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水利水电枢纽布置

合集下载

水电站厂房设计

水电站厂房设计

第十一章水电站地面厂房布置设计第一节水电站厂房的任务、组成及类型一、水电站厂房的任务水电站厂房是水能转为电能的生产场所,也是运行人员进行生产和活动的场所。

其任务是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将水流平顺地引入水轮机,使水能转换成为可供用户使用的电能,并将各种必需的机电设备安置在恰当的位置,创造良好的安装、检修及运行条件,为运行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水电站厂房是水工建筑物、机械及电气设备的综合体,在厂房的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中需要各专业人员通力协作。

二、水电站厂房的组成水电站厂房的组成可从不同角度划分。

(一)从设备布置和运行要求的空间划分(1) 主厂房。

水能转化为机械能是由水轮机实现的,机械转化为电能是由发电机来完成的,二者之间由传递功率装置连接,组成水轮发电机组。

水轮发电机组和各种辅助设备安装在主厂房内,是水电站厂房的主要组成部分。

(2) 副厂房。

安置各种运行控制和检修管理设备的房间及运行管理人员工作和生活用房。

(3) 主变压器场。

装设主变压器的地方。

水电站发出的电能经主变压器升压后,再经输电线路送给用户。

(4) 开关站(户外配电装置)。

为了按需要分配功率及保证正常工作和检修,发电机和变压器之间以及变压器与输电线路之间有不同电压的配电装置。

发电机侧的配电装置,通常设在厂房内,而其高压侧的配电装置一般布置在户外,称高压开关站。

装设高压开关、高压母线和保护设施,高压输电线由此将电能输送给电力用户。

水电站主厂房、副厂房、主变压器场和高压开关站及厂区交通等,组成水电站厂区枢纽建筑物,一般称厂区枢纽。

(二)从设备组成的系统划分水电站厂房内的机械及水工建筑物共分五大系统(1) 水流系统。

水轮机及其进出水设备,包括压力管道、水轮机前的进水阀、蜗壳、水轮机、尾水管及尾水闸门等。

(2) 电流系统。

即电气一次回路系统,包括发电机及其引出线、母线、发电机电压配电设备、主变压器和高压开关站等。

(3) 电气控制设备系统。

即电气二次回路系统,包括机旁盘、厉磁设备系统、中央控制室、各种控制及操作设备如各种互感器、表计、继电器、控制电缆、自动及远动装置、通迅及调度设备等直流系统,如图11-1所示。

第十一章水利水电枢纽布置

第十一章水利水电枢纽布置

第十一章水利水电枢纽布置教学要求:了解拦河坝水利枢纽、取水枢纽、堤防工程和厂区布置的基本要求,掌握河坝水利枢纽、取水枢纽、堤防工程和厂区的选址、主要建筑物布置和形式的方案分析方法。

第一节拦河坝水利枢纽布置拦河坝水利枢纽是为解决来水与用水在时间和水量分配上存在的矛盾,修建的以挡水建筑物为主体的建筑物综合运用休,又称水库枢纽,一般由挡水、泄水、放水及某些专门性建筑物组成。

将这些作用不同的建筑物相对集中布置,并保证它们在运行中良好配合的工作,就是拦河水利枢纽布置。

拦河水利枢纽布置应根据国家水利建设的方针,依据流(区)域规划,从长远着眼,结合近期的发展需要,对各种可能的枢纽布置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选定最优方案,然后严格按照水利枢纽的基建程序,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规划设计。

拦河水利枢纽布置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坝址、坝型选择和枢纽工程布置等。

一、坝址及坝型选择坝址及坝型选择的工作贯穿于各设计阶段之中,并且是逐步优化的。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是根据开发任务的要求,分析地形、地质及施工等条件,初选几个可能筑坝的地段(坝段)和若干条有代表性的坝轴线,通过枢纽布置进行综合比较,选择其中最有利的坝段和相对较好的坝轴线,进而提出推荐坝址。

开在推荐坝址上进行枢纽工程布置,再通过方案比较,初选基本坝型和枢纽布置方式。

在初步设计阶段,要进一步进行枢纽布置,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最合理的坝轴线,确定坝型及其他建筑物的形式和主要尺寸,并进行具体的枢纽工程布置。

