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歌_新月
新文学思潮与流派

新文学思潮与流派1、在诗歌创作中具有农民的“忧郁”和“漂泊的情愫”的诗人是A. 艾青B. 田汉C. 田间D. 袁水拍2、两个口号的文学论争中的两个口号是指A. “国防文学”和“革命文学”B. “抗日救亡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C. “国防文学”和“抗日救亡文学”D. “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3、主张“为人生”文学的文学社团是A. 沉钟社B. 未名社C. 文学研究会D. 创造社4、诗人戴望舒前后诗风的变化是A. 从现实主义转向现代主义B. 从现实主义转向唯美主义C. 从古典主义转向现代主义D. 从现代主义转向现实主义5、属于“革命文学”作家蒋光慈的作品是A. 《短裤党》B. 《二月》C. 《孩儿塔》D. 《为奴隶的母亲》6、“汉园三诗人”是指A. 何其芳、李广田、丰子恺B. 何其芳、丰子恺、卞之琳C. 李广田、卞之琳、丰子恺D. 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7、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小说创作中社会剖析派的作家有A. 茅盾、沙汀、艾芜、废名等B. 萧军、吴组缃、端木蕻良、穆时英等C. 茅盾、沙汀、艾芜、吴组缃等D. 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李辉英等8、茅盾小说《蚀》三部曲包括A. 《春蚕》、《秋收》、《残冬》B. 《春蚕》、《林家铺子》、《腐蚀》C. 《幻灭》、《动摇》、《追求》D. 《幻灭》、《动摇》、《腐蚀》9、冰心小说创作发展的三个阶段是A. 从《超人》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斯人独憔悴》等宣扬“爱”的哲学B. 从《斯人独憔悴》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超人》等宣扬“爱”的哲学C. 从《超人》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分》等宣扬“爱”的哲学的小说到D. 从《分》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斯人独憔悴》等宣扬“爱”的哲学的10、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诗人是A. 冯雪峰B. 冯至C. 徐志摩D. 戴望舒11、散文集《绿天》的作者是A. 朱自清B. 周作人C. 陆蠡D. 苏雪林12、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平民诗人”的诗人是A. 刘半农B. 艾青C. 臧克家D. 何其芳13、七月诗派的主要特色是A. 主张新诗格律化,主张“三美”B. 主张诗歌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武器C. 主张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为形式D. 主张诗歌远离政治,否定文学的阶级性14、与“左联”进行论争的“第三种人”指的是A. 胡秋原B. 沈从文C. 苏汶D. 林语堂15、中国诗歌会的主要成员有A. 穆木天、蒲风等B. 陈梦家、朱湘等C. 汪静之、应修人等D. 冯至、冯雪峰等16、《礼拜六》是哪一个派别的主要刊物A. 浅草社B. 鸳鸯蝴蝶派C. 湖畔诗社D. 弥洒社17、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文学论争中围绕“问题与主义”进行论争的双方是A. 林琴南与陈独秀B. 林琴南与胡适C. 鲁迅与学衡派D. 胡适与李大钊18、文学革命后在“爱美剧”口号中发展起来的爱美剧是一种A. 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职业化戏剧B. 以营利为目的的职业化戏剧C. 以营利为目的的非职业化戏剧D. 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职业化戏剧19、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论著《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作者是A. 胡适B. 鲁迅C. 钱玄同D. 陈独秀20、下列诗人中属于现代派的诗人是A. 殷夫B. 何其芳C. 田间D. 戴望舒21、茅盾的作品中,暴露国民党法西斯特务的黑暗统治的作品是A. 《幻灭》B. 《子夜》C. 《三人行》D. 《腐蚀》22、下列作家中属于“京派”的作家是A. 张恨水B. 萧乾C. 张爱玲D. 胡也频23、下列诗人中属于早期象征诗派的是A. 郭沫若B. 李金发C. 刘半农D. 冰心24、下面说法不符合郁达夫小说创作的是A. 自我写真B. 结构散文化C. 感伤抒情D. 讽刺笔调25、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巴金的作品是A. 《憩园》B. 《虹》C. 《第四病室》D. 《灭亡》26、下面属于闻一多创作的诗集是A. 《繁星》B. 《红烛》C. 《汉园集》D. 《女神》27、1921年成立于北京,“文学革命”后成立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是A. 湖畔诗社B. 创造社C. 文学研究会D. 沉钟社28、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倡导“文学革命”的是A. 周作人B. 胡适C. 陈独秀D. 钱玄同29、执着地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的小说作家是。
