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动车组概论结课论文

合集下载

高速铁路发展与动车组的关系论文

高速铁路发展与动车组的关系论文

山东职业技术学院高速铁路及动车组概论结课(论文)题目:高速铁路发展与动车组的关系系部:城市轨道系专业:不告诉你学号:班级: 1432姓名:不告诉你指导老师:**二〇一六年六月【摘要】交通的发达与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以及经济实力强劲与否的标志之一,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发展表现出极为强势的劲头,标志着我国轨道交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

而且发展高铁也是最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和民生需求的。

过去的几年里,中国高铁取得辉煌成就,掌握许多动车组核心技术。

本文主要论述中国高速铁路发展与动车组的关系,并简单介绍我国运行中的动车组,并从中提出我国CRH 发展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高速铁路;CRH;动车组;关键技术【abstract 】Traffic developed or not is a national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s well as a sign of economic strength is strongor not, one of the so-called "to be rich, first build roads".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rail transit in China, especially in high speed railway showed very strong momentum, indicates that rail transit of our country has entered a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And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 is most conforms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conducive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people's livelihood needs. The past few years, China has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high iron core technology to master many of the emu.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gh speed railway and the emu, and simply introduces the mu trains in China run, and to the CRH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and opinion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 high speed railway; CRH;The emu;The key technology目录【摘要】 (1)【abstract 】 (1)1 引言 (3)2高速铁路 (3)2.1 高速铁路的定义 (3)2.1.1 高速铁路定义(国际版) (3)2.1.2 高速铁路定义(中国版) (3)2.2 世界各地高速铁路线路 (4)2.2.1 日本 (4)2.2.2 法国 (4)2.2.3 德国 (4)2.2.4 中国 (4)2.2.5 美国 (5)2.3 高速铁路优点 (5)2.3.1 载客量高 (5)2.3.2 输送能力大 (5)2.3.3 速度快 (5)2.3.4 安全性好 (5)2.3.5 正点率高 (5)2.3.6 舒适方便 (5)2.3.7 能源消耗低 (5)2.4 社会效益 (6)3 动车组 (6)3.1 动车组定义 (6)3.2 优点 (6)4 高速铁路与动车组的关系 (7)5 中国现在运行中的动车组 (7)5.1 CRH1系列 (7)5.2 CRH2系列 (7)5.3 CRH3系列 (8)5.4 CRH5系列 (8)5.5 新一代CRH380系列 (8)结语 (8)参考文献 (8)1 引言高铁是现代社会的新型运输方式,也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高速铁路概论结课论文

高速铁路概论结课论文

《高速铁路概论》课程作业题目:长三角城际高速铁路发展概论班级土木工程1203班姓名黄亦雅学号 *********任课教师张玉召完成日期 2013.5一、长三角概况: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沿江发达地带交汇部,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实力雄厚,其核心城市上海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它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包括江苏的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浙江的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温州、台州,共16个城市及其所辖的80个县市,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近年来,长三角以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

2012年长三角地区GDP总量逼近9万亿元,达89951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为17.3%,平均增长10.1%。

从总量看,16市中有6个城市GDP总量超过5000亿元,其中2个城市超过1万亿元。

总量前5位的城市依次为:上海(20101.33亿元)、苏州(12011.65亿元)、杭州(7803.98亿元)、无锡(7568.15亿元)和南京(7201.57亿元),其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国另外两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

[2]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加强上海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建设便捷的轨道交通有迫切的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在长三角规划了五条城际铁路,极大的加强了长三角的经济联系。

二、长三角城际客运系统发展与影响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中国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正式宣布规划建设里程超过1.2万公里的客运专线,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以及三个地区的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2008年7月,沪宁城际铁路正式开工,历时两年于2010年7月通车,由此拉开了长三角城际铁路的建设。

