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题 (1)

合集下载

完整版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期中复习

完整版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期中复习

完整版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期中复习一、选择题1.4的平方根是()A .±2B .2C .﹣2D .±22.下列四种汽车车标,可以看做是由某个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 A . B . C .D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P -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下列命题中属假命题的是( )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 .a ,b ,c 是直线,若a ⊥b ,b ⊥c ,则a ⊥cC .a ,b ,c 是直线,若a //b ,b //c ,则a //cD .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5.如图,//AB CD ,点E 为AB 上方一点,,FB CG 分别为,EFG ECD ∠∠的角平分线,若2210E G ∠+∠=︒,则EFG 的度数为( )A .140︒B .150︒C .130︒D .160︒ 6.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 .-9的平方根是-3B .9的平方根是3C .9的立方根是3±D .9的算术平方根是3 7.如图所示,小明课间把老师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黑板的两条平行线a ,b 上,已知∠2=35°,则∠1的度数为( )A .45°B .125°C .55°D .35°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1,1),B (﹣1,1),C (﹣1,﹣2),D (1,﹣2),把一条长为2021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 处,并按A ﹣B ﹣C ﹣D ﹣A …的规律绕在四边形ABCD 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 )A .(﹣1,0)B .(0,2)C .(﹣1,﹣2)D .(0,1)二、填空题9.如果1x +和2y -互为相反数,那么xy =________.10.已知点(),2019A a 与点202()0,B b 关于y 轴对称,则+a b 的值为__________. 11.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垂足为E ,若△ABC 的面积为15,DE =3,AB =6,则AC 的长是 _______12.如图所示,直线AB ,BC ,AC 两两相交,交点分别为A ,B ,C ,点D 在直线AB 上,过点D 作DE ∥BC 交直线AC 于点E ,过点E 作EF ∥AB 交直线BC 于点F ,若∠ABC =50°,则∠DEF 的度数___.13.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D 与点B 重合,点C 落在点C ’处,折痕为EF ,若∠ABE =30°,则∠EFC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14.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4.1,则A ,B 两点之间表示整数的点共有____个. 15.若点P (2x ,x-3)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5,则x 的值为____________.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11,4P ⎛⎫ ⎪⎝⎭,()22,1P ,393,4P ⎛⎫ ⎪⎝⎭,()44,4P ,5255,4P ⎛⎫ ⎪⎝⎭,…,按照此规律排列下去,点10P 的坐标为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3981++-(2)23427(3)+---(3)2(23)+(4)353325-++18.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x 2﹣81=0;(2)2x 2﹣16=0;(3)(x ﹣2)3=﹣27.19.如图,,,12AB BF CD BF ⊥⊥∠=∠,试说明3E ∠=∠.证明:∵,AB BF CD BF ⊥⊥(已知)∴ABD ∠=∠________=________︒(垂直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 ________(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3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三角形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2,-2),(3,1),(0,2),若把三角形ABC 向上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A B C ''',点A 、B 、C 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C '''、、.(1)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 B C ''';(2)写出点A '的坐标;(3)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 .21.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 22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212 2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479273<,∴7的整数部分为272.请解答:(121______ ,小数部分是______ .(211a 17b ,求11a b +22.如图,阴影部分(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在5×5的网格格点上.(1)请求出图中阴影部分(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2)若边长的整数部分为a ,小数部分为b ,求213a b +23.如图1,已知直线m∥n,AB是一个平面镜,光线从直线m上的点O射出,在平面镜AB上经点P反射后,到达直线n上的点Q.我们称OP为入射光线,PQ为反射光线,镜面反射有如下性质: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即∠OPA=∠QPB.(1)如图1,若∠OPQ=82°,求∠OPA的度数;(2)如图2,若∠AOP=43°,∠BQP=49°,求∠OPA的度数;(3)如图3,再放置3块平面镜,其中两块平面镜在直线m和n上,另一块在两直线之间,四块平面镜构成四边形ABCD,光线从点O以适当的角度射出后,其传播路径为O→P→Q→R→O→P→…试判断∠OPQ和∠ORQ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依据平方根的定义:如果x2=a,则x是a的平方根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2)2=4,∴4的平方根是±2.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B【分析】根据平移变换的性质,逐一判断选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 可以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不能经过平移变换得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可以经过平移变换得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解析:B【分析】根据平移变换的性质,逐一判断选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 可以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不能经过平移变换得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可以经过平移变换得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 可以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不能经过平移变换得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可以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不能经过平移变换得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移变换的性质,掌握平移变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D【分析】根据点在各象限的坐标特点即可得答案.【详解】∵点的横坐标2>0,纵坐标-3<0,∴点()2,3P -所在的象限是第四象限,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直角坐标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记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4.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A 、C 进行判断;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B 进行判断;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和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对D 进行判断.【详解】解: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所以A 选项为真命题;B 、a ,b ,c 是直线,若a ⊥b ,b ⊥c ,则a ∥c ,所以B 选项为假命题;C 、a ,b ,c 是直线,若a ∥b ,b ∥c ,则a ∥b ,所以C 选项为真命题;D 、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所以D 选项为真命题.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无理数及数轴表示实数,难度一般,认真理解判断即可. 5.A【分析】过G 作GM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2=∠5,∠6=∠4,进而可得∠FGC =∠2+∠4,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等量代换可得3∠1=210°,求出∠1的度数,然后可得答案.【详解】解:过G作GM//AB,∴∠2=∠5,∵AB//CD,∴MG//CD,∴∠6=∠4,∴∠FGC=∠5+∠6=∠2+∠4,∵FG、CG分别为∠EFG,∠ECD的角平分线,∴∠1=∠2=12∠EFG,∠3=∠4=12∠ECD,∵∠E+2∠G=210°,∴∠E+∠1+∠2+∠ECD=210°,∵AB//CD,∴∠ENB=∠ECD,∴∠E+∠1+∠2+∠ENB=210°,∵∠1=∠E+∠ENB,∴∠1+∠1+∠2=210°,∴3∠1=210°,∴∠1=70°,∴∠EFG=2×70°=140°.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6.D【分析】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逐一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 负数没有平方根,故A选项错误;B. 9的平方根是±3,故B选项错误;C. 939C选项错误;D. 9的算术平方根是3,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关概念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7.C【分析】根据∠ACB=90°,∠2=35°求出∠3的度数,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3,代入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CB=90°,∠2=35°,∴∠3=180°-90°-35°=55°,∵a∥b,∴∠1=∠3=5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邻补角的定义,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3的度数和得出∠1=∠3,题目比较典型,难度适中.8.D【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从A→B→C→D→A一圈的长度为2(AB+BC)=10,据此分析即可得细线另一端在绕四边形第202圈的第1个单位长度的位置,从而求得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详解解析:D【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从A→B→C→D→A一圈的长度为2(AB+BC)=10,据此分析即可得细线另一端在绕四边形第202圈的第1个单位长度的位置,从而求得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详解】解:∵A点坐标为(1,1),B点坐标为(﹣1,1),C点坐标为(﹣1,﹣2),∴AB=1﹣(﹣1)=2,BC=2﹣(﹣1)=3,∴从A→B→C→D→A一圈的长度为2(AB+BC)=10.2021÷10=202…1,∴细线另一端在绕四边形第202圈的第1个单位长度的位置,即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0,1).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规律探索,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9.-2【分析】利用相反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x 与y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和|y-2|互为相反数,∴,∴x+1=0,y-2=0,解得:x=-1,y=2,∴xy解析:-2【分析】利用相反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x 与y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y-2|互为相反数, ∴20y +=,∴x+1=0,y-2=0,解得:x=-1,y=2,∴xy=-1×2=-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和平方数的非负性.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等于0和|y-2|都是非负数,所以这个数都是0.10.-1【分析】直接利用关于y 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a ,b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点A (a ,2019)与点是关于y 轴的对称点,∴a=-2020,b=2019,∴a+b=-1.故答案为:解析:-1【分析】直接利用关于y 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a ,b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点A (a ,2019)与点202()0,B b 是关于y 轴的对称点,∴a=-2020,b=2019,∴a+b=-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横纵坐标的关系. 11.4【分析】过点D 作DF ⊥AC,则由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F ⊥AC , DE ⊥AB ,可以得到DE=DF,可由三角形的面积的,,进而解得AC 的长.【详解】过点D 作DF ⊥AC∵AD 是△AB解析:4【分析】过点D 作DF ⊥AC,则由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F ⊥AC , DE ⊥AB ,可以得到DE=DF,可由三角形的面积的ADB ADC ABC S S S ∆∆∆+=,⨯+⨯=11AB DE AC DF 1522,进而解得AC 的长.【详解】过点D 作DF ⊥AC∵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F ⊥AC , DE ⊥AB ,∴DE=DF,又三角形的面积的ADB ADC ABC S S S ∆∆∆+=,即⨯+⨯=11AB DE AC DF 1522, 解得AC=4【点睛】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12.130°.【分析】先求出∠ABC=∠ADE=50°,再求出∠DEF=180°﹣50°=130°即可.【详解】解:∵DE∥BC,∴∠ABC=∠ADE=5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E解析:130°.【分析】先求出∠ABC=∠ADE=50°,再求出∠DEF=180°﹣50°=130°即可.【详解】解:∵DE∥BC,∴∠ABC=∠ADE=5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EF∥AB,∴∠ADE+∠DEF=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EF=180°﹣50°=130°.故答案为:13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线段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是解题关键.13.120【分析】由折叠的性质知:∠EBC′、∠BC′F都是直角,因此BE∥C′F,那么∠EFC′和∠BEF 互补,欲求∠EFC′的度数,需先求出∠BEF的度数;根据折叠的性质知∠BEF=∠DEF,而解析:120【分析】由折叠的性质知:∠EBC′、∠BC′F都是直角,因此BE∥C′F,那么∠EFC′和∠BEF互补,欲求∠EFC′的度数,需先求出∠BEF的度数;根据折叠的性质知∠BEF=∠DEF,而∠AEB的度数可在Rt△ABE中求得,由此可求出∠BEF的度数,即可得解.【详解】解:Rt△ABE中,∠ABE=30°,∴∠AEB=60°;由折叠的性质知:∠BEF=∠DEF;而∠BED=180°-∠AEB=120°,∴∠BEF=60°;由折叠的性质知:∠EBC′=∠D=∠BC′F=∠C=90°,∴BE∥C′F,∴∠EFC′=180°-∠BEF=120°.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的运用,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14.3【分析】根据无理数的估算、结合数轴求解即可【详解】解:∴∴∴在到4.1之间由2,3,4这三个整数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实数与数轴,掌握无理数的估算方法是解析:3【分析】根据无理数的估算、结合数轴求解即可【详解】解:1234 4.1<<<<∴2212<<∴12<<∴ 4.1之间由2,3,4这三个整数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实数与数轴,掌握无理数的估算方法是解题关键.15.或【详解】【分析】分x<0,0≤x<3,x≥3三种情况分别讨论即可得.【详解】当x<0时,2x<0,x-3<0,由题意则有-2x-(x-3)=5,解得:x=,当0≤x<3时,2x≥0,x-3解析:2或2 -3【详解】【分析】分x<0,0≤x<3,x≥3三种情况分别讨论即可得.【详解】当x<0时,2x<0,x-3<0,由题意则有-2x-(x-3)=5,解得:x=23-, 当0≤x<3时,2x≥0,x-3<0,由题意则有2x-(x-3)=5,解得:x=2,当x≥3时,2x>0,x-3≥0,由题意则有2x+x-3=5,解得:x=83<3(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x 的值为2或23-, 故答案为2或23-.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根据x 的取值范围分情况进行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16.【分析】观察前面几个点的坐标得到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即可求解.【详解】解:观察前面几个点的坐标得到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将代入得∴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坐解析:()10,25【分析】观察前面几个点的坐标得到n P 的横坐标为n ,纵坐标为24n ,即可求解. 【详解】解:观察前面几个点的坐标得到n P 的横坐标为n ,纵坐标为24n , 将10n =代入得2254n = ∴10(10,25)P故答案为:()10,25【点睛】此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坐标规律的探索,根据已知点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7.(1)6;(2)-4;(3);(4).【分析】(1)利用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绝对值化简,再进一步计算即可;(2)利用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化简,再进一步计算即可;(3)类比单项式乘多项式展开计算解析:(1)6;(2)-4;(3)2+;(4)【分析】(1)利用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绝对值化简,再进一步计算即可;(2)利用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化简,再进一步计算即可;(3)类比单项式乘多项式展开计算;(4)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再进一步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详解】解:(11-=3+2+1=6;(2=2-3-3=-4;(33)=2+;(4+=故答案为(1)6;(2)-4;(3)2+4)【点睛】本题考查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实数的混合运算,先化简,再进一步计算,注意选择合适的方法简算.18.(1)x=±9;(2);(3)x=﹣1.【分析】(1)式子整理后,利用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2)式子整理后,利用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3)利用立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1)解析:(1)x=±9;(2)x=±3)x=﹣1.【分析】(1)式子整理后,利用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2)式子整理后,利用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3)利用立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1)x2﹣81=0,x2=81,x =±9;(2)2x 2﹣16=0,2x 2=16,x 2=8,x =±(3)(x ﹣2)3=﹣27,x ﹣2=﹣3,x =2﹣3,x =﹣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求a 的立方根,实际上就是求哪个数的立方等于a ,熟记相关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90;,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已知;,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得到AB ∥CD ∥EF ,再由平行线的性质证得结论,据此填空即可.【详解】解析:CDF ,90;,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已知;,AB E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F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得到AB ∥CD ∥EF ,再由平行线的性质证得结论,据此填空即可.【详解】证明:∵,AB BF CD BF ⊥⊥(已知),∴90ABD CDF ∠=∠=︒(垂直定义),∴//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已知),∴//AB E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D EF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3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答案为:CDF ,90;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已知;AB ,E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F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及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0.(1)见解析;(2);(3)【分析】(1)根据平移规律确定,,的坐标,再连线即为平移后的三角形;(2)根据平移规律写出的坐标即可;(3)可将三角形补成一个矩形,用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形的面 解析:(1)见解析;(2)()3,1-;(3)7【分析】(1)根据平移规律确定A ',B ',C '的坐标,再连线即为平移后的三角形A B C '''; (2)根据平移规律写出A '的坐标即可;(3)可将三角形补成一个矩形,用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形的面积即可.【详解】(1)如图所示,三角形A B C '''即为所求;(2)若把三角形ABC 向上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A B C ''',点A '的坐标为(-3,1);(3)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4×5-12×2×4-12×1×3-12×3×5=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以及三角形在坐标轴上的计算,切割法的运用,掌握平移规律和运用切割法求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21.(1)4,;(2)1【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所在整数范围,即可求解;(2)求出a ,b 然后代入代数式即可.【详解】解:(1)∵<<,即4<<5∴的整数部分为4,小数部分为−4.(2),解析:(1)4214;(2)1【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21所在整数范围,即可求解;(2)求出a,b然后代入代数式即可.【详解】解:(1)∵16<21<25,即4<21<5∴21的整数部分为4,小数部分为21−4.(2)3114<<,∴113a=-.∵4175<<,b=,∴4∴111134111+-=-+-=.a 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2.(1)S=13,边长为;(2)6【详解】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从而得出正方形的边长;(2)、根据无理数的估算得出a和b的值,然后得出答案.解析:(1)S=13,边长为13;(2)6【详解】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从而得出正方形的边长;(2)、根据无理数的估算得出a和b的值,然后得出答案.详解:解:(1)S=25-12=13, 边长为,(2)a=3,b= -3 原式=9+-3-=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无理数的估算,属于中等难度的题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得出边长.23.(1)49°,(2)44°,(3)∠OPQ=∠ORQ【分析】(1)根据∠OPA=∠QPB.可求出∠OPA的度数;(2)由∠AOP=43°,∠BQP=49°可求出∠OPQ的度数,转化为(1)来解解析:(1)49°,(2)44°,(3)∠OPQ=∠ORQ【分析】(1)根据∠OPA=∠QP B.可求出∠OPA的度数;(2)由∠AOP=43°,∠BQP=49°可求出∠OPQ的度数,转化为(1)来解决问题;(3)由(2)推理可知:∠OPQ=∠AOP+∠BQP,∠ORQ=∠DOR+∠RQC,从而∠OPQ=∠ORQ.【详解】解:(1)∵∠OPA=∠QPB,∠OPQ=82°,∴∠OPA=(180°-∠OPQ)×12=(180°-82°)×12=49°,(2)作PC∥m,∵m∥n,∴m∥PC∥n,∴∠AOP=∠OPC=43°,∠BQP=∠QPC=49°,∴∠OPQ=∠OPC+∠QPC=43°+49°=92°,∴∠OPA=(180°-∠OPQ)×12=(180°-92°)×1244°,(3)∠OPQ=∠ORQ.理由如下:由(2)可知:∠OPQ=∠AOP+∠BQP,∠ORQ=∠DOR+∠RQC,∵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AOP=∠DOR,∠BQP=∠RQC,∴∠OPQ=∠ORQ.【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前为后用的设置目的.。