郭沫若诗集大全

郭沫若诗集大全郭沫若(年~年),男,汉族,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年11月16日出生,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郭沫若诗歌》内容简介:郭沫若就是我国知名的诗人、文学家、文字学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
做为文学家的郭沫若,以诗歌、戏剧的独创性而闻名于世。
代表作《女神》的诗风豪放、雄浑、极具阳刚之美。
郭沫若的诗可以说道就是新诗中洒脱的先驱,但同时,他也存有许多温婉婉约之作。
《郭沫若诗歌》收录于了郭沫若先生的诗歌精品数十篇。
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各有不同,构想精致,非常应该一念。
诗歌名称:女神序诗第一辑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第二辑凤凰涅槃天狗心灯炉中煤无烟煤日落晨安笔立山头展望未来浴海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三个泛神论者电火光中地球,我的母亲!雪朝登临光海梅花树下醉歌弹奏会上夜步十里松原我就是个偶像崇拜者太阳礼赞沙上的脚印新阳关三叠金字塔巨炮之教训匪徒赞歌胜利的死辍了课的第一点钟里夜死去第三辑venus别离春愁司健康的女神新月与白云死的诱惑火葬场鹭鸶鹤蝉晚步春蚕蜜桑索罗普之夜歌霁月晴朝岸上晨兴春之胎动日暮的婚筵新生海舟中望日出黄浦江口上海印象西湖纪游星空苦味之杯静夜南风白云雨后天上的街市黄海中的哀歌仰望吴淞堤上赠友海上冬景夕暮春潮地震石佛瓶献诗前茅上海的清晨朋友们怆共聚在囚牢里怆恼的葡萄我们在赤光之中相逢前进曲哀时古调恢复纪游歇司迭里容亡友黑夜和我对话对月如火如荼的恐怖峨嵋山上的白雪巫峡的回忆血的幻影战取品雅版叹逝创造者我们的花园创世纪工程之第七日牧歌怀c.f.战声集们疯狗礼赞民族再造的喜炮归国杂吟蜩螗集罪恶的金字塔水牛盛赞诅咒祭典陶行知中国人的母亲汐集双十一题壁中国有诗人和老舍原韵并追赠三首闻新四军事件书愤二首喜雨书容登尔雅台怀人百花齐放西府海棠蒲公英山茶花榆叶梅大山朴菜子花掉春兰第三章四长春集追赠陈毅同志赠钱学森追赠北京中国画院西湖的女神波与云游孔林潮集观圆形殉葬坑访奉先寺石窟游晋祠骆驼集和平鸽子歌孩子们的衷心话郊原的青草骆驼别须和田东风集满江红咏梅二绝有容梅兰芳同志玉兰和红杏游等武夷泛舟九曲挽杜国庠同志(二首)蜀道奇题为档案馆念毛主席诗词登采石矶太白楼预祝中日恢复正常邦交《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二十周年悼念周总理歌剧《白毛女》登上舞台【开拓】郭沫若创作特点创作特点主题思想生命意识郭沫若吸取了西方自古典人道主义至柏格森、弗洛伊德等纷繁复杂的现代生命哲学的精髓,以律合自然界B90汹涌的生命流动的坚忍之道,从修养一个完满的自我人格已经开始,热切地呼唤着一个尽善尽美的社会秩序的到来。
大学语文A2

大学语文A2第一篇:大学语文A2大学语文A2一、判断题1、《狂人日记》的“表现的深切”,是指其思想发现的深刻和意义的重大。
()答案:对2、《史记》中的“本纪”专门记载历代帝王事迹。
()答案:对3、战国时期的诸子散文,以《孟子》《庄子》在艺术上最有成就。
()答案:对4、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上片采用了倒叙手法。
()答案:对5、《王子猷居山阴》出自干宝的《搜神记》。
()答案:错6、《祭欧阳文忠公文》是欧阳修去世后王安石为他写的祭文。
()答案:对7、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最具特色的小说家之一。
()答案:对8、《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
()答案:对9、《放下你的鞭子》是一部影响巨大的抗日救亡街头剧。
()答案:对10、“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出自《楚辞·涉江》。
()答案:错11、李白被后世称为“诗圣”。
()答案:错12、钱钟书在《论快乐》中提出了“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这一深刻见解。
()答案:对13、郑光祖、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
()答案:错14、郭沫若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答案:错15、汉乐府民歌多为浪漫主义的佳作。
()答案:错二、选择题1、现代散文大致区分为()A:议论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叙事性散文三大类B:议论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报告性散文三大类C:抒情性散文、叙事性散文和散文诗三大类D:叙事性散文、议论性散文和报告性散文三大类答案: A2、把《诗经》奉为经典的是()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答案: B3、南唐词的创作宗旨是()A:助欢佐乐B:娱宾遣兴C:抒写愁绪 D:讴歌爱情答案: B4、下列朱自清的散文属于书信体散文的是()A:《背影》B:《荷塘月色》 C:《匆匆》 D:《给亡妇》答案: D5、“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有()A:海子和韩东B:北岛和舒婷C:北岛和张志民 