在施工详图阶段,随着地质资料和试验资料的进一步深入和详细,对已确定的坝轴线、坝型和枢纽布置做最后的修改和定案,并且作出能够依据施工的详图。

坝轴线及坝型选择是拦河水利枢纽设计中的一项很主要的工作,具有重大的技术经济意义,两者是相互关联的,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不仅要研究坝址及其周围的自然条件,还需考虑枢纽的施工、运用条件、发展远景和投资指标等。

需进行全面论证和综合比较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合理的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_水利枢纽布置及泄水建筑物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_水利枢纽布置及泄水建筑物设计

XX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XXXX水利枢纽布置及泄水建筑物设计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班级学生指导教师XXXX水利枢纽工程布置及泄水建筑物设计摘要XXXX水库坝址位于汉江支流玉带河下游,该水库是以供某工厂工业用水为主,兼补偿下游农田灌溉用水,以及防洪、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

本次毕业设计分析了坝址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对比几种坝型最终选取常态混凝土重力坝和坝轴线并进行了枢纽布置。

枢纽建筑物包括泄水建筑物、挡水大坝、底孔、供水管道和电站等。

然后对该工程的溢流坝及底孔的形式和消能及防冲进行了设计。

坝体剖面的稳定和应力计算,荷载组合取了基本组合和特殊组合两种不同的情况,以正常蓄水位时的荷载组合作为基本组合;以校核荷载和地震荷载作为特殊组合。

设计中选取了坝基面和廊道底部截面作为计算截面,对坝体的两种稳定和强度都进行了计算,结果都满足要求。

本次设计的主要成果有:设计说明书1份,设计图纸6张以及其他相关附图附表等。

关键词:常态混凝土重力坝;溢流坝;底孔;设计。

Copper cash dam water conservancy hub project layout andWater discharge building designABSTRACTCopper cash dam located in hanjiang river dam site tributary jade belt linked to the downstream,the reservoir for a factory in industrial water is given priority to,and compensation of farmland irrigation water downstream, and flood control,power generation,fish,and other comprehensive use of water conservancy hub project.The graduation design analysis of the dam site topographical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compared several dam type selection ultimately normal concrete gravity dam and dam axis and the general layout.Hub buildings including outlet structure,Block water dam,underport,Water supply pipe and power stations.Then the spillway and bottom outlet in the form of engineering and the energy dissipationand scour protection design.The stability of the dam profile and stress calculation,the load combination to take thebasic combinations and special combination of two different situation,normal water level of theload combination as the basic combination;c hecking loads and seismic loads as special combinations.In the design of the dam foundation and corridor on the surface as the section at the bottom section on the dam two stability and strength are calculated,the result is meet the requirements.The design of the main achievements are:a design specifications,design drawings and other relevant drawings six pictures schedule,etc.Keywords:normal concrete gravity dam;Overflow dam;underport;Design.前言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应用在校所学的知识、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一次系统的、有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实践性环节,其目的是巩固课本的专业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初步掌握设计水利枢纽工程的内容、原则、方法和步骤,进一步提高学生设计、计算、绘图和编写说明书的能力等。

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

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

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展开全文一、坝址、坝型选择坝址、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是水利水电枢纽设计的重要内容,三者是相互联系的。

不同的坝轴线可以选择不同的坝型和枢纽布置,如:河谷狭窄,地质条件良好,适宜修建拱坝;河谷宽阔,地质条件较好,可以选用重力坝或支墩坝;河谷宽阔,河床覆盖层深厚或地质条件较差且土石料储量丰富,适于修建土石坝。

对同一条坝轴线,还可以有不同的坝型和枢纽布置可供选择。

通常是选择不同的坝址和相应的坝轴线,作出不同坝型的各种枢纽布置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出坝轴线位置及相应的合理坝型和枢纽布置。

(一)地质条件对枢纽布置的影响坝址地质条件是水利水电枢纽设计的重要条件,对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一般来说,坝址地质总会存在一些缺陷的,需采取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处理。

坚实的岩基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抵抗冲刷防止渗透能力,对坝型选择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砾石地基经过充分压实,对土坝、堆石坝和低混凝土坝还是适合的,但要特别注意地基的渗流控制问题;粉砂、细砂地基如设计适当也可以修建低混凝土坝和土坝,其主要问题是防止沉陷及渗流问题;黏土地基适于建土坝,不宜建混凝土坝及堆石坝。