2013-2014新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2013-2014新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2013—2014新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2014年4月2日(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4个单位长3.(2013•莱芜)如图所示,将含有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上,若4.(2013•遂宁)将点A (3,2)沿x 轴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7. (2013·四川宜宾)如图,一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放在一个矩形的对边上,若∠1=25°,则∠2= .3题图 5题图 7题图 8题图9题图A BCD8.(2013•广安)如图,若∠1=40°,∠2=40°,∠3=116°30′,则∠4= .9. (绵阳市2013年)如图,把“QQ ”笑脸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左眼A 的坐标是(-2,3),嘴唇C 点的坐标为(-1,1),则将此“QQ ”笑脸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右眼B 的坐标是 .10. (2013•宁夏)点 P (a ,a ﹣3)在第四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1. (2013·安顺)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线段AB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线段AB ′,则点B ′的坐标为 .12. (2013·河南省)将一副直角三角板ABC 和DEF 如图放置(其中60,45A F ︒︒∠=∠=),使点E 落在AC 边上,且ED BC ∥,则CEF ∠的度数为13. (2013•呼和浩特)如图,AB ∥CD ,∠1=60°,FG 平分∠EFD ,则∠2= 度.14. (2013•绥化)如图所示,以O 为端点画六条射线后OA ,OB ,OC ,OD ,OE ,O 后F ,再从射线OA 上某点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射线上描点并连线,若将各条射线所描的点依次记为1,2,3,4,5,6,7,8…后,那么所描的第2013个点在射线 上. 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5. (2013•宜昌)计算:(﹣20)×(﹣12)+.16. 写出满足条件的A 、B 两点的坐标:(1)点A 在x 轴上,位于原点右侧,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2)点B 在x 轴上方,y 轴左侧,距离每条坐标轴都是2个单位长度.17. 已知P (m ,n ),且m 、n 满足()02622=++-n m ,试求P 点关于x 轴对称的点Q 的坐标.11题图13题图14题图18.在括号内注明依据:(6分)如图,∠B=∠C,AB//EF,试证明:∠BGF=∠C. 证明:∵∠B=∠C ∴AB//CD( )又∵AB//EF∴EF//CD( )∴∠BGF=∠C( )四、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9. 如图,已知DE ⊥AO ,BO ⊥AO ,FC ⊥AB ,垂足分别为E 、O 、C ,∠1=∠2,DO 垂直于AB 吗?请说明理由.(7分)20. 若m 是3)4(-的立方根,n 是81的算术平方根,求n m 22-的值.21. 已知点P (a ,b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内的点, 化简:a b b a -+-22. 已知∠B =25°,∠BCD =45°,∠CDE =30°,∠E =10°,试说明AB ∥EF 的理由.GFE DCB A18题图19题图 O F E D C B A FED C B A五、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23. 已知:如图,∠+∠=∠=∠BAP APD 18012,.求证:∠E=∠F.24.已知:如图,CB ⊥AB ,CE 平分∠BCD ,DE 平分∠CDA ,∠1+∠2=90°,求证:DA ⊥AB .六、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5..如图,四边形ABCD 顶点为A (0,0),B (9,0)C (7,5),D (2,7). (1)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2)把四边形ABCD 各顶点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增加2,所得四边形A′B′C′D′面积又是多少?26. 如图(25),已知DB //FG //EC ,∠ABD =60°,∠ACE =36°,AP 是∠BAC 的平分线.求∠PAG 的度数.25题图22题图 P 21F ED C BA 23题图 21E D C B A24题图参考答案1.C ;2.B ;3.C ;4.C ;5.D ;6.B ;7. 115°;8. 63°30′;9. (3,3);10. 0<a <3;11. B′(4,2);12.15°;13. 30°;14. OC ; 15.2013;14. OC ;15.2013;16. (1)A (2,0)、B (-2,2);17.(3,2);18.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9. 解:∵DE ⊥AO ,BO ⊥AO ∴∠DEA=∠BOA=90°∴DE//BO(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DO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1=∠2(已知) ∴∠1=∠DOB∴FC ∥O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F ⊥AB∴∠BDO=∠BCF =90° ∴DO ⊥AB20. 由题意,得3,4=-=n m ,故1032)4(222=⨯--=-n m .21. a b 22-22. 解:分别过点C ,D 做CM ,DN 平行于AB ,∵AB ∥CM ,AB ∥DN , ∴CM ∥ND ∥AB , ∴∠B =∠BCM =25°, ∵∠BCD =45°,∴∠DCM =∠BCD -∠BCM =45°-25°=20° ∵CM ∥ND ,∴∠DCM =∠CDN =20°, ∵∠CDE =30°∴∠NDE =∠CDE -∠CDN =10° 又∠E =10° ∴∠NDE =∠E ∴AB ∥EF .23. 证明:, 180=∠+∠APD BAP∴AB ∥CD ,N MFED C B A26题图∴∠BAP =∠CPA , ∵∠1=∠2,∴∠BAP -∠1=∠CPA -∠2, ∴∠EAP =∠FPA . ∴PF ∥AE , ∴∠E=∠F.24. 解:∵CE 平分∠BCD ,DE 平分∠CDA ,∠1+∠2=90°,∴2(∠1+∠2)=180° ∴AD ∥CB , ∵CB ⊥AB , ∴∠B =90° ∵AD ∥CB , ∴∠A =90° ∴DA ⊥AB . 25.解:过D ,C 分别做DE ,CF 垂直于AB ,则有:S=S △OED +S EFCD +S △CFB =×2×7+×(7+5)×5+×2×5=42. 故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42平方单位.26. 解:∵DB //FG //EC ,∠ABD =60°,∠ACE =36°,∴∠DBA =∠BAG ,∠GAC =∠ACE ∴∠BAC =96°∵AP 是∠BAC 的平分线∴∠PAC =21∠BAC =21×96°=48° ∴∠PAG =∠PAC -∠GAC =48°-36°=12°。