高铁概论论文正文

高铁概论论文正文

一、世界高铁的发展历程 (2)1.1世界高速铁路发展三个阶段 (2)1.2高速铁路的优势 (3)二、高速铁路无缝线路技术 (3)2.1铺设无缝线路的意义 (3)2.2无缝线路的类型 (4)2.3无缝线路的纵向阻力 (5)2.3.1街头阻力 (5)2.3.2扣件阻力 (5)2.3.3道床纵向阻力 (6)2.4无缝线路的稳定性 (6)2.4.1影响无缝线路稳定性因素 (6)2.4.2无缝线路稳定性计算 (6)2.4.3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 (8)2.5钢轨对焊的方法 (9)2.5.1钢轨闪光对焊方法及特点 (9)2.5.2电弧焊 (9)2.5.3铝热焊 (9)三、桥上无缝线路技术 (10)3.1桥上铺设无缝线路的意义 (10)3.2桥上无缝线路钢轨的应力 (11)3.3桥上与路基上无缝线路的区别 (11)3.4桥上无缝线路养护维修注意事项 (12)3.5桥上无缝道岔 (12)3.6我国桥上无缝道岔铺设情况 (12)3.7桥上底座纵连板式无砟轨道 (13)参考文献 (13)一、世界高铁的发展历程自从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东京至大阪高速运营铁路以来,在短短的四十多年里,高速铁路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截止2010年底前,世界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近2.5万公里,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近万公里。

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30%,稳占世界第一。

其中主要分布在我国、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瑞典、赢过、韩国我国台湾等17个国家和地区。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安全可靠、快捷舒适、运载量大、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已逐渐成为世界交通发展的重要趋势!1.1世界高速铁路发展三个阶段第一次是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是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由发达国家日本、法国、意大利和德国推动了这一次建设高潮。

在这期间假设并且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有:日本的东海道、山阳、东北和上越新干线;法国的东南TGV线;意大利的罗马至弗洛伦萨线以及德国的韩诺威至维尔茨堡高新线,高速铁路总里程达到3198公里。

高铁论文总结范文

高铁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高铁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亮点。

本文从高铁的背景、发展历程、关键技术、经济影响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总结,旨在探讨高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一、背景20世纪末,我国开始关注高速铁路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高铁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高速铁路不仅极大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发展历程1. 早期探索(199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国外高速铁路技术,并进行试点运营。

2. 规模建设(2000年代):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速铁路技术逐渐成熟,开始大规模建设高速铁路网络。

3. 运营优化(2010年代至今):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技术不断优化,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不断提高。

三、关键技术1. 轨道技术:高速铁路的轨道采用无砟轨道,提高了列车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

2. 列车技术:高速列车采用流线型车体、电力驱动、高速转向架等技术,确保了高速运行。

3. 控制技术:高速铁路采用先进的列车控制系统,实现了列车的高效、安全运行。

4. 通信信号技术:高速铁路采用先进的通信信号技术,确保了列车运行的信息传输。

四、经济影响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高速铁路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2. 提高物流效率:高速铁路提高了物流运输速度,降低了物流成本。

3. 刺激旅游市场:高速铁路的便捷性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

五、社会效益1.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高速铁路缩短了人们出行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2. 促进文化交流:高速铁路加强了城市间的联系,促进了文化交流。

3. 增强国家实力: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总结:高铁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总结高铁的背景、发展历程、关键技术、经济影响和社会效益,我们可以看到高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未来,我国高铁事业将继续发挥推动时代发展的动力引擎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高速动车组概论(结课论文)

高速动车组概论(结课论文)

对我国高速动车组的认识——以配件国产化为例摘要:2007年4月18日开始实施的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成功开行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动车组,标志着我国铁路已经进入世界高速铁路国家的行列。

四种型号的动车组均为引进产品,整车及配件采购成本较高。

因此,引进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动车组技术,结合我国机车车辆集成及其关键部件制造的现状,拟定动车组的国产化方案,逐步实现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深刻转变,是我国机车车辆制造企业需要长期坚持的理念。

关键词:高速铁路,动车组,关键技术正文:1.引言:为实现我国铁路与国际接轨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我国铁道部提出在2005年将实现第6次大面积提速,部分提速干线列车速度要达到200 km/h,实现发达国家既有铁路线路的提速目标值。

2004年9月,我国铁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成功引进200 km/h动车组技术,这为进一步实施既有线第6次大面积提速和客运专线建设提供了装备保证,也为加速推进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平台。

这次引进坚持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走技贸结合、自主创新的路子。

与此同时,由于部分动车组的零部件采用进口产品,在检修时经常出现配件难以采购、无法买到相匹配的代用配件及技术资料不完备等情况,给车辆使用与检修单位的日常维护及检修带来很大困难。

由于进口配件在国内无配件采购渠道,委托国外检修时不仅周期长、成本高,而且涉及关税、运输周期等许多不定因素.导致难以按时完成检修任务。

鉴于此种情况,动车组关键零配件国产化改造被提入议程。

2. 我国引进高速动车组概况:2004年9月招标的标的共140列动车组,分为7包,每包20列。

最后通过综合评审,由中外双方自主选择的中国北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合作、中国南车集团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川崎重工合作、青岛四方一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BSP中、加合资企业)共3家企业集团中标,中标数量分别为3包、3包、l包[1]。

