处置后的水对膜处置设备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后的污水返回调整槽。

提升泵的开启和关闭由生物反应器中的水位掌控。

膜单元的过滤操作和反洗操作可以自动或手动掌控。

当膜单元需要化学清洗操作时,关闭进水阀和污水循环阀,打开化学清洗阀和化学循环阀,启动化学液体循环泵,进行化学清洗操作。

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行性研究报告

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行性研究报告

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行性研究报告首先,本研究对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进行了市场调研。

调研结果表明,当前市场缺乏适合小规模社区或乡村使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市场需求旺盛。

同时,调研还发现,一些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但在小规模设备中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其次,本研究进行了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研究。

研究团队针对小规模场景进行了设备结构设计,选择了一些小型化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整合,并对设备进行了实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运营成本低等优点。

最后,本研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对比传统污水处理设备和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研究发现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可以满足一些小型社区或乡村的污水处理需求。

综合以上研究,本研究认为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具有可行性,并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完善设备技术,推动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应用和推广。

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完善设备技术,推动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应用和推广。

在研究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可行性时,还需要考虑相关技术、政策、市场等方面因素。

首先,对于设备技术方面,可以进一步对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进行优化和改进。

例如,结合生物膜工艺和膜分离技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水质净化效果。

此外,可以对设备进行模块化设计,方便安装和维护,降低使用成本。

同时,还可以引入智能化技术,实现设备自动化运行和远程监控,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其次,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和推动小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研发、生产和应用。

例如,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投入研发;建立相应的市场准入机制和技术认证体系,帮助设备获得市场认可和信任。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对污水处理领域的监管力度,促进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技术路线调研报告一、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及机遇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全国受到严重污染的劣V类水体约占地表水的10%,其中海河流域的比例高达39.1%;第二,城镇的一些河段,城乡接合部的一些沟渠塘坝污染严重,黑臭水体多,群众反映强烈,公众关注度高,不满意度高;第三,涉及饮水安全的水环境事件频发。

截止2012年,全国十大水系、62个主要湖泊分别有31%和39%的淡水水质达不到饮用水要求。

一些地区的水环境、水生态、环境隐患已经影响到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1、相关政策及要求为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水安全,更好的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水十条”)。

2014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指导意见》,拟设立500亿元环保基金,为环境污染治理公司提供低息、长周期贷款。

2015年3月北京市质监局发布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能源消耗限额》地方标准。

2014年底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环保领域为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的七个重点领域之一。

2、发展机遇“水十条”要求到2020年,长江、黄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70%以上,地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Ⅲ类的比例要高于93%,要求到2017年前全面消灭劣V类水。

由此将带来约2万亿元的投资规模,水处理市场将迎来极大机遇。

“水十条”提出县级及以上城市应于2015年底前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

今年4月到5月期间,乌鲁木齐、济南、张家口等北方城市开始密集执行阶梯水价调整,水价上涨已成为普遍现象,有的地方综合平均水价上涨超过70%。

北京2014年开始执行阶梯水价,由每立方米4元调整为一阶段4.95元、二阶段7元、三阶梯9元;杭州由每立方米1.85元调整为一阶段2.9元、二阶段3.85元、三阶梯6.7元。

污水处理价格的翻倍上涨导致工矿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快速攀升,企业迫切需要减少污水排放。

自行处理或预处理污水是企业乐意选择的解决方案。

箱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具备技术优势和先行优势,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二、污水处理一般技术路线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大,全国年污水处理量增长连续多年在20%以上。

污水按来源分,可分为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

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及医疗污水等;生活污水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

按污染杂质分,可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污染物主要包括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水土流失及矿山污水等。

污水处理按照作用可分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

物理法: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

常用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反渗透、气浮等。

物理法处理构筑物较简单、经济,用于村镇水体容量大、自净能力强、污水处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生物法处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处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的方法,多用于工业废水。

常用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

化学处理法处理效果好、费用高,多用作生化处理后的出水处理,提高出水水质。

污水处理按照处理程度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固体物质,通过机械处理,如格栅、沉淀或气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块、砂石和脂肪、油脂等。

一级处理后的废水BOD去除率只有20%,仍不宜排放,还须进行二级处理。

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BOD去除率为80%~90%,悬浮物去除率达95%。

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转化为污泥。

一般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就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常用生物膜处理法。

三级处理是污水的深度处理,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某种难降解的特殊的污染物质,包括营养物的去除和通过加氯、紫外辐射或臭氧技术对污水进行消毒,常用化学法。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筛率器,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

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详见图1。

图1三、污水处理技术简介1、膜分离技术利用膜对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选择渗透作用性能的差异,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混合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技术。

既能对废水进行有效的净化, 高效地去除污染物,又能回收一些有用物质,同时具有节能、无相变、安全性高、生物稳定性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因此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材料的角度,膜可分为有机、无机及有机无机混合;根据膜结构,又可分为对称膜和不对称膜;按分离原理,膜分离技术分为微滤(MF)、超滤(UF)、渗析(D)、电渗析(ED)、纳滤(NF)和反渗透(RO)、渗透蒸发(PV)等。