201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201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第11题图第10题图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期中试卷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构成的对顶角共有( )A .3对B .4对C .5对D .6对2.16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4B 、4C 、±2D 、23.如图,有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 )A.30°B.25°C.20°D.15°4.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T ⊥AB 于O ,CE ∥AB 交CD 于点C ,若∠第6题图ECO =30°,则∠DOT 等于( )A.30°B.45°C. 60°D. 120°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2x +1)所在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6.在俄罗斯方块游戏中,已拼成的图案如图所示,现又出现一小方块拼图向下运动,为了使所有图案消失,你必须进行以下哪项操作,才能拼成一个完整的图案,使其自动消失.( )A.向右平移1格B.向左平移1格C.向右平移2格D.向右平移3格7.如图,数轴上表示1-,2-的对应点为A 、B ,点C 在数轴上,且AC =AB ,则点C 所表示的数是 ( )A. 12-B. 21-C. 22-D. 22-8.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 x 轴、y 轴上跳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 →(1,1) →(1,0)→…],且每秒跳动一个单位,那么第35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A.(5,0)B. (4,0)C.(0,5)D.(5,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23-的相反数是__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__.10.如图,已知AB ∥CD , 则图中与∠1互补的角有 个. 11.如图,已知直线a ∥b ,∠1=40°,∠2=60°,则∠3等于 ° .12. 点P 在第三象限,且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积为12,写出三个符合条件的P 点的坐标:、 、 .13.小红做了棱长为5cm 的一个正方体盒子,小明说:“我做的盒子的体积比你的大218cm 3.” 则小明的盒子的棱长为 cm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4,0)、B (0,2),现将线段AB 向右平移,使点A 与坐标原点O 重合,则B 平移后的坐标是 .15.观察下列计算过程:112 =121,121=11;1112=12321,12321=111;因此猜想76543211234567898=_______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本题有若干个答案;多填、错填得零分,少填酌情扣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初一第二学期期中试题.doc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初一第二学期期中试题.doc

初中数学试卷 桑水出品北京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 一 数 学 试 卷试卷说明: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图形中,由AB ∥CD ,能使∠1=∠2成立的是( )A .B .C .D .2.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1:2: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3.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cm, 2cm, 4cm B. 8cm, 6cm, 4cm C. 12cm, 5cm, 6cm D. 2cm, 3cm, 6cm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个数是( )个. ①811的平方根是91±; 2(5)5-=-; ③25 =±5; ④3-8 = -2; 235=A.0 B. 1 C. 2 D. 35.如图,如果在阳光下你的身影的方向为北偏东60︒方向,那么太阳相对于你的方向是( ) .A .南偏西60︒B .南偏西30︒C .北偏东60︒D .北偏东30︒6.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等于( )A .50°B .30°C .20°D .15°7.如果a >b ,c <0,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a b c c> B .c -a >c -b C .ac >bc D. a +c >b+c 8. 不等式组⎩⎨⎧≤-<-3x 204x 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9. 若3―a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3B .a ≤3C .a ≥―3D .a ≤―310. 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721x m x -<⎧⎨-≤⎩的整数解有且只有4个,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1 2 3B D A PC D CB AA.6<m <7B.6≤m <7C.6≤m ≤7D.6<m ≤7二.填空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1.如图,把长方形ABCD 沿EF 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AEF ∠=______.12.2)2(-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_.13.计算:(3.14―π)2-|2-π|=__________. 14. 已知不等式12-3x m m ->()的解集是x >2,则m = . 15.设a <b <0,则关于x 的不等式组⎩⎨⎧><-ax b x 1的解集是___________.16.如下图,小陈从O 点出发,前进10米后向右转20O ,再前进10米后又向右转20O ,……,这样一直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O 时一共走了_______米.17.若实数x 、y 满足412112+-+-=x x y ,则xy 21的平方根是______. 18. 如下图,AB ∥CD ,且∠BAP =60°-α,∠APC =45°+α, ∠PCD =30°-α,则α=_________.19.如下图,△ABC 中,D 、E 是BC 边上的点,∠BAD=∠BDA ,∠CAE=∠CEA ,∠DAE=BAC ∠31,则∠BAC 的度数为______.16题 18题 19题 20.如图,将图1三边长都是2cm 的三角形沿着它的一边向右平移1cm 得图2,再沿着相同方向向右平移1cm 得图3,若按照这个规律平移,则图5中所有三角形周长的和是______cm ;图n (n ≥2). 北京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 一 数 学 试 卷 答 题 纸班级 姓名 学号_______ 成绩_______一.选择题(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6 7 8 9 101A E D CB F11题1312523-+≥-x x 答案二.填空题(请将填空题的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三.解答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5分)21.计算:(1))131)(951()31(32--+- (2)64273--2316--3- 22.解不等式,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34(2125-<-x x ; (2) 23.已知不等式组:⎪⎩⎪⎨⎧-->+++<-4138)1(3282)12(3x x x x (1)求此不等式组的整数解;(2)若上述整数解满足方程a x ax 26-≤+,化简11--+a a .24.如图所示,A 、B 两地位于某高速铁路沿线(直线)的两侧.(1)为方便A 、B 两地居民互相交往,A 、B 两地商议,在高速铁路沿线的某地P 点架一座立交桥,然后各自修一条通往立交桥的公路.请问在单位路程造价相同的情况下,桥架在何处,才能使修路的总造价最低?(要求:在图中标出架桥的位置,并写出所依据的数学原理).(2)由于B 地居民人数较多,铁路部门决定在沿线离B 地最近的地方Q 设一个车站,方便人们乘坐火车,请你画出车站应在的位置,并写出所依据的数学原理.25.如图,AD ∥BC ,点E 在BD 的延长线上,且BE 平分∠ABC ,若∠A =70°,求:∠A DE 的度数.26.如图,△ABC 中,∠B=26°,∠C=70°,AD 平分∠BAC ,AE ⊥BC 于E , EF ⊥AD 于F ,求∠DEF 的度数. 27.如图,请你从给出的①、②、③中选择两个作为题设,剩下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证明.①EF ⊥BC ,AD ⊥BC ; ②AB // DG ;③∠1=∠2.(写出完整的条件和结论,不能只写序号): 题设(已知): ; 结论(求证): .题号11 12 13 14 15 答案题号16 17 18 19 20 答案 AC BD FE A EC B D证明:28.我校初一年级学生计划去春游,现有36座和42座两种客车供选择租用,根据报名参加的人数,只租用36座客车若干辆,则正好坐满;若只租用42座客车,则能少租一辆,且有一辆车没有坐满,这辆车的空余座位超过6个,车上学生超过24人;已知36座客车每辆租金400元,42座客车每辆租金440元.(1)我校初一年级共有多少人报名参加春游?(2)请你帮忙设计最省钱...的租车方案. 29. 已知两个大小相同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DEF ,如图(1)放置,点B 、D 重合,点F 在BC 上, AB 与EF 交于点G . 直线BC 与DE 交于点H ,∠C =∠EFB =90º,∠E =∠ABC =30º.(1)如图(2)将三角板ABC 绕点F 逆时针旋转一个大小为α的角,当AB //FD 时,求∠EGB +α的度数;(2)在将三角板ABC 绕点F 逆时针旋转α角)600(︒<<︒α的过程中,请你判断∠EGB 与α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写出并证明这个关系;如果改变,请说明理由.30.对于三个数a b c 、、,{},,M a b c 表示,,a b c 这三个数的平均数,{}min ,,a b c 表示a b c 、、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如:{}12341,2,333M -++-==,{}min 1,2,31-=-;{}1211,2,33a a M a -+++-==,{}()()1min 1,2,11a a a a ≤-⎧⎪-=⎨->-⎪⎩. 解决下列问题:(1)填空:若{}min 2,22,422x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2)①若{}{}2,1,2min 2,1,2M x x x x +=+,那么x = ;②根据①,你发现结论“若{}{},,min ,,M a b c a b c =,那么 ”(填,,a b c 大小关系);③运用②,填空:若{}{}22,2,2min 22,2,2M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则x y += .。