高速铁路和动车组课程论文

高速铁路和动车组课程论文

《动车组技术》课程论文高速铁路和动车组浅析班级:交通设备姓名:学号:任课老师:刘堂红时间:2013/12/30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机车车辆的发展概况,导出发展高速动车组的必要性。

接着介绍各国高速铁路的概况,指出日、德、法等高速动车组技术领先国家最具特色的技术,引出中国从这些国家引进系列动车组关键技术并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必然。

其次重点介绍了我国CRH系列动车组总体、转向架、交流传动、制动、节能环保等几大关键技术。

最后展望了中国高速铁路和动车组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车车辆;动车组;高速铁路;技术;发展ABSTRACT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rolling stock, the need to expor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EMU's move. Then introduce the countries high-speed rail overview, noting Japan, Germany, France and other EMU technology leader in the country's most distinctive technique, leads to China from these countries to introduce the series EMU key technologies and absorption and innovation to achieve China's railway leapfrog development inevitable. Secondly highlights of CRH series EMU overall, bogie, AC drive, braking,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everal key technologies. Finally, som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a's high-speed trains.Key words:rolling stock;EMU;high-speed rail;technology;development目录1、我国机车车辆的发展状况...............................11.1 我国机车车辆的发展历程.................................11.2 我国动车组的发展历程...................................12、高速铁路及高速列车概论..................................32.1 我国高速铁路概况.......................................32.2 日本新干线.............................................42.3 法国GTV..............................................42.4 德国ICE...............................................42.5 中国CRH..............................................53、CRH关键技术............................................74、我国高速铁路和动车组展望................................95、结束语..................................................10 参考文献...................................................111.我国机车车辆的发展概况1.1我国机车车辆的发展历程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3阶段:一是通过仿制起步,培育开发能力,闯过产业发展的幼稚期。

高铁概论课程总结1000字

高铁概论课程总结1000字

高铁概论课程总结1000字通过近期的高铁概论课程学习,本人切实的感觉到了自身的提高,在此感谢上级安排的此次学习活动,感谢每一位授课老师精彩的授课。

此次的课程学习,使自己的理论基础,道德水准,业务修养等方面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增强了做好新形势下本职工作的能力和信心。

参加本期课程本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和收获:一、通过课程,使我进一步增强了对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课程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是提高业务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是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社会,其知识更新、知识折旧日益加快。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个人,要适应和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通过课程班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认识要面对不断更新的工作要求要靠学习,要靠课程,要接受新思维、新举措。

要通过学习课程,不断创新思维,以创新的思维应对竞争挑战。

我真正认识到加强课程与学习,是我们进一步提高业务知识水平的需要。

加强课程与学习,则是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最直接的手段之一,也是我们提高业务水平的迫切需要。

只有通过加强学习,才能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才能不负组织众望,完成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

二、通过学习课程,使我清楚地体会到要不断加强素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一是要不断强化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全局意识”,是指要站在全局的立场考虑问题,表现在政治上是一种高度的觉悟,表现在思想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表现在工作上是一种良好的姿态。

要求我们用正确的思路来思考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就是要求我们要有超前的思维,要有悟性,有创新精神,而不是仅仅做好自己负责的那一方面的工作了事,要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牢记“全局意识”,自觉适应目前形势发展需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和调整好精神状态,为社会发展献计,整体,小局服从大局的原则,始终保持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增强勇于攻克难关的进取意识,敢于负责,勇挑重担。

高速铁道概论论文

高速铁道概论论文

无砟道床的主要特点
1.良好的结构连续性和平顺性
有砟轨道采用均一性较差的天然道砟材料,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其道床肩宽、砟肩堆高、道床边坡、轨枕间距及轨枕在道床中的支承状态相对易于变化,并导致轨道几何形变。

无砟轨道的下部基础、底座、道床板均为现场工业化浇筑;双块式轨枕、轨道板、微孔橡胶垫层、轨下胶垫、扣件、钢轨等均为工厂预制件或标准产品,可以保证其性能有较好的均一性。