尤为令人瞩目的是,膜分离与蒸发、吸附、萃取、化学反应和生物技术等相结合,形成了膜蒸馏、膜分相、液膜、膜萃取和膜生物反应器等一系列新型膜分离技术。

2、MBFB膜工艺MBFB用于污水深度处理,能在原有污水达标排放的基础上,经过生物流化床和陶瓷膜分离系统,进一步降低COD、NH-N、浊度等指标,一方面可直接回用,另一方面也可作为RO脱盐处理的预处理工艺,替代原有砂滤、保安过滤、超滤等冗长过滤流程,同时有机物含量的降低大大提高RO膜使用寿命,降低回用水处理成本。

无机陶瓷膜分离系统,是世界第一套污水处理专用的无机膜分离系统,和其它的有机膜、无机膜相比,具有膜通量大、可反冲、全自动操作等优势。

详见图2。

图23、MBR工艺MBR是将分离工程中的膜分离技术与传统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固液分离效率,并且由于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浓度的增大和污泥中特效菌的出现,提高了生化反应速度。

同时,通过降低F/M比减少剩余污泥产生量,从而基本解决了传统活性污泥存在的许多突出问题。

详见图3。

图3膜生物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于废水再生利用方面的几个特点:1)能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生物单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与已净化的水分开。

分离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一般不须经三级处理即可回用。

2)可使生物处理单元内生物量维持在高浓度,使容积负荷大大提高,同时膜分离的高效性,使处理单元水力停留时间大大的缩短,生物反应器的占地面积相应减少。

3)由于可防止各种微生物菌群的流失,有利于生长速度缓慢的细菌(硝化细菌等)的生长,从而使系统中各种代谢过程顺利进行。

4)使一些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的停留时间变长,有利于它们的分解。

5)膜处理技术与其它的过滤分离技术一样,在长期的运转过程中,膜作为一种过滤介质堵塞,膜的通过水量运转时间而逐渐下降有效的反冲洗和化学清洗可减缓膜通量的下降,维持MBR系统的有效使用寿命。

6)MBR技术应用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由于其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全自动运行管理。

4、磁分离技术磁场本身是一种具有特殊能量的场,经磁场处理过的水或水溶液,其光学性质、导电率、介电常数、粘度、化学反应及表面张力和吸附、凝聚作用及电化学效应等方面的特性都产生了可测量的变化,并且当撤掉磁场后,这种变化能保持数小时或数天,具有记忆效应。

磁分离技术是将物质进行磁场处理的一种技术,是利用元素或组分磁敏感性的差异,借助外磁场将物质进行磁场处理,从而达到强化分离过程的一种新兴技术。

宏观的物体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磁性,但按其在外磁场作用下的特性,可分为三类:铁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和反磁性物质。

其中铁磁性物质是我们通常可利用的磁种。

各种物质磁性差异正是磁分离技术的基础。

磁分离法按装置原理可分为磁凝聚分离、磁盘分离和高梯度磁分离法三种。

按产生磁场的方法可分为永磁分离和电磁分离(包括超导电磁分离)。

按工作方式可分为连续式磁分离和间断式磁分离。

按颗粒物去除方式可分为磁凝聚沉降分离和磁力吸着分离。

磁分离作为物理处理技术在水处理中获得了许多成功应用,显示出许多优点。

磁分离利用废水中杂质颗粒的磁性进行分离,对于水中非磁性或弱磁性的颗粒,利用磁性接种技术可使它们具有磁性。

借助外力磁场的作用,将废水中有磁性的悬浮固体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与沉降、过滤等常规方法相比较,磁力分离法具有处理能力大、效率高、能量消耗少、设备简单紧凑等一系列优点。

随着强磁场、高梯度磁分离技术的问世,磁分离技术的应用已经从分离强磁性大颗粒到去除弱磁性及反磁性的细小颗粒,从最初的矿物分选、煤脱硫发展到工业水处理,从磁性与非磁性元素的分离发展到抗磁性流体均相混合物组分间的分离。

参见图4。

图45、高梯度磁分离技术高梯度磁分离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磁分离技术,也是现代磁分离技术的一个标志。

它的应用已超越了磁选的传统对象(处理磁性矿物)而进入给水处理、废水处理、废气治理、废渣处理等环境保护领域。

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很多,对于具有较强磁性的污染物,可直接用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分离;对于磁性较弱的污染物,可先投加磁种(如铁粉、磁铁矿、赤铁矿微粒等)和混凝剂,使磁种与污染物结合,然后用高梯度磁分离技术除去。

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处理废水速度快、能力大、效率高;设备简易,操作容易,操作及维护费用低;可减少或避免使用化学药品,消除二次污染,且处理效果基本不受水温及气候变化影响。

四、超导磁分离技术在高梯度磁分离技术环境下,提高磁场强度即可提高流速,提高废水处理量。

但随着处理量的增加,分离器的成本与耗电量也显著增高,若超过一定流速,高梯度磁分离器的分离能力就要下降。

超导磁分离可克服上述缺陷。

超导磁分离技术磁场强度可达14 T,由于超导体在临界温度以下无电阻,因此,运行时耗电极低。

它能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提供强磁场及高梯度磁场,因而可提高处理量。

由于超导磁分离器能够产生很高的磁场强度,可使废水中的悬浮状弱磁性颗粒充分磁化,从而可直接去除而不需投加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