(二)地形条件对枢纽布置的影响坝址地形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坝址。

一般来说,坝址宜选在河谷狭窄地段,坝轴线较短,可以减少坝体工程量。

但对一个具体枢纽来说,还要考虑坝址是否便于泄洪、发电、通航等建筑物的布置以及是否便于施工导流,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分析,选择有利的坝址。

对于多泥沙的河道,要考虑坝址位置是否对取水防沙有利;对于通航要求的枢纽,还要注意布置通航建筑物对河道水流形态的要求,坝址位置要便于上下游引航道与通航过坝建筑物的衔接;对于引水灌溉枢纽、坝址位置要尽量接近用水区,缩短引水渠长度,节省引水工程量。

(三)施工条件要便于施工导流,坝址附近特别是其下游应有较开阔的地形,以便布置施工场地;距离交通干线较近,便于施工运输;可与永久电网连接,解决施工用电问题。

水利工程枢纽布置课件

水利工程枢纽布置课件
①流域(或地区)规划阶段,提出项目建议书 ②可行性研究阶段 ③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 ④施工图设计阶段(技施设计)
学习交流PPT
8
第二节 水利枢纽和枢纽布置
一、枢纽布置的一般原则和要求
学习交流PPT
9
1.运用要求 枢纽布置应保证在一般条件下能正常地工作,避免运用
时相互干扰。 如灌溉取水建筑物应保证在各个时期均能按需要取出灌
学习交流PPT
4
瀑布沟水电站 流域/地址:大渡河/四川; 坝型:心墙堆石坝; 最大坝高:186m; 总库容:51.7亿m3; 总装机容量:330万kw。
学习交流PPT
5
糯扎渡电站枢纽由心墙堆石坝、左岸溢洪道、左 岸引水发电系统等组成。
学习交流PPT
6
学习交流PPT
7
第一节 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程序
学习交流PPT
30
3.泄水宽度设计: 单孔孔口宽:一般情况:b=(8~16)m;当有排浮
要求时,可加大到(18 ~ 20)m。
在枢纽布置允许的前提下,闸门宜选用宽而扁,宽高比 常采用 b/H≈1.0~2.0。
泄流总净宽:B=nb :泄流总净宽根据泄洪要求及坝址 地形确定;而孔数较少时取单数。
学习交流PPT
到枢纽总造价最小,年运行费用最低,有优越的经济指标。
学习交流PPT

11
学习交流PPT
12
黄河苏只水电站枢纽主要由河床式发电厂房、泄洪闸、右
岸堆石坝、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工程布置从左岸到右岸为河床
式厂房坝段、泄洪闸坝段、粘土均质大坝等建筑物组成。混凝土
坝最大坝高51.65米,土坝最学习大交流坝PP高T 25.5米。
25
学习交流PPT

水利枢纽布置

水利枢纽布置

+ 对不同的坝址就是合理的安排枢纽中各种
建筑物的相应位置。在布置时应从设计、 施工运用、管理、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综 合比较,选定最优方案。
+ 枢纽布置就是合理安排枢纽中各建筑物的
相互位置。在布置时应从设计、施工、应 用、管理、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 选定最优方案。
+ (1)枢纽布置应保证各建筑物在任何情况
+ 不同的坝型对地形的要求不一样。在高山峡谷地区
不住水利枢纽,尽量减少高边坡开挖。坝址选在峡 谷地段,坝轴线短,坝体工程量小,但对布置泄水、 发电等建筑物以及施工导流均有困难。选用土石坝 坝型时,应注意库区内有无天然垭口或天然冲沟可 布置岸边溢洪道,上下游是否便于布置施工场地。 因此,经济与否由枢纽的总造价、总工期来衡量。 对于多泥沙及有漂木要求的河道,还应注意河流的 流态,在坝址选择时,要注意坝址的位置是否对取 水防沙及漂木有利。对有通航要求的水利枢纽还应 注意上下游河道与船闸、伐道等过坝建筑物的连接。 此外还希望坝轴线上游山谷开阔,在淹没没有损失 尽可能小的情况下,能获得较大的库容。
工种布置在一起;尽量使一个建筑物发挥 多种用途,充分发挥枢纽的综合效益。 + (5)尽可能使枢纽中的部分建筑物早日投 产,提前受益。 + (6)考虑枢纽的远景规划,应对远期扩大 装机容量、大坝加高、扩建等留有余地。 (7)枢纽的外观与周围环境要协调,在可能 情况下尽量美观。
+ 在遵循枢纽布置一般原则的前提下,从若
下都能正常工作。 + (2)在满足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的条件下, 使枢纽总造价和年运费降低。尽量采用当 地材料,节约钢材、木材、水泥等基建用 料。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等设备是降低工 程造价的主要措施。 + (3)枢纽布置应考虑施工导流、施工方法 和施工进度等,应使施工方便、工期短、 造价低。