由此组成的轨道整体结构与有砟轨道相比具有更好的结构连续性和弹性均匀性,为提高轨道的平顺性,改善乘车质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2.良好的结构恒定性和稳定性
3.良好的结构耐久性和少维修性能
4.工务养护、维修设施减少
5.免除高速条件下有砟轨道的道砟飞溅
6.有利于适应地形选线,减少线路的工程投资
7.减少客运专线特级道砟的需求
8.无砟轨道弹性较差
9.建设期工程总投资大于有砟轨道
10.对地震和环保的适应性
11.关于线下工程的“工后零沉降”建设理念
无砟道床的含义
无砟轨道又作无碴轨道。

在铁路上,“砟”的意思是小块的石头。

常规铁路都在小块石头的基础上,再铺设枕木或混凝土轨枕,最后铺设钢轨,但这种线路不适于列车高速行驶。

高速铁路的发展史证明,其基础工程如果使用常规的轨道系统,会造成道砟粉化严重、线路维修频繁的后果,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相对较差。

但无砟轨道均克服了上述缺点,是高速铁路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发展高铁是是最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和民生需求的,在过去的几年内,中国高铁取得辉煌成就,掌握许多动车组核心技术。

关键字:中国高铁,动车组,关键技术
正文:
高铁是现代社会的新型运输方式,也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高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发展,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建成高铁。

从大环境来看,铁路运输在世界三大交通运营具有速度高、运能大、能耗低、全天候、高效率等优点,且大大缩短了地域间的时空距离,给旅客以相对更为安全、快速、便捷、舒适、优雅的乘车环境以及周到的服务,从而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众的普遍欢迎。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将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快速建设的新阶段。

高速铁路是集当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制造工艺、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为一体的系统工程。

而且高速铁路继承了铁路作为大众运输工具的基本特征,譬如航空运输主要受机场,专用跑道,公路受道路,行程等的限制,所以高速铁路的运能远远大于航空运输,且一般也大于高速公路。

而且由于汽车、飞机均使用的是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汽油或柴油,而高速铁路使用的是二次能源——电力,并且随着水电、太阳能、风能和核电等新型能源的发展,高速铁路在能源消耗方面的优势还将更加突出。

这也是在当今石油等能源紧张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选择发展高速铁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是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所应优先选择的交通出行方式。

况且从1997年4月1日我国第一次铁路大面积提速开行最高时速140公里、平均旅行时速90公里,到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提速开行200公里及其以上的动车组。

六次大提速加快了国民经济建设,加快了城乡发展,加快了主要城市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拉动了内需促进了消费提高了国民生产总值。

可以说高速铁路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因“7.23”甬温动车追尾事故的发生,社会和他国开始对我国高铁建设产生了质疑,中国高铁发展的天空上呈现一片乌云。

并且在这一段时期里,铁道部停止了在建工程,降低了动车运行时速。

诚然,中国高铁在发展过程中确实产生了一些问题,但是结合各国的高铁发展和中国国情来看。

高铁,对于中国来讲,有利之处远远大于它的负面。

纵观中国国情,从地理上看,中国有着6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南北相距约5500公里,东西相距约5200千米,城市间的距离相对较远,交往也过于不便,这就需要一种高速的交通工具把城市串连起来;从经济角度上看,现代经济社会是一个低耗能、低排放、高效、优化的经济型社会;从交通工具来看,汽车:灵活性强,便于点对点运输。

但速度慢,人为因素较强,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轮船:经济实惠,但速度慢、不能点对点。

飞机:速度快。

但成本高,载客量不足;高铁:低耗能、低排放、运力大、速度快,经济实惠,安全系数高,可以点对点运输。

所以发展高铁是是最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和民生需求的,据有广阔的社会价值和发展前途的一种高速交通工具。

所以,高铁需要发展,中国需要高铁。

我国在《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提出“继续提高列车速度和实现高速列车谱系化、智能化是世界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我国高速铁路装备发展的战略需求。


中国高铁有着它显赫的地位和延续性,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取得了一系列的提高和进步。

中国铁路先后通过既有线提速和高铁新线建设的探索实践,系统掌握并创新了不同速度等级高铁的列控技术,相继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200公里至250公里等级的CTCS-2级列控系统和适应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铁运营需要的CTCS-3级列控系统。

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铁运营管理技术体系。

在设备检测维修技术上,成功研制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时速250公里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实现了高铁设备养护维修的自动化和机械化。

在运营调度技术上,针对中国既有线列车与高速列车、不同速度等级高速列车跨线运行的复杂运输组织方式,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铁运营调度系统。