人教版北京市154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数学期中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北京市154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数学期中练习及答案

北京市154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数学期中练习本试题共3页,共四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四 总分得分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10的木棒,若想钉一个三角形木架,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可以是( ). A. 12 B. 10 C. 8 D. 62. 利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2133x x +≤⎧⎨>-⎩的解集,正确的是( ).3. 如右图,下面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A+∠D=180° ∴AD//BC B .∵∠C+∠D=180° ∴AB//CD C .∵∠A+∠D=180° ∴AB//CDD. ∵∠B+∠C =180° ∴AD//BC4. 通过平移,可将左图中的福娃“欢欢”移动到图( )5. 如图,将一个含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 如果∠1=115°,那么∠2的度数是( ).A .95°B .85°C .75°D .65°6. .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 .6B .7C .8D .97. 64的平方根是( ) A 、8 B 、-8 C 、±8 D 、±48. 在以下实数3π,-22,1.414,16中无理数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9.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和5,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3或14 B.13 C.14 D.无法确定10.若关于x 的不等式0721x m x -<⎧⎨-≤⎩的整数解共有4个,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6<m<7B.6≤m<7C.6≤m≤7D.6<m≤7二、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题2分) 11.如图所示:直线AB 与CD 相交于O ,已知∠1=30º,OE 是∠BOC 的平分线, 则∠2=_____ º,∠3=_____ º.12.169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81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 13.如图,△ABC 中,∠A=50°,∠ABO=18°,∠ACO=32°,则∠BOC= °.14.计算:2328127()3+-+- =_____ 。

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人教版)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每题4分,共40分)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无法确定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是由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的,已知点A(-2,1)的对应点为A′(3,1),点B的对应点为B′(4,0),则点B的坐标为:()A.(9,0)B.(-1,0)C.(3,-1)D.(-3,-1)3、如图:已知AB∥CD,∠B=1200,∠D=1500,则∠O等于().(A )500(B)600(C)800(D)9004.△ABC中,∠A=13∠B=14∠C,则△ABC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都有可能5、如图,AB⊥BC,∠ABD的度数比∠DBC的度数的两倍少15°,设∠ABD和∠DBC的度数分别为x、y,那么下面可以求出这两个角的度数的方程组是()A、9015x yx y+=⎧⎨=-⎩B、90215x yx y+=⎧⎨=-⎩5题1A BF DC E 2C 、90152x y x y +=⎧⎨=-⎩D 、290215x x y =⎧⎨=-⎩6.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cm,5cm,则它的周长为 ( )A.8cmB.11cmC.13cmD.11cm 或13cm7、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 .7B .8C .9D .108、在下列点中,与点A (2-,4-)的连线平行于y 轴的是 ( )A 、(2,4-)B 、(4,)2-C 、(-2,4)D 、(-4,2)9、甲、乙二人按3:2的比例投资开办了一家公司,约定除去各项支出外,所得利润按投资比例分成.若第一年甲分得的利润比乙分得的利润的2倍少3千元,求甲、乙二人各分得利润多少千元.若设甲分得x 千元,乙分得y 千元,由题意得( )A 、 x y y x 3212=-=B 、 yx y x 2332=+= C 、 x y y x 2332=-= D 、 yx y x 3232=+= 10、给出下列说法:(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2) 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与另一条也相交;(3) 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4)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其中正确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11.如图,若AB ∥CD ,CD ∥EF ,那么∠BCE =( )A .∠1+∠2B .∠2-∠1C .180°-∠1+∠2D .180°-∠2+∠112、a 、b 、c 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c b a c b a c b a c b a -+-+-----++,结果是 ( )A 、0B 、c b a 222++C 、a 4D 、c b 22-二、耐心填一填,你能行!(每题3分,共30分)13.在349x y +=中,如果2y = 6,那么x =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带答案)