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设计基本方法

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设计基本方法

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设计基本方法枢纽布置主要包括拦河大坝坝址、水电站厂房、溢流泄洪闸、船闸、非溢流坝等的相对位置、结构型式等。

一、枢纽布置影响因素枢纽工程是一项涉及面较广,影响因素很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枢纽工程布置涉及工程区域河流规划、地形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开发规模、工程等级、经济指标、防洪抗震、交通航运、淹没移民、环境影响等方面,对于流量较大流速较高及重要的导流、泄水、航道等建筑物,一般的大中型水利枢纽还应该通过水工模型的试验论证,优化枢纽各个建筑物的布置和工程水力特性,为枢纽工程的优化布置提供依据。

枢纽布置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地形地质条件、水流条件、交通条件、运行条件、工程量和投资、施工导流和通航、施工工期等。

枢纽布置中,首先应选择适宜修建拦河大坝的坝址,其次要考虑泄水和引水发电建筑物位置。

一般情况下,坝址应选择在河床覆盖层不太深、两岸山体雄厚且地形完整、坝址区滑坡及坍塌等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的河段。

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结合修筑大坝的料源条件等,可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土石坝、混凝土坝以及混凝土与土石混合坝坝型,形成土石坝枢纽、混凝土坝枢纽和混合坝枢纽的布置。

不同坝型的枢纽,其泄水、引水发电建筑物布置可以根据具体条件有不同的布置方式。

地形地质条件较好的“V”形河谷,可以布置混凝土拱坝枢纽,坝身布置泄洪设施,岸边布置地下发电厂房;坝址区地形宽阔,地质条件较好,可以布置混凝土重力坝泄水设施,河床式发电厂房;河床覆盖层深,当地土石材料丰富,可以布置土石坝枢纽,岸边布置泄水建筑物和引水发电厂房;河流上游落差较陡的山区河流上,常在上游取水点修建混凝土拦河泄洪坝,利用引水明渠,隧洞集中水头至下游发电厂房。

布置型式不一而足。

同时,还采取环境保护以及改善移民生产生活的种种措施,比如选址时少占用耕地等,通过设置生态泄水闸或生态放水孔等泄放生态流量消除脱水河段。

必要时设置分层取水取水口下泄不同温度的水以利于下游河道鱼类生长等。

经典:水利工程枢纽布置

经典:水利工程枢纽布置

安康水电站
(2)坝身泄水孔布置 ☆承担排沙任务的泄水孔应靠近发电(灌溉、供水)进
水口,其进口高程是枢纽泄水建筑物中位置最低的; ☆其他泄水孔的位置根据泄洪要求而定。 ☆枢纽泄水建筑物由溢流坝及泄水孔共同承担,则一般
溢流坝布置于河床中央,泄水孔布置于溢流坝侧。
二、土石坝枢纽布置 (一)大坝的布置形式。 大坝布置于河床中央。 坝型有均质土坝、粘土均质坝、粘土斜墙坝、混凝土面
图 3–56 WES 型堰面曲线
② 下游段曲线b~c):当坝体上游面为铅直时:
x1.852.0Hd0.85y
式中:Hd——定型设计水头,一般为校核洪水位时堰顶水
4.环境影响
(1)对上游淤积、淹没、浸没和下游河床演变、水文条件以及 水温、水质等的作用和影响;
(2)减少水库淤积,延长水库寿命。措施:汛期利用泄水和取 水建筑物进行冲沙。
(3)美化枢纽周围的环境,发展旅游。
第三节 不同类型枢纽布置的一般原则
一、重力坝枢纽布置原则 (1)溢流坝布置
☆ 尽可能布置在河床中央; ☆ 尽可能采用开敞式溢流孔(溢流坝); ☆ 泄洪建筑物在平面上的布置不应影响电站、取水建筑物、 船闸等正常运行的要求。
瀑布沟水电站 流域/地址:大渡河/四川; 坝型:心墙堆石坝; 最大坝高:186m; 总库容:51.7亿m3; 总装机容量:330万kw。
糯扎渡电站枢纽由心墙堆石坝、左岸溢洪道、左 岸引水发电系统等组成。
玉 带 河
铜钱坝水库枢纽布置图