在安全预警技术上,建立了防灾预警监测和自动应急处理系统,实现了对风、雨、雪、异物侵限等灾害的实时预警和监控。

在客运服务技术上,研制了适应大客流量、响应时间快、系统安全性高的综合客运服务系统,较好地满足了旅客自助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且中国铁路把系统集成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高铁建设中,创新建立了高铁总体设计技术、子系统间优化匹配技术、接口管理协调技术、系统评估技术和联调联试技术,实现了高铁各个子系统的集成与优化。

在加快高铁发展的进程中,中国铁路在高铁关键技术领域还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铁技术体系先后在高铁路基工程技术上建立了具有一流水平的高铁路基设计、施工成套技术体系,攻克了京津城际高铁松软土、郑西高铁湿陷性黄土、武广高铁岩溶地区、哈大高铁防冻胀、京沪高铁深厚软土等一系列世界性难题,实现了高铁路基沉降变形的安全可控。

在高铁桥梁工程技术上,建立了具有一流水平的高铁桥梁设计、施工成套技术体系,建成了武广高铁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等一批新型结构大跨度特殊桥梁。

其中,天兴洲长江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按四线铁路和双向六车道公路建设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大胜关长江大桥是目前世界上体量最大、荷载最大、跨度最大、速度最高的铁路大桥。

在高铁隧道工程技术上,突破了大断面隧道、江河水下隧道、世界级风险高压富水岩溶隧道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设计、风险评估和建造技术难题,建立了具有一流水平的高铁隧道设计、施工成套技术体系。

武广高铁双线单洞100平方米大断面隧道,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高速列车在隧道内以时速350公里安全运行和交会,标志着中国高铁隧道工程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这些都是中国高铁所让国人值得骄傲的地方。

然而,动车组是一个复杂技术的集合体,它涉及了总体、轻量化、转向架、交流传动、高速受流、高速制动、控制和管理、人机工程及节能环保等相关技术。

我国在这许多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我国创新发展道路上,技术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我国研发的高铁动车组代码为CRH。

目前已生产有CRHl CHR2 CRH5,等几种型号。

时速均为200公里以上动力分散式动车组。

具有安全、高速、高效、便捷、环保的特点。

但这更要求我们在总体设计规划中谋求最严谨高效的细节技术,从而分别在取材,转向,制动,通信,人性化体验等等做出更多的努力。

然而,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们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要开展推动制度机制创新,合理。

用适当的统筹管理方式来确保高铁技术之外的安全舒适性!这样在以建设和谐社会中切身的关注民生,让高铁成为惠民强国的真正之举!
中国高速铁路与世界高新技术接轨并且开始逐渐引领世界高铁发展。

高铁发展道路应该以扩大路网建设和提高动车速度为发展方向,在技术创新上博采众长,加大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不让不合格的列车上线。

同时,还需要以人为本,以让人民群众满意为衡量服务质量的标准,提高铁路服务水平。

通过这些手段共
同保证中国高铁的良性发展。

只有走这么一条发展道路中国高铁才能够走的更远。

中国高铁在发展中国家引领世界的趋势也让我们国人应该为之骄傲和思考:自信和毅力是成功的前提,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中国高铁的优势在速度,本质在技术,无论什么大风大浪来袭,中国铁路人都应秉持严谨创新自强的精神,始终相信中国高铁的明天会更美好,中国整体综合实力也会更美好!
作为一名交大电信的的学生,我们明白7.23动车事故的原因就在列车的信号装置出现故障;以后的我们或许也会从事祖国铁路信号事业的相关工作。

或许中国的高铁事业发展延续,我们的未来早与其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中国的高铁,动车组信号设备,一系列的关键技术或许正等着我们去完成。

所以从学生时代的我们就应该在认同祖国高铁发展的同时也时刻关注其软肋,树立自己严谨的思维方式,为将来祖国的事业而从现在做起,我相信这不是一个口号,更多的是一个激励我们行动的信念!中国,因为高铁更美好!
下面是我对课程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1):给学生一些适当的紧迫感,虽然我自己也是一个懒散的人,但有些时候有一些压力或许会促使我们去学习.这门课选课时我是抱着很大的兴趣和态度去选的,身为交大学生,无论以后从事工作,或是闲时谈资这门课都是很有帮助的,但上了一段时间后过分放松可能会因松懈落下一些课程.
(2): 建议老师能在课程讲解中多一些贴近生活的或是时事案例,减少一些数据类专业技术类太深的内容,因为许多专业的知识对于我们也只是过眼云烟,很难会用心去记,相反,一些诙谐现实浅显的东西反而会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日后生活学习中或许有用!
这些意见和建议纯属学生自己体会感悟所想,如有不到之处,还请老师见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