D:邵燕祥和顾城答案: B6、两宋豪放词的集大成者是()A:陈亮B:苏轼C:陆游D:辛弃疾答案: D7、余光中最负盛名的就是()A:爱情诗B:爱国诗C:政治抒情诗 D:乡愁诗答案: D8、下列作品不属于赵树理的是()A:《小二黑结婚》B:《不能走那条路》 C:《传家宝》D:《李家庄的变迁》答案: B9、被称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A:杜甫B:李白C:王勃D:李贺答案: B10、明代吴江派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是()A:沈璟 B:汤显祖 C:李开先 D:梁辰鱼答案: A11、老舍的《茶馆》是一部()A:独幕剧 B:现代京剧 C:多幕话剧 D:三幕话剧答案: D12、下列作品作者为贾谊的是()A:《盐铁论》 B:《论贵粟疏》C:《过秦论》 D:《言兵事疏》答案: C13、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生活于()A:初唐时期 B:盛唐时期 C:晚唐时期 D:中唐时期答案: D14、《红楼梦》的初名叫()A:《石点头》 B:《石头记》 C:《蝴蝶梦》D:《醒世姻缘传》答案: B15、文风“以议论见长,文笔豪健”的宋代作家是()A:苏轼 B:苏洵 C:苏辙 D:曾巩答案: B三、古文阅读1、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库·名词解释(共计93题)1.《文学革命论》:是陈独秀于1917年2月《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文中明确提出了“三大主义”,不仅反对封建主义的腐朽形式,也反对封建主义的“代圣贤立言”的内容,触及了文学革命的根本问题。
2.“八事”:是1917年1月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文学革命主张,认为改革文学必须从首先从八件事入手,从总体上强调了文学语言形式的改革,指出了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具体办法。
3.“三大主义”:是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的文学革命主张。
他认为进行文学革命必须高举三面旗帜: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二、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三、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的三大主义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提出了新文学对旧文学的斗争方向,突出了文学革命的本质特征。
4.“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周作人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5.双簧信:1918年3月,《新青年》上发表了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致《新青年》的一封公开信,信中汇集了守旧派、复古派攻击文学革命的言论,同时又发表了由刘半农写的长篇回信《复王敬轩书》,对复古派的言论逐一驳斥。
此又称“王敬轩”的双簧戏。
6.鸳鸯蝴蝶派:滋生于半殖民地的“十里洋场”,风行于辛亥革命后的几年间。
作品多发表在《礼拜六》等期刊上,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等。
除少数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社会黑暗、家庭专制和军阀横暴外,大部分作品描写才子佳人的爱情,将文学看成是游戏,用来消遣,受到了新文学社团的批判。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深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
新月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
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
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
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
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
“新月派”是我国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一个颇有影响的文学流派。
它为什么叫“新月”?这两个字是怎么来的?其命名者原来竟是天津文化名人、南开大学教授张彭春先生。
1919年6月,张彭春到美国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
1922年4月,他的论文《从教育入手使中国现代化》通过了教育学博士学位。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深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
新月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
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