基西


① 基西

草房
草房
① ①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水利水电枢纽布置教学要求:了解拦河坝水利枢纽、取水枢纽、堤防工程和厂区布置的基本要求,掌握河坝水利枢纽、取水枢纽、堤防工程和厂区的选址、主要建筑物布置和形式的方案分析方法。

第一节拦河坝水利枢纽布置拦河坝水利枢纽是为解决来水与用水在时间和水量分配上存在的矛盾,修建的以挡水建筑物为主体的建筑物综合运用休,又称水库枢纽,一般由挡水、泄水、放水及某些专门性建筑物组成。

将这些作用不同的建筑物相对集中布置,并保证它们在运行中良好配合的工作,就是拦河水利枢纽布置。

拦河水利枢纽布置应根据国家水利建设的方针,依据流(区)域规划,从长远着眼,结合近期的发展需要,对各种可能的枢纽布置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选定最优方案,然后严格按照水利枢纽的基建程序,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规划设计。

拦河水利枢纽布置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坝址、坝型选择和枢纽工程布置等。

一、坝址及坝型选择坝址及坝型选择的工作贯穿于各设计阶段之中,并且是逐步优化的。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是根据开发任务的要求,分析地形、地质及施工等条件,初选几个可能筑坝的地段(坝段)和若干条有代表性的坝轴线,通过枢纽布置进行综合比较,选择其中最有利的坝段和相对较好的坝轴线,进而提出推荐坝址。

开在推荐坝址上进行枢纽工程布置,再通过方案比较,初选基本坝型和枢纽布置方式。

在初步设计阶段,要进一步进行枢纽布置,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最合理的坝轴线,确定坝型及其他建筑物的形式和主要尺寸,并进行具体的枢纽工程布置。

在施工详图阶段,随着地质资料和试验资料的进一步深入和详细,对已确定的坝轴线、坝型和枢纽布置做最后的修改和定案,并且作出能够依据施工的详图。

坝轴线及坝型选择是拦河水利枢纽设计中的一项很主要的工作,具有重大的技术经济意义,两者是相互关联的,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不仅要研究坝址及其周围的自然条件,还需考虑枢纽的施工、运用条件、发展远景和投资指标等。

需进行全面论证和综合比较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合理的方案。

(一)坝址选择选择坝址时,应综合考虑下述条件。

1.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建库建坝的基本条件,是衡量坝址优劣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兴建枢纽工程的难易。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坝址、坝型选择的重要因素,且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选择坝址,首先要清楚有关区域的地质情况。

坚硬完整、无构造缺陷的岩基是最理想的坝基:但如此理想的地质条件很少见,天然地基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地质缺陷,要看能否通过合宜的地基处理措施使其达到筑坝的要求。

在该方面必须注意的是:不能疏漏重大地质问题,对重大地质问题要有正确的定性判断,以便决定坝址的取舍或定出防护处理的措施,或在坝利选择和枢纽布置上设法适应坝址的地质条件。