人 教 版 数 学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1.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____.2.如果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a+3与2a-15,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3.25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14)2 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 4.若3x +是4的平方根,的立方根是1y -,则x y +=_________.5.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6.如图,直线a ∥b ,点B 在直线b 上,AB BC ⊥,若255∠=︒,则1∠=___度.7.把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则两条斜边所成的钝角x 为____.8.如图,已知直线a ∥b ,c ∥d ,∠1=115°,则∠2=__________,∠3=__________.9.实数120的整数部分是_____, 小数部分是_____.10.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32,34,9, -5,-38,0有理数集合:_______________;无理数集合: _______________; 正数集合:__________________;负数集合: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1.与数轴上的点成一一对应关系的数是( )A. 有理数B. 整数C. 无理数D. 实数12.在下列四个图中,∠1与∠2是同位角的图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1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55-= B. 3.60.6-=- 2(13)13-= 366=±14.坐标平面上,在第三象限内有一点P ,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5,则点P 的坐标为() A. (-5,-4) B. (-4 ,5) C. (4,5) D. (5,-4)15.若点P(m+3,m+1) 在y 轴上,则点P 的坐标为( )A. (0,2)B. (2,0)C. (0,4)D. (0,-2)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纵坐标都减去3,横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A. 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B. 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C. 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D. 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17.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同旁内角互补C. 直角的补角仍然是直角D. 对顶角相等18.如图,在下列条件中:①12∠=∠:②BAD BCD ∠=∠;③ABC ADC ∠=∠且34∠=∠;④180BAD ABC ∠+∠=︒,能判定AB CD ∥的有( )A. 3个B. 2个C. 1个D. 0个19.把一张对面互相平行的纸条折成如图所示那样,EF 是折痕,若∠EFB=3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1)∠C ′EF=32°(2)∠AEC=116°(3)∠BGE=64°(4)∠BFD=116°.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0.一个数的立方根是 4,这个数的平方根是 ( )A. 8B. -8C. 8 或 -8D. 4 或 -421.若2m -4与3m -1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则m 的值是( )A -3 B. -1 C. 1 D. -3或122.16平方根与-8的立方根的和是( )A. -4或6B. -6或2C. -2或6D. 4或623.下列各对数值中不是二元一次方程x +2y=2的解是( )A. 20x y =⎧⎨=⎩B. 22x y =-⎧⎨=⎩C. 01x y =⎧⎨=⎩D. 10x y =-⎧⎨=⎩ 24.已知a<b<0 , 则点A(a-b ,b )在第( )象限A. 一B. 二C. 三D. 四三.解答题25.求下列各式中的值(1)252x =36(2)-3=3826.解方程组25{437x y x y +=+=. 27.甲乙两人相距6千米,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小时相遇;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3小时可追上乙,两人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28.如图,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O,且CD⊥EF,∠AOE=70°,若OG平分∠BOF.求∠DOG的度数.29.根据下列证明过程填空:如图,已知BD⊥AC,EF⊥AC,D、F分别为垂足,且∠1=∠4,求证:∠ADG=∠C证明:∵BD⊥AC,EF⊥AC∴∠2=∠3=90°( )∴BD∥EF ( )∴∠4=_____( )∵∠1=∠4∴∠1=_____( )∴DG∥BC( )∴∠ADG=∠C( )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____.[答案](1). 0 (2). 0,1 (3). 0,1,-1[解析][分析]利用平方根,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0;一个数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0,1;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0,1,−1;故答案为:0;0,1;0,1,-1.[点睛]此题考查了立方根,平方根,以及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如果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a+3与2a-15,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答案]49[解析][分析]根据一个数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可得这个数的平方根,再根据互为相反数的和等于0,可得平方根,再根据平方,可得这个数.[详解]解:∵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a+3与2a-15,∴(a+3)+(2a﹣15)=0,a=4,a+3=4+3=7,7的平方是49,∴这个数是49,故答案为:49.[点睛]此题考查平方根,解题关键在于求出a的值._________;(-14)2 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答案](1). (2). 1 4[解析] [分析]21()4-的值,再分别计算它们的算术平方根即可得解.[详解5=,5211()416-=,116的算术平方根是14,1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一个数的平方及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若3x+是4的平方根,的立方根是1y-,则x y+=_________.[答案]-2或-6[解析]32x+==±,可得x=-1或-5;12y-==-,可得y=-1.所以x+y=-2或-6.5.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解析][分析]命题中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对顶角,放在“如果”的后面,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应放在“那么”的后面.[详解]解:题设为: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为:这两个角相等,故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将原命题写成条件与结论的形式,“如果”后面是命题的条件,“那么”后面是条件的结论,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相应的条件和结论,比较简单.6.如图,直线a∥b,点B在直线b上,AB BC⊥,若255∠=︒,则1∠=___度.[答案]35[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因为直线a∥b,根据同位角的知识可知,∠2等于∠3,因为AB BC ∠+∠=︒⇒∠=︒所以1390135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对顶角,同旁内角互补等基本知识的运用7.把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则两条斜边所成的钝角x为____.[答案]165°[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解即可.[详解]解:∵∠x为下边小三角形外角,∴∠x=30°+(180°-45°)=165°,故答案为:16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定理,通过三角板拼装来求角度数,将问题实际化.8.如图,已知直线a∥b,c∥d,∠1=115°,则∠2=__________,∠3=__________.[答案](1). 115°(2). 115°[解析]∵a∥b,∠1=115°,∴∠2=∠1=115°.∵c∥d,∴∠3=∠2=11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9.120_____,小数部分是_____.[答案](1). 10 (2). 120[解析][分析]利用二次根式的估算,先找出离被开方数最近的两个完全平方数,得出二次根式所在的范围即可.[详解]100120121,∴120,12010,120,故答案为:101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估算,掌握二次根式的估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0.,34,,0 有理数集合:_______________;无理数集合: _______________;正数集合:__________________;负数集合: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34,0 (2). , (3). ,34 , [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无理数、正负数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有理数:340;,34负数:故答案为:有理数集合:340 ,34[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分类,其中0是有理数,但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二.选择题11.与数轴上的点成一一对应关系的数是( )A. 有理数B. 整数C. 无理数D. 实数[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数轴上的点都表示一个实数,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进行回答.[详解]解:因为数轴上的点都表示一个实数,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所以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成一一对应.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实数与数轴,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定义.12.在下列四个图中,∠1与∠2是同位角的图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由图可知①③中的∠1与∠2有公共边,为同位角,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察同位角的定义.1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55-=- B. 3.60.6-=- C. 2(13)13-= D. 366=±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结合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然后做出选择.[详解]因为-5<0,故A 项的表达式无意义,故A 项错误;-0.36=-0.6,故B 2(13)-169,故C 366=,故D 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和二次根式的化简,熟练掌握运算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坐标平面上,在第三象限内有一点P ,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5,则点P 的坐标为( )A. (-5,-4)B. (-4 ,5)C. (4,5)D. (5,-4)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可得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y|=4,|x|=5,又∵在第三象限内有一点P,∴x=−5,y=−4,∴点P的坐标为(−5,−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5.若点P(m+3,m+1) 在y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A. (0,2)B. (2,0)C. (0,4)D. (0,-2)[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点P在y轴上,即x=0,可得出m的值,从而得出点P的坐标.[详解]解:∵点P(m+3,m+1)在y轴上,∴x=0,∴m+3=0,解得m=−3,∴m+1=−3+1=-2,∴点P的坐标为(0,-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有关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得出m的值.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纵坐标都减去3,横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A. 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B. 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C. 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D. 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向下平移,纵坐标相减,横坐标不变解答.[详解]∵将三角形各点的纵坐标都减去3,横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17.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 同旁内角互补C. 直角的补角仍然是直角D. 对顶角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对顶角、补角、平行线的性质判断即可.[详解]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真命题;B. 如果两直线不平行,同旁内角不互补,所以同旁内角互补是假命题;C. 直角的补角仍然是直角是真命题;D. 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故选B[点睛]掌握线段、对顶角、补角、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在下列条件中:①12∠=∠:②BAD BCD ∠=∠;③ABC ADC ∠=∠且34∠=∠;④180BAD ABC ∠+∠=︒,能判定AB CD ∥的有( )A. 3个B. 2个C. 1个D. 0个[答案]C[解析] ①由∠1=∠2,得到AD ∥BC ,不合题意;②由∠BAD=∠BCD ,不能判定出平行,不合题意;③由∠ABC=∠ADC 且∠3=∠4,得到∠ABC-∠4=∠ADC-∠3,即∠ABD=∠CDB ,得到AB ∥CD,符合题意;④由∠BAD+∠ABC=180°,得到AD ∥BC ,不合题意,则符合题意的只有1个,[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9.把一张对面互相平行的纸条折成如图所示那样,EF是折痕,若∠EFB=3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1)∠C′EF=32°(2)∠AEC=116°(3)∠BGE=64°(4)∠BFD=116°.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翻折变换的性质对各小题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1)∵AE∥BG,∠EFB=32°,∴∠C′EF=∠EFB=32°,故本小题正确;(2)∵AE∥BG,∠EFB=32°,∴∠GEF=∠C′EF=32°,∴∠AEC=180°-32°-32°=116°,故本小题正确;(3)∵∠C′EF=32°,∴∠GEF=∠C′EF=32°,∴∠C′EG=∠C′EF+∠GEF=32°+32°=64°,∵AC′∥BD′,∴∠BGE=∠C′EG=64°,故本小题正确;(4)∵∠BGE=64°,∴∠CGF=∠BGE=64°,∵DF∥CG,∴∠BFD=180°-∠CGF=180°-64°=116°,故本小题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翻折变换的性质,熟知图形翻折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一个数的立方根是4,这个数的平方根是 ( )A. 8B. -8C. 8 或-8D. 4 或-4[答案]C因一个数的立方根是 4,可得这个数为64,64的平方根是±8,故选C. 21.若2m -4与3m -1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则m 的值是( )A. -3B. -1C. 1D. -3或1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性质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当24=31m m --时,3m =-;当24310m m +=--时,1m =;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的性质,易错点是容易忽略相等的情况,做好分类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2.16的平方根与-8的立方根的和是( )A. -4或6B. -6或2C. -2或6D. 4或6 [答案]B[解析][分析]先求16的平方根,再求−8的立方根,然后求和.[详解]4,∴它们的和是−6或2,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23.下列各对数值中不是二元一次方程x +2y=2的解是( )A. 20x y =⎧⎨=⎩B. 22x y =-⎧⎨=⎩C. 01x y =⎧⎨=⎩D. 10x y =-⎧⎨=⎩ [答案]D[解析][分析]将四个选项中的x 与y 的值代入已知方程检验,即可得到正确的选项.[详解]解:A、将x=2,y=0代入方程左边得:x+2y=2+2×0=2,右边为2,故本选项是方程的解,不符合题意,本选项错误;B、将x=-2,y=2代入方程左边得:x+2y=-2+2×2=2,右边为2,故本选项是方程的解,不符合题意,本选项错误;C、将x=0,y=1代入方程左边得:x+2y=0+1×2=2,右边为2,故本选项是方程的解,不符合题意,本选项错误;D、将x=-1,y=0代入方程左边得:x+2y=-1+2×0=-1,右边为2,故本选项不是方程的解,符合题意,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24.已知a<b<0 ,则点A(a-b,b )在第( )象限A. 一B. 二C. 三D. 四[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a<b<0,判断出a−b和b的取值范围,再根据点的坐标特点判断其所在象限.[详解]解:∵a<b<0,∴a−b<0,b<0,∴点A(a−b,b)第三象限,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三.解答题25.求下列各式中的值(1)252x=36(2)-3=3 8[答案](1)x=65;(2)x=32[解析][分析](1)先将方程进行变形,再利用平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2)先将方程进行变形,再利用立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1)25x 2=36x 2=3625∴x=56±; (2)x 3−3=38x 3=278∴x=32.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理解相关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不要漏解.26.解方程组25{437x y x y +=+=. [答案]4{3x y ==-,;[解析] 解:①×3﹣②得,28x =,解得4x =.把4x =代入①得,85y +=,解得3y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4{ 3.x y ==-, 27.甲乙两人相距6千米,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小时相遇;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3小时可追上乙,两人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答案]甲的速度是4千米/时,乙的速度是2千米/时.[解析][分析]设甲的速度是x 千米/时,乙的速度是y 千米/时,根据甲乙两人相距6千米,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小时相遇;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3小时可追上乙,可列方程组求解.[详解]设甲的速度是x 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y 千米/小时,由题意,得6336x y x y +=⎧⎨-=⎩,解得:42 xy=⎧⎨=⎩.故甲的速度是4千米/时,乙的速度是2千米/时.[点睛]本题考查理解题意的能力,有两种情景,一种是相遇,一种是追及,根据两种情况列出方程组求解.28.如图,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O,且CD⊥EF,∠AOE=70°,若OG平分∠BOF.求∠DOG的度数.[答案]5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求出∠DOB,OG平分∠BOF,得∠BOG=∠FOG,等量代换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知:CD⊥EF,∠AOE=70︒∵∠AOE+∠EOD+∠DOB= 180︒,∴∠DOB=20︒.又∵∠BOF和∠AOE是对顶角∴∠BOF=∠AOE=70︒.∵OG平分∠BOF,∠BOF=70︒∴∠BOG=∠FOG=35︒.∠DOG=∠DOB+∠BOG=5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相等,正确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9.根据下列证明过程填空:如图,已知BD⊥AC,EF⊥AC,D、F分别为垂足,且∠1=∠4,求证:∠ADG=∠C证明:∵BD⊥AC,EF⊥AC∴∠2=∠3=90°( )∴BD∥EF ( )∴∠4=_____( )∵∠1=∠4∴∠1=_____( )∴DG∥BC( )∴∠ADG=∠C( )[答案]答案见解析[解析][详解]解:∵BD⊥AC,EF⊥AC(已知),∴∠2=∠3=90°,∴B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4(已知),∴∠1=∠5(等量代换),∴DG∥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DG=∠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解决问题要熟悉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能正确运用语言叙述理由,还要注意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完整版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期中复习