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
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
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
“新月派”是我国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一个颇有影响的文学流派。
它为什么叫“新月”?这两个字是怎么来的?其命名者原来竟是天津文化名人、南开大学教授张彭春先生。
1919年6月,张彭春到美国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
1922年4月,他的论文《从教育入手使中国现代化》通过了教育学博士学位。
爱国文豪郭沫若的故事

爱国文豪郭沫若的故事抗日救国、考古研究、教书育人……这么多的名词都与一个人密切相关,他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革命家、社会活动家郭沫若。
郭老的一生可谓丰富而精彩,曲折而传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国文豪郭沫若的故事,希望你们会喜欢!爱国文豪郭沫若的故事《女神》问世将理想照进现实“绝代豪华富贵身,艳色娇姿自可人。
花国于今非帝制,花王名号应图新。
”这首华美的《咏牡丹》把郭沫若对祖国去旧图新的欣喜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在辛亥革命爆发后,郭沫若第一时间用诗歌传递自己的心声。
“月儿呀!你好像把镀金的镰刀。
你把这海上的松树斫倒了。
哦,我也被你斫倒了!白云呀!你是不是解渴的凌冰?我怎得把你吞下喉去,解解我火一样的焦心?”熟悉郭沫若的人可能会知道,这是他早期的诗作《新月与白云》。
这样一首美丽的爱情诗与一位美丽的少女有关,那就是1916年与郭沫若恋爱并结合的安娜。
郭沫若借月儿抒发对恋人的倾倒,对白云倾诉为爱情的焦心,把内心的情感,无拘无束,自由地宣泄了出来。
1919年9月的一天,《学灯》的责任编辑宗白华在看过最新的投稿后喜出望外,因为他发现了“东方未来的诗人”。
这个让他无比欢喜的诗人就是郭沫若,他禁不住盛赞道:“郭沫若的诗大胆、奔放,充满火山爆发式的激情,深深打动了我。
我认为他是一个抒情的天才,一个诗的天才。
”新作发表后,郭沫若的诗情一发不可收拾。
在课堂上、在卧室中,诗意成了与他常伴的良友,无论是课堂上写在抄本上的一鳞半爪还是行将就寝时伏在枕上用铅笔火速记下的点滴灵感,都充满了郭沫若的才情。
处于创作爆发期的青年,用颤抖的手书写下强烈的灵感冲动。
之后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他在《学灯》上发表了数十首诗歌,其中包括《天狗》、《心灯》、《炉中煤》等名篇。
从此,郭沫若的生命史,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
“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的时代精神”。
新诗(1927——1937)

新诗(1927——1937)中国一直是一个诗的国度,传统诗歌为格律诗,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出现了与格律诗歌不同的诗歌,称之为新诗。
上一个十年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诗、自由诗以及新月派所出现的新格律诗。
早期新月派提出节奏美、建筑美和画面美。
代表作有闻一多的《死水》,他们特别强调每一句话要出现的画面与色彩,注重二者所构成的和谐美。
第二个十年最重要的是在新诗浪漫主义与新月派、左翼诗歌之外出现了“现代派诗歌”,这是本章重点,代表诗人是戴望舒,作品少且艺术成就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1、以殷夫、蒲风为代表的革命现实主义诗歌(又称为“普罗诗歌”)2、以徐志摩、陈梦家为代表的后期新月派浪漫主义诗歌3、以戴望舒、“汉园三诗人”为代表的现代派象征主义诗歌中国诗歌会成立于1932年9月,发起人有穆木天、蒲风、杨骚、任鈞等,办有刊物《新诗歌》。
属于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针对新月派和现代诗派而成立的,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有着直接的、自觉的血肉联系。
1937年4月解体。
诗歌会的诗歌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诗人站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即新世纪的意识的立场上去把握与反映现实,也即实现诗的意识形态化;二是要求诗与诗人的大众化,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的格调,我们自己也成为大众中的一个。
(穆木天《新诗歌》发刊词)他们的创作特点:描摹重大题材,揭示富有时代特色的政治或社会主题。
直抒胸臆,直接描摹,不尚意象。
语言通俗,体式自由。
臧克家出身于农村破落的封建家庭,对农民生活有较多的了解,使他成为30年代以诗会议农村生活,描写农民苦难的现实主义诗人。
在创作上,他得到了闻一多的帮助和鼓励,由于他喜爱古典诗歌和民歌,又受益于新诗,在艺术上显示出朴实、真切、含蓄、凝炼的特点。
第一部诗集《烙印》是臧克家最具影响的作品。
臧克家的诗歌以其对农民生活执着的关注和诗中散发出来的浓厚的泥土气息,在20诗集中国诗坛享有“农民诗人”、“泥土是人”的赞誉,对于扭转30年代中国诗坛萎靡、浮躁的诗风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