对存在破碎带、断层、裂隙、喀斯特溶洞、软弱夹层等坝基条件较差的,还有地震地区,应作充分的论证和可靠的技术措施。

坝址选择还必须对区域地质稳定性和地质构造复杂性以及水库区的渗漏、库岸塌滑、岸坡及山体稳定等地质条件做出评价和论证。

各种坝型及坝高对地质条件有不同的要求。

如拱坝对两岸坝基的要求很高,支墩坝对地基要求也高,次之为重力坝,土石坝要求最低。

一般较高的混凝土坝多要求建在岩基上。

图11-1 三峡拦河坝水利枢纽2.地形条件坝址地形条件必须满足开发任务对枢纽组成建筑物的布置要求。

通常,河谷两岸有适宜的高度和必需的挡水前缘宽度时,则对枢纽布置有利。

一般来说,坝址河谷狭窄,坝轴线较短,坝体工程量较小,但河谷太窄则不利于泄水建筑物、发电建筑物、施工导流及施工场地的布置,有时反不如河谷稍宽处有利。

除考虑坝轴线较短外,对坝址选择还应结合泄水建筑物、施工场地的布置和施工导流方案等综合考虑。

枢纽上游最好有开阔的河谷,使在淹没损失尽量小的情况下,能获得较大的库容。

坝址地形条件还必须与坝型相互适应,拱坝要求河谷窄狭;土石坝适应河谷宽阔、岸坡平缓、坝址附近或库区内有高程合适的天然垭口,并且方便归河,以便布置河岸式溢洪道。

岸坡过陡,会使坝体与岸坡接合处削坡量过大。

对于通航河道,还应注意通航建筑的布置、上河及下河的条件是否有利。

对有暗礁、浅滩或陡坡、急流的通航河流,坝轴线宜选在浅滩稍下游或急流终点处,以改善通航条件。

有瀑布的不通航河流,坝轴线宜选在瀑布稍上游处以节省大坝工程量。

对于多泥沙河流及有漂木要求的河道,应注意坝址位段对取水防沙及漂木是否有利。

3.建筑材料在选择坝址、坝型时,当地材料的种类、数量及分布往往起决定性影响。

对土石坝,坝址附近应有数量足够、质量能符合要求的土石料场;如为混凝土坝,则要求坝址附近有良好级配的砂石骨料。

料场应便于开采、运输,且施工期间料场不会因淹没而影响施工。

所以对建筑材料的开采条件、经济成本等,应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

4.施工条件从施工角度来看,坝址下游应有较开阔的滩地,以便布置施工场地、场内交通和进行导流。

应对外交通方便,附近有廉价的电力供应,以满足照明及动力的需要。

从长远利益来看,施工的安排应考虑今后运用、管理的方便。

5.综合效益坝址选择要综合考虑防洪、灌溉、发电、通航,过木、城市和工业用水、渔业以及旅游等各部门的经济效益,还应考虑上游淹没损失以及蓄水枢纽对上、下游生态环境的各方面的影响。

兴建蓄水枢纽将形成水库,使大片原来的陆相地表和河流型水域变为湖泊型水域,改变了地区自然景观,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产生多方面的环境影响。

其有利影响是发展了水电、灌溉、供水、养殖、旅游等水利事业和解除洪水灾害、改善气候条件等,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诸如淹没损失、浸没损失、土壤盐碱化或沼泽化、水库淤积、库区塌岸或滑坡、诱发地震、使水温、水质及卫生条件恶化、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以及造成下游冲刷,河床演变等不利影响。

虽然水库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与水库带给人类的社会经济效益相比,一般说来居次要地位,但处理不当也能造成严重的危害,故在进行水利规划和坝址选择时,必须对生态环境影响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并作为方案比较的因素之一加以考虑。

不同的坝址、坝型对防洪、灌溉、发电、给水、航运等要求也不相同。

至于是否经济,要根据枢纽总造价来衡量。

归纳上述条件,优良的坝址应是:地质条件好、地形有利、位置适宜、方便施工造价低、效益好。

所以应全面考虑、综合分析,进行多种方案比较,合理解决矛盾,选取最优成果。

(二)坝型选择常见的坝型有土石坝、重力坝及拱坝等。

坝型选择仍取决于地质、地形、建材及施工、运用等条件。

1.土石坝在筑坝地区,若交通不便或缺乏三材,而当地又有充足实用的土石料,地质方面无大的缺陷,又有合宜的布置河岸式溢洪道的有利地形时,则可就地取材,优先选用土石坝。

随着设计理论、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方面的发展,近年来土石坝比重修建的数量已有明显的增长,而且其施工期较短,造价远低于混凝土坝。