完整版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期中复习

完整版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期中复习 一、选择题 1.4的平方根是()A .2B .2±C .2D .2±2.如图所示的车标,可以看作由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各点在第二象限的是( )A .()3,0-B .()2,1-C .()2,1-D .()2,1-- 4.下列四个命题,①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②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线段AB 的延长线与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如图,已知直线AB ,CD 被直线AC 所截,AB ∥CD ,E 是平面内CD 上方的一点(点E 不在直线AB ,CD ,AC 上),设∠BAE =α,∠DCE =β.下列各式:①α+β,②α﹣β,③β﹣α,④180°﹣α﹣β,⑤360°﹣α﹣β中,∠AEC 的度数可能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⑤C .①②③⑤D .①②③④⑤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38-=±2B .(﹣3)0=0C .(﹣2a 2b )2=4a 4b 2D .2a 3÷(﹣2a )=﹣a 37.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点F 为直线AB 上一点,G 为射线BD 上一点.若:2:1HDG CDH ∠∠=,:2:1GBE EBF ∠∠=,HD 交BE 于点E ,则E ∠的度数为( )A .45°B .55°C .60°D .75°8.如图,长方形BCDE 的各边分别平行于x 轴或y 轴,物体甲和物体乙分别由点A (2,0)同时出发,沿长方形BCDE 的边作环绕运动,物体甲按逆时针方向以1个单位/秒匀速运动,物体乙按顺时针方向以2个单位/秒匀速运动,则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021次相遇地点的坐标是( )A .(2 ,1)B .(-1,-1)C .(﹣2,0)D .(2,0)二、填空题9.811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 10.已知点P (3,﹣1),则点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Q _____.11.如图.已知点C 为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AB ED 之间一动点,ABC ∠和CDE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F ,若3304BCD BFD ∠=∠+︒,则BCD ∠的度数为________.12.如图:已知AB ∥CD ,CE ∥BF ,∠AEC =45°,则∠BFD =_____.13.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折成如图的形状,若170∠=︒,则2∠的度数为____.14.如图,在纸面上有一数轴,点A 表示的数为﹣1,点B 表示的数为3,点C 表示的数为3.若子轩同学先将纸面以点B 为中心折叠,然后再次折叠纸面使点A 和点B 重合,则此时数轴上与点C 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15.若点P (2m+4,3m+3)在x 轴上,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123A A A ,三角形345A A A ,三角形567A A A 都是斜边在x 轴上,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三角形123A A A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12,0A ,()21,1A ,()30,0A ,则按图中规律,点9A 的坐标为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每小题4分)(1)323(3)29()-+--(2)2335+-. (3)20203|2|8(1)-+-+-.(4)4+|﹣2 | + ( -1 )201718.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x +1)3﹣27=0(2)(2x ﹣1)2﹣25=019.如图,∠1=∠2,∠3=∠C ,∠4=∠5.请说明BF //DE 的理由.(请在括号中填上推理依据)解:∵∠1=∠2(已知)∴CF //BD ( )∴∠3+∠CAB =180°( )∵∠3=∠C (已知)∴∠C +∠CAB =180°(等式的性质)∴AB //CD ( )∴∠4=∠EG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5(已知)∴∠5=∠EGA (等量代换)∴ED //FB ( )20.在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下面各点:()0,3A ;()3,5B -;()3,5C --;()3,5D ;()5,7E ;(1)A 点到原点O 的距离是________; (2)将点B 向x 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则它与点________重合;(3)连接BD ,则直线BD 与y 轴是什么关系?(4)点E 分别到x 、y 轴的距离是多少?21.23490a b a -+-= (1)求实数,a b 的值;(2b 的整数部分为x ,小数部分为y①求2x y +的值; ②已知103kx m =+,其中k 是一个整数,且01m <<,求k m -的值.22.学校要建一个面积是81平方米的草坪,草坪周围用铁栅栏围绕,现有两种方案:有人建议建成正方形,也有人建议建成圆形,如果从节省铁栅栏费用的角度考虑(栅栏周长越小,费用越少),你选择哪种方案?请说明理由.(π取3)23.如图1,点E 在直线AB 、DC 之间,且180DEB ABE CDE ∠+∠-∠=︒.(1)求证://AB DC ;(2)若点F 是直线BA 上的一点,且BEF BFE ∠=∠,EG 平分DEB ∠交直线AB 于点G ,若20D ∠=︒,求FEG ∠的度数;(3)如图3,点N 是直线AB 、DC 外一点,且满足14CDM CDE ∠=∠,14ABN ABE ∠=∠,ND 与BE 交于点M .已知()012CDM αα∠=︒<<︒,且//BN DE ,则NMB ∠的度数为______(请直接写出答案,用含α的式子表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依据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42=,∴42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B【分析】根据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着某一方向移动,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由此即可求解.【详解】解:A、不能经过平移得到的,故不符合题意;B、可以经过平解析:B【分析】根据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着某一方向移动,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由此即可求解.【详解】解:A、不能经过平移得到的,故不符合题意;B、可以经过平移得到的,故符合题意;C、不能经过平移得到的,故不符合题意;D、不能经过平移得到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图形平移的概念.3.C【分析】根据点在第二象限的符号特点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作答.【详解】解:A、(-3,0)在x轴上,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2,-1)在第四象限,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2,1)在第二象限,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2,-1)在第三象限,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B【分析】利用直线和射线的定义、以及线段的性质和两点之间距离意义,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①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故此选项错误.②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故此选项正确.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此选项正确.④线段AB的延长线是以B为端点延长出去的延长线部分,与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线故此选项错误.综上,②③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和两点之间距离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定义.5.C【分析】根据点E有6种可能位置,分情况进行讨论,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进行计算求解即可.【详解】解:(1)如图1,由AB∥CD,可得∠AOC=∠DCE1=β,∵∠AOC=∠BAE1+∠AE1C,∴∠AE1C=β﹣α.(2)如图2,过E2作AB平行线,则由AB∥CD,可得∠1=∠BAE2=α,∠2=∠DCE2=β,∴∠AE2C=α+β.(3)如图3,由AB∥CD,可得∠BOE3=∠DCE3=β,∵∠BAE3=∠BOE3+∠AE3C,∴∠AE3C=α﹣β.(4)如图4,由AB∥CD,可得∠BAE4+∠AE4C+∠DCE4=360°,∴∠AE4C=360°﹣α﹣β.综上所述,∠AEC的度数可能是β﹣α,α+β,α﹣β,360°﹣α﹣β.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6.C【分析】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立方根的概念,零指数幂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A.原式=﹣2,故A错误;B.原式=1,故B错误;C、(﹣2a2b)2=4a4b2,计算正确;D、原式=﹣a2,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7.C【分析】利用180ABG GBF ∠+∠=︒,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80CDG GBF ∠+∠=︒,再借助角之间的比值,求出120BDE GBE ∠+∠=︒,从而得出E ∠的大小.【详解】解://AB CD ,ABG CDG ∴∠=∠,180ABG GBF ∠+∠=︒,180CDG GBF ∴∠+∠=︒,:2:1HDG CDH ∠∠=,:2:1GBE EBF ∠∠=,2222()1801203333HDG GBE CDG GBF CDG GBF ∴∠+∠=∠+∠=∠+∠=⨯︒=︒, BDE HDG ∠=∠,120BDE GBE ∴∠+∠=︒,180()18012060E BDE GBE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综合应用,涉及的知识点有:平行线的性质、邻补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知识,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见比设元等思想.8.B【分析】根据题意得:矩形的边长为4和2,物体乙是物体甲的速度的2倍,时间相同,∴物体甲与物体乙的路程比为1:2,可得到物体甲和物体乙第一次相遇点为(-1,1);第二次相遇点为(-1,-1);解析:B【分析】根据题意得:矩形的边长为4和2,物体乙是物体甲的速度的2倍,时间相同, ∴物体甲与物体乙的路程比为1:2,可得到物体甲和物体乙第一次相遇点为(-1,1);第二次相遇点为(-1,-1);第三次相遇点为(2,0);由此得出规律,即可求解.【详解】根据题意得:矩形的边长为4和2,物体乙是物体甲的速度的2倍,时间相同, ∴物体甲与物体乙的路程比为1:2,由题意知:第一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运动的路程和为12112⨯= ,物体甲运动的路程为11243⨯=,物体乙运动的路程为21283⨯= ,此时在BC 边相遇,即第一次相遇点为(-1,1);第二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运动的路程和为12224⨯= ,物体甲运动的路程为12483⨯=,物体乙运动的路程为224163⨯=,在DE 边相遇,即第二次相遇点为(-1,-1); 第三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运动的路程和为12336⨯= ,物体甲运动的路程为136123⨯=,物体乙运动的路程为236243⨯=,在A 点相遇,即第三次相遇点为(2,0); 此时甲乙回到原出发点,则每相遇三次,两点回到出发点,∵202136732 , 故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021次相遇地点的是:第二次相遇地点,即点(-1,-1)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变化规律,以及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通过计算发现规律就可以解决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出规律每相遇三次,甲乙两物体同时回到原点. 二、填空题9.【分析】直接利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得出答案.【详解】解:,的算术平方根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正确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 解析:32【分析】直接利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得出答案.【详解】解:94=,∴的算术平方根是:32. 故答案为:3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正确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10.(3,1)【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即可.【详解】解:∵点P(3,﹣1)∴点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Q(3,1)故答案为(3,1).【点睛】本题主要解析:(3,1)【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即可.【详解】解:∵点P (3,﹣1)∴点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Q (3,1)故答案为(3,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点关于坐标轴的对称关系,熟记对称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1.120°【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又由,得,;设,,则;再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得到,最后根据即可求解.【详解】解:和的角平分线相交于,,,又,,,设,,,在四边形中,,,,解析:120°【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EDA ADC ∠=∠,CBE ABE ∠=∠,又由//AB ED ,得EDF DAB ∠=∠,DFE ABF ∠=∠;设EDF DAB x ∠=∠=,DFE ABF y ∠=∠=,则DFB x y ∠=+;再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得到3602()BCD x y ∠=︒-+,最后根据3304BCD BFD ∠=∠+︒即可求解. 