我国在中小型工程中,土石坝占有很大的比重。

目前,土石坝是世界坝工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

目前已建、在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74座,其中坝高在100m以上的有12座;已建最高的广西天生桥一级178m;在建的水布垭坝高232m,为该坝型世界最高;完成设计待建的坝高100m以上的还有19座;南水北调西线的通天河引水与大渡河引水方案,需建面板堆石坝,坝高方案为296~348m,且还位于地震区。

2.重力坝有较好的地质条件,当地有大量的砂石骨料可以以利用,交通又比较方便时,一般多考虑修筑混凝土重力坝。

可直接由坝顶溢洪,而不需另建河岸溢洪道,抗震性能也较好。

我国目前已建成的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浇筑实体重力坝。

近年来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发展很快,自1986年我国建成第一座碾压混凝土坝到现在,已建、在建的有43座,其中超过100m的座;设计待建的21座,其中超过100m的8座;是世界上建设碾压混凝土坝最多的国家,以红水河龙滩坝坝高192m,为该坝型世界最高。

3.拱坝当坝址地形为V形或U形狭窄河谷,且两岸坝肩岩基良好时,则可考虑选用拱坝。

它工程量小,比重力坝节省混凝土量1/2~2/3,造价较低,工期短,也可从坝顶或坝体内开孔泄洪,因而也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坝型。

已建成的二滩混凝土拱坝高240m,在建的小湾混凝土拱坝坝高292m,待建的溪洛渡混凝土拱坝坝高278m。

另外,我国西南地区还修建了大量的浆砌石拱坝。

二、枢纽的工程布置拦河筑坝以形成水库是拦河蓄水枢纽的主要特征。

其组成建筑物除拦河坝和泄水建筑物外,根据枢纽任务还可能包括输水建筑物、水电站建筑物和过坝建筑物等。

枢纽布置主要是研究和确定枢纽中各个水工建筑物的相互位置。

该项工作涉及泄洪、发电、通航、导流等各项任务,并与坝址、坝型密切相关,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认真分析,全面论证,最后通过综合比较,从若干个比较方案中选出最优的枢纽布置方案。

(一)枢纽布置的原则进行枢纽布置时,一般可遵循下述原则。

(1)为使枢纽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进行枢纽布置时,应综合考虑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渔业、林业、交通、生态及环境等各方面的要求。

应确保枢纽中各主要建筑物,在任何工作条件下都能协调地、无干扰地进行正常工作。

(2)为方便施工、缩短工期和能使工程提前发挥效益,枢纽布置应同时考虑便是选择施工导流的方式、程序和标准便是选择主要建筑物的施工方法,与施工进度计划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工程实践证明,统筹行当不仅能方便施工,还能使部分建筑物提前发挥效益。

枢纽布置应做到在满足安全和运用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枢纽总造价和年运行费用;如有可能,应考虑使一个建筑物能发挥多种作用。

例如,使一条陪同做到灌溉和发电相结合;施工导流与泄洪、排沙、放空水库相结合等。

(3)在不过多增加工程投资的前提下,枢纽布置应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应注意建筑艺术、力求造型美观,加强绿化环保,因地制宜地将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完美的、多功能的宜人环境。

(二)枢纽布置方案的选定水利枢纽设计需通过论证比较,从若干个枢纽布置方案中选出一个最优方案。

最优方案应该是技术上先进和可能、经济上合理、施工期短、运行可靠以及管理维修方便的方案。

需论证比较的内容如下。

(1)主要工程量。

如土石方、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砌石、金属结构、机电安装、帷幕和固结灌浆等工程量。

(2)主要建筑材料数量。

如木材、水泥、钢筋、钢材、砂石和炸药等用量。

(3)施工条件。

如施工工期、发电日期、施工难易程度、所需劳动力和施工机械化水平等。

(4)运行管理条件。

如泄洪、发电、通航是否相互干扰、建筑物及设备的运用操作和检修是否方便,对外交通是否便利等。

(5)经济指标。

指总投资、总造价、年运行费用、电站单位千瓦投资、发电成本、单位灌溉面积投资、通航能力、防洪以及供水等综合利用效益等。

(6)其他。

根据枢纽具体情况,需专门进行比较的项目。

如在多泥沙河流上兴建水利枢纽时,应注重泄水和取水建筑物的布置对水库淤积、水电站引水防沙和对不游河床冲刷的影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