【详解】解:ABC ∠和CDE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F ,EDA ADC ∴∠=∠,CBE ABE ∠=∠,又//AB ED ,EDF DAB ∴∠=∠,DEF ABF ∠=∠,设EDF DAB x ∠=∠=,DEF ABF y ∠=∠=,BFD EDA ADE x y ∴∠=∠+∠=+,在四边形BCDF 中,FBC x ∠=,ADC y ∠=,BFD x y ∠=+,3602()BCD x y ∴∠=︒-+,0433BCD BFD ∠=∠+︒, 120BFD x y ∴∠=+=︒,3602()120BCD x y ∴∠=︒-+=︒,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12.4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CD =∠AEC ,∠BFD =∠ECD ,等量代换即可求出∠BFD .【详解】解:∵AB ∥CD ,∴∠ECD =∠AEC ,∵CE ∥BF ,∴∠BFD =∠ECD ,解析:4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CD =∠AEC ,∠BFD =∠ECD ,等量代换即可求出∠BFD .【详解】解:∵AB ∥CD ,∴∠ECD =∠AEC ,∵CE ∥BF ,∴∠BFD =∠ECD ,∴∠BFD =∠AEC ,∵∠AEC =45°,∴∠BFD =45°.故答案为:4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3.55°【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所示,∵∠1=70°,∴∠3+∠4=180°-∠1=110°,又∵折叠,∴∠3=∠4=55°,解析:55°【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所示,∵∠1=70°,∴∠3+∠4=180°-∠1=110°,又∵折叠,∴∠3=∠4=55°,∵AB//DE,∴∠2=∠3=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14.4+或6﹣或2﹣.【分析】先求出第一次折叠与A重合的点表示的数,然后再求两点间的距离即可;同理再求出第二次折叠与C点重合的点表示的数即可.【详解】解:第一次折叠后与A重合的点表示的数是:3+解析:62【分析】先求出第一次折叠与A重合的点表示的数,然后再求两点间的距离即可;同理再求出第二次折叠与C点重合的点表示的数即可.【详解】解:第一次折叠后与A重合的点表示的数是:3+(3+1)=7.与C重合的点表示的数:3+(36第二次折叠,折叠点表示的数为:12(3+7)=5或12(﹣1+3)=1.此时与数轴上的点C重合的点表示的数为:5+(5﹣11)=2故答案为:6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的点和折叠问题,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2,0)【分析】根据x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y=0,计算出m的值,从而得出点P坐标.【详解】解:∵点P(2m+4,3m+3)在x轴上,∴3m+3=0,∴m=﹣1,∴2m+4=2,∴点P解析:(2,0)【分析】根据x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y=0,计算出m的值,从而得出点P坐标.【详解】解:∵点P(2m+4,3m+3)在x轴上,∴3m+3=0,∴m=﹣1,∴2m+4=2,∴点P的坐标为(2,0),故答案为(2,0).16.【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知道A7A8A9的斜边长为8 ,A3A4A5的斜边长为4,A5A6A7的斜边长为6,进行计算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 A7A8A9的斜边长为8 ,A3A4A5的斜边6,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知道A7A8A9的斜边长为8,A3A4A5的斜边长为4,A5A6A7的斜边长为6,进行计算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A7A8A9的斜边长为8,A3A4A5的斜边长为4,A5A6A7的斜边长为6∴A7A9=8,A5A7=6,A3A5=4∴A3A7= A5A7- A3A5=2∴A3A7= A7A9- A3A7=6又∵A3与原点重合∴A9的坐标为(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准确从图形中获取信息求解.三、解答题17.(1)0;(2);(3)1;(4)3.【分析】(1)先算根号和平方,再根据实数的加减运算计算即可得出答案;(2)先去绝对值,再根据实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得出答案;(3)先算绝对值、立方根解析:(1)0;(23)1;(4)3.【分析】(1)先算根号和平方,再根据实数的加减运算计算即可得出答案;(2)先去绝对值,再根据实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得出答案;(3)先算绝对值、立方根和乘方,再根据实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得出答案;(4)先算根号、绝对值和乘方,再根据实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原式=-3+4-3=-2(2)原式=(3)原式=2+(-2)+1=1(4)原式=2+2-1=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难度不大,需要熟练掌握实数的加减运算法则.18.(1)x=2;(2)x=3或x=-2.【分析】(1)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2)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x+1)3-27=0,(x+1)3=2解析:(1)x=2;(2)x=3或x=-2.【分析】(1)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2)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x+1)3-27=0,(x+1)3=27,x+1=3,x=2;(2)(2x-1)2-25=0,(2x-1)2=25,2x-1=±5,x=3或x=-2.【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和平方根,熟练掌握立方根和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9.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可得结论.【详解】解:(已知)(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解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可得结论.【详解】解:12∠=∠(已知)//∴(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F BDCA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1803C∠=∠(已知),C CAB∴∠+∠=︒(等式的性质),180∴(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B CD//4EG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已知),455EGA(等量代换),ED F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熟悉相关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1)3;(2)C;(3)平行;(4)7,5【分析】先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描点.(1)根据两点的距离公式可得A点到原点O的距离;(2)找到点B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的点即为所求;(3)横坐解析:(1)3;(2)C;(3)平行;(4)7,5【分析】先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描点.(1)根据两点的距离公式可得A点到原点O的距离;(2)找到点B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的点即为所求;(3)横坐标相同的两点所在的直线与y轴平行;(4)点E分别到x、y轴的距离分别等于纵坐标和横坐标的绝对值.【详解】解:(1)∵A(0,3),∴A点到原点O的距离是3;(2)将点B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则坐标为(-3,-5),与点C重合;(3)如图,BD与y轴平行;(4)∵E(5,7),∴点E到x轴的距离是7,到y轴的距离是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内点的坐标的概念、平移时点的坐标变化规律,及坐标轴上两点的距离公式.本题是综合题型,但难度不大.21.(1);;(2)①;②【分析】(1)根据分式的值为0,分子为0且分母不能为0,可得和,再依据“0+0”型可求得a 和b 的值;(2)根据(1)中b 的值,可得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①将x 和y 的值代入 解析:(1)7a =;21b =;(2)①2214;3【分析】(1)根据分式的值为0,分子为0且分母不能为023490a b a --=和70a +≠,再依据“0+0”型可求得a 和b 的值;(2)根据(1)中b b 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①将x 和y 的值代入2x y +即可求值;②估算103k 是一个整数,且01m <<,可得k 和m 的值,由此可得k m -的值.【详解】解:(1)∵23490a b a -+-=, ∴23490a b a --=且70a +≠, ∴30a b -=,2490a -=且70a +≠, 即7,21a b ;(2)∵162125, ∴4215<b 的整数部分为4214, ①242(214)2214x y +=+=;②∵132<<,∴8109<<,又∵104kx m k m =+=+,k 是一个整数,且01m <<, ∴2,10242k m ==⨯=∴2(2k m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为0的条件,算术平方根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不等式的性质,绝对值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1)中掌握分式的值为0,分子为0且分母不为0是解题关键;(2)中理解一个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这个数是解题关键.22.选择建成圆形草坪的方案,理由详见解析【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求出正方形的边长,求出正方形的周长,根据圆的面积公式、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求出圆的半径,求出圆的周长,比较大小得到答解析:选择建成圆形草坪的方案,理由详见解析【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求出正方形的边长,求出正方形的周长,根据圆的面积公式、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求出圆的半径,求出圆的周长,比较大小得到答案.【详解】解:选择建成圆形草坪的方案,理由如下:设建成正方形时的边长为x 米,由题意得:x 2=81,解得:x =±9,∵x >0,∴x =9,∴正方形的周长为4×9=36,设建成圆形时圆的半径为r 米,由题意得:πr 2=81.解得:=r ∵r >0.∴=r∴圆的周长=2π≈ ∵56<,∴3036<,∴建成圆形草坪时所花的费用较少,故选择建成圆形草坪的方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算术平方根的应用,掌握算术平方根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3.(1)见解析;(2)10°;(3)【分析】(1)过点E 作EF ∥C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结合已知条件,得出即可证明;(2)过点E 作HE ∥CD ,设 由(1)得AB ∥CD解析:(1)见解析;(2)10°;(3)18015α︒-【分析】(1)过点E 作EF ∥C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CDE DEF ∠=∠结合已知条件180DEB ABE CDE ∠+∠-∠=︒,得出180,FEB ABE ∠+∠=︒即可证明;(2)过点E 作HE ∥CD ,设,,GEF x FEB EFB y ∠=∠=∠= 由(1)得AB ∥CD ,则AB ∥CD ∥HE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0,DEF D EFB y ∠=∠+∠=︒+再由EG 平分DEB ∠,得出,DEG GEB GEF FEB x y ∠=∠=∠+∠=+则2DEF DEG GEF x y ∠=∠+∠=+,则可列出关于x 和y 的方程,即可求得x ,即GEF ∠的度数;(3)过点N 作NP ∥CD ,过点M 作QM ∥CD ,由(1)得AB ∥CD ,则NP ∥CD ∥AB ∥QM ,根据14CDM CDE ∠=∠和CDM α∠=,得出3,MDE α∠=根据CD ∥PN ∥QM ,DE ∥NB ,得出,PND CDM DMQ α∠=∠=∠=3,EDM BNM α∠=∠=即4,BNP α∠=根据NP ∥AB ,得出4,PNB ABN α∠=∠=再由14ABN ABE ∠=∠,得出16,ABM α∠=由AB ∥QM ,得出18016,QMB α∠=︒-因为NMB NMQ QMB ∠=∠+∠,代入α的式子即可求出BMN ∠.【详解】(1)过点E 作EF ∥CD ,如图,∵EF ∥CD ,∴,CDE DEF ∠=∠∴,DEB CDE DEB DEF FEB ∠-∠=∠-∠=∠∵180DEB ABE CDE ∠+∠-∠=︒,∴180,FEB ABE ∠+∠=︒∴EF ∥AB ,∴CD ∥AB ;(2)过点E 作HE ∥CD ,如图,设,,GEF x FEB EFB y ∠=∠=∠=由(1)得AB ∥CD ,则AB ∥CD ∥HE ,∴20,,D DEH HEF EFB y ∠=∠=︒∠=∠=∴20,DEF DEH HEF D EFB y ∠=∠+∠=∠+∠=︒+ 又∵EG 平分DEB ∠,∴,DEG GEB GEF FEB x y ∠=∠=∠+∠=+ ∴2,DEF DEG GEF x y x x y ∠=∠+∠=++=+ 即220,x y y +=︒+解得:10,x =︒即10GEF ∠=︒;(3)过点N 作NP ∥CD ,过点M 作QM ∥CD ,如图, 由(1)得AB ∥CD ,则NP ∥CD ∥AB ∥QM ,∵NP ∥CD ,CD ∥QM ,,CDM α∠=∴PND CDM DMQ α∠=∠=∠=,又∵14CDM CDE ∠=∠, ∴33,MDE CDM α∠=∠=∵//BN DE ,∴3,MDE BNM α∠=∠=∴34,PNB PND BNM ααα∠=∠+∠=+=又∵PN ∥AB ,∴4,PNB NBA α∠=∠= ∵14ABN ABE ∠=∠, ∴44416,ABM ABN αα∠=∠=⨯=又∵AB ∥QM ,∴180,ABM QMB ∠+∠=︒∴18018016,QMB ABM α∠=︒-∠=︒-∴1801618015NMB NMQ QMB ααα∠=∠+∠=+︒-=-.【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平行线构造相等的角,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来计算和推导角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七讲期中复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相交线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B.两条直线相交,任
意两个角都是对顶角
C.两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D.两角的两边分
别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2. 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形成()对顶角.
3.
4.
∠DOB,求∠COE的度数。

平行线的判定
5. 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l1∥l2的是
A.∠1=∠3 B.∠2=∠3 C.∠4=∠5 D.∠2+∠4=180°
6. 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满足a⊥b,b⊥c,c⊥d,则下列式子成
立的是().
A.a∥b B.b⊥d C.a⊥d D.b∥c
7.
已知如图,CD⊥AB于D,EF⊥AB于F,∠1=∠2,请问
DG∥BC吗?如果平行,请说明理由。

平行线的性质
8. 已知如图,AD ∥CE,则∠A+∠B+∠C= ( )
A、180°
B、270°
C、360°
D、540°
9. 如右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0,
∠2=500,∠3等于度。

10. 如图,EF//AD,=.说明:∠DGA+∠BAC=180°.请将说明过程填
写完成.
解:∵EF//AD,(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GA+∠BAC=1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已知如图,AD∥BC,∠1=∠2,求证:∠B=∠D
12.
如图,折叠宽度相等的长方形纸条,若∠1=630,则∠2=______ .
13.
如图:已知E、A、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D平分∠EAC,
AD∥BC,∠B=50°,求∠EAD和∠C的度数.
新课标第一网
14.
如图,AB∥CD,AB=CD,点B、E、F、D在一条直线上,
BF=DE,
求证:(1)∠A=∠C (2) AE∥CF。

15.
如图,B处在A处的南偏西45°的方向,C处在A处的南偏东15°方向,C处在B处的北偏东84°方向.求∠C的度数.
16. 已知:AB∥CD,OE平分∠AOD,OF⊥OE于O,∠D = 60°,求
∠BOF的度数.
17. AB∥CD,直线a交AB、CD分别于点E、F,点M在EF上,P是直
线CD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F重合)
A
B
D
C
P
F
E
M
a
A
C
B
D
P
F
E
M
a
备用图
(1)当点P在射线FC上移动时,∠FMP+∠FPM =∠AEF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2)当点P在射线FD上移动时,∠FMP+∠FPM与∠AEF有什么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命题与定理
18. 请举反例说明命题:“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是假命题。

反例
如:。

19. 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题设是
,结论是 .
20.
21. 已知下列命题: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互补的角就是平角;
③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一个锐角,另一个为钝角;④平行于同
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⑤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其中
真命题的个数为().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
实数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平方根与立方根
1. -8的立方根与4的平方根的和是()
A、0
B、0或4
C、4
D、0或-4新课标第一网
2.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的平方根 B.的平方根是
C.是的算术平方根 D.是的算术平方根
4. 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1与-a+2,求a和这个正数。

5. 若 + | b2-9 | = 0,则ab = ____________
6. 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81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__.
7. —= ________ =________
无理数
8. 在数-3.14, , 0, π, , 0.1010010001……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A、3个
B、2个
C、1个
D、4个
9. 三个实数-,-2,-之间的大小关系()
A、->->-2
B、->-2>-
C、-2>->-
D、-<-2<-
实数运算
10. 的相反数是()
A、 B、- C、- D、+1
11. 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为3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__
12. | 1- |+|-|+|-1 |
平面直角坐标系
点的符号特征
1.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3,-2)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一定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2,a-5)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
是( ).
A. a<5
B. a>5
C.a<0
D.0<a<5
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4. 第四象限的点P(x,y),满足=5,y2=9,则点P的坐标是___________.
5. 已知点P(a,b)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5,且| a-b |= a-b,
则P点坐标是 ____.
6. 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P到x轴的距离是( )
A.a
B.b
C.│a│
D.│b│
点的对称与平移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3,4)
B、(3,-4)
C、(-3,-4)
D、(4,3)
8. 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

点A(-2,1)的对应点为
C(3,1),点
B(-1,0)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 )
A.(4,0)
B.(-5,0)
C.(-1,3)
D.(-1,-3)
9. 两架编队飞行(即平行飞行)的两架飞机A、B在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为A(-1,2)、
B(-2,3),当飞机A飞到指定位置的坐标是(2,-1)时,飞机B的坐标是( ) .
A.(l,5)
B.(-4,5) C .(1,0) D.(-5,6)
图形的平移
22. 观察下面图案在A、B、C、D四幅图案中,能通过图案(1)平
移得到的是()
(1) (A) (B) (C) (D)
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3)、B(-2,-3)(1)描出A、B两点的位置,并连结AB、AO、BO。

(2)△AOB的面积是__________。

(3)把△AOB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画出平移后的△A′B′C′,并写出各点的坐标。

11. 如图,直角坐标系中,ΔABC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

B
A
C
(1)平移ΔABC,使点C与坐标原点O是对应点,请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ΔA1 B1O,并写出A、B两点的对应点A1、B1的坐标;
(2)求ΔABC的面积。

12.
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其中,C点
坐标为(1 ,2),
(1)、写出点A、B的坐标:A(、)、B(、)
(2)△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平方单位.
(3)将△ABC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B